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绝新汉朝-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
如果不是这些年,幽州官府早就将官道修到了每个郡县,恐怕这个命令根本没有施行的基础!
当然,另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经过玄甲军的反复清剿,幽州境内的盗匪都为之一空,郡与县、县与镇之间,都不用担心遇到阻碍。
加上将军府投入了大笔钱财,组织并且建设了崭新的传驿体系,增加了特殊的运输器械,以及充分利用了人力的时间安排,这才能让众多官员可以迅速抵达蓟县。
蓟县早就在陈止的命令下达后,就做好了接待准备,两日以来,陆陆续续抵达的官员、将领,都受到了妥善的安置。
“蓟县的床就是不一样,躺着就是舒服!”
从分给自己的房间走出来,冉瞻忍不住伸了一个懒腰。
此时的他,已不是少年模样,个头长高了,更是浓眉大眼、宽面薄须,可谓相貌堂堂,作为将军府校尉,还有北守之责,是整个幽州都有数的将领,手下兵马几万,皆骁勇善战,威震草原,虽然神态随意,却也有一股威严。
在他对面的却是西守之将陈午,这位看起来就低调许多。
听了冉瞻之言,陈午笑道:“此言差矣,若想要铺就这般床铺,以冉校尉的权柄,哪里会做不到?不过是不愿意罢了,这等柔软,难免消磨志气,当下四周未平,还不是我辈武人马放南山的时候。”
“还是你老陈会说话,”冉瞻哈哈一笑,拍了拍陈午的肩膀,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啊,我也有半年多没来蓟县了,妻儿老小虽然在此,却不甚喜欢此处风气,一个个文人,都跟个娘们儿似的,这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吟诗作对了,莫非不知道南边惨状?也不知将军如何能忍受他们。”
“将军总有自己的考量,”陈午没有顺着这个话说下去,“咱们无需管这许多。”
“老陈啊,这就是你的性子了,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不愿说出来,这一点上,你可不如他张方!”冉瞻露出一点不满神色,“张方那货,嘴是欠了点,也不讨人喜欢,但却不把话憋在心里,要是都像你这样,早晚憋出事来!”
二人这边说着,就有个冉家的仆从过来,招呼冉瞻回府,还带来了冉夫人的埋怨,说他都到了蓟县,为何还不归家,反而要在驿站住下。
冉瞻眼睛一瞪,责备道:“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这次回来,是因将军有令,乃是公务,岂能入住私宅!你想我被佟海的人抓个现行不成?再说了,这么多兄弟一起回来,就我回府住着,算个什么事?”
那仆从被训斥的唯唯诺诺,不敢再言。
还是陈午为这个仆人解了困境,他道:“这人只是过来传话,何必苛责,再说了,家中召唤,也是因为思念你,总要回去问候一句的,现在还有时间,不如先回家看看,等人都来齐了,将军坐堂问政,可能就真的没时间了。”
“老陈说的也对,”冉瞻点点头,“那我就回去看看吧。”
等送走了冉瞻,陈午反而沉默下来,他很清楚,尽管冉瞻表现的随意,但其实心里也压着一块石头,所以才连家都顾不上回。
“还是得探查一下,这次召集的这么急切,到底是=为何。”
这般想着,陈午让人拿着名帖,送到了陈梓的府上,说是午时要去拜访。
陈午乃是流民出身,和徐州陈氏关联不大,不过毕竟沾着一个陈氏,也知道维护关系,积极朝着陈氏靠拢。
陈家虽有陈止坐镇,可到底还要有其他支柱,陈梓在公堂文系乃是领头人物,但陈家在军中却没多少说得上话的,于是陈午的靠拢就被接纳下来,双方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见了陈午的拜帖,陈梓并未真让陈午上门,而是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陈午。
陈午接到信,没有感到意外,他知道这种敏感时刻,自己一个武人要是上门拜访文官之首的陈梓,那影响确实不好,马上就会被密谍司等部门注意到,那个拜帖本来就是投石问路,没真要拜访。
“没想到陈公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只是知晓将军因某事大怒,似是针对匈奴,这次聚集兵马,很有可能真要动兵!”
看到这个回信,陈午不仅没有失望,反而兴奋起来。
“若是动兵,西镇直面匈奴,正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有着相似举动的人不在少数,幽州各处的官员、将领抵达之后,总会想着动用自己的渠道,先探查一些情况。
只是,无论是谁,都无从揣测陈止的心思,因为皇帝身死的消息,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传过来。
陈止是通过观气了解大概的,在发布了召集令之后,他连着两日没有露面。
此时,这位征北将军正在书房的密室中,打开了另外一个箱子,看着里面的几件物件,他沉吟了片刻,从中取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泥塑雕像。
一个时辰后,葛禄被召到了将军府中,陈止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在城北立起了一座庙,庙匾无字,庙内的台上,立着一座泥塑雕像,但这雕像只能大致看出一个轮廓,其面目却模糊不清,只能在泥塑底下,隐隐看到一个篆字,似是“岱”字。
次日,将官齐至,陈止宣布了决定。
西伐。
顿时,幽州上下为之哗然,诸世家得到消息之后,马上派出了自己的人,同样聚集蓟县,打算联合起来,说服陈止打消这个命令。
第1079章 世家皆囚,二臣恸哭
聚在蓟县的世家士人,很快就找了一座院子碰头,准备商讨一个对策,让陈止收回成命,维持幽州的和平,也好让他们继续安宁。
“当下处处烽火,唯独幽州不见刀兵,本是乐事,引得八方来投,为何将军要一时糊涂,想要动兵,我等聚集于此,就是要劝阻此事,防止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那为首之人,开宗明义,讲明缘由,其他人纷纷叫好,投入讨论。
与此同时,担任职务的世家之人也在行动。
“卢公,这次还是要由你出面啊!”
就是在陈止宣布决定的当天晚上,唐资顾不上非议,直接来到卢志府上拜访,等一见面,他就说出了此来原因。
“各地郡县里的家族、宗族,派了人过来,他们也得了消息,可见将军就没对消息进行保密,咱们既然知晓,匈奴肯定也能知道,必然做好了准备,这如何能够?怕是战端一起,生灵涂炭,幽州的大好局面都要葬送!”
“这事,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卢志苦笑着摇头,他如何不知道唐资的话有未竟之意,却也点到了关键,就是地方的宗族,其实不愿打破当前局面,想要继续赚钱,而这战争一起,莫说赚钱,以过往之见,怕是连生活都要困顿起来。
“我从未见过,将军发那么大的脾气,”卢志见唐资还要再说,不由透露了一些隐秘,“你当我未曾劝阻?昨日我知晓将军是要对匈奴动武,连夜过去规劝,结果连将军的人都未见到!”
“连卢公都没有见到将军?”唐资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这般说来,是真的难有回旋余地了,唉。”
卢志也是担忧,就道:“当下可以确定的,就是此事难以阻挡,就不要再做无用功,还不如早做准备。”他当然忧心,儿子还在并州,真要是开战,自家儿子可就危险了!
唐资一怔,复问:“卢公的意思,是将家中产业转……”
“切莫如此!”卢志摇摇头,“我的意思,是让你回去动员族人,让他们统一念头,别想着什么损失了,要与将军府的口径一致,切莫再有他念,更不可转移资财,否则后患无穷!”
“这……”唐资眉头一皱,但很快就明白过来,苦笑点头,“确实是这么个理,还是卢公你看得透彻,这局面确实不可顶风而行,学生回去之后,就会通报族人。”
卢志点点头,正要再说,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而后就是心腹管事的声音传了进来——
“主上,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你进来说。”卢志心头一颤,隐隐猜到了什么。
“主上,罗家、郑家的那些人聚在一起商讨,结果尽数被密谍司的人抓了去,现在几家的女眷都过来咱家,希望咱们能出面,为他们做主,把这被抓了的人救回来。”
“什么?”
卢志尚且没有说什么,唐资先不能淡定了,他急切的问道:“说的可是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世家、宗族之人?”
“正是!”
唐资顿时面色惨白:“这下可糟糕了,没想到将军的决心这么大,这些人算是撞在铁板上了!”他之所以这般反应,是因为唐家作为代郡之首,也参与了这次聚集,这被事后追究,那是说不清楚的,说不定还要牵扯自己,让他的官场仕途毁于一旦!
这般想着,唐资将求助的目光转向卢志。
卢志叹了口气,站起来说道:“既然如此,你我还是去一趟将军府吧……”
这边话音落下,外面忽然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让卢志和唐资二人神色顿变。
等佟海带着一群人走进来的时候,卢志不由冷笑起来:“好啊,连我这里,你们都是想来就来了,说吧,要将我带去哪里?关在什么地方?”
“卢公误会了,”佟海轻轻摇头,“我等过来,是要通报于您,被抓起来的世家之人,您暂时就不用费心了,这几日也不要再出府……”
“好啊!”卢志眼睛一瞪,“这是要软禁我了,厉害!我现在就要去见将军,问问他,到底为何要放任你们这些恶犬!”
听到“恶犬”两字,佟海身后众人露出怒意,唯独佟海依旧带着笑容,他轻笑一声,说道:“您想要见将军,那也容易,只是要等些时日,因为将军此刻……”
“已经带着兵马,西征了!”
“什么!?”
卢志和唐资大吃一惊,随后面面相觑。
他们实在没有想到,陈止此时便已出征,而且是亲征!
匈奴到底做了什么,令那位始终沉稳的征北将军,一至于斯!
………………
洛阳城外,石勒军的大营之中,气氛凝重。
前几日还意气风发的石勒,此刻没有了要气吞山河的意思,仿佛有块巨石压在他的心间。
一众属下,包括了几个主要的部将,还有诸多谋臣,乃至军中负责调动辎重的小官,都聚在此处,包括了羯人、匈奴人、鲜卑人,以及汉人。
他们神情紧张的盯着石勒,似乎在等待宣判一样。
“消息已经确认,中原皇帝……崩了。”
石勒缓缓吐出了这句话来。
顿时,大帐中的气氛瞬间沉重起来,不少人面色狂变。
紧接着就有几个汉家出身的官员,直接扑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皇上啊!皇上!”
“匈奴狗贼,吾等与你不共戴天!”
“属下请大帅领军讨伐匈奴,以报君父之仇啊!”
这几人的情绪瞬间崩溃,已然口不择言。
先前只是传闻,便已是人心惶惶,如今石勒亲自确认,汉家臣子当即受不住了冲击,情绪崩溃只在弹指之间。
但他们的这番说法,让不少人恼怒起来。
在石勒的麾下有不少的匈奴人,当初他南下的三千人底子,大部分都是匈奴人,里面也有晋升上来为将领的,现在就在大帐中。
于是这些人马上就跳出来,指着几个痛哭流涕的汉家官叫嚣起来:“哪里来的君父?那中原皇帝是咱们的敌人,你们居然因为他的死而痛哭,都是内奸!”
“常厚,你平时装的挺像的,一副大帅忠臣的样子,现在终于现了原形,你还说你不是奸细!”
“关键时刻就显出真面目来了,大帅,这几人都是汉人派来的奸细,斩了吧!”
几个汉官本就伤悲,一听这些言语更是急怒交加,纷纷出口反驳,只是哭声一时之间却也止不住。
场面乱成一团。
“够了!”
石勒忽然起身,沉声喝止。
“今日暂缓攻城,明日再说!都退下吧!”
第1080章 石氏欲渔翁,两王立关中
代郡与并州的边界,有山脉、丛林,荒凉贫瘠,人迹罕至。
除了偶尔来此巡猎的部族骑兵外,只有匈奴国和玄甲军的巡查兵,会偶尔造访。
两方都在边疆修建了些哨所和烽火台,方便通报消息。
不过,对匈奴国的人来说,自家的烽火台没有那么重要,因为那幽州兵马几乎不会攻来,若是来了,也根本挡不住,况且人家也不会在意自家这小小的一座哨所。
因而,这边疆哨所里的戍卒十分懈怠,几乎不怎么操练,聚众赌博都是轻的。
有的时候,兵卒还会一起偷偷溜出去,找到远处的小镇,寻个野味、要点酒菜什么的——当然,幽州的小镇、乡里他们是不敢侵犯的,万一惹来了玄甲军,就是一个死字,所以遭殃的便是并州的村镇。
今日,他们亦如往常,满载而归,同行车队之中,还有几名年轻的女子,被捆住了手脚,扔在装满了杂草的平板车上,被往哨所里拉着。
一个个兵卒油光满面,身上满是酒气,有人还在哼着小曲,显是心情不错的。
“队主,今日这几个娘们……”
有人正与人调笑,只是这话还没有说完,忽然停下。
咚咚咚!
地面的震颤,让几个酒气熏天的兵卒也清醒了几分。
“怎么了?地震了?”
正当这些人逐渐慌张的时候,那位体格魁梧的队主忽然一愣,然后满脸惊恐的指着前面,张嘴惊叫:“不是地震,是……是玄甲军!”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看了过去,随后都是面色大变。
远方的天际线处,一支漆黑的军队正快速奔袭而来,宛如一道黑色的狂风,遮天蔽地的呼啸而来,所过之处大地震产,仿佛要吞噬沿途的一切!
咣当!
一个兵卒的兵器掉在地上。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跑”!
这小队兵卒立刻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作鸟兽散!
………………
“幽州绝对不会出兵的!”
洛阳城外的营帐中,再次爆发了一场争论。
不同于昨日的混乱,这次是讨论皇帝死去之后,对局势影响的问题上,文武、汉胡之间还算是据理力争,没有爆发冲突,只是各执一词,根本没个结果。
“够了!”石勒沉声一句,靠着自己的威严,勉强控制住了场面,但紧接着他就皱眉说道:“让你们来,是让你们各抒己见,说说后面如何抉择,是继续攻打洛阳,占据周边郡县城池,还是尽快收兵回去,防止幽州生变,扰乱冀州!你们倒好,争吵来去,还是一个往哪打的问题!”
幽州!
听石勒这么一说,众人都明白过来,知道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了。
传闻中,幽州的征北将军和皇帝的关系格外亲近,不仅皇帝信任其人,那陈征北也多次做出姿态,为皇帝撑腰。
现在皇帝驾崩,难保老老实实埋头发展的征北将军府不会突然暴起,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人的后院可就不得安宁了。
“不止幽州,”已经蓄须的聂道仁走了出来,“皇上……出了这等事,天下之人皆要愤恨,就算是逃难的三王,恐怕也要举起旗号,要为君报仇,江左士族也会有动静,就是这……这司州已经投降的兵卒,也难保不会再起反复,若继续用兵,很有可能要生隐患!”
这位佛家传人出身的士人,说话的时候也是咬牙切齿,透露出对匈奴的切齿痛恨!
只看这一幕,石勒就很清楚,自己的强权威压虽能镇压一时,但终究不比中原正统的思想,而且聂道仁的提醒,也并非是杞人忧天。
“那对司州其他地方的攻势先缓缓,但洛阳的围攻不能停下来,城池都被咱们围着了,他们也不知道消息,不用担心变数,况且就算是知道了,也只是拼死抵抗,又有什么区别?继续攻打!一定要拿下此城!其中富庶,若能劫掠,省去几年苦功!”
石勒很快做出了决定,在他看来,匈奴人想要抓皇帝,结果玩脱了,闹出了这么大的阵仗,却给自己打了掩护,否则其他时候,拿下了中原王朝的国都,不知要闹出多大动静,现在倒好了,都要去打匈奴了,自己这里估计没有几个人会顾及。
当然,真正让人担心的,还是幽州的动向。
等众人散去,石勒特地留下聂道仁,问起他的看法。
“若观幽州过去主张,显然还是要埋头发展,即便要动,也是针对匈奴。”
“也就是说,陈止如果有心为皇帝报仇,怎么都不会来打冀州,”石勒微微放下心来,随后灵光一闪,“咱们几乎可以确定,他陈氏八成是要出兵的,而匈奴也不弱,二者一旦交手,短时间内如何能决出胜负?我等是否可以渔翁得利?”
聂道仁对这个提议并不意外,而是反问道:“将军是看上了幽州,还是并州?”
“并州匈奴经营多年,和冀州之间还隔着大山,要攻伐可不容易,”石勒说着,露出沉思之态,“相比之下,幽州不过被陈氏经营五年,粮草日丰,还与冀州相连。”
“若图并州,便可准备,还可占据先机,否则时间一长,拓跋、铁弗皆会出手,就要与之争夺,不可全得并州,”聂道仁明显是有备而来,“至于幽州……”
“幽州如何?”
聂道仁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若图幽州,则不可先动,要静观其变,若玄甲军与匈奴军势均力敌,则可谋之,若玄甲军势弱,则可进军,若玄甲军势大,则按兵不动,否则必有祸患。”
石勒闻之,默然不语,最后只说静观其变。
等聂道仁走了,却有兵卒来报,说是有一将领,名为赵染,说要来投靠。
石勒沉吟片刻,便让人将赵染带来。
三日之后,关中得信。
“皇上……皇上被匈奴贼人加害了!”
淮南王仰天痛哭,楚王则第一时间破口大骂,随他们入关中的文武百官,更是一个个如丧考妣。
不过,在众人的悲痛之中,有一人挺身而出,他对泣不成声的二王说道:“公等且节哀,当下有三件大事,须得立行!”
这人乃是张应。
楚王稍微平静一些,擦拭眼泪,问道:“张君且言,有哪三事?”
张应拱拱手,提高了声音,说道——
“其一,当号召天下之人共伐匈奴!”
“其二,当令匈奴送龙体入关中!”
“其三,当令太子等位,以安万民之心!”
第1081章 打仗不应该是这样的
崞'guō'县,乃是并州东北部的一座县城。
这座始建于先秦赵国的城池,见证过赵武灵王破胡的壮举,一直到现在,都是雁门郡重要的守备城池。
北边的拓跋但凡有些异动,此城池都会第一时间发出消息,让整个郡做好防备和准备,同时尽可能的拖延敌军进军的时间。
除此之外,崞县距离繁畤'zhì'县不远,两城互为支援,借助位置优势,使得任何从北边、东北进入并州的敌军,都难以全力施展,要始终顾忌着这两座位于后方城池的影响和骚扰,尤其是对补给线的影响。
因此,几次拓跋入境都会重点攻伐崞县,只是未曾真正攻破过,倒让这座县城累积了不少的守城经验,越发坚固了。
城守刘和,乃匈奴宗室出身,自幼饱读兵书,乃是难得的将才,虽然年岁不大,但已多次受过刘聪的称赞,他主持此城军政要务,倒也井井有条,几次守护,未让拓跋部攻破,反而靠着地理优势,在后方袭扰,令拓跋氏始终不得全心,最后黯然退去,颇有功劳。
刘和却没有因此自满,反而越发用心,巡城守土,没有一日断缺。
今日,他如往常一般,早早便来到城墙之上,要巡视守城兵卒的情况,可是这边刚刚踏上城头,地面便微微震动。
经验丰富的刘和立刻便知道,这是有敌人来袭!
“此番敌袭,不见边疆哨所有烽火传来,恐怕敌人是处心积虑,不是早有埋伏,提前拔除,就是绕过了哨所,能做出这种事的,必然是拓跋氏的人,他们前些时候才来过一次,居然又来,看来这次又有得忙碌了……”
刘和对过来请示的几个副将、僚佐说出了判断,就吩咐他们尽快调动人手,准备防御。一番分派之后,又将守库官吏,问起辎重和粮草:“城中存粮,能维持多久?”
“上次拓跋来袭,尚未来得及补充,只有十五日的口粮,箭矢倒是不缺,三天前便得了补充……”
刘和听到粮食只够十五日的时候,眉毛不由一跳,但表情上依旧没有多大动摇,从容说道:“问题不大,足以抵挡。”
简单一句话,就安定了人心,然后他又安排了后勤补给方面的问题,体现出了丰富的指挥经验。
待做完这些,刘和平静的站在城头,看着靠近许多敌军,神态自若,自认为只要做好了工作,就不用担心城破,况且拓跋氏历来攻打,为的都不是自己这座小城,而是为了并州财富。
只是这看着看着,刘和终于发现不对了。
“不对!这些骑兵的装扮……这不是拓跋部的装扮,他们身上的战甲、还有战马披着的战袍都为黑墨玄色,莫非这些人是……”
“玄甲军!”
伴随着一声惊呼,漫天呼啸声起,就见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