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做如此安排,既可明令若溪监看司马珞,又何借此机会对若溪作进一步的考验,儿臣没猜错吧?”杨广脱口问道。

    “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独孤伽罗笑道,“今天娘也无须瞒你,安若溪毕竟曾是宇文般若的贴身近侍,娘不能轻易相信她。若不是入寺后不久,就发现她怀上了你的骨血,娘现在也不会答应你娶她过门的。”

    “咱们今天先不说这个,娘您接着说,您为何要将司马珞有意安排在心意师太身边,是因为对她起了疑心吗?”杨广听出母后仍对安若溪心怀敌意,忙把话岔开,接着问道。

    “心意确实可疑。”独孤伽罗淡淡地答道,“大兴新都建成后不久,娘曾有意调心意来新都内的兴善寺担任住持,可她却辞而不就,从那时起,娘就开始怀疑她舍不得抛下被安置在万善尼寺里的数百位前朝宫嫔,命妇,别有所图了。”

    “娘有意将才入寺修行的司马珞安排在面目可疑的心意师太身边,授意由心意师太负责监看司马珞的一举一动,倘若心意师太对朝廷并没二心,必会按照娘的吩咐,尽心尽责监看司马珞,尽力防止她和寺外的前朝旧臣有所来往,反之,则心意师太会利用司马珞前朝皇后的身份,同其寺外的同伙相互勾连,欲图不轨。可是,据儿臣今日入寺所见,似乎司马珞如今在寺中可以公然会晤前朝旧臣家的女眷,这也是娘有意安排的吗?”

    “不错。”独孤伽罗对此毫不隐讳,“对心意的试探,如同对安若溪的试探一样,不过是顺手而为之罢了。唯一的鱼饵仍是司马珞。阿纵,你也知道,司马珞的父亲司马消难如今在南陈,官居司空,爵封隋国公,且手握重兵,其实力不可小觑,倘若长安城中的某位前朝旧臣试图通过司马珞,和其父司马消难取得联络,里应外合,共同生事叛乱的话,其后果要远远比几个藏匿在长安城里的细作、斥候兴风作浪严重得多。所以,当司马珞入寺不久,心意就通过人来向娘禀报,寺外有人主动联络司马珞时,娘就改变了原有的计划,交待心严、心意,放前朝旧臣家的女眷入寺来见司马珞。”

    杨广眨巴了两下眼睛,问出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娘抛饵引鱼,可引来了那条要钓的大鱼?”

    “前朝旧臣在朝居官之人,至今尚有数百位之多,娘总不能将这数百人一并赶尽杀绝吧,所以,娘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

    听得母后忽然向自己大倒起苦水来了,杨广不由得回想起今日一早司马珞在自己面前的种种表现,也就理解了母后此时的心情:为引来要钓的那条大鱼,母后显然已决意要牺牲掉司马珞了。如此一想,杨广直到此时,才真正领悟到了长姐杨丽华谆谆嘱托他尽快亲赴万善尼寺劝说司马珞回宫居住的真实用意,不由得垂下了头。

    “彭国公刘昶、盛国公梁士彦、郢国公王谊、清河郡公杨素。这就是娘到目前为止能够告诉你的几个名字。”独孤伽罗一板一眼地说出了四位前朝旧臣的爵位和姓名。

  


………………………………

第498章 西南祸起

    “这个心意师太的举动颇有些耐人寻味啊!”杨广辞别了母后,出了正阳宫的院门,心中暗自琢磨道,“若是她明知母后有意将司马珞安排到她身边,是为了同时试探她二人是否对朝廷怀有二心,仍旧坚持原先的立场和态度也就罢了,可她偏偏一反常态地成了向母后告发司马珞的眼线,以她的身份和地位,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值当这么做吗?”

    因顾念着方才答应了母后,要到临德殿当面求父皇杨坚授权给自己继续清查关自在,杨广边琢磨着心意师太在司马珞入寺前后的反常举动,边朝临德殿的方向走来。

    其时正值午后戌时,六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加之从正阳宫到临德殿的一路上光秃秃的,几乎没有阴凉地儿,杨广走到临德殿外时,浑身上下已淌满了汗水。

    “下官,西南道行台尚书右仆射元岩见过晋王殿下。”临德殿外廊下,一位白面长须的中年官员远远地看到杨广走了过来,忙降阶相迎,上前拱手施礼道。

    “元仆射无需多礼,咱们且到廊下说话吧。”杨广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手指殿外廊下的阴凉处回应元岩道。

    元岩才将杨广迎至临德殿外廊下站定,两人尚未开口交谈,就见虞庆则和长孙晟两人相跟着从殿内走了出来。

    一眼望见杨广满头大汗地站在殿外,虞庆则急忙加快了脚步,来到杨广近前,微笑着冲杨广报喜道:“恭喜殿下,皇上已决意采纳殿下昨日提出的拓疆固藩之策,明日就要正式知会摄图了。”

    杨广乍听此言,精神一振,正要寻问父皇今日召虞庆则和长孙晟到临德殿可是为了用兵西疆之事,突听殿内传来父皇杨坚的声音:“叫元岩进来吧。”

    守在殿口的左卫大将军元胃瞟了杨广一眼,抱拳面向殿内禀报道:“回皇上,现有晋王在殿外候见。”

    “阿纵来得正好,叫他一道进殿来吧。”

    杨广听到父皇传召,不便在殿外耽搁时间,遂和虞庆则、长孙晟二人抱拳而别,同元岩一起走进了临德殿。

    临德殿内,只有杨坚亲信宦者苏仪儿侍立于殿侧,太子杨勇并不在殿内,杨坚冲杨广挥手示意,要他先站在一旁等候着,沉着脸问元岩道:“此次西南羌人造乱,究竟是因何而起,你无需有所顾虑,务必据实向朕禀奏。”

    元岩拱手答道:“启禀皇上,自汉末两晋以来,益州羌人多对朝廷诏旨阳奉阴违,聚居于深山丛林间,既不向朝廷缴纳贡赋,又不肯应征替朝廷出丁效力,故而,臣随蜀王出镇益州以来,对羌人采取了剿抚并举的策略,几年下来,已初见成效。益州羌人十七个部落中有十三个明确表示,愿归化于朝廷,接受朝廷的封诰,按常例缴纳贡赋。在此情形下,蜀王殿下为逼使其它的四个羌人部落尽早归顺朝廷,趁臣出外巡视之机,亲统五万大军,前往征讨,结果虽大获全胜,然却因蜀王不能善待羌人俘虏,激起了十几个羌人部落的共愤,纷纷揭竿而起,造反叛乱,接连攻占了三座州城,还推举出了一位羌王。待臣闻讯急忙赶回益州时,为时已晚,十几个部落的数万羌人军队将蜀王打得大败,并一路追赶至了益州城外,幸得益州城池修建得十分牢固,加之城内尚有数万军士顽强据守,羌兵强攻不下,这才撤了兵。”

    “杨秀对羌人俘虏都做了些什么,以至先前愿意归顺朝廷的十几个部落也跟着造了反?”杨坚听出了元岩话中的关键所在,皱眉问道。

    “单据臣亲眼所见,蜀王率军战败不肯归顺朝廷的四个羌人部落后,即命手下军士割下四个羌人部落中所有成年男丁的鼻子,串成一串儿,拿给他们的妻儿,强逼其生吞下这些鼻子,若是哪个不肯吃,即当场将其斩杀肢解后,强令其同一部落中的羌人分食其骨肉。。。。。。还有。。。。。。”

    “够了。朕没想到杨秀竟如此残忍暴虐,怪不得会激起羌人的共愤,降而复叛,以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杨坚愤然挥手制止了元岩,大声责怪杨秀道。

    “回禀皇上,蜀王虽不能善待俘虏,以至激起羌人共愤,但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蜀王实因急于收降西南蛮夷诸部,为朝廷开疆拓土,行事过于操切才酿成此祸的。因此,臣抖胆恳请皇上允准蜀王殿下留镇益州,弥补其过失。”元岩见杨坚恼将起来,忙躬身回护杨秀道。

    “你今日就离京返回益州,传朕的旨意给杨秀,朕给他三个月的限期,务必收复被羌人攻占的各座州城,确保西南安宁,如不能办到的话,就命他给朕滚回长安来,朕另派大将征讨西南。”杨坚余怒示消,手指殿外,厉声命令元岩道。

    元岩此次本是因西南羌人叛乱一事,奉诏回京当面向杨坚详细奏明此事,返回长安的当天就马不停蹄地入宫面见杨坚,岂料杨坚连回家与妻儿老小团圆的时间都不给他留下,遂命他明日即动身返回益州,元岩心中虽不免因代杨秀受过,颇觉得委屈,也不敢违拗杨坚的口谕,只得灰溜溜地退出了临德殿,匆匆忙忙地返回益州去了。

    “阿纵,朕已决意采纳你昨日建言,应摄图请求,发兵攻打西突厥阿波所部,只是目前是阿祗出镇西北,即将统筹指挥对西突厥发起的战事,你觉得阿祗能担当此重任吗?”杨坚显然是受了四儿子蜀王杨秀在益州闯下大祸的影响,连带着对三儿子秦王杨俊的统军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此时只需杨广稍稍对杨俊的统军能力提出一些质疑,杨坚多半就会从朝中另派大将到西北统军,主持对西突厥的即将发动的战事,从而使得杨俊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沙场建功的大好机会,可杨广却没有想到这些,仅就事论事地答道:“阿祗不同于杨秀,往日行事一向沉稳谨慎,且凉州又有姑夫亲领大军驻守,一旦父皇决意用兵西疆,并不需阿祗亲自统军临阵,所以儿臣以为,不宜临战换帅。”


………………………………

第499章 宿愿未了

    “嗯,话虽如此,然此役系朝廷应突厥沙钵略可汗之请,对西突厥发动的首次进攻,胜负不容有失,是否需另派大将前往统军,容朕再想想吧。”杨坚说着,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目视杨广,问道,“天到这个时候,你进宫来求见朕,有什么紧要的事吗?”

    “回禀父皇。五年前儿臣奉父皇诏旨,主持清查会真大师横死一案,虽将暗害会真大师的真凶冼花儿捉拿归案,但此案的幕后主使——南陈‘雁巢’的大头领关自在至今仍面目不清,下落不明,因此,恳请父皇诏准儿臣继续清查此案,以期揪出关自在,拔掉南陈安插在长安城内的这根暗桩。”杨广抱拳答道。

    杨坚不无惊诧地望着杨广,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朕已决意采纳你的建言,用兵西疆,助摄图攻灭阿波部族,摄图得到朕的答复后,必不愿再在长安滞留,多则五六日,少则三两天,就会向朕告辞,返回塞北去的。昨日沙苑围猎,你也看到了,摄图有意在朕面前炫耀其箭法、武力,其虽已称臣,但尚胸怀异志,不可不防。为此,朕已命虞庆则、长孙晟二人亲自护送摄图返回突厥,并暂代你镇守北境,修固长城,以防不测。你与父母、妻儿经年未得团圆,此次就留在长安多陪陪家人吧,暂不必再办新的差使。”

    “父皇,摄图初附,其虽怀异心,但短期内尚不至反复,因此,三两个月内,儿臣留在朝中,北境应无大碍。然关自在一日不除,儿臣心中宿愿就一日未得了却,倘若它日父皇一旦决定兴兵灭陈,完成统一大业,不尽早将关自在这根暗桩连根铲除,后患无穷啊。儿臣这几年人虽在并州,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能为父皇,为朝廷去除此一心腹之患,拳拳之心,还望父皇体察。再者,清查杀害会真大师的真正元凶,本就是五年前儿臣未曾办结的一桩差使,尚请父皇开恩,准许儿臣将这桩差使办结吧。”

    “今日你来临德殿求见朕之前,可是已到正阳宫见过了你母后?”杨坚并没有立即答复杨广,而是返身走到他面前,问道。

    “不敢欺瞒父皇,儿臣今日原是受长姐之托,前往万善尼寺劝说司马珞回宫居住的,因在寺中发现了些蹊跷之事,这才进宫求见母后,当面打探个中原委。经母后向儿臣。。。。。。”

    “不必说下去了。”杨坚果断地抬手制止了杨广,说道,“你既已去过了正阳宫,想必你母后已向你交了底。此时你来临德殿见朕,多半也是你母后的主意。唔,你出镇并州的这几年时间里,一直由你大哥主持清查南陈安插在长安的眼线、细作,尔今正值朕下旨推行大索貌阅,重新核定人丁户籍不久,朝廷又即将用兵西疆,诸事都需你大哥主持实施,你既有心将五年前的那桩差使继续办下去,就帮你大哥分担些吧。”

    “父皇是授权给儿臣,诏准儿臣继续清查关自在了吗?”杨坚答应得如此爽快,实出乎杨广的意料之外,不禁脱口问道。

    “你现在就可以去东宫面见你大哥,由他当面向你详细介绍一下这几年朝廷清查南陈细作的进展情况了。但是,你要记住,在你居留长安期间,须得早晚入宫来向父母请安,日常在府中照顾好妻儿,这才是你此次还朝来需办好的首要差使。”杨坚嘴角浮现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叮嘱杨广道。

    “儿臣都记下了。”杨广喜出望外,朝杨坚躬身施了一礼,转身就向殿外跑去,跑出去几步,像是又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回身向杨坚请求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想请父皇成全。”

    “说吧,什么事?”

    “儿臣想请父皇开恩,保全下司马珞的一条性命。”

    “关于司马珞执意出宫出家及出宫后的种种举动,你母后和丽华不曾向你说过吗?你为何又来求朕保全她的性命?”杨坚才舒展开的脸色又变得阴沉了下来,不悦地问道。

    “司马珞固然有错,但请父皇念及她尚年幼,受了别有用心之人的暗中挑唆,才铸下大错,且她身为前朝皇后,又与长姐有婆媳的情分,如今既已身入佛门,就请父皇格外开恩,留下她的一条性命吧。”杨广无视父皇阴沉下来的脸色,替司马珞分辨道。

    “丽华托你去万善尼寺劝说司马珞回宫居住,她被你劝动了吗?”

    杨广无奈地摇了摇头,旋即补充道:“儿臣曾向长姐进言,劝说长姐接受大隋公主封号,以逼劝司马珞回心转意,长姐倒是没有当面回绝儿臣。。。。。。”

    “丽华没有拒绝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杨坚目光一闪,将信将疑地问道。

    “是的,并且据儿臣亲耳听到,长姐不止一次地称呼父母为父皇母后,再不像五年前那样了,对弘圣宫值事之人称呼她为公主也没有加以申斥。”

    “好吧。倘若丽华肯回心转意,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朕顾及于她,可以考虑留下司马珞的性命。”

    “谢父皇恩典。”杨广高兴地向杨坚施了一礼,转身向临德殿外跑去。

    “苏仪儿。”杨坚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向陪侍于殿内的亲信宦者苏仪儿问道,“你觉得阿纵方才所说有可能吗?”

    苏仪儿明白皇上问的是杨丽华能否接受大隋公主封号一事,忙赔笑答道:“乐平公主本就是皇上、娘娘的亲生骨肉,哪儿有不遵奉皇上、娘娘心意行事的道理呢?”

    “你这奴才,专会顺着朕说话。”杨坚面露笑容,嗔责苏仪儿道,“你这两天去万善尼寺走一趟,传朕的口谕给寺中住持心严,要她设法将司马珞安置到歧州的天台寺去。”

    苏仪儿得了杨坚的吩咐,却迟疑着问道:“要是心严问起娘娘是否知道此事,奴才该怎么回话呢?”

    杨坚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一声没吭,径直迈步出宫去了。

  


………………………………

第500章 敦煌戍卒史万岁

    不独杨坚一人对秦王杨俊担任西疆用兵,攻灭阿波一役的最高统帅提出了质疑,杨广兴致冲冲地出了大兴宫,跑去东宫面见大哥杨勇之时,太子杨勇正向已由度支尚书改任兵部尚书的杨尚希详细询问朝廷在陇右、河西的将士配备情况,以便能向父皇杨坚举荐一位合适的统帅之才。

    “据下官所知,不只达奚长儒一员猛将现在秦王麾下效力,左武候大将军窦荣定麾下也有一员令突厥人闻其名而丧胆的猛将,因此,下官以为,若皇上决意用兵西疆,大可不必另行择将,就由秦王和窦大将军分任东西两路行军元帅,分道出关对阿波所部实施突袭,就可稳操胜券。”杨尚希神情颇为轻松地答复杨勇道。

    正在此时,太子内坊令姬威走进东宫正殿宜春宫向杨勇禀报道:“殿下,晋王求见。”

    “阿纵来了?请他进来吧。”杨勇随口吩咐着,又问杨尚希道,“杨尚书,但不知你说的这员猛将是哪一位,与达奚长儒相比,以往对突厥的战绩如何?本宫怎么从未听人说起过此人?”

    因抬眼望见杨广走进殿来,杨尚希起身向杨广施了一礼,方答道:“此将名叫史万岁,开皇初年时因受乐朱绩谋反一事牵连,被长流至敦煌戍边,人送绰号‘敦煌戍卒史万岁’。”

    杨广刚刚走进宜春宫,迎面就听到杨尚希向大哥介绍史万岁,不由得一怔,正欲向杨尚希详细询问史万岁的近况,却听杨勇哈哈笑道:“一名小小的戍卒,杨尚书也能称其为猛将?但不知这个史万岁有什么出众之处呀?”

    “太子,晋王,可莫要小瞧了这个小小的‘敦煌戍卒史万岁’哪。”杨尚希正色答道,“两位殿下可曾听说过,开皇初年间突厥五可汗联兵南犯那场战事期间,担任突厥西路军主力的阿波可汗所部屡为我官军所败,被迫率先派使与我朝廷媾和之事?”

    “杨尚书,据本王在并州听到的消息,想当初阿波可汗之所以肯主动与朝廷讲和,不是由于长孙晟将军施用离间计,成功地离间了阿波与沙钵略的关系,才使得阿波主动向朝廷请和的吗,难道其中还另有缘故?”杨广向杨勇施礼已毕,不解地问杨尚希道。

    “晋王所说不差。然早在长孙晟施用离间计之前,阿波率领的突厥西路军就屡屡败于官军手下,其中令突厥将士最为惧怕的就是这位‘敦煌戍卒史万岁’。据说,当初史万岁听说阿波所部从西北南下入侵我大隋的消息,曾只身前往窦大将军所部军营猿门外报号投效从军,其时正逢突厥先锋三千铁骑来袭,史万岁在猿门外不等窦大将军召他入营相见,即提槊上马,单人独骑杀入了来袭的突厥先锋阵中,仅用了一个回合,就将统军来袭的突厥先锋主将斩落马下,随即连发三箭,射落了突厥军中的先锋大纛,迫使三千突厥铁骑仓皇而逃。窦大将军惊叹其骁勇过人,遂将他收留在帐中做了一名别将。及至到了开皇三年间,阿波再次率军南侵,窦大将军率军与突厥军队于高越原展开了一场大战,又是这个史万岁,力斩了阿波部族中第一勇士,一举扭转了战场颓势,反败为胜,杀退了阿波十几万大军,为官军最终取得高越原之战的胜利立下了头功。自那以后,在西疆只要一提起‘敦煌戍卒史万岁’的名号,突厥人就再也不敢发兵南犯了。”杨尚希侃侃而谈,向杨勇、杨广两兄弟讲述着史万岁这几年在西北战场上立下的赫赫战功。

    “单凭一人之力,就能逼退突厥三千铁骑?这史万岁若论其骁勇,只怕还在达奚长儒之上,本宫怎么从未听说过此人呢?”太子杨勇仍不愿轻易相信杨尚希的话,自言自语地问道。

    “大哥,当初我离京出镇并州时,曾在华州城外见识过这史万岁身后和箭法,单凭其箭法,足以于数十丈外射落飞雁,杨尚书方才所说,只怕是不差。”杨广见大哥仍心存疑惑,遂主动向他解说道。

    “朝廷此番用兵西疆,既欲一举攻灭阿波部族,必须趁阿波部族十几万大军分散各地,兵力尚未收拢之时,出奇兵强袭其金山牙帐,擒斩阿波,方可大获全胜,据此,下官才向殿下进言,此役须当借助东西两路兵强将猛,才能获得全胜。尔今,朝廷在西北既有史万岁、达奚长儒两员猛将可供调用,又何需舍近求远,再从别处另选将出征呢?”杨尚希进一步向杨勇解释道。

    “听杨尚书此言,朝廷此番用兵西疆,欲一举攻灭阿波部族,其制胜的关键在于将,而不在于帅喽。倘若一旦我东西两路兵马无法攻取下阿波牙帐,抑或敌方事先得到消息,及时收拢了主力,又该当如何应对呢?”杨勇身负统筹用兵西疆之重任,不能不思虑周全,犹放心不下地问道。

    “若一击无法攻下金山,擒斩阿波,则下官以为,朝廷则无需再动用大批人马,与阿波于西疆战场展开大规模对决,到时可差使臣知会东突厥摄图,以两面夹攻为由,请其发兵对西突厥发起进攻。如此,朝廷既应摄图所请,已出动兵力助其攻灭阿波部族,又可避免过于兴师动众,以使摄图坐收渔翁之利。”

    “恕小王直言,杨尚书所说,是否有使诈之嫌?”杨广率先不以为然地质问杨尚希道。

    杨尚希呵呵笑道:“晋王殿下,邦交之事,自古便须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殿下请想,摄图既已向我大隋称臣,为何还要在昨日的沙苑围猎之中当着大隋天子的面儿炫耀其武力、箭法呢?彼既存心夸耀其实力尚存,朝廷何不将计就计,要彼显示一下其实力出来瞧瞧呢?更重要的是,下官方才所说,仅为补救之法,倘若一战攻下金山,擒斩阿波,摄图不就没话可说了吗?”


………………………………

第501章 你还在追查关自在?

    杨广听了杨尚希一番话,低头默不作声。

    杨勇情知杨广天将傍晚时分来东宫见自己,必有紧要的事要同自己提说,遂对杨尚希说道:“杨尚书,父皇还没明发诏旨答应摄图的请求,今日本宫约你来,是为提前征询一下你对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