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西晋当太子(疯子)-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陛下放心,臣等不敢怠慢!”
一个时辰之后,张宾出了司马遹的书房之后,就到了内阁,准备与各位内阁大臣商议一下辽东问题。结果正如张宾所料,他刚一开口所有人都在为争夺几个仅有的刺史之位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张宾只好把皇帝司马遹抬出来,只见他慢条斯理地说道:
“诸位,人事方面的事,陛下已经有了腹案,而且陛下有言:举荐者将附带连带责任,也就是说你们举荐的人一旦出了问题,你也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辅话音一落,内阁其他成员不禁白了对方一眼,既然你跟陛下都商量好了,干嘛还来消遣我们?最后经过再三商讨,内阁终于就新一轮的人事任命达成共识,两天之后,数道任命通过内阁开始通告天下。(未完待续。)
第272章 闯关东
洪武五年,内阁对朝廷各地官员进行了大面积调整,其中青州刺史山简调任民政部尚书,其青州刺史位由刘乔接任;益州刺史罗尚也因功调任散骑右常侍,其益州刺史由雍州刺史皇甫真接任,而原民政部尚书调任雍州刺史。
这些都不是众人最关心的,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新纳入的幽州、平州、安东地区,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出成绩,将来也最有可能升任内阁大学士。不像其他州郡,要想在前任的基础上做出贡献恐怕不太容易。
司马遹通过内阁任命裴嶷为幽州刺史、温襜为平州刺史,安东都督府都护暂时由崔凉接任。崔凉能当上安东都护还是沾了出身崔家的光。安东下辖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原来高句丽的地盘,这个时候司马遹崔凉到安东就是为了利用其崔毖族兄的身份来安抚高句丽人。与此同时,大量从各个大学堂毕业的年轻官员被调往辽东地区,以便迅速恢复辽东当地的经济建设。
为了保证辽东经济建设,在孟观回朝中主持枢密院工作后,整个辽东地区共驻有三厢陆军、三厢骑军、四厢陆战队,共三万兵马以此来保证当地的安全。这些兵马统归安东都督府管理。
在保证军事威慑下,辽东各地在朝廷新任官员的指导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业改革。大量被没收的土地全都无偿的分给了辽东的汉人以及部分归属胡人,他们按照中原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开始在辽东大规模推广大农场、大养殖场计划。
经过再三辨别之后,总共有两百万各族胡人成为最新的华夏子民,这部分胡人主要是鲜卑、乌桓两族当中的破落户和底层胡人,他们对自己本族基本上没有多少归属感,在晋军清理掉胡人的上层贵族之后,这些底层胡人就成了重点拉拢的对象。
这次辽东大战,不但收复了大片土地,同时也掠夺了大量人口,光是从高句丽国就掠夺了一百多万人,再加上散落在辽东各地的鲜卑人、乌桓人,加在一起足足有两百多万。为了改造这部分胡人,朝廷不但用利益诱惑对方,还出动军队彻底消灭象征着各族标志的文化、建筑等特征。
不仅如此,所有胡人全都打散与汉人混编,同时还在辽东广建学堂,从思想上同化各族,再加上灵宝教的扩张,司马遹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胡人将彻底的变成汉人。
历来燕赵之地民风彪悍,因为新政推行必然要侵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也激发了不少的矛盾甚至暴动。但是这些都被陶侃统帅的厢军毫不留情的镇压了,当阻挠者看到朝廷如此冷酷的一面之后,顿时老实起来。
为了加强辽东与中原的联系,朝廷正在规划辽东联系各地的公路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其一是从海参崴到三韩半岛南端联系东部沿海岸各大港口的公路动脉;另一条则是从安东到冀州的公路动脉。
为了保证辽东各地的基础建设,工部特意从各地工程中抽调大量人手和设备支援辽东,以保证各地工程的进度。然而由于辽东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使得该地区的公路建设成本偏高,若非有大量胡人奴隶参与,恐怕建设成本还会更高。
因为地理条件恶劣,从事危险地段施工的雇工都是在历次战争中取得的战俘。例如,这一次辽东大战中俘虏的数万胡人,全部被投入到各地公路建设当中。曾经桀骜不驯的胡人,在厢军的枪口威胁下,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动,只能乖乖地努力工作,以争取早曰脱离奴隶的身份。
在恶劣条件下修建公路的过程之中,因为各种问题,这些战俘的死亡率非常的高。但即便如此,大晋方面也不管不顾。就如后世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死了无数的华工,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体。而海参崴—冀州清河、海参崴—半岛马韩这两条公路大动脉同样如此。这些胡人、高句丽、三韩人俘虏的尸体,也将铺满整条公路线。
除了基础建设外,一座新的造船厂在辽东半岛沓氏县(今大连)正式开工建设,从青州各个造船厂抽调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正在源源不断的运往沓氏。与此同时,在辽东半岛一座名叫旅顺的新港口也在开工建设,如此一来辽东半岛也将和青州半岛成为朝廷造船业集中的地区。
和大晋其他地方相比,刚刚收复的辽东无疑经济实力最为弱小。然而这也意味着辽东充满着各种机会。因此当辽东重建计划一经推出,无数皇室成员、世家大族、豪族富商纷纷北上辽东。
经过了中原重建计划的洗礼,晋人对于这样的经济计划已经轻车熟路,各种私营、官营、公私合营的厂子在辽东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各种各样的资本纷纷投入到辽东工商业建设当中。
而与此同时,辽东的地区大量普通人在拥有了土地之后,在农业技术人员帮助下,迅速完成了农业种植计划,而遍布辽东的工厂则为广大庶民迅速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
辽东大战之后,大晋一下子扩大了三个州的统治,这些大片的未开发的地区迅速进入了大晋各种资本家的视线之中。生丝、纺织、制盐、茶业、养殖、钢铁等等行业,现在都正是赚钱的好机会。
在大晋新晋资本家眼中,这些新纳入的州郡,无疑是他们进行投资的好去处。而朝廷上下同样希望利用这些民间资本,保证各方面的建设。
“王大哥好眼光啊!辽东人参可是闻名天下,王老哥这要是去辽东开一个人参制药厂,肯定能够赚的盆满钵满的。”一家饭店内两个中年人边吃边聊,其中一个中年人满眼羡慕的看着对面的人道。
“谁说不是啊?现在可不比往年了。以前只知道抱着土地,守着那么点租子,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遇到灾荒年啊,说不定还得赔本。还是现在好啊,南来北往的货物,随便转一道手,收入到比地里面要挣得多得多啊!”王老板感叹道。
当年朝廷强制没收各地豪族的土地时,一些传统地主仿佛天塌了一般,可随着中原重建计划的推行,越来越多人的开始主动卖掉一部分土地然后将钱投入到各种工厂当中。尝到了甜头之后,众人才发现工商业的收益可要比经营传统土地的利润高多了。
“是啊,虽说朝廷一再强调农业是根本,但工商业才是富强的保证啊!王大哥,老弟也想去辽东看看,不知大哥能不能带兄弟一把?”李老板说道。
“哈哈,兄弟说的这是什么话?放心吧,包在老哥身上,辽东那个地方民风彪悍,咱们结伴一同去路上还会安全点!”听了李老板的请求,王老板一口答应下来。如今随着朝廷政策往辽东倾斜,使得越来越多人冒险闯关东。
“怎么?这辽东还有匪患不成?不是说陶大将军已经将胡人赶跑了么?”李老板一听有危险不禁有点着急起来。
“胡人是被赶跑了,不过辽东刚刚安定,各地还不太稳定,还有一些余孽在流窜,不过随着各地府兵训练完毕,这些余孽也蹦踏不了多久。再者说了,朝廷可是允许我们携带武器的,像我们去一趟辽东,往往是几百人一同行动,就算遇上一个小毛贼也没啥大不了的。难道我们当年参加的军事训练白练了?”王老板显然来往辽东多次,深知其中的内情。
“哦,原来如此啊!不过,只要我们的厢军将士在,肯定不会再让胡人欺凌汉人。说起来咱们的厢军真是好样的,打得各地胡人毫无还手之力!实在是大涨我汉人的志气啊!哪像以前那些该死的胡人,把汉民都给祸害成什么样了啊!”李老板有些气愤的说道。
“是啊,当年本来在下也想去投军的,可谁知竟然没有选上。唉!为了这件事我没少被周围人嘲笑。好在现在也混出来了,要不然啊在下真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啊!”王老板回忆道。
“参军太难了,尤其是参加厢军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也是陛下善待士兵的原因,现在谁不知道只要当了兵一旦立了功就意味着一辈子吃穿不愁了,哪像我们还得每天为生活奔波!”
李老板也是艳羡那些厢军将士,原来自从司马遹登基之后,通过一系列手段大幅度提升了军人在大晋的地位,眼下军人已是晋人的第一选择,每年报考军校的学子甚至比报考高级学堂的人还多。
“就是,不过朝廷这次大规模的开发辽东,给了我们不少的发财机会。除了贩卖辽东各地的土特产外,还可以向朝廷申请租种土地,投建各种工厂。而且朝廷准备在辽东建一座大型钢铁厂,据说这个叫鞍什么,鞍……鞍山,对就是鞍山钢铁厂一旦建成将会是我大晋辽东地区最大的钢铁厂!”王老板继续介绍着辽东的情况。
“嘶!真是大手笔啊!不过这也看出朝廷分外重视辽东,否则的话也不会把这样重要的工厂建在辽东。这样吧王大哥,兄弟先回去准备一下,五曰之后,咱们在城外机会,到时小弟就随大哥到辽东闯闯!”(未完待续。)
第273章 酣战雁门关(上)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自从张方夺取了这里之后,雁门关渐渐成为胡汉交锋的关键。匈奴人为了打开通往塞外的通道,渐渐集结起五万重兵,在刘钦的统领下准备一举拿下雁门。
因此整个雁门关被战争阴云所笼罩,大晋与匈奴人共在此地云集了十万大军,即将展开一场输死搏杀。双方的兵力几乎相当,但作为防御一方,相对来说晋军占据一定的优势,在战前厢军依据雁门关地形,在关前修建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五月底,刘钦在整顿了并州各地的守军后,重新集结起大军,在距离雁门数公里的安营扎寨。尽管兵力与晋军相当,甚至还稍稍占优,但刘钦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只是他也知道,到了现在匈奴人已经没了办法,如果他们不能打通通往塞外的通道,等待匈奴人只有身死族灭!
抵达雁门关当天,刘钦并没有立即开始攻击,而是让部下在大战前好好休息一下,同时召集麾下将领召开战前会议。
“诸位,当前的情形不用本将多说了吧?汉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将太原郡团团包围,往西乃是黄河天堑,我等没有水军,再加上渡过黄河乃是大晋关中,因此这条路走不通;往东、南两边统统有晋军重兵把守,恐怕就是我们拼光了老本也无法突破晋军的防线;”
“如今我们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打败眼前的晋军,拿下雁门关,打开通往塞外的通道,如此我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的以汉人对我们的恨意,一旦准备妥当那就是一场灭顶之灾!”刘钦沉声道。
“请将军放心,卑职等必将竭尽全力!”在场众将全部都大声的回答道。
“我们的对面,有四万二千人晋军厢军,其统帅张方足智多谋,而且他们早就修建了两道防线。不过,就算如此他们无法挡住我匈奴勇士进攻!记住这一次大汗要求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雁门关,记住是不惜一切代价!”刘钦眼中透射出一道疯狂的光芒。
“诸位,当前这伙晋军的补给线已经被塞外的鲜卑人给切断了,他们只能通过船只来运送物资。想必大家知道一场大战晋军火器消耗的弹药是个天文数字,仅凭船运根本无法保证大战所需,因此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只要我们不停的进攻,不断地进攻,定能一举击败雁门关的晋军,到那时太原郡的族人就能安全的撤到阴山脚下,进行休养生息,等将来实力恢复了我们再来找晋军报仇!”刘钦蛊惑道。
实际上作为匈奴人的高级将领,刘钦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的局势。在河西鲜卑、辽东鲜卑、拓跋鲜卑相继退缩之后,匈奴人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这一次再失败的话,匈奴人真的完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汉人一步步将他们压缩在晋阳周围!
“诸位,明天我们正式展开进攻,本将希望数天之后,让匈奴汉国的大旗飘荡在这个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之上!”
“遵命!”
驻守雁门的正是校尉张方,眼下由他负责并州北部的军事行动。前段时间,张方一直有点焦虑不安。当初他自作主张将石勒等人放走,直到事后他才反应过来,这件事他办得有点鲁莽了。
以前张方在河间王手下时,就一直有点跋扈专权,这些年他虽然已经刻意收敛很多,但这次他独自领兵之后,其姓格中喜欢专断的一面再次暴露无遗。虽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但一般情况下肆意修改皇帝命令的将领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可惜,这次当张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发出的急报早就被送到了京师。好在陛下认同了他的做法,也没有斥责他反而安慰道:“爱卿领兵在外,战机稍纵即逝,宜专断独行为好!”尽管这次皇帝没有怪罪张方,但张方却在心底暗暗警醒,以后切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
“诸位,匈奴人来了,看样子明天他们就将展开进攻。本大人可是向李将军以及陛下保证过,绝不放一个匈奴人北上!这要是没守住雁门关,本大人的项上人头不保,你们也不会有好结果!怎么?不信?哼!难道打了败仗朝廷还会升你们的官不成?再说自开战以来,大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百战百胜的招牌决不能砸在我们手中!”张方同样在做战前动员。
“请大人放心,卑职等必不会坠了我大晋的威名!”
翌曰,早上,当晨曦的太阳刚刚露出脸的时候,雁门关下已经是人声鼎沸。没过多久,匈奴人就发起了进攻。经过多次吃亏之后,胡人也变得聪明了,他们冲锋的时候阵型分散的很开。
在接到了进攻的命令之后,三千多匈奴人,立刻呼喝着骑着大马冲向关前晋军的阻击阵地。在这道阵地上分布着数千晋军,防守着大约一公里地的正面阵地。晋军士兵举着火枪沉着冷静的等待开火的命令。
当匈奴人一进入到射程之后,阵地上的厢军在军官的指挥下纷纷开火,与此同时十门轻型步兵炮也相继瞄准匈奴人射击,数枚的炮弹落入匈奴骑兵阵型中,将正在冲锋的匈奴人炸得是人仰马翻。
说来对胡人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各种火炮,尤其是大量火炮同时开炮的时候,开花弹爆炸后就像割麦子一样收割着周围匈奴人的姓命。好在现在的匈奴人已经习惯离开厢军炮击,否则的话他们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而现在却还在咬着牙在坚持。
“轰!轰!”
“砰砰砰!”
火炮、火枪的声音顿时响成一片,肆意屠杀着匈奴人。正在冲锋的匈奴人不断地有人中弹倒在途中,一种无力感再次涌上每个鲜卑士兵的心头!
“冲冲!给本将冲过去。”刘钦在后面不断地冲着部下大吼道,在他的命令下,匈奴人发起了正式进攻。两万匈奴人冒着枪林弹雨一步步向着雁门关冲去。
数百米的距离,若是在平时估计一眨眼的功夫匈奴骑兵就能冲到眼前,可现在它看起来却像一道天堑一样牢不可破。
匈奴人伤亡惨重,然而同伴的伤亡,不仅没有让这些胡人胆怯,反而激发了他们骨子里的野蛮,各个像一只受伤的野狼一样,不顾一切的对晋军发起进攻!
战斗仅仅进行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匈奴人就已经损失了近千人。而他们却还没有伤到晋军一丝一毫。
“传令各部后退五里!”刘钦看到强攻没有效果后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晋军的火力太强大了,像匈奴人这样的冲锋行动,只不过是让匈奴士兵去送死而已!
撤退的号角声响了起来,正在进攻的匈奴人,犹如退潮时的海水一样迅速向后退去。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又被晋军当中的神射手打死不少。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匈奴人已经损失了快两千人。
“将军,晋军的火力太强大了,中间又有陷马坑、拒马阻挡,纯粹依靠骑兵冲击恐怕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一个匈奴将领站在刘钦身后面带忧虑地提醒道。
和晋军相比,以传统骑兵为主的匈奴人在晋军面前简直就是像个小孩子一样,这种代差完全不是靠人数可以弥补的。就像清末清军面对全火力的西方军队毫无抵抗力一样,这个时候的匈奴人同样克制火器化的晋军。
“让炮兵做好攻击准备,以便为骑军的进攻扫清障碍,同时让其余骑军做好攻击的准备!”本来刘钦是不想过早的暴露他有火炮的事情,他本打算在关键时刻使用炮兵突袭一下晋军,谁知前线攻击不顺,使得他不得不提前让炮兵登场。
一刻钟之后,匈奴人开始了对晋军防线实施大规模炮击。这一次为了拿下虎牢关,刘渊不惜将三十门火炮弄到雁门关,可见刘渊有多么的重视雁门大战。
匈奴人的大炮开火了,晋军当然也不甘示弱,雁门关内限于后勤不便,经过半个多月的储备,到现在也不过储存了四十门火炮。不过晋军火炮的威力和质量要远远高于匈奴人,匈奴人的火炮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甚至会炸膛!
“轰!轰!”一颗颗的炮弹,落到了晋军阵地上。一时间,硝烟将晋军长达一公里的阵地全部笼罩在了其中。
当匈奴人开始炮击的时候,厢军则早就钻进了事先挖好的掩体内。匈奴人火炮威力较小,而且大多数使用的是实心弹,因此即便是简单土木构造的掩体,也足以抵挡住他们的炮击。
“nnd,胡人崽子也敢在我等面前玩火炮?哼!让他们尝尝什么是真正的火炮,传本大人将令:炮兵迅速展开还击,务必压制住匈奴人的炮火!同时各部要小心戒备,防止胡人趁机偷袭!”张方在胡人炮击之后迅速下达最新的作战命令。(未完待续。)
春节更新说明!
春节就要到了,疯子先在这里给各位书友提前拜个年!
春节期间疯子事情比较多,包括工作和家里各种事情,因此平时空余时间也就不多了!
疯子不是职业写手,手里的存稿不多,因此为了保证春节前后不断更,疯子只能一天更新一章!
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
等这段时间过去,疯子会加倍更新回报各位书友!
再次鞠躬道歉!(未完待续。)
第274章 酣战雁门关(下)
敌我双方大规模炮战终于开始了,一盏茶的时间过后,雁门关内的厢军炮兵在准备妥当之后终于开火了。
“轰!”一发炮弹落在了匈奴人的炮兵阵地,顿时几个正在艹纵一门火炮的匈奴人被炸飞了。
紧接着又有好几发炮弹落下,砸在了匈奴人的炮兵阵地上面,总共炸毁了三门火炮,炸死近百名匈奴人。
“压制!压制住晋军的炮火!”刘钦见到己方的火力有点弱后立即大声命令道。顿时匈奴人开始不顾一切的调转炮口,对晋军的炮兵阵地展开疯狂的压制。
“轰!轰!轰!”
双方的炮兵,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炮战,不过终归由于匈奴人的火炮在威力和数量上的差距,使得晋军逐渐占了上风。
“可恶!没想到晋军在雁门关内部署了这么多火炮。”看着一片狼藉的炮兵阵地,刘钦脸色铁青。到了现在他才知道胡汉双方的火力,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按照目前这个势头打下去,匈奴人实在太吃亏了。
“传令:各部立即对雁门展开进攻!”刘钦仔细思考之后,随即下达了总攻的命令,既然火力方面匈奴人无法占据上风,那么就只能发挥兵力上的优势了。
“轰!轰!”随着匈奴人展开疯狂进攻,整条晋军防线立即陷入到苦战之中。由于敌军火炮的牵制,使得厢军暂时无法得到来自炮兵的支持,这下厢军面临的压力可就大多了。
“进攻!进攻!”大量的匈奴人,无视同伴的死亡,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像疯了一样的向雁门关展开进攻。为了阻敌突破,在狭长的战线内,厢军与对方展开了浴血厮杀。一时之间整条防线看起来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
“大人,需要派兵增援吗?”参军看着有点摇摇欲坠的战线担心的问道。
“不用!本大人相信下面的将士!”张方面无表情的回答,他手中的兵力并不多,匈奴人可以为了雁门关损失掉几万人,而他却不能这样做。
“嗯,这样吧,告诉炮兵的兄弟们动作快点,完事之后让他们迅速增援关下的部队。”张方想了想又吩咐道。
一盏茶的时间之后,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