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臣-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下武陵城乃是大捷,有些将卒在经历多次残酷而血腥的战事,这时候就有些按耐不住急需发泄,便跑过来就想挑选降吏女眷出去享受,没想到被韩谦撞上。
  田城身后十多名护卫冲出去,将闹事的兵卒堵住,勒令他们脱下铠甲去受刑,却也没有人敢反抗。


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临(一)
  将闹事的三十多兵卒驱赶走,韩谦这才与张平带着赵庭儿、姚惜水等人走进县衙内宅。
  武陵县城规模要比沅陵城大出三四倍,县衙也是前衙后宅,与驿馆挨着,普通俘兵都关押到战俘营,但较为重要的人犯,则关押在后宅及驿馆里。
  武陵城的守军,多为潭州嫡系精锐,不仅主要将领、武官,即便是普通将卒,其家小都在潭州城附近安置,这也是攻打沅陵、武陵两城,如此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武陵县的官员胥吏,除了县令、县丞等少数几个有品秩的官员,其眷属都被马寅父子扣押在潭州内充当人质外,六房胥吏则主要还是用当地士人或乡豪宗族子弟充任。
  这些胥吏及眷属家小有三四百人,差不多构成武陵县的上流社会,这时候则像猪狗一般,一起都被关押在县衙后宅。
  韩谦走过来,看到这些人脸色苍白,想必他们心里也都很清楚刚才外面在闹腾什么。
  天佑十三年,韩谦陪父亲往叙州赴任,为打草惊蛇,曾在武陵城内为王庾设祭棚,那时候与武陵县的主要官员都见过面。
  像武陵县令王大治、县丞陈璐、县尉周处、主簿赵际成等人,韩谦还跟他们喝过两回酒,这次也算是故人相见。
  除开被关押在驿馆的降将武官,王大治、陈璐、周处、赵际成等四人也享受主犯待遇,田城他们之前从县衙牢狱里拿来枷锁脚镣给他们戴了。
  虽然才短短几个时辰,但是枷锁脚镣加起来有五六十斤,也是将人折磨得够呛,他们坐在院子的墙角落里,看到韩谦走进来,才挣扎着站起来。
  “给王大人他们松绑了。”
  韩谦没有得意洋洋的去审视这些降吏,下令将王大治、陈璐、周处、赵际成等人身上的枷锁脚镣解开,沉声说道。
  “我知道诸位大人都是因为家人在潭州,被胁裹背叛朝廷,此前助叛军守城也是无奈。不过,我目前也只能将你们先关押起来,一切都要等候三殿下的处置,还请诸位大人谅解。”
  “岂敢岂敢?”不受羞辱、刑讯,能得韩谦的优待,王大治等人作为主犯哪里还敢奢求太多,一个个都上前来向韩谦道谢。
  “武陵城的书令胥吏,我也没有权力释放,目前只能委屈你们带着眷属到医护营临时充当苦役,照料伤卒。当然,你们当中要有人胆敢存有异心,互相包庇,最后惹出什么麻烦来,韩谦能力有限,到时候怕是不能再继续优待你们,还请你们互相盯着,不要滋生是非。只要大家相安无事,待平定潭州之后,韩谦也会尽力为你们向三殿下求情。”虽然这些降吏最终怎么处置,最终还是要听金陵的令旨,韩谦眼下只是尽可能保证他们不受骚扰,但首先也要他们保证不给自己搞出什么乱子来,警告过一番后,便让赵庭儿将这些人领走。
  目前加上俘兵的伤员以及战事误伤的平民,在武陵城的医护营总共要收治三四千号的伤病。
  从沅陵、黔阳、临江三地抽调过来的百余医护人员,已不能满足需求,韩谦将降吏及眷属两百多人安排过去打下手,也算是两全其美。
  对这些降吏及眷属而言,比起被打入苦役营,暗无天日的去修缮城池,或被打入妓营被成百上千的将卒发泄兽欲,此时到医护营打下手照料伤卒,无疑是最好的优待了。
  当下便有一大群人跪下来谢恩,然后跟赵庭儿、姚惜水她们而去。
  将绝大多数人打发走,单留下王大治、陈璐、周处、赵际成四名首犯,韩谦才问及文瑞临的行踪。
  武陵县主簿赵际成对文瑞临的去向有些印象,说道:“武陵军进城后,文先生换了一身染血的兵服,不知道是不是混入伤兵或者假扮成死尸,逃过武陵军的搜索……”
  死尸出城掩埋要经过几道关卡,没有那么容易假扮,听到赵际成这么说,田城立即让人去医护营,重点搜查俘兵伤员。
  王大治、陈璐、周处、赵际成作为主犯,韩谦不可能擅自主张释放他们,在县衙后宅单独辟出一栋院子将他们软禁起来,衣食都尽可能优待,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甚至还找他们问策,如何尽快的去恢复武陵城内外的民生秩序。
  韩谦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可能将战争对耕种等事的影响降到最低,下令将收缴的库藏拿出来开设粥场,赈济家宅在战火中被摧毁的难民。
  韩谦这时候在武陵城暂时接过武陵军的指挥使,接下来也要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军纪进行整肃,首先是除了必要的守备外,武陵军将卒以及俘兵,统统都撤出城外驻营,严禁随意进城,更严禁随意骚扰附近的村寨。
  武陵军的将卒主要是通过招募而得,来源鱼龙混杂,甚至比民风淳朴的乡兵还要难以管治,特别是这半年多来,募卒连续血战,心里积累太多的负面情绪与欲望需要发泄。
  在这么艰难的攻城之后,照传统来说,甚至要放将卒进来掠城三日,然后再整肃军纪。
  韩谦是不想照传统去搞什么妓营,将降吏女眷都贬进去供将卒发泄,更不会放纵城内的治安乱作一团,作为妥协,还是将城内三家妓寨的经营者找过来,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各自的妓寨恢复营业,以避免平民受骚扰。
  午后,武陵军将卒及俘兵才都撤入城外的大营,城内几处大火在天黑前扑灭,数百户家宅烧毁的平民,通过审查后,允许出城投奔亲友,其他人都各归家宅,几条主要街巷也都清理出来,残破的武陵城到入夜后,却是恢复难得的宁静。
  差不多到深夜,田城才将假扮伤兵的文瑞临,从医护营里揪出押送过来。
  韩谦、张平以及李冲,荆襄战事全面爆发之前,在襄州城的邓襄防御使府与文瑞临见过几面。
  当时文瑞临作为潭州节度使世子马循身边的谋士,颇有几分羽扇纶巾的气度,此时却要狼狈得多,也不知道他是在乱兵受伤,还是为了假扮伤兵,脸上划开好几道口,还被打得鼻青眼肿,穿着一身染血兵服,头发凌乱,整个人削瘦、憔悴,宛如两人。
  “田城能亲自带着人,将他从医护营揪出来,还真是不简单。”韩谦放下手里的公函,打量了文瑞临好几眼,才笑着跟张平、李冲说道。
  张平微微一笑。
  李冲却颇为疑惑,不知道韩谦为何要将文瑞临揪出来才安心的样子。
  他与张平在这边受到的限制太多,很多信息都是韩谦安排人去打探,他也只是在襄州城时见过文瑞临两面,知道他是马循身边的谋士。
  李冲以为马循就那个样子,他身边的谋士不可能有多厉害,但他此时还是能感受到韩谦对这个文瑞临的重视。
  刚才他与张平过来找韩谦,韩谦过一会儿便会询问身边人有没有追查到文瑞临的行踪。
  韩谦不管李冲怎么想,盯住文瑞临继续说道:“文先生不在马循身边出谋献策,怎么单独跑到武陵城来了?”
  “世子与马元衡要是听我的计策,当初在你前往叙州谋事时进行拦截,绝不会有今日之祸事,甚至到鹰鱼寨失陷之前,潭州都有诛灭你父子、控制辰叙二州的机会,奈何世子却不肯听我一劝。”
  文瑞临即便落于韩谦之手,也不想摇尾乞怜,整了整衣衫昂然而立,不无痛惜地说道。
  “而龙雀军这次分兵进入沅江,国主、世子竟然都还心存幻想,我只能跟世子请求放我过来助马融守城,争取最后一丝胜机,但奈何大势已去。”
  奚荏站在韩谦身后,也禁不住打量起文瑞临。
  沅陵一战,武陵军便俘虏好几名马融手下的中层将领,那时奚荏便知道文瑞临很早就频频建议马家父子对叙州有所决断。
  很难想象马家父子倘若重视文瑞临的建议,眼下会是何等的景象,或许天佑帝根本就不敢轻易对潭州撤藩,那韩家父子在叙州的状况绝对要比现在凄凉一百倍吧?
  李冲暗暗心惊,他随李知诰等人一起进入沅江,还真不知道这些细节,没想到马家父子身边竟然真有这么厉害的一个角色,竟然早就窥破天佑帝的削藩之谋。
  他此时打量起文瑞临的神色,变得肃穆起来。
  “马寅、马循父子太优柔寡断,绝无雄主气象,却是屈了你的大材啊,”韩谦哂然一笑,问道,“依你所见,三皇子率领十数万兵马,几时能彻底平定潭州之乱?”
  文瑞临想要表现得有气节一些,闭口不言。
  “几时能平定潭州,三皇子早有预见,难不成此时蜀军还敢出兵进攻荆州,难不成梁军还敢继续往蔡州集结,我现在问你,不过是想看看你是否真有几分真知灼见。”韩谦淡然说道。
  文瑞临长叹一口气:“汉寿仅两千守卒,即便不弃城而去,也守不住旬日,而马元衡比马融差之太多,当年在叙州就抛弃家小独逃,此时也断无可能指望在退路断绝之时会死战江安城,献城出降或许是指日可待之事。那样的话,蜀军不从夷陵撤兵,更多是防范楚军趁势夺夷陵,绝无可能出兵侵袭荆州,梁军即便再次集结于蔡州,也就没有再攻南阳的时机。如此一来,岳阳便不可守,国主与世子弃岳阳退守潭州,或许还能残喘延息一段时间吧!”
  “不错,汉寿守军已经弃城东逃,就不知道马元衡在江安孤城何时会出城投降。”韩谦将一纸公函翻出来,这是郑晖入夜前派人从汉寿快马传回来的信报。
  在郑晖率水陆近两万兵马赶到之前,汉寿两千守军就弃城东逃,郑晖不费一兵一卒夺得汉寿城后,就等李知诰、张封率部进逼到长江沿岸,与张蟓会合后,逼降困守江安的马元衡所部了。
  “照理说,马寅父子此时就应该立即舍弃岳阳,撤兵退守洞庭湖南,然而他父子二人优柔寡断,或许会等到马元衡献江安城后才会有决断吧?”文瑞临长叹一口气,说道,“韩司马要是用我之策,或许能尽早结束战事,使得潭州民众少受几许战火离乱之灾!”
  “怎么打潭州,有你置喙的地方?”韩谦不屑的一笑,示意左右将文瑞临关押下去,又忍不住与张平、李冲笑道,“文瑞临这么一个败兵之将,倒对我们指手画脚来了,真是可笑啊!”
  张平心存几分疑惑,李冲神色却是凝重起来……


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临(二)
  张平、李冲、姚惜水、春十三娘在武陵军驿馆清理出几栋院子住进去,左右也都用李冲这次带过来的几十名扈卫值守,总算是不再有之前寄人篱下的感觉。
  “文瑞临之策倘若能行,尽早结束潭州战乱,乃是众人都期望的事情。”
  夜深人静,李冲怕隔墙有耳,在小厅里压着声音跟张平争辩道。
  “韩谦因怨恨文瑞临屡次献策谋害他父子,又或妒贤嫉能,才将文瑞临的话弃之不顾,但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此时不知文瑞临出乎何种心态,才说这样的话,不能大意。”张平断臂垂在胸前,神色凝重地说道,他不相信韩谦会妒贤嫉能,才刻意不令文瑞临将话说完。
  “文瑞临是有几分谋才,却未必有几分骨气,”李冲不觉得文瑞临此时有还使诈之心,再说这么多人,文瑞临使诈能瞒得过谁?坚持说道,“马融战败自尽,他却假扮伤兵一心想着逃命。他此时不甘沦为战囚,总是要表现出有可用之处来。”
  姚惜水、春十三娘夜里并没有去县衙,看到张平、李冲从韩谦那里回来便一直在争论不休,过了好一会儿才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竟然有这么厉害一个角色,早就窥破天佑帝的削藩之谋啊。”
  春十三娘之前与姚惜水更专注偷学医护营的种种救治之法,还没有机会接触到俘获的潭州武将,有些事情都还不清楚,听李冲说过这事后,忍不住感慨道。
  “马家父子真要采纳他的建议,两年前将韩谦毙杀于洞庭湖荡之中,局势还不知道会怎么发展呢!大概也只有这么厉害的角色,才能看出韩谦的厉害之处,予以真正的重视吧,只可惜马家父子是一对蠢货,潭州也实在没有其他什么值得一观的人物。”
  “行或不行,我们说了也不算,我此时就派人去岳东大营传信。”李冲坚持说道。
  见李冲执意派人去找信昌侯李普报信,张平却也不便阻拦。
  张平乃是监军使,李冲作为录事参军,他们连夜派人出城传信,值守城门的武将也不能阻拦,但第一时间传报田城知晓,田城又赶到县衙来,将韩谦从睡梦里惊醒。
  “我知道了,多大的事情。”韩谦也没有特别在意,站在廊前听田城说过这事,便又走回屋睡下。
  奚荏披衣站在廊前,看着田城退出去,她心里好奇,推门走进韩谦的卧室,见他又微微打起鼾来,坐到床沿边,揭开布帐,推了韩谦一把,问道:“装什么睡,李冲、张平连夜派信使出城,你真是能无动于衷?”
  “都这么晚了,睡不了两个时辰就要天亮,你管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韩谦打着哈欠,懒洋洋的翻过身说道。
  屋里没有点灯,窗外却月朗星稀,窗户敞开着,却显得颇为亮堂,韩谦转过身来,看到奚荏身上披了一层薄纱,露出雪腻如玉的胳膊与香肩,伸手揽住她纤盈迷人的腰肢,待要还想有进一步的举动,却迎来奚荏冷如冰霜的眼神。
  韩谦老老实实的将胳膊搁在奚荏的大腿上,借势揽着她的腰,说道:“他们无非是将文瑞临之事报信给信昌侯知道,实在没有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
  “文瑞临说他能献策尽早结束这场战事,我还以为你真不屑一顾呢!”奚荏抓住韩谦的手臂,防止他会得寸进尺,问道。
  “削藩一战,我与我父亲功绩已经够显赫了,再将文瑞临的计策献上去立功,只会招人忌恨,所以这个功劳得要让出去,”韩谦看着奚荏月下绝美的脸蛋,说道,“平定潭州后,我还指望信昌侯能帮我父子说些话,这时候总得让他们捞到些实际性的好处。”
  信昌使李普作为鄂州节度副使,作为三皇子身边的副帅,地位要比沈漾还要略高一些,理所当然是潭州诸战的主要战略制定者。
  然而讨逆之战打到现在,他韩家父子以及郑晖在沅江统兵作战的功绩不用说了,沈漾治理鄂州、战前筹备以及随军整治军务井井有条,便是大功,杨涧主要统领楼船军水师配合各方面作战,也有功劳,李知诰更是大胆献策,率部挺入沅江与武陵军合兵打下朗州也是大功,唯有李普、陈德二人的表现实在平平。
  陈德早年仅仅是营指挥使一级的中层武官,作为世妃的亲族才得到重用,众人也不指望他能在军略上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他只需要对三皇子忠心耿耿便行,信昌侯作为老一辈的功勋将帅,这次表现平平,实在是有损他的声望。
  “你肯定不是挖坑埋他们?”奚荏可是清楚韩谦与信昌侯府及晚红楼的恩怨,狐疑的盯住他的眼睛问道。
  “事关数万将卒存亡,我再胆大妄为,又哪里敢在这事上动什么手脚?”韩谦不满的问道,“你是不是对我疑心太重了?”
  韩谦借着不满,手里用劲趁着奚荏不备,将她猛然拉过来。
  奚荏冷不防,双手撑到韩谦的胸口,盯着他的眼睛,冷冷地说道:“我总归是要服侍你的,在别人眼里我也是你的媵妾,你不嫌弃我的身子,我怎么都不能拒绝、不应该拒绝的。”
  “奚成之死,你还耿耿于怀?”韩谦问道。
  当世女子生养乃是一道鬼门关,实际是少女身体还没有长成,没有真正到瓜熟蒂落的年龄便怀孕生子,难产的风险特别高。
  韩谦真正能信任的人就几个人,他不敢让赵庭儿去冒这个险,有时候会叫赵庭儿陪着过夜,但也止乎于礼,怎么也得等到赵庭儿二十岁的时候才会真正纳她为妾。
  只是奚荏的态度一直冷淡,韩谦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
  “我受过冯老贼折磨,怎么可能还会对男女之事感兴趣?”奚荏说道。
  韩谦微微一叹,不去揭奚荏心里的伤疤,说道:“你吵醒我,总得陪我睡着了,才许离开。”他身子往里让了让,让奚荏躺过来。
  奚荏这次没有再躲,让韩谦侧过去,从后面轻轻搂住他宽厚的肩膀,待他睡熟之后,才悄无声息的离开……
  ……
  ……
  五月二十日,信昌侯李普率郭亮所部,乘水师战船在石首登岸。
  郭亮所部三千精锐进驻石首城,主要是为彻底断掉困守江安城马元衡所部东逃的退路,但信昌侯李普没有在石首城停留,第二天便马不停蹄的带着侍卫,出石首城横穿已无敌兵防守的洞庭湖西平原,于二十二日进入武陵城,与韩谦、张平、李冲会合。
  信昌侯李普作副帅,进入武陵城后,即便没有明令西线战事归他节制,但是在武陵城内诸事从这一刻起,还是得由他来发号司令。
  当然,信昌侯李普到武陵城,也没有直接将文瑞临讨要过去,还是将韩谦请过去商议:“冲儿派人传信说马循身边的谋士文瑞临被你捉住后,有意投附过来向殿下效忠?”
  “我怀疑他所谓投附也是居心叵测,再说他这么个人物,也不能随便让他有接近殿下的机会。”韩谦说道。
  “总归还要听他说些什么,”信昌侯李普说道,“不仅文瑞临,要是潭州有人真心实意归顺朝廷,殿下那边都愿意以礼相待。”
  信昌侯能够过来,定然是说服三皇子点头应允,韩谦也不跟他纠缠,说道:“我这便让人将文瑞临带过来,一切听侯爷吩咐。”
  这几天文瑞临被韩谦单独软禁起来,这时候迷迷糊糊的被带入大堂,但看到堂前在座的众人,精神立刻抖擞起来,当即朝坐在主案后的信昌侯李普长揖拜道:“文瑞临见过李侯爷!”
  信昌侯李普确定他没有跟文瑞临打过照面,见他一眼便能断定自己的身份,心里也是暗暗称许,说道:“殿下奏旨征讨叛逆,但招揽贤良之心不忘,韩司马称赞文先生有大才,殿下待令李普过来见文先生一面。”
  文瑞临狐疑的望了韩谦一眼,但随后又朝坐在信昌侯李普左下首的张平、李冲等人扫过一眼,才对韩谦长揖而礼:“韩大人过誊,文某人不过是阶下之囚,谈什么大才。”
  他的动作乃是表明他能猜到是张平、李冲传信,才有信昌侯李普今日之行,只是他表面上还得顺着信昌侯李普的意思,对韩谦表示谢意。
  韩谦对文瑞临这种抖机灵的小计不屑一顾,信昌侯李普眼瞳却是发亮,也没有进行更多的试探,便开门见山问道:“韩司马说你有策能尽早平弥潭州战乱,你有何策,能与本侯说否?”
  “马家父子优柔寡断,马元衡不献江安城投降,他们在岳阳便会心存一分侥幸,侯爷当在马家父子南撤潭州之前,切断其归路,到时候潭州便能传檄而定。”文瑞临说道。
  “该如才能切断马家父子的归路,潭州城可还有一万精锐守着啊?”李普抑制不住内心兴奋的往前倾过身子问道。
  “湘江入洞庭湖口的白茅城守将高隆,娶马寅之女、马循之姐为妻,颇受马家父子信任,才得以率兵马守湘江门户。马寅之女相貌丑陋却生性凶悍,高隆曾私纳美妾,被马寅之女知晓后,将人捉过来塞入酒瓮之中蒸熟,夜宴时送到高隆案前以示警告。此等秘事,潭州仅三五人知道,但试问李侯爷,高隆此时看上去是对马家忠心耿耿,但他内心里对马家真有几分报死之心?”文瑞临问道。
  此等秘事,信昌侯李普事先是没有听闻,但也不能确认这不是文瑞临编造出来,迟疑着的没有说话。
  文瑞临继续说道:“文某倘若能前往,必能说服高隆献出白茅城。到时候侯爷统兵据白茅城,而白茅城西南的湘江看似开阔,但河道浅淤,能行大船的航道极为狭窄,凿沉七八艘大船沉入江底,便能将航道封住,阻马家父子归路。到时候叛军可不就是传檄而降?”
  信昌侯李普当然不可能听信文瑞临片面之辞,便做出决断,暂时安排他带过来的扈卫,将文瑞临先押下去,然后问韩谦:“韩司马,你觉得此策可行否?”
  韩谦说道:“汉寿守军东逃后,撤入白茅城里,此时白茅城有四千守军,而从沅口过去,无论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都是在一百里脚程左右,用不用文瑞临此策,还请侯爷定度。”
  此时由郑晖率领集结于汉寿城的兵马已经接过两万,在马家父子率兵逃回潭州之前,在兵力上已经超过潭州诸城的驻兵,也就是文瑞临不能说服高隆开城投降,从白茅城撤回沅口及汉寿,也就百余里的距离。
  而文瑞临是在武陵城被破后,直接落入他们的手里,也无需担心文瑞临能与谁合谋设下圈套引诱龙雀军精锐踏进他们所部署的陷阱里。
  信昌侯李普沉吟许久,跟韩谦说道:“我们带着文先生去汉寿城见郑晖!”


第二百九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