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染干率部充当攻隋的先锋,一举两得:既给染干一个立下攻隋首功的机会,为自己笼络其父子埋下伏笔,又可要染干率军多斩杀隋军,切断处罗喉父子与隋朝的联系。

    窟合真领命,遂拔给染干两万兵马,并指定染干率东路先锋部队从并州东面一百里开外的砂城实施突破长城防线,攻占定州后,即掉头向西,与雍虞闾率领的西路大军共同形成对并州城的合围之势。
………………………………

第425章 杀到并州去

    尽管杨广听说突厥军队强攻雁门关的消息,连晋阳宫正殿都顾不得回,就接连派出两路援军火速增援雁门关,可还是去晚了一步。

    当行台右仆射王韶率领的第一路三万援军赶到雁门关时,雁门关已被突厥军队攻破,驻守雁门关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李雄率领城中残存的部队同突厥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由于雁门关是并州城的北大门,地处冲要,它的得失将直接关系到并州城的安危,所以,王韶率军一抵达雁门关,即不顾一切地组织兵马对雁门关展开了猛烈地进攻,意图和李雄里应外合,将突厥人从雁门关城内赶出去。

    然而,突厥此次为强攻雁门关,动用了足足不下十万兵马,王韶所部对雁门关南门轮番发起了数十次进攻,都被攻入城中的突厥军队给挡了回来,而李雄也在亲兵的拚死护持下,被迫从城上缒墙而下,败退了出来。

    战斗进行至当日晚间,张威率领着第二路援军两万人马也抵达了雁门关南门外,王韶和张威兵合一处,与李雄等三人计议已定,正打算连夜攻城,不给攻入雁门关的突厥军队以喘息之功,突闻城中放出三声响箭,紧接着城门大开,从城中杀出一支兵马,为首一员大将,正是此次担任突厥攻隋西路军主将的王子雍虞闾。

    按照沙钵略父子事先拟定的攻隋计划,由雍虞闾率领着西路军十万人马出其不意地攻占雁门关,只是此次大举攻隋的第一步,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与窟合真、染干率领的东路军形成对河北道首府并州城的两面合围,将杨广驱逐出河北道境内。

    因此,一俟攻下雁门关,雍虞闾即传令三军,除留下一万人马驻守城池,清剿城中残留的隋军之外,其余人马穿城而过,由自己亲自统领,不间断地向并州城下攻击前进,力争先于东路军抵达并州城下。

    张威、王韶、李雄等人没料到突厥军队攻占雁门关后,一刻未在城中逗留,直接就欲杀奔并州,急忙率军迎敌。李雄因雁门关在自己手上陷落,急于击退敌军,不听劝阻,披挂上阵,来战雍虞闾,结果未过七八个回合,被雍虞闾一镗刺中右肩,败下阵来。

    雍虞闾将凤翅镏金镗向空中一举,身后的狼牙五百骑率先,如猛虎扑食一样向着隋军阵营便冲杀了过来。

    张威、王韶未来得及下令三军结成方阵阻挡住突厥铁骑的冲杀,已被狼牙五百骑冲入了隋军阵中,难以结成方阵形成有效的阻拦,只得率军仓皇向并州城下败退下来。

    雍虞闾摧动大军,紧随其后,一路追杀了过来。

    雁门关距离并州城不过三四十里的距离,对雍虞闾率领的突厥铁骑来说,只消一个时辰便能从雁门关杀至并州城下,更何况此时,前方还有四五万溃不成军的隋军如受到惊吓的猎物一般在吸引着他们去争相捕猎,不到二更天的光景,雍虞闾就率领着大军从后掩杀,将张威、王韶所部驱赶到了距离并州城不足十里的马邑附近。

    眼瞅着并州城遥遥在望,雍虞闾心中大喜,跃马挥镗,从突厥队中杀出,率先杀向前方不远处的隋军阵中,就在此时,突然从斜刺里射来一通乱箭,接连射翻了数十名紧随雍虞闾身后的突厥铁骑,一通乱箭过后,只听黑暗中有人高声叫道:“胡狗休得猖狂,‘血屠’燕荣在此。”

    话音未落,雍虞闾只觉迎面恶风不善,急切间不及躲闪,忙藏关缩颈,将身子紧紧贴于马背之上,只听头顶处“呼”地一声,似有势大力沉之兵器从头上急扫而过,唬得他紧勒马缰,闪在了一旁,回头定睛观瞧。

    燕荣率领的一万隋军平时就驻扎于马邑附近,今晚得着手下军士禀报,称从雁门关方向败下来数万隋军,身后好像还有数不清的突厥铁骑在后掩杀,直奔并州而来。燕荣一听就急了眼,顾不得集合全军,只带了中军两千名军士就匆匆赶来应战,结果正碰上了一马当先的雍虞闾,燕荣挥动狼牙棒,迎头一棒未能将敌将扫落马下,待身后军士掌起火把,借着火光望去,依稀认出了为首的突厥大将正是一年前在五原城外与自己交过手的突厥王子雍虞闾。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燕荣一眼认出对方的敌将是雍虞闾,不由得大喝一声:“雍虞闾,还认得我否?来来来,你我再大战四十回合,不死不休。”

    听燕荣这一声大喝,雍虞闾也认出了对方。他见燕荣身后只带有屈屈两三千人马,遂不屑地向身后的副将命令道:“你率领大军追杀朝并州方向败退的隋军,这人就交给我来打发了。”

    副将得令,率领大军继续向南追了下去,燕荣正要率军向前阻拦,却被雍虞闾率领着他的贴身卫队――狼牙五百骑给迎头堵住了去路。

    雍虞闾将凤翅镏金镗一横,冲燕荣叫嚷道:“你既找死,本王子就在杀到并州活捉杨广那小儿之前,先送你上路去吧。放马过来吧。”

    燕荣虽被人称做“血屠”,平素打起仗来心狠手辣,从不轻易饶过一名败在他手下的敌将,可是却不是有勇无谋,徒逞一时之勇,而置大局于不顾的隋军大将,他本为的是约战雍虞闾,好借此缓一缓突厥军队杀向并州城凌利的攻势,此时见雍虞闾不上当,突厥大军仍然如潮水般向并州冲杀过去,已无心与雍虞闾恋战,眼珠一转,遂挥舞着手中的一对狼牙棒,冲雍虞闾喊道:“你可敢随我来!”说罢,拔转马头,率领着两千军士就朝马邑附近的军营方向撤了下去。

    雍虞闾却也不追燕荣,纵声大笑着带领五百近卫铁骑继续杀向了并州城。

    杨广在晋阳宫中得知雁门关已失陷于突厥之手,突厥大军正追赶着从雁门关败退下来的隋军一路朝自己所在的并州城杀来时,不由得大吃一惊,急忙传命李彻召集人马出城迎战,自己则带领着张须陀、鲜于罗登上并州北门城楼,为李彻观敌掠阵,哪知他人还未出晋阳宫,迎面有斥候拦住他,声嘶力竭地他禀报道:“并州城东发现有大批的突厥军队,正朝并州方向杀来。”
………………………………

第426章 血战并州(上)

    并州城东虽驻扎有杜彦、周摇两位行军总管所部五万人马,但突厥军队突然出现在并州城东的方向,就说明东线长城沿线已被突厥攻破,突厥军队已然杀入了关内。

    杨广骤听此讯,再顾不得前往北门督阵,径直改朝并州城东门奔了过去。杨广一行才到达并州东门,尚未登上城楼,就迎面碰到了匆匆入城来向他禀报军情的行军总管周摇。

    “周总管,从东面杀来的这支突厥军队有多少人马?其前锋抵达了何处?”杨广劈头向周摇问道。

    “请元帅放心,杜总管已集合本部兵马,将从东路杀来的突厥兵马挡在了距城十里以外的地方,末将此次率军入城,是为增援北路而来的。”周摇因担心杨广被突发而至的突厥大军吓到,故作轻松地答道。

    “北路有齐安公率军出城迎敌,暂时应无大碍,听你此说,东路这支突厥军队兵马似乎不多,果真是这样的话,周总管,本帅命你率领本部人马,随我一同出城迎敌。”杨广说着,便欲拍马出城。

    “王爷不可。就目前探得的消息,东路突厥来犯之敌总数不过三万,我军军力与其相比,的确处于优势,但突厥军队既已突破长城,杀入关内,难保没有后援,为稳妥起见,依末将之见,还是固守并州,以待援军为上。”

    “本王只知道战场上的机会,转瞬即逝,如不能一举将敌之先锋部队击溃,待其后援一到,并州城就将陷入两面受攻的困境。哼,固守待援,眼下河北道的主力大军都驻扎于并州附近,咱们还有什么援可待?”杨广头也不回拍马出了并州东门,向东疾驰而去。

    “王爷,末将愿遵从王爷将令,率军全歼东路来犯之敌,但请王爷也不必冒险赶往前敌呀。”周摇急得紧抽跨下战马,紧追着杨广跑了下去。

    杨广亲率三军,与突厥决一死战的决心,岂是周摇一人能劝阻得了的。“铁蹄龙”撒开四蹄,不消一个时辰,就来到了并州城东的隋军大营。

    杜彦本已与周摇计议已定,自己率领大部兵马在此阻住东路突厥军队,由周摇带领一万人马返回并州增援北路,确保杨广的安全,此时在中军帐中忽然得到禀报,得知杨广已至营门之外,慌忙率领麾下将佐,出营来迎接。

    “杜总管,什么也不必说了。据你所知,被你率部阻住去路的这支东路突厥军队有多少人马,可有把握将其一举全歼?”杨广在营门翻身下了马,开口就直接了当地问杜彦道。

    “这。。。。。。”杜彦吃惊地望了望紧随杨广而至的周摇,见他冲自己一个劲儿地直摇头,遂不再迟疑,抱拳向杨广禀报道,“回元帅的话,末将已差人探明,目下在东路与末将所部对峙的这股突厥军队总数只在两三万人马,我军兵力是其两倍,如元帅下令,命我等转守为攻,纵使不能将其全歼,至少击溃这路突厥兵马还是能做到的。”

    “父皇此前有旨,命我既不可轻率出关约战,同时也无需对突厥只守不攻。眼下突厥两路人马俱已攻入关内,如不趁其立足未稳之机将其赶回关外,莫非还要等到他们两路兵马将并州团团围困不成?杜总管、周总管,今晚本王就坐镇于中军帐中,静候你们率军退敌的佳音了。”杨广大踏步走进中军帐,居中坐下,向两位行军总管下令道。

    “真瞧不出这晋王小小年纪,平素一副温文尔雅的做派,一经率军临敌,竟有如此的胆略和气魄!”

    杜彦和周摇二人怀着同样惊讶的心思,相互对视一眼,抱拳请令道,“末将等愿听从元帅将令行事。”

    杨广望着两人,却“扑哧”一声笑了:“本帅方才只说要在中军帐中静候两位总管率军破敌的佳音,至于如何退敌,破敌,本帅于敌情远不如两位了解得清楚,也不想耽搁时间听两位详细介绍军情,一切临敌战法,尽委与杜总管住持,周总管从旁襄助即可。”

    杜彦和周摇二人俱没想到,头一回跟随杨广征战沙场,就能得到他的如此信任,放手将军权委与了自己二人便宜行事,心中对杨广既感念又佩服,遂也不再推脱,当下便在中军帐中由杜彦住持,分兵派将,充分利用兵力上的优势,欲采取三面合围的战法,力争全歼来犯之东路敌军。

    在杨广亲临前敌,坐镇督促下,杜彦、周摇两位行军总管率领着五万隋军,于当夜四更,向染干率领的东路突厥先锋部队发起了猛攻,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直至次日傍晚时分,染干才在闻讯率军赶来增援的窟合真所部的接应下,丢下了一万多具突厥军士的尸体,仓皇败回了定州城。

    沙钵略发起这场攻隋战争之前定下的东西两路突破长城,分抄包围并州的计划,因杨广果断决定,趁东路突厥军队兵力尚未在并州城外完全集结之时,采取了积极主动的作战策略,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了染干率领的东路军先锋部队,而完全落了空。

    与此同时,李彻紧急率军出城,迎战西路雍虞闾所部人马,敌我两军却在并州城北门以外,展开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殊死较量。

    李彻率领驻留在并州城内不足一万兵马出得并州北门,放眼四望,到处都是被突厥铁骑一路追杀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的隋军将士,乱军之中一时也找不见张威、王韶两位行台仆射。

    “尔等随我齐声呐喊:众军迅速向大纛靠拢,誓死保卫晋王,保卫并州!”李彻向随他出城的一万名隋军将士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一万名隋军将士放开喉咙,向城外仓皇逃窜的同伴们齐声呐喊:众军迅速向大纛靠拢,誓死保卫晋王,保卫并州!

    这一招果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路败退至并州城外的隋军将士听到同伴、战友的齐声呐喊,大多误以为晋王亲自率军出城迎敌来了,于是便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地突破重重阻挡,怒吼着向李彻所在的方位冲杀了过来。

    而与此同时,雍虞闾也察觉出李彻身后竖立着的那杆大纛旗是此役胜负的关键所在,于是便传命集中军力向李彻所在之处发动猛攻。
………………………………

第427章 血战并州(下)

    在雍虞闾的亲自率领下,数千名突厥铁骑呐喊着朝李彻所在的位置冲杀了过来。

    “大隋众将士听令,以我身后大纛为阵中心,就地结成方阵迎敌!”李彻眼见雍虞闾率领着的数千铁骑转瞬间即接连突破了隋军的两道防线,冲至距自己不到百步的地方,不慌不忙地下达了他的第二道将令。

    跟随李彻出城迎敌的一万名隋军将士齐声呐喊着将李彻所下达将令传至了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每一名隋军军士耳中,数万名隋军军士经过两年多来的日夜操练,早就对方阵战法烂熟于心,听闻就地结阵应战的命令,立马在李彻周围方圆几达两里的范围内结成了一座数万人组成的巨大方阵,将雍虞闾率领的数千铁骑与突厥大队人马分割了开来。

    李彻见结阵成功,不由得心中大喜,拍马舞刀,带领一万隋军,迎着已被围在方阵之内的雍虞闾所部便杀了过来,想要趁其立足未稳之机,一举将其全歼于阵中。

    雍虞闾因急于杀退并州城外的隋军,及早完成对并州城的包围,故而一马当先,率领数千铁骑直扑向了隋军大纛所在的位置,待至发觉隋军数万人已结成了一座巨大的方阵,将自己所率数千人马围在了方阵之中,他也没将这座由残兵败将仓猝间结成的方阵放在眼中,将手中的凤翅镏金镗往空中一举,依然马不停蹄地奔着李彻身后的隋军大纛冲杀了过来。

    李彻与雍虞闾迎面撞了个正着,二人也不搭言,手中兵刃相交,战在了一处。两马盘桓,方战至十几个回合,李彻就觉对方势大力沉,再战下去,自己决非其对手,正要拔转马头,跳至圈外,传命众将士结成阵中之阵,将雍虞闾所部困于阵中,这才发觉自己带出城来的一万名隋军竟然招架不住数千突厥铁骑的凌利攻势,已被突厥铁骑冲杀得失去了队形,溃不成军了。

    此时,从雁门关败退下来的数万隋军在李彻的指挥下,已结成了一座巨大的方阵,实现了对突厥先锋人马的分割包围,但被围困于方阵中的数千铁骑在隋军的重重包围下丝毫不惧,在雍虞闾的亲自指挥下左突右冲,犹如插进隋军大阵中的一把尖刀,搅得隋军阵中片刻不得安宁。

    与此同时,被挡在隋军方阵外的突厥大队人马发现已方主将被困于敌方阵中,不顾一切地向隋军方阵发进了猛烈的进攻,想要打乱隋军阵脚,解救雍虞闾所部脱困。

    并州城外,隋军和突厥双方多达十几万大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战在了一处。从当日晚间直至次日晌午,隋军方阵几度被突厥大军攻破,又都顽强地将攻入阵中的突厥人赶了出去。而李彻面对雍虞闾所率数千突厥铁骑的横冲直撞,除了率军退至大纛处死守以外,也无力将其歼灭。

    好在张威、王韶、李雄等人在隋军结成方阵后不久,就先后赶到隋军大纛处与李彻实现了会合,协助李彻稳住了阵中的局面,使得雍虞闾所部始终也冲杀不到大纛近前,使敌我双方算是暂时战成了平局。

    雍虞闾率领数千突厥铁骑在隋军方阵中冲杀了多时,虽然砍杀隋军无数,却难以冲杀至隋军大纛近前,直至次日天光大亮,方才被迫率军选择向正北方向突围而出,在阵外大队人马的接应下,退出了隋军方阵,随即下令全军于并州城外安营扎寨,和隋军展开了对峙。

    隋军一方,李彻因虑及已方新败,士气低落,能勉强将突厥大军挡在并州城外已实属不易,于雍虞闾率部破阵而出后,便传命三军稳守阵脚,自己则与张威、王韶、李雄等人相见已毕,各自清点、收拢所部人马,一面于并州城北五里处扎下联营,一面派人飞马传信杨广,禀报战况,静候他的进一步指令。

    雁门关一役,隋军伤亡人数几达突厥伤亡人数的五倍,称得上是一场完败。从雁门关至并州城的一路之上,随处可见隋军将士的累累尸骨,场面惨不忍睹。

    待到第二天傍晚,之前奉命出关打探军情的隋军斥候营管带赵才赶到并州城东的隋军大营,当面向杨广报告了突厥此次大举南犯的兵力部署情况。

    据隋军斥候探知,沙钵略此次悍然毁约南侵,几乎动用了他麾下的所有兵马,共计发兵三十万,兵分三路:由他本人率领十万人马,驻扎于白道州居中接应;西路十万大军由雍虞闾指挥,企图攻占雁门关,从北面包围并州;东路十万大军则由窟合真指挥,染干充当先锋,选择从砂城突破长城后,攻占定州,从东面包围并州,两路大军完成对并州的分路包抄后,一举攻下并州,做为其在关内的据点,并待秋收季节,对河北等地大肆抢掠。

    当日早些时候,杨广接到李彻等人从城北发来的军报,得知雁门关惨败,突厥西路大军已攻至并州城外的消息后,本欲返回并州城中,及至听赵才当面禀报罢突厥此次兴兵南犯所做的军力部署,却又改变了主意,留在了并州城东的隋军大营。

    “王爷,目下突厥东路大军已被我军杀退,是否应速发援军接应城北,逼退突厥西路大军,以解燃眉之急?”行军总管杜彦见杨广欲行又止,不禁提醒他道。

    “沙钵略派出东西两路大军,欲分路包抄,围困我并州,如今雁门关已经失陷,突厥西路大军进逼至并州城下,此时分兵增援北路,倘若突厥东路大军去而复返,再次来攻,又当如何应对呢?”杨广目光灼灼地盯视着面前的舆图,头也不抬地反问道。

    站在一旁的行军总管周摇顺着杨广的目光望去,但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舆图上定州的位置,脑筋一转,开口说道:“城北有两位行台仆射及齐安公率领人马与突厥对峙,几日内我料突厥大军尚不至进围至并州城下,尔今所虑者,其实仍在于东路,只是据斥候禀报,突厥东路大军也有十万人马,而我军东路兵马仅有其半数,以如此兵力对比,要想转守为攻,从其手中夺回定州,彻底迫使其分路包抄并州的企图落空,恐怕不是件易事啊!”
………………………………

第428章 李祟殉国

    杨广不意自己的心事被周摇说破,抬起眼来瞄了他一眼,冷冷地应道:“单从并州一地我军的军力而言,周总管之言不无道理,但你别忘了,幽州总管李祟麾下还有三四万兵马,倘若他得知定州失陷的消息,从幽州率兵自东路向定州发起进攻,而我大军从西路夹击,突厥纵有十万大军,又有何惧哉?东路转守为攻,更为紧要的作用在于,河北道治下现有兵力,十之七八皆驻扎于并州附近,一旦突厥人发现我方之兵力集结不均之弱点,东路军挥师东进,改合围并州为攻取幽州,到了那时,竭尽我军全力,保下并州一座孤城,又有何用?故而,在获知突厥此番南侵,是东西两路并进的消息后,本王确有意发东路大军进攻定州,首先将突厥东路大军杀退至长城以外,进而既解了并州城燃眉之急,又可确保我河北境内大部免受突厥兵祸屠炭。目下唯一不能确知的就是,幽州我军是否已得到了定州失陷的消息,会否倾其全部兵马猛攻定州。”

    杜彦、周摇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注目审视舆图移时,俱抱拳冲杨广说道:“元帅着眼于全局战事,高瞻远瞩,不类我等,只观注于一城一地之得失,方才所言,确是反败为胜之道。我等不才,愿亲提一支兵马,从突厥人手中夺回定州。”

    杨广一双眼睛仍没有离开舆图,摇了摇头,说道:“昔日在长安时,我曾听长孙先生讲解过突厥用兵战法,彼等于一战落败后,决不肯轻易罢兵服输,必定会卷土重来。此时便贸然转守为攻,以我军现有之军力,为时尚早,不如稍待些时日,再视情形而定吧。”

    杜彦先听杨广说到要发兵和李祟所部东西夹攻定州,继而见他又断然否决了自己要求带兵出征的请求,不解其意,正要开口问个究竟,被周摇暗地里拉了他一把,在他耳边小声劝道:“王爷已有成竹在胸,你我二人不必多问,尽管听王爷的将令行事便可。”

    周摇声音虽小,却仍被杨广听了个一清二楚,抬头冲二人一笑,说道:“我其实也无十成的把握,不过是迫于并州与幽州之间的消息通道已被突厥人完全隔断,出于稳妥考虑,只能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罢了。两位总管须当谨记,唯有突厥东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