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不妨拿这鱼肉来蘸醋吃,最是鲜美无比。”谢讽站在一旁,轻声提醒杨广道。

    杨广不愿当着虞孝仁的面儿露怯,有意别过脸,用筷子夹起那片鱼肉,迅速在醋碟里蘸了一下,闭上眼睛,一口把那片鱼肉塞进嘴里,连嚼都没敢嚼上一口,就囫囵吞枣地咽下了肚。

    虞孝仁却不似杨广这般慌里慌张,夹起自己碟中的那片带着血丝的鱼肉,蘸过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着滋味儿,不禁连连点头称赞道:“鲜而不腥,滑而不腻,嗯,果然堪称美味。”

    看着他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杨广尝试着咂了咂嘴,努力品着那鱼顺嘴而过留下的一丝余味儿,但觉一股淡淡的酒香、醋酸,除此之外,似乎的确没有寻常鱼肉的丁点儿腥味儿,胆子顿时大了许多,忙不迭地向谢讽示意再来一片,好细细地品尝滋味儿。

    谢讽边从鱼腹部片下两片肉,放进杨广面前的碟中,边向他解说道:“公子,这鱼腹上的肉远不如鳃边之肉鲜美,不过,用来却饥最好,公子不妨蘸些蒜蓉来吃,味道更佳。”

    杨广依言而行,也仿效虞孝仁的样子,将鱼肉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尝,只觉奇鲜无比,实是打小以来吃过的最好吃的鱼肉,又听谢讽说道鱼鳃边的肉味道最为鲜美,不由得大感后悔。

    谢讽不停地旋动手中剔鱼刀,不到半碗茶的功夫,就将一条三四斤重的鲻鱼旋得只剩下了一根长长的脊刺,最令人咂咂称奇的是,那鱼浑身上下一丝肉全无,嘴里却还在朝外吐着泡泡,俨然还有气在。

    食过了鱼,小伙计又端上一盘烤得金黄酥脆的烤鸡来,谢讽放下剔鱼刀,重新洗净了双手,向杨广和虞孝仁报声菜名:“剃缕鸡,两位公子请用。”竟用两手拎起那整只鸡来,也不知他用得什么手法,片刻之间居然将那只鸡身上的大小骨头尽皆脱扯了下来,在盘中重新拚成了一只整鸡的形状。

    此时,杨广才留意到,谢讽的一双手肤色白皙、十指纤长,哪里像是掌案大厨的手,分明是惯于舞文弄墨的一双手。他伸筷子夹起一块鸡肉,放入口中嚼着,只觉软香酥烂,与方才吃过的生鱼片相比,又是另一番美妙的滋味儿。回想起昨日在自己府中吃过的那顿不堪回首的晌饭,杨广情不自禁地对眼前这位年刚及弱冠,却烹得一手好菜的年轻大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谢大厨技艺果然不同凡响,但不知你这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是出自家传,还是。。。。。。?”

    杨广一条鸡腿下肚,肚子里已然垫了底儿,笑着向谢讽问道。

    “回公子的话,小可自幼便好嘴贪吃,又生得一副急脾气,每每家中灶间炊饭未熟,我就独自跑到厨下观炊,就这么着,一来二去地,跟着我家厨子学会了炊饭、烹调的技艺,没想到今日却成了小可赖以谋生之道。”谢讽说到此处,脸上掠过一丝落寞的神色。
………………………………

第二十五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求收藏,求推荐)杨广听得心念一动,正欲细问究竟,却听对面坐着的虞孝仁已先开口问道:“不知谢大厨原系何方人氏?听你这话中之意,想必原也是位贵宦家的公子吧?”

    谢讽面色一红,知是自己方才无意间说漏了嘴,忙有意遮掩道:“寻常耕读人家,不足挂齿。两位请慢用,小可这就告辞了。”说罢,转身就要离开。

    他不急于离开还好,一听他言辞闪烁,不肯说出自己的籍贯、出身,倒引起了虞孝仁的怀疑。

    他正为昨夜家中失窃之事感到焦急不安,担心父亲虞庆则那几封写有并州军情的家书落在敌国斥候手中,会给自己全家带来灭顶之灾,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捉拿到窃贼的线索。此时,见谢讽满脸不自然的神情突然急着离开,情急之下,“啪”地一拍桌案,沉下脸吓唬他道:“你一个南陈来的厨子,不肯明白报出家门出身,小心爷拿你去京兆衙门报官。先别忙着走,你究竟是什么人,给我从实说来。”

    谢讽倔得很,只冲着虞孝仁冷冷一笑,脚步却没停下,径直朝包间门外走去。

    一旁站着侍侯的小伙计却因了解虞孝仁的家世来历,深知一旦惹恼了这位相府大公子,绝不会有好果子吃,忙一把拉住谢讽,附在他耳边,悄声嘀咕了一阵,指着虞孝仁向谢讽使了使眼色,意思是叫谢讽回身去向虞孝仁赔个不是。

    “小可一介布衣之身,尔今又流落异乡谋生,实不敢存心对虞公子不敬。不瞒公子,小可乃会稽人士,父母俱已亡故,家道中落,因此才背井离乡,远赴长安谋条生路。”谢讽听说虞孝仁是当朝尚书右仆射虞庆则的大公子,也颇为意外,忙敛容转身向虞孝仁赔礼道。

    “会稽谢家?莫非你是谢太傅的后人吗?”虞孝仁犹不肯放谢讽走,紧追着问道。

    “小可不肖,无言面对先祖。”谢讽低垂下头,话中隐然有哽咽之声,“安石公确是小可的八世先祖。”

    “江南岸”酒楼新来的这位年纪轻轻的谢大厨竟然是东晋太傅谢安的嫡系后人,杨广也不禁对谢讽刮目相看了。

    “既出身于江南望族,你又怎会落到替人烹食的地步?该不会是南陈派来长安,刺探我大隋军情的探子吧?”虞孝仁两眼灼灼放光,紧盯着谢讽。

    谢讽本就为报出先祖的名号感到羞愧难当,陡然听到虞孝仁诬称自己是南陈派来长安的密探,心里既气且急,一时间竟答不上话来,只涨红着脸呆呆地立在原地。

    “我当是谁来了,原来是孝仁贤侄啊!怎么,对我‘江南岸’新聘大厨的手艺可还满意否?”伴随着话音,从房门外踱进一位身着浅绯色锦袍、长着一副山羊胡子的白面老者,当他的目光落到房内杨广身上时,不由得微微一愣,旋即冲着杨广躬身施礼道:“不知晋王殿下光临,有失迎迓,还望殿下恕过。”

    “舒公,十几日未来,没想到‘江南岸’竟招揽了一位谢太傅的后人亲自掌厨,舒公果然好手段呀!”虞孝仁见‘江南岸’酒楼的东主,舒国公刘鲂到了,忙离座起身招呼道。

    杨广并不确切地知道这位舒国公刘鲂倒底是何等人物,只随着虞孝仁一同站起,朝刘鲂拱手示意,却不知该如何同他搭话。

    “那边还有客人点了‘跳艇’,正候着你呢。就由我在此陪着晋王殿下说说话吧。”刘鲂轻声冲谢讽吩咐了一句,满脸堆笑地请杨广落座说话。

    谢讽趁势向杨广和虞孝仁鞠躬施了一礼,转身走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啊。”刘鲂在虞孝仁上首落座,望着谢讽离去的背影,不无感慨地叹息了一声,主动向杨广和虞孝仁介绍道,“这位谢大厨的确是当年安石公的后人,只是近年家门迭遭不幸,难以在江左安身,千里流落至长安街头,才机缘巧合,被我收留在此,否则,以此子的身世、学识,纵使立身朝堂,辅佐君皇,也绝非奇事啊。”

    杨广凭着穿越前那点儿可怜的国学常识,也依稀记得这谢安一家乃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却怎么也想不到谢安当初贵为太傅,而他的子孙后人却沦落成为了一名厨子,遂向刘鲂打听道:“舒公,小王见识浅陋,不知您方才言及谢氏一门近年来迭遭不幸,指的具体是何事?这谢公子因何有家难回,流落千里,落到以厨艺谋生的地步呢?”

    “殿下专心致学,对这等异国琐务自然不甚听得入耳,不像老夫,平日里多与四海八方之商贾往来,听到耳朵里的事情自然要比殿下多些,杂些。”刘鲂眼见着小伙计端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茭白炖麻鸭”进来,亲自为杨广舀了一碗鸭汤放在面前,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当今南陈的始兴王陈叔陵,不知殿下可曾听说过?”

    杨广似乎听什么人说起过此人,却一时间难以回想得确切,只模棱两可地冲刘鲂点了点头。

    “这始兴王虽只是当今南陈皇帝的次子,但论起其父陈师利对他的宠爱来,却丝毫不亚于南陈太子陈叔宝。”刘鲂刚说了一句,突然听到身旁坐着的虞孝仁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恍然回过神来,立马意识到对面的杨广如今在朝中地位与陈叔陵参相仿佛,旋即省去了对陈叔陵为人的指责,直说其事道,“去年年初,陈叔陵的一位爱妾因病不治身亡,也不知是什么人在他面前提说,两百年前晋之太傅安石公墓寝所在,风水为方圆数百里之冠,于是,陈叔陵便丧心病狂地命人掘开了安石公的墓冢,将其尸骨丢弃荒野,用安石公的墓冢安葬了他的爱妾。谢氏后人得知此事,自然不肯善罢干休,举族上百口丁壮齐赴建康,泣血诣阕,恳求南陈皇帝陈师利严惩其子陈叔陵,还谢氏后人一个公道。唉,却没想到,建康之行非但没能为安石公讨来公道,反而给谢家带来了灭门之灾。那陈叔陵得知此事后,在归途埋伏下一只兵马,将谢氏满门上百口成年男丁尽皆屠戮,之后不久又尽收谢氏一族女子为奴,为婢。可叹皇皇钟鸣鼎食之家,转瞬间即落得个人死鸟散的下场。只有这谢讽一人,当时因留在南陈太学之中治学,未受其祸,却也终不能免遭牵连,只得仓皇逃到长安来避祸,沦落到了今天这样的境地。”
………………………………

第二十六章 判若两人

    (求推荐、求收藏)“这些,都是谢讽向您说的?”虞孝仁显然对谢讽疑心未消。

    刘鲂见杨广已将一碗鸭汤喝得一干二净,呵呵笑着又替他盛了满满一碗,这才回答虞孝仁道:“他读书人的脸皮,比绢帛还薄,哪里肯说这些?这些都是自打他来到‘江南岸’之后,我零零碎碎从他口中套问出来些线索,命人暗中打探出来的。得知了他与陈叔陵之间有灭门之仇敌,老夫也曾劝过他,暂且在‘江南岸’忍耐一时,早晚我大隋和南陈之间必有一战,到时再寻机荐他军前效力,为家人报仇。他正是听了老夫这番劝,才答应留下来的。否则,殿下您今天可就喝不上如此鲜美的鸭汤了。”

    杨广回想起方才谢讽对自己的出身家世避而不谈的态度,连连点头附和道:“以他谢氏后人的身份,又是个读书种子,如今只做个厨子,确是委屈他了。”

    “南陈始兴王陈叔陵行事一向乖张,为葬自己爱妾发掘安石公墓冢之事,我原也有所耳闻。但却想不到江南谢氏一族竟会因此事而被陈叔陵灭了门,看来南陈气数为时不长啦。”虞孝仁见杨、刘二人丝毫也不提及怀疑谢讽是陈国派来的密探之事,只得随声附和道,不过,他仍不死心,旋即话锋一转,向刘鲂问道:“舒公,谢讽既属流民,来到长安后便当到京兆衙门登记造册,办理身份引子,但不知他办了没有?”

    “这个嘛。”刘鲂面现为难之色,看了杨广一眼,答道,“因他来‘江南岸’时日尚短,加之手艺又好,这件事我都没腾出空儿来问他。”

    杨广此时已是吃得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听虞孝仁一味地咬住谢讽的来历不放,心生不满,遂笑着打断他,冲刘鲂说道:“今日这一餐饭,滋味儿当真与众不同,说不得小王今后还要时常造访‘江南岸’,品尝谢大厨亲手烹制的美味佳肴,舒公,不会嫌小王多事叨扰吧?”

    刘鲂连连摆手道:“能得到殿下的青睐、赏光,‘江南岸’可谓是篷壁生辉,今后王爷但有所需,只管吩咐下来,我叫谢讽到府上侍候就是。”

    他这么顺嘴一说,却正合了杨广的心意,登时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自魂穿回古代以来,他最不称意的一件事便是这一日三餐,不,更确切地说,是一日两餐。没想到在穿越的第二天,承虞孝仁之请,来到这“江南岸”酒楼,居然遇到了谢讽这样一位精擅烹饪之道的大厨。依杨广此时心里真正打着的主意,直欲把谢讽招揽入晋王府,为自己每日每餐烹制美味佳肴才中下怀,只是初次相遇,就贸然提及此事,未免有些过于唐突,才没有明说,此时听刘鲂主动提出日后可叫谢讽到自己府中侍侯,自然是求之不得。无形之中,杨广心中对眼前这位长着一副山羊胡子的刘鲂也连带着生出了一份好感。

    “王爷,听说娘娘也搬到了王爷府中居住,老夫这里替娘娘准备了些日常零碎的吃食,不知方便不方便带给娘娘?”刘鲂见杨广被自己哄得开心,趁机试探着问道。

    杨广正在兴头上,开口就要答应下来,恰在这时,就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鲜于罗在前,后面跟着位赤红脸膛的少年军士,两个人也不报名,直接便闯了进来。

    这还是杨广头一回见鲜于罗在自己面前如此不讲规矩,遂把已到唇边的“方便”两个字咽了回去,撂下脸,冷冷地冲鲜于罗责问道:“何事如此惊慌呀?”

    鲜于罗闪眼瞧了包间里的刘鲂和虞孝仁一眼,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

    刘鲂见状,心知鲜于罗有机密的事要禀报给杨广,碍于自己和虞孝仁在场,不便明说,便颇识时务地一扯虞孝仁,有意向他说道:“贤侄,上回你不是向老夫讨要些糯酒,回去孝敬令堂吗?我已命人备下了,你随我去看看,够不够用?”说着,一拉虞孝仁的袍袖,冲他使了个眼色,抬腿就走。

    虞孝仁满腔的心思都放在了父亲那几封被窃走的家书上了,欲留下来听听鲜于罗如此不顾礼仪地闯将进来,向杨广禀报的会不会和昨晚的两起盗案有关,却被刘鲂借故支走,心里本颇不情愿离开,却不经意间抬眼,见那跟随鲜于罗上楼来的少年军士手按佩刀,侧身站在门边,目光如电地盯视着自己,已摆足了一副送客的架势,只得向杨广草草拱了拱手,随着刘鲂离开了包间。

    “王爷,这位是唐国公差来,请王爷即刻回府的千牛卫张须陀,有紧急事要向王爷禀报。”鲜于罗一脸凝重,向杨广介绍完那军士,一言不发地退回至门边站定,替二人望起了风。

    杨****言,心内陡地一惊,暗自想道:这晴天白日的,自己堂堂晋王府中难道又溜进了歹人不成?

    张须陀跨前两步,向杨广抱拳回禀道:“王爷,公主拒不接受大隋公主的封号,现已将唐国公和奉旨前来宣敕的中使一并赶至了院外,唐国公不欲皇上娘娘闻知此事,现将中使极力挽留在府中,特命小的前来搬请王爷回府,劝说公主回心转意,领受乐平公主的封号,免得惹皇上娘娘动怒,于公主不利。”

    他声若洪钟,廖廖数语,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十分清楚、明白。

    杨广听说是因为长姐杨丽华不肯领受乐平公主的封号,李渊才急着差人搬请自己回府,不禁缓过一口气来。不过,他随即想起昨日在弘圣宫中,当着自己的面儿,杨丽华分明已答应了母亲独孤后,愿意接受大隋乐平公主的封号。为何仅仅过了一天,她对此事的态度前后就判若两人了呢?

    “来府中宣敕的中使是哪一位?唐国公明明是奉父皇旨意,来本王府中加强宿卫的,好端端的,怎么也被长姐赶了出来?”由于事情颇多蹊跷之处,杨广不得不向张须陀打听清楚,再决定如何行事。

    “回王爷的话,小的是名普通的军士,只知道奉将令前来搬请王爷回府,其它事一概不知。”张须陀硬梆梆地答道。

    “你,很好!”杨广对张须陀丝毫不留回旋余地地一口回绝自己的提问很是意外,下死眼瞪了他一眼,径直冲鲜于罗吩咐道,“备驴,回府。”
………………………………

第二十七章 李渊的好意

    (求推荐、求收藏)杨广在鲜于罗、张须陀两人的前后护持下,也顾不得向刘鲂、虞孝仁二人告辞,径直下楼,翻身上了大青驴,策驴扬鞭,直奔晋王府疾驰而来。

    早有守候在晋王府门外的千牛卫军士远远地望见杨广回府,一溜小跑地进府向李渊作了禀报。

    李渊糊里糊涂地随着那宣敕的中使一并被愤怒的杨丽华驱赶出她所住的晋王府第四进院落之外,正陪着中使坐在第二进院中的正殿里,一听说杨广回府的消息,竟一改往日处事沉稳、遇变不惊的作派,从座中腾身而起,向那中使匆匆说声:“何公公请稍待,我去迎迎晋王。”大踏步即向殿外走去。

    这位奉旨前来晋王府向杨丽华宣读册命的中使乃是宦者监的内谒者何柱儿,是皇后独孤伽罗跟儿前最受宠的宦者,深知晋王杨广是皇后娘娘心中最疼爱的皇子,当下也不顾自己宣敕使的身份,紧随在李渊身后也迎出了王府门外。

    “表兄,倒底发生了什么事?父皇为何今日就急着册封长姐为乐平公主?”杨广一路走来,心中也在暗暗盘算着该如何妥善地了解此事,思来想去,唯有设身处地替长姐着想,和杨丽华站在同一立场对待此事,方能有一丝劝得她回心转意的希望,因此,一见李渊和宣敕的中使前后相跟着迎出了门外,杨广劈头就向李渊丢过去了个烫手的山芋,索性把事情的起因归结到了父皇杨坚和母后独孤伽罗身上,想听听李渊对此作何解释。

    李渊万没想到杨广当头会给自己来上这么一问,回身望着何柱儿,大张着嘴,答不上话来:本来嘛,他只是因有昨晚不速之客潜入晋王府中,奉旨前来加强王府宿卫的禁军将领,与皇帝下诏册封自己的女儿半点儿沾不上干系,若不是昨日得了姨母独孤伽罗的暗示,要他有意接近杨丽华,以博得她对自己的好感,他断不至于过于殷勤地陪着何柱儿去向杨丽华宣读册封诏命,也就不会如此倒霉地挨了杨丽华一顿臭骂,与何柱儿一道被轰出了院来。

    如今杨广不知轻重地这一问,隐然已含有埋怨皇帝的意思在其中,即便是身为宣敕使的何柱儿,只怕也不敢轻易作答。唉,既然只能指望杨广来劝说得杨丽华回心转意,领受诏命,并且又是自己命张须陀去搬请他回府的,那么,就只能由自己受这夹板气,作这趟难啦。

    李渊毕竟比杨广年长几岁,近年来又颇得姨母独孤伽罗赏识和信赖,办了不少重要的差使,经验丰富,略一思忖,即上前亲昵地拉起杨广的一只手,边转身向王府里走,边指着何柱儿向杨广介绍道:“你有所不知,何公公今日来见公主,主要是为了告知公主,皇上将于介国公的头七当日,在朝堂上率领满朝文武,为他举哀来着,同时顺道带来了册封公主的诏命。谁曾想到,公主一听说皇上今日下诏书册她为大隋乐平公主,当时就恼了,再不容我俩多说一句话,便命随身的侍女将我俩轰了出来。随后,公主还命人放出话来:若是皇上强逼她接受公主的册命,她就要到万善尼寺出家为僧。阿纵,这是在你府中,要是何公公就这么被公主扫地出门,赶了回去,皇上、娘娘一旦得知了此事,于你,于公主,甚至于我,不都难以交待吗?所以,我才派人请你马上回府,来劝劝长姐,她既是娘娘亲生长女,这大隋公主的身份自然是脱也脱不掉的,与其像这样执拗着不肯领受册命,倒不如及早回心转意,顺了皇上、娘娘的心意吧。”

    由于明知自己的这位表兄日后将夺取大隋江山,成为大唐的开国皇帝,杨广早就在内心之中视李渊为自己这一世的头号强敌,对他天然地怀有一份戒心和敌意。此时,又听他堂而皇之地把长姐拒不领受公主册命与自己联在了一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真想甩手一走了之,把这个大萝卜扔给李渊一个人来扛。

    可随即,杨广又想到自己与长姐杨丽华相处统共不过短短的一两日,从她凝视自己的眼神中,从她毅然决然地提出要自己驱逐安若溪出府的态度中,他都能感受到长姐对他怀有的一番殷殷情意。他决不能在长姐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仅仅因为李渊的缘故,而袖手旁观,坐视长姐即将面临父母的严惩而不顾。

    “教何公公受委屈了,表兄,你暂且陪着何公公到正殿内看茶,待我去问明长姐的心意、苦衷,何公公你再回宫禀明父皇、母后也不迟。”杨广强自按捺着对李渊的厌恶,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对何柱儿说道。

    “咱家受这点儿委屈实在算不得什么。”何柱儿凑近杨广,低声说道,“不过,请殿下留意,今日公主确乎与往日不同,脾气出奇得大。咱家刚刚向她说明来意,她就不容咱家再多说一句,直接叫人把唐国公和咱家俱轰出了院子。”

    杨广感激地看了一眼何柱儿,心中暗想:这个太监倒是比李渊心地实诚,对自己是发自真心地关切。

    “公公一番好意提醒,本王心领了,请公公暂随表兄到正殿歇息,稍后本王还有些许心意表示。”杨广回想起古装电视剧中太监大多爱钱,遂煞有介事地说道。

    何柱儿听到有赏可领,喜得眉开眼笑,向杨广施了一礼、道声谢,跟着李渊屁颠屁颠地往正殿的方向去了。

    杨广抬手整了整衣冠,独自朝杨丽华居住的王府第四进院落走来。
………………………………

第二十八章 三年之期

    (求推荐、求收藏)杨丽华听说是杨广回府来见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