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臣-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惜水随李秀出寨迎接冯缭、韩钧等人就甚是困惑,心里想着义父张平乃是殿下及岳阳正式委到赤山军的监军使,韩谦不愿露面,也该是义父代表赤山军参与接下来的谈判。
  韩谦姿态做得很低,满口说他绝不插手干涉谈判,但侯爷真傻了才会相信。
  没有韩谦认可的谈判结果,他们是无所谓,但顾芝龙敢接受、敢认可?
  今日的赤山军已经不同往昔了啊。
  “张大人前往安吉接手安吉县事了!”袁国维解释说道。
  “啊,九渡山的兵马没有调动啊?”陪李普在灵堂等候的陈铭升听这话是微微一怔,诧异的问道。
  赤山军不仅成功攻陷郎溪,还将楚州军精锐压制在溧阳不能南下,兵锋之强,可以说是一时无两。
  湖州刺史黄化担心位于湖州西侧、位于浮玉山东北麓诸山三面环抱之中的安吉县城,很容易就被进驻到九渡山与仙山湖的赤山军封住进出的口子,于郎溪城被攻陷的第二天,就将驻扎安吉的三千州营兵调走。
  而在湖州刺史黄化放弃安吉县之后,这两天安吉县大大小小的乡族门阀,也都仓惶逃走,安吉除了中小贫寒平民外,差不多就剩下一座空城。
  当然,他们这边也不清楚韩谦的态度,也没有敢随意派兵去占下安吉城,毕竟这时候也只有赤山军有资格去占据安吉县——至少在赤山军兵锋最盛之时,谁都不敢跟韩谦起冲突,何况他们都知道韩谦真不好惹。
  赤山军驻九渡山的兵马未动,也没有看到赤山军驻其他地方的兵力有往东线调动,陈铭升不知道张平凭什么去收复安吉城?
  “张大人就带了几名随扈去安吉城,没有从九渡山调兵马随行!”袁国维说道。
  不要说李普、陈铭升、姚惜水、云朴子等人了,一路随袁国维、冯缭、韩钧他们赶来四田墩的周元和、富陌等人,这时候皆是一惊,张大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平乃是宦臣,早年在宫中担任内寺伯中低级宦职,声名不显,后到三皇子身边担任内臣,之后又以内臣的身份,到武陵军、赤山军出任监军使,为人所知,但也没有什么特别能为世人记得住的功绩。
  周元和、富陌在郎溪一战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张平,没想区区一个宦臣,竟然有这样的胆识!
  虽说慑于赤山军的威名,湖州兵以及安吉县的乡族门阀,绝大多数人都从安吉城撤了出去,留下一座空城,但在场的他们几个人里有谁敢带着区区几人就进安吉城接管军政大权?
  又有谁自信,仅凭着区区几人能将安吉此时乱作一团的军政之事理顺过来?
  当然,张平倘若能在安吉站稳脚,成功接管安吉县事,对赤山军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意味着韩谦不仅能从东线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地盘,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在九渡山、仙山湖的驻军,加强西线的军事实力,将楚州军死死的压制界岭山以北不敢南下!
  云朴子瞥了信昌侯李普一眼,微微一笑,说道:“张大人他此时却是尽心替韩招讨使办事呢!”
  云朴子虽然早年在升州节度使府任监军使时,并不直接插手神陵司江淮分司的密谍培养,对神陵司在江淮地区的密谍名单以及暗中经营之事都不知细情,但这些天在广德寨,眼睛再瞎也早就识破张平的身份。
  他这时候也忍不住嘲笑李普麾下明明有张平这样的人物,却不能笼络,反而叫其豁出性命为韩谦、为赤山军效力。
  李普脸色阴沉,当着周元和、富陌等人的面,却也不便说什么,领着众人进灵堂祭拜过后,便着人安排周元和、富陌等人先到偏院休息,单留下冯缭、袁国维、韩钧等人继续在灵堂左首的偏厢房里说话。
  李普也不跟冯缭打哑迷,也知道袁国维忠于殿下,而冯缭才是真正代表韩谦的人,说道:“冯大人,此地没有外人,韩招讨使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得给我们一个准数,要不然这事拖着没有办法谈下去!”
  冯缭扫了在座的众人一眼,这时候也不再惺惺作态,当下便将韩谦的要求提出来。
  顾芝龙是有野心,但他的野心目前仅仅还是想着在大楚获得更高的权位或者说权势,暂时至少还没有割地称雄的意图,更不要说其他有的没的。
  要说之前判断顾芝龙绝无可能轻易投效岳阳,主要也是赤山军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还严重缺乏补给,被绝大多数人认定赤山军唯有往东,与湖杭的地方势力拼个头破血流,才有可能勉强生存下来。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不觉得岳阳有决定大楚未来的可能,哪里会想着跟岳阳旗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金陵的南面合作?
  然而待赤山军展露出锋利的獠牙,呈现出足够强悍的战力,让顾芝龙真正认识到三皇子杨元溥有登上皇位、统治大楚江山的希望与可能,让顾芝龙看到此时不做选择的严重后果,顾芝龙的投效并非是多难想象的事情。
  再说了,顾芝龙从来都没有正式站到岳阳的对立面过,任何时刻投效岳阳都是来得及的,即便是这一次,也是顾芝龙中计,他都没有流露出明确的姿态。
  不过,顾芝龙他要能真心实意投效过来,不再三心二意,也压根不用担心三皇子登上皇位之后会对他有什么秋后算账,会对他言而无信。
  真是一种毫无心理负担的选择。
  只要楚州军或安宁宫不强势插手进来,谁都没有觉得招揽顾芝龙投效,会是多少艰难的事情。
  而事实上到这时候,要谈的更多的,还是赤山军与投效过来的顾芝龙以及与信昌侯李普及秋湖军在金陵以南的军政权力、利益分配以及所要承担的军事政治任务等问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确保对顾芝龙有足够的制约,杜绝其有反覆的可能,同时让顾芝龙能有足够的安全感。
  韩谦最为核心的要求,第一点是要与信昌侯李普联名请求岳阳同意将郎溪、广德、安吉三县单独划出来,在宣州、湖州之外设立制置使府,以安置赤山军二十多万家小;而龙雀军原兵户家小等,待收复金陵之后,再迁回桃坞集安置便可。
  宣州投效之后,便将与广德、郎溪、安吉同属于湖南行尚书省治下,暂时不管安吉县,之前从广德、郎溪两县逃出去的民众,重返广德、郎溪,索回田宅,韩谦没有借口不许。
  不过,韩谦要是许了,那赤山军将卒的授田及家小安置等事,便会半途而废。
  为解决这个矛盾,韩谦考虑韩家之前在宣州有十四万亩田廉价转售给诸家,他作为第三房独子,有充分理由赎回其中三分之一的田宅。
  此外,冯家在宁国、宣城等县有十七万余亩田宅在皇陵案时充公,目前主要都是州县所属的公产。
  韩谦要求宣州将这两部分田宅拿出来,用以安置战前从广德、郎溪逃出去的大户人家,以解决宣州投效岳阳之后有可能会产生的田宅纠纷,也使得赤山军在广德、郎溪的授田、家小安置等事得以延续下去。
  除此之外,韩谦所划定的第二点要求就是要李普率秋湖军西移,收并宣州兵之后,从宣城往西北方向做出进逼之势。
  而至于李普与顾芝龙之间怎么妥协,在宣州兵收并到秋湖军之后,他们之间的权力如此分配、制衡,韩谦那边就不会加以干涉。
  韩谦也相信以李普的小心谨慎,不用担心秋湖军会遭受到顾芝龙及宣州诸家的反噬。
  “金陵事变,道勋公受暴刑惨死,然而临刑时犹挂念战祸之下民不聊生,招讨使此来金陵,也是为了道勋公的遗愿,待此间事毕,招讨使还将返回叙州服丧守孝,请诸公勿以为念!”冯缭临了说道。
  信昌侯李普打死都不信在收复金陵之后,韩谦会老老实实交出兵权退回叙州继续守孝去,但又不得不承认韩谦提出的两点要求,并不算太过分,甚至对他们也颇为有利,相当于是将后续招揽之事的主导权,交到他手里。
  冯缭还有事赶回广德寨去,剩下来的事情交给信昌侯李普与袁国维、韩钧、姚惜水、卫甄、李秀、陈铭升等人商议去。
  “你们怎么看?”李普看向卫甄、姚惜水、李秀、韩钧等人,虽然他知道袁国维忠于殿下,但袁国维、姜获跟韩谦走得太近,他不再信任袁国维。
  “赤山军伤亡颇重,急于休整,这才希望秋湖军收并宣州兵之后,能顶在前头吧?”陈铭升琢磨片晌,迟疑地说道,“这事却也没有什么不可,但顾芝龙会同意宣州兵残部并入秋湖军吗?”
  楚州军精锐两次受挫于破兵烂甲、一堆泥腿子组成的赤山军,此时被压制在溧阳不敢南下,这叫陈铭升对楚州军及信王的畏惧大减,也暗暗后悔赤山军攻郎溪城期间,他们也应该主动出击的,要是此时也能夺下一城一地,颜面便能好看许多。
  收并宣州兵,秋湖军便能正式扩编到一万五千余众,驻扎到宣城或宣城稍北一些的位置,与赤山军并立,成为真正能影响金陵局势的存在,不要说陈铭升了,李秀、李碛、卫煌等将都有跃跃欲试之心,但问题是顾芝龙会接受这样的条件吗?
  “宣州兵并入秋湖军之后,使顾芝龙出任指挥使便是!”信昌侯李普大度地说道,“天佑十一年,顾芝龙还在浙南领兵与闽军作战,我得承认他来指挥秋湖军,应该比我要得心应手……”
  针对韩谦划定的条件,李普琢磨着他与顾芝龙要如何妥协才能达成一致,又能彼此放心信任,最佳的方案就是他顶替顾芝龙接任宣州刺史,然后将州治迁到更南侧、靠近黟山深处的宁国城。
  这样他就可以要求顾芝龙及诸家将家小迁到宁国城保护起来。
  这样就能确保顾芝龙不会有反复。
  而宣州兵并入秋湖军,本身在兵力及将领、武官数量上,宣州一系居多,顾芝龙顶替他出任秋湖军都指挥使,基本能确保顾芝龙实实在在掌握秋湖军的指挥权,不用担心会为李秀、陈铭升两员副将所架空。
  而作为一镇之主帅的都指挥使,官职、权柄都要高过州刺史,毕竟从前朝以来,广置州县,大楚的州跟秦汉时期的州,完全不是一个概州。
  大楚五十余州,州刺史乃是由五品上、四品下的文武将吏迁任。
  至于杨元溥在岳阳提出的世袭国公之赏,李普现在已不想再提及,他相信顾芝龙便是知道这事,也没有脸这时候讨要世袭国公的封赏。
  郎溪失陷与否,前后形势对顾芝龙来说差距极大。
  而李普此时愿意交出兵权,除了他作为宣慰联络使,还保留有对秋湖军的节制之权外,更主要的是成功招揽顾芝龙及宣州兵,将铺平对歙饶两州以及洪州刺史、豫章郡王杨致堂,招揽的道路。
  这才是他所擅长的事情,他也并不想将后续更为重要的招揽之功,都给韩文焕、韩道昌父子赚去。
  他才是正牌的宣慰联络使啊。
  “韩氏在宣州的田宅,这次无偿拿出三分之一出来进行置换,以安顿赤山军的将卒家小,也没有问题?”姚惜水瞥眼看向韩钧问道。
  韩钧咬着后槽牙说道:“没有问题。”
  看韩钧的神色,李普猜测这事韩谦应该事前就请张平或袁国维跟韩文焕沟通过,得到韩文焕的首肯。
  这些田宅当初是韩家得先帝指示,廉价转售宣州诸家接手的,换得的财货主要也是资助三皇子对潭州的用兵,事后以原价赎回自然不成问题,只是金陵事变时局变幻莫测,没有来得及去做罢了。
  而韩文焕再年迈休衰,毕竟还是一家之主,他都首肯了,韩谦作为韩文焕的一脉嫡孙,愿意分割三分之一的田宅进行相应的置换,当然也没有问题。
  不过,姚惜水在这时候问韩钧这个问题,大概也是想确认韩道昌、韩钧并没有因为韩谦的强势而屈服于韩谦吧?
  分裂的韩家,终是大家所乐见的局面,要不然那真是太叫人头痛了。
  至于韩文焕嘛,他此时都七十六岁了,经过这一番的折腾,李普相信他大概也是没有几年好活了吧?
  李普又与卫甄、陈铭升等人商议诸多细节,确认无虞,问袁国维:“袁老大人觉得如何?要是没有什么问题,我便着卫大人去请周大人、富大人过来商议大事。”
  “诸事皆请侯爷从权处置。”袁国维心里微微一叹,知道为尽可能联合诸多力量,为尽可能快的平复金陵乱局,韩谦及赤山军做出多大的妥协,眼下只要李普能与顾芝龙尽快谈妥条件,达成韩谦所期待的目标,他当然不置可否。
  周元和、富陌过来,听李普说及收并诸事,也觉得问题不大,但终究他们还得赶回去,由顾芝龙来拿主意。
  李普临了又请卫甄与韩钧陪同周元和、富陌去宣城见顾芝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事给敲定。
  而只要顾芝龙首肯,他便直接率秋湖军进驻到宣城北的鸡笼山,之后等岳阳进一步的旨意,将名份之事确定下来,然后再派人进歙州、饶州、洪州……


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
  “天佑十七年八月初十二,汝丧之七日,吾作文衔哀致诚,以告汝之灵:郭姓少年,名奴儿,乃巢州含山县人氏。天佑八年时巢州为梁军所侵,万户家舍皆毁,郭奴儿与父母兄弟随十数万巢州民众渡江避祸,父死途中,随母及兄妹乞食金陵。天佑十二年,其弟饿殍倒毙道侧,郭奴儿与其母体弱力微,仅以枯枝刨坑葬之,然弟尸为野犬创食。为护幼弟尸骸,郭奴儿体弱如孩童,徒手奋与七八野犬相搏,遍体鳞伤,鲜血淋漓,犹无畏也。我路遇之,着瘸腿家兵周山收养其兄妹为义子义女,始为吾家之子弟也。郭奴儿时年十四,瘦如孩童,初为家兵子弟之长,诸子皆不服,与之相争,然其性志坚韧,无畏艰难,习文字、刀弓及兵事皆速,年余诸子咸服,为吾之臂助……江东招讨使、叙州刺史韩谦于郎溪书其碑,使后人铭记其事!”
  韩谦最终还是遵循郭奴儿战前留下来的遗嘱,将他安葬在洪林埠驿道西侧的矮坡上,那里也是他在夜战中箭牺牲之地——与郭奴儿一同安葬于此的,还有战死于石佛石西隘口的九百六十七名赤山军将卒。
  碑文乃是韩谦五天前所作的祭文,也是郭奴儿战死头七之日书于郎溪城,然后着林宗靖亲自赶到洪林埠找到石匠,刻于墓碑之上。
  这一天,周元和、富陌、卫甄三人陪同韩文焕、韩道昌、韩钧乘车从宣城前往郎溪。
  一行人穿过夹于石佛山与麻姑山之间的隘道,途经洪林埠,看到道侧新墓所树的碑石足有一人之高,韩文焕坚持要下车,众人走到高碑前,才知道这里是韩家家兵子弟、赤山军参事、缙云楼掌案执事郭奴儿之墓。
  碑文除了记述郭奴儿的生平,成为韩家家兵子弟的缘由,也写了洪林埠拦截战的惨烈。
  “这一仗真是惨烈啊,也是诸多将卒用命,才有当前之局面,殊为不易啊!”韩文焕站在碑文前,与富陌、周元和、卫甄等人说道,“都说道勋家的小子文采不入流,但此等文字平实真挚,也可以说是上品。”
  “韩招讨使文韬武略自是上流,才堪为殿下之师!”听韩文焕这么说,富陌、周元和等人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节的附和道。
  而看韩文焕如此从容淡然的样子,卫甄心里却有些糊涂了:韩文焕以身为饵,诱顾芝龙出郎溪城,难不成真是事先商定好的?
  虽然于洪林埠拦截宣城援兵、于郎溪陷城,于南塘寨拦截楚州军,赤山军将卒战死超过五千人,受伤者更众,但那一仗,顾芝龙手下的嫡系牙军精锐伤亡殆尽。
  这也是顾芝龙能这么快决定接受议和条件、投效岳阳的一个关键原因。
  在赤山军表现出超乎想象的战力之后,顾芝龙就怕他自己咬牙不降,富氏等乡族门阀却受不住蛊惑与威胁而在背地里捣鬼,最后叫他竹篮子打水落得一场空。
  李秀昨日已经率一千五百名秋湖军精锐先行进驻到鸡笼山东坡。
  为表示诚意,顾芝龙昨日已经将其父尚文盛在金陵升任户部侍郎的尚仲杰、楚州派往宣城联络的信使耿晋山以及其他与楚州军、安宁宫牵涉颇深的人员十数人都扣押起来,并着幼子顾知易押送给李秀处置,同时留仅年十七岁的幼子顾知易在李秀军中任参军,实为人质。
  今日除了使周元和、富陌二人护送韩文焕、韩道昌、韩钧、卫甄等前往郎溪外,顾芝龙还将宁国县事委于富陌之子富耿文,为随后的宣州兵收并秋湖军以及李普接掌宣州刺史、州治迁宁国等事做铺垫。
  顾芝龙投效岳阳,宣州兵收并入秋湖军,到这时候算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韩谦也下令高绍、赵无忌分批将兵马撤回到石佛山西北麓的洪林埠驻防。
  看着老父亲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与周元和、富陌等人谈笑风生,韩道昌心头却是抑郁。
  当然,他心里再怨恨韩谦以他等为饵,引顾芝龙咬钩,心里恨得牙痒痒的,但在赤山军的赫赫战功之前,又能当着他人的面公然去说些什么?
  非但不能说什么,他们还得咬牙认定韩谦事前便与他们定下调虎离山、以战促和的计策,是他们自己大义凛然、以身为饵去宣州的。
  虽然韩道昌他也能因此赢得一些虚名,但心里的感受却像嘴中硬生生塞了一团屎,还要满脸堆笑的咽下去。
  ……
  ……
  过了中秋的溧阳城,黄昏时下了一场雨,身穿长衫的王文谦站在廊前,还是感觉到一丝凉意侵体而来,疑是错觉,抬看风吹过院墙,树梢头竟然有几片零碎的叶子吹落下来。
  今年的秋寒要比以往来得更早,似乎也兆示了今年的冬季要比往年更寒冷。
  “大人,这仗是真没办法打了吗?”殷鹏走到廊下,他刚刚着人誊写王文谦草拟进呈信王的条陈,看到王文谦在条陈里对江淮地区接下来形势发展的预判,多少有些触目惊目,没想到王文谦对未来的预判会如此悲观。
  这时候院墙外传来一阵萧萧马鸣。
  在过去七八天时间里,溧阳以及溧阳北面的金坛,又从京口调来两万多人马,他们在南线聚集差不多三万的精锐兵力。
  然而这并不能叫王文谦有丝毫的振奋。
  随着秋湖军的西进,韩谦及信昌侯在界岭山西麓到宣城北,则也聚集两万五千人的能战之兵。
  此时攻防之势逆变。
  之前在河谷野战中,他们以略占优势的兵力都未能击溃赤山军,这时候即便倾尽三万兵马南下,又有几成把握能从赤山军手里攻下南塘寨、郎溪城以及秋湖军李秀所部驻守鸡笼山东麓的庙河埠?
  何况他们一旦举兵南下,南北线的衔接必将拉得狭长,脆弱的侧翼将完全暴露出来,又怎么就能断定南衙禁军能保持足够的冷静,不会狠狠插入他们防御空虚的中线,令他们首尾难以兼顾?
  虽然此时的安宁宫是不可能跟他们打硬仗、拼消耗,但是看到机会能相对轻易将楚州军击溃并逐出江南,安宁宫又岂会轻易放过?
  而在赤山军进袭郎溪期间,湖州刺史黄化非但没敢从东线进攻赤山军,在看到赤山军攻下郎溪城,表现出来的战力之强超过想象之后,甚至还将湖州西面、被浮玉山东北麓诸山三面环围的安吉县城拱手相让。
  然而赤山军在占得郎溪、安吉之后,韩谦并没有继续表现出太咄咄逼人的势态,甚至还迅速化刚为柔,藏身幕后,使信昌侯李普的人及其祖父韩文焕、叔伯韩道昌等人出面,继续代表岳阳招揽顾芝龙及宣州乡族门阀,以达成以打促和的目标。
  在招揽条件里,还单独提出要以韩、冯两家在宣州的田宅,置换从郎溪、广德两地逃亡的大户人家的田宅,以缓和与世家门阀的尖锐矛盾。
  这在之前是绝不可能被世家门阀接受的条件,但在赤山军展示强悍武力、攻占郎溪城之后,成为岳阳攻略金陵不可或缺的一环,也许各方更多的只是需要一个能保住颜面不失的台阶能下吧?
  这其实并不令王文谦感到意外,毕竟韩谦真正厉害的还是他的审时度势及过人的权谋啊,可惜了,楚州军接连错过能制衡住韩谦的两次关键机会。
  赤山军已然成势,韩谦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们捕捉到第三次机会?
  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顾芝龙还咬牙不投效岳阳,对一心仅想着保住既有利益的湖州刺史黄化来说,他也是绝不可能主动从东线进攻赤山军了。
  而从今日所传来的情报看,顾芝龙应该是下决心投效岳阳了。
  虽然顾芝龙多少有些被打残了,但这依旧是直接决定未来大楚局势发展方向的一个大事件。
  这不仅意味着宣州兵与秋湖军、赤山军合流并入岳阳,也意味着南面的歙州、饶州,乃至据洪袁二州观望形势的杨致堂会很快做出选择,也意味着赤山军与东线的湖杭地方势力,关系会进一步缓和下来,在郎溪、广德一线立足更稳。
  目前三皇子的胜算直线飚升,黄化等湖杭地方上的实权派,即便不立时做出选择,也不可能跟韩谦、跟赤山军尖锐对立起来。
  而在得宣州归附之后,赤山军的粮秣危机暂时得到缓和,无需再去掠袭湖杭,黄化等湖杭地方势力所感受到的来自赤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