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鲈州)-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说后者也是与太史慈身份平齐之人,他又岂能不担心太史慈给他来个擒贼先擒王?

柳毅是觉得这样有点自灭威风,但想想现在也不是争吵的时候,也只能默认了。

令旗招动,辽东水师的阵势再次变幻,旗舰两侧伸出两排船桨,用力划动,船身缓缓后退,两边各五艘战舰齐齐向前,排成了两排,将旗舰牢牢护住。最前列的一艘船上,有人扬声高喊:“来船止步,先道明来意身份,再行上前!”

“东莱太史慈、南阳魏文长在此,青州、辽东两家本属同盟,贵军不在辽东逍遥,突然来到辽西,拦住我军去路,又摆出这副心虚胆怯的模样,却是何故?”

太史慈鼓足中气的一声大喝,声音远远传开,在空旷的海面上回荡不休,竟是令得大半个辽东舰队都听得分明,闻者无不色变。

阳仪气得直咬牙,但一时也没什么办法。

他的中气可没这么足,退开一段距离之后,就算喊了,对面也未必听得到。而且太史慈见机太快,借着辽东旗舰后退的机会,一声质问,问得也是理直气壮,气势如虹,阳仪既没办法当众解释其中的弯弯绕绕,解释了也无益于反压对方。

当然,眼看着士气就这么低落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转向柳毅问道:“刘将军,现在该当如何是好?”

“没办法。”柳毅摇摇头,对阳仪的色厉内荏非常不满,要不是他退的这么急,本也不至于让人家一句话就占了上风:“要想扳回局面,只有你我其中一人,去太史慈的船上走一遭了。如何?你去还是我去?”

“这……”阳仪面露为难之色,他不怕和青州开战,但对自己的小命却很重视,哪里敢送羊入虎口?

柳毅就知道会如此,他一拂袖,慨然道:“也罢,某去走这一遭好了。”说着,看也不看阳仪一眼,下令放小舟,准备独自去谈判。

阳仪被柳毅最后那一眼看得心头火气,一时也顾不上许多,怒道:“休要瞧不起人,刘将军,某与你同去!看看到底是青州豪杰多,还是我辽东人更有胆魄!”

第八零八章都傻眼了

华夏人虽然讲究礼数,却也没有战前主将会面、对话这种规矩,特别是春秋之后,有了兵不厌诈的说法,就更不会有人拘泥于虚礼,将军国大计、死生之事寄托于公理和道义之上了。

不过,眼下这场一触即发的海战却有着特殊的原因,使得双方不约而同的的认可了这样的规矩。

单从名义上来讲,辽东和青州还是盟友没错,只是一方势力庞大,强势压了过了,意欲收编弱势一方。弱势一方不愿就范,却也不敢彻底撕破脸,只能尽可能的搞些小动作,以表明不屈的心意。

所以,阳、柳二将虽是笃定了心思来截断粮道,却也不肯在太史慈以旗舰突前,摆明了要谈判的情况下,悍然出手。阳仪更是惊慌失措,摆出了严阵以待的架势,以至于被太史慈抢占了先手,堕了自家士气。

好在柳毅想得开,当机立断的做出了主动登舟的决定,算是扳回了劣势。这也是他对形势的把握更加清晰所至,阳仪在这方面比柳毅是要差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柳毅的性格偏软,总是想得很多,行动力和决断力都比较差,阳仪和他正相反。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两人能精诚合作,倒也不失为一对好搭档。

公孙度没有让几个儿子出马,而是点了这二人的将,未尝不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辽东那边倒是也有聪明人……”魏延小声嘀咕着,太史慈听了也是会心一笑。

这一次。辽东和青州的争端,谁先动手是很关键的。

青州这边倒不会拘泥于人情和俗理。却要考虑其余各路诸侯的观感。幽州大战后,王羽本有意调鲁肃来幽州帮忙,命令已经发了出去,却又改变了主意,改令鲁肃去黑山军的西三郡与河内郡,分别游说张燕和张扬。

很显然,他这是在为之后的中原争霸布局了。

安定了北疆之后,若张燕顺利易帜。河北就不会再有任何隐患,可以集中所有资源,为接下来的统一战争做准备。

河内郡的意义更是直接关乎到中原大战的局势。河内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特别是在河北势力与中原势力争锋的时候,可以说,在开战之前,谁掌控了河内。谁就能在大战中占据先手。

王羽命鲁肃转而游说二张,无疑是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的意思。

现在中原形势渐渐明朗,三家分荆呼之欲出,一旦这个计划完成,曹孙两家的实力不但会急速膨胀起来。而且还完全消弭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的与青州争雄。此外,袁术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很可能会成为中原最不安定的因素。

所以说,接下来抢的就是时间。

如果青州能更快安定河北。兵不血刃的攻略河内,就算不在第一时间出兵西进。也可以对曹操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他无法在荆州战场投入足够的资源。没有曹操这个主力,单靠江东一家和咋呼劲远超真正实力的淮南,刘表说不定就能顶住这一波。

曹操偷不成荆州这只鸡,又将关中的收获让了一半给马腾、韩遂,而且还要时刻防备着刘表逆袭,自然不可能凝聚起足以抗衡青州的资源反过来,让曹操、孙策得了逞,王羽还没办法从北疆抽身,或者和张燕、张扬谈不拢,刀兵相见了,那形势之优劣,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由此而论,青州军这场东征,确实从始至终,都没将辽东纳入攻击目标。担心战事延绵只是其一,更关键的是,二张都眼睁睁的看着北疆局势呢,如果王羽来硬的,很容易会引起二张的戒心,坏了招抚大计。

二张都不是没有其他选择,河内的战略价值就在于其位置,与多方势力接壤,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是个交通枢纽,张扬大可以选择其他人投靠。

张燕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从太行山上下来的,要是逼急了,大不了就一拍两散,他拉着队伍回山上去便是。

虽然这两年青州这边也做了很多工作,令得包括二号人物王当在内的很多黑山军将,对对青州抱有极大的好感,并且乐于归顺,但黑山军的团结性却也不容忽视。

如果张燕认定王羽表里不一,坚决不归顺的话,王当等人还是会听从他的命令,到那时可就麻烦得多了。

这些算计,辽东那边当然不可能知道,因为辽东的消息太过闭塞,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持,就算公孙度智比天高,也不可能分析出来这么多。其实,只要他在辽东窝着不动,青州军怎么也不可能主动去打他。

是以,解决辽东问题,才是太史慈和魏延这一次的主要任务,押送粮草什么的,只是表面做给人看的。而太史慈气势汹汹的冲过来,想要的效果,正是现在这样。

“武力是拿来威慑的……”太史慈摇摇头,没精打采的说道:“主公总是能说出这种似是而非的道理,驳吧,咱还驳不过他,但做起来还真是没劲呢。”

刚腹诽了两句,船身微微一晃,知是辽东人到了,太史慈霎时间敛身肃容,惫懒神色尽去,全然一副郑重庄肃的模样,看得魏延在一旁直咂舌,心道:子义兄的变脸功夫何时练得这般炉火纯青了。

“子强兄,阳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乎?”

“毅碌碌之人而已,苟且度日罢了,倒是子义将军风采远盖当年,青州第一猛将之名,便是在辽东这样的偏僻地方,也是如雷贯耳呢。”

一照面间,双方就在言语上先小小的交了一次锋,都在心中暗叫厉害。太史慈的招数比较简单,通过称呼的疏离远近,在辽东二将之间制造点隔阂。柳毅则是对太史慈的小招数置若罔闻,反过来明赞太史慈的成就,实则暗讽对方不念旧情。

“些许薄名,不足挂齿,子强兄过誉了。”

太史慈知道柳毅虽是武将,实则做惯了商人,打起机锋来,可以与糜竺、王修这帮人斗得有来有往,远胜于己,自不会以短击长,稍事寒暄后,他也是直截了当的问道:“两位不在辽东逍遥,怎地大张旗鼓的赶来辽西海域?莫不是听闻我军损失了一批粮草,赶来助战的么?”

柳毅与阳仪对视一眼,一时也都搞不清楚太史慈这话是什么意思。

柳毅也顾不上庆幸船上没有青州的文臣、幕僚,可以在言语上占得上风了,当即问道:“损失粮草?难道是战事有变?”

“唉,都是文长立功心切,俺耳根子软惹的祸……”太史慈不理魏延不满的眼神,故作叹息道:“虽然一把火烧得乌桓大军损失过半,肝胆俱寒,但几万斛粮草却都赔进去了,再加上那些引火之物,唉,算起来也是得不偿失啊。”

他这卖萌讨乖的手法相当初级,比起柳毅的绵里藏针,差距实不可道以里计,但架不住他有干货,表达出的意思足够惊人,柳毅、阳仪当场色变。

“太史将军,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阳仪顾不得许多,直言追问道。

在青州军东征之前,辽东和乌桓一直是敌非友,这么多年双方互相攻伐,积累的仇怨不知道有多少,说是仇深似海也不为过。要不是指望对方做为屏障,挡住青州军的锋芒,阳仪哪管乌桓人死活?

这次水师出动,公孙度也是指望着干扰青州军的补给线,让乌桓人多支持些时日,为两军的最后谈判多争取些筹码。可若阳仪没会错意,太史慈也不是信口开河,那这里面的意义就太可怕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俺和子义将军不小心撞翻了一艘粮船,丢了几个俘虏,导致屯粮点被发现了,然后……”魏延涎着脸接过话茬,又把太史慈撇清的责任给推回去了。

火烧粮营虽然得胜,但毕竟是自行其是,回去八成还是要挨顿骂的,魏延可不能任由太史慈把责任全推给自己,挨骂事小,要是被排除在中原大战的主力阵容之外,那才真叫冤枉呢。

他这点小心思,别说阳、柳二将根本没注意,就算留意到了,也只会认为,这是魏延在秀团结,还是在卖萌,压根就不会往心里去。

实际上,这一刻,二将完全被魏延透露出来的信息给震住了,惊呆了。

乌丸人必败,是辽东上下的共识,但在众人的预想之中,乌丸人至少还能支撑一两个月,如果粮食足够,他们甚至可以且战且退,将战事一直拖到秋冬之际。

但现在,如果太史慈和魏延不是虚张声势,那乌桓人现在就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了。开战近月以来,他们一直没有还手之力,先前还能支撑,是因为损失还在承受范围之内,现在近万兵马被太史慈烧了个灰飞烟灭,谁还能指望蹋顿继续坚持?

仗已经打成这样了,辽东水师即便能封锁海路又能如何?

这一刻,辽东二将之间的隔阂终于消于无形,两人相视无语,面色惨白,都傻眼了。

第八零九章兵不厌诈

良久,阳仪才从雕塑状态变了回来,他艰难的吞了口口水,露出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问道:“呵呵,太史将军和魏将军莫不是在戏耍我等?照二位的说法,这一仗是许攸指挥,难楼、苏仆延皆有参与……”

“是这样没错。”太史慈坦然回答。

“这就有些说不通了……”阳仪本是没话找话,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心神略定,思路也顺畅了不少,“许攸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在中原却素有智者之称。难楼、苏仆延也非泛泛之辈,更兼还是地头蛇,岂有不识地利,贸然入彀的道理?”

柳毅眨眨眼,不知道阳仪干巴巴的说这几句是怎么个意思。

阳仪这番话,显然是要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然而,一来他说的这些理由远称不上有说服力,而且就算他说得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事实啊。

太史慈和魏延不可能在说谎,若他们护送的是粮船,倒还有可能为求脱身,虚言恫吓。可青州船队是从东面来的,船只吃水并不深,就算打不赢,总也是跑得掉的,这里距离海岸线并不远,大可以弃船登岸,而非睁着眼睛说瞎话骗人。

虽说兵不厌诈,但太史慈和魏延都是青州军中极富勇名的少壮将领,恐怕他们不会将骗人成功当做什么荣耀来自诩。更重要的是,双方现在进行的,应该算是第一次高层的会晤和谈判,在这种时候大言旦旦。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正因为现在是乱世,所以重诺守信者才弥足珍贵。除了那些让人费解的举措之外。自王羽以下,青州给外界的印象基本上还是正面的,太史慈这样的人,又岂会为了脱身,就轻易授人以柄,落下口实?

没这个道理呀。

但柳毅也不会把阳仪当成傻子,就算受了再大的刺激,这个老对手也不至于突然变成白痴了。他说这些话必有用意才对,只是自己一时没想到而已。

太史慈的想法和柳毅差不多,觉得阳仪是在无理取闹,他可没心思跟对方斗嘴皮子玩,所以直截了当的反问道:“阳将军,你到底想说什么?”

“本将的意思就是……”

阳仪脖子一梗,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贵军自称已经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口说无凭,总得拿出点证据来才行吧?就在数日之前,还没听说贵军获胜的消息,怎么就这么巧,隔了这么两三天,二位就巧施妙计。成功歼灭了乌丸主力呢?不合情理,完全不合情理啊。”

他大言不惭,一味胡搅蛮缠,但其他人脸皮可没他这么厚,随行的几名亲兵。都把脑袋垂到了胸口上,面红耳赤的。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给埋起来,输阵不输人,阳将军这样,实在是太丢脸了。

柳毅倒是没这么快下结论,但他低着头若有所思,看起来和亲兵们倒也差不多。

看着阳仪强装出来的那副死不改悔的样子,青州众将也都止不住的想笑,倒是魏延留了个心眼,琢磨着阳仪这么瞎折腾,会不会是故意要搅黄这场谈判?

这个念头一萌发出来,也是越想越有道理。只要这边哄然笑起来,阳仪就可以借势作恼羞成怒状,拂袖而去,让这场谈判无疾而终。

虽说公孙度没出现,本也不会有人指望今天这场谈判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但魏延很清楚乘胜追击的道理。阳、柳二将是公孙度的左膀右臂,趁着这场大胜带来的震惊,将青州军强大的印象植根在他们脑海之中,借以来影响公孙度,是很有必要的举措。

让阳仪走了的话,那就夜长梦多了。

魏延最担心的就是公孙度和曹操或者孙策联系上,如果公孙度对中原形势有了完整的概念,知道三家分荆的计划,那他的底气就会足得多,直接摆出抵抗到底的姿态来,主公就拿他没招了。

公孙度名义上只是辽东太守,但他控制的地盘极大。如果有必要大踏步的后退,他甚至可以一路退到乐浪郡去!

这样一来,无论打不打辽东,北疆都会留下隐患,那就与主公的初衷差得太多了。

“阳将军要看证据?没问题!”心念电转,魏延手上也快,扯了正要大笑嘲讽的太史慈一把,拦住后者的话头,然后用商量的口吻问道:“只是不曾想会在这里与二位相遇,证据却是没带在身边,若是阳将军没什么急事,不妨在这里等等可好?某这就派人去取。”

“如此甚好。”阳仪这次倒是没胡搅蛮缠,脸色虽然还很难看,但很好说话的点了点头:“只是此间事也须得禀报我家主公知道,方可做出定夺……”

魏延眼珠一转,点点头道:“原来公孙将军也到了,阳将军言之有理,那就这么办吧。”

阳仪、柳毅告辞而去,太史慈却也没调转船头归队的意思,只是传令陈撼,让人登岸去给张辽送信。

两百艘各式海船分成两边,铺满了海面,太史慈的旗舰停在中间,双方又恢复了最初的态势,区别唯有船只都下了锚,停在了原地。

“法礼,你到底打得什么主意?”半路上,柳毅忍不住的问道。他现在可以肯定,阳仪是另有打算了,否则公孙度还在襄平呢,阳仪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什么?

阳仪脸上已经没了那股胡搅蛮缠,死不认输的光棍气,代之的是阴狠与决绝:“辽东事已不可为,唯今之计,只有尽量攫取筹码,方可保住辽东基业!”

“筹码……”柳毅心下一凛,颤声道:“难道……你是想……”

“只有这样了!”阳仪咬牙点头,证实了柳毅的猜测:“拿下太史慈和魏延,然后趁着青州人无备,沿着海路一路清扫过去,能扣下多少人船,就扣下多少,然后退回辽口,传召那张方,摆明车马与青州谈判。”

“这,这未免……”柳毅满面踌躇。

“兵不厌诈!”阳仪知道同僚心思,也知道这件事必须得到对方的配合,所以难得的没有冷眼相对。

“不管怎么说,都得渡过这个难关!辽东基业来之不易总不成真的让主公被逼着放弃兵权,被人高官厚禄的当做摆设养起来吧?一切非议,皆由仪一身承担,若青州执意追究,仪又何惜一死,以报效主公知遇之恩?不然,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柳毅默然摇头。

事已至此,便是大势已去,哪里还有什么逆天改命的手段?阳仪这招死中求活,虽然冒险了些,但也不能不说是很精妙的一招。

如果真能扣下青州百十条船,几千士卒、水手,以王羽一贯的作风,只怕真的会对辽东投鼠忌器。所谓谈判,不就是双方互相试探底线,然后各自做出适当的妥协,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吗?

既然如此,那么在谈判之前,尽可能的攫取筹码,以争取更多的退让余地,这总是不会错的。

思忖已定,柳毅决然说道:“毅愿与法礼兄共进退!”

“好!”阳仪大喜,当下不避前嫌,与柳毅商量起具体的细节来:“青州的海船航行速度很快,特别擅长利用风向。现在两边相距足有一千多步,摆明车马冲上去肯定不行,但又不能让他们跑了,走漏了风声,理当智取,小弟以为可以这样做……”

……

等待是漫长且无聊的,太史慈百无聊赖的站在船头,向四下里张望着,突然说道:“文长,你发觉没有?辽东的船似乎在动诶。”

“是吗?”魏延手搭凉棚,前看后看,左望右瞧,观察了好一会儿,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有吗?是你的错觉吧?”

太史慈跺跺脚,看着水面上激起的涟漪,嚷嚷道:“反正我觉得你猜的不怎么靠谱,他们用哪门子缓兵之计啊?三家分荆那事儿,可是连许贼都不知道的,这万里迢迢的,曹操、孙策怎么就有那么大胆子,派人送这种机密情报到辽东来?”

“只怕万一么。”魏延也不是很有把握,但除此之外,他确实想不出阳仪胡搅蛮缠到底是为了什么,总不会是怕自己这边把他们扣下吧?那有用吗?扣了两个喽啰,难道就能让公孙度回心转意?别说阳仪、柳毅了,就算抓了他的儿子公孙康,也未必有这个作用吧?

“不然他们还能干什么?难道像你说的那样,趁咱们不留神,悄悄的靠上来,把咱们抓了当人质?真亏你想得出……不过话说回来,那阳仪的脾气,好像和你确实有点相似,没准儿你俩还真想到一块去了。”

“你不懂,因为你就是个外行!”太史慈摆出了专业人士的架势,煞有其事道:“咱们青州的船,主要是航海用的,靠的是风帆和海流,适用于远航。而辽东那些船,都是只在近海用的,他们的帆和船型都比不上咱们,却有很多船桨,短程加速比咱们快得多……”

说着,他抬手一指:“你看看,是不是又近了?他们肯定把船锚收起了一半,让船慢慢往前漂呢,等着距离差不多了就……”就在这时,他的声音骤然变得尖锐起来:“看呐,果然来了!”

魏延被吓了一跳,循声看时,却见对面的辽东船队千桨齐出,在平静的海面上激起了千万个雪亮的浪花,船只由静转动,骤然而前,猛扑过来!

第八一零章富贵险中求

阳仪对目前的态势很满意,将士们很完美的执行了命令,船队悄然起锚,就那么借着海流的推动,向前缓缓移动,在达到目视可及的距离后,暴起突袭。

看起来青州军完全没有应对突袭的心里准备,直到辽东水师全线突进,青州水师的甲板上,才有慌乱的人影四处晃动,局面,正朝着极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现在才发现?哼,已经来不及了。”阳仪眼中闪过一缕寒芒。

海上的视野比陆地上远得多,在今天这种清朗的天气中,在十几里外就能发现目标。等到双方以临战姿态相互靠近,太史慈的旗舰单独突前时,两支舰队的距离已经只剩四五百丈了,太史慈的旗舰更是处于风头浪尖上,距离辽东水师的距离不足八百步。

这么点距离,在海上差不多算是肩挨肩了。阳仪又借着拖延时间的机会,悄悄的往前漂了几百步。

剩下的距离,在辽东水师的全力冲刺下,只要半柱香的时间就能越过。也就是说,太史慈的旗舰连转向都来不及,就会被团团包围。

除非剩下的十一艘船当即立断的丢下主帅逃跑,否则就不用担心有漏网之鱼。

这一仗,赢定了!

对方太大意了,或许不应该说是大意,只是青州军成军至今,几乎战无不胜,没吃过什么亏,又刚好在大胜之后,对自己这边多少有些轻视,觉得自己这边不敢冒险出手。

只可惜。世事无绝对。

他对柳毅说的理由并非全部,抓人质这种事。说到底主动权还在对方手上,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