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若溪陪在一旁,听了良久,约略猜出被了缘称为珠儿姐姐的年轻女子多半是奉了前朝太后杨丽华之命,来寺中探望了缘的。又听一身僧装的心意师太和了缘二人与珠儿说起话来,彼此之间仍然以前朝宫中的身份相称,不由得平添了一份感慨:时过境迁,这几位前朝的宫妃言语间仍念念不忘彼此原先在宫中时的身份,难怪独孤皇后放心不下了缘呢。
………………………………

第456章 募捐

    送走杨丽华派来寺中探望了缘的亲信侍女珠儿,安若溪陪着心意师太和了尘、了缘二人又说了会儿话,便推说自己身体不适,独自回房安歇了。心意师太误以为她日间哭祭了残,伤心过度,也没对此太过在意。只有了尘一人,了解其中端的,知道安若溪和了缘二人都有事瞒着师父,但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着安若溪和了缘二人编排瞎话糊弄师父,自己只在一旁装做不知就是了。

    安若溪回到宿房躺下,脑子里开始飞快地运转起来:单凭盛国公梁士彦派人来寺中密晤了缘这件事,尚无法据此判断出了缘和前朝旧臣间相互勾连,欲图不轨,一切还要待进一步的观察方能得出结论,因此,目前这件事算不得急务。对她而言,能帮杨广尽快地筹集朝廷对突厥的恩赏才是头等大事。

    可是,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尼寺当中,对河北一带最近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只是从鱼赞那儿得知了个大概,如何才帮得上杨广的忙呢?安若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直至熬到次日天将拂晓,也没能想出一个能帮杨广度过眼前这道难关的法子来,只得从当日起,表面上仍在为新降生的皇孙乞福,实则在心中每日每刻都在暗暗为杨广祷告,乞求佛菩萨保佑杨广平安无虞。

    万善尼寺中的安若溪没能帮杨广想出一个在河北当地筹集朝廷恩赏的稳妥办法,河北道行台户部尚书张衡却做到了。

    一个多月前,皇帝命杨广在河北当地自筹恩赏,以朝廷名义颁赐给突厥的诏旨下达至并州之时,杨广正带着张须陀、鲜于罗等几句近卫在河北道治下东线诸州微服私访。而受杨广之托,暂在并州主持行台政务的河北道行台左仆射张威代表杨广领受诏命后,也未加细想,就传命河北道治下诸州府就地筹集朝廷给突厥的恩赏,这才激起了民怨沸腾,以至导致了河北一带民间的动荡。

    杨广在幽州得报称,河北诸州府衙署向当地百姓加征税赋,以至激起民变,忙赶到幽州总管衙署来见周摇查问详情。当听周摇向他禀报罢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杨广立马就感了事态的严重性:父皇怎能不顾念河北百姓多年饱受突厥入侵之苦,强下诏命,要在河北筹集朝廷对突厥的恩赏呢,而张威在这一事件中也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事到如今,自己已处于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下令停止加征税赋,以安民心,但却要背负抗旨不遵的罪名;要么罔顾民心民怨,强征粮帛,虽可顾全朝廷对突厥的体面,但却极易招致内乱,使得刚刚趋于稳定的河北局势重新陷入混乱。这两种结果都不是自己情愿得到的。

    周摇倒是替杨广出过一个主意:事已至此,百姓们既然了解了官府向他们加征税赋,是为了筹集朝廷对突厥的恩赏,莫不如就由诸州官府出面,出高价从百姓手中购得三十万石粮,三万匹缣帛,作为朝廷颁给突厥的赏赐。这样一来,不需百姓自掏腰包,供给突厥,没准儿能缓解矛盾,平息动荡。

    然而,当杨广十分欣喜地采纳了周摇的建言,传命周摇从其辖下诸州做起,由诸州府衙署出面,出高价向当地百姓换购粮帛时,周摇却苦着脸支支吾吾地答道:“殿下有所不知,在下辖下诸州府皆因前两年供应卫王大军出临榆关清剿高宝宁,导致府库产生了巨大亏空,至今尚未得到弥补,哪拿得出钱来向百姓换购粮帛呢?”

    杨广既感气恼,又觉好笑,心中暗道:你周摇敢情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只说得轻松,待轮到要你辖下衙署出钱,你便哑了火。

    对周摇气归气,恼归恼,然因念及他的这一建言确不失为化解目下危机的变通之策,杨广斥退周摇,一刻未敢在外多做逗留,立马带人返回了并州。

    可是,待杨广马不停蹄地赶回并州,命人传来行台度支尚书张衡当面一问,连杨广本人也彻底泄了气:据张衡掌握的信息,非但与突厥的连年征战几乎耗尽了河北道行台及治下诸州府的钱粮缣帛,而且治下各地还因重修佛寺,重招大批僧尼出家修行而落下了数额不菲的一笔亏空。

    “那,还有父皇赏赐给本王的一座铸钱炉呢,传命给钱无量,要他督促铸工,昼夜不停地多铸些‘开皇五株’来,用来向百姓换购所需粮帛吧。”杨广不无沮丧地听罢张衡的禀报,心犹不甘地吩咐道。

    “殿下,皇上赏赐之铸钱炉,每月铸造之钱数总计不过一两万枚,且需支应行台各部曹及王府各项日常用度,难如殿下所命呀。”张衡无奈地摊开双手,答道。

    “照你这么说,眼下就唯有我上奏父皇,恳请他收回诏命,另行筹集粮帛颁赏给突厥这一条路可走啦。”杨广高坐于晋阳宫正殿内,随手接过闻讯赶来的侍女萧萧呈上的安若溪的亲笔书信,头也不抬地冲张衡说道。

    “殿下,我倒有一策,能解我河北道目下之困。”张衡见杨广看罢手中的书信,脸色变得阴沉了下来,欲言又止道。

    “那快说来听听吧。你有什么高明的计策,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在河北治下筹集到三十万粮,三万匹缣帛颁赏给突厥?倘不中用,本王就要返回长安,面见父皇,求他收回诏命了。”杨广因从安若溪的来信中得知,母后独孤伽罗未能如他二人所愿,允准他迎娶安若溪过门,心中不免懊恼,疾声催促张衡道。

    “下官记得两年前,殿下欲于河北道治下诸州府重修佛寺之时,有人曾向殿下建言,面向河北当地世家豪右募集善资,修建佛寺,殿下当时以突厥外患未除为由拒绝了,尔今不妨采用此策,向世家豪右募集恩赏,以保全朝廷之体面。”张衡听出杨广辞气不善,长话短说道。
………………………………

第457章 不能便宜了突厥人

    张衡提议面向河北当地世家豪右募损,筹集朝廷对突厥的恩赏,杨广听罢,两眼紧盯着他,提出质疑道:“最近诸州府发生的这些起民变,本王就甚为怀疑带头闹事的百姓是受了当地世家豪右的暗中唆使,你欲公开向他们募集朝廷对突厥的恩赏,不怕把事态进一步搞大吗?”

    张衡话一说出口,心下反倒坦然了,从容拱手答道:“王爷试想,朝廷若是从寻常百姓家拿走一斗粮,一尺缣帛来作为对突厥的恩赏,就有可能导致这户人家断炊少衣,陷入困境,且要筹集三十万石粮,三万匹缣帛,那就需从上万,甚至十万计的普通百姓人家拿走一斗粮,一尺缣帛,牵涉面既广,又不易筹齐所需数目之粮帛。

    反过来,若王爷召集各地世家豪右来并州会议,当面向他们募捐,以每户世家捐出三百石粮,三十匹缣帛计,仅需一千户世家豪右答应损资即可,岂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最紧要的是,对河北一带的世家豪右来说,区区几百石粮,几十匹缣帛,不过拔其九牛一毛而已,伤不到他们的根本。只要王爷对其恩威并施,下官相信,绝大多数世家豪右都是肯拿出这份粮帛,为朝廷分忧解难的。再者,正是由于目下诸州府百姓生乱,背后有当地世家豪右在暗中唆使,王爷如把他们召集到并州来,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向他们募捐,他们反倒不敢再唆使百姓闹事了,如此一来,岂不是连平息民乱也做到了吗?”

    一提到要自己面对河北一带的世家豪右,杨广就感到头疼:想当初,这些世家豪右仅仅因为其家中奴仆应征从军一事,就胆敢纠集数十,上百人齐聚并州,公然叫嚣着逼自己放人,如今张衡却要自己把成百上千的世家豪右都召集到并州来,开口向他们募捐,这些世家豪右要是当场翻了脸,和自己闹将起来,那么自己到时该如何收场呢?要知道,这些世家豪右与寻常细民百姓截然不同,他们家中族中要么有人在朝中为官,要么为一州一郡之人望,纵使自己这个堂堂皇子,代天子巡狩一方的朝廷藩王,要是一并得罪了如此众多的世家豪右,官司打到父皇面前,只怕也落不着好去。

    张衡见自己说罢,杨广阴沉着脸,久久未曾答言,便猜到他心里尚存顾虑,微微一笑,进一步向杨广解说道:“俗语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穿鞋戴帽的又怕拿刀拿枪的。王爷如今既奉旨向河北一带的世家豪右募集粮帛,若是他们中有人胆敢生事作乱,不就是公然和朝廷作对,视同谋逆大罪吗?请王爷放心,这些世家豪右是决不会因区区些粮帛,因小失大,公开和朝廷作对的。”

    杨广低头思忖了许久,但觉除此一法外,眼前确实再无法可想,只得勉强点头答应了。

    “建平,向世家豪右募捐粮帛的计策是你向本王所献,事先需做哪些安排,布置,到时本王需用什么说辞来劝说彼等捐出粮帛,如此之类的这些事,都要靠你来劳神谋划,一一准备停当喽。本王且问你,要是到时真的有人跳出来闹事,你打算如何?”

    “虎狼之邦的突厥大军,王爷都曾打败过,还怕区区一两个世家子弟带头闹事?”张衡心思缜密,决不肯首先说出一个杀字,连激带劝地说道,“王爷只需依下官所说,提前摆列下阵势,下官相信,到时不会有一位世家豪右敢当场生事作乱的。”

    “那好,今日本王就授权给你,命你全权负责筹备向世家豪右募捐一事,十日后召集河北道治下诸州诸府世家豪右来并州会议,一个月后筹集齐备所需粮帛,你可能做到?”杨广手里拎着安若溪的那封亲笔书信,心里打着回长安求父皇杨坚收回诏命,另行筹集粮帛的主意,口中向张衡问道。

    “王爷放心,下官职掌行台度支,筹集恩赏本就是下官份内之事,只要王爷肯采纳下官建言,下官有把握于一个月内筹齐所需之粮帛,为王爷分忧。”这一回,张衡回答得十分干净利落。

    十天以后,张衡果然将河北道行台治下十九座州府的近一千位世家豪右的当家人都给请到了并州,并经杨广点头允准,将募捐大会的现场就定在了晋阳宫内。

    同时,张衡亲自为杨广草拟的面向河北众世家豪右募捐的一套说辞也甚是别致,有些出乎杨广本人的意料之外。

    张衡在这套说辞中首先要杨广向前来参加募捐大会的诸位世家豪右的代表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讲明一个道理:朝廷要他们出粮出帛恩赏突厥,对他们这些世家豪右来说,绝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大好事。为此,张衡还给杨广精心准备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事例佐证这一观点:他以曾被突厥大军屡次侵犯其家族领地之赵郡李氏为例,十分详尽地给与会众人算了一笔帐,说明突厥每次入侵来犯,至少给赵郡李氏一家带来不下千石粮米的损失,而若李氏肯拿出千石粮米供朝廷恩赏给突厥,就能确保至少一两年内李氏领地不再受到来自突厥的抢掠,节省下三四千石粮米。当与会众人听杨广当场替他们仔细算罢这笔出入帐,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他们来并州会议前,一心只想着朝廷要从他们手中拿走多少粮帛,却压根没从另一个角度想想,朝廷是在要他们拿出些许的粮帛保全更多的利益。

    接下来,张衡给杨广设计了一套颇合乎杨广心意的说辞来打动、说服与会众人主动认捐:突厥人多年以来一直视华夏王朝为其儿辈孙辈,用武力强逼着前齐、前周等朝每年向其献贡,如今其大可汗沙钵略却致书于当今皇上,破天荒地头一回自称晚辈,藩邦,突厥大可汗既是当今皇上的儿孙辈,那么包括诸位在内的我大隋官民岂不都是突厥人的长辈吗?晚辈如今既然腆着脸向长辈张口要粮要钱,做长辈的难道不应该赏他些零钱花花吗?

    杨广说到此处,与会众人爆发出一阵开心的大笑,当场就有人高声叫道:“晋王殿下,我们范阳卢家愿出一千石粮米,赏赐给突厥这些兔孙龟孙们!”“我们并州王家愿出五百匹缣帛”。。。。。。

    杨广颇为赞赏地看了一眼端坐在几案前,奋笔疾书,将每户出动认捐的世家豪右认捐的粮帛数目记录在案的张衡,话锋一转,又朗声面向众人说道:“可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面对着突厥人这样不讲道理,不懂礼仪的晚辈,也决不能就此便宜了他们,一定要让他们对咱们的这些恩赏做一番表示,你们说,应不应该啊?”

    “应该、应该。”

    “叫他们来给咱们耕田拉犁。。。。。。”

    “叫突厥的娃儿、女子来给咱们当奴仆。。。。。。”

    偌大的一座会场登时沸腾了,与会的近千名世家豪右的当家人脸上不无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将多年以来饱受突厥欺凌内心积压已久的愤懑之情尽情喧泄了出来。
………………………………

第458章 力压摄图

    杨广眼见着火候已到,遂将张衡原先为自己设计好的要河北诸世家派出代表,随朝廷颁赏使节一同前往紫河镇颁赐恩赏的说辞改成了自己心中所想之事,抬高了声音冲众人说道:“咱们叫突厥大可汗摄图前往长安,朝见当今天子,当面向当今天子行人臣之礼,你们说,好不好啊?”

    “晋王殿下英明,对,就叫摄图到长安,跪拜我大隋天子,向我大隋俯首称臣!”人群中立马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附和之声。

    会后统计,这一场募捐大会为朝廷总共募得了超过五十万石粮米,足足四万多匹缣帛,更令杨广感到喜出望外的是,经此一场募捐大会之后,一向对大隋朝廷心怀疑惧的河北当地世家豪右对大隋朝廷所持的态度发生了惊人的转变,由先前的疑惧、戒备甚至是处处设绊抵制朝廷政令一举转变为了和朝廷站在了同一立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了表彰张衡在这件事情中立下的大功,杨广亲笔写下一道奏章,向朝廷保举张衡代替张威,担任河北道行台左仆射一职,官位甚至居于右仆射王韶之前,同时建议朝廷给处事不当,以至激起民变的张威以降职处分,发落其到河北道行台治下担任青州刺史。后经杨坚召集高颖、虞庆则等朝中宰辅会商后决定,准杨广所奏请,给予张威降职处分,发往青州任刺史,而张衡位望尚不足以担任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着赏上开府衔,代替王韶为晋五府长史。自此以后,张衡便成为了杨广身边首要的智囊、谋士。

    按下杨广如何奖罚行台吏员不提,单说一个月后,河北当地世家豪右认捐的粮帛陆续运抵了并州。因隋高祖杨坚虑及朝廷此次是从杨广出镇的河北道行台治下募得的对突厥的恩赏,所以没有派出朝中重臣做为颁赏使前往突厥颁赏,顺理成章地将颁赏使的头衔赏给了晋王杨广来做,同时指派熟谙突厥事务的车骑将军长孙晟担任晋王杨广的副使,伴其一道前往大可汗牙帐颁发恩赏。

    杨广心里怀揣着诱逼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前往长安朝见隋皇的想法,待长孙晟一抵达并州,就点齐骠骑营全体将士,押解着朝廷颁赏给突厥的粮车、帛车,从并州出发北上,穿过雁门关,来到了距紫河镇不足百里的白道州,这才命人先行赴紫河镇面见沙钵略,向其说明情由,敦请他亲自出镇来迎接大隋颁赏使一行。

    依沙钵略可汗摄图的本意,实在不愿为了区区三十万石粮米和三万匹缣帛,就屈尊降贵地亲自出镇迎接隋使,可架不住可贺敦宇文般若的一再劝说,又因前不久依附于自己的第二可汗庵逻因病亡故,自己新接纳了他麾下数万人马,客观上亟需这批粮帛来补充军需,于是只得勉为其难地率领文武群臣出镇十里,来迎接杨广一行。

    杨广自四年前离京出镇并州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和突厥大可汗摄图见面,骑在“铁蹄龙”马背上,远远地望见紫河镇外道边一群披发左衽的突厥人中为首一人,身高过丈,头似麦斗,眼似铜铃,长相与众不同,不禁回过头问长孙晟道:“先生,道边站立的为首那人就是摄图本人吗?”

    “不错,正是摄图本人。”长孙晟抬眼望了望,点头答道,“殿下,这摄图人虽生得卤莽,却颇负心机,尚请殿下多多留意。”

    杨广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对长孙晟的话未置可否,双腿用力一夹“铁蹄龙”,奔着摄图便跑了过去。在他身后紧跟着的张须陀、鲜于罗两名近卫见此情形,忙也摧马赶了过去。

    “突厥大可汗在此,隋朝来使见了我家大可汗,还不下马行礼?”

    就在杨广骑着“铁蹄龙”跑到距摄图身前不足百步远的地方,突然从摄图身后窜上来四名膀阔腰圆的突厥武士,齐刷刷地挡在了摄图身前,为首一人手指杨广,厉声喝道。

    未待杨广开口答话,颇晓杨广心意的鲜于罗已纵马来到了四名突厥武士面前,手挥马鞭,沉声回敬道:“沙钵略可汗既已自认做我大隋天子的晚辈,我家晋王殿下奉旨前来颁赏,岂有兄弟间相见,要下马行礼的道理?尔等还不闪开,叫你家沙钵略可汗来见过我家晋王殿下。”

    长孙晟因不了解杨广此来,不止简单地颁赏给突厥,更怀有逼劝摄图前往长安朝见大隋天子的目的,故而才有意在突厥人面前摆出一副上邦使节的架势,为下一步的说辞做下铺垫,此时听鲜于罗话说得过于盛气凌人,担心当场惹恼了摄图,事情反倒不美,忙摧马向前,喝退了鲜于罗,翻身下马,走到摄图近前,躬身施礼道:“外臣长孙晟见过大可汗。大可汗有所不知,此次奉旨前来出使贵邦的乃是我朝晋王殿下,于礼自不该向大可汗行君臣之礼的,还望大可汗见谅。”

    摄图眯缝起眼睛,上下打量了长孙晟身后不远处的杨广两眼,忽然开怀大笑道:“原来是我那小兄弟亲自送粮帛来了,无妨,无妨。”说着,晃动着铁塔般的身躯,迈大步径直走到杨广马前,向杨广伸出一只蒲扇般的大手,说道:“阿纵兄弟,来,下马与本汗一同到牙帐一叙吧。”

    当摄图走向杨广之时,张须陀戒备地就欲上前阻拦,被杨广用目光给制止了。杨广既有心在摄图面前施展身手,令他见识见识自己的能耐,遂一边笑着答道:“有劳大可汗亲自出镇相迎,小弟失礼了。”一边使出长孙晟所授骑射的功夫,蹁腿轻轻巧巧地从“铁蹄龙”的另一侧下了马,绕过马头,挺身站在了摄图面前,伸出相让道:“大可汗,请。”

    摄图明知杨广这是有意在自己面前卖弄本领,想一见面就从气势上压自己一头,心中虽有些气恼,但又挑不出杨广的毛病来,略显尴尬地上前一把拉起杨广的手,故作宽宏大量地呵呵笑着说道:“阿纵兄弟果然好本事,请,请。”
………………………………

第459章 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

    杨广与摄图并肩携手走进紫河镇,来到大可汗牙帐前,以可贺敦宇文般若为首,数十位突厥王公勋戚早已等候在帐门外,众星拱月似地将杨广迎入了牙帐。

    杨广既存着逼诱摄图前往长安朝见隋帝杨坚的念头,入得帐内,并不急于落座,即命随行的长孙晟将颁赏诏书交到自己手上,就在帐内居中站定,摆出一副立马便要宣诏的架势,冷眼观瞧着摄图夫妻二人的反应。

    如依华夏礼仪,无论是臣子对君主,还是子女对父母,摄图夫妻须得跪接恩赏诏书,摄图身为雄霸关外长达数十年的突厥汗国大可汗,若肯跪接大隋皇帝的颁赏诏书,不就等于承认突厥向大隋称臣了吗?

    摄图对此的反应也堪称一绝,有意做出一副扮猪吃虎的样子,不待杨广将手中的恩诏展开,大步向前,亲热地拉起杨广,不由分说,便将他拉至了位于自己左首的客位摁了下去,嘴里还对侍从叫嚷着:“塞北风沙大,还不快给我阿纵兄弟准备巾帕净面。”

    因张须陀、鲜于罗两名近卫被突厥人挡在了帐外,只有骠骑营统领李彻和副使长孙晟二人获准随同杨广进入大可汗牙帐,而二人皆没想到摄图一进帐来会做如此举动,故而等到杨广已被摄图摁坐在客位之上,李彻才急忙跨步向前,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摄图和杨广之间,顺势手指着居中的主位对摄图谦让道:“大可汗请入座。”

    宇文般若见状,担心杨广年轻气盛,猝不及防被摄图摁坐在座位上,脸面上挂不住,会当场和摄图翻脸,忙满脸堆笑地走上前,从侍女手中接过蘸湿的巾帕,竟做出要亲自替杨广拭去脸上灰尘的样子。

    论理,宇文般若既已自愿改姓归宗,入了杨门,和杨广便是姐弟,且她未嫁入突厥时,和杨广的长姐杨丽华情谊甚笃,与杨广也颇为熟络,亲手为杨广擦拭去脸上的尘土也是极寻常之事。可是,杨广却禁受不得众目睽睽之下,宇文般若向自己做出如此亲昵的举动,不等她手中的巾帕靠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