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康雪-御炎-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寅暗暗的下了这样的决定。
就在此时,方腊开口了:“朕决定了,即刻征兵备战,三日之后,誓师北伐,全军出动,直取润州,与宋军决一死战!”
此话一出,文武官员们都面面相觑,心直口快的司行方站了出来,对方腊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我军方才遭逢打败,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而宋军士气高昂,战力颇强,此时我军全军进取润州,并不是上上之策,反而很有被宋军打败的可能啊!”
王寅心中一颤,刚要出口让司行方不要再说了,结果方腊开口了:“那你以为什么才是上上之策?”
司行方并没有看出方腊的实际想法,便开口道:“末将以为,此时出兵与宋军决战是下策,上策就是留一部分军队固守丹徒,大军南归修休整,让丹徒军多争取时间,大军在南方多攻取一些州军,攻取一些宋庭重要的产粮地,为我军取得更多的战备物资,不瞒陛下,这些日子,我军的军粮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若是不重视,士卒没有饭吃,还如何打仗?”
王寅几乎要晕倒,这种事情,司行方也能说出来?那不是猪队友是什么?那是要私下里商议的,不是光明正大的说出来的!司行方只能打仗,不能理政啊!这下可好,不仅把自己给丢了出去,还把王寅给带了出去!
果不其然,方腊的面色有些变了,看了看王寅,开口道:“王卿,这是真的吗?我军真的已经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大军北伐了吗?”
王寅难道还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恨恨的看了一下司行方,开口道:“陛下,司将军并不知道详情,我军粮草的确不如以往充沛了,但是,八个月的粮草支撑,还是足够的,八个月之内,我军粮草没有问题!”
方腊稍微点了点头,文武大臣们也微微松了口气,只有司行方不明所以的看着王寅,明明是王寅告诉他只剩下两个月的粮草了,为什么还要在这里说谎呢?司行方还想问,但是方腊却打算了司行方的想法:“司卿,你还是回答朕,粮草充足的情况下,我军就不能和宋军决一死战吗?”
司行方皱了皱眉头,开口道:“陛下,此时此刻,宋军经历了数次大胜,就算一开始的确很衰弱,而经历多次战斗之后,宋军的实力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更别说宋军主力是西军,将军都是西军着名战将,即使新抵达的援军都是禁军,有那些熊虎之将带领,战力也会大大提高,更别说此时宋军的人数已经不落下风,携数次大胜之士气,我军如果与之正面交锋,会十分危险的!”
王寅闭上了眼睛,司行方还是没有看出来,今日的方腊已经不是过去的方腊了,过去的方腊还有一丝理智,现在的方腊只剩下疯狂,疯狂的恐惧和疯狂的求生欲已经让方腊陷入疯狂,石宝在那封信里面告诫自己的话,王寅记得非常清楚,这种时候,你还要和方腊唱反调,那不是找死吗?
但是司行方虽然心直口快,可也有很强的能力,唯一欠缺的是政治能力,这样一个人,要是死了,岂不是很大的损失吗?王寅并不希望看到自己战败,司行方的军事能力还是可以的,要是死于疯狂的方腊之手,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虽然在政治上是个猪队友,但是在军事上,绝对是一个好帮手,即使冲着这一点,也不能看着司行方白白送死。
一百零四岳飞是一个自我引导型的人
“越是表面看上去强大的东西,他的弱点和命门就越是明显,他最疯狂的地方,也就是他最虚弱的地方,他掩藏在虚伪的盔甲下的,就是可以将其置于死地的命门,抓住这个命门,致命一击,它强大的外壳就会彻底崩溃,留下可笑而又可耻的真身。”
岳翻躺在自己的军帐内,对坐在自己身边擦拭武器的岳飞这样说道,岳飞很疑惑为什么岳翻从一开始就能确定大宋有八成的胜率,他很不明白这个胜率是如何计算的,于是他在大战间隙来到了岳翻的营帐,似乎想要更进一步的真正的了解这位他从来不曾了解过的兄弟。
没错,岳飞的确认为他从来都不曾了解过这位兄弟,从他小的时候开始,岳飞就很少见过岳翻露出过孩子的表情,他似乎总是在思考,很少说话,很少与旁人做没有意义的交流,也就是闲聊,这对于一个有着很深沉的思想的大人来说或许是品质的体现,但是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岳飞自忖他从来就没有想象过自己可以这样。
可是他的弟弟就做到了,很多时候,岳飞都在怀疑,他的弟弟,到底是不是真的比他小三岁,还是说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过限于知识的局限,岳飞不可能知道真相,岳翻也不可能把真相告诉岳飞,甚至他自己都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大宋,可这一切就是这样真实的发生了,容不得半点儿猜测。
岳飞曾经非常担忧自己的弟弟不能活到成年,因为那些道士和和尚都说自己的弟弟是一个不祥之人,必须要怎么怎么做才能善始善终之类的,岳飞每到此时都会勃然大怒——你们这些混蛋懂什么!!
岳飞虽然担心自己的弟弟的性格,但是却从来不会怀疑自己弟弟的人品,岳飞很清楚地记得,看到税吏横征暴敛的时候,是岳翻带头聚齐了好多小伙伴,设下了一个圈套,把那个税吏狠狠地揍了一顿,还帮着大家想办法狠狠的收拾了那个税吏,并且帮大家想到了赚钱的法子。
家里的日子好了以后,也是岳翻最早提议要赈济乡民,大饥荒的时候,也是岳翻带着人维持了岳家庄的危局,甚至在失去了师尊和妻子之后,岳翻还是提起精神,为所有人报仇雪恨,这份心性,就是岳飞对岳翻最大的信心所在。
你要说我岳飞的兄弟是个不祥之人,那我绝对不让你好过!
这就是岳飞的决心。
同样的,岳飞从来也没有怀疑过自己弟弟的才华,岳翻的才华远远在自己之上,岳飞是这样认为的,岳飞最担心的那一点,也就是岳翻的性格问题,在那一夜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岳飞甚至感受到了自己弟弟心中的那一团炽热的烈焰,如果曾经的岳翻是一只充满智慧的绵羊,那么如今的岳翻就是一只长了翅膀的老虎。
敢杀人!
岳飞不知道岳翻第一次杀人之后是什么感觉,他自己第一次杀人的时候,觉得很不度舒服,当晚大吐特吐了一阵子,第二天就好了,习惯了,他甚至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待在战场上,天生就应该出现在最艰苦的战场上,天生就是一个战士,只能存活于战场,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在战场上挥发,然后光荣的马革裹尸还!
他觉得,这是他岳飞岳鹏举的宿命!
可是岳翻呢?岳飞始终觉得他看不懂岳翻,虽然他是自己的同胞兄弟,一起生活了十五年,可是直到如今,岳飞还是觉得自己看不明白这位总是在思考的弟弟,他在思考什么,为什么总是在思考,思考来思考去,他思考出了些什么东西?
数十万人的大兵团决战眼看着就要开始了,岳飞不敢保证自己可以活着回去,所以有些问题就一定要在之前解决掉,他写了四封信,一封给父亲,一封给母亲,一封给妻子,一封给自己还不懂事的孩子岳云,至于岳翻的那一封,他决定用嘴来说。
于是他来到了岳翻的营帐里面,笑眯眯的提了一块肉,和岳翻两人就着这块肉,喝了一顿酒。
这是岳飞自从下决心禁酒以后第一次饮酒,岳翻知道岳飞是如何想的,岳飞是在担心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喝酒了,所以才会打破自己的禁酒令,但是,岳翻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诫岳飞,因为这里的历史不一样,和自己所熟悉的历史不一样,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自己一味的逃避,反而促成了许多许多自己根本就预料不到的事情,他真的不知道岳飞是不是可以一直活着,活到莫须有的年代。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一直活着,然后被杨再兴杀死,他不敢保证,因为这场战争,本不应该有他们岳氏兄弟的参加。
不过岳飞没有询问战争的胜负和自己的生死问题,而是在喝了一顿酒之后,询问起了岳翻关于岳翻为什么一直都确定大宋必胜的问题。
于是岳翻就说了那段话,这段话显然对岳飞的触动非常大,岳飞细细的品味了一下,突然面色一变:“六郎,此话不可对外人说起!切记!切记!”
岳翻笑了,他明白,岳飞明白了,岳飞不是那个愚忠的岳飞,不是那个被专家教授耻笑为封建伦理道德的殉道者,岳飞会思考,他有自己的思想,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是一个愚忠的人,如果他是一个愚忠的人,赵构会愿意杀掉他吗?恰恰就是因为岳飞不是愚忠之人,屡次抗衡赵构的命令,才逼迫赵构下了决心。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童年、少年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岳飞是一个在末世王朝的苦难中成长的人,虽然在他十一岁之后,他的家境就开始好转,可是在那之前,他还是处于这个社会的底层,他经历过酸甜苦辣,看过人间百态,官府的横暴,土豪的嚣张,平民百姓的懦弱和悲哀,他都深深地看在眼里,在他十一岁之后,接受教育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对这一切产生自己的看法。
他对社会的不公平充满了愤怒,他对当权者,对那些受人尊敬却欺凌弱小的人投去怀疑、鄙夷、仇恨的目光,他对和他一样受到压迫的弱者深怀同情,他不断地使自己强大,是为了将来使自己成为正义的执行者,去保护那些弱小的人。
岳飞对他的“同类”——那些追求社会公平、遵循道德规范的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甚至是爱憎太分明的人。
这一切,成为岳飞强大的内驱力,他主动地付出艰辛的努力提升着自己,十一岁之前的贫苦生涯中,贫穷使他无法受到正规的教育,但他却想方设法刻苦自学,岳翻不止一次的看到岳飞拼命的挥舞刀枪棍棒,锻炼自己的**,也不断的寻找识字的人学习认字,为了今后可以更好地维护和自己一样的人的权益。
他是一个自我引导型的人。
他认定了一点,就不会改变,不会被环境所改变,不会被旁人所左右,他会因此受尽苦难和折磨,但是只要这种苦难和折磨杀不死他,他就会瞬间变得更加强大,越是苦难和折磨,就越能促使他变得更加强大,他从一个小兵到宋代武官的最高职位,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他是一个真正的凭着功劳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峰的男人。
见识过人间苦楚,品尝过酸甜苦辣,经历过国家民族沦丧之痛,岳飞会是一个愚忠的没有自己思想的人吗?那样的提线木偶,为什么还会被杀掉?提线木偶难道不是最好用的杀人工具?外有金兵,内有盗匪,狡兔未死,就不要走狗了?
只是因为岳飞是一个真英雄啊!
那天晚上,岳飞和岳翻说了什么,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岳飞和岳翻甚至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起过,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那个晚上岳飞和岳翻有过一番深深的交谈,那番交谈之后,什么也没有发生,所有人都没有感觉到岳飞有什么不同,但是岳翻知道,一颗小小的种子,已经深埋进了岳飞的心田,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一百零五接着,决战终于拉开序幕
一百零五接着,决战终于拉开序幕当宋军的探子得知方腊亲自率领二十三万大军前来攻打润州并且报告给宋军统帅们的时候,司行方已经被方腊重责五十大板,被抬着运回大后方了,王寅和诸多将帅拼命求情,这才换回了司行方的一条命,司行方没有明白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一个极端恐惧的人是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他们只是担忧,而方腊是恐惧,恐惧和担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一种只是让人不舒服,而另一种能让人死。
很不幸,方腊就是后一种,而且不仅他自己会死,还会让别人一起死,谁让他是皇帝呢?虽然他并不为史书和历史所承认。
而这并不妨碍他在自己的地盘和自己的统治集团内做一些随心所欲的事情,这是他的权力,他有权力这样做,当然,他也要承担起这份权力行使之后的责任,于是,他就带着自己东拼西凑的二十三万大军前去攻打宋军了,他发誓,一定要把这支宋军彻底消灭掉,派几个人带着几万人去已经行不通了,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带着全部的精锐野战部队上去,把宋军生生的咬死。
郑清死了,方七佛死了,方杰也死了,邓元觉也死了,他连续失去了四个重要的统兵大将,现在,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把自己麾下所有能打仗的将军都带上,一起给他出谋划策,为他征战沙场,一起去进攻宋军的大本营润州。
吃掉邓元觉兵团之后,岳翻紧急命令刘唐和公孙胜率领本部人马重建润州前哨大营,就在孙超折戟沉沙的地方重新建立一座大营,作为第一道防线,又命令张宪和姜武率军建立第二大营,作为第二道阻碍防线;又命令周阳和张晋率军建立第三道防线大营,三座大营各自有兵一万,作为三道阻碍防线。
岳翻打算利用这三座大营层层阻击,然后分次撤退,迟滞敌军兵峰的同时,还让方腊产生胜利的错觉,大军将会把主要战场放在城池和润州大营中,尤其是润州大营,岳翻打算放弃城池,在坚守一段时间之后,撤退到润州大营,然后把润州大营这座已经设置好的战争机器作为最后的决战战场,而林冲的三千铁骑也将在这里出动,成为决定胜负的主要力量。
这次的战略计划,岳翻召集了全军各大统制官和全部的将帅一起参加,详细讲解了大军作战的计划和作战要点,尤其突出了讲解方腊的情绪,他已经彻底失去了方寸,并且有着深深担忧和恐惧,胜利对他而言就是救命的稻草,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求取胜利,只要有胜利,他将不惜一切代价,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大量杀伤他的有生力量。
他的有生力量比我们多,我们只有十五万左右的生力军,而他至少是二十万,我们若要在这长达决战里面占据优势,而又不至于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巧妙的设置计谋,大量杀伤他的有生力量,在两军大决战之前。
三道防线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和种种针对步兵的杀伤武器,岳翻说,他们攻破我们第三道防线的时候,至少要丢下三万具尸体才可以接受!杀不到三万人,你们六个统制官就都可以自裁了!
“此战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战,此战若胜,我军将会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紧接着收复江南失地,将方贼赶尽杀绝,取得全面胜利,但是若是失败了,江南不保!方贼若乘势北伐,大事不妙,我等都是千古罪人!诸君,拜托了!”
岳翻深深的朝着大家鞠了一躬,诸将纷纷回礼:“敢不效死力!”
全军总动员起来,全军按照战斗力划分,战斗力最强的岳飞、晁盖、王辉、叶断水、林冲、鲁达六部被安排在最后的主要战场润州大营,这座遍布着要人命的陷阱器械的绞肉机里面,成为克敌制胜的最重要一环,而其余的军队则被安排在润州城池中,随着三道防线被攻破,层层阻击,继续迟滞敌军,打掉他们的锐气,如有必要,可以适时的出击一下,主要目的是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死战。
最后的战场在润州大营,那里才是死战之所。
作为大军后勤基地的扬州和江宁府已经被紧急动员起来,厢军和民兵全部发给兵器,组织成军队,随时准备渡江支援前线大军,而如果前线大军战败,他们将被安排死守长江,为朝廷调派军队争取时间,而沿江平民百姓被紧急迁往北部,战火一旦烧起,方腊军一旦渡江,后果不堪设想。
百姓们倒是遵从了指令,主要还是因为这支宋军的确没有扰民的现象存在,军纪似乎很好,而换作方腊的军队……岳翻派出去的散播谣言的人们可是说过,方腊军队吃人!
宣传加自身表现,整个长江沿岸完成了战争总动员,当宣和三年五月初七方腊军队正式开始进攻刘唐和公孙胜镇守的防线的时候,宋军已经完成了全部的战争动员和准备,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最后的决战,张英驻守在润州大营,张叔夜和监军谭稹驻守在城池,岳翻主动要求带着自己的护卫活动在各个战场,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地方,他只是不想失败,仅此而已,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为宋庭而战,不管他的本意是如何,他在天下人眼中,都是在为宋庭而战,为了徽宗皇帝而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岳翻自己也弄不清楚,方腊是被逼的,他知道,他很清楚,这些人都是被逼的,打败了他们之后,江南人还是要承担更加深沉的痛苦,即使如此,他为什么还要为宋庭而战?
岳翻不知道。
他只知道带着骑兵护卫驰骋在战场上,出谋划策,设置战略战术,临阵指挥,他进入了第二道防线大营中,和张宪还有姜武这两个岳飞手下最能打的统制官在一块儿,看着不远处第一道大寨的战争情况。
“陛下,宋军抵抗十分剧烈,宋军弓弩箭矢优于我军,我军为此损伤惨重,尚未接近宋军营寨,就被击退,我军实在无法接近宋军营寨!”一名统制官带着三处箭伤哭着冲到方腊马前跪下:“末将麾下三千弟兄只剩下一百多人还活着,余者尽皆战死!陛下!还请陛下允许我部撤退!”
方腊铁青着脸看着巍然不动的宋军营寨,从嘴里蹦出几个字:“扰乱军心,临阵畏敌,斩!”
亲兵立刻出列,把这名统制官拉了下去,这统制官不住的哀嚎,丝毫不能打动方腊的铁石心肠,身旁将帅也无人敢于劝说方腊,王寅微微叹息一声,他何尝不想为这个统制官说情,天地良心,大家都看到了,三千人,死的就剩一百多个,他自己都中了三箭,还不够吗?
方腊说,不够,他应该战死,而不是回来哭!
我要胜利!别的什么都不重要!我有大军二十三万,死伤一两个人算什么?食我俸禄,就要为我而死!这是你们应该做的!第二队,准备冲击!全歼宋军!!!
方腊拔出自己的天子剑,一挥,战鼓隆隆响起,战号吹响,第二队数目更多更强悍的方腊军朝着屹立不倒的宋军大营冲锋而去。
一百零六他们都不知道岳翻想做什么
一百零六他们都不知道岳翻想做什么刘唐和公孙胜打的很艰苦,方腊军不惜一切代价疯了一般的围攻大寨,仓促间建立起来的大寨摇摇欲坠,而岳翻布置的六千守军也并不足以对抗足足二十三万的方腊军,他们都明白,岳翻的布置只是为了迟滞方腊军的兵锋,而不是想要阻止方腊军的进攻,要是方腊军的进攻被阻止了,他们才算是犯了错误。
所以啊,这才比较难打,这些家伙不要命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的冲过来,第一波冲来的大概三千人被打的差不多全军覆没以后,三万人开始冲锋,由于战场地形被限制得很好,方腊军的二十三万大军不可能平均铺开,一起进攻,这种地势反而为宋军创下了很好的条件。
因为战况紧急,刘唐和公孙胜都上了第一线,拿着弓矢拼命射击,拼命的阻止方腊军,他们两人的箭术其实都不是很好,但是方腊军这样的乌合之众根本就没有战争的基本常识,或许是战争物资不充足的原因,大量军队都没有配备盾牌,冲锋就是拿着血肉之躯冲锋,不管箭术好不好,大家都是一射一个准儿。
“给我放箭!”刘唐瞪着通红的眼睛大声吼道,同时怒吼着连放三箭,放倒了三个方腊军士兵,现在的刘唐就像一个嗜血魔神,他不仅仅头发是红的,而且眼睛也红了,算上涨红的皮肤和满身鲜血,不得不说是个十足十的骇人杀神,他的存在,对敌人来说是个恐怖的存在,而对自己人来说,却是安稳人心的良药。
“杀!杀!杀!杀!杀!”刘唐大喝一声就射一箭,喊一声就射一箭,这样疯狂的射击之下,方腊军损失惨重,被宋军密集的箭雨和滚木擂石打的抬不起头,但还是有部分英勇无畏的军队登上了寨门,和宋军展开激烈厮杀,公孙胜带人上前支援,血战三个多时辰,第二波进攻终于被宋军打退,而刘唐似乎还没有从激烈的战斗中回神,一个劲儿还在大呼杀杀杀杀!
有士兵上前劝说:“将军,敌军退了!”
刘唐勃然大怒:“贼子!竟敢谎报军情!待本将军斩了你!”说着挥剑就要劈,结果被公孙胜一剑拦住,一葫芦酒撒到了刘唐的脸上:“斩个卵子!”
刘唐被这酒给浇醒了,舔了舔嘴唇附近,眼神逐渐恢复了清明,看了看那个一脸惶恐的士兵还有一脸不爽的公孙胜,尴尬的摇摇头:“太过于紧张了,这仗打的,都快给逼疯了,牛鼻子,咱们是时候退下去了,弟兄们死伤严重,再不下去,估计就要被咬死在这里了……”
公孙胜这才翻了翻白眼,点点头:“是啊,六郎的军令原本就是迟滞贼军进攻,现在贼军已经被我们打退了两波进攻,我们已经坚守了第一日,已经够了,今夜就趁夜撤退吧,否则就真的走不了了。”
刘唐夺过公孙胜手里的酒葫芦,一口灌了下去,咕咚咕咚的没把公孙胜放在眼里,公孙胜不停的翻着白眼,始终无法阻止刘唐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