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绝新汉朝-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靳明听了,顿时额头流汗,嘴唇扇动,偏偏说不出话来,要知道,之前自己的这位族兄,还挑明了损贬陈止,乃是政治正确,结果一转脸,自己就上杆子贴过去,还暴露在单于和中山王的从属跟前,这其中的隐忧,当然是清清楚楚。
“何必再掩盖?”靳准瞥了靳明一眼,“那陈止有才能,这事我亦知之,哪里会责怪你?若说你有什么过错,还是养气的功夫不够,你在我面前伪装的不错,让我都看不出来,怎么一碰上这外人说话,立刻就沉不住气了?你这样,未来在官场上,也是要吃亏的。”
“唉,”靳明见状,便叹气一声,随后满心委屈的说道:“好叫兄长得知,实在是我要得那几篇总纲之文太过困难,这通典乃是陈止所书的一部大书,可谓包罗万象……”
“这个我略有耳闻,”靳准点点头,“不过,先前忙于国族中事,实在无暇他顾,只是略知一二,听说此书只是口气甚大,其实并未成书?”
“那只是无知之人妄言罢了!”靳明一下子就显得有些激动,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猫儿一般,但旋即又回过神来,赶紧低头认错道:“弟又有些失态了。”
靳准眉头一皱,训斥道:“你这是在我面前,却也没有什么,但若是刚才那情形,又要被人看了去,以后遇到这般事情,得学会按捺心中之意。”
“弟谨遵教诲!”靳明二话不说,先低头认错,随后注意到堂兄表情,又继续解释道:“之所以说那些乃是虚妄之言,根据其实就在这《通典总纲》之上,兄长你听此名,以总揽之,以纲网之,其实就是阐述了一部书的精神、主旨,其中内容更可谓精干、提炼,远的不说,只是弟所得几篇,只看内容,寥寥几字,便点名了道家、法家和墨家之要诀,能融会贯通过往所学!”
“有这么玄妙?”靳准眯起眼睛,手指在身下的车板上敲打两下,“这么说,刚才那人的一番话,也不是无中生有,能吸引这么多人趋之若鹜,靠着的就是那通典的玄妙?”
靳明旋即反问道:“兄长可知道,如今在那汉廷国都洛阳,这一整本最全的通典总纲,要用什么价格,才能买得到?”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靳准沉吟了一下,伸出了一根手指,“一两银子!”
说完,他笑道:“从你的话中,以及刚才那人所言,还有为兄自己所得的消息来看,陈止真正写出来的《总纲》其实只有一本,最多不超过两本,而在洛阳了流传的,那就只能是一本了,那其他全本,便只能是誊写,这样的局面下,就算是内容再怎么精妙,恐怕也难以真个成为高价,一两银子,就算是在汉廷国都,也算是不小的开销了,用来买一本书,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在靳准看来,自己给出的这个答案,其实余地很大。
不过,靳明紧跟着就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说出来兄长大概不相信,这一本以陈氏纸所写的全本《通典总纲》,在那洛阳城中,可以卖到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靳准惊呼一声,“这中原人都疯了不成,为了一本誊写文章,花费十两银子?这十两银子,便是在那洛阳,恐怕也能再城北买上楼阁几座,又或者奴婢十人,居然会用来买一本书?”
靳明马上就道:“兄长你还别不信,要知道那通典总纲上纵论百家,更兼三教,是在当初的佛论上有公论的,无人怀疑,偏偏总纲连同其它几本,都没有大规模的传播,被几大家族把持,轻易不愿意透露出来,本就稀罕,更不要说,我收的十两银子一本的,并非寻常书册,而是用陈氏纸装订而成,何等珍贵?”
“陈氏纸我是知道的,便是源于代郡!”靳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另外一件事上,“听说是那陈止,靠着招揽的墨家传人造成,洁白且薄,乃是一等一的好纸,只是当下只往中原贩售,而且只有唐家铺子才有,寻常人家也买不到,是个稀罕玩意儿,如此说来,这十两银子的价格,倒是有一半,得在这个纸上!”
说着说着,靳准忽然就愣住了,他一拍手,忽然明白过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跟着,他就对脸上露出疑惑之色的靳明说道:“按你的说法,这个总纲乃是京城世家收藏,轻易不愿意外传,这其实有悖于陈止所期望,他写成著作,必然想要传扬于世,以涨声望,最好名传后世,结果却被世家束之高阁,自是不快,这次日散百书,恐怕就有正名的意思,只不过这样做,风险可不小……”
“风险?”靳明听得,若有所思。
“世家之所以待书如宝,是因为书册珍贵,他陈止一次性拿出了这么多书册来,一下子就不值钱了,这必然与世家之人产生矛盾!”这般说着,靳准忽然露出了笑容来,“如此看来,这次去了代郡,说不定能看到好戏!他陈止恐怕是走了一步臭棋!”
………………
就在靳准笑言的同时,郡守衙门中,苏辽带着近两日的情报,正在向陈止汇报。
“代郡的几个世家,虽然表面不说,但对于府君您忽然要大规模的分发《通典总纲》还是非常不满的,已经有不止一人,在私底下的场合抱怨和议论过了,其中主要的还是对于代郡纸被大规模运用的微词。”
说话间,苏辽抬头看了陈止一眼,继续说道:“他们认为如此一来,会削减代郡纸的价值,除此之外,张景生等人也表达不满,他们觉得《通典总纲》的传播,会让京城豪族不快。”
第706章 雕版为引灌五格
陈止听着汇报,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等苏辽话落的一个间歇,出言说道:“代郡世家的担忧是很正常的,不过这些代郡纸的消耗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会威胁到他们的贩卖,恰恰相反,随着这些个《总纲》的流传,他们的生计,只能是越来越好!”
苏辽闻言诧异,便就请教。
“白纸成名,不光只能局限在士大夫之中,这样固然显得清高,但很多人却难以迅速了解,这天下间有钱的,可还有许多商贾,他们喜好附庸风雅,却讲究一个眼见为实,这些《总纲》流传出去,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接触到代郡纸,才会知道传闻不虚,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原来如此,”苏辽恍然大悟,对陈止这几日的些许布局,一下子就想通了许多地方,“难怪,太守这次让那些散步在外的家丁,将消息告知了很多商贾,这些人走南闯北,最适合传递消息,本身也有钱财,更讲究一些风雅,让他们得了代郡纸所著的《总纲》确实是要更便于风行,那这个消息,我会转告给代郡世家的。”
“不用这般麻烦,”陈止摆了摆手,“我会让陈梓出面,召集那些世家话事人,把这里面的道理说清楚。”
苏辽一听,便就点头,跟着又问道:“那张景生等人那边,要如何回复,看探子的回报,这几人正计划着与府君交谈一次,阐明态度。”
跟着,陈止又说道:“至于张景生那边,不用过多干涉,总纲的传播决定,我等早就已经定下来了,不会因为他们几人的一两句话就更改,至于他们所担心的事……”
陈止摇了摇头,失笑道:“这总纲乃是我所著作,是出自我的笔下,如何处置,难道还要问过旁人?未免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这些话,等他们过来拜访的时候,我会明明白白的说给他们。”
交代了之后,苏辽领会了精神,领命离开。
陈止则坐在原位,陷入了沉思,最后摇了摇头。
因为他很清楚,当下很多人都觉得,他将《总纲》以这般形式散发出去,一来有损代郡世家的利益,二来,会影响总纲的稀罕性,这势必激起各方的不快。
“但他们实际上都忽略了重点,是只盯着芝麻看,没有看到西瓜啊,真正我威胁到世家的,并不是纸,也不是文,而是将这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印刷术!而且,这印刷术所影响到的,可不是单纯的代郡世家,也并非只有京城豪门不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整个世家体系势必都会逐步受到冲击!”
这般念头在陈止心里闪过,即将到来的风暴,也在他的心头预演。
“为了遮掩这种影响,现在散发《总纲》的事,其实恰逢其会,用一个较小的矛盾吸引各方的目光,更大的目标则暗度陈仓,等各方反应过来,恐怕雕版印刷术的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也已经塑造完毕了,关键就是看能不能将张景生他们背后的家族,也都拉下水来!”
这般计划着,陈止翻看手上的一些资料,上面记录着张家、罗家派过来的家丁,在被统领时的情况。
这几个家族的家丁,陈止是以求援的名义请过来的,等人来到,围城局面已经解了,连来犯之敌都被击败了,但陈止并没有让人走,而是顺势接纳下来,以保护张景生等人的名义串联,算是组织起来一支联军。
不过,这一支联军当然不能如代郡武丁一样,被陈止随意操练、拿捏,陈止实际上也只有一点指挥权罢了,选了冉瞻出面,算是做个名义上的统领。
真到了关键时刻,这么一支队伍肯定是不能指望战斗力的,但却可以借用他们与世家大族的联系,这也是陈止想要奠定的基础。
“等张景生他们过来,就得试着联系大族了,以我在代郡的根基,也差不多可以吸引几家来投注了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陈止拿起了几本书册看了起来。
书册中记载的,可不是代郡内的公务,而是有关雕版印刷术,这两日以来的拓印产出,以及拓印出来的书册,当下是个什么情况,装订了几本。
“成品率还是有些低啊。”
看着书册上列出的几个数字,陈止不由摇了摇头。
按着书册上所言,当下这拓印出来的文字,其实还有问题,有些纸张拓印过后,就会留下大团的墨迹,整个的就废掉了,这就是废品,往往十七八张里面就要出来一张,十分耗费纸张。
“不过,现在毕竟是初期,这拓印的范围终究还不算大,正好拿来训练出众多熟工,况且每日八十多本,倒也勉强能够支撑,只是纸坊那边出产的纸张,大部分都要供给版局,代郡的几个世家那边,还要先去安抚一下。”
他这边想着,却没有半点要停下来的意思。
自从几日之前,那雕版印刷术的技术成熟,可以直接运用之后,陈止就派人传出风声,让名头流传,希望汇聚名望金液。
“当下,随着人越聚越多,这名望金液果然又有动静,仿佛随时都能填满五格,却还就差着最后一口气,想必是这雕版印刷术没有真正在位格足够的人面前展露,算不得盖棺定论……”
这么想着,正好就有人过来给陈止禀报,说是匈奴使节已经抵达了。
陈止眼睛微微一眯,点点头,便吩咐了人去安排靳准等人落脚,却没有提亲自迎接的事。
这事说来也有跟脚,却是那匈奴在名义上还是叛逆,派人过来,你不捉拿也就算了,毕竟各地有着默契,如果还亲自迎接,那就落人话柄了。
“不过,这匈奴一来,草原几个大势力基本来齐了,只剩下宇文未至了,但也算是足够了。”陈止轻轻盘算了一番,“在原本的历史上,今日聚集于此的几族,对华夏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他们面前演示雕版法,也该暗合签筒之要才是,兴许就是第五格满的时机了。”
这般想着,他又唤了人来。
“去各方传话,就说五日后,本官将举一宴,邀各方来。”
第707章 当日弃而走,今日无颜归
“太守还是那般说辞,不愿意收回成命?只是邀请我等见面?那恐怕又是要说些安抚之言了。”
宽敞的屋舍中,张景生等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其中那罗央听了下人回报,马上就是眉头大皱。
张景生叹了口气,说道:“太守毕竟非常人,岂能因你我一两句话,就改变念头?”
“陈太守的本事,我早就服气了,现在之所以焦急,却不是埋怨他,而是觉得此举不妥,”罗央摇了摇头,有一套说辞出来,“不说旁人,便是我那幕僚,这几日就反复告诫,说是这般施为,家中必然不快,那《通典总纲》本只有大族知晓,而且几族皆有默契,旁人就是求取,最多得个一两篇章,不会太多,结果陈太守这边却要大肆发布,消息一旦传过去,恐有他变。”
伴随着诸多家丁的到来,以及陈止在代郡之战中的强势表现,罗央他们几人居中联络的重任,越发明显起来,于是除了家丁之外,又有许多谋士被派过来,以指导几人行事,也就是罗央口中的幕僚了。
“他们的担心是对的,”陆建这时忽然开口了,“我等现在虽说居于此地,为的是联络家中与太守,但最初过来,为的乃是通典,久等而不可得,到现在也就得到了几篇,现在太守一句话,便要大肆刊印,还要散发于寒门布衣,这般消息一旦传出去,对他绝无好处,只不过太守不是个冲动鲁莽的人,观其行事,多谋定而后动,此番做法,或许还有什么咱们看不透的地方。”
此言一出,众人不由皱眉沉思,思考其中缘由。
边上的王快见了,沉吟了一下,便道:“我看,不如咱们再去请教一下那位道长。”
“是那位太虚子道长?”陆建皱起眉来,“如此也好,前两日与他相见,几句话就解了我等不少疑问,现在碰上这事,请教他一下,说不定能有收获。”
这么说着,几人又简单商定,跟着就要派人先去送个名帖,准备下午的时候,联袂拜访。
但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人过来通报,说是有人过来拜访,乃是陆建的故交好友——
这座院子,正是陆建的资产,乃是陆家花了钱财,在代县城中所买,为的就是方便陆建在这里行事,也好与陈止联系,更是响应了陈止的一些个号召——
在几场大战之后,陈止就提出在代县城中规划出一片用地,用来安置各大世家的宅子,要营造出集群效应。
“我的故交好友,来到这里拜访?”陆建听着,心中一动,朝着身边的几人看去,随后点头道,“那我这就出去迎接吧,诸君,若是我所料不差,这人你们大概也都认识。”
“我们也都认识?”罗央一听,就是一脸的困惑,但张景生却是若有所思。
等几人在正门处,看到了顾恩的那张面孔后,连罗央都明白过来了。
“原来是你,你这怎么又回来了?”和其他人不同,罗央没有多少顾忌,等陆建等人依照礼仪,给顾恩见过礼后,他当先调侃起来。
顾恩本来还是一派云淡风轻的样子,似乎对一切都毫不在意,若是不知内情的人在这里,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位在之前因为和陈止的矛盾,生生离去。
陆建等人也十分默契的没有提起这茬,偏偏罗央却好像毫无眼色,当众提起来,顿时就让顾恩淡然、从容的气度打了折扣,少了从容,多了尴尬。
“好了,这事不忙着说。”关键时刻,张景生出来打了个圆场,“最近归来的人不少,毕竟代郡这边的环境有了变化,情况不同了。”
这话拉出了其他家族的人来给顾恩做垫背,但也道出了实情。
事实就是,在代郡的困境解决,并且透露出惊人的战力和实力之后,不光是代郡的诸多世家改变了态度,做出了彻底沉浮的姿态,连同幽州的不少世家也开始试着和陈止这边接触了,除此之外,这外面的大小世家同样改变了态度,比如张亢、束交他们背后的家族就是代表,这也直接影响了两人的表现。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更南边的大世家了。
对于这种大家族而言,这边疆的事其实不算大事,但边贸却是大油水,因此也会关注,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于是前阵子觉得代郡将要陷入战火,于是提前离去的世家之人又纷纷回来,只是他们这一走一回,当然就比不了张景生他们这些没有人的,回来之后重新经营起来,却又发现代郡比战前,这体系上要严密了许多,尤其是各大世家,不再能够随意挑拨和利用,要花费更大的精力、钱财、交情。
还有不少人,直接找上了张景生等人,希望靠着交情来搭个便车,对此几人倒也没有拒绝,只是肯定要顺势收拢对方,形成联盟的。
这里面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这个时候被张景生说出来,除了为顾恩遮丑之外,更有点他的意思,希望他能搞清楚当下的情形。
顾恩心里明镜一样,但面子上却有些挂不住,因为他这次回来,并非出自本意,而是被家中逼迫,结果这还没干什么呢,就被罗央当众给了个难堪,这心里烦恼之下,很多事就不想多思了。
这边他心思混乱,陆建也看出来了,本着多年交情的份上,他便道:“顾兄来的正好,我等正要去拜访太虚子道长,不如同去?”
“太虚子?”顾恩听着这名字,感到十分陌生,按说他和李不匿其实有几面之缘,只是不知道其人道号,但此刻也顾不上分辨,为了掩饰尴尬,只是点头。
随后,这几个世家子,就着人去送贴,约好了时间,很快又知道了陈止要起宴的消息,张景生笑道:“这倒是个机会,或许能有所得,摸清太守心意。”
同一时间,在那冀州边境,却有几辆马车入境,看上去有如商贾打扮,但周围的护卫看着却高大不凡。
马车之中,一名道袍青年,微微睁开眼睛。
“时间倒也差不多了,此番北上,见了那陈止,或许就能知天下变数,只是李家道的太虚子居然也在那边,却是个麻烦。”
第708章 事关功业,教主指路
这年轻道士低首垂目,似乎正在沉思。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从车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路——
“张小道长,现在来了冀州,就可以先缓缓了吧。”
这年轻道士微微一叹,随后说道:“李将军,请进来一叙。”
随后,李始就掀开车帘子,坐了进来。
这李始正是那位纵横蜀地,隐隐有割据之势的李雄之兄,而他面前的这个道士,则是被其护送的张玄。
说起这个张玄,那真是有些来历,乃是蜀中天师道教主的弟子。
那位蜀中教主名为范长生,传言有经天纬地之才,更得当地百姓爱戴,道场所在的青城山,山脚就有教众千人,据说只要发出号令,三日之内就能聚集万人!
这样的号召力,便是朝廷都不敢轻易招惹。
李雄在击败朝廷,逐步占据蜀地之后,几次前往青城山,想要拜师请贤,希望范长生可以出山辅佐,帮助他安定成都周围的局面,却始终未能如愿。
不过,几次拜访并非无功而返,多少让范长生对他的态度有了变化,这才有了这次行程。
这次行程,不是李雄亲自出马,却也是将亲近之人派了出来——
李始作为李雄的兄长,可以说是后者的左膀右臂,是心腹中的心腹,在这个朝廷反攻之时,却被派出来,护送范长生的一个小徒弟,这里面的用意和用心,不言自明。
张玄作为范长生的弟子,按地位其实也不低,至少在蜀中道门的内部,其位格颇高,不过年纪却不大,以李始的岁数,至少也是此子的叔伯辈,但对他却格外客气、尊敬。
此时,他入了那马车之中,便做的很正,神色郑重。
这份尊重,最初是看在范长生的面子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慢慢变得发自真心了。
原来,他们这一路东来、北上,时刻要注意隐藏身份,若是被人发现是蜀地李家的人,那根本不用多说什么,当地的官府就会派人过来捉拿了。
但天下到底还是汉家天下,各地的官差,尤其是靠近蜀地的地方,对李家的人都有着一定的辨别之法和排查关卡,几次差点暴露,都是这位小张道长临时出计,然后李始指挥,这才躲开,多为虚惊一场。
不过,李始很清楚,这些事看起来轻松,但如果没有张玄的指导,事情绝对不会这么顺利,这心里待他自是尊敬许多。
所以,当张玄提出来,让这支队伍快马加鞭,尽快抵达代郡的时候,李始也只是最开始的时候表达了一些反对,但最后还是遵从了。
于是他们顺江而下,中途又转为陆路,为了加快速度,甚至先后几次购买车马,耗费了不少的钱财,以至于李始麾下负责护卫的将士,都有些人生出了怨言。
要知道,这个时候还能跟在李始身边的,无不是他的心腹,因为李家忽然崛起,底蕴不够,所以这部下的编制还不够清晰、明确,可能跟在李家人身边的,隐隐已经朝着亲兵转变了,是那种可以托付性命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保守秘密,否则这一路漫长,人多嘴杂之下,说不定哪一会就暴露出消息了。
对于这些忠心部下的怨言,李始也只能努力安抚,却没有反过去让张玄停步,只是希望找个机会,让部下好好休息。
如今入了冀州,目的地在即,在李始想来,也是时候停步修整了,没想到张玄却不同意。
“小道长,也不是我有心拖延,而是手下的这群兵勇舟马劳顿,实在是疲惫不堪,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