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冠绝新汉朝-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是想要找回面子,越是表现自身能耐,就越是失算,这顾恩越想越是不甘,不禁说道:“我当往城外兵营一探!”


第567章 问兵难入营,家书予诸君
  代县城外的兵营,现在可算是人满为患了。
  当然,不是说兵营之内,而是那兵营的外面。
  事实上,这几天的时间,不光是城中萧条,这城外更是人迹罕至,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直道官路上,都难得能见到一二人,往日里行来的车马商贾,也都纷纷绕道而行。
  也就只有那些各大家族的探子,会小心翼翼的行动,探查着周遭的变化。
  但此时,那兵营外面的丛林中,却是站满了人,以至于平时在这里探查的探子们,看着那一道道身影,这脑子里都有些懵,不知道突然之间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那军营的门前,几大家族的话事人、掌舵者,正在和镇守兵营之门的兵卒、将领进行交涉。
  在他们的周围,则是负责护送的一名名护卫,这些护卫更是人数众多,将营门都堵住了大半。
  所以当顾恩他们一行人到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景象,而等他们来到营门跟前,那守门的兵卒已经顶不住了,不得不让人通报冉瞻。
  “这么多世家之人都来了,那至少说明一件事,便是战胜之说,绝对不是什么安定人心的权宜之计,不是谎言,而是真实的事情,否则一下子坑骗这么多的世家,就算是太守也承受不住反噬,其信誉和名声都要因此扫地!”
  在和朱留、王霍等人见礼之后,陆建他们来到了营门边上的一处,压便压低声音低语着:“这城外这几天人迹罕至,但大致还算是平静、安稳,却始终还有隐患,如果有个胡人骑兵过来,就要发生混乱,结果这些世家当家还亲自过来,那必是得了准确的消息,过来求证的,这么看来,恐怕咱们的预料真的有所偏差了。”
  “是你们的预测,”张景生却笑了起来,“我从始至终都认为,陈太守是有准备的……”他看了脸涨得通红的顾恩一眼,话语不停,“战前有所准备,否则如何解释当下的局面?我想,这招揽武丁说不定都是掩人耳目,以令敌人有所疏忽。”
  陆建和顾恩顿时哑口无言,而王快则若有所思,至于那罗央却是神色复杂。
  “如果鲜卑人真的被击败了,那咱们可就要重新评估一下情况了,”陆建还能冷静分析局面,“至少代县的局面会有变化,原本紧张的情况会有所缓解,咱们也就不用这么急着离开了。”他话一说,除了顾恩之外,其他人都纷纷点头。
  此时来到这里的,可不光只有张景生他们几个人,留在代县没有回去的南方来客,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
  正在说话间,冉瞻已经从营门中走了出来。
  一见到他的身影,这门外的众人,便都在心里嘀咕,知道他们想要进入兵营的打算,恐怕是难以如愿了,眼下这代郡上下,哪个不知道冉瞻的恶名?从他捉拿郑家开始,就已经被划分为陈止的走狗行列,而且是那种毫无顾忌、出身卑劣的凶恶之徒。
  城中世家隐隐有个共识,就是和陈止属下交涉,多数时间还能讲理,但唯独这个冉瞻,在交流上问题很大,几乎难以说通,因为其人完全是以陈止的命令为最高指令,旁人的话,丝毫影响不到他。
  “诸位,你们挤在这里做什么?”冉瞻还显年轻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虽然还有一些青涩,可是在面对在场诸多世家老爷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任何怯意了,“太守之前的话,难道说的不够明白么?兵营重地,事关代县安危,那也是关系到你们的性命的,现在北边还有胡人,听说已经打上了,这种时候,你们说说,怎么能随便进出呢?万一有个什么歹人混进去了,和胡人里外勾结,坏了局面,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众人一听他提到太守,就知道又是老套路,怎么都是说不通的。
  但那刘家的刘框,还是试着出言道:“冉瞻,你说的有些道理,但现在不是情况不同么?我们得见了兵丁才能安心啊。”
  “有什么不安心的?是胡人杀来了,还是你刘家被围了?”冉瞻瞥了刘框一眼,面露不屑,“这么点小事,你就坐不住了?怎么能做一个大家族的话事人?”
  刘框被这话噎得难受,当即恼怒起来,便要斥责。
  没想到冉瞻跟着就干脆的说道:“你们还是回去吧,这兵营中武丁操练,片刻都不得闲,你们进去了也没甚好看的,何必如此呢?今次代郡战局,太守早就有所布置,必能护尔等周全,你们大家族求得不就是一个平安传承么,能安安稳稳的传承,坐在家里就能度过难关,田租照收、诗词照写、商队照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惬意的?我实在不明白,有这么好的事放着,你们为什么好要折腾?”
  刘框张嘴要反驳,但却不知道说什么,末了才挤出一句道:“我们必须要确认,当城的捷报是对的。”
  “这不是送给朝廷的捷报!”冉瞻明显是知道边疆捷报的一些猫腻的,一下子就直指要害,“太守有什么理由要造假?他造假给谁看?你?鲜卑人围的城,就在北边,是不是真的,等些时间自然知道了,有什么好纠结的?行了,我跟你们说这些,也是没有用的,请诸位回去吧,兵营不是你们能进的,至少今天不行。”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道:“你们这么多疑,怎么就敢轻易来到这里?这里是兵营,那些胡人只要不傻,肯定会派人过来探查,看到了你们这些个世家君子,万一动了歪脑筋,想着劫掠一两个,那可就有好戏看了,我若是你们,现在就回到城中,关好房门,等着消息。”
  刘框咬了咬牙,眉头一皱,但也明白这情况不是自己能掌握的,看了一眼其他人,见他们都有了退去的意思,冉瞻的话又侮辱、讽刺的意思,但里面的道理却不是无中生有,他们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确实存在危险,如果战报是假的,鲜卑人未败,那随时有可能袭来,在城外当然不安全,即便鲜卑人败了,残兵散勇一样四散,代县近在咫尺,可能会被波及。
  更不要说,传闻中代郡还潜入了一支鲜卑人的兵马。
  仿佛是看穿了众人的心思,冉瞻随后就道:“有个消息忘了告诉诸位,这消息也是刚才才送来的,有人在北边的林中发现了几个斥候,从装扮来看,当时匈奴人无疑,我奉劝诸位,还是尽快归去,如果真是匈奴人,那可没有时间内耗了。”
  “匈奴人的踪迹?”
  一听到这个消息,这一众当家当即一个激灵,那刘框也不多说了,赶紧告辞,匆匆离去。
  陆建、顾恩他们也顾不上探查了,同样也要离开,没想到这边还没动身,就被冉瞻叫住了——
  “几位君子,还请慢行,我家太守吩咐了,若是诸位过来了,便请你们入营,有事要和你们商讨。”
  “和我们商讨?”陆建等人停下脚步,满脸意外的看着冉瞻,这位陈止的头号狗腿子,刚才还一本正经的、半是威胁、半是劝慰的阻止世家之人入内,转脸就主动邀请顾恩等人入营,难免让他们疑惑。
  但冉瞻没有解释的意思,陆建等人也不会因此就不进去,于是经过短则的思考之后,他们就随着冉瞻,一起往兵营中走去。
  等行走的时候,陆建却貌似无意的问道:“不知那匈奴斥候的消息……”
  “是真的,”不等其人问完,冉瞻就主动回应:“营寨里面有兵丁,就算有匈奴人袭来,也不用担心安全。”说着,看了看陆建。
  陆建笑着摇头:“在下不是担心这个,只是绝得鲜卑若被攻破,匈奴人说不定会知难而退。”
  “匈奴人怎么想,我是不知道。”冉瞻摇摇头,不再多言。
  见他没有再说话的意思,陆建也不追问,而是和其他人一样,打量着兵营中的景象。
  武丁兵营的布局,他们并不陌生,毕竟沙场演武的时候就来过,后续也断断续续的观察过,但自从这营寨守备的越发严密,其他人就越来越难以步入其中了,所以现在再看,就有一种熟悉夹杂着陌生的感觉,尤其是看到那些在进行队列操练的兵丁的时候,这种感触就更为浓烈。
  “这些兵丁中的一部分,队列走的,反而不如原本整齐了。”
  顾恩观察了一会,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同时和陆建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数了,原本的猜测似乎被证实了。
  不过,他们没有太多的交流时间,就被直接带到了最里面的营帐中,但在这里等着他们的不是陈止,而是陈止的族兄弟陈梓。
  “诸君,请坐。”陈梓见到众人,先是招呼他们坐下,随后拿出了诸多书信,放在面前的桌上,“这是诸位的家书,因为战况,传驿被严加掌控,了解来往通信,因此没有直接送到各位的手上,而是先到了这里。”
  等众人一一拿到家书,陆建直截了当的问道:“陈君,你让我们过来,就是要将这信交给我等?”
  陈梓却笑道:“当然不光如此,诸位先看信,我再与诸位诉说,其实这几天也有个消息传来,是关于东北棘城之战的,联军的攻势并不顺利,想来诸位的家书也和此事有关。”


第568章 俘囚游街反求援?
  “棘城的战事,四方联军居然攻势不顺?”
  正在拆开书信的众人,忽然得到了这个消息,都是动作停顿了一下,有些愕然。
  就好像这书信都不能直接送到手上一样,在战争时期对通信进行管制,是当下的常规做法,就算是世家大族也明白这一点,无从指责。
  只不过,陆建他们的家族本就强盛,本身在家族中地位也不低,所以他们带来的手下,很多还能向外面打探消息。
  可即便如此,远在东北的战况信息,对他们而言依旧算是机密,了解的并不多,最多是知晓战争已经开始,宇文鲜卑、段部鲜卑、高句丽,以及幽平两州的主宰王浚,已经合力围城了。
  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样,他们本就不认为鲜卑胡族在守城上能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认定慕容鲜卑的落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甚至大军一到,就会势如破竹的击破慕容部的守势,哪里会料到联军一方,居然会遭遇不顺?
  该不会是假消息吧?
  “诸位连当城解围的消息都半信半疑,对联军那边的情况,当然也会有怀疑,这很正常,”陈梓看着几人,却是言语从容,“诸位可以先看看书信,看过之后咱们再探讨吧。”
  他的表情,让陆建等人惊疑不定,却还是点了点头,先拆开了信封,看起了家书。
  注意到众人的表情,以及营帐中的气氛,陈梓端坐不动,心里却有一种掌控局势的感觉,这心里不由生出感慨。
  “我在陈家算是俊杰,过去也时常得到祖父称赞,于是带在身边重点教授,但比起陆建他们,其实还有不如,他们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底蕴深,自身也有地位,过去与他们相见,我都要守礼而表敬,是居于下首劣势的,现在依托于族兄的局面,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惊疑不定,这一个人的际遇,果然不光要看自身的奋斗,还得考虑所处的环境。”
  他这边感慨过后,面前的几人也把家书看的差不多了,那顾恩眉头一皱,和陆建小声的交头接耳,随后抬头问起来:“我等家中,确实谈及了北疆战事,四方联军围城,但王大将军的兵马还未完全抵达,所以攻势有所不顺,陷入了僵持和对峙,但这并不能改变慕容家的困境,何以我等家中,却不约而同的提起了派家丁过来护持的事?这该不是巧合吧?”
  “不是巧合,”陈梓坦然回答,“诸位之前都曾经派人快马离开,给家中报信,于是太守便安排了书信,也给各位家中送去,信中便分析了这北疆的战局,谈及战争初期,联军会遭遇挫折,并且大概说道了战时的代郡局面,并且以诸位在此为理由,向各位的家中借人。”
  “借人?”陆建心中一动,“武丁?”
  “不错,”陈梓点点头,“正是武丁。”
  此言一出,众人的脸色都有了变化。
  顾恩毫不客气的说道:“陈太守以郑家为引,召集了这代郡的武丁,现在莫非又以我等为饵,让各自家族送来武丁,要这么多兵马做什么?况且,我可不认为,就因为我的人在这,家中送来兵丁!”
  其他人纷纷点头,送家丁过来护卫,或许是正常的,但最多也就派来十几人、二十人,最多不会超过三十人,毕竟当初诸葛言游学,以其武侯嫡子、世子的身份,身边跟着的兵丁也才就那么多,这还要算上同行之人名下的家丁,更何况是眼下?
  陈梓便道:“这里面还有一番缘故,主要是太守许诺了通典之事,同时所需家丁也不算多,另一方面,太守对这北疆的局势,也已经有一定的预测了,相信正是因为有些预测实现了,才会让各位的家族有所松动,除此之外,似乎还有约定,是关于这代郡的,这具体的原因,诸位可以写信询问,又或者回返之后再向家中了解。”
  一听到这里,众人也都明白过来,知道这背后恐怕还有陈家、杨家和各自家族的交涉,也许还有利益交换。
  当然了,陈止名声不少,但在利益层面上的分量还不够,就算能召集一些世家家丁过来,人数也不会多,而且也不会如代郡的世家那般,轻易就被他收编、指挥。
  顾恩却忽然说道:“如果我们现在离开,你们又有何理由再召家丁?”
  “家丁过来,其实是为了护卫诸位周全的,”陈梓对这个说辞早有准备,“若是离去,当然就不用召集,其实这也是为了有备无患,在战端未起之前,太守也不能估算能有多大优势,只能以最坏情况来打算,信是在击破鲜卑之前发出去的,现在战局好转,但太守最开始,可无法确定能得胜,是以要多做两手准备。”
  话说到这个份上,陆建等人确实不好反驳了,而且他们并无离去的打算,因为几人的家书中,隐隐都提及到了,让他们暂时安心待在代县,静观其变。
  这个指示本身就表明他们背后的家族,与陈止之间肯定有了什么约定,乃至有了某种默契。
  于是,在于陈梓交谈的时候,就不免有些束手束脚,因为无法把握自身的底线,但同时他们也有心提及外面的那些兵丁,只是陈梓一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另一边,众人被邀入营帐的事,也已经被送到了陈止的桌上。
  “这几人要安排好了,等北疆战事平稳之后,我等要面对的除了匈奴和鲜卑散部,还要加上王浚,那就不得不求助一些外援。”
  陈止放下情报,转头对身边的一名士人说道,此人赫然鲍敬言。
  鲍敬言闻言,却笑起来:“太守,以我对这些世家的了解,他们一个个,可都是资深的墙头草,指望他们能守住诺言,那可不太现实,就算太守您算准了北地的战局情况,暂时震慑住他们,可等王浚回过神来,咱们这边一有不利,恐怕那群世家第一时间就要召集子弟回去。”
  “所以,名望带来的承诺,不及利益捆绑,所以给各家的信中,还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东西,以兵势而立,表明不惧王浚,再以利诱之,方能动人心,不过要等些时日才能见分明。”陈止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纸笔,写了起来。
  鲍敬言闻言,却是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候,忽有一人过来回报,说是又在林中发现了匈奴人的踪迹。
  鲍敬言一听,不由收起笑容,正色道:“一天之内,连续发现了多个匈奴斥候,看来那一支匈奴人,果然是要朝着代县进军了,也不知汪荃之前与之接触,到底有没削减几人。”
  “匈奴人怕是不会来了。”陈止手上的笔没有停下来,却忽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嗯?”鲍敬言闻言颇为意外,“何以见得?”
  陈止头也不抬的说道:“斥候行事,本就该小心,但一天几次被发现,有些生怕旁人不知道匈奴来犯一样,这兵家之事,本就是虚实杂糅,虚则实之,匈奴真要来代县,突袭才是首选,那就该悄悄行动,现在这样,生怕别人不知,那就说明是故作姿态。”
  说着说着,陈止却低头叹息了起来:“可惜了,本来我以武丁替代之法,将操练得当的四千武丁,通过相连的坞堡转移出去,又将新近得到的兵丁转移到兵营,以操练之声迷惑于外,就是想要诱敌来围,然后顺势攻破,如今匈奴此举,大概是看破了我的计谋,反倒要退避三舍,另寻他路了,不过福祸相依,恐怕这边上的州郡能分担些压力了。”
  鲍敬言听出来了一点意思,就道:“这么说,匈奴另有目,代县岂不是不用再这么严加守备了?”
  “不可如此,还是要严加守备,不可掉以轻心,”陈止说着,忽然话锋一转,“更何况,鲜卑虽破,匈奴虽走,但北疆战局没有平息,那余波就还会波及代县,真正的关键,其实还是慕容部,要看他们能做到什么地步才行。”
  两人正在说着,又有人过来通报一事:“太守,城外来了几人,押着几人,说是当城那边擒住的鲜卑酋首,要让您审讯呢。”
  鲍敬言闻言一愣,随后笑而不语。
  陈止则点点头,说道:“不急着审讯,先让人带着,在城里转几圈,让城中百姓和士人知晓,随后再带到我这来。”
  “诺!”
  那报信的人退去之后,鲍敬言便笑着拱手:“恭喜太守,这鲜卑头领送了过来,游街之后,满城皆知太守的兵家之威,那些个还存他念之人,怕是要追悔莫及了,都要赶着来表忠心。”
  陈止放下笔,笑着回道:“传囚是为了安人心,至于城中各家,他们武丁已经交上来了,就是没牙的老虎,等局势平息之后,我正要拿捏,这些人怎么想的,丝毫也不重要。”
  鲍敬言一怔,随后却道:“那这么看起来,太守接下来就是要给朝廷和王浚那边报捷了,以此来稳固局面。”
  陈止则将刚写好的一封信拿起来,装入信封,笑道:“非也,我非但不会报捷,还要求援!”


第569章 悔则壮士断腕
  “这人就是被抓的鲜卑头领?”
  在代县城中,此时却已沸腾,原本因为人皆躲藏家中,因而空挡而冷清的街道上,忽然就挤满了人群,众人扶老携幼,看着在道路中央缓缓前行的那些个人——
  正有三明骑士慢慢走着,不过众人的目光,却皆落到了这骑手后面的三人身上——
  这三个人被绳子捆着,在地上缓缓前行,绳子的另一头拴在骑士的马上,拽着这三人不得不向前走着。
  只不过,看他们的装扮,却不同于一般囚徒,穿着毛皮,身上多鲜血,走起路来还一跛一拐的。
  三人的后面更跟着诸多兵卒,皆拿刀持枪、神色肃穆,在这对兵卒的中间,还有三四辆囚车跟随,其中一辆已经空了,明显就是前面三人本来待着的那辆,只不过现在里面的人被拉出来游街了。
  除了这空着的一辆之外,余下的几辆中,都坐着不少人,每一辆都管着两三人,但其中有一辆却又不同,因为坐在里面的,赫然是几名衣冠楚楚的士人,只不过这几人早已没了世家风度,身上沾满了泥土不说,脸上更是污秽,而且透露出惊恐之色。
  “看这人的装扮,那脖颈上和衣角处的饰品,很有可能真是鲜卑人里面的豪帅!”街角一处,陆建、顾恩等人站在台阶上,也在打量着沿街而行的囚徒,神色凝重。
  “豪帅都被抓来了,那一部鲜卑被击溃,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了,那陈止所说的都是真的不成?”事实摆在眼前,纵是顾恩这般高傲之人,也是面色苍白,想到自己先前的诸多言语,心情复杂之中,更多了一丝敬畏。
  陆建看了他一眼,叹息道:“事实胜于雄辩,陈太守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操练兵丁,派遣援军,战而胜之!”
  顾恩没有说话,他又看了街上行走的囚徒一眼,随后抿着嘴,转身就走,步履快疾。
  边上就有随二人同来的好友扬声问道:“顾兄,你这是去哪?”
  但顾恩没有回应,一转身,背影消失在街角。
  陆建摇头道:“不用去追他了,由他去吧。”
  余者闻言,不由面面相觑。
  在几人不远的地方,一处巷子里,张景生、王快与罗央等洛阳来客,则坐在一间茶肆中,品茶观人,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那正在囚徒游街的街道也不远,他们又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从窗子向外面看出去,街上的景象一览无余。
  看着那正在踉跄前行的鲜卑头领,王快不由道:“这鲜卑人身上带伤,虽是敌人,但拿住了审问便是,如果罪大恶极,直接让人斩了也好,这般强逼着游街,实在有些不妥。”
  “妇人之仁!”罗央嗤笑了一声,站起身来,走到了窗边,仔仔细细的看着下面的情景,冷冷说道:“这般胡人,过去不知道做了多少恶,烧杀抢掠的事定然不少,死在他手上的性命不知凡几,否则焉能做到头领之位?死不足惜!况且他带兵围困当城,肯定又要未及周遭百姓,这是被太守的兵击败了、擒拿了,才能带来游街,如果没有抓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