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父皇杨坚既命广平王杨雄接任雍州牧一职,杨广随即报请杨坚诏准,将在宫中值宿的差使也移交给了他。

    郭衍听说杨广被册任为伐陈兵马大元帅,曾不止一次地提出,要随杨广上战场立功。杨广心中也想带这么一位耳聪目明,身负异能的禁军将领随自己出征,可考虑到他在宫中值宿已有一年的时间,对宫中情形十分熟悉,便劝他留在宫中协助杨雄继续值宿了。

    这第二项需交卸的公务即是继续清查“雁巢”及关自在一案了。

    早在心意师太向朝廷倒戈,揭露出高连升就是关自在之后不久,朝廷就向高句丽派出使节,前去向高汤说明其王叔高连升是南陈细作大首领关自在,真名唤做青莲假冒的,要求高汤缉拿关自在,并将他交与隋朝处置。

    在使节从长安北上的前一天,晋王府的门房兼更夫焦二不知从什么地方听说了曾一度每天找他喝酒的那位酒友高连升就是“雁巢”的大首领关自在,主动找到杨广,强烈要求随使节一道赶赴高句丽,亲手将关自在捉拿回长安,向杨广赔罪。

    杨广似乎不记得焦二那段时间常和高连升喝酒聊天,曾向他泄露过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给朝廷带来过实际的损害,但见焦二要求亲自捉拿关自在回长安的态度如此坚决,又念及他腿脚虽不甚利索,但身上的功夫并未撂下,或许真的可以发挥些作用,便在经得父皇杨坚允准后,放焦二随使节去了高句丽。

    如今使节一行尚未返回长安,高汤愿不愿交还高连升给隋朝也不得而知,杨广身为主持清查“雁巢”一案的亲王、大臣,总不能撒手不管,一走了之吧。

    如按杨广心中的意思,父皇既无意废黜太子,倒不如将这件差使仍交还由大哥杨勇来主持,可杨广在杨坚面前刚刚表露出这层意思,就招来了杨坚的反对。

    “你身为此次伐陈的元帅,自应主持全局,凡是与伐陈有关的一应事务,统由你来主持,不必再委他人。”

    杨坚提出的理由也很充分,且焦二随使节出使高句丽走了也有三四个月时间,按路程估算也快返回长安了。杨广怀着想得到关自在这个元凶是否落网的确切消息后再南下赴任的心思,才在领受大元帅册任后并没急于离开长安。

    第三项需交卸的公务则是关内诸州府的地方政务。

    特别是从关东迁徒数万户新民到泾原二州开辟牧场,牧放战马以来的短短数月时间里,关东新民与泾原当地的居民之间大小冲突不断,以至于杨广在查破“雁巢”一案后,曾派段达带领晋王骠骑营亲赴泾原,与首倡在泾原二州开辟牧场的都事参军王世充一道,做了大量安抚的工作,才勉强维持了泾原二州的平静。

    此次也需向堂兄杨雄交待清楚泾原二州新民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杨广才能安心地南下统军伐陈。

    同时,张衡此次作为晋王府长史的身份被皇帝免去了维持京城治安的雍州别驾一职,手头也有大量的公务需向继任者杨约交割,因此,在得到史祥率军大破南陈水军,一举攻克江州,取得伐陈的第一场大捷的消息后,杨广被杨坚催促着,与张衡约定在二十日内交卸完所有公务,赶在十月末动身前往寿春与大军会合。

    这一天已近月末,杨广一早在兰芷宫辞别了王妃萧厄,出宫前往晋王府。今天他约了高颖和张衡这两位长史在晋王府商议如何分赴前敌,统军伐陈的相关事宜。

    待他走进王府正殿,却见高颖和张衡二人已先于他赶到了。

    “独孤公,前几日咱们会议,你主张将大元帅府安扎于广陵,而不是淮南行台尚书省所在的寿春,这几天我想了想,广陵距南陈帝都建康更近,的确更便于直接对建康发动进攻,一举渡江拿下建康后再行分兵占领南陈全境。所以,我打算请你先行赶赴广陵,筹建大元帅府,而我与建平等人仍按原定计划先赴寿春,使南陈误以为我军仍将大元帅府安扎于寿春,放松对建康的防范,尔后再秘密前往广陵,与独孤公会合,商议具体进攻事宜,如何?”

    因高颖身份尊祟,杨广不便对他直接下令,遂进得殿来,一边笑嘻嘻地请高颖在自己身旁落座,一边用商量的口吻同他说道。

    “大元帅英明,颖自当依大元帅将令行事,无有不从。”高颖才和太子杨勇结为儿女亲家,自己又被册任为伐陈大元帅府长史,本能地预感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日后两位皇子争权夺位的漩涡之中,在杨广面前不敢托大,站着拱手答道。

    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伸手相让道:“独孤公请坐,不必拘礼。”又转向张衡问道:“建平,高句丽那边还没消息吗?估算着日子,他们也该回来了。”

    张衡虽为晋王府长史,但自知他这个长史无法与高颖相比,遂也不敢坐着答话,挺身站起,拱手答道:“下官知王爷心中牵挂着这件事,昨日已命虞孝仁带人出京打探消息去了,如不出意外,一两天之间就会有他们的消息的。”

    高颖见杨广沉吟不语,遂劝他道:“皇上既委王爷继续主持清查南陈细作一案,依某之见,倒不如派人出关迎上出使高句丽之使节,命他在东都候着王爷,待王爷离京赴任路过东都时即与他在那里相见,岂不便当?”10


………………………………

第680章 卸任之际(下

    杨广心知高颖催他及早离京南下是出自好意,遂感激地说道:“就依独孤公便是。独孤公,我今日请你来,是想在离京之前先听听你对此次伐陈持何高见,也好使我事先心里有个数。”

    高颖微微一笑,答道:“承王爷问起,某就献拙了。依皇上钦定的举三路大军伐陈的战略,秦王和杨处道所率两路大军实为配合东路大军行动,这一点从皇上诏命秦王和杨处道皆受王爷节制已可看出,无须某赘言。东路大军担负着伐陈主攻的重任,调兵用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据某所知,东路大军兵力多达二十五万,但大多是从河北等地南下的军队,对马步战及车战较为熟悉,而不谙水战,用他们来突破大江天堑,攻克建康,似是弃长用短,不甚适宜。

    吴州总管贺若弼、庐州总管韩擒虎麾下兵力虽不过三四万人,但他二人自开皇元年即率军与南陈对垒,对南陈水陆两军的战法都极为熟悉,故某主张,王爷若欲采用首先攻克建康,尔后再占领南陈全境这一打法,应任用这二人作为伐陈的先锋和主力。”

    说到这里,高颖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如不出某所料,就在这两三日间,南陈的使臣就要抵达长安了。陈叔宝听到我大隋发百万大军伐陈的消息,多半会派使臣先来请和的。某以为,王爷须在南陈使臣到达长安前,盛陈威仪,离京南下,迫其答应尽割江北之地给我大隋,以利于日后的渡江作战。”

    “父皇已下诏命,历数陈叔宝二十条大罪,并传命将伐陈诏书抄宣三万份,沿江散发,在如此情势下,陈叔宝还会派使臣来长安割地请和,自取其辱吗?”杨广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

    “南陈全境虽尚不足我大隋疆域的三成,然终陈宣帝一朝,始终保持着对北朝的进攻态势,陈叔宝继位以来,荒淫无度,废弛朝政,其朝中虽不乏忠臣良将,必主张与我大隋殊死一战,然依陈叔宝色厉内荏的禀性,面临着我三路大军压境的情势下,多半会做出割地请和的举动的。这也是我大隋此次伐陈必胜,南陈必亡的主要原因。”高颖叹息一声,向杨广解说道。

    杨广听高颖说到陈叔宝竟如此不堪,心中暗想:关自在东西南北中,为了阻止朝廷兴兵伐陈,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使尽了一切招数,他想必也是深知陈叔宝懦弱、昏庸才如此殚精竭虑的吧。

    高颖在向杨广详细解说了此次伐陈的用兵方略后,因省中还有紧急公务要办,便先起身向杨广告辞了。

    亲自送高颖出府,返回正殿,杨广抬眼瞅见张衡显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他道:“怎么,还没有与杨约交卸罢手头的差使,你也要走吗?”

    张衡摇摇头,答道:“下官随王爷清查南陈细作一案,至今也有近一年时间了,目下即将随王爷一同离京南下,心里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广听他提及清查南陈细作一案,目光一闪,随即说道:“有什么话,你说就是。在我面前,用得着这么吞吞吐吐的吗?”

    张衡冲杨广一拱手,正色说道:“此前因王爷有言在先,关于清查南陈细作一案的具体情形,不得擅自向旁人透露。尔今下官即将卸任离京,心中实有若干关于此案的疑点未解,因难以向继任者交待明白,才寻思着赶在王爷离京前对王爷稍作提醒,以尽职责。”

    “哦?你是说清查‘雁巢’这件事的过程中还存在疑点,且说说看。”杨广的神情变得郑重了起来,紧盯着张衡吩咐道。

    “自数月前心意师太向王爷揭露出高连升就是关自在,继而从高宅中查获了那份人员名单,抓获了多达五千多名南陈细作以来,下官就常常在想,这一切是不是发生得太过突然,也太过顺利了些。

    以关自在精心假冒高句丽王叔高连升在长安潜伏多年,其间杀人灭口,串边造反、行刺突厥可汗,可说是步步占尽先机,从未失过手,露出过马脚,像这么一位老谋深算之人,怎么会放心留下心意这样一位知道自己底细的活口在长安城中呢?这未免有些不像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吧。

    再者,虽然通过心意的告发,才得以查获‘雁巢’在各地的人员分布图,按图索骥,殄灭了‘雁巢’大部人马,但被心意指为关自在的高连升远遁辽东,至今尚没有被捉拿归案的消息,又怎么能证实心意所说都是真的呢?”

    “建平,你是怀疑心意是假倒戈吗?可是,朝廷确实根据她提供的线索,抓获了多达五千多名南陈细作,并将这些人一律处斩了呀。我还从没碰到这样的假倒戈。即便你现在对我说,心意就是关自在本人,我相信,她也决没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使出这样的苦肉计来,如此一来,假倒戈岂不变做了真的一样了吗?”杨广随即对张衡的说法提出了强烈的反驳和质疑。

    “诚如王爷所说,这也是下官心中最感到困惑不解之处。”张衡像是料到杨广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平静地继续说道,“但是下官心中正因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在得知即将卸任京畿后,又反反复复对近一年来在心意身上发生的事情回想了一遍,结果还真地发现了一些新的难解之处,所以才在即将卸任之际特地提醒王爷,切不可放松了对心意的监视。王爷是否还记得,早在下官随王爷从并州返回长安前,张须陀最初正是从心意的兄弟顾生身上发现了心仪勾结庞勋贪污收受巨额回扣的线索,进而引发此后一系列事端的。这究竟纯属巧合,还是心意唆使顾生有意为之,将张须陀的注意力从她身上引向心仪身上的呢?”

    杨广听到这里,脸上的神情已凝结成了霜,再也不见有一丝笑模样了。7410


………………………………

第681章 安插眼线

    在登坛拜帅,即将卸去旧任,离京南下之际,突然听到自己麾下的头号谋士张衡谈及他对心意的怀疑,且言之确乎有据,不由得使杨广感到震惊之余,强迫自己头脑迅速冷静下来,仔细回忆着自从派人监视心意以来她的种种表现。

    回想移时,他不得不承认张衡的怀疑有理:单从心意此次向朝廷倒戈导致的结果而言,暂时抛开被抓获处斩的那五千多名南陈细作这一点,朝廷并没能抓获到此案的元凶关自在,且将心意唯一的牵挂——女儿了尘送返了南陈境内,对心意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恰恰是这多达五千多颗滚滚落地的人头成了反驳张衡对心意所持怀疑态度的最有力证明,使他骑虎难下,难以完全苟同张衡的说法。

    至今,心意仍住在晋王府中,接受着他的保护。在殄灭“雁巢”组织不久,母后独孤伽罗在听自己当面禀明心意倒戈的前后经过,对自己派去住持万善尼寺的心严师太大为不满,认为心严未能完成好自己交给她的职责,确保这座安置有数百位前朝嫔妃、命妇的尼寺时时都在朝廷的掌控下,寺中不但出了心仪这样的贪污大案,甚至还暗藏有像了了这样的南陈细作,因此曾要他回府征询心意的意见,问问她是否有意接替心严,出任万善尼寺的住持。

    结果心意对此的答复至今想来还算符合常理:坚决地回绝了皇后的好意,主动要求继续住在晋王府中,接受他的严密保护。这倒真像是害怕关自在、萧如水等人来找她寻仇的样子。

    可是,她若早动了揭露关自在真面目的念头,又为何执意将女儿了尘送到南陈境内呢?

    心意自相矛盾的种种行为令杨广苦思不得其解。

    “心意身上的确存在一些疑点,但尚不足以据此作出她向朝廷告发关自在的举动是别有所图的结论。建平,你我离京南下现已成定局,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对待心意呢?”杨广最终还是向张衡问计道。

    “除了心意,梅二这数月以来的表现也颇耐人寻味。他眼睁睁地瞧着五千多名同伙人头落地,若按常理而言,不是向朝廷投案自首,就会千方百计地设法逃离长安去了。可是他却一如往常,每天仍是早出晚归,经营着他那间‘梅氏坟典行’,仿佛心意的倒戈,同伙的被抓被诛都和他无关似的,甚至连查抄他隔壁的高宅时他都没有出门瞧上一眼,这是不是有点太不符合常理了呢。下官已交待屈突通对梅二继续严密监视,不得有丝毫松懈,但对心意的防范和进一步甄别却不太容易。”张衡从心意谈到了杨广有意留着不抓,用作钓饵的梅二身上的疑点,又从对梅二的监视拉回到心意身上,皱眉说道,“心意若是长久在王爷府上住下去,且不和外人接触的话,确实不易从她身上发现更多的疑点。。。。。。”

    “我赞成对心意继续进行监视,以防万一。这件事就由我来亲自安排吧。你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内咱们就动身启程南下吧。”当张衡说话的功夫,杨广心中已生出了个主意,待屏退张衡后,吩咐在殿口值守的侍女红绡进殿来回话。

    红绡自从补萧萧的缺,成为杨广的贴身侍女后,因杨广尚在宫中歇宿,日间也不是每天都要回府处置公务,所以和杨广并不熟悉,甚至晋王府内很多值役人等都不知道她是杨广的贴身侍女。

    “红绡,本王欲交给你一项差使,不知你能否办得下来?”对红绡,杨广没有更多的话,将她传进殿来,径直问道。

    红绡还是头一次从杨广这里领受差使,想都没想,就兴奋地答道:“婢女办得下来。请王爷吩咐吧。”

    “哈哈,还没听我把话说完,就夸口说你办得下来?”杨广乐了,旋即敛起笑容,问道,“本王欲要你拜在府里住着的心意为师,出家为尼,你可愿意?”

    “婢女不知犯了什么错,王爷要赶婢女出府去,请王爷明示。”红绡花容失色,禁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杨广面前,颤声说道。

    “怎么,你不情愿?心意师太原是前朝贵妃,又是出家修行十几年的有道高僧,拜她为师难道还委屈你了不成?”

    红绡头脑反应得也快,一阵惊慌之后,收摄心神,低着头怯怯地问杨广道:“王爷,您要婢女拜心意师太为师,还有什么别的吩咐没有?”

    “没有了。”杨广绷着脸答道,“想必你也对心意师太目前的处境略有所闻,无论日后她继续在本王府上住下去,还是返回寺院,身边都少不了一个服侍的人,你今日若应承下这件差使,就需得做长久出家修行的打算。”

    红绡本以为杨广会交待她去监视心意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禀报,如是这样,办下这件差使后自然就能取得杨广的信任,成为和萧萧、瑟瑟一样的杨广的亲信了,可如今听杨广只命她去给一个上了几分年岁的尼姑当使唤人,并没有更多的交待,不免打心底里有些不情愿。

    杨广也是左思右想才想出这么个办法,在心意身边安插这么个眼线来对她进行监视和防范,因红绡到他身边当差时间不长,不宜对她实言相告,所以才只命她拜心意为师,没有言及其它的。

    尔今一眼瞧出红绡颇不情愿来,杨广因除了红绡,一时想不出有更合适的人选派到心意身边充当眼线,遂加重了几分语气,威胁她道:“你不但要拜心意师太为师,还须得使心意师太主动收下你才行,若是办不到,今后也不必在本王身边当差,早早地嫁到田庄去吧。”

    一旦被打发出王府,嫁到田庄上去,对红绡这样身在奴籍的侍女来说,这一生几乎就永无翻身之日了。所以,红绡一听杨广动了气,说出这话,连想都没想,即脱口答道:“红绡能办得到,请王爷放心。”10


………………………………

第682章 都蓝可汗

    两日后,隋高祖杨坚亲临灞上,为离京南下的杨广、高颖一行饯行,向杨广殷殷叮嘱了许多凡事多与高颖、王韶两位仆射商量,切不可草率行事的话,遂与两人抱拳而别。

    杨广、高颖按照之前议定的策略,分道扬飚:高颖率人秘密赶赴广陵,筹建兵马大元帅府,与贺若弼、韩擒虎诸将会商首先攻取南陈帝都建康之事;杨广则盛陈兵马大元帅威仪,率人取道东都,前往淮南道行台所在地寿春,使南陈君臣误以为隋朝将三路大军伐陈的前敌统帅本部驻扎在更接近大江上游的寿春,不至率先向建康发起进攻,以慢其心。

    暂且抛下杨广和高颖离京赴任不表,先说隋高祖杨坚,出城为杨广和高颖这一对自己寄与厚望的将帅饯行,刚刚返回大兴宫临德殿坐定,就见自己亲自挑选来代替苏仪儿的贴身小宦者李玉儿(杨坚常将他的姓和名连在一起,唤他做驴儿)从殿外急匆匆地走进来,双手将一份火漆封口的军报举过头顶,呈向自己,口中禀报道:“禀皇上,汉王发来紧急军报。”

    听说是出镇并州的小儿子汉王杨谅发来的紧急军报,杨坚心里陡地一沉,忙从李玉儿手中接过军报,打开来观瞧。

    原来,这是一封汉王杨谅发来,向父皇杨坚禀报东突厥莫何可汗处罗喉突然病故,崩逝前已将大可汗之位传于沙钵略可汗之子雍虞闾的紧急军报。军报中还附带着一份以突厥前任沙钵略可汗的可贺敦宇文般若的名义发给杨谅的一封报丧信,请求隋朝认可由雍虞闾继承莫何可汗传与其的大可汗之位,尊号称为都蓝可汗。

    杨坚知道,莫何可汗处罗喉继承东突厥汗位以来,一则因自己已娶妻生子,执意不肯遵循突厥部族的习俗,迎娶前任大可汗之妻为妻,反而为表示对沙钵略可汗的尊敬,仍视其可贺敦宇文般若为突厥的可贺敦,地位犹在自己的妻子之上。因此,杨坚对处罗喉不幸崩逝之后,由宇文般若出面致书杨谅报丧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一位对隋朝亲善的大可汗在继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突然病故,且在临终前将大可汗之位传与了一位对隋朝态度尚不甚明朗的突厥王子。杨坚看罢这份军报,心里隐约产生了一丝不祥的预感:此前已将驻扎河北防范突厥的大部兵力抽调南下,并且自己刚刚下达伐陈诏书,几乎倾全国之军力大举伐陈,东突厥国内就出了这么大的变故,自己是不是需要先暂缓伐陈,谨防突厥突然与朝廷反睦,从北面来攻,使朝廷再度陷入开皇元年间南北受攻的困境之中呢?

    “急传长孙晟入宫见驾。”杨坚心中犯着犹豫,陡地想起长孙晟送突厥王子染干回国后,尚被自己留在长安朝中,遂命李玉儿速招他入宫商议对策。

    哪知还未等到长孙晟奉召入宫,又有一份发自泾原二州的奏章由中书侍郎薛道衡送到了杨坚面前。

    这是一份由正在泾原二州巡视牧场情形的太仆卿和署理秦州总管虞庆则联名发来的一道奏章,内称近日在泾原二州屡屡发现有数千人规模的盗匪闯入牧场抢掠战马,经查,并非此前认为的从关东一带迁徒至关中牧马的新民所为,而是吐谷浑欲卷土重来,派出先头部队诈称为盗匪抢掠在泾原二州牧场牧放的凉州大马。因担心西疆生变,故虞庆则在派出军队前往泾原二州剿匪的同时,遂与太仆卿联名上章皇帝,请求杨坚对西疆局势可能出现的变化给予关注和重视。

    其时,西突厥达头可汗已向大隋称臣有两年多的时间了。隋朝也早已撤回了驻扎在西疆的重兵,只以秦王杨俊所率近二十万军力以秦州为中心在西北布防,防止西突厥南下入侵。自开皇六年间,杨坚得报,达头可汗率领西突厥军队主力约三十万人开始向西远征,留下用以防范隋朝的兵力不过四五万人之后,对西北的局势更增加了几分乐观,遂采纳王世充的建言,在泾原二州开设牧场,从关东一带迁徒数万新民到关中牧养战马,以图长远。

    不料,来自西突厥的威胁才消除,一度被隋朝军队大败,狼狈西窜的吐谷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