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皇系统(君仙)-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句话就说得大将军何进喜笑颜开了。
“过奖过奖,董将军真是得了一佳婿呀,也是国家栋梁之材也。”
正在寒暄之时,忽然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却是另外三路将领到了,其中的王匡本是何进麾下亲信,不久前才任命他为河内太守,此时来到大将军何进身前,连忙大礼参拜:
“小将参见大将军。”
“末将等参见大将军。”
另外二路将领之中,桥帽已经是五十来外的人了,而并州刺史丁原却还是中年人,他的身边跟着一员白袍小将,在众人中格外突出显眼。
“桥将军,丁将军,二位还好吧。”
“托大将军的福,小将还安好。”二人均非常恭敬地回礼。
“这位小将军颇为不凡,却是何人?”何进也大笑,然后指着丁原旁边的那名年轻将领问道,他能够感觉到此人相当突出。
“这是小将的义子吕布,字奉先,武艺精熟,常年随侍身边以充护卫。奉先,还不见过大将军。”
“末将吕布参见大将军。”白袍上前一步,躬身一礼,朗声说道。
“丁将军却是好福气,得了这样一个麒麟儿,如今天下混乱,圣上正是要用人才之计,奉先有这身本事,不愁没有用武之地,日后必定能够建功立业,不愧所学的。”
“一切就全仗大将军栽培了,相信奉先对大将军会对小将一般恭敬,能够为朝廷效力,这也是奉先一向心中所愿的。”丁原大喜道。
“各位将军,圣上已经久等大家了,我们一同进去吧。”何进笑了笑,带着四位将领一起进了千秋万岁殿,而他们各自身边仅有几名亲随跟着,其他护卫则全部留在了朱雀门外。
大殿之上,群臣侍立,都在静静地等候着几路英雄进见,不过大多数人心中都在打鼓,因为他们担心各路军马进京,会引发变故,正心中忐忑不安。
“东郡太守桥帽大人到——”
“西凉刺史董卓大人到——”
“并州刺史丁原大人到——”
“河内太守王匡大人到——”
不多时,门外的司礼太监喊声响了起来,随后大将军何进带着众人鱼贯而入,来到了金銮殿下玉阶之前站定。
“圣上,臣奉命迎接诸位大人,现在诸位大人到了。”大将军何进拱手向上禀报道。
“臣等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即,董卓、丁原、桥帽、王匡等人带着臣僚纷纷下跪,而后恭敬地口称万岁。他们一走进千秋万岁殿中就感觉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上面金色的大殿上散发出的光芒,让他们不得不屏声敛气。
“众位爱卿平身。”
龙椅之上,少帝刘辩轻声说道,但是在大殿之中却清晰可闻,众人纷纷称谢,然后爬了起来,抬起头来打量起了这个刚刚登基的少帝。
而同样的,少帝刘辩也在仔细地打量他们,其中的王匡是认识的,所以刘辩向他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了旁边,桥帽是一个面白有须的老者,不过精神倒是非常健旺,一身朝服,神态恭敬。
而在桥帽旁边,就是丁原了,他正当壮年,身体强壮,高大魁梧,紫黑脸膛,一对凤目环眼,颇有几分高贵气息。而在丁原的旁边,最引刘辩注目却是一个年轻人,他身材高大,气质出众,目光炯炯,却有一股儒雅气息,不过掩盖不住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剽悍气息。
此外,刘辩格外关注的是董卓其人,果然如同历史上介绍的那样是一个大胖子,身材矮短,肚子突出,表面看起来像一个和善的老人,但是目光中偶尔闪现过一丝丝锋芒,那正是他的野心外露。
而在董卓的身边,正有一个中年人在仔细观察着少帝刘辩,那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儒生士子,头戴一顶青巾,颌下几绺黑须,目光闪烁不定,是那种极具机智的人物,他应该就是董卓的左右手,他二个女婿之一的李儒。
“各位爱卿,一向在地方上辛劳,此次联袂进京,据说有要事禀报,不知道到底所为何事?”
过了一会儿,少帝刘辩慢慢地开口了,朝廷众臣纷纷静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要发生的事情就在眼前了。
“启奏圣上,臣等听闻洛阳城中,十常侍为害甚烈,干涉内政,臣等请愿,铲除十常侍,还大汉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在大将军何进的示意下,王匡先站了出来,递上了自己的奏折,声言要铲除十常侍,顿时在朝廷众臣中引起了震动。
“吾皇圣明,十常侍结党营私,侵吞朝廷财物,大肆结交权贵,排除异已,导致了当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不除之不足以平民愤。”
东郡太守桥帽也是何进的老友了,听了王匡的上奏后,也立即挺身而出,环视朝廷众大臣,而后怒气冲冲地说道。
“圣上,臣等此次进京,并无冒犯圣上威严之意,确实是听闻天下百姓苦十常侍久矣。前有封谞勾结黄巾贼,后有蹇硕挟禁军而威胁大汉朝廷,现在张让、赵忠等人与董国舅勾结,有谋反之意,若不铲除,必将危害江山社稷,臣等皆为大汉臣子,希望能够为国家革除弊病,振兴大汉。”
并州刺史丁原紧接着也站了出来,声音掷地有声,震得大殿之中嗡嗡作响,更令一些朝廷大臣心中暗暗敬佩。
“嗯,还有董爱卿,你有何话要说?”少帝刘辩听了,点了点头然后转向西凉刺史董卓问道。
“圣上,臣与其他几位大人也是一般心思,十常侍为祸已久,如今到了不得不铲除的程度了。为了替圣上分忧,臣此次率领了西凉十万大军而来,无论十常侍如何反抗,臣也有信心灭杀他们,还请圣上恩准。
正文 218、少帝密诏
。
218、少帝密诏 12 ……》
“十万大军?董大人为了杀几个宦官;带了十万大军前来;莫非是有了不臣之心吗?”。董卓的话音刚落;旁边文臣之突然闪出一人;指着他厉声喝道;话音清越;自然有一股慑人之势;令董卓心下一凛;不由自主后退了一步。
“大人是何人?”董卓目中冷光一闪;稳住了脚根问道。
“此乃当今国丈;太傅蔡邕大学士。”旁边立即就有官员小声地说道;令董卓心中一震。
“太傅大人说得对;董大人;西凉黄巾贼势浩大;你不将十万大军留在西凉剿匪;却意图率领大军进京;究竟意欲何为;莫非真有反意?”
就在此时;另外一名中年儒生也跟着上前大喝了起来;他神态端庄;一身正气;气宇轩昂;目光炯炯;不怒自威;令人不敢直视。
“汝又是何人?”董卓再次心中一颤;吓得后退了一小步;随即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连忙又恢复了神情;重新上前问道。
“本官乃太保陈耽。”
对于陈耽;董卓还是听说过的;毕竟陈耽以前就是司徒;三公之一;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是也知道他是一个耿介的儒生士子。
“二位大人见谅;我们董大人率领大军进京;确实是一翻好意;并无任何对圣上不敬之心;否则的话又怎么会服从朝廷的命令;屯兵于八关之外。所以这其中一定是有所误会;而且我们率领大军而来;其实也是为了肃清洛阳周围的一衅巾余贼;为朝廷分忧的。”
就在此时;董卓旁边的李儒也上前一步;朝着二位大人施了一礼;恭敬地说道;他身为儒生;面对这二位儒生中的领袖人物;心中也有些不安;不过为了帮助董卓脱离困窘局面;不得不站出来辩解。
“哼;有没有二心;并不是看得见的;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要铲除为祸的宦官;也不必兴师动众地率领十万大军而来;若要证明你们没有二心;须得立即退兵回西凉方可。”
“大人说得是;是我们考虑不周详;这翻回营之后;立即就会退兵回西凉;保证只留少量兵马在此为圣上助威就行了。”
“好了;各位爱卿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不必为了一点误会而纠缠不清;朕倒是愿意相信董大人此举没有二心;否则的话这洛阳城也不是那么好进的。至于各位爱卿提出来的奏折;朕已经知道了;一切还得等到禀过了母后才做决定。大将军;几位大人远道而来;殊为辛苦;你就代朕设宴好好地招待他们一翻吧。”
“是;臣等告退。”众人看到少帝刘辩似乎有些倦了;纷纷跪拜叩头。
“对了;董大人;朕突然想起一事;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在这时;少帝刘辩一下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精神又好了起来;叫住了董卓。
“不知道圣上要问什么;臣定会知无不言。”董卓心中暗自猜测;不过仍然不知道这年轻的大汉天子要问些什么。
“朕听闻董大人得到了一匹千里马;名叫什么赤兔的;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回禀圣上;臣确实在西域之中得到了这样一匹千里马;乃是有名的汗血宝马;只不过性子太烈;平常人根本无法骑乘;所以此次并未随军带来。圣上若是喜欢的话;微臣回到西凉后;一定派人送进宫来。”
“董大人;此言不实吧。”没想到就在此时;旁边的丁原突然对着董卓喝了一声。
董卓脸色一变;转向丁原皱了皱眉头道:“丁大人;难道你认为老夫会欺骗圣上不成?”
“董卓;方才在外面的时候老夫看到了你骑的那匹马;难道那不就是你说的汗血宝马赤兔吗?为何却要在圣上面前撒谎;说没有随军带着宝马;此不是欺君之罪吗?”。丁原冷冷地喝道。
“圣上恕罪;丁大人所说那匹马;确实也是汗血宝马;只不过却不是赤兔。汗血宝马是西域中出产的一种良马;剧烈运动之下身上会出现血一般的汗水;其脚程也要超过普通的马。只是赤兔乃是汗血宝马中的佼佼者;一向不服人骑;就是董大人也无法骑乘;所以那是丁大人看错了。”
听了丁原指责董卓欺君大罪;李儒慌忙上前跪了下来;向少帝刘辩解释道;而他身旁的董卓额头周围冷汗直冒;心中对丁原已经动了杀机了。
“哦;原来如此;爱卿可是董大人的乘龙快婿李儒呀?”刘辩知道这个李儒为机辩;如今在紧要关头果然发现出其出众的才智。
“微臣正是;想不到圣上也知道小臣。”
“朕也是偶尔听闻;董大人身边有二个佳婿;其中一人力大如牛;可为猛将;另一人机智百出;善于应变;精通权谋。而董大人这些年来能够建功立业;全仗了这二个佳婿;今天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只希望李大人在辅助董大人的时候;不要走上了歪路;为董大人招来大祸才是。”
听了少帝刘辩的话;李儒顿时只觉得脑海之中嗡嗡一遍;根本从来就没有想到少帝这般年轻;却连他也在关注之中;那么说来西凉的一些事情岂不是也在这个少帝的监视之中么。
“圣上金口良言;小人一定谨记;董大人一心为大汉;绝不会走上歪路的。”想到一些事情;李儒不由得冷汗淋淋;背心顿时湿了一遍。
“哼;董大人可别心虚呀;圣上可是慧眼如炬;心里什么都清楚的。”丁原在旁边还是没有放过董卓;他早就听闻了一些关于董卓的事情;一向看他不惯。
“丁大人此是何意;莫非老夫什么地方得罪了你;今天竟然在此落井下石;欺我董卓怕你不成?”董卓被丁原再次一激;顿时恼怒了起来;双眼凶光四射;朝着丁原一步迈去;气势汹汹。
“住手;大殿之上;董大人想敢什么?你当着圣上的面对大臣动手;眼里还有没有圣上;莫非真的要反了吗?”。
就在此时;丁原旁边的吕布大步上前;挡在了丁原和董卓的中间;怒声喝斥了起来;神威凛凛;状若天神;让董卓一阵心虚;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好了;各位爱卿都休得再闹下去了;回去之后各自按照朕的旨意行事;不得有误;否则一律视为反叛朝廷;按罪当族诛。”
刘辩没有想到丁原与董卓之间本就不和;这么看来历史上的董卓对丁原动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当下暗中命令张辽寻机去拜访这位昔日的上官;与他之间拉好关系;不过却暂时没有提及吕布会反叛丁原的事情。
当天回到军营之后;几路大臣都收到了一道圣旨;除了董卓之外的三人;他们的旨意内容都相同:“严密监视西凉军的动向;若有任何不轨行为;各路大军协同;进攻西凉军;不得有违;否则视为与西凉军共谋背叛朝廷;诛灭九族。另外;西凉军分别在某处地方布置了军营;目的是监视你方军队的动静;务必小心防备;莫要被其所趁。”
当看到这封密诏时;王匡二话没说;立即吩咐全军加强戒备;做好战争准备;目标以西凉军为主;同时在周围广布侦骑;防止被偷袭。
桥帽看了密诏之后;当即将密诏焚毁;悄悄吩咐手下大军严加戒备;但是却并没有针对西闵军做出布置;主要是采取了防范的措施。
至于丁原;在看到了密诏之后;立即挥军前移;将大营驻扎到了郭汜的军营数里之外;而且占据了一处山头;全军将士严防死守;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父亲大人;为何要如此安排呢?”吕布并没有看到密诏;所以过来问讯。
“奉先来得正好;那董卓率领十万西凉大军前来;恐非好心;为父现在移师靠近其右军;正是为了予以震慑;让他明白若是他有所异动;我们并州大军绝不会放过他;让他有所迟疑。”
“父亲大人;我们不过五千人马;西凉有十万大军;若是他们不顾一切来攻打我们;岂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我儿不知;董卓若是真有图谋;绝对不敢此事发动战争。而且;洛阳城内外还有上万御林军和羽林军;他们必定不会坐视董卓攻击我们。还有另外二路大军以及洛阳八关守军;都不会任由董卓胡作非为的。”
“既然父亲大人这般说了;那孩儿就去布置安排;谨防西凉军偷袭。”
“呵呵;我儿奉先勇冠三军;西凉军不来便罢;若是来时;我父子齐心协力;必定可以打他个落花流水;有来无回。说什么西凉军剽悍勇武;哪里及得上我儿奉先训练出来的精锐呢;哈哈哈哈。”
再说董卓一行回到了大营之后;董卓的脸色非常能看;啪地一声将一个茶杯砸到了地上;吓得周围的众将士一惊。
“岳丈大人息怒。
正文 219、西凉撤军
“哼,刘辩小儿,竟然想强要老夫的赤兔,他做梦,想得美。还有蔡邕、陈耽之徒,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却身居高位,也敢指责老夫,将来必定杀此二人。特别是那丁原老匹夫,竟然敢当众拆我的台,让老夫差点被少帝责罚,此仇必报。来人呀,给我传令郭汜,杀过去端了丁原的大营。”
董卓大怒,当即就要下令郭汜攻打丁原部众,却被李儒拦了下来:“岳丈大人,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你也要拦我。”
“岳丈大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你要三思呀。”李儒跪了下来。
“你说说看。”
“岳丈大人,此次我们率领十万西凉军而来,朝廷肯定是会有猜忌的,所以我们不宜此时大动干戈,否则就会被朝廷视为谋反,到时候发下诏书传扬天下,我们将无处立足。
特别是今天少帝的表现让小婿非常不解,他不但知道我们西凉军的情况,而且还对小婿也似乎了解甚深,所以小婿担心我们西凉人中早就有了朝廷的奸细。
如今我们虽然拥有十万大军,但是洛阳城外有八关之险,内有高城深池之固,攻之不易。加上朝廷还有上万精锐禁军,以及周围的各路诸侯,恐怕到时候我们会处于乱局之中。
所以如今之计,我们要取得圣上的信任,能够率大军入洛阳,如此则可以兵不血刃,直接控制朝廷,到时候一切就可以由岳丈大人做主。”
“你说得不错,现在确实不是妄动之时。对了,刘辩小儿不是给了我们一封密诏吗?快看看说些什么?”
董卓拿出了密诏,递给了李儒,却是一封御笔亲手书写的纸条,上面写着:董大人不远千里而来,殊为辛劳,特奉上美酒百缸,牛羊千头慰劳大军;然而大军离境,颇多不便,劳师动众,影响深远;
况如今京师内有御林军,外有羽林军及八关将士,固若金汤,不必劳动大军;希望董大人即日奉诏,将大军撤回西凉,为了应付变故,准许董大人留军三万,若再多便是对朝廷心有不臣,望大人奉令而行。
“果然如此,刘辩小儿害怕了,想让咱们撤军。”董卓哈哈大笑了起来。
“岳丈大人意下如何?”李儒想了想,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没有说,而是恭敬地问道。
“当然不能撤军了,若是大军撤走,老夫还怎么掌控京城,到时候凭借什么控制大汉朝廷?”董卓当即摇了摇头。
“岳丈大人如果不撤军,那么如今便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李儒淡淡地说道。
“什么路?”
“立即起兵造反,直接攻打洛阳。”
“为何要立即攻打洛阳?咱们可以表面上答应撤军,但是却故意拖延时间,如此过不了多久,洛阳城中必定生乱,那时候咱们就有机可趁了。”
“岳丈大人想法不错,但是少帝必定不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的,若是我们不立即真正撤军,恐怕他马上就会连续降旨而来,而且还会弄得人尽皆知,到时候我们也只有起兵造反一条路,而且还失去了先机。”
“那若是立即起兵造反,攻打洛阳城,应该没有问题吧?”
“不,问题大得很。如今少帝肯定是严防着咱们的,洛阳城内外各支朝廷禁军及八关将士都做好了防备。而且说不定其他三路军队也接到了少帝的指令,暗中监视着咱们大军呢。至于朝廷还有没有后手,孩儿暂时还想不到,所以想要直接攻下洛阳城,恐怕就是成功了,咱们西凉大军也会损失惨重的。”
“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是好?”董旧有些不满地问道。
“孩儿认为,我们应当撤军,只不过少帝让我们留三万,我们可以让将士们挤一挤,留下五万人马。而撤离洛阳的大军也让他们故意慢行,随时都可以回头,加上牛辅屯住在陕西的大军,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来得及作出应对的。”
“既然如此,那就依你之言吧,不过那丁建阳老匹夫身边有个义子吕布,勇武过人,将来是我们的劲敌,如果能够想个法子杀了他或者是让他投向我们,老夫岂不是如虎添翼吗?”。
“吕布此人既然是丁原义子,想必不容易说动他,不过孩儿下来可以安排人去试试,只是要慢慢来不能着急。”
“暂时不急,一切都静待洛阳城中变乱发生之时再作计较。”
当下董卓在渑池按兵不动,大将军何进派人前来相请,董卓按照李儒的吩咐,只推说圣上无旨,不能妄动,否则将被视为谋反大罪。
同时,五万西凉军大张声势,号称七万大军,离开了渑池往西凉而去,只不过他们行动散漫,三天时间才行走了数十里,若是紧急行军,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够赶回来。
少帝刘辩这段时间隐于禁宫之中,极少露面,朝廷有什么大事也只让四位辅政大臣协同处理,却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事实上,如今的刘辩也是颇为紧张的,虽然他有不少后手,但是董卓的十万西凉大军还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小心谨慎地算计,否则一旦出了差错,洛阳城就不保了,尽管他能够逃得性命,但是想要东山再起,恐怕就非常困难了。
如今,刘辩利用灰鹰的侦察能力,将整个洛阳城周围方圆百里之内包括八关全部都监控了起来,所以各路诸侯以及董卓的军马调动他都一清二楚。同时,皇宫之中也被他利用绿八哥监控了起来,特别是十常侍诸宦官,一旦有所不对他就会雷霆行动,先斩杀了他们。
此外,刘辩还利用三只蜂影雀为自己传递信息,不但速度奇快无比,而且非常保密,每天都有不少命令传达到各处地方,如同一个庞大的机器在高速运转着。
对于董卓只撤走了五万大军的事情,刘辩并没有说破,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够让西凉军撤走一部分,那么有了种种布置之后,刘辩也不那么担心董卓会直接对洛阳城发难了,至于他剩下来这五万西凉军,若是董卓的行为超出了刘辩的预计,那么刘辩也不介意使用一些非常手段全部诛杀。(未完待续
正文 220、议杀何进
。
却说各路军马到来,被吓破了胆的却是禁宫之中的十常侍,他们本来还以为买通了车骑将军何苗与舞阳君母子,说动了何太后放过他们,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却没有料到大将军何进竟然引来了四路大军。
那天各路诸侯入朝之后,十常侍就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开始担战心惊了起来,同时他们也频频联系,商讨着对策,不过看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无法幸免于难了。
这天晚上,张让、赵忠、郭胜、段圭、侯览、曹节等十常侍及一群心腹宦官齐聚张让府中,人人面有戚色,恰如那吓破了胆的老鼠,一点点风声都让他们以为是大将军何进带人杀过来了。
“各位大人,我们在一起经历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