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绝新汉朝-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这些人早就注意到了琅琊王,正所谓权势养人,一位少年王爷,自小锦衣玉食,和旁人当然是不同的,更何况旁人都只能带来一个同行之人,结果琅琊王倒好,人一来,呼呼啦啦几个护卫,又有两名风尘仆仆的骑手,外加一个明显是仆从的锦衣男子,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个仆从的衣着,也比之寻常富贵人家要好。
这样的一番模样,想不让人注意都不行。
很快,这晚宴中又来了一位王爷的消息,就迅速的传遍了王府之中,继而传到了外面,让那诸多围观之人,都大呼过瘾,只觉得今日果然是不虚此行。
只不过,经历了之前种种,这个时候的他们倒不显得多么意外了,只是有些惊奇罢了。
那府中,琅琊王则被领着,朝里面走了过去。
鲁王等人尽数起身相迎,连带着徐老这样的德高望重的长者,也是一并起身,朝着琅琊王拱手为礼。
这琅琊王的年龄虽然小,但地位摆在那里,别人对他的尊敬,更多是基于地位。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双王齐聚。”徐老行过礼后,立刻抚须笑了起来,然后就轮到琅琊王反过去行礼了。
等几人寒暄过后,琅琊王被请到了鲁王边上坐下,在位置上比之徐老还要靠前,而整个晚宴的气氛也越发热闹起来,他们的目光再次集中在鲁王等人身上,关注着那位新来的琅琊王,心里则闪过有关这位王爷的信息。
琅琊王乃是先帝最小的儿子,与当今身上的关系尚可,但并非一母所生,其母出身琅琊王氏,而且被直接封为琅琊王,于是与王家关系亲近,随着年岁渐长,在王家的支持下,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和东海王也有交情。
现在虽然东海王突然去世,但琅琊王的影响力在青州并未衰减,当然被人关注了。
不过,他们所关注的这位王爷,在坐下来之后,第一个去找到,居然是陈止。
“陈止,咱们又见面了,看你的样子,是一点都不惊讶啊,莫非本王的身份,早就被你识破了?”琅琊王笑着说话,口气中与陈止很是熟络。
在座的人里面,就有不少人意外了。
怎么,这两位之前也见过,也有交情?
陈止则笑道:“王爷,我之前见你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知道你不是普通的王家子弟,只是当时并未猜到具体身份,直到此番北上,开拓了眼界,知晓了不少信息,这才有了个大概,但并没有真的确定,你此番现身,证实了,我的猜测,因此并不惊讶。”
旁人听到这里,也都明白过来。
敢情在这之前,琅琊王曾经装扮成普通的王家子弟,和陈志有过接触,这是微服私访的戏码,自来都被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所喜,倒是不值得意外。
反而是琅琊王有些遗憾的说道:“果然是有大才的人,什么事都逃不过你的眼睛,但如此一来,却是少了个乐趣,本王原来还想展露真实身份的时候,看看你惊讶的表情,这个愿望,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达成。”说到后来,他自己先笑了起来。
原来,这位琅琊王,正是之前曾经与陈止有过一面之缘的王皿。
当时在那卧冰楼中,有王家的王奎,还有其他几个彭城名士,但最为抢眼的,还要数这个王皿,他的年龄不大,但王奎在说话的时候,隐隐都会征求他的意见。
这样的人,当然不是普通的王家子弟,他虽然也流着一部分王家的血液,但却算不上是王家之人,因为这王皿,只是一个化名,其人的真名,乃是“刘盖”。
琅琊王刘盖,先帝第六子,当今圣上刘岱的六弟,天潢贵胄。
现在终于在陈止的面前,揭开了自己的身份,而陈止也看到了,随着刘盖同来的,还有一身穿锦服的白面男子,此人在彭城的时候,陈止就曾见过他,心里也有印象。
当时,此人在那县令公堂上神色倨傲,而县令杨永一见其人的腰牌,这态度顿时就变了,现在想来,必然就是陪伴在郡王身边的宦官了。
此人名为曹理,在琅琊王府也有职务。
刘盖隐藏了身份结交陈止,却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就是想在公开的时候,看到陈止意外的表情,以此来满足种种念头,但最后却让他失望了,这个保守了许久的秘密,没有让陈止的表情,生出一丝波澜。
最后,刘盖忍不住说道:“陈止,你是碰到任何事,都是这么这么一副淡定的模样么?这世上可还有能让你意外的事?”
陈止笑道:“自然是有的,而且还有不少,只是我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后面还有半句,他们没有说出来。
“只不过,接连活了三辈子,见得多了,很多事也就能淡然处之了。”
在两人的对话中,整个王府的酒宴,也逐步进入了高/潮,但是原本众人意料中的种种矛盾,却是无从爆发。
那两位骑手也问清楚了,原来在他们两人进来的时候,那位糜军将军就已经离去了,走的时候脸色很难看。
这让他们二人多少心里好受了一点。
“糜军走的时候,既然是这副样子,就说明他还是心有不甘,事后说不定还有事端,咱们还是有卖陈止人情的机会!”
“不错,不错……”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忽然见那院中一角的鲜卑人窃窃私语,然后走出来一位,却是个身高体壮的,膀大腰圆,来到众人席前,他拱手说道:“承蒙几位贵人看得起,让我等留下,陈先生还高风亮节,说算是平局,我等甚是感激,只是做事要有始有终,先前王爷提到了,乃是文武之比,所以接下来,我慕容经就来展露一番武艺,不知道在场的诸位,哪个愿意赐教。”
他的话说的非常谦卑,姿态也放得很低,竭力不给人一种要搞事的感觉,但此言还是让不少人觉得意外。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从边上的一栋墙上传过来。
“好好好!一看你就是厉害的人物,我来跟你打!”
第290章 冉家有儿郎
这墙上的声音,将众人的目光都给吸引过去,同时露出了意外之色——
这个声音,是从墙上面传来。
伴随着声音的落下,有道还略显瘦小的身影,也从上面跳了下来。
这赫然是个半大小子,看起来这年龄和琅琊王刘盖差不多,只是单纯从他的体态和身形细节来看,这人的体格十分健壮,只是因为还未成年,是以未曾长开。
不过,随后就是诸多惊呼,不少护卫蜂拥而去,就要将这从墙上落下来的少年抓住,只是少年身子转,两手连连挥动,就听劲风呼呼,这围过去的护卫,竟是个个都倒飞出去!
“好武艺!”
但凡能看出点名头的,都不由惊讶起来。
那少年抡完手臂,游目四望,说道:“你们不要误会,我没有歹意,只是想要见识下这晚宴的精彩,本来也不想暴露,见了这位好汉,不由见猎心喜,这才下来,不要抓我啊!”他的声音里还有稚气,但看着地上倒下的护卫,没人敢把他当成般的少年。
“大胆!”
声暴喝,却是护卫头领带人过来了,见了现场的样子,怒气勃。
“给我将这个小子赶出去!”他看着少年,眉头皱,“小子,我知道你有单蛮力,但不要仗之嚣张,否则就不是赶出去这么简单了!”
那少年看,赶紧说道:“不要这样,我冉瞻再怎么说,也是中原之人啊,刚才鲜卑人闹事,不也没被直接赶出去么?怎么换成了我,就要被驱逐?”
那护卫头领听这个名为冉瞻的少年,还要顶嘴,越不快,招呼着人手,就要将人赶紧赶出去,可不等他动手,就听到个声音道——
“等等。”
这个话说,旁人纷纷住手,循声看了过去,他们都分辨出来,说话的人正是这次晚宴的风云人物——
陈止。
徐老也有些疑惑,问道:“怎么?莫非守,你认识这人?”这位长者,对于这个突然到来的闯入者,其实没有多少好感,只是碍于陈止的面子,不好直接说话。
陈止则摇头说道:“并非如此,我实未见过此人,但是曾经听闻他人提及,说是魏郡有冉氏族,乃是军旅世家,以武艺传家,多有猛士,此人既然自称冉瞻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个冉家之人。”
他嘴上说着,眼睛却盯着面前的少年,心里却想着另外个名字——
冉闵。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那位武悼天王冉闵的父亲,应该就是叫做冉瞻了,难道就是这个少年。”
武道天下冉闵,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人物,他所开创的冉魏,算是个承上启下的短命王朝,这样的个人,难道是面前这个略显慌乱的少年之子?
“对对对!不愧是入梦公子,没想到你连我们冉家的事都知道。”那冉瞻听了陈止的话,登时大喜,“其实我这次来,本也有见识下您的意思,早就听闻你与王弥正面相对,而不落下风,闻名许久了,刚才您以文章这幅这些鲜卑人,我也都看在眼里,佩服的紧,恨不能在旁摇旗,现在既然他们提出要与武比试,在下不才,愿为先驱。”
原来,之前在院外楼阁沸腾之时,这院子里的情况又有变化,先是慕容辛低头认输,想要撕掉自己的文章,却被陈止阻止。
陈止的理由还是那个,说是《六国论》保罗诸多,并非篇文章就可以全占其名的,可以作为部文集,让诸多文章同时冠名。
那慕容辛有着自己的骄傲,其实并不同意,但他这次过来,为的本来就不是个人荣辱,而是为了部族,所以在慕容勉的劝说下,还是认了下来。
鲁王见此情景,也欣慰于陈止能在王府中,给中原长脸,同时又没有将事情做绝,给后面的事留下了定的转圜余地。
他作为亲王,虽然与当今的帝系关系并不亲近,但同样知道羁縻周边部族的重要性,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将事情做绝。
于是在得到陈止的默许后,鲁王顺着陈止的话,将这次的文章判为平局,然后就给鲜卑人准备了角,让他们落脚,也来参加晚宴,算是皆大欢喜。
当然了,明眼人都知道,这次的文章对决,其实已经分出胜负,陈止的那篇《六国论》,恐怕要重复《师说》的历程,再来次传扬之举,不是位亲王说平局,就能真正算作平局的。
却没料到,这个时候,鲜卑人还执着于文武之说的第二个部分,想要在武道上再来场。
“诸位,不要误会。”
见气氛有些僵硬,慕容勉赶紧过来圆场:“我等已经留下来了,自是没有不满,只是因为我等族中若是聚会,时常有武斗之事以为助兴,我这同族对中原规矩知道的不多,才有冒犯,千万恕罪,恕罪。”
鲁王沉默片刻,并未说话。
世子刘墨走过来,正要请教,却听鲁王说道:“既然如此,那让他事实也无妨。”说完,他转头朝冉瞻看去,“还有这个小兄弟,既然守看重你,那必然不是无的放矢,不如就由你去试试吧。”
周围的人闻言都是愣,唯独那冉瞻第个反应过来,笑哈哈的拱手,边说着谢谢王爷,边朝着那身高体壮的慕容经走了过去,嘴上说着“请教了”,后者瞥了他言,不以为然。
护卫头领上来,要劝上两句,鲁王摆摆手,笑道:“不用担心,这不是什么比试,只是切磋罢了,就是给晚宴助兴,不涉及其他,哪里有什么可担心的?”
旁人听的这里,也都纷纷附和,那慕容勉更是长松了口气,然后不易察觉的朝身后看了眼。
气氛渐渐轻松下来,只是几息之后,当相对瘦小的冉瞻,几下之后,就将身高体壮的慕容经摞倒在地,众人才又忍不住惊讶起来,也都看出了冉瞻的本事。
“刚才驱散众多护卫,还只能说是武艺不凡,眼下不过几手,就将这个鲜卑壮汉击败,这可就不简单了。”
“我过去还真听过这个慕容经的名声,说是慕容鲜卑中的大勇士,武艺不凡,还被他们鲜卑酋选为护卫,未料在冉瞻手上走不出十招!”
“要不怎么说,还是陈止有眼光啊,旁人看着这个少年,都只是要驱赶,唯独陈止将他留下来,这么干净利索的取胜,换成是王府的顶尖护卫,也不过如此吧?”
听着诸多议论,王府的诸多护卫,以及护卫头领都是神色复杂,难堪中有着惊讶。
倒是陈止,看着倒地的慕容经,已然能够肯定,这个冉瞻就是那位武悼天王的父亲了,这看着对方的目光,也就有了点变化。
好在他前世也见过不少猛将,所以也没有起什么收服过来的想法。
只是他是没有这么想,可那冉瞻给慕容经拱拱手后,却是脸兴奋的来到陈止跟前,副向上司汇报的样子,说道:“公子,这人不是我的对手,不知道鲜卑人是不是还有高手没有派出来?”
陈止略显诧异,觉得这冉瞻的态度略显奇怪,却还是点头回复道:“辛苦你了,这鲜卑方,还有没有猛士,暂且不论,这次切磋,不必太过认真,免得伤了和气。”
冉瞻赶紧点头,脸同意的样子,若是让领着他过来的叔父,看到了冉瞻现在的样子,必然要感到诧异,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冉瞻对旁人多不服气,很少会听从他人的指示。
不说冉瞻如何,就说那慕容经爬起身来,满面羞惭的回到鲜卑人中,行人都感面上无光,说是助兴,但这么快就落败,对方还是个半大孩子,如何能说得过去?所以这后面的环节中,鲜卑人都低调了很多,不敢再有大动作了。
而随着他们的低调,晚宴终于进入了正常的节奏,待得月上枝头,众人散去,整个鲁县却沸腾起来,这府内府外,诸多亲历之人,就开始诉说所见所闻了,尤其是陈止那篇文章的问世,更被不少人反复谈及,期间免不了还要拿出慕容辛的文章做个衬托和垫脚石。
这样的浪潮,直持续到了第二日,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迹象。
“陈兄,你的这篇文章,还真是人深省。”
“不错,对东方六国的兴衰,把握的很准。”
“这几个地方,更是过去时常被史家忽略之处,却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连带着王家府宅之中,也都谈论起来,与陈止同行的几个好友,都议论起来。
但陈止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却笑了起来:“你们这话就说错了,其实我这文章算不上精妙,写的也不是真正的历史,那历史何等厚重,包罗万象,任何人、任何事都能找到,我不过就是抽取了些许,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片段,杂糅成篇文章罢了,若是有需要,我还可以截取其他内容,再写篇意义相反的文章。”
他的话说,陶涯、赵兴等人面面相觑,最后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种回答,果然有你的风格。”6映微微笑,“不过,这杏坛论道,你……”
他话还没有说完,陈举就突然过来,神色之间略有异样。
“少爷,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带了朝廷的旨意过来……”
第291章 洛阳有敕来
“朝廷的旨意?”
陈止听闻此言,却没有感到多少意外,反倒是其他人,个个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朝廷的旨意带过来,莫不是说给王家之人听的?那陈举何必过来通知我等?”刘纲满脸的不解,他过去在自己的家族中,也曾经有人说是将朝廷的旨意带来。
这朝廷的旨意,民间都看做是圣旨,因为不再官僚体系之内,向外的些谕令,都要经过皇帝的加盖,由此才能名正言顺。
不过,刘纲的刘家,当时只是接到了诰命,家中众人事先要沐浴更衣,然后摆上香案,郑重其事的接下来,这才是个完整的礼仪流程。
所以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个家族的问题,要通知肯定得告知王家,结果陈举却来告知几人,那话中之意,隐隐还有旨意是来找他们的意思,当然会感到奇怪。
不光他奇怪,其他人也又不解,只是没有问出来罢了,等着陈举的回答。
陈举也没有让他们久等,很干脆的就道:“回禀诸位少爷,那上门的人,指明了说是旨意是给我们家少爷的,还说是什么敕旨。”
“敕旨?”赵兴顿时明白过来,冲着陈止拱手笑道,“那我在这里,可就要恭喜陈兄了,敕命自来都是封官授爵方可用之,若那门外两人,所言不虚,那就是朝廷终于中道山野有遗贤,要征辟陈兄了,而且单纯的征辟,不该用敕令,当有官职之外的加封。”
“原来是这样么?”刘纲露出惊喜之色,“那可真是个好消息啊!陈兄这样的本事,若能为官,定然可以造福方。”
6映却眉头微皱,说道:“不过只有二人过来,是否有些草率,我在江东之时,家中也有亲人接到过敕命,那都是提前几日就会传达过来,而过来传命的,往往也是诸多人手,浩浩荡荡,闹出好大的威势,怎么这边只有两人上门,可别是什么骗子。”
“骗子怕是没有胆量以此为借口,不如过去问问吧,他们敢来登王家的门,那就肯定会有番说法。”陶涯这么说着,其他人则纷纷点头。
事实上,6映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这次的传信确实有很多不符合过往传统的地方,但都是有原因的。
这征辟陈止,给他封官的决定,是之前刘渊身死的消息传来后,皇帝连夜召集诸多公卿大臣,商讨后做出来的决定,随后就立刻派出了人手,急切赶路。
其,就是要赶在北线战败的消息之前,先给陈止封好官,毕竟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等传开了,再给陈止封官,传出刘渊身死的消息,别人难免会认为,这是牵强附会,赶在消息扩散之前,那情况就不同了,给人种有来有回的感觉。
这其二,则是因为糜军的那封战报,让相关之人意识到陈止怕是有了麻烦,这就需要尽过去,也算是给陈止撑腰。
除此之外,还有点,则是不少公卿对这次的封赏结果,还有点微词,并不甚满意,于是用时间紧迫这个借口,削减了过去传旨之人的规格和人数,以此来减少影响。
这些内里的缘由,旁人自然是无从得知,所以等陶涯见到了那两名骑手后,还是惊讶于这个宣命队伍的简陋,若不是赵兴认出了来人,恐怕真要被当成是骗子对待了。
“徐虑、蔡究,没想到是你们过来传令。”赵兴走过去,和两名骑手交谈起来,还叫出了他们的名字,随后又给陈止他们介绍了番。
徐家、蔡家,都是有名的士族,虽然不是顶尖,但在京城也是有些影响力的,他们的后辈子弟,起步就过旁人,比如这徐虑和蔡究,他们如今身兼多职,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宫中当差,近天子之地,能接触到各方大臣,对积累人脉格外有好处,未来真要是仕途起步,可以免去诸多琐碎,因为根基已经打好。
这两人倒也客气,见了陈止之后,先提到了陈欢,这个陈家子弟也是他们的同僚。
“陈欢时常会提及陈先生,现在见,真是不虚此名啊!”
几句寒暄过后,二人就提到了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不过在说话之前,却先示意陶涯等人离开。
陈止笑问:“可是现在就要宣布?”他朝着两人的手上看去,但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卷轴之类的,这朝廷的旨意,再怎么随意,也不该被随随便便的就戴在身上的。
那徐虑解释道:“陈先生还望见谅,这次的事,实乃是事急从权,可即便如此,还是不能太过随意,否则也显得不够庄重,因此我们已经吩咐了此地的差役去做准备,也通知了王家的管事,让他准备好东西,我二人这次登门,是为了稍微透露点缘由,也好让您心里有个数,只是这事还要有定的保密……”
“可是与匈奴有关?”陈止则直接反问,他早就估算了许多,所以并不意外,见对面两人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是猜对了,于是就道:“若是如此,大可不必担心,在场的人都是我的好友,定然会守口如瓶,不会轻易透露,况且,若是我所料不差,你们口中的消息,也只能保密时,迟早是要曝光的。”
徐虑和蔡究对视眼,有了决定,就听那徐虑靠近两步,低语道:“这朝廷在北边的战事十分不利,已经有溃败之役了,损兵折将,而匈奴国主刘渊,却突然身故,这也是会给陈先生您封赏的原因。”
“北线当真是溃败?”
赵兴和其他人对视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担忧。
借助赵家的消息渠道,他们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大概的情报,但此刻从代表朝廷过来的二人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还是让人感到震撼。
不过,在震撼过后,就是更深的疑惑了。
刘纲问道:“刘渊真的死了?他匈奴刚刚大胜,本来正是乘胜追击之时,结果国主却身死,那肯定是团乱麻了。”
“这个消息,暂时还没有传开,请几位不要随意谈论。”蔡究先提醒了句人,然后话锋转,“这刘渊之死和陈先生还有关联,按着诸公的意思,这个诛杀匈奴贼的功劳,也是应该给与陈先生的。”
“这个功劳要给我?”陈止神色诧异,对里面的逻辑时也没有理清。
徐虑就低声将事情的起因经过说了下,当听到因为刘韵言和刘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