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绝新汉朝-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哥,你放心吧,我还能不知道这个么?我懂的!”李威冲着自家兄长笑了笑,然后冲着陈止拱拱手,然后就风风火火的冲了过去,急切的想要将陈止教授的要点,运用在实际上。
等兄弟一走,李立颇有些忐忑的对陈止道:“主上,我这弟弟还有些性子不定,这么重要的方子,告诉他有些不妥啊,不如还是分环而授,以防万一。”他还是记挂着按环节保密的方法,毕竟稍有泄露,就是责任在身,万一出自自家兄弟,那就更糟糕了。
陈止却摆摆手道:“无妨,造纸本就是精细活,有一个人居中掌控,才能不让局面失控,否则各司其职是好,但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不伦不类,相互不能匹配,未来等咱们代郡纸名声传出去了,这造纸作坊肯定是要扩大的,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连城中一些穷苦的百姓,我也会让他们来帮工,赚取报酬,贴补家用。”
“什么?还要让普通百姓加入进来?这可使不得!”李立顿时大摇其头,并且用劝诫的语气说道:“主上,小的说一句话,这杂人加入,良莠不齐,更不好保护方子,何况这普通百姓未必能干得了精细活,他们来了,反而可能帮倒忙,让咱们这些匠人也手忙脚乱。”
“你的担心是对的,所以我让普通百姓相助的,是一些辅助的工作,闲杂的琐碎之事,就比如说我给你们传授的法子,要用到粘液,刚才李威就提及了纸张太薄的话,一揭就破,或者干脆就难以揭开,所以要将一些粘液掺入纸浆,用于润滑,使纸不粘,方便揭开。”
陈止一边说,注意到李立渐渐入神,仔细倾听,就进一步讲解道:“这个粘液,就要从一些植物中提取,如杨桃藤、槿叶等等,这些搜集藤叶、搬运来去,自后提取的过程,琐碎而繁重,若是用匠人为之,难免就要耗费人力和时间,反为不美,因而不如挑选民众相助,将工匠从这些繁琐的工序中解放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造纸之中,不用担忧其他。”
他一说完,李立就陷入深思,试着理解陈止的话中之意。
而陈止也不打扰他。
按着陈止的想法,这造纸行业一旦树立起来,就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通过技术代差,发挥人脉优势,只要进展顺利,很快就能塑造出一个行业霸主,如此一来,需要的人手会逐步增多,从而增加就业岗位,也为代郡创造了一项新的特产,进而吸引流民,留住人口。
“这虽然只是小道,不能和世家坞堡中的人口对比,但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让世家麾下的民众对比,知道好坏。”
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在游学时候,经过一座小镇,那小镇贫瘠无比,里面百姓的生活,更是清苦无依,偏偏这种局面下,他们还也一个劲的夸赞镇中的那位地主,说那位地主如何如何的仁义,对他们怎么好,其他地方的百姓生活的更苦云云。
但实际上,这些不过都是那位地主宣传所致,根本原因就是百姓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被地主的宣传洗脑,信以为真,因而坐在井底看天空。
代郡虽然是一个郡,但因为世家坞堡对民众人身自、由的限制,其实一样有这样的问题,想要打破的话,就必须创造出对比。
那李立此时也想通了过来,不禁说道:“嗯,太守的这个点子,果然精妙,这薄执若是没有粘液,就不得揭开,而单纯的粘液除了掺入纸浆里面,也是毫无用处,这两边的人手还分开,这样一来,偷学了纸方的人也揭不成纸,而只搬运植物的更无从得方,万无一失!”
他的出发点,却还是在保密上,陈止摇摇头,有些无奈,却也不再多说,因为李立的担心也不是无的放矢,毕竟换成任何人,想的也都要是保密的问题。
“我拿出来的技术,目前是第一代,本就有推广的目的,况且很快就能抽签了,这保密的问题,倒不是十分迫切,而且还能作为一个鱼饵,钓一钓鱼,我虽不是武陵人,但捕鱼的事,也是乐趣颇多。”
陈止这边想着,和李立商讨着,那边李威已经带人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因为是第一次开工,所需要的器械、粘液、制剂、施胶等等,都事先就被陈止派人配置好了,放在边上,让他们按着步骤使用,所以格外顺利。
不过陈止毕竟不能一直待在这里,所以吩咐了李立几句之后,就把小书童陈物留下,让他在这边照看,同时居中联络,自己则先回衙门处理公务去了。
经过了几天的忙碌,郡守衙门的里面的公务,已经是所剩无几,陈止的工作效率,让衙门上上下下的吏胥都叹为观止,很多积年旧事,在陈止出手之后,也是一一摆平,半点也没有停止他的工作进度,让人不自觉的敬畏起来。
所以他工作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不敢出声,小心翼翼的。
但是,等傍晚时分,这安静而井然有序的衙门,却忽然被一声呼唤大破了,随后就见陈止的书童陈物,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一见到陈止,就迫不及待的喊道:“老爷!有了!有了!”
陈止顿时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看了一眼周围人诡异的目光,赶紧打断了书童:“歇口气,说清楚!”
陈物也意识到话中不妥,脸上一红,才道:“是作坊有结果了,出纸了!小的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纸啊!”
第458章 白纸出坊,求书上门
陈物这么一说,其他人终于明白过来。
原来是造纸出成果了。
想着想着,他们面面相觑,然后暗暗摇头。
这一众官吏也听说了陈止最近沉迷于造纸,颇为不以为意,觉得这位太守八成是基于个人的喜好,所以才会这般看重造纸之法。
说到底,陈止在他们的眼中,并不是一个治世之官,而是一个中原名士,文章、书法、丹青,样样精通,是名士中的贤达。
这样的一位人,就算有所算计,将匈奴人给算得灰头土脸,但终究是谋略层面的,并非是治民之能,恰恰相反,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们反而觉得这位太守,有些不够实际,似乎是中原名士务虚的风格,所以才要造纸。
实际上,在他们想来,陈止放着政务不管——事实上,陈止已经将公务处理的差不多了,只是这群吏胥按着过往的太守为参照,总觉得不可能处理的这么快——不管政务,却去关心什么造纸术,大概是因为代郡太过贫困,这位太守想要写文章的时候,没有满意的纸,于是一拍脑袋,干脆要自己造纸,这才有了造纸工坊。
对于这样的猜测,最近在太守府和几个衙门之中,正在慢慢流传,并且逐步得到了认可。
就在几人思索之际,陈止则对陈物笑道:“不要急,现在时间还有一点,等我将公务做完,再去看看。”说完,却是不紧不慢的整理着手上的公务,看的陈物在一旁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刻抓着陈止就飞奔过去,但到底是不敢。
陈物跟随陈止之后,见识日广,陈止很多事都不避讳他,偶尔还会教他读书写字,二人名为主仆,实际上更近似于师生,所以陈物对陈止很是敬畏,平时不敢违逆,但这次是在是看过了那张好纸,那心底的惊艳难以抑制,才会这般失态——陈止教他读书,带他长见识,同样也培养出了陈物对为学之道、书法之道的喜爱。
这般心态之中,他看着陈止不疾不徐的动作,心里仿佛又蚂蚁在爬,越发焦急起来。
好不容易,等陈止将东西整理完了,挥了挥手,对诸多吏胥交代了几句,这才跟着陈物离去。
等这两人一走,屋子里的吏胥顿时议论起来,还纷纷摇头。
这个说:“这位太守,怕是不如上一位懂民。”
那个则道:“这位新太守毕竟是名士,是文人,侧重不同,也是应该的。”
还有人说道:“陈太守背景非凡,过来就是熬资历的,哪里需要操太多的心?”
但说着说着,他们也意识到在官府衙门里,这么议论上官,实在是不合适,因而几句话过后,就纷纷住嘴,不复多言。
另一边,陈止和陈物一前一后的走着,径直来到了造纸工坊。
在这途中,有不少人见到了这位新任的太守,纷纷向他行礼,其中不乏有过往的商贾,但却没有什么人试图上来攀谈,只是目送着陈止离去。
等陈止来到纸坊,李立、李威还有其他几名工匠,都恭恭敬敬的站好,迎接着陈止的到来,他们的脸上,还有着明显的激动和兴奋之色。
随后,陈止的目光就顺着众人的身影,落到了那刚刚揭起的白纸上面。
按照正常的步骤,制作一张纸的时间,其实并不一定,但依照陈止改良的做法,众人成纸的时间,比预定的要长很多,但考虑到他们都是第一次接手,一边制作,一边学习,这样的偏差,也是能够理解的。
更何况,这刚刚成型的纸,是在太过吸引眼球,只是用眼睛去看,就不由惊叹,发现连他和现行的诸多纸,有着多么大的区别。
结拜、纤细、光滑、轻薄,被悬挂起来,能看到灯光、光线穿过纸张,使之通透。
“小的当真佩服太守!这等纸质,小的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若有此纸,流传于士林,定会引得人人争买,供不应求!”
李立的声音从一旁传出,他的脸上浮现出心悦诚服的表情,由衷的称赞着。
陈止听了,却不动声色,这成品纸和后世的纸比起来,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其中缺陷颇多,他当然不会就此满意,李立、陈物等人的惊叹,那是因为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等质地的好纸,这是从无到有、第一次呈现出来,所以才会这般惊讶。
况且,就算是按照陈止原本的估计,这张纸的质地,一样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想来是理论和实际有着偏差,同时也是这些工匠不够熟练,在工艺和程序上,存在着疏漏和不足,导致的偏差。
不过,这些问题随着日后的进一步熟练,以及扩大规模,都会一一平息。
所以陈止随后就笑了起来,勉励了众人几句,给出了奖励的许诺,在众人兴致高昂的同时,他又说道:“不过,当下人手不够,还不能生产太多,受到不少限制,而且咱们想要推广,还有一段路要走,除此之外,我提议造纸,就是为了给代郡增加物产,但眼下代郡的局面,还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况且这纸固然能得名士推崇,但我还是希望,普通人家也都能用上。”
话说的简单,也没有什么慷慨陈词,却让众人心中一震。
让普通人家都能用上这样的白纸,在当下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因为此时的纸张,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手机,如麻纸这样的,就是那种性价比高的种类,能让普通人用上,而楮皮纸则是高端旗舰,需要耗费一定的金钱,还被很多人用来标榜自身。
至于陈止现在主持制造的这种纸,比之楮皮纸还要胜上几分,是真正的高端货,就算是那些名士,恐怕也不容易用到,想要走进寻常百姓家,怕不是做梦。
陈止注意到众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心里多少有些不信,却也不解释,随着产生的提高,以及自己的一些推广手段,未来会给出他们答案。
于是他很自然的略过了这个话题,转而交代起来:“当下就先照着今天的顺序,不断的制作,我会慢慢给你们补充人手,但前提是你们必须先熟练工序,不然的话,再来人如何去教他们?我毕竟不能整天待在这里,所以为了日后不出现偏差,你们掌握的工序,必须牢牢记住,不得有什么出入。”
李立、李威等人赶紧点头应下,他们都被李立嘱托过,不得泄露出秘方,所以听说日后人手还要增加,无疑就有些嘀咕。
陈止不理会几人的心思,继续说道:“至于这造纸中所需的竹子、藤叶等琐碎之物,我已经安排了人,去南边购买,会用车队送来,你们无需担心,只要潜心造纸就行了。”
“请太守放心!”李立等人恭敬表态。
陈止点点头,又吩咐了几句,待众人再次开工,他就让陈物将刚刚做好的两张白纸收好,然后离开了工坊,准备打道回府。
但刚刚出了工坊,还没有抵达自家宅院,迎面就有一人过来,直接给陈止行礼。
这人正是陈梓。
陈止一见此人,不由就笑道:“乔行,你过来,大概过来给我劝诫的吧。”
陈梓拱拱手道:“太守明鉴,听说您这事要去工坊?”
陈止毫不避讳的点头道:“不错,我这几天忙什么,你肯定是知道的,现在出了一点成果,当然要去看个分明。”
陈梓没有退避的意思,直接说道:“我知道太守心有定计,这造纸工坊的建立,也是为了接下来的大计,但凡事皆有度,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属下听闻,太守您分派了人手,让他们联络彭城和下邳,说是要拿钱购买大批的竹子、还有藤叶等物,要劳师动众的用车马运送过来,甚至还要让两家派出大批人手护持,恕属下直言,此举十分不妥!”
“还是乔行你消息灵通,”陈止微微一笑,并不辩解,“不错,我是吩咐下去了,而且已经派人过去联络了,不过这部分我不是让两家白白拿出,而是出银子购买的,我在彭城的产业虽然不大,但买起这些东西,那也是九牛一毛。”
“并非是谁人出资的问题,”陈梓摇了摇头,表情郑重,说道:“而是此举毫无必要,就算纸坊重要,也不该为此劳师动众,不说风评如何,白白耗费了家族的人力和精力,更会丧失时机,那拓跋郁律所说之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在这之前,该将精力都集中在准备上,岂能分心他顾?”
“不错,乔行你说的不错,其实我正要让人去找你,购买这些事物的事,我就是打算让你来负责的,这样我也能放心。”
陈梓闻言一愣,这可不是他出面劝诫所求的结果,正要再说,但注意到陈止的表情,忽然心中一动。
莫非,这里面还藏着什么?南下买竹,其实是个幌子?否则何必让我负责?
陈止则道:“这里人多嘴杂,你与我归府,我详细说给你。”
陈梓点点头,跟着陈止同行。
等到了府邸,却有陈舵过来禀报:“老爷,那朱家送来了一幅字,希望您来誊写,说是事先就说好了的。”
第459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
“朱家的人送字过来了?”陈止笑了起来,“来的正好,正好从朱家的这件事开始运作一下。”
他微微沉吟片刻,对陈舵说道:“去安排一下,通知代郡的几大家族,就说我明晚要举办一场晚宴,用来感谢他们在代县重建上,提供的帮助。”
这话一说,陈舵和陈梓都是一愣,后者则皱起了眉头。
陈止看了陈梓一眼,说道:“这群人这几天,可是一直在关注着我的动向,想要知道我对他们接触汪荃,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因此难以安心,所以我的这个邀请,他们必然不会拒绝,不过我作为太守,要邀请地方上的大族,多多少少得有个正当理由,正好匈奴退去,代县恢复的中间,几家都稍微出力,虽然聊胜于无,但算是个借口。”
说完这些,他又对陈舵说道:“对了,记得让他们将家中的年轻俊杰也叫上,未来代郡要发展,免不了需要这些年富力强的新生代出力,我得先和他们熟悉一下。”
陈舵愣了愣,然后点头称是,随后便退了下去。
陈止则带着陈梓,来到了自己的书房。
很快,就有丫鬟过来奉上茶水。
陈梓也不客气,坐下来品了一口,才道:“兄长,你这宴请的消息一放出去,恐怕几家今晚都不得安生,没有几个人能睡个安稳觉。”这私下里没有其他人,他的口气也就变了。
陈止笑道:“乔行,你该知道,这些事本来就和行军打仗也一样,实者虚之,虚则实之,他们算计我,我先让他们多耗费点心神,算是提前收的利息。”
“既然是提前收的,想必之后还要有不少代价,要让他们付出,”陈梓倒是直言不讳,“但是当务之急,却不是惩治这些世家,而是如何抵挡将要到来的战乱,太守先前跟我们提过,拓跋郁律可以作证,而且他们还愿意与我等结盟,而且不管能否成立,都会提前送来三千人作为保证,并且让我们着手准备接收工作,那么除了这些人之外,我们更该准备的,是之前分析过的混乱。”
陈止点点头,示意陈梓继续说。
“之前分析过的,我就不再赘述,但面对危险,单纯关闭城门,不一定是个好的选择,因为我们还要消息匈奴,”陈梓的神色严肃起来,“他们是必定会抓住机会来犯,必须提前应对。”
“这正是我要跟你说的,”陈止也收起了笑容,正色道:“这次派出去购买柱子、藤叶的人,会以车队的形式运回来,但这些车队中,除了造纸所需之物外,还有一些兵家器物,以及铁矿、铜矿,会有专门的人负责护卫,直到抵达代郡。”
“原来如此,果然是暗度陈仓,”陈梓眼中一亮,“太守你坚持要造纸,为的就是迷惑其他人?”
“我是真心想要为代郡增加一个产出,但这并不妨碍我同时利用他达成其他目的,”陈止的脸上依旧没有笑容,“代郡,或者说幽州,有太多的不确定,我要做准备,就不得不隐藏一些底牌,当下的代郡,兵力主要集中在汪荃的手中,即便未来南边送来的家丁,经过操练,有了战斗力,但没有合适的装备,依旧会陷入劣势,但代郡当下还没有自产兵器的条件,那就只能通过钱货购买。”
陈梓顺势就问道:“我也想知道,这些东西,难道都是兄长你自掏腰包?”
陈止点点头,说道:“工坊也好,家丁也罢,都是陈家之物,当然不能让官府出资,那就是公私不分了,况且世家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特权,以至于官府的权柄都难以制约他们,那么就得以毒攻毒,跳出这个局限,另开局面,毕竟我来这里,不是指望给朝廷站稳代郡的,若是那样,只要将我调走,代郡一切都会恢复旧观,我来之前,叔父就跟我交代过,要让陈家在这里立足,既然如此,这些投入,就必须是陈家掌控。”
陈止要做的,是在代郡打压世家,似乎将陈家引入,或者说自己扎根,然后扩大势力,属于南辕北辙,但他实际上要做的,是自己引领局面,同时不引起整个世界阶层的反感,至少在初期,积蓄力量的时候,要如此。
那么用世家的玩法,去挤压其他世家的空间,就算有人诟病,也不会觉得陈止要刨他们的根。
况且,比起朝廷的命令体系,在新汉一朝,明显是世家的命令更容易贯彻。
“当然,陈家当下还有许多的事要做,在洛阳中枢更有布局,陈迭叔父前往蜀中,同样有所谋划,都要用钱,因此这些钱财,是我从自家产业中拿出来的,最多是像彭城几位叔父借了一些,他们信任我,所以原因听从我的安排。”
陈梓默然不语,最后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我会过去居中调节的。”
“那就当万无一失了,”陈止重新露出了笑容,“这暗度陈仓的事,最怕的就是事不机密,暴露出去,有你坐镇,当可无忧。”这段时间的相处,足够他了解陈梓的才干了。
但随即陈梓却又道:“不过,我的来历,代郡世家不少人都知道,我这一走,万一有心人留意起来,说不定就要有所怀疑,细细探查,反而有暴露的风险。”
“你的担心不错,但也不用多虑,”陈止却微微一笑,“若我造纸只是幌子,那当然会被怀疑,可为兄是真心要造出好纸,也能做出好纸,这真假之间,根本无从分辨,等他们见了,自然就知道,乔行请看……”
说话间,陈止取出了那两张纸呈现在陈梓面前。
顿时,本来还一脸谨慎的陈梓,顿时就是瞳孔放大,看着面前的纸张,楞了一下,随后下意识的伸出手去,轻轻一摸,赶紧收了回来。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陈梓也是饱读诗书,书法有着造诣,武人爱兵刃,文人爱墨宝,这能写几笔好字的人,又怎么会不喜欢能配得上好字的纸。
陈梓也不例外,惊讶了一会,他抬起头,露出佩服之色,问道:“这纸……”
“这纸如何?”陈止笑着反问。
陈梓重重的点头道:“上品好纸!轻薄通透,光滑洁白,如月光照地,霜落凡尘,梓生平仅见!”
之前,李立说过,自己从未见过这般好纸,但以他的身份,见到好纸的机会也不多,陈梓就不同了,跟在陈永身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眼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他见过的物件,多为稀罕玩意,却也给出了这般评价,足见此纸之质!
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按照历史的发展,这样的造纸技术,要到几十上百年以后,才会显露端倪,被陈止提前拿出来,这巨大的代差,足以造成这般的震撼。
“现在才知道,为何族兄之前那般信心满满,”陈梓感慨过后,就摇头轻叹,“当今之世,重名重物,那有名的权贵、财主,时常以斗物比财为名,名家的墨宝、传世的丹青,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