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熙皇-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勋兵”袁熙眉头一皱,道:“孔明,说说你的原因,勋兵可皆是为大燕立下汗马功劳的”
站在韩衍之下,如今已近是大燕司农,主管财政,统帅各地物产调度,国家的开支的诸葛亮站了出来,严肃道:“禀大王,移民过去必然会有不小的动荡,若一切皆靠官员,则难免不支,勋兵乃是大燕最忠诚,最勇敢之士,在百姓心中也有着不小威望,若他们能够过去,一表明了大王对草原三城的重视,二可作为表率,由其引导作用,三也能更好度过初始期,四为三座城池的安全奠定一定的保证”
袁熙思考了一会后,道:“好,就这么决定了,调一百位勋兵过去,沮鹄!!”
“臣在”沮鹄立刻站了出来。
“你主管审计司,管控各地勋兵,就由你来安排人选”袁熙命令道。
“臣遵旨”沮鹄应道。
“大王,三座城池还没有名字,请大王赐名”韩衍抱拳道。
“哈哈”袁熙笑了笑后,道:“这个孤早就想过了,就分别叫做归化,绥远,以及乌兰三城,你们看如何啊!”
“大王英明”众臣立刻赞赏道,名字不过是个称呼,意义并不大。
“大王,除了建城,移民之外,对草原的管理,也需要做出一个安排,以前仅仅乌桓也就算了,但如今整个草原皆是我大燕的,必须要统一起来管理,是直接归顺各州,还是设置都护府,或者重新划分为一个地区”田丰开口问道。
“草原过大,交给各府,压力太大了,至于都护府,更不合适,草原不是西域诸国,没有这个必要,孤看就单独划分,目前是三座城池,但这只是初步,将来那里肯定会繁荣起来,不说其他,草原的风光就值得人欣赏,孤日后都会去看看狼居胥山,拜祭一下冠军侯,更何况那里还有八旗要管理,所以从今天开始以云中郡为起点,设置云中府,将这片区域全部包裹进去,正式与各府区分开来”袁熙挥手宣布道。
“诺!”田丰应声后,好奇道:“那不知由何人担任云中府巡抚,以及镇军大将之职”
听到这话,朝上诸多官员的脸上瞬间露出一丝激动,这个云中府虽然不比其他三府,但很明显潜力巨大,绝对是个让人垂涎的位置。
袁熙扫了一眼后,笑道:“这个暂时还没有确定,尚书台,枢密院,军司三个部门好好议论一下,报给孤”
“诺!”田丰,李儒,庞统三人同时应道。
“这件事情就先说到这里,现在议论一下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关于人口增长的,尚书台的奏书,孤看过来,是效仿高祖皇帝,凡十五岁还未出嫁女子,皆收取人头税,这一点的确可以让人口的暴涨,但也过于严厉了,孤把这个年龄设置到了十八岁,增加人口不一定要从女性入手,男人也可以嘛!凡是生下四个子嗣着,大燕皆予以奖励,如今云中府管控大片草原,土地,牛羊多的事,不怕赏不起”袁熙轻声说道,当他看了那份计划之后,心中一阵惊讶,十五岁在他前世都还没成年,如此摧残女性,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大燕也还没有到那一步。
“大王仁爱,臣立刻命令尚书台修改”韩衍再次道。
“好”袁熙满意的点了点头。
下朝之后,在华盖殿当中,袁熙将中枢大臣的再次召集在了一起。
“我大燕虽然战胜了两族,但并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但两族八旗还未组建成功,距离统一天下的道路也还有很远,你们要时刻提醒底下的人,务懈务怠”袁熙严肃道。
“诺!”
“孔明,这一战,我们损耗的粮草金钱也不少吧!”袁熙问道。
“禀大王,是不少,毕竟将近二十万人的调动,金钱还好说,关键是粮草,如今的粮草若正常使用无碍,但若再开大战,估计就有些撑不住了,更何况草原三城的搭建,也需要拿出一部分来”诸葛亮轻声回答道。
望着袁熙脸上突然露出一丝担忧,李儒抱拳道:“大王实在担心那位曹司空吗?”
“不错,曹操枭雄也,他若知道这个情况,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扩展实力”袁熙皱眉道。
“大王务忧,真正的大战或许粮草不支,但佯攻几下,吓吓曹操还是没问题的”庞统笑道。
旁边的司马懿立刻摇了摇头,认真道:“臣的父亲曾经是许都的官员,臣对曹操自问很了解,光是吓是绝对不够的,他本人就有着一股冒险的精神”
“仲达说的对,对曹操不能保有任何幻想”袁熙点头道。
“禀大王,张指挥使求见”这时,郑淳跑进来,汇报道。
袁熙神色一凝,心中突然划过了一丝担忧。
第四百零七章 汉中之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对大汉益州的描述。
益州有着天然的地理屏障,只有守的好,纵百万军也难以施展在连绵的山群当中。
汉灵帝时期,鲁恭王刘馀之后刘焉,目睹朝纲混乱、王室衰微,故向朝廷建议:“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其实就是所谓借助汉室宗亲,稳定局面,守位一放。
他本人更是自请充任交州牧,打算借此躲避世乱,然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了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所以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刘焉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独霸益州之后,立刻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前往汉中,而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突然杀死张修,截断斜谷道,斩杀了汉使,刘张两家由此结怨。
但许多人认为,这是刘焉故意如此的,当时他的兵力和威望若要收复汉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他确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直接中断与朝廷的所有的联络,在蜀中安稳的享受起来,称王称霸,好不快乐,益州因而也处于了半独立的状态,渐渐成为了他的国土。
就是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刘焉都拒不出兵,保州自守,出同行帐犹如帝王一般。
而刘焉死后,刘璋继位,刘璋,字季玉,不但没有其父的眼光,魄力,军事才能,更是贪图享受,懦弱多疑,原本占据天府之国,百万子民,被刘焉压的死死,当作看门狗的汉中,竟然反过来多次打败蜀军,平添了张鲁的巨大威望,而汉中也彻底从益州脱颖而出,张鲁正式成为汉末又一方诸侯。
不过张鲁也不是什么雄主,以道治国,汉中百姓称之为“师君”,更像是个道士,他的目标也不是中原大地,更是北方的大燕,这两个地方,他连想都不敢去想,他的目标就是效仿刘焉,独霸益州就够了。
然他不想,不代表别人就不行动了,公元203年,就在大燕战胜两族之后,曹操命令安西大将军关羽统帅精兵五万,威逼阳平关,进攻汉中,一时间风云再起,整个汉中人心晃晃了起来。
在汉中的治所南郑郡守府衙当中,只见文武汇聚,留着长须,面色威严的张鲁神色气愤的坐在主位之上,曹操这个混账,北方大燕不去打,竟然来欺负他这偏安小郡。
在前世,曹操大军压惊,张鲁是主动投降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打败了袁绍,夺取北方,实力太强了,但现在不一样,袁熙改变了命运,大燕才是最强大的存在,曹操也不过是仰鼻而存,张鲁自然心中不愿了,但若真的开打,他又有些担心打不过。
“大哥务忧,阳平关一夫当关,可媲虎牢,弟立刻率领汉中精兵,迎战关羽”只见身材雄壮,满脸胡茬,站在武将之首的张鲁之弟,张卫神情无惧地说道。
听到这话,张鲁方才欣慰的笑了笑,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脸上还有些犹豫。
“不可,张将军虽然勇猛,但那关羽更是杯酒斩华雄,斩颜良,伤文丑,号称万人敌,若真面开战,我汉中必然损失惨重”只见在文臣第二位的一名中年官员连忙着急地说道,他的脸上带着富胖,看上去似乎很和善,但那眼中闪烁出的贪婪之色,确让站在他之前一位的气质不凡的文臣眉头微微一皱。
“镒衡,你有何见解啊!”张鲁信任的问道,此人真是汉中的主簿,张鲁的主要谋士之一杨松,杨松不仅仅是官职高,其家族更是汉中除了张鲁之外,最强大的家族,杨松三弟杨任乃是郡中大将,二弟杨柏更是阳平关的守将,统帅两万大军,因此在汉中,除了张鲁,他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师君,当年官渡之战想必清楚,若不是袁熙的横空出世,镇压一切,估计曹操已经大胜了,百万大军的袁绍都不是曹操的对手,更何况是我们区区一个汉中,松觉得现在不应该站,而应该和”杨松一脸严肃道。
“混账,你胡说八道什么”张卫立刻愤怒的站了出来,什么和,不就是降吗?
张鲁也眼神微眯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了,这时站在文臣首位,地位还在杨松之上的男子终于站了出来,微微一笑道:“杨主簿,你刚才话似乎有些问题”
杨松目光一凝,道:“不知阎长史有何赐教”
阎圃,张鲁麾下当中无愧的第一谋士,担任长史职,参与军略,多次打败蜀中,都是出谋划策。
“你刚才说若不是袁熙,北方被输了,但事实是袁熙赢了,并且就在不久前大胜了草原二族,国歌以出,完全拥有吞并四海,一统天下的气势,若按照你的说话,那我汉中为何要根曹操和,我们直接可以和袁熙谈,让他帮忙,两面夹击曹操,这不是更好吗?”阎圃冷笑道。
“不错,阎长史的话,某就是爱听,他曹操也不过是袁熙手下败将,有什么资格,大哥,要和也跟燕王谈,那首精忠报国,实在让人激动了”张卫一脸憧憬道。
“闭嘴”张鲁横了一眼,袁熙和曹操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要夺取他的基业。
杨松眼珠一转,道:“师君,那燕王袁熙虽然如日中天,但他不尊古制,冒然称王,乃是国贼也,而曹操辅助天子,平定社稷,乃大贤也,师君岂能投贼而弃贤也”
“哈哈哈”阎圃突然大声嘲笑了起来,道:“曹操也能当作大贤臣,逼天子,杀贵妃,害皇子,如此狠毒之人,说他大汉覆灭的元凶都不过分”
“子茂,那你到底怎么看?”张鲁信任的问道。
阎圃立刻深深施了一礼,道:“师君,请先恕圃刚才助长敌军之威”
“子茂,吾这臂膀也,不必如此”张鲁柔和道,让杨松的脸上露出一丝不甘。
“谢师君”阎圃感激过后,严肃道:“师君,有一点杨主簿说的很对,曹军很强,天下估计只有燕军可以稳胜,但我汉中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第一位我汉中无后顾之忧,蜀中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帮助曹操,第二我汉中占据绝对地利优势,阳平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死守阳平关,曹军休想进入汉中一步,第三大燕不会让曹操得逞,请师君休书一封给燕王,让他在中原,徐州两地策应一下,就言未来若是燕王大军能够兵临汉中,师君愿意将汉中献上”
“什么!”在场的人顿时一惊。
望着不舍的张鲁,阎圃笑道:“师君不要着急,此乃诈计也,师君难道忘记了我军的目标了吗?只要战胜曹操,我军必然士气高涨,只需休养一年,即可兵发蜀中,夺取那里的百万子民,真正拥有了争雄天下的本钱,与蜀中相比,区区一个汉中算什么”
听到这话,张鲁顿时大笑了起来,满脸赞赏道:“子柔真是吾之子房也,我汉中拥兵八万,占据地利,岂能轻易投降,张卫”
“在”张卫激动的应道。
“就由你统帅四万大军,前往阳平关,记住一定要死守,绝不能出城迎战”张鲁严肃命令道。
“诺!”
“子柔,你休书一封给燕王,语气恭顺一点”张鲁提醒道。
“诺!”
一直没说话的杨松,望着再次占据绝对上风的阎圃,眼中闪过了一丝嫉妒,还是一丝冰冷。
第四百零八章 坐而论道??
三天过后,在邺城的王宫内,朝天殿当中,再次举行了朝仪。
只见坐在龙座上的袁熙,面色略显难看,透过珠帘的目光当中带着丝丝的杀意,殿内氛围有些压抑,群臣纷纷低着头。
“昨天孤收到一份奏件,言本王没有继承大汉礼遇士大夫的遗风,每每朝仪,诸卿站着,孤坐着,双腿劳累,让孤效仿大汉,坐而论道,协理阴阳,说白就是给各位一人准备一个跪垫休息,孤想问问,这时谁上书的!”袁熙故作不知的笑着问道。
众臣顿时心中一颤,这个问题他们早就发现了,四百年大汉朝仪,各级大臣皆是跪坐,只有上书之时,才会站起来,王与大夫共治天下,但到了燕王这里,不但直接废除了这个惯例,更是上朝三跪,下朝三跪,全程站礼,开始是有些意见的,不过随着袁熙的威望越来越高,尤其是如今消灭两族之后,更是皆笼罩在王威之下,战战兢兢。
站在百官之中的蒋琬更是额头浮现出了汗水,他进入大燕之后,诸葛亮就跟他说过,在整个大燕,王权至高无上,督察院权利巨大,不但要查办各级官员风纪的问题,更要对官员与大王的忠心着重注意,若是这一点没处理好,就算其他再好,也是假的,如今陈坦之话,就触及这方面了,这怎能不能让他这个督察院督御史紧张。
许多的中枢大臣一个个面色凝重了起来。
“禀大王,是臣上奏的”这时,只见一位站在百官后面的年轻官员站了出来,他长相不凡,眉宇之间带着一丝傲气。
“原来是陈议曹”袁熙笑了笑,出来的男子真是汉末四大家族之一陈家的陈坦,大考过后,被授予了议曹一职,尚书台行走,参与政事,没有多少的实权。
陈坦面色一凝,抱拳道:“臣上书此议,绝没有藐视王威之意,只是大汉之所以绵延四百年,就因为尊崇士大夫,所以百官勤勉,政务顺畅,子民安心”
袁熙嘴角一扬,笑道:“这么说,孤要是不给个座位,陈议曹就不打算尽力为大燕效力了”
陈坦一惊,连忙道:“臣不敢,臣绝没有这个想法”
“哈哈,不要紧张,你其实说的很好,直言进谏,孤甚为欢喜,来人,赏陈议曹美玉三件”袁熙温和道。
“谢大王”陈坦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脸上闪过一丝骄傲。
袁熙高声一笑,挥手道:“散朝!”
“大王千岁千岁千岁”众臣再次跪送道。
当群臣离去之时,走在后面的庞统,望着被几位官员拱卫着的陈坦,不屑一笑,对着一旁脸色难看的徐庶,低声道:“元直,这一次你看走眼了,这个陈坦是有点才华,但太想表现自己了,大王这么做,就是为了确定王权的至高无上,他竟然敢在这上面逞能,估计很快军统就会找上门去”
徐庶立刻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不过眼中同样带着一丝失望,原本还想调陈坦入枢密院,不过现在看来,是不可能,连这样的事情都看不透,大王怎么可能还让他掌军呢?
“两位大人留步,大王召你们觐见”不久后,一位内侍跑了过来,低声道。
庞统和徐庶点了点头后,立刻向着华盖殿而去,走到半路的时候,突然看到军统指挥使张南脸色难看的走了过来。
“张指挥使”徐庶和庞统立刻见礼道。
“哦!原来是两位大人啊!”张南勉强的笑着还了一礼。
“指挥使,看你脸色不太好”徐庶关心的问道。
“没事,事情做的不到位,被大王骂了一顿”张南苦笑道,眼神闪过一丝冰冷。
庞统微微一笑,站出道:“军统是大王的利器,成员遍布整个天下,独立于所有部门之外,拥有先斩后奏之权,对于任何敢于冒犯王威的存在,军统都应该立刻的进行抹杀”
张南一愣,知道庞统估计明白是什么事情了,抱拳道:“庞司马安心,军统绝不会允许有不忠之臣存在,告辞”
“告辞”
当张南离去之后,庞统望着徐庶笑道:“我没说错吧!”
徐庶苦笑这摇了摇头,向着华盖殿的方向走去,区区一个陈坦还不值得让他费心。
来到华盖殿后,只见除了他们,左相李儒,右相田丰,尚书令韩衍,以及诸葛亮,司马懿,蒋琬等都到了。
众臣施礼之后,蒋琬突然惭愧的站出来,道:“臣总理督察院,监察百官,没有尽职尽责,请大王治罪”
因为袁熙赏了陈坦,所以他不能直接明说,但这个态度他需要表明。
“哈哈,公琰之心,孤尽知,这一次召你们来,乃是关于汉中的问题”袁熙笑着一挥手道。
“大王,张鲁是不是求援了”庞统开口问道。
“不错,汉中张鲁发信求援,言若逼退曹操,将来愿将汉中郡献上,你们怎么看?”袁熙问道。
“此乃诱计也,什么叫做将来,若我大燕将来打败曹操,汉中不过就一块肉而已”徐庶不屑道。
“元直说的很对,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我大燕不是为了区区一个汉中,而是因为曹操,若他得了汉中,那么蜀中,乃至整个益州就危险了”田丰严肃道。
“大王,臣觉得曹操目标还是荆州,汉中不过引人注目,吸引视线,或者说是顺手牵羊,奠定基础”李儒站出道。
“臣同意军师所说,如今我军已经收复两族,组建云中府,八旗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凉州的威胁已然大大减低,曹操枭雄也,自然明白,夺取益州只能守成,因为益州虽有天险,但山道艰难,不利于远征,曹操一旦进去,就等于被锁龙了一般,他唯有拿下荆州,一于江东护城犄角,借助长江之势,阻挡我大燕,二将荆州和益州连城一片,在未来的三足鼎立当中占据优势”诸葛亮严肃道。
听到这话,袁熙突然脸上露出了一丝期待,盯着诸葛亮看了一会后,道:“孔明,打个比方,若孤只有一个益州,且孤不在了,将益州交给你,你会不会北伐中原?”
诸葛亮一惊,其人众臣也疑惑不已了起来,大王这是什么意思,这根本不可能啊!
诸葛亮虽然同样迷糊,但思虑一会后,满脸坚定道:“臣不知大王为何如此问,但若是真的如此,臣誓死北伐,为大王的一统天下,付出毕生的心血”
“哈哈”袁熙顿时高声笑了起来,好一会后,道:“刚才是开个玩笑而已,那大家说说看,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先说明一点,汉中绝不能丢,因为汉中一丢,蜀中门户洞开,刘璋是挡不住的,而曹操若进去了,将来要在消灭,难度估计会大上很多了”
第四百零九章 以法阻曹
听到此话,韩衍有些担忧道:“大王,为了收复两族,执行八旗,草原铸城,增加人口,繁荣商业等各项计划,国库已然渐渐不支,若不是高句丽和两族的财富,以及甄家,洪家等一些大族的付出,估计就有些撑不住了,此时若在出兵征讨,实在不利于我大燕的发展啊”
袁熙眉头一皱,大燕的目前的情况他当然清楚,摊子大了,方方面面都要用钱,光是人口奖励这一项,就整整支出了十万金作为准备,但若因为如此,就不做点什么,让曹操凭空做大,那后果更加严重了。
李儒微微一笑,道:“尚书令不必心忧,此时我大燕的确不是出兵的时候,不说其他,高句丽有三十一万子民,虽然贾都督已经掌控那里,但由于张丽珍的卖国之策,导致了叛乱丛生,为了确保那里一直成为我大燕的供养地,以及对四韩的征讨,已然又调了两万精兵过去,这里就占据了五万,而匈奴和鲜卑两族的人口更是高达七十三万之多,整整拖住了我二十万大军,三个军团的主力,以及乌桓六旗,且他们不是乌桓,若要彻底实行八旗,时间还会长上很多,如此算来,我大燕起码有二十五万大军不能动,在加上各地守卫,以及拱卫王城,起码要三十万,这个兵力已然占据了我大燕军队的半数,若现在冒然开战,一旦出了问题,甚至没有援兵可派,这是极为危险的,因此本相也不建议现在和曹操正式开战”
“军师,若我军不出兵攻打曹操,汉中难保啊!”蒋琬严肃道。
“哈哈,为何一定要我军出兵,大王布局天下,大汉十三州,除我大燕之外,各州皆有人才驻守,凉州的傅干,荆州的马良,徐州的陈肃,江东的陶丹,以及益州的法正,如今就是他们表现的机会了”李儒高声笑道。
袁熙面色一凝,道:“右相,你应该知道,孤将他们安排回去,更多的是作为暗子,为将我军将来收复各州奠定基础,而现在他们虽然在大燕帮助之下,地位都在提升,但还远远没有成为可以左右各州的重臣”
“大王,若是其他各州的人才,估计还差一点,但若是法孝直,那是绝对没问题的,当日大考,孔明,庾亮,法正名列前三,孔明就不必说了,军务内政无一不通,无一不晓,就是把臣这个右相立刻给他,估计都没有丝毫问题”李儒极力赞赏道。
“左相过奖了”诸葛亮立刻谦虚道。
李儒笑了笑,道:“至于庾亮虽没有孔明如此出色,但也将整个高句丽管的妥妥当当,三万民丁,竟然十天之内就妥善解决了,他甚至还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