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新秩序(八宝)-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军扩军之后,赵五升任前团指挥使兼前团左营指挥,跟随他而来的都头李彦直也当上了前团右营指挥,算得上仕途顺利。沧州军是燕军第一主力,左厢是沧州军主力,前团又是左厢的先锋。说是主力中的主力也不为过,故此,赵五和李彦直的名声直抵燕王耳边,已经是燕军之中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赵五率部挺进太行陉,第一个要面对的关口就是羊肠坂。所幸羊肠坂已经废弃,因为距河内不远,诸侯联军没有在这里驻兵,倒让赵五的小心翼翼成了白费。

过了羊肠坂。第二处关口便是盘石城。盘石城离河内有八里多地,正好是山中一日的行军距离,诸侯联军便在此处设置了中转营地。

驻守盘石城的守将眼见长长的运粮车队过来,心中毫不起疑。一边命人打开关隘,一边下来翻检车辆,想要看看有什么好东西,能捞一笔算一笔。正在他翻检之时。冷不丁左营暴起发难,顿时将他砍死,乔装成民夫的右营也从大车中抽出兵刃。呐喊着涌入盘石城中。

驻守盘石城的守军本就没有多少,不用多少工夫便溃散下去,数十名守军丢下兵刃,向着后面就逃了出去。赵五留下李彦直清剿残敌,自己则带着左营追了下去。

要论起脚力,诸侯联军没有一支行伍能赶得上沧州军,赵五追出三里地,便一个不留的将逃卒全部拿获,总算是没有让消息泄露出去。

左营停留在原地,放出哨探后就地露宿,同时连夜审问拿获的逃卒。当夜,李彦直率右营赶到,追上了赵五。

按照擒获的一个军官交代,之后的碗子城、大口、小口、关爷岭、斑鸠岭都没有多少驻军,这些地方都年久失修,诸侯联军也没那点心思去加固完善,只是放了很少的兵力驻扎,以维持作辎重转运。如碗子城、小口、斑鸠岭等地都只有一队士兵驻守,大口和老爷岭人多点,各自也不过一二百人,其中还有一半是民夫。真正的硬骨头是太行陉最北端的天井关,那里地势险要,还有重兵驻守,至于到底有多少兵,这个军官也不清楚。

赵五连忙让人火速将军情通禀钟韶,请求钟韶加紧派兵接应。

有了太行陉的详细军情,前团的进攻就顺利多了,或是大摇大摆赶着车辆明目张胆的闯上去,或是连夜抹黑派人偷袭,几乎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战斗,便轻松拿下了之后的各处关隘。钟韶也催促大军紧跟在前团身后,一路抵达斑鸠岭。

但任何事情总有意外,攻占斑鸠岭的时候,有几个逃卒钻进了山沟里,一个不留神就失去了他们的踪迹。

赵五生怕他们跑回天井关通风报信,稍作整顿后,便立刻催促前团赶路。可是当他们赶到天井关的时候,却晚了一些,关口上戒备森严,前团士兵刚刚露头,便被一阵箭雨射了回来,显然,驻守天井关的诸侯联军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动向。

天井关是太行陉的北口,同时也是泽州的南部屏障,离泽州只有四十五里。关键是这四十五里都是平地,非常好走,若是天井关驻军携带了马匹——赵五估计肯定会有,那么守军向泽州方面报信只需要半天工夫,算上泽州派军来源,留给前团的时间恐怕不会超过两天。对此,赵五非常焦急。

因为正当天井峡入口处,两侧山体陡峭如壁,所以天井关只能正面攻打——而正面,则是宽不过十丈、高三丈的石墙隘口。兵力无法展开、无法绕行侧击、攻城器械又拖不进来,这该怎么打?

关上守军射了一通箭,然后提着兵刃直至前团士兵,个个破口大骂,骂完又哈哈大笑,着实气煞了赵五。有几个都头按捺不住,跳着脚的向赵五请战,要带士兵硬冲,却都被赵五拦了下来。

苦等到傍晚的时候,赵五终于将钟韶等了过来。钟韶风尘仆仆,一脸的憔悴,簇拥着他的各级军官们衣甲上都满是灰土,可见路上的辛苦。赵五上前问候几句,立刻讲了讲天井关的情形,末了问道:“统制,那东西是否带来了?”

钟韶笑道:“放心吧,就在后面,后勤营的弟兄也到了……等轮到你上的时候,可别尿了裤裆!”

赵五大喜:“可要卑职做些什么?”

钟韶摇头:“交给后勤营吧,你就带队准备好,到时候冲进去厮杀就是。”

因为时间紧张,后勤营顾不得吃饭,一到天井关下便即开工干活。他们把运送辎重的奚车腾空了几辆,做了简易改装,然后就向着天井关推了过去。

天色虽然黑了下来,但关上关下都燃着无数火把,将战场照得分外通明。眼见燕军推了几辆怪异的“盾车”上来,守军便打起全副精神,时刻等候着燕军冲城。

后勤营的改装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奚车的正前沿钉上一块厚三寸、高一丈的木板,木板上绑一层浇过水的粗布,就成了一辆简易盾车。几辆盾车排成一排,并肩子往前推,一直推到天井关下三十步的地方,形成一个防箭的掩体,第一步工作变告完成。

几十个后勤营的弟兄来到盾车后面,挥舞着铁锄和铁铲,奋力开挖。他们要做的是第二步,从这里开始向下,挖一条地道,直通天井关下。

三十步的距离并不远,但却可以保证不被关上的滚木礌石砸到,唯一可虑的是守军用火油罐抛掷,所以也专门安排了几个人加以防备,他们举着湿漉漉的麻毯,随时准备灭火。

赵五让李彦直带了两个都的刀盾手,在关城弓箭的射程之外列队待命,如果守军开关出击的话,他们要负责上千厮杀,保护后勤营的弟兄。同时,赵五还将弓箭都调了上来,隔着老远和关上对射。

呯呯砰砰的挖掘声一直持续了整个夜晚,后勤营轮换了好几次,始终保持着挖掘的进度。说实话,这段路并不好挖,因为山石太多,着实影响了后勤营的工作。直到第二天天光大亮,地道才堪堪完工。

守军前半夜时还在努力骚扰和阻止燕军的动作,但从后半夜起便没了什么兴致,话说挖地道攻城的战术已经很老套了,应对之道也不知有多少种,你要挖就挖吧,到时候让你们有来无回就是!

地道挖好之后,后勤营来了几个年轻的军官,岁数虽然不大,但臂章上的衔级可不低。几个年轻军官扛着一串包裹,猫着腰就下了地道,片刻工夫,其中一个露出个脑袋,要了几把铁镐后又沉了下去。

赵五一天一夜没睡,始终盯着洞口,不止是他,钟韶以下,沧州军军部及左厢的高级军官们都没睡,全都在旁边等待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似乎是漫长的几个时辰,又或许只是一盏茶时分,几个年轻军官从地道中退了出来,然后合力掩埋洞口,他们掩埋的时候极其小心,似乎生怕弄坏了什么宝贝。

其中一人打燃火折,一缕青烟伴随着嗤嗤声冒起,几个军官飞也似的掉头就跑,与此同时,“掩耳”的命令传来,赵五连忙双手捂住耳朵……

天旋地转间,似乎整座山都崩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南北战策(十)

ps:感谢rg1969、海纳四水木木、铁人、九雷正天兄的打赏。

十一月七日,钟韶攻占天井关,整条太行陉通道尽入掌中。至此,以梁军为首的诸侯联军四十万人,被尽数包围在了北自石后堡、南至泽州之间的上党盆地中。但这种包围并未尽其全功,因为泽州之东还有太行八陉中的另一个陉口进出泽州,就是白陉。

白陉的北口就是泽州城东北六十里外的陵川,与泽州、高平呈三方犄角之势,如今在诸侯联军手上。从陵川向东南方向,穿越白陉,可抵达太行山外的修武。诸侯联军于夏天时进兵上党,为了争夺时间,部分大军就选择了从白陉通过。只有将陵川拿下来,才能彻底封死诸侯联军的归路。

而要拿下陵川,首先必须占领泽州。

十一月十日,钟韶以沧州军步卒为主力,赵州军骑兵为掩护,集结步骑两万余人,强攻泽州。在又一次震耳欲聋的轰然之中,泽州南门倒塌,泽州沦陷。驻守泽州的朱友恭所部龙虎军两万人,以及匆忙由高平赶来支援的赵匡明所部楚军两万人,狼狈败出泽州,随即遭遇燕军铁骑追杀,损失极为惨重,只有寥寥数千人逃回高平,余者尽数殁于野地。

此役之后,高平方面没有发现朱友恭和赵匡明逃回来的踪影,燕军在野地之间也没有找到他们二人的尸首,据降卒所述,爆炸声响起时,二人正在泽州南门城楼之上。燕军事后仔细搜检,始终无法分辨出那些残碎的肢体和血肉中是否有朱友恭和赵匡明,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泽州落入燕军之手后,诸侯联军的活动范围被进一步压缩在石后堡至高平之间的长平通道。但此时,燕军也无力继续兵进陵川了。千里绕行,进行了一系列的高强度作战,燕军再强,也不是铁打的,而且大军还拖在后面,至今尚未抵达。

钟韶的心情也十分焦急,但他只能忍耐着性子,一边吩咐军士休整,一边等待后续大军的到来。

坐镇高平的梁王心中忧虑,急招敬翔、李振、朱友宁、氏叔琮、康怀英、贺德伦、张归厚、杨师厚、李晖、马殷、王宗佶、李神福、郭启期、王师克等入高平紧急军议。

“燕军已出河东。自外攻陷太行陉,泽州落入燕军手中。朱友恭和赵匡明两位将军至今未归,生死不明。目前,联军困于高平,所幸界牌岭还在联军手中,尚有几分回旋的余地……”敬翔一边向在座的大将们通报军情,一边尽量注意着自己的语气和词句,力求不给诸人增添太多紧张和压力。

军议之前,堂上诸将其实已经对当前的战况有所耳闻。但从敬翔口中得到印证的这一刻,还是令许多人震惊不已。许多人忽然恐惧的意识到,这一幕与千百年前的秦赵长平之战,何其类似!

“燕军是如何绕到身后的?郑、晋、韩三王在北面打成了什么样子?”王宗佶的问话。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很多将领的疑问,他们至今仍然不知道李嗣昭、周德威和李嗣源三人的消息。

李嗣昭、周德威和李嗣源在老河东军中各拥重兵,是当年与宣武军争霸的三员悍将,其军威之赫可谓天下皆知。没有人想到他们如今降的降、死的死。说起来还是燕军的作战方式太过经典,可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占领武乡半个多月而无人知晓,一旦出兵,又顷刻间席卷千里,再加上燕军历来将行军作为训练士兵的重中之重,很多时候往往是传令的哨探刚到下一站,燕军的前锋便已经抵达城下。

绝大部分人都没想过李嗣昭、周德威和李嗣源已经兵败,因此,又有人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莫非燕军已由河北出兵,克难相卫,大军渡河了?”贺德伦的兵大多来自滑州,梁王许给他的封国也是滑州,滑州就在相卫之南,与卫州隔河相望,故此,他对这一种可能极为敏感,长期以来一直寝食难安。

贺德伦的疑问惊醒了诸将,尤其是梁王手下的大将们,包括朱友宁、氏叔琮、看怀英等,个个都神色不安。他们都不由自主想起了这些天流传的一个说法,说是袁象先和蒋玄晖有“通敌之嫌”,而梁王将袁象先和蒋玄晖封爵之国的命令似乎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说法。如今,燕军出现在了身后,所有人都几乎已经相信了这个流言。

梁王感到一阵烦躁,实际上他同样有此疑惑。如果袁象先和蒋玄晖真的背叛了自己,那么汴州可就真个是危在旦夕了。但目前的首要之急是拿出应对之道来,无论燕军是怎样出其不意出现在了身后,这已经没有工夫去考虑了,哪怕汴州真的被燕军攻占,也不是今日军议的重点。

“那边有通美在,尔等还信不过通美么?”梁王一摆手,示意不要再多说此事,他搬出葛从周的名头来,倒也确实起到了一丝安抚人心的效果,议论声便小了下去。

敬翔继续介绍现在的战况,北面的石后堡仍然没有拿下来,燕军如磐石一般稳稳的守在这里,诸侯联军一筹莫展;壶关方向的丹朱岭东侧通道同样不好打,那条路不好走,攻城器械运不上去,面对雄峻的壶关,很难让人生起进攻的勇气。

南边形势稍好,但也好不到哪儿去,虽说陵川还在联军手中,算得上一条后路,但泽州被燕军拿下来后,这条后路立刻显得极其危险。先不说燕军铁骑可以纵横来去,随时掐断陵川至高平的辎重补给,就说一点,要是大军有甚不测,需要从白陉退出河东,以白陉的通行能力而言,没有大半个月,联军是根本撤不完的,不管是太行陉也好,或是白陉也罢,通行能力都不算好。而这大半个月。撤退的大军随时会遭受燕军的攻击,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全局形势糜烂。

敬翔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说出来,他也不敢说,说了会被梁王杀头的。军中存粮本就不多,泽州一丢,损失的不仅是两员大将和数万大军,最大的损失是还没来得及转运至高平的二十万石粮食!

如今在高平,诸侯联军的存粮甚至不够一月之用!

因此,梁王时间不多了。一个月后,四十万大军就要灰飞烟灭。

其实在军议之前,梁王与敬翔和李振商议,便已经定下了进兵的方略,无他,只能南下,夺回泽州!占领泽州并不意味着就能消解眼前的困局,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以泽州为依托,掩护大军从白陉撤离。

但这样的方略不能从梁王口中提出来。敬翔和李振也不能提,谁都知道他们是梁王心腹,他们的话就是梁王的意思。

一来,南下方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实质上等于承认了北伐的失败,为了这次北伐,梁王折腾的动静太大,又是分封诸侯、又是洛阳会盟。好不容易纠结天下诸侯出兵,却闹了个灰溜溜撤兵,不仅梁王的面子上过不去。还会极大的打击梁王的威信。

二则,如果明摆着告诉大家,咱们要撤兵了,无疑会令全军疑虑,军心动摇,恐怕四十万大军根本跑不出去,这也是梁王不愿主动宣之于口的关键所在。

召集军议的建议是李振提出来的,之所以让马殷等外系将领参与,就是要让他们主动提梁王分忧。

不出李振所料,本来就用兵意志不坚决的李神福第一个开口,他主张南下攻打泽州。紧接着,王宗佶、马殷也纷纷附和。拿了梁王的好处替梁王出兵壮壮声威是一码事,如果要为此把大军葬送在上党,那可就太过折本,这笔买卖做不得。

郭启期和王师克一直扮演的是打酱油的角色,当然也巴不得早点退出上党,同样点头附议。

只有梁王一系的将领感到有些遗憾,但他们也知道大势所趋,明白必须重新夺回泽州的重要性,故此便也开口同意了。

于是敬翔当即宣布了用兵方略,调度了各支兵力。

经过七天准备,至十一月二十五日,诸侯联军集结大军于界牌岭,动用无数攻城器械,向泽州进逼。

此役由梁王亲自指挥,动用朱友宁之建武军四万人、氏叔琮之保大军五万人、张归厚之镇**两万人、厅子都和元从亲军一万五千人、张存敬和李思安之骑军五千人,马殷之楚军、王宗佶之蜀军、郭启期之岐军、李神福之吴军、王师克之齐军等诸侯四万余人随同出征,总兵力达十七万人,其中,由张存敬和李思安率领的骑军保护界牌岭至泽州之间的后路。

康怀英、杨师厚、贺德伦等率部镇守高平以北各要塞,防止燕军趁势南下。

这是一场早在燕军兵出武乡之前就已经被军事参谋总署预料到的大决战,钟韶在一个月前便已经受命,负责全权指挥这场战役。

军事参谋总署为围歼诸侯联军准备了两套作战预案,第一套预案即甲方案,拟定夺取泽州后,如果一切顺利,立刻占领陵川,彻底将诸侯联军的后路封堵住。目前为止,甲方案看来是不可行的了。

乙方案则基本预测到了眼前的战场态势,即夺取泽州后,遭遇诸侯联军的大规模反攻。方案中拟定,若诸侯联军动用大规模攻城器械,那么坚守泽州会非常困难;同时,方案也反对固守泽州,因为如果燕军被诸侯联军围困于泽州城中,就失去了对陵川方向的威胁,在战略上无法达成作战目的。因此,燕军应当主动迎战,争取在野地中与诸侯联军展开阵战,力争击败联军,顺势占领陵川。如果无法获胜,也必须保持对陵川方向的威慑,防止联军顺利地从白陉撤离上党。

早在诸侯联军向界牌岭汇集之初,燕军哨骑便将消息发往泽州,燕军上下立刻明白,这是诸侯联军即将动手的先兆。钟韶紧急行文正在各部,催促后续大军火速来援。

至十一月二十三日夜,落在最后的新编晋州军终于如期赶到泽州,燕军至此集结起了南部战场所能够集结到的最大兵力,形成八万余人规模的野战集团,开赴泽州以北二十里之薄河泉,背依龙王山,向着北方诸侯联军的来路摆开大阵。

十一月二十五日午时,诸侯联军到达薄河泉,相隔一里外停步,梁王调度各军摆开阵势,然后缓缓逼近燕军,双方接近至五百步相互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是日,小寒,冬风送冷,东亚大地进入了天佑二年最寒冷的时段。

第一百一十七章南北战策(十一)

ps:感谢松路、eagle周、denzi、冷影月等兄弟的打赏!

龙王山下之薄河泉畔,诸侯联军与燕军的野战规模为大唐近百年来所无有。

梁王以厅子都、元从亲军一万五千人为中军,以朱友宁之建武军四万人为左军、张归厚之镇**两万人为右军,正面阵型超过四里多地;氏叔琮之保大军六万人为后军,是梁王用来随时弥补战线的机动力量。

在梁军大阵的两个侧翼,马殷之荆军两万人为左翼军,王宗佶、李神福合兵两万人为右翼军,分别护卫左军和右军的两个侧翼方向,但却依仗兵力优势,两个侧翼斜向上方展开,对燕军大阵的两翼隐隐有包围之势。

郭启期和王师克两军相加不过数千人,梁王也并不在意,只是将其裹挟入中军之侧,严加控制。

面对诸侯联军的优势兵力,钟韶指挥燕军大阵稍微向内收缩了一些,以便增加阵型的厚度。燕军的阵型不像诸侯联军那样正面摆出五座大阵,他们以两个大阵顶在最前列,每个大阵又各由十多个小阵组成,留出来的通道相比诸侯联军而言,更加宽敞。

顶在最前面的两个大阵,左侧为沧州军、右侧为魏州军。此战施行野战编制,前列排布了十六个刀盾营,组成宽敞的盾阵,之后是十六个铁甲枪兵营,呈三排排列。各营间隔五步,留出前后通道——在燕军的作战方式里,保证战场上的通道畅通极为重要。

两座大阵之后,是十六个弓箭营,弓箭营的排列没有那么严整,他们按照需要负责支应的作战方向,部署在大阵后方,近似一条凸起的弧线。

弓箭营后面。是作为预备队的二十个补充营,他们将随时接受调遣,弥补战阵中的损失,保持战阵的严整。补充营前后左右,部署了八个后勤营,他们将其到极为重要的作战辅助作用。还有两个后勤营是战车营,现在已经分散于大阵各处角落。

大阵左翼是李存勖指挥的新编晋州军左厢,大阵右翼是郭崇韬指挥的新编晋州军右厢,他们要负责大阵的两翼安全,防止敌军侧翼突破。

之所以将战场选择在薄河泉。是因为这里背靠龙王山,钟韶将指挥部放置在山麓下一处高约三四丈的山岗上。山岗下,沧州军和魏州军配属的四个骑兵营聚集在一起,等待着出击的将令。

山岗后是此战的辎重临时仓库,堆积着数百辆大车和海量作战物资。钟韶将出兵河东时收编的近万河东降卒临时改为后勤辅兵,他们将负责搬运物资,支持前方的战斗。

此外,在龙王山的南山洼下,解里率领怀约联军马步厢一万余人驻扎于此。这是钟韶手上的战略机动力量,以应付各种突发的可能。

整个薄河泉野战战场上,燕军总兵力达到六万八千人。至于赵霸,他已经率领赵州军赶赴界牌岭。择机掐断诸侯联军的后路。

十一月二十五日午时三刻,随着诸侯联军的高涨的鼓声,战斗正式打响。这是自年中时起,两军接触以来的首次大规模野战。同时也是决定着天下命运的一战。

是役,因粮草问题而不得不追求速战的梁军抢先动手,朱友宁在左、张归厚在右。各以千人规模向燕军大阵发起进攻。

双方交手已经半年之久,诸侯联军已经摸清了燕军大箭的射程范围,因此,他们打制了数十辆厚厚的盾车,顶着盾车向燕军大阵逼近。

燕军没有贸然浪费箭矢,在大阵的两肋,部署了三十多架投石车,石弹在木臂的牵引下,飞上高空,然后砸向攻击而来的梁军。巨大的石弹一排排落下来,狠狠撞进梁军的盾车阵列里,不到片刻,便有数辆盾车被直接兜头砸中,粉碎的断木四散飞起,盾车当场就散了架。

还有一些石弹溅落在梁军人群之中,顿时引发阵阵惊呼和惨叫,一些士兵被高速弹起的石弹溅伤,轻则断腿、重则致命,少数倒霉蛋被正面砸到,立时成为一堆血肉。

挑选出来发动第一波攻击的都是悍卒,他们在督刀队的威慑下,奋不顾死的推着盾车往前闯,一直闯到燕军大阵前百步距离之内。

紧跟而上的上千名梁军弓箭手飞快跑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