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院,往日里连鸡犬之声都难得听到一两声,哪儿会有人半夜三更地跑到这里来敲锣打鼓呢?”

    杨广听了这话,心念一动,遂联想起昨日里闯宫救父的那位名叫李靖的半大小子来了,暗自思忖道:会不会是这小子有意使坏,唆使人在自己府外半夜三更地敲锣打鼓吵闹,以图使自己从轻发落他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杨广的嘴角不禁挂上了一丝冷笑。

    萧厄因昨夜被人在府外敲锣打鼓地吵闹了半宿,非但自己没睡得踏实,即连儿子杨昭也受到了不小的惊吓,直到天明才在自己的哄弄下沉沉入睡,担心今日晚间顽劣之徒仍会跑来府外连夜吵闹,所以才急于差鲜于罗去将杨广唤回,以便由他做主,或是报官,或是命府中护卫加强夜巡,谨防昨夜之事再度发生。

    “王爷,我听鲜于罗他们说,昨夜这些在府外吵闹的顽劣之徒十分机灵,府中护卫们几次三番地出府查看,连个人影都没见到。要不,请王爷做主,咱们是不是需要和京兆衙门打声招呼,请他们派些人手晚间来里坊内守着,防上歹人再度闹事?”萧厄强自忍住不时窜上头来的阵阵困意,征询着杨广的意见。

    “鲜于罗,去把昨日闯宫的那个小子押到府中正殿去候着,待我审问过他,再视情形做出决断。”杨广冲萧厄微微一笑,转头大声吩咐道。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484章 父过子偿

    杨广请萧厄和安若溪暂且各自安歇,待自己将李靖提至府中正殿审出个结果来,再去找萧厄商议该如何对付这帮顽劣之徒。萧厄、安若溪两人因见杨广回府亲自主持处置此事,俱都无话,在杨广前往正殿提审李靖走后,又在安若溪宿房内说了会儿话,便各自回房补觉去了。

    杨广虽然昨晚仅睡了不到一个时辰,此时却已毫无睡意,精神抖擞地来到位于第二进院落的正殿居中坐下,满怀期望地想要看看李靖过会儿在自己面前如何表现。

    过了足足有一柱香的光景,才见张须陀和鲜于罗一个在前,一个随后,押解着双手被缚于身后的李靖走进正殿来。

    “何故来迟啊?”未等两名近卫在殿内站定,杨广就阴沉着脸向鲜于罗发问道。

    “禀王爷,这小子有意装睡不醒,后来还是张须陀拎着他的耳朵才算是把他给唤醒了,所以来迟了些,请王爷恕过。”鲜于罗恨恨地瞪了身边的李靖一眼,抱拳答道。

    “哦?你昨晚倒睡得踏实啊!”杨广抬眼看得真切,李靖无精打彩地站在两名近卫之间,浑然一副似醒未醒地模样,遂有意提高了嗓门,揶揄他道。

    “多谢王爷关照,昨晚我睡得尚可。”李靖因双手被缚于身后,便点了点头,向杨广表示谢意道。

    “李靖,本王且问你,昨日你是使出了何种手段,才接连骗过了数道宫中守卫,闯至临德殿外的?”杨广开门见山地向李靖发问道。

    “回王爷的话。小子如何闯至临德殿外的,此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昨日在临德殿内当着皇上的面儿,小子所说的那番话是否在理,王爷不问事情情由,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家父锁拿进京,欲交有司论罪严惩,这件事做得是否于情于理都大不相合。”李靖两腿略微分开,在殿内原地站定,口中振振有辞地反驳杨广道。

    “大胆狂徒。”杨广“啪”地一拍面前的几案,厉声喝道,“枉你出身世家,岂不知仅凭擅闯禁宫这一项,父皇昨日就可治你的死罪。如今父皇有好生之德,将你交由本王发落,你非但不思悔过,反而指使奸徒夤夜于本王府外吵闹不休,是要逼着本王今日便处置了你吗?”

    李靖年纪虽小,但面对着杨广的雷霆之怒,脸上未显露出半点儿惧色,反而义正辞严地回敬杨广道:“李靖素闻晋王乃英武贤明之王,不想今日一见,却是位暴戾昏聩之人。既然晋王殿下一心要处置了李靖,那就请速下王命吧。李靖为救父而身罹横祸,今日虽不免一死,身后必当青史留名,反倒要感谢殿下成全了。”

    鲜于罗因见李靖言辞当中对杨广颇为不敬,抬腿猛然间奔着李靖的腿窝处踹了过去,嘴里嚷道:“你先给我跪下才跟王爷回话吧。”

    哪知,他抬起的那只右脚尚未踹到李靖的腿窝处,李靖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倏地闪身避过鲜于罗踹来这一脚,抬起左腿,不知使了个什么招式,竟一下勾住了鲜于罗奔自己踹来的那只脚,略一用劲儿,口中喝道:“要跪你先给我跪个样子瞧瞧吧。”

    鲜于罗只觉抬起的那只脚被李靖死死地用单腿勾住,用力向前一带,再也站立不住,又生恐被李靖带个仰面朝天,忙使尽浑身力气,奋力向前伸手欲抓住李靖,结果没想到李靖突然收招撤回了勾住他的那条腿。鲜于罗向前收势不住,眼见就要面向杨广来个五体投地,面朝下摔倒在地,站在他旁边的张须陀见此情形,忙纵身向前,伸手用力抓住了他的背心,堪堪将他拉了回来,站稳了身形。

    张须陀单手拉回鲜于罗,使他得以幸免当场出丑,反倒使得李靖大大出乎意料之外,不禁脱口向张须陀问道:“没想到晋王身边还有如此身手之护从,请问尊驾高姓大名?小子失敬了。”

    他言谈举止浑不似自己正在接受杨广的审讯,倒仿佛和张须陀陌路相逢,心生仰慕,要与他当场结交似的。

    亲眼目睹李靖显露身手,险些儿令鲜于罗当场现眼出丑,杨广心中不仅没有一丝恼怒之意,反倒有些窃喜:如此看来,眼前的这个半大小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风尘三侠中第一侠,素有“军神”之称的李靖李药师本人,而非是同名同姓的其他人了。自己倘若能将他收入麾下,尽心辅佐自己,何愁将来霸业不成,即便创造出崭新的历史也并非不可能之事了。

    “你,老老实实地回答王爷的问话便是。倘若再敢动手伤人,休怪我对你不客气了。”

    杨广正在浮想联翩之际,突听张须陀憨声向李靖叫道。

    “咳咳。”杨广煞有介事地清了清嗓子,有意放缓语气,手指张须陀,继续试探李靖道,“他叫张须陀,在本王身边的骠骑营中不过是名普通的军士。本王听你方才之言,已知你是个求名不怕死的热血少年,出于爱惜人才的初衷,好言相劝你一句:趁早叫你的那些玩伴儿同伙们偃旗息鼓,甭在府外吵闹生事,或许本王能够网开一面,给你父子留一条出路,如若不然,你信不信,本王今晚便可捉得你的那些玩伴儿同伙来和你一同做伴儿。”

    李靖未假思索,昂首答道:“李靖自幼得家父尊师教诲,为人行事,向来是一人做事一人承当,无需牵扯到别人。”

    他话音未落,就见杨广哈哈大笑道:“你这不是已经承认了吗?就是你的同伙昨夜在府外吵闹不休,还想抵赖吗?”

    李靖未曾提防间上了杨广的当,却并不恼怒,坦然答道:“不错,正是小子的朋友眼见得小子昨日被捉拿至王爷府中,才想出了这么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试图解救小子。方才小子已向王爷明言,一人做事一人承当,只要王爷肯循例循理宽赦了家父的罪责,小子情愿父过子偿,代父受责。”


………………………………

第485章 鹦鹉学舌

    杨广眼珠转了转,对李靖说道:“本王昨日刚刚还朝,明日还要陪着突厥沙钵略可汗入宫朝见父皇,暂时顾不上发落你父子。不过,你须得记住今日此时对本王说过的话,先传信给你的那帮孤朋狗友,让他们停止在王府外半夜吵闹,等过几天本王得了空闲,再来处置你父子二人,你可情愿?”

    李靖淡淡一笑,答道:“那就要烦劳王爷多管小子几天饭了。”

    待张须陀、鲜于罗二人押解李靖回值房之后,杨广回想起方才自己成功赚得李靖承认了是其同伙昨夜于府外吵闹,不禁“扑哧”笑出了声:看来历史上数得着的“军神”李靖也不过如此嘛,自己略施小计,他便着了道。

    不过,李靖方才在审讯过程中表现出的凛然气质还是令杨广颇为赞赏和喜爱的,并且,从他一出手就险些儿令鲜于罗当场出丑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目前虽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却显然已受过高人指点,身手颇为可观了。

    杨广打算从长计议,一步一步对李靖进行考校试探,看看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军神”是否天赋异禀,自少年时就勇略过人,以便日后将他收入麾下,留待大用。

    他独坐沉思片刻,命人将骠骑营三营都督裴虔通唤了来,叮嘱他今晚带领所部人马悄悄驻扎进晋王府,一俟今夜顽劣之徒来府外吵闹,即行捉拿,不得放走一人。尔后,又分别传命给张须陀、鲜于罗二人,要他们一个这几日紧盯李靖,查清他是用什么办法和躲在府外某处的同伙取得联络,另一个则从速查明李靖的出身、来历,重点是他在长安交友的情况。

    接连派出三路人马加强警戒之后,杨广仍感到睡意全无,遂将返回长安还不到两天时间里次第发生的这些事在头脑中梳理了一遍。四五年出镇并州的磨练已使得杨广不经意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需要自己处置的事务过于繁杂之时,他都要先在头脑中排出个轻重缓急来,尔后依次处置。

    就目前而言,无疑明日引摄图入宫朝见父皇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尽管打杨广心底里来说,对这位昨日贸然闯至临德殿,为其父鸣冤的李靖更感兴趣。

    而同时,长姐杨丽华昨晚在弘圣宫中,以及今日一早安若溪告知自己的关于前朝皇后司马珞出家以后在寺中的种种动向也切不可掉以轻心。毕竟,五年以来,那个神秘莫测的关自在的身影时常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已成了他心中一块难以消除的心病,一旦有蛛丝马迹,风吹草动,杨广第一反应总是不自觉地和关自在联系到一处。因为,这个至今隐藏在黑暗角落里、自己尚对他一无所知的神秘人物与摄图、宇文般若这些明面上的对手相比,更令杨广感到恐惧不安。

    还朝仅一两天的时间,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事件使杨广不得不重新打点起精神,聚精会神地投入到一场新的较量之中。

    安静地度过了一夜,次日五更未到,杨广就从王府动身启程,赶往馆驿来接摄图入宫朝见。

    在赶往馆驿的路上,杨广还没忘记向昨晚带人负责看守李靖的张须陀打听,是否已查清了李靖与其同伙之间的联络方式。

    张须陀迟疑着答道:“禀王爷,小的昨夜亲自在值房内监看了那小子一夜,其间并没见他和什么人有过接触,也没听他有意大声说话,借此向外传递消息。只是隐约记得在小的押他回值房后不久,值房后窗上飞落过一只虎头鹦鹉,李靖好像对它嚷了声去,它就振翅飞走了。王爷,李靖那小子会不会是借用鹦鹉学舌的方法来向躲在府外的同伙传递讯息呀。”

    杨广闻言转过头,用略带惊喜的目光盯了张须陀一眼,开口赞道:“张须陀,你跟着本王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吧,长进不小嘛。连李靖用鹦鹉学舌的方法向其同伙传递讯息都给瞧破了!怎么到如今在本王面前不自称末将,还一口一个的小的的自谦。”

    若是换做此时是鲜于罗,抑或别的什么人听杨广这么一说,必定借此大好时机向杨广诉苦,说自己不过是名八品别将,哪儿有资格自称末将,以期为自己谋取擢升的机会,而偏偏张须陀却是个傻子,压根儿没留意杨广后半截的话,只提醒杨广道:“王府之中有只鹦鹉飞来飞去的,也不能单单据此推断出它就是李靖用来向府外传递消息的吧。或许这小子还另有什么鬼花样也未可知。所幸昨夜不曾听到府外有人吵闹,王爷这一觉睡得还好吧。”

    杨广方才确因想到自己身边的这两位近卫之中,鲜于罗早在自己五年前离京出镇前就已晋升了都督,而张须陀至今才是个小小的别将,而心怀擢拔张须陀之意,此时听张须陀根本没往升官这条路上去想,犹在提醒自己不能仅凭一只鹦鹉被李靖喝走就断定他和同伙之间是用鹦鹉学舌的方法传递消息,心中不免好笑:这张须陀真该提拔提拔了,否则只怕再在自己身边办上五年差,到头来还只是个别将。

    “鲜于罗,你可查清了李靖在长安与人交往的情形?”杨广对张须陀未加理睬,改向他身边的鲜于罗问道。

    “回禀王爷,末将昨日已查明,李靖确是汾州刺史李诠的儿子,其母韩氏,系李诠的正妻。。。。。。”

    “我问的不是这个,平时与李靖过从甚密的都有哪些人哪?”杨广不耐烦地打断鲜于罗道。

    “经向李诠府中值事人等打听,他们俱称李靖在长安城交游甚广,上至王公勋戚家的公子,下至三道九流,贩夫走卒,都有他的朋友。”鲜于罗抬眼见杨广脸色不善,忙又补充道,“王爷,我还打听到了一个消息,与咱们比邻而居的彭国公刘昶府中的三公子刘居士平日里和李靖虽为要好,会不会是他。。。。。。”

    “不管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彼此间传递消息,再关上他几日,我就不信,他在府外的同伙会沉得住气,不再生出些事来欲图救他。”杨广远远地看到,尚书右仆射虞庆则已先于自己一步赶到了馆驿,正在驿丞的陪同下站在馆驿大门外等候着自己,遂对鲜于罗的话未置可否,边向张须陀吩咐一声,边打马匆匆向馆驿疾驰而去。


………………………………

第486章 朝见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大隋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并州总管,左武卫大将军,晋王杨广,和大隋尚书右仆射,沁源公虞庆则二人的引导、陪同下,东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于开皇五年夏六月丙寅日辰时,准时来到大兴宫大兴殿朝见大隋天子杨坚。

    因数十年来,突厥一向称霸于漠北、塞外,华夏王朝大多屈事突厥,而此次突厥和华夏王朝的相互关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沙钵略可汗摄图作为近百年来头一位晋京朝见华夏王朝君皇的突厥大可汗,他的此次晋京朝见自然引来了包括南陈、高句丽以及西域各国的一致瞩目。

    为了在各国驻长安的使臣面前盛陈天朝上邦威仪,又顾及到沙钵略可汗的体面,由虞庆则出面,事先已在馆驿与仍居留于长安的摄图信臣窟合真当面商定:隋天子杨坚在大兴宫正殿举行大朝会,正式接见摄图一行;两国君主相见之时,摄图但以晚辈、女婿的身份向杨坚下跪行礼而不向隋朝称臣;大隋须追加三十万石粮米、三万匹缣帛做为对东突厥的恩赏。。。。。。

    当杨广和虞庆则带引着摄图进入大兴宫时,但见宫门通往大兴殿的一路之上已铺设上了大红的地毯,盛装排列在道路两旁的太常乐户们吹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两列身着戎装、手持长戟的禁军军士神情肃穆,夹道为摄图护行。

    大兴殿外,太子杨勇头戴远游冠,身着绛纱袍,代表杨坚亲自迎接摄图进入大兴殿,朝见大隋天子。

    摄图身为突厥大可汗,虽屡屡亲统大军,临阵厮杀,见识过不少大的阵势场面,可身临其境,置身于如此辉煌华丽的一座宫殿之中却是出娘胎来头一回。一路走来,美仑美奂的宫廷建筑、赏心悦目的宫装丽人、整齐划一的禁军队列,这些场景相互交织在一起,直看得摄图眼花缭乱,意乱情迷起来:与眼前的这幅隋宫盛况相比,自己安扎于塞外小镇上的大可汗牙帐简直不值一提。

    同时,也因亲眼目睹隋朝的强盛,置身于大兴宫堪称奢华的氛围当中,使得摄图心中陡地萌发出一个新的念头来。

    依事先双方议定的仪程,太子杨勇引导着摄图登上高高的台阶,走进大兴殿,当着数百位大隋朝臣和各邦、各朝使臣的面儿,向稳坐于丹犀之上的隋高祖杨坚下跪行礼。殿内殿外登时响起了一片欢呼之声。

    为表彰长孙晟逼诱摄图亲赴长安立下的功绩,杨坚钦点,由他担任今日大朝会上接见摄图的通译。

    “外臣摄图拜见大隋天子,恭祝大隋天子圣寿万年。”

    当长孙晟听到摄图向杨坚下跪行礼的同时,居然大出意料地当面向杨坚称臣时,不由得当场愣住了。

    陪站在一侧的杨广听得分明,忙轻声提醒长孙晟道:“先生,快把摄图的话照实向父皇及在场众人通传出来。”

    长孙晟却好似对杨广的提醒充耳未闻,两眼紧盯着摄图,用突厥话问道:“大可汗,你可是要向我大隋天子正式称臣?”

    摄图目不斜视,再次郑重地说道:“外臣,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拜见大隋天子,恭祝大隋天子圣寿万年。”

    这回,长孙晟再无半点儿犹豫,当下便据实将摄图的话用汉话向杨坚和殿内众人通传了出来。

    偌大的一座大兴殿内登时一片哗然:隋朝的文武群臣人人脸上尽皆流露出喜出望外的神情,而受邀参加大朝会的各邦国使臣脸上更多地则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杨坚本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给闹懵了,不很确定地问长孙晟道:“沙钵略方才是向朕称臣了吗?”

    长孙晟微笑着冲杨坚点了点头。

    “请大可汗平身,看座。”杨坚强自按捺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开口说道。

    跟在摄图身后的窟合真急忙向前,欲扶起摄图到一旁落座,不想却被摄图给摆手制止了。

    “大隋皇帝陛下,请准许我向上邦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摄图跪地不起,挺直了身子,向杨坚说道。

    站在群臣班首的尚书左仆射高颖见状,唯恐摄图当着满朝群臣,特别是各邦使臣的面儿向杨坚提出过份的请求,使得双方都不好下台,忙走上前来,笑着向摄图说道:“大可汗远道而来,还是请遵从我皇上的口谕,坐下再说话吧。”

    杨广不待长孙晟开口通译,遂边用突厥话向摄图介绍着高颖的身份,边顺势扶起摄图向旁边设好的座位走去,口中低声向摄图询问道:“大可汗想向父皇提什么样的请求,不妨先对小王说上一说。”

    摄图近来多承杨广发兵相助,才能勉强保存得部族实力,今见杨广出面,扶他到一旁落座,不便拂了他的情面,遂一面在杨广的虚扶之下向旁边的座位上走去,一面向杨广轻声解释道:“晋王请放心,我是欲请求大隋天子出兵助我平定西突厥。”

    杨广因自己早在并州时就曾向摄图许下承诺:只要摄图肯向大隋俯首称臣,由他出面担保,大隋随后就会发兵助其平定西突厥叛乱,故而此地听摄图旧事重提,并且已先在众目睽睽之下向父皇称了臣,便不再阻拦摄图,转头冲高颖使了个眼色,悄悄退在了一旁。

    杨坚方才听长孙晟向他通译,称摄图以东突厥向大隋称臣做为交换条件,有事欲求相助,也是心中一凛,又见高颖和杨广两人如此举动,遂不动声色地问摄图道:“大可汗既肯向朕称臣,自今而后,东突厥和我大隋便是一国,一国君臣之间,还有什么话不可说的呢?大可汗有话,尽请奏来吧。”

    摄图却不理会杨坚辞令上的变化,朝上抱拳道:“请大隋皇帝陛下即刻发兵,剿灭阿波所部,替附庸之邦主持公道。”

    此言一出,参加大朝会的数十位各邦使臣俱是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集到了杨坚身上,都想听听他如何答复摄图。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487章 沙苑猎鹿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杨坚略一沉吟,笑着回应道:“大可汗初次与朕相见,便言及兵事,按我华夏习俗,似为不吉之言。今日朕与大可汗翁婿相见,国事且放在一边,但叙谈些家事也就罢了。”边说边向站在摄图身旁的右仆射虞庆则颔首示意。

    虞庆则随即跨前两步,从宦者手中接过一卷圣旨,面向摄图站定,朗声说道:“圣上有恩旨,东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接旨。”

    摄图听罢长孙晟通译的杨坚的话,面色一沉,似心怀不满,此时听得虞庆则要自己接旨,只得二次起身,跪倒在虞庆则面前,口称:“外臣接旨。”

    依照事先议定的事项,杨坚在这道当殿宣谕的圣旨中恩赏东突厥三十万石粮米,三万匹缣帛,并且册封摄图驾前重臣窟合真为大隋安国公。

    摄图跪接圣旨,谢恩已毕,还要开口请求杨坚发兵攻灭西突厥,却听杨坚已先说道:“朕这座长安新都中建有一处猎场,名唤沙苑,苑中多蓄养有百禽百兽,朕素闻大可汗英武过人,今日就请大可汗前往沙苑会猎,一展身手,如何?”

    摄图一听杨坚欲邀他到沙苑会猎,登时来了精神,抱拳冲杨坚笑道:“如此甚好。”

    当下,杨坚即命散朝,只留下高颖、虞庆则两位仆射和太子杨勇、晋王杨广、汉王杨谅三位皇子,仍由长孙晟随侍左右,充任通译,带着摄图、窟合真君臣二人出了大兴宫,盛排全副鸾驾,一路浩浩荡荡地穿城而过,前往位于长安新都南城外约十里处的沙苑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