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冠绝新汉朝-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炉?”陈止听着心中一动,“莫非我之前说过的那种蒸矿炉,你这边已经有头绪了?”
  “不错,”李威点点头,“咱们先前听着主上您的提点,鞥及啊了鼓风之器,又将那些椭圆竖炉改成了截面炉,果然效率大增,每日可以多出三成成铁,我就想着,试一试您提到过的蒸矿炉,几次试验之后便开始试着组建,本来都平稳的烧起来了,也有几个时辰了,结果还是不行,唉!”
  好家伙,这要是让你弄出来了,也真够惊人的了!
  陈止听着这话,表面不动声色,甚至还出言安慰和称赞了两句,实际上心里却不由惊叹起来。
  这些关于冶铁所用的竖炉,他当然没有什么经验,更未曾建造过,只是从前在署理看到过一两句话,用签筒的百家签,提炼了记忆,却也是残缺不全,只是依稀了解几个关键节点。
  比如李威刚才提及的鼓风和椭圆竖炉的改造,就是源自这些琐碎的记忆,若不是李威本身天赋过人,加上又有不少这方面的匠户协助,恐怕还不容易在短短时间内就成型。
  就这,还是因为这种改进,本来就是原来历史进程中,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初期诞生的新技术,甚至在当下的历史中,都有可能出现了,只是因为门户之见,还有消息传递的滞后性,以及冶铁技术的敏感性,不见于世。
  不过,能做出这般改进,也足以证明李威的能耐了。
  “但这个蒸矿炉,可不是顺着历史进程的技术积累,而是直接跨越了几百年的时间,那些琐碎记忆虽然不成体系,但多少都标注了时间,这个蒸矿炉可是宋代的技术,当下的时间节点,距离宋代可是隔着东晋、南北朝、唐代五代,这要是一下子就成了,反而让人惊讶!”
  这么想着,但对面的李威经过短暂的沮丧,马上就恢复过来,说道:“虽然这次还未成,不过经过这个试做,小人却是有了个念头,若是这蒸矿炉可成,或可以煤炼铁,毕竟咱们代郡现在就出煤,而最近随着铁坊的扩张,木炭已经有些不够用了,只是用煤炼铁的话,品质似乎会有影响……”
  这么想着,他简单了解释了一下,陈止差不多也听懂了,也意识到了这是个利弊皆有的方案,却没有否决,而是鼓励支持。
  李威得了鼓励,马上精神抖擞,又在前面带路,兴奋地说道:“你看,小人差点忘了正事,主上赶紧去看看新钢吧,这会应该也能见了。”


第783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真热啊,越是往里面走,越热,也不知道那新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跟在陈止后面,陈物不住的擦汗,心里嘀咕着。
  他作为陈止的书童,如今算是最为亲近的人之一,现在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当然知道炼铁锻钢的重要性,前者代表着生产力的提升,是当下代郡大开发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后者更是关系到兵器、战力。
  虽然陈止对于军政之间划分的清楚,平时也不会让其他人又接触民政,又了解军情,不过陈物侍候在旁边,听着来往将领、官员的交谈,还是慢慢明白过来,知道当下代郡武丁的兵器,很多还是靠着采购,本地能出产的不多。
  这个情况,大概在四个月以前终于有所改变,那时候矿场的开采进入正轨,几个工坊的生计、生意,也走上正道,随着第一批钱财的回笼,陈止拿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建和扩建城中铁铺,并逐步将这些铁匠铺子合并起来,招纳和管理匠人,把人交给李立、李威兄弟统一管理,与此同时,第一批自造兵器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咣当。
  正在想着,脚边忽然有一阵声响,循着声音看过去,却是旁边跟着的护卫,不知道哪个碰到了摆放在角落里的几根长枪,那长枪和枪头滚动、碰撞,发出的声响。
  看着那长枪有些弯曲、破损的枪头,陈物立刻就认出来了,这正是第一批打造出来的铁器兵刃,因为质量比较差,韧性、硬度都差强人意,所以只是在军中被当做操练之物,根本没有列装军队,因此还有零星的兵刃残留在这片铁坊——
  要知道,按着陈止归化,早在两个月以前,第一批通过渗碳法打造出来的、可堪使用的兵器被制造出来,陈止就专门划分了武器工坊,直接拉到城北中心,与一小队兵营放在一起,层层防护,是以在这之后的兵器,在此处都是找不到的,会被第一时间收拾起来。
  不过,尽管只是比较零散的、质量差的兵器,可其中锋利,一样可以伤人,那几名护卫见状,赶紧就上前去,把散落的兵器收拾起来,摆放到里面,防止被人利用,造成陈止安危的隐忧,自从那日宴席上,被匈奴来的刺客当众行刺之后,这代郡上下的兵家体系,便十分着紧陈止的安全,不敢有半点放松。
  不仅只是收拾,那护卫中领头的一人,还对李威投以恼怒和斥责的目光,看得后者不由缩了缩脖子,连连告罪。
  陈止摆摆手,笑道:“这不算什么,也不用太过于在意,不过关于这些试验之后的兵器,要如何收拾、归纳,确实该有个章程,甚至可以建立一个类似卷宗房的东西,将不同时期的造物盛放其中,把其中特点、分析都写清楚,放置旁边,方便日后研究。”
  李威听着,咀嚼其中含义,不由点头,但接着面露难色,就要开口。
  陈止不等他说话,就先笑道:“我知道你的困难,工坊里多数都是工匠,很少有人识文断字,一般的书生之流,更是不愿意待在这里,莫说书生,就是我这小书童,现在怕是心里也满是抱怨吧。”说着,他笑看了陈物一眼,后者赶紧站直了身子,连连摇头。
  “不用急着否定,我不是责怪你,不喜恶劣环境,本就是人之常情,”陈止并不追究,而是看着李威,称赞道:“你们在这种环境中坚持,着实不简单!”
  李威赶紧说道:“这本就是我等本职,再者说来,主上您予我等之待遇、资财,比之外界不知道要好上多少,我等也是知恩图报的,况且我等所为,不过是为代郡添砖加瓦,比不得前线战士浴血奋战。”
  “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陈止摇摇头,直言不讳,“若无兵刃,何来战力?在某种角度而言,你们的重要性,丝毫也不下于将士,对代郡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最近我将掌征北将军实权,开府建牙之后,有不少职位会招募,到时候你倒是可以去试一试,若是有什么觉得不错的人,同样可以推荐。”
  “什么?”李威一下子愣住了,“我等工匠,如何为吏?”
  “若有能耐,皆可为事,”陈止笑了起来,“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得能识文断字,我知道你最近都在学写字,这方面可以留意,到时自有筛选之法,若你能脱颖而出,不吝给职,如若不能,也不要指望我会为你破例。”
  李威哪里还奢望被特殊对待,只是觉得陈止的说法,未免有些天方夜谭,根本不相信工匠还能为吏,但还是被陈止话语中透露出来的尊重和关怀所感动。
  此时的白身之人,没有乡品在身,没有家族护持,在社会地位上很低,而且当下的社会,也没有那种人人平等的氛围,上位者礼贤下士的时候,也能看得出高下之别,因为乃是院子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习惯和观念,而陈止的话却没有这些条条框框,能够触及低微之人的内心。
  这边李威还在感动,那边陈止忽然话锋一转,笑道:“你看,又跑题了,还是说这个识文断字的事,如果你能得位,这些自然会有安排的机会,眼下我会给你调几个认字的人过来,都是这半年招募的陈家从属,不是官府的人,相信没有那么多麻烦,但相处的时候,习惯和观念碰撞在所难免,如果遇到了,可以找我协调。”
  李威便表态道:“主上这般安排,已经是格外看重、照顾了,又怎么好事事麻烦。”
  陈止摇头说着:“这件事是我临时提起的,又怎么能推卸责任,我让你们事事皆有责属,自己当然要以身作则,否则何以服众?”
  这般说着,几人来到了这片厂房最里面的一座建筑。
  这乍一看是一座两层小楼,但却显得格外封闭,几个窗户大半都关着,但陈止却好不停步,径直走了进去。
  陈物紧随其后,刚迈过门槛,便有一阵热浪扑面而来,不由眯起眼睛,等再次睁开,就看到了前面,那摆在桌上的几根剑胚。
  陈止则两眼放光的走了过去,他的视野猛然一动,感到有虚影在剑身上环绕!


第784章 杂炼生鍒,生熟衍钢
  感受到眼中的异样,陈止顿时一怔,随后猛然就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个变化代表着什么。
  “我这眼中的虚影,一般是在碰到拥有奇特气运的时候,才会呈现出这般虚影,但除了我那屋子里的沙盘之外,过去可是没有在死物上出现过这种反应,都是在活人身上才能看到。”
  这心里的念头一闪即逝,陈止却没有深究,而是走上前去,仔仔细细的观看者那塑造出大概雏形的常见剑刃。
  说是剑,其实还十分粗糙,因为这并不是打算量产的长剑形状,此处也不是真正打造兵器的兵工厂,而是陈止特地规划出来,用来进行新的冶铁、炼金、锻造工艺的实验室,对外的宣称,则只是铁坊里用来检查质量的地方,以作保密。
  因为是实验性质,所以第一步要解决的不是“好不好”,而“有没有”这个情况,所以当下出现的物件,追求的还不是实用性,而是要确定能做出来,随后在进行成本和产出的估算后,才能进一步讨论工艺和量产的问题。
  此刻呈现在陈止面前的这般剑胚就是如此,陈止上上下下的打量着。
  或许因为准备不够充分的原因,这剑刃上还有许多粗糙之处,整体比较偏黑,却泛着阵阵寒芒,让人看着就生危险之感。
  在陈止观察剑胚的时候,旁边的李威不由紧张起来,就好像等待考试成绩的孩子,时刻关注着陈止的表情,毕竟这座试做工坊是陈止交给他来管理,先前虽也有不少成绩,但多数都是在陈止的指点下,重现新汉其他地方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之前几个月,这试做工坊的成就,就是让代郡原本落后的冶铁水平,追上这个时代的平均水平,就比如当下的代郡工坊制造的武器,就是渗碳法、炒钢法各占一部分。
  陈止这时抬起头来,注意到李威的表情,马上就知道了他心里的想法,不由笑道:“不用这般,这钢铁品质如何,其实我是分不出来,毕竟术业有专攻,这部分我是要向你学习的。”
  李威一惊,连连摆手,连称不敢。
  陈止也不多说,就道:“你只管放手去做,要钱要人,又或者有什么物件上的需要,修尽管要,这事我知道不是一时能成的,要有持久的投入,其实之前你做的就不错,现在这些尝试,都是我几句话的引领,这不过是方向,能否成就本就看运道,之前将这几种塑钢法掌握,就已十分难得了,有了这些法子,咱们就能靠着自己的人手、铁矿,打造兵器出来了,无形中就省去了大量钱财,更取得了自主权,不用受制于幽州,光是这部分收获,就是大功劳了。”
  得了陈止的这些话,李威放下心来,但还是介绍起这种新得之钢的特性,而那小书童陈物,连同诸多护卫,则非常知趣的退避到一旁,防止入耳——
  这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并不是好事,就算不怕被人惦记,万一有个闪失,第一时间就要成嫌疑人。
  等几人退去,李威也放开了顾忌,直接说道:“这种新钢便是按着主上提到的,以‘杂炼生鍒’为念,前后失败了百多次,但在您的提醒下,我去请教了几位道长,得了他们在炼丹、炼金方的提醒,以灌钢之法为主,控制生铁、铁的配比,将那生铁熔化,灌入熟铁之中,然后再辅以百炼法捶打,将杂质排出,遂成此法,成物坚固而锋利,更有不错的任性,可谓上品!”说到后来,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陈止轻轻点头,他是能听懂大概的,毕竟这个灌钢法就是他指点出来的,只不过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这一套技术在南北朝的时候就会成熟,但接下来唐宋元明等时期,却也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是一个基础技能,一旦掌握,发展潜力很大。
  不过,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为了建立坚实的基础,以及构建完整的配套体系、生态圈子,陈止还是让李威慢慢尝试着,从无到有建立一套锻造体系。
  毕竟在陈止看来,以代郡当下已经做好的准备,并不用刻意追求在武器的材质上领先,因为这灌钢法,在一开始的时候,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其配套的生产设施,没有个半年一年的,也无法架设起来,根本就赶不及,倒不如作为技术储备,先不大规模的推广,继续提升技术层次,毕竟学术上的南北朝定义,按着历史惯性,在原本的历史上也要百年后才开始,陈止是等得起的。
  另一边,李威明显是打开了话匣子,还在那边说着:“这灌钢之法若是操作得当,能将里面的碳灰与杂质一同排出,是以小人才起意,用煤炭直接取代木炭,用以少火,只可惜分了几人去尝试,始终未成。”
  陈止听到这里,却是心中一动,他忽然想起来,这煤炭、焦炭最后的优势,不由又鼓励了几句,因为这可不是陈止直接提出点子,而只是指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当下这些都是李威在自行摸索。
  这边说完,陈止忽然问起一事:“既然新钢已成,不知你可曾试过,能否耐住高温,再打造成缸形?”
  李威摇摇头道:“这个还未曾试过,只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
  陈止点点头,就道:“这事本就不勉强,一步步来吧。”随后又和试做坊里的其他工匠见面,一一问候,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就走了出去。
  早就等的有些闷热难受的陈物如蒙大赦,第一时间就冲了出去,然后就扯开衣襟,喘着粗气。
  陈止走出来的时候,发现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便感叹着,自己这一会都这般辛苦,李威等人正日在此,着实辛苦。
  这边刚想勉励,忽有脚步声疾步赶来,却是传令的佟海,直接带来了一个消息。
  “匈奴在边界调动兵马了?”
  陈止了解情报后,眉头微微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联系到最近几日有关匈奴的消息,更是郑重以待。
  “看来那第二个俘虏,也差不多该放回去了。”
  这般说着,他的心中忽然一动,有种鲜血上涌的感觉,似有什么事发生了,但旋即消散,便暂时按下了疑惑,和佟海确定一些情报的细节。
  可这边说着说着,又有脚步匆匆赶来,这次过来的人却是陈舵。
  这位陈家在代县的管事,此时满头大汗,一看到陈止,更是加快了几步,来到跟前,顾不得休息,就上气不接下气的道:“主上,夫人……夫人她……”


第785章 代郡陈氏
  但陈止急急忙忙的赶回府邸的时候,那府中早就聚满了人。
  为首的几人,正是陈边、陈迅这几位陈家上一辈的人物,而余下的陈罗、陈署等与陈止平辈的兄弟,也早就等在了那里。
  一见陈止,那陈迅就走了上来,语带责备的道:“都这种时候了,你怎么还能乱跑?这孕期将至,随时都有可能降生,这种时候你这个做丈夫的,却不在身边,未免有些不像话吧。”
  陈止停下急促的脚步,点头认错。
  旁边,那陈边就走过来,替陈止分辨道:“嗨,如今守一为代郡之首、征北将军之职,那可真是日理万机,哪里都要过问,整个郡的安危系于一身,有些忙碌也是正常的,毕竟是为朝廷办事、替皇上分忧,只不过这人伦之情乃是大道,也不可忽视才对。”
  他说到了最后,也是忍不住劝了一句。
  陈止赶紧称是,随后颇为急切的询问杨悠情况,而后来不及和诸多亲属一一问候,就匆匆入内。
  看着他急急忙忙的背影,陈迅等人都不由点头。
  陈迅、陈边是最近这几个月才赶过来的,为的就是替陈止主持一下代郡的陈氏局面。
  随着整个代郡的局面清明起来,彭城和下邳两地的陈家,对此处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很多不得志的陈氏子弟,或者刚才就是家道中落之人,也都纷纷迁徙过来,想要在这里碰碰运气,改变命运。
  这一年以来,代郡在陈止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他们也是与有荣焉,尤其是那征北将军的实封消息传来,整个代郡陈氏都近乎沸腾,同庆同贺。
  只是这人多了,就免不了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也引出了不少事端,急需要管制、制约,比如这次庆贺,就有几人在城中生事。
  陈止主要是管辖政务、军务,这是根本之道,所以就不能分出太多的精力触及家族事物,这代郡陈氏的管理就要落在其他人的身上了。
  家族、宗族的管辖和治理,有的时候不是看能力,而是看资历和出身,其年龄、辈分,还有是嫡系还是支脉,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信息,因此想要代替陈止压住局面,至少也得是和陈止同辈、血缘关系亲近之人。
  所以,这最为理想的人选,无疑就是陈止的亲兄弟,一母同胞的陈停和陈息,只是这两位当下还待在彭城,要等到一两个月之后才会过来,因为陈止这一房在彭城的产业、人员,还有许多琐事要料理。
  另外,这两位虽然与陈止血缘亲近,奈何年龄却偏小,在同一辈的人里面,一个排行第十一,一个排行第十五,都是十名开外了,其实也有些不合适,而且两人的能力也要打个问号,因为父亲陈迈走得早,兄弟几人原本寄人篱下,所以行事就有问题,除了兄长陈止之外,余下两位说好听点,叫做行事谨慎,说难听的,那就是胆小怕事,便是招来了,也不见得压得住诸陈。
  所以,陈止选择了同辈的堂兄弟管辖代郡陈氏——
  他这一辈的人里面,陈罗和其人关系最好,之前护送杨氏北上代郡,就是陈罗张罗的,自是首选。
  另一方面,随着陈止站稳脚跟,在代郡渐渐有了势力,甚至还将家族的分支扎根北地,一副要开枝散叶的样子,这陈家第二代中有些想法、又没有进身之阶的兄弟,当然也会过来投靠。
  除了陈罗之外,他的同母兄长陈署,陈家六爷陈迂的两个儿子,排行第八的陈感、排行第十的陈玄也都先后过来。
  这么几位陈家第二辈的主脉过来,按理说管理代郡陈家的分支,难度还是不大的,但问题就在,这代郡陈家的构成上还包括了一部分下邳陈氏的族人。
  这下邳陈氏和彭城陈氏的矛盾,就不必赘述了,哪怕因为陈止的关系,双方如今关系亲近,同气连枝,但是在心理上,彭城陈氏还是有优势的,也自视甚高,这就难免造成矛盾,也影响到陈罗等人的权威。
  而陈罗等人偏偏又不想要太过得罪彭城陈氏的人,久而久之,这局面就复杂起来,也有些难以管制了。
  这般情况下,还是得请出资历更老的人,正好陈边早就有心攀附陈止,顺势就启程过来,而陈迅也是静极思动,一并跟随,如今代郡陈氏的宗族事务,就都是这两位在具体负责了。
  此刻,那陈止夫人杨氏的消息一传出,说是有早产之兆,代县城中但凡有些门路的陈家人,无不聚集过来,做出一副关心的样子,想要献殷勤。
  人数一多,让这不小的府邸都显得混乱,陈边、陈迅赶忙放下手边的事赶过来,过来维持秩序,在两人看来,代郡、乃至整个彭城陈氏的根基和发展都在陈止身上,而事关陈止血脉的事,更是重中之重,什么都比不过,以至于连陈止都被二人训斥、提醒了一句。
  这边陈止一进去,那边陈边就马上换了一副面孔,在陈止面前他和蔼可亲,显得慈祥,眼下却是眉头一皱,看着周围的众人,训斥道:“你们都没有自己的事做么?代郡这么多事要处理,你们身为陈氏族人,理应为守一分忧,怎的稍有风吹草动,就马上聚集过来,这心里就没有一点数么?若不是你们这班随意,守一又怎么会这般繁忙?”
  这话一说,众人相互对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你刚才还提醒陈止,不能因为事情冷落家人,怎么转眼又说咱们反应过度了?
  但陈边的辈分摆在那,陈止对他也很尊重,众人不敢反驳,只得唯唯诺诺,随后被反复催促,无奈退去。
  这边众人散去,只剩下陈家的核心几人,那边陈止就从屋子里出来。
  陈罗马上过去询问。
  陈止轻轻摇头,说道:“暂无危险,只是胎气动了,恐怕真要有早产之事,最近几日我会在家中陪护。”
  众人听着,微微松了一口气。
  而这个消息,也马上就像旋风一样,吹遍了代郡上下内外的各个角落,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786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
  “主公将有子嗣,这可是大事!”
  第一个得到确切消息的,当然就是特务头子苏辽,他本来在处理周边势力的情报,听到消息之后,却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兴奋的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