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绝新汉朝-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确实控制着局势,但却有些太过凶险了,”太常博士荀井拱拱手,用不紧不慢的声音说着看法,“这就像是在山崖边行走,看似平稳,但一个迈错,那就是万丈深渊,更可虑者,陈太乐并非一人独走,他乃太常属官,与我等关系相连,等于是用绳子与我等捆绑在一起,若是跌落下去,难免牵连他人。”
“对,此言不假。”这属官里面,也有人存着担心,忍不住附和。
邓蒙摇摇头,正要说话,但已经有一个声音从荀井背后传来——
“博士此言差矣,此事在阁下看来,是在悬崖边行走,但在陈某看来,却是平坦大路,又何须担忧?”
竟然是陈止亲自过来了,他入了堂中,先朝太常邓蒙行礼,然后又见过诸位同僚,最后有意无意的站在荀井身边。
面对陈止这个新晋同僚,其他人的态度颇为复杂,若是过去只是碍于名声,表面表示尊重,实则有些轻视,但经过这些天的变化,对陈止的手段有些了解,这目光中多少就带有一丝郑重。
唯独边上的荀井,眼底闪过一点精芒,不动声色的道:“怎么?太乐令已经忙完了,竟有心来此?”
“博士这话有意思了,今日是太常召集属官相见,陈某身为太乐令,自是要来的,倒是博士你,不顾本职,却在这里中伤于本官,不知是何道理?真当本官什么都不知道?”
他这么一说,堂中为之一静,众人看着陈止,满脸惊讶。
这陈止此来,莫非是来怼荀井的?
第339章 流言,我所欲也
连荀井本人都觉得颇为诧异,这心里生出一丝怒意。
他自忖背景和年龄资历深厚,加上官职,很久没人用这样的语气和他说话了,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因为家族的关系,几次在背后中伤陈止,破坏陈止与同僚关系,这种事其实颇为被人忌讳,很容易让陈止难以立足,无所作为。
陈止从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来这荀井的种种小动作,但之前忙于品评会的前期准备,以及文评的诸多事项,暂时没时间过问,现在一切步入正轨,又怎么能放任不管?
在陈止看来,既然荀井选择了和自己不对付,在背后进谗,又有什么理由,对这样的人客气?
不过,荀井到底城府颇深,虽然不快,但表面上还维持着长者态度,反问一句:“哦?莫非陈太乐还有后手?你难道没有注意到,这坊间之中,早就流传着不利于你的传闻?就是现在,外面还在传着消息,流言四起,人心浮动。”
他眯起眼睛,用语重心长的话说着:“这些事,是要注意一点的,毕竟你能靠着手段,让诸多书院惊讶一时,但终究不能持续一世,听你现在的语气,却沾沾自喜,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啊!”
“多谢博士提点,我也是为此而来,”陈止说的客气,但看都不看荀井,朝着太常邓蒙说着,“太常与诸君无需担忧,坊间有人传言,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盖因陈某的这番谋划,不怕人知道,就怕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人越多,越有助于后面的事情展开。”
“一派胡言!”荀井被陈止无视自己的态度激怒了,“你那个牌匾就够胡闹了,牌匾一出,不知有多少不安分的人要蠢蠢欲动,太常府要平息此事,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匈奴、鲜卑来使在即,本就是关键时刻,却要为你再分精力,你这个年轻人啊,有些不知进退了!”
荀井干脆就不客气的训斥起来。
两人之间的火药味越发浓烈,其他从属官都理智的闭上嘴,一副静观其变的样子。
陈止摇摇头,终于看向荀井,说道:“博士,你毕竟是年纪大了,有些新事物没有见过,不能推算其后的变化,这不怪你,但却不该妄下评论,我也不和你争辩,待得再过几日,你就明白了。”
好嘛,一个说你年轻不懂事,一个说你年老糊涂了,这两边谁都不愿意吃亏,看的旁人连连摇头。
荀井的脸上,终于藏不住情绪了,露出了怒意,显是被气得不轻,偏偏陈止又不看他了,而是对太常邓蒙说道:“太常,属下如今将太乐署的事理顺,接下来就该忙于匈奴来使之事了,也要开始和大鸿胪那边接触,因此需要些许助力。”
“你还知道这事啊,”邓蒙仿佛没有看到刚才一老一少的争执,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说吧,需要什么助力,只要你能做好这件事,本官鼎力相助。”
“多谢太常,”陈止致谢,毫不客气的说道:“还望太常能让诸司衙派出人手,将今日参与品评会的五位大家,还有十五位书院士人,大肆宣扬一番,将他们的生平得意事,连同今天拿出来的文章,最好都传得洛阳人尽皆知。”
他话一说,在场的众人就都愣了,连邓蒙都露出愕然之色。
“何等荒唐!”不等邓蒙开口,荀井就先嗤笑起来,“你这不是以权谋私么?说得好听,说什么是为了匈奴来使,按着你的说法,老夫看不出半点有助于接待来使的事,倒是要帮你分担危机。”
孙江、嵇法等人虽然没有开口,但看那表情也是一般的念头。
就连一直表现得淡定、大度的太常邓蒙,也在错愕之后开口问道:“陈止,我也希望你能将事情交代清楚,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何联系?”
陈止点点头,就道:“这四边诸部族,从来贪慕中原繁华与学问,是以这各方部族的人到来之后,多会请求面见诸多大家,或者请教文章,或者请教其他,还有不少是去拜访书院的,只是中原之人碍于种种,多数都不接纳,因此造成了隔阂,带来了很多的衍生问题,乃至很多次部族叛乱,都是因为这样的小事。”
“你说的不错,但莫非是想说,你有办法让那些书院的人,接受匈奴来使的邀请?”邓蒙止住想要开口的荀井,笑着问道:“就是靠着你提出的方法?”
“虽不至于让所有书院都接受,但能够改观,若是恰逢其会,或许还能成就一桩盛世,令胡汉和睦,”陈止毫不避讳的说着,“上卿应该也知道,任何变化都不能一蹴而就,却可以慢慢的扭转观念。”
邓蒙微微点头,沉思起来,最后道:“若能胡汉和睦,乃是大功一件啊。”
“这不还是什么都没说清楚么?”荀井还是不满,他被陈止接连嘲讽,觉得丢了面子,哪里肯善罢甘休。“
“既然连我的目的,你都不清楚,所以才没能听懂,可见心中格局,太常则不同,思虑大局,因而能明关键,”陈止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
荀井的脸色越来越黑,而邓蒙则露出了思索之色。
荀井转而面对邓蒙,语重心长的道:“太常上卿,此人满嘴胡言,不可信啊!”
邓蒙还是沉默,其他人知道太常正在心中权衡,都不敢贸然出言打断,整个厅堂立刻安静起来。
半晌,邓蒙忽然笑道:“哪需要这么多想法,不管是为了匈奴来使,还是单纯要扭转太乐署的情况,让其他司衙相助,都不算什么难事,这本也是太常府统领个司衙的原因所在。”
此言一出,众人都露出错愕之色,旋即又仿佛明白过来,想到太常过去曾经提到过的事,这位太常上任之后,固然本着中庸之意,不过在不少场合,还是流露出想要强化太常府、提升地位的念头,让诸司衙协同合作,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途径,能帮助他梳理太常府内部的权柄。
“上卿!”荀井一下子就急了。
“不用急,”邓蒙摆摆手,看着陈止笑道:“我说可以,并不是立刻就要遂你的愿,毕竟你自上任以来,虽做了些事,但结果还不分明,也没有实际的成绩,这样是说服不了其他人的,所以至少要证明,你之前说的并非信口胡说。”
“这个自然,过不了几天,您就会看到变化。”陈止丝毫也不担心,说完这些,话锋一转,“另外,我这两日就会着手与大鸿胪那边接触了,这几日的所为,对此也有帮助。”
“好,你知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这就够了。”邓蒙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就宣布今日事了,让众人各司其职。
“上卿!岂可放任陈止!”荀井立刻就跳出来了,沉稳不复。
“事已至此,总不能倒退回去,荀老先等候几日吧。”邓蒙说话时脸上带笑,但语调颇低,听着这个声音,旁人不敢再有异议。
荀井虽然不再出言,却用愤恨的目光看着陈止,注意到他的样子,其他人都很清楚,这位荀家宿老之前只用言语在背后推动,如今被陈止摊在明面上,之后怕是也要动用家族势力,来明着对付陈止了。
两人矛盾的消息,随着太常府的散会,也逐步扩散开来,至少目前在陈止宅院,作为幕僚的苏辽在得知之后,立刻就苦笑起来。
“少君啊,您今日是冲动了啊,就算那荀井真的在背后几次使坏,挑拨您与同僚的关系,但面对这样的人,最好的选择还是暂时隐忍,在官场上的时候,就得学会低头,先和同僚搞好关系,一步一步爬上去,再回过头去对付敌人,毕竟荀井这般年纪,才只是个太常博士,和您的前途根本就不能相比啊!”
陈止听着,心里不由叹息,他前世就受够了这些,今生哪里还要委曲求全。
说着说着,苏辽又叹息起来:“但事已至此,您大概还不知道,这次的品评会格外精妙,城中不少人津津乐道,可多数还只是观望,另外这街上传言的人越来越多,都是说您擅自定夺高低,让守拙书院名声受损,更有人刻意传出消息,贬低守拙书院,靠着前些天的了解,这些传消息的人,必然是徐家和张家,结果您现在连荀家的人都得罪了,这荀家再加入进来,连带着有荀家背景的慎独书院,说不定也要……”
“慎独书院不会插手的。”陈止忽然笑了起来,“那文章第一的名头,是给书院的,慎独书院一样也渴求,若是他们敢插手,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的,你以为我的这番布局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让人嬉笑?为了给那些品评的大家和参加的士人扬名,错了!我是为了树立权柄,在我看来,太乐署本有惊人权势,偏偏被弃之不顾,太过可惜,至于荀家……”
他的眼睛里闪过一点精芒。
“可不是我招惹他们,而是他们招惹了我,不能本末倒置,而且我并不担心他们加入传闻,我怕的是传的人不多!流言,我所欲也!”
第340章 文评,可有人去?
苏辽不会因为陈止的一番话,就真的放下心来,但也看得出来,陈止是有所准备的,基于对谋主负责的态度,他干脆的问了起来。
“那荀家在慎独书院中势力不小,若是他们坚持,那慎独书院就算有所图谋,也难免基于压力,会出面动手。”
“然后呢?”陈止坐在椅子上,神色不变,“以一个书院的力量,直接对上太乐令?”
他见苏辽还有疑惑,就继续道:“我知道,你在意的是书院背后的力量,但背后的力量,终究只是背后,是不能被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太乐令乃是朝廷敕令所予,书院为民间私学,以民间之力,而直抗朝廷之官,智者所不为也。”
“那即是说?”苏辽微微愕然,“那慎独书院不敢直接对付少君?”
“至少短时间内,他们是无力而为的,因为慎独书院可不是一家独大,与之相当的书院,至少还有三家,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慎独书院放弃了文章第一的名头,那这个牌匾,就会被其他人得到。”
“但是,就算他们参加,也未必就能得到这个书院。”
陈止摇摇头,笑道:“本来是未必能够得到,但若是我有心,就能让他们一定得不到!乃至,连文评都不让他参加。”
苏辽眉头一皱,还是没有把握到里面的关键,就有些不解的道:“文评都不让慎独书院参加,可是这个书评,本来就未必各家书院都加入。”
“你以为我之前的一番布置,真的就是为了缓解守拙和南山两家书院的矛盾?”陈止看着苏辽露出了一丝恍然之色,就点头道:“不错,我之所以举行这次品评会,乃至诸多繁琐,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其他的书院,会参加后面的文评,因为文评才是关键,是确保太乐署从此成为实权司衙的关键!”
苏辽想了想,心中忽然一动。
“少君忽然将这些,都说给我听,这是信任我的表现啊,莫非要将我作为心腹,拿我就得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行啊,说不定眼下是一次考验。”
一念至此,苏辽沉思了片刻,斟酌语句,陈止则在旁等候,也不再出言。
过了几息时间,苏辽才说道:“少君的品评会,在下也有所了解,您那牌匾已经拿出来了,这整个过程也确实新奇,会有不少书院感兴趣,但尚不足以让所有书院都正视,莫非关键在于流言?”
“不错,就是流言。”陈止点点头,也不再打哑谜了,“其实我早就安排了一些太乐令的差役活动,有所安排,而且就算没有这些安排,按着目前的局势,流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逐步聚焦在两家书院的士人学子身上,让这些本来还在书院中为学的人,提前享受到名望提升的感觉。”
“名望提升的感觉?”
苏辽闻言,眉头皱了起来,同时他也有些好奇,陈止派出去的差役,又做了什么。
但见陈止没有再解释一下的意思,他也不再追问,只是请示道:“那在下接下来要如何去做,还请少君示下,是否要去和老太爷知会一声?以防家中又横生枝节?”
陈止闻言点头,起身说道:“这是应有之意,但不该你去,省的受到诘难,该是我亲自前往才对。”
就在陈止动身的时候,那位人皇至尊则一脸期待的等待消息。
“结果已经出来了吧,怎么样了?那边的事都记下来了么?赶紧过来给朕讲讲,朕可是等着很久了。”
刘岱一脸期待的表情。
在他的前面,正有一名侍卫单膝跪地,听了皇帝的要求,点点头,一挥手就有两名中年文士走了进来,二人熟悉的行礼,然后你一言我一语的,配合着将那太乐署中发生的事都叙述了一遍。
这两人也是有趣,仿佛是角色扮演一样,一个说自己是孙特,一个说自己的是卢仟,以后又模仿着王衍,当真是妙趣横生。
本来,二人这般表现,就让刘岱觉得有趣,再加上陈止的一番布置,更是让人大觉有趣,刘岱更是欢笑不绝。
待得整个过程说完,刘岱便拍了拍手,对莫安节说道:“大伴,真是遗憾啊,朕这次就该微服出访的,这样有趣的事,不知道多久才能碰到一次啊。”
莫安节赶紧就道:“皇上您身负天下,岂可行此事?”之前,就是他劝阻了皇帝,虽然对陈止颇有好感,但皇帝的安危却不可轻忽,当时见皇帝之意难以扭转,他先假意妥协,等到了后面,又借着种种机会,不断提醒,这才让刘岱收回成命。
“行了,朕都知道了,不过这一个月后的文评,你可就不能阻止了,”刘岱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向往之色,“你说一个品评会,就有这般动静,要是那被陈止着重提及的文评,又该有何等气象?那个时候,朕就是摆明车马过去一观,也不会有人再多言他事了吧。”
“不可。”莫安节还是摇头,然后解释起来,“皇上,陈止无疑是有能耐的,之前献上的册子中,也是布局完善,只是这事情终究没有真的落地,而且奴婢听说,这洛阳城中,有几家对他看不上眼,所以还有变数,这文评召开的时候,未必真有许书院捧场,皇上要是过去了,岂非尴尬,再说了,您的那一印,已然足够。”
“朕可不这么看,怎么样,大伴,咱们干脆打个赌吧,若是文评之时,那四方书院都派人去了,那朕就下旨过去,以助陈止之势,然后那后面的几场,朕便亲临当场,如何?”
莫安节摇摇头道:“皇上,您乃天下之主,岂能与奴婢这等人物相赌?”
刘岱顿时就不高兴了,皱眉道:“你就说吧,肯还是不肯!若是还不行,那朕连赌都不跟你赌,一个月后直接过去。”
莫安节闻言无奈,想着故技重施,所以点头应下。
刘岱顿时咧嘴而笑,不由期待起来。
“不过,你说的也是,陈止这番作为,肯定让不少人头疼着呢,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一个月的文评,朕本来还想再将他招入宫来一次,现在也不给他添麻烦了。”
皇帝的想法并非杞人忧天,至少当下就有一家,烦恼无比。
陈家的那位太仆陈永。
此时,他的儿子陈迭,正风尘仆仆的赶来,正在屋中和陈永说话。
“父亲,孩儿可是走到半路,听到消息又回来的,这事您真不能再沉默了,那几家可都欺负到咱们头上了,岂能容忍?”陈迭的语气有些急促,满脸都是焦急之色。
“是陈欢找上你的吧。”陈永倒是神色平静,先是问了一句,跟着才道:“你现在立刻给我回去,随军入蜀,这是军务,兵者国之大事,岂能成儿戏?陈止那边的事,与你无关。”
“父亲!”陈迭越发焦急。
“给我回去!”陈永却根本不给对方开口的机会,板起脸来,怒斥一声,“你若是现在还不归队,就不要怪为父不讲情面了,你将为中郎将,乃是军中将领,为国戍边,乃是本分,也是你一直以来跟为父反复强调的,怎么事到临头,因为他事分心,那为父机会让你再也没有机会入那行伍!”
见父亲动怒,陈迭还是有些怕了,他知道自家老父的脾气,也知道凭着其人的人脉,想要断绝自己的军旅之路,那根本不是问题。
但陈迭也记挂着陈止的情况,他是跟随外军换防,行到半路,接到了陈欢的消息,知道情况紧急,这才抽身回来,想要求父亲出面,帮陈止一把,自本来这个擅离职守,就颇为要命,是需要及时赶回去的,但没有得到陈永的承诺,他终究难以放心。
“老爷,您还是先走吧,别再触怒太老爷了,太老爷他最近也很是关心,每日都差人出去,在太乐署、坊间和百家茶肆中来回打探消息,肯定不会不管的。”就有那心腹管事,偷偷透露消息。
“但愿如此吧。”陈迭叹了一口气,别无他法,只好收拾一下,就要离开,但在离府的时候,迎面却走来一名神色颇为冷峻的英俊男子。
这男子见了陈迭,立刻恭敬行礼。
“侄儿陈华,见过迭叔。”
“陈华啊,你也来了啊,看你风采依旧啊。”陈迭心里有事,对于这个下邳陈家颇为有名的才子,也顾不上怎么问候,说了一句,便就离开。
看着陈迭远去的背影,陈华眯起眼睛,冷笑一声。
“陈迭这个时候回来,肯定是因为陈止闯祸的事,那陈止现在看似势大,却已经得意忘形了。”
想着想着,他来到了后宅的庭院中,这里早就聚集了一群陈家子弟,都是最近被从各地召集过来的,为的其实是给陈止帮衬,可惜陈永还未来得及交代,陈止那边就已经做出了那么多的事,他的种种行为,在陈家内部,其实也带来了不少意见。
“陈梓,这次聚集,我就是提议,要给尊者进言,一定要警告陈止!不然,等文评之时,无人问津,我陈家的脸都要被他这个彭城儿丢尽了。”
这陈华一到地方,见了人群中的陈梓,就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第341章 世间多有后悔事【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
陈华是最近才抵达洛阳陈府的,这到来之后表现的非常低调,每日也是深居简出,连其他陈家子弟的邀请,都一概推辞——
这陈华乃是下邳名士,在江左都有名气,再加上又师从名师,在陈家之内的名气极大,过去不管抵达哪里,只要有陈家子弟,都会对他发邀请,或者请教学问,或者吟诗作对,好不逍遥。
但这一次,他来到洛阳,却这般蛰伏,其他陈家子弟心里都知道原因,因为先前《师说》一文的事,在场的众人也都知道这前后的缘由,所以没有人多言。
却没想到,等到这品评会之后,陈华却突然活跃起来了,前后串联,号召起了这一次的聚会。
和之前一样,这一次,其他的陈家子弟,也都知道陈华所求为何,但没有人敢随便说破,因为陈止眼下乃是实权官僚,就算其他陈家子弟的心里再怎么有想法,也不会愚蠢的说破。
不过,被陈华直接针对的陈梓,却是轻笑一声,出声道:“陈华,你召集我等过来,图谋为何,诸位都是心知肚明的,那也不用说我什么,陈止的行事如何,你是最清楚的,难道还敢小瞧他?或者说,你又有什么资格小瞧他?他乃是征北将军,又有实权,受族中重视,你也敢非议他?”
陈华被说的脸上难看,眉头一皱,淡淡说道:“过去可没看出来,你陈梓竟是个马屁精,可惜你在这里说的话,陈止可都听不见。而且,他很快就会自身难保了,这品评会之后,直接得罪了众多的书院,下场堪忧。”
“哦?听你这话的口气,莫非是知道什么?”陈梓丝毫也不动气,反倒笑了起来,“你若是知道什么,那就该给族祖说一说,他老人家可是早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