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士彦也担心刘鲂将朝廷的注意力引到自己家中,为自己带来后患,听宇文忻提出要走,也不多做挽留,只向刘鲂叮嘱道:“华州之事,就按舒公说的,只是史万岁不宜在我家中多做耽搁,望舒公在两日内取得天大娘娘亲笔书信,交与史万岁,命他回华州带给尔朱绩。”
三个人多日不见,刘鲂本还有别的事要和两人商量,眼见梁士彦并无留客之意,遂咽回了要说的话,和宇文忻一道向梁士彦告辞,婉言拒绝了梁士彦要送他二人出府的好意,相跟着走出了正厅。
“舒公,天大皇后虽有心与咱们联手反隋,可她位居偏妃,比起大天元皇后来,号召力要差得多,依我说,咱们还应该在大天元皇后身上多下下功夫。”两人出了正厅,走至一个僻静的所在,宇文忻压低声音,提醒刘鲂道。
刘鲂停下脚步,回头望望正厅的方向,轻声叹了口气:“英公,不瞒你说,两个多月前,我已为阿纵小儿备下了一副诱饵,眼瞅着他就要把它一口给吞下了,偏偏在这时,有人潜入晋王府的消息引起了独孤伽罗的警觉,派她的外甥李渊带兵进驻晋王府,不但将天元皇后看得死死的,而且就连杨广身边也多了条尾巴,这么多天过去了,他竟是一回也不曾登过‘江南岸’的门,好不叫人心急!”
说到这里,刘鲂像是想到了什么,两眼盯着宇文忻,同他商量道:“英公,你看能不能设法收买一两个晋王府的仆从,替咱们传递些消息给大天元皇后?我这些日子被人盯得紧,又要想着和万善尼寺里的天大娘娘保持联络,实在是分不开身哪。”
宇文忻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说道:“早在两个月前,我就派人暗中和晋王府中的人取得了联系,但也只得知了些晋王府内诸如阿纵搞大了个侍女的肚子之类的琐碎消息,未敢直接向那人摊牌,要他替咱们效力。后来没过几天,不知阿纵小儿发了什么狂,居然短短数天之内花光了府库中的所有钱帛,一改往日节俭之做派,给府中每个人都添置了两套新衣。这样一来,我先前派人联络的那人胃口也变得大了起来,如不肯出大价钱给他,即使像晋王府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不愿再透露出来呢。你说气人不气人?”
“话虽如此,我就不相信,阿纵一个黄口小儿,他还能从我的掌心中溜了不成,早晚,我必叫他心甘情愿地主动吞下我早就为他准备好的那块诱饵。”刘鲂见宇文忻对此也无计可施,失望之余,只得仍把与大天元皇后杨丽华取得联系的希望重新寄托在自己的那块鱼饵身上了。
………………………………
第九十六章 兄弟生隙
一连三天,杨广派去监视染干的鲜于罗带回消息,染干自从在那天的朝会上因答不出“韩信点兵”折于了杨广手下,随其父处罗喉回到馆驿后,整日里足不出户,一个人闷在房间里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长孙晟奉了杨坚的旨意,要尽力拖延处罗喉离京回突厥向沙钵略可汗复命的时间,每天都要到馆驿之中看望处罗喉父子,偶尔还会引着处罗喉到长安城的东西两市逛逛,散散心。可每逢这时,染干都要找出各种理由,婉拒长孙晟的邀请,坚守馆驿不出。
由于长孙晟坚持把那匹染干欲送给杨广的“铁蹄龙”留在自己身边喂养,使得染干面对自己授业的恩师,也无法开口强求长孙晟同意自己将此马转赠给杨广,因此,杨广在晋王府中等了三天,也没等到染干派人把马送来。
三天里,最令杨广耿耿于怀的便是张须陀带回的屈突通一如既往的那句老话:“查案的事有我们呢,就用不着殿下多费心思啦。”
这算什么?明明自己才是带领屈突通、鱼俱罗等人查察会真大师之死案的牵头人,如今怎么竟成了个聋子的耳朵――摆设!屈突通非但不肯主动登门来向他禀报查案的进展情况,而且还一口回绝他主动过问案情,这件事本身已令杨广颇为不快了,可偏偏这个在两人之间传话的张须陀,是个说出的话比石头还硬,丝毫不懂得转弯的死脑筋,他每回打大庄严寺回到晋王府,都是硬撅撅地向杨广撂下同样的一句话,尔后便呆啦吧叽地戳在杨广面前,等待着杨广冲他大喊一声“滚”,方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转身退下,搞得杨广哭笑不得,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三天时间里,倒是李渊,时常会兴冲冲地来找杨广习练箭法。由于杨丽华对他表现得十分冷淡,使得李渊心中渐渐也不再怀有娶杨丽华为妻,做大隋朝附马的奢望,反倒是长孙晟来到晋王府,传授杨广骑射之术,令李渊对射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杨广到第四进院子向杨丽华请安问候出来,都能见到李渊独自一人,手持一副弓箭,站在院外瞄个不停。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李渊箭法进步的速度竟是远胜于身为长孙晟正牌徒弟的杨广。
到了第四天头上,仍然未见染干有任何的举动,杨广想起来今天到了入太学向师父汇报功课的日子,便主动地叫上张须陀,骑着大青驴,赶到太学来见苏威。
及至进了太学的教室,依然只见到了裴矩,而不见首席师父苏威的身影,杨广便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在家温习的功课逐字逐句地向裴矩汇报了一遍。裴矩因知道杨广奉旨新拜了长孙晟做师父,跟着他学习与突厥有关的知识,以及骑射术,便没对杨广太学里的功课加以苛责,只指出了他所温功课中几处错漏之处,叮嘱他要用心改过,就放他走了。
杨广自晋王府出发来太学时已是辰末时分,到了裴矩检视完他的功课,恰到了太学放学的时间,由于几天前杨广在朝堂上智赚突厥小王子染干的事迹已在长安各豪门世家之中广为流传,一听到先生吩咐可以放学回家了,太学里的四五十名太学生尽皆围拢到杨广周围,以平日里与杨广要好的虞孝仁、李浑为首,缠着要他再把那日在朝堂上他是如何智赚染干的前后经过详细地讲说一回给他们听。
杨广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教室,径直来到院中一棵大树下站定,带着几分得意,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就听人群之外有人高声起哄道:“你们都不知道吧,阿纵不单能在朝堂上问得突厥王子哑口无言,他还是咱们大隋朝的头号神探呢。你们怎么不问问他,是如何查案的呢。”
不用放眼去看,单凭耳朵听,杨广也知能听出带头起哄的正是自己的四弟越王杨秀。杨广也是后来才知道,北齐后主宠妃冯小怜被她后来的婆婆,李询之母逼死的那晚,因会真大师被人发现暴毙于大庄严寺内,他和大哥杨勇被父亲杨坚急召入宫,杨秀不服气父亲单独传召杨广,而没有传召他入宫,便一力撺掇着秦王杨俊、汉王杨谅兄弟三人到露门前主动请见父皇杨坚,不承想却吃了个闭门羹,杨坚连宫门都没叫这三兄弟进,就命人传旨,要他兄弟三人即刻回府各自安歇,今后不受传召,再不得擅自到宫门前请见。
这样一来,不仅是杨秀,包括杨俊、杨谅在内,对杨广都不免起了一份嫉妒之心,暗自抱怨父亲偏心,朝中、宫中有事,一心只想着大哥、二哥能替他分忧,全然忘记了除杨勇、杨广之外,还有他们三个儿子。
杨勇比杨秀三兄弟年岁上大着许多,且又是太子、储君,杨秀等三人一向对这位大哥礼敬有加,并不觉着父亲有事传召他入宫有什么错,于是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把一腔怨气撒在了杨广头上。
杨秀在人群外带头起哄,存心诱使杨广说出会真和尚离奇暴毙的讯息,泄露朝廷的秘密,以便抓住杨广轻狂不堪重任的把柄,在父亲面前争宠,却没承想,他这一声喊,倒提醒了与杨广交好的虞孝仁和李浑二人。
虞孝仁向李浑使了个眼色,两人迈步向前,一左一右,各架起杨广的一只胳膊,分开人群,就朝院外走去。
“殿下,与其在这儿跟他们白费唇舌,倒不如随我二人一同到‘江南岸’,点上几个可口的小菜,将殿下的露脸事慢慢地说与我二人听。”虞孝仁唯恐杨广误会,边架着他向院外走,边低低的声音向他说道。
被两位好朋友如此不由分说地架起就走,杨广起先还颇为恼火,及至听了虞孝仁的话,勾起了他肚子里蛰伏已久的馋虫,也顾不得再当着众人的面儿出风头了,任由虞、李二人半架半拉地朝太学院外走去。
………………………………
第九十七章 “尾巴”被甩掉了
虞孝仁和李浑架着杨广刚刚走出太学的院门,迎头就被一个人拦住了。还未等他二人反应过来,只觉一股大力分向自己袭来,身不由已地丢开了杨广,被甩在了一旁。
“王爷,驴已为您备下,这就随小的回府吧。”张须陀伸手分开虞孝仁、李浑,回身指着大青驴对杨广说道。
我怎么忘了院外还带着条甩不掉的“尾巴”,看来今天也难以享用“江南岸”谢大厨精心烹制的大餐啦!杨广感到一阵沮丧和败兴。
“你是什么人,胆敢对我二人如此无礼!”李浑是当朝太师的儿子,虞孝仁的父亲虞庆则虽因家信失窃被降了级,却仍是统兵据守边关的大将军,二人平日里哪吃过这样的亏,拍拍屁股,站起来,指着张须陀质问道。
“哟嗬,想不到父皇还给我大隋朝的第一神探配了个贴身护卫,老五,瞧这小子方才两下子,与你身边的梁默相比,怎么样?”原来是杨秀等三位皇子在前,后面几十号太学学生在后,众人也来到了院外,杨秀一眼望见张须陀伸手分开虞孝仁、李浑二人,禁不住转过头,对身后的汉王杨谅说道。
“千牛卫张须陀,奉唐国公将令,随行护持晋王殿下。”张须陀一句废话都没有,冲虞孝仁答道。
虞孝仁瞅了瞅杨广,尚未搭腔儿,就听杨秀身边的秦王杨俊不阴不阳地冲杨秀说道:“这个脸红得跟个猴腚似的小子,怎能跟父皇亲自替老五选定的梁默相提并论,莫说他不行,就是他侍侯的主子啊,叫我说,如果老五再年长几岁,怕是也轮不到他出风头啦。”
杨秀闻言哈哈大笑道:“三哥所说不差,我们家老五才是真正的贵人,否则父皇也不会单把梁默指给他做护卫。有些人也只能趁着老五年岁还小,赶紧着蹦达两天喽。”
杨广明知杨俊、杨秀在有意激怒自己,却仍难以压制住心头的怒火,他见长着一头白发的梁默正站在不远处等候接杨谅回府,遂指着梁默对张须陀说道:“据说,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你敢不敢过去和他过过招,比试个高低?”
杨谅虽然也和杨俊、杨秀两位哥哥一样,因那晚在露门外吃了父亲的闭门羹,在心里对二哥杨广不免有妒嫉之心,但他与杨俊、杨秀二人不同,对杨广并无太大的恶意,此时听到杨广要张须陀去跟梁默较量武功,先就走过来劝杨广道:“二哥,三哥四哥他们是说着玩儿的,不必当真。梁默虽在我身边,二哥你府上不还有个焦二吗,他与梁默原只是个家僮不同,可是祖父身边的老人哪,可见父皇还是很看重二哥的。”
“焦二那个老货能和梁默比一比的,恐怕也只有他的年纪了吧。”杨秀意犹未尽地挑唆着,“谁不知道,在京畿方圆上千里范围内,无人是梁默的敌手,莫说眼前这个猴腚脸儿的小子,就是整个千牛卫,怕也找不出一个能在梁默手下走上一二十招的人吧。老五,你就甭安慰他了。”
虞孝仁、李浑二人见杨秀一门心思地只想把事闹大,当众出出杨广的洋相,忙也走过来劝杨广不要与他多做计较,还是赶紧走吧。
他二人只顾着劝杨广,却不料张须陀被杨俊、杨秀二人一口一个的猴腚脸儿地叫着自己,给激怒了,大踏步走至杨秀面前,圆睁双眼瞪着杨秀,抱拳问道:“王爷,小的敢问一声,哪位是王爷所说的那位梁默?我倒想会他一会。”
杨秀之所以对张须陀肆意轻辱,本意是想激怒杨广,现在居然见张须陀主动向梁默叫阵,自然乐得见他们两个动手比试,便随手一指,答道:“那个一头白发的便是。”
张须陀径直走到梁默近前,也不说话,伸出蒲扇般的右手,就拍向梁默的肩头。
在不懂行的外人眼中看来,张须陀像是在亲昵地拍拍梁默的肩头,和他打招呼,却不知他一拍下去,实则运足了力气,寻常人挨上他一拍,重则当场倒地不起,轻则也不免被他拍得痛呼出声。
梁默原对杨俊、杨秀蓄意挑唆着杨广要这名红脸的少年军士与自己动手比武颇为不满,正想着上前催促杨谅赶紧离开此处,随自己一同回汉王府去。不料张须陀一声不响地突然向自己施以偷袭,急切间来不及多想,侧身避过他拍向自己肩头的一掌,想要开口劝止他,岂料张须陀一掌拍空,紧接着跨步向前,抬脚用膝盖直顶向自己的腰眼处,仍是看似要扶梁默,实则暗藏攻势的一招。
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张须陀紧连不露痕迹地向自己发招进攻,梁默心中也不由得暗自惊讶:瞧这少年军士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一出手竟如此不俗,分明是得过世外高人的真传,身上有些真功夫。
他一旦认定张须陀绝非泛泛之辈,便生出了要进一步探察对方功夫深浅的心思,也不出手还击,只向后腾身跳开,装做猝不及防,紧急避让的架势,诱张须陀向前再度发招。
果然,张须陀抬膝一顶仍是落空,意犹不舍,纵步向前,竟大张双臂,朝着梁默猛扑了过去。梁默见他使出这招“恶虎扑食”来,表面上却貌似唯恐自己急退中跌倒,好心来扶自己,心中好笑,有意将身形缓了一缓,就在张须陀大张的双臂即将接触到他身体的一刹那,梁默竟一矮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张须陀腋下横穿了过去,顺手轻轻推了张须陀后背一把。
张须陀向前这一扑虽事先留下了一扑不中的后招,却没想到梁默先是不避不闪,直到自己即将把他抱入怀中的一刹那才突然发力躲开,此时再要收势变招已然来不及了,他只觉自己后背被人轻推了一把,向前踉跄出五六步,才站稳身形。
“好敏捷的身手!”张须陀发自内心地赞了一声,猱身二次向梁默逼了过去。
两个人就这样战作了一团。
虞孝仁眼见张须陀和梁默动起了手,一拉杨广的衣襟,悄声提醒他道:“殿下,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杨广得他提醒,才醒过神来,与李浑等三人一起,钻出人群,径直向“江南岸”酒楼的方向跑了下去。
………………………………
第九十八章 3%
杨广终于趁张须陀受杨秀所激,与梁默动手较量之机,与两位好朋友虞孝仁和李浑一道,甩掉了张须陀这个尾巴,兴高采烈地跑到“江南岸”酒楼吃大餐去了。
酒楼里站在大门内迎来送往的小伙计,远远地瞅见杨广等三人跑来,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出去,十分热情地招呼道:“晋王殿下,可算把您给盼来了,虞公子、李公子,赶紧一起楼上请。”边说边赶在头前为三个人引着路。
自己只不过随虞孝仁来过一回这“江南岸”,跑堂的伙计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杨广心里纳着闷儿,跟在小伙计身后迈步进了大堂。
只见大堂里熙熙攘攘坐满了人,杨广边随着小伙计往二楼的包间走,边用眼睛扫视着大堂里的吃客,蓦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他和一个吃客的目光撞在了一处,两个人都是一愣,那人随即将头深埋了下去。
这人不就是名义上随自己查案的虎贲郎将屈突通吗?
虽然今天屈突通没穿戎服,一身胡人的装扮,用一顶硬角幞头将自己的脑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可杨广仅和他打了一个照面儿,还是毫不迟疑地认出了他。
莫非他今天是来“江南岸”酒楼查案不成?杨广由屈突通联想起这座酒楼的名字唤做“江南岸”,而会真和尚之死正是被怀疑和南陈派至长安潜伏的眼线有关,不由得浑身一激凌,脚步也放慢了下来。
这时,就听身后的虞孝仁向小伙计开口问道:“你家谢大厨在吗?唤他来见过王爷。”自从上次引杨广来过一回“江南岸”后,虞孝仁就瞧出,谢讽做的菜颇合杨广的脾胃,因此今天一进门就向小伙计打听起了谢讽,言下之意就是点谢讽为杨广亲自掌勺。
小伙计一回身,瞧见杨广脚步放缓了下来,连忙凑趣地说道:“不瞒虞公子说,这两天,我们谢大厨天天都在盼着晋王殿下大驾光临呢。您几位先请上楼包间里看茶,小的这就去请谢大厨来。”说罢,也不待三人搭话,一溜烟地先跑上楼唤谢讽去了。
杨广点头支应着小伙计,忍不住再次转过头向屈突通坐的那个方向望去,却见那座位上已不见了屈突通的人影。
“糟糕!”杨广暗叫了声不妙,“屈突通多半就是来此查案的。如此一来,这酒楼上的饭菜我可是吃不得了。”
心中这样想着,杨广转身就要往外走,却被李浑一把拉住,好心提醒他道:“王爷可是内急,楼上也有东司,王爷不妨到楼上去用,还干净些。”
杨广有心向李浑和虞孝仁说明缘由,又恐打草惊蛇,坏了屈突通查案的大事,不经意间抬起一只手挠了挠脑袋,指尖正触到了发髻上横插着的一支银簪,不由得心念一动,暗自琢磨道:这银簪可用来试探饭菜中是否被人下了毒,如此,倒不如到楼上随机应变,瞧瞧再说。屈突通既已看到我上了楼,也必定会设法派人于暗中保护我的,我怕什么呢?
心中这样想着,杨广顺水推舟地冲李浑答道:“可能今儿早起羊奶喝多了些,肚子有点儿疼。”
李浑殷勤地忙扶起杨广,主动将他带往二楼的厕所。
古人上厕所不像今天,有水冲式的马桶,“江南岸”酒楼在整个长安城内属于超高档次的饭馆儿,平日里接待的不是王公贵戚,就是富商巨贾,因此这里的厕所也十分的讲究:不仅用一道道木板将一个个厕位隔成了一个个单间,使达官贵人们免于在别人面前脱裤子拉屎撒尿的不雅和尴尬,而且每个单间里擦屁股的竹签、堵鼻孔的棉花、洗手的清水等等一应俱全,比起晋王府中的厕所来毫不逊色。
杨广捂着肚子进了厕间,转身便把厕所的门给顶上了,紧接着从头上拔下那根银簪,呆站在厕间内脑子飞快地思索着自己倒底该怎么办。
别瞧杨广三四天前在朝堂上面对染干的挑衅,表现得机智灵活,用一道“韩信点兵”难住了染干,可一旦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误入到贼窝,从这座“江南岸”酒楼的各处角落,随时都有可能突然窜出一两个南陈的奸细,致自己于死命,杨广一时间还真有些不知所措。
仅仅用手中紧握着的这根银簪,只能确保自己不被毒死,却不能使自己彻底脱离险境,且一旦酒楼中人发现自己用银簪试毒,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铤而走险,拿自己开刀呢。
足足过了小半柱香的功夫,厕间外传来李浑的问询声:“王爷,谢大厨已在包间里等候多时了,您看?”
“啊,孝仁你们俩先点着菜吧,我过会儿就好。”李浑如此殷勤地在厕间外一直等候着自己,倒使杨广连他和虞孝仁两个也列做了怀疑的对象:今天发生的事是不是有人故意为自己设下的局呢?
李浑答应一声,似乎离开厕间门前,回包间去了。
杨广左思右想,情急之下不由得想起了怀里还揣着手机:为了省电,自己已有两个月没舍得开机了,眼下的形势为保万全,最稳妥的法子也只能寄希望于上网搜索出和此事有关联的答案了。可是,单搜这座“江南岸”酒楼,多半也搜索不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呀。
杨广边紧张地思索着该搜索什么样的关键词,边伸手从怀中摸出手机,摁下了开关按钮,并心虚地几乎同时将手机的音量调至了静音。
久违了的光头强的形象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杨广看着屏幕里光头强那副很叼的样子,感觉到分外的亲切。然而仅仅过了一秒钟之后,一个对他来说,异常不幸的事实就呈现在了他的视线之内:手机屏幕右上方电量栏里,一粒短得不能再短的红色小亮点儿在急促得闪个不停。
杨广恍然觉得头脑之中像是有一座摩天大厦正在轰然坍塌,他揉了揉眼睛,将手机几乎贴至自己的眼前,死死的盯着电量栏里显示出的无比悲摧的一个数字:3%。手机里的电量只剩下了3%!
………………………………
第九十九章 两菜一羹(上)
(今天虽只有一更,但明天会有三更,且首更时间在零点左右,求收藏、求推荐)这怎么可能?!
两个多月以来,自己为了节省下手机里残存的那点儿电量,几乎都没开过机,手机里原本还保存有的百分之四十几的电量怎么会突然只剩下了百分之三?
如果没有了电,这只手机在自己手里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尽管他脑子里嗡嗡直响,然而此时杨广也明白,站在“江南岸”酒楼二楼的厕所里,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