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绝新汉朝-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葛禄所学,在他看来,如果陈止说的是真的,代郡周围真有矿藏,按着他们的人手和找法,怎么也得花个两三年,运气差一点,三五年都不意外。
但这个速度,在葛禄看来已经算快的了,毕竟过去几百年、上千年也无人察觉此地矿藏,你能在十年之内找到,怎么能说是慢?
不过,事实证明,在动用陈止交给他的那张符箓之后,整个过程就被迅速压缩了,靠着那符箓的指引,居然短短几日时间,便找到了矿藏痕迹。
在代郡上下都因为鲜卑人的入侵而惊慌之际,葛禄所率领的这支探矿小分队,却是进境神速,接连取得重要成果,最终促成了葛禄和陈止的这一次会面。
但真正让葛禄在一起的,其实还是那张指引他们的符篆,在他看来,这东西太过神奇,若能学得其中奥秘,未来道家丹学,必可大放异彩!
只是,他虽然有心询问,却也知道这种东西,大概涉及到道统传承,不是亲近之人、入室弟子,怕是不好询问,不然就是坏了江湖规矩,所以一直忍着,哪怕见了陈止也没有问出来。
所以想了想,他还是决定按下念头,先把当下的事处理好了,和陈止亲近几分,再试探一二,另外也要将这事告知南边的葛洪,看看自己的这位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
于是,他接下来便大概叙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按照葛禄的意思,代县的矿藏可以利用井渠法来开凿,以井下相通行水的方式,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改善通风和采光条件。
“不过,这个方法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那几位有采矿经验的帮手,发现有河经过周围,经过商量之后得出的结论。”
等葛禄这一番话说完,陈止就点头道:“好,这方面就让行家去探讨,但必须要确保可行。”
葛禄又道:“还有个主要问题,无论是建立矿井,还是未来正式开凿,都得有人手,这矿工的人选,太守是否准备招募?又或者从武丁中遴选?我听说您已召集了代郡世家大族的武丁。”
“矿工乃凶险之活,而且在深井下工作,与潮湿相伴,往往留下病根,岂能动用武丁?”陈止摇了摇头,随后便道:“不过,人手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千多人,随后这人数会越来越多,不愁不够用。”
葛禄闻言,心中一动,随即点头道:“那就好。”
陈止然后看向周傲,笑道:“吴屈,让你久等了,喊你过来,是让你安排些人手,跟着葛道长过去,护卫他们的安全,同时要有什么力气活,就先顶上,当然,前提是注意安全。”
周傲自是满口应下来。
随后,葛禄便就告辞,陈止将他送出去之后,回来到周傲边上坐下,笑问:“你有什么要跟我说么?我看你的样子,似是有心事。”
第579章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
“刺史么,好大的位子。”听完周傲的一番讲解之后,陈止沉吟片刻,忽然笑了起来。
周傲到底还是将事情告知了陈止,这样也等于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态,其人之意无疑清楚了许多。
陈止当然看得出来这背后的意义,但他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承诺什么,只是记在了心里,同时他亦明白,周傲眼下最担心的是什么事。
“驱虎吞狼之策,但我却不是那只老虎。”陈止看着周傲,轻轻摇头,“在这个定计之人的角度来看,我不过就是偏居于北疆之地的一个太守,还是从属于王浚,无论是论权势、影响力,又或者干脆就是比地盘和兵力,都远远不如王浚,有什么资格做这条老虎?所以他看重的,是我背后的势力,我不过就是一个引子、一个楔子。”
“太守,我觉得这计谋他们未必施行,”周傲呐呐不知如何安慰,只能这般言语,“况且就算是施行了,有朝廷之令在,王浚未必就敢违抗,这样太守您名正言顺的坐上刺史的位置,再缓缓图之,他王浚毕竟还有一个平州刺史的名号……”
“平州比之幽州,可是差距太多了,而且其中近乎一半的土地,都有鲜卑人驻扎,是官府的人和鲜卑部族共治,而鲜卑人的势力还要大一些,王浚也是靠着幽州这边的势力,才能稳压鲜卑人一头,从而将他们拉上战车,成为自己的从属力量,让他放弃幽州,就等于是断了他控制鲜卑人的根,反而要其仰其鼻息,根本就不现实。”
陈止摇了摇头,说了幽州、平州之分,跟着又道:“况且,王浚根本不可能放弃幽州,之前有太守不服其令,最终就被驱逐,而空出来的位置,朝廷想要安插人手,也被他左右阻挠,若非如此,我亦无从得这太守之位,况且这北疆战事,他谋划许久,一旦成功,便可称霸北方,俯视草原,将几部鲜卑训话,从而势力大增,到时候这幽州更是重中之重,又有这般势力,怎么可能低头?”
周傲也懂得这个道理,顿时满面愁容。
陈止见了,却笑道:“朝廷之所以有人提出这番计谋,就是担心王浚尾大不掉,说不定,现在朝中还有人巴不得王浚外战势力,损兵折将,乃至割地赔款,如此一来,就是削弱了王浚,更坏了他的名声,动摇了他的根基。”
周傲也叹了口气,道:“年轻的时候,偶尔听闻大汉与胡人交战,有所失利,或者听说在边疆之地有什么妥协,总觉得是诸公软弱,不知大汉之强,如今再知道,其中有诸多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随即他看了陈止一眼:“但现在要怎么办?提前与朝廷人说清楚?”
“这事都还没正式成文,和谁去说?”陈止摇摇头,随后却道:“况且,危机当头,这危险中也藏着机遇。”
他顿了顿,才道:“我做太守才多久?半年都不到的时间,若是能得刺史的名号,那这速度真是不敢想象,如果要正常晋升,就算背景惊人的,想从太守到刺史,最少也得三年,寻常官员,更要最少做满六年,再去京城做一两年京官,积累资历和人脉,然后才能转而为一州刺史,我若能得朝廷之令,那真是省却了无数波折,更节省了时间!”
刺史之位,封疆大吏,整个新汉王朝的州,满打满算也才十几个,这刺史也就只有十几人,就算加上西域长史府等地,人数撑死不过二十。
能为刺史的,多数年岁都不小,经过了一轮宦海沉浮,又或者是背景通天,年岁不大就为一方封疆,但即便是后者,往往也要三十岁往上了,否则没有相应的阅历和能力,就算为高位,也镇不住下面的人,只能被人架空,成一傀儡,这位子坐的也就毫无意义。
“刺史这个位子,想要快速坐上去,是很难的,以我的资历,寻常时候被提出来,就算有皇上支持,也会有很多人跳出来反对,不愿意让我掌此大权,那其中最激烈的、或者说最坚定的,必然就是张应,但若是按着这驱虎吞狼之计,那情况就要翻转,反而是亲我者不快,而仇我者力推,而且就算是那些老成持重之的大臣、公卿,也不会太过反对,因为他们很清楚,我并非关键,也无从得权,反而要激化了和王浚的矛盾。”
周傲忍不住道:“他们就不怕逼反了王浚?”
陈止摇头道:“若是能逼反王浚,王浚早就反了,而对王浚来说,将我按下去,让我丧失资格,他再来收拾残局,比之翻盘、撕破脸,要好太多了,当然,最好的选择,是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但既然连嵇法都有消息,那就说明这事是八、九不离十了,但最大的可能,却是透露出消息,但不下达实质命令,从而让我与王浚敌对,却又不让王浚走到非反不可的地步,留有余地。”
周傲顿时急了起来,不有道:“那可如何是好?岂不是无从避免了?”
“莫慌,”陈止摆摆手,“忘了我之前说的前提了么,如果王浚这次草原之战失利,其威望就要受损,再加上我与他的实力对比,如果能够接近,或者与之对峙,那朝廷诸公便会将这个消息变成真实的命令了。”
“让王浚草原之战失利?这可能么?”周傲可是一点都不乐观,所谓的草原之战,在周傲的眼中,其实就是王浚带着一堆人,碾压慕容部,想要失利,无意于天方夜谭。
“事在人为,也只能这般想了,”陈止却不见慌乱,“况且,这本就是时间问题,就算没有这个计谋,以当前局势来看,王浚在战后也是要来对付我的,不过你们其实不必相随,若是觉得此战凶险,其实也可离去。”
“太守说这话,就是看不起我周傲了,”周傲摇摇头,随即说道:“我若是害怕,当初就不会离开洛阳,况且若是一帆风顺的仕途,恐怕也不见得能有前途,今日太守若是能熬过此事,了就成封疆大吏,难道还能少得了我的好处?”
陈止闻言笑了起来,拍了拍周傲的肩膀,没有说话。
等送走了周傲,陈止回到屋里,脸上的笑容消失,露出了凝重之色。
“这还真是一场危局,不过确实也是机会,如果能成,省去诸多时间,而且赶紧朝堂之上的风向有些不对,似乎那位江都王有了其他心思,希望是我多想了吧,否则这后果,当真难料,嗯,这些事太远了,我就算想通了也改变不了,还是先考虑眼前之事吧。”
想着想着,他回到桌前,拿起纸笔,写下了几个名字。
“矿藏已经找到了,那下一步就是冶炼了,这方面有需要许多技术,必须尽快整理出来,现在知道了朝廷那边的一些谋划,原来的计划也可以加速了,倒是能省去不少时间,另一边就是关于财源,这部分也得尽快提上日程了,除此之外,拓跋鲜卑那边的联系,以及应对接下来的小股部族,嗯,这些小部族正好是练兵的好材料……”
想着想着,陈止的动作忽然顿了一下,随后露出了一抹笑容。
“慕容部那边的局势,已经由不得慕容廆犹豫了,若能成功,那王浚最近要头疼了,不知鲍先生何时能脱困出来,想来不会太久了。”
………………
“几日以来,不断攻伐,我等将士亦是损伤不小啊。”
慕容棘城之中,议事大厅之内,众多慕容一族的将领们正在慕容廆的面前诉苦,这些人的里面,有近半数身上都带着伤势,就连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皝的脸上都带着一道伤痕。
“诸位兄弟,我知道难处,但这几天鏖战,你们也该看出来,外面那群人在攻城上根本就不在行,再加上我等准备充分,再坚持一些时日是没有问题的,很快就能展开正式的反攻!”
等听完一轮抱怨,慕容廆站起身来,情真意切的对众人这般说着。
众将里面边有人窃窃私语,此时人群中的慕容皝出声道:“敌军士气低落,之前我率兵出城,冲击敌阵,与兄长里应外合,差点就将那宇文廉间屈斩于马上,若非他那亲卫拼死救护,此人已经授首,便是如此,一样中箭,今日就不见其身影,必在营帐中养伤不出,可见他们并非不可战胜!”
他这话一说,众人却不好说什么了,几日守城,慕容廆几个儿子,要么冲出去,要么亲领军,杀进杀出,身先士卒,旁人实在无话可说。
顺着儿子的话,慕容廆又安抚了几句,送走众人后,顿时愁眉不展。
“哪里能有援军,而今兵马越打越少,纵然每次有所斩获,那又有何用?”这么想着,他让人出去,将何经找来。
何经一见他,就满脸凝重的说道:“大单于,局势不妙,我看几位将领也快看出端倪了,怕是已经有人和城外联络了。”
慕容廆叹息道:“我何尝不知,但却不好深究,否则怕是下面的人要一哄而散了。”
何经迟疑了一下,说道:“为今之计,还是按陈止所言为之,反正前面也算从其人之计,他的那些要求虽有苛刻之处,但总要保住了部族,才有后话!”
第580章 陈计有所需
见慕容廆没有回应,何经继续道:“我观敌阵,确如陈止所料,宇文与段部之间泾渭分明,又有高句丽游离在外,或有可为之处,不如便依计而行,迟了,等王浚的兵马来齐,大势去矣!”
慕容廆沉默片刻,点头说道:“我并非不想从之,实不相瞒,陈太守的这番计谋,与我原本的打算,算是不谋而合,只是比之我的谋划,更为具体、细致,也更加清晰,从而方便执行,先前的诸多布局、交战,也是为了此计能够顺利实施,但此人可不是平白好心,而是有所图谋的,依照他的计谋行事,那事后他定会派人找上门来,让我依照你和他的承诺而行,我为单于,总不好抵赖。”
何经仿佛没有听到后面的几句,只是道:“我亦知大单于之用意,单于以诸子与将领领兵,多攻段部而疏漏宇文,破敌军辎重,多选高句丽之物,乃放鲜卑之众,也是在铺垫此事。”
“还是你看得清楚,诸多将领都有很多看不透局面,”慕容廆点头称赞,也略过之前话题,“其实多袭高句丽之后勤补给,亦是因此族最不重视,而且游离于外,不被其他三方看重,支援不多,因而才能屡屡得手。”
何经便道:“既然如此,那属下觉得这铺垫的也差不多了,可以动手了,迟则生变,王浚的大军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到来,而今诸联军中,已有嫌隙,正可一鼓作气而破之,若是继续拖延下去,等王浚兵来,他们士气大振,先前的诸多谋划,也都会尽数被压下。”
他说到这里,见慕容廆的脸上,还有又浮现出一丝迟疑和犹豫,就继续道:“当今围城多日,我慕容以一族之力,而抗四家联军,不仅不落下风,尚能领军冲阵,与敌互有胜负,与之对峙,这般战力堪称东北、塞外第一!但刚不可久,先前的几场胜利,让城中浮动之心皆稳固下来,但如果持续的时间太长,那必有复起,然城中之人之心尚可稳固,但诸将领之心已有疑惑,大单于要等最佳时机,但其他将领却未必能沉得住气。”
慕容廆听了,不由暗暗点头,他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刚才与众人议事之时,便发现很多人已经有些心浮气躁,或者说被围困的越发担忧了。
这也是正常的,哪怕慕容部再怎么获胜,击退联军攻势,维持城墙不坠,但依旧没有改变被围困的大势。
外面的敌军可以不断被击退、被击败,哪怕三次、四次、十次,却依旧不用担心会被击败,但城中的慕容部,只要一次没有守住,那就要彻底败亡,所以慕容部的接连胜利,除了能给众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让城中的族人精神振奋,不至于崩溃混乱之外,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让城外的敌军越发浮躁了。
但作为领兵的将领,慕容部的那些将领们,却意识到,虽然几场冲击战,慕容部都取得了胜利,但同样折损了人马,哪怕比敌人折损的少,但敌军是多少人马?
接近十五万人!
慕容部才有多少人?
哪怕是将各地的兵马都集中之后,连带着把城里的壮年族人都算上,也不足四万人,而且战斗力还不能保证。
真正的精锐之兵,能战胜敌军的兵马,也只在一万左右。
一万对十五万,哪怕一换十,也一样耗不起,更何况同为鲜卑族,哪怕慕容部战力更高,也根本达不到以一敌十的地步,能一换三、一换四,已是非常惊人的战力了。
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慕容部一直在胜利,但人数越来越少,力量越来越弱,即便城池不会陷落,但反击的力量很快就会消失,到时候只能固守,哪怕是冬天降临,慕容部也无力回天了。
这些大势上的变迁和发展,城中族人看不到,但领军的将领们,却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也越发浮躁。
“这样的情况下,越早反击,尤其是在王浚的人马还未来之前反击,瓦解了联军的攻势,才能保住棘城,而保住了棘城,就保住了部族元气,而联军中的鲜卑部族便失了其志,更无威严可言,此消彼长,未来就是我等反过去,将其他几部鲜卑吞并了!”
何经先是画了一个大饼,但紧接着就用过去的事来说话了:“其实当下的局面,就和最初开战相似,开战之前咱们部族也没有做好准备,但提前引起战端,就使得宇文部和段部他们的战争准备也没有做好,同样延迟了王浚的进军,否则等咱们做好了准备,提防亦然,王浚带兵直接围城,我等更无幸理,正是一步快,步步快,眼下也不可迟疑了!”
慕容廆听到这里,总算是下定了决心,他重重点头,脸上露出了坚毅之色,对何经道:“好,你去将诸将再召集过来,我与他们说清楚此事吧!”
当诸慕容将领再次来到议事厅的时候,脸上还都带着疑惑和不解,因为他们离开还没多久,就被再次叫回来了,如果有什么话要说,慕容廆不是该在刚才就都说清楚了么?
不过,等众人齐聚,听了慕容廆的一句话,便震的心神震荡,让他们将其他想法都抛之脑后了。
“我决定彻底瓦解联军攻势,诸位领好兵马,待我命令一下,就领军出击,将敌军驱离,解围大棘!”
简单的一句话,登时就让众多将领有些吃不消了,因为这话看似简单,但蕴含的信息量委实太大了。
就有将领试探性的问道:“大单于,莫非是援军来了?”
慕容廆摇了摇头。
顿时,又有人忍不住道:“那单于何以有这般信心?”
慕容廆循声看去,见了说话的那人,心里就生出了一个念头。
此人名为学养吉马,并不是他慕容家之人,而是几个联合执政的家族之一出身,先前几次议事,他都有开口发言,询问的也多是关键之策,本来还没有什么,但现在一听,我慕容廆的心里,不知道怎么的,就生起了一丝警惕。
不过,慕容廆表面还是不动声色,笑道:“如今的战局,我在战前不是都和你们分析过了么?又有那位陈太守的三策为凭,眼下这城外的战况,可曾有出入之处?”
众人一听,都纷纷点头。
确实,当下的战局发展,和最初定策的时候,当真是出入不多,这也是众人能坚持到现在的原因之一。
“当初定计的时候,便有这方面的考量,眼下正是施行计划的时候!”
那学养吉马又问:“不知这具体要如何施为?可是要集中兵力,突围出去,再回来与敌决战,又或者在其他地方发展,反正咱们本来就时常迁移,何必死守一座城池?咱们又不是那中原人!”他明着是问话,但实际上却是提出建议,想要给出一条战略。
慕容廆则摇头道:“敌军看似势大,但分属四家,其实心不齐,各自牵制,连我儿所带骑兵在外游弋,他们都无法歼灭,这就是突破点所在了,诸位将军守住自己的兵马,等我号令,自不会让你们失望!”
他说的坚定,却又不说出具体的举措,众人难免将信将疑,只是想到战前谋划,不由又有了几分信心。
等人一走,慕容廆又找来何经,说道:“我这些手下里面,肯定有人和城外暗通,不如将计就计,让这内鬼传出一条消息,以助成事,也能弥补准备不足的缺陷。”
何经闻之,抚掌而笑,口称大善。
慕容廆随后就道:“那便按照陈止的计划施行吧,那王浚军中兵卒的衣衫,这些天收缴了不少,你可以挑选几件,让人洗干净,然后用起来。”
何经则笑着摇头道:“这样反为不美,现在城外的那些王浚兵马,只是先锋,和他的大部在衣着上还有分别,万一被懂行的人看到了,就会发现破绽,好在陈太守在出策的时候,就安排了一些衣衫,让我用马车带了回来,其中不乏有王浚亲兵的装扮,足以以假乱真!”
“这陈太守当真不同凡响,若能与他为盟,未来或许真能称霸一方!”慕容廆忍不住称赞起来。
但何经却摇头道:“那位太守与我三策的时候就说了,这三策是让我慕容部用以保全自身的,若他日慕容入寇中原,不光他不会给予帮助,还会领兵痛击!要与这位结盟,恐怕不容易,而且这三策严格来说,乃是我求来的,为此还给予了陈止一些承诺,先前也和大单于您提过了,那些要求……”
慕容廆点头承认道:“他的那些要求里面,有些确实有些颇为苛刻,更涉及到部族的一些民生之事,但若保不住族部,那一切休提,只要挺过来了,那都是可以商量的,你放心,我也懂得诺言的重要性。”
何经闻此言,不由便放下心来。
是夜,那城外联军的斥候,忽然发现有一小队人马,从城南的竹林中走出来,看那装扮赫然是王浚兵马所属,只是这群人却是毫不遮掩的直往棘城的南门而去,沿途不见阻挡——
这几天以来,城墙上皆有弓箭手守备,但凡有想要接近之人,都会被乱箭射回来,可这一次那一小队人马,不仅没有被射回来,反而就这么堂而皇之抵达城门,更在大门打开的一条缝隙中,迅速步入其中!
第581章 四方嫌隙当用间!
重兵围城,反而久战不顺,这城外的四方联军可都正焦急着呢,这斥候、探子派出去不知道有多少,多少双眼睛盯着这座城池,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