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冠绝新汉朝-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时辰后,这名将领就趁着看管疏忽的机会,自尽而亡。
同一时间,石虎败亡的消息便以邺城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的传播过去。
原本北地那些被玄甲军打下来的城池,还有零星的抵抗和骚乱,得知了消息之后,便纷纷老实下来。
还有北方各地的世家大族,更是大为欢喜,纷纷派出了子弟北上,要去幽州给陈止表忠心。
而南边那些还未被打下来的郡县,则纷纷开门投降,很多人甚至主动联系玄甲军,积极进行投降准备。
其中司州、尤其是洛阳等地的百姓,更是欢欣鼓舞。
本来还因为剃发易服的事而受到威胁,没想到转眼之间,这件事就引起了玄甲军南下,最后直接促成了石虎败亡。
石虎一死,哪怕是对天下局势再不了解的人,也意识到那整个赵国都要完了,而赵国一灭,北方尽数都要落入玄甲军手中,那天下局势也就明了了。
“没想到,这聂道仁倒是有些本事,居然预测到了主公的谋划,知道接下来要剑指何方,到底是个人才,可惜当初却受人蛊惑,没有为主公效力,否则焉能是今日这般结局?”
当天下各地都因为石虎之死,而各自思量的时候,作为引发风暴的中心,冉瞻在大致处理了整个邺城的局面后,就来到了软禁聂道仁的地方,看到了死去多日的聂道仁,同时也发现到了这人留下的一封书信。
那信上却是说了一些玄甲军的目标,以及陈氏对科举的经营,最后重点提及了两处,一处乃是关中,另一处,就是蜀地。
“此人虽有才学,却无眼光,偏偏还十分自负,他留下这封书信,其实还是想要证明自己。”
将那书信放下,冉瞻走了出去。
“不过,如今玄甲大势已成,哪里还需要多少谋划,说要哪里,就要那里!”
第1179章 关中忧,氐人乱
邺城破灭、石虎身死的消息,在整个北方引起了轩然大波,但等确切的消息,传入其他几家势力的时候,却更是带来震动。
虽然已经有了匈奴这一个前车之鉴,很多人在大体上,还是能够猜到这个解决的,但对比起来,如今的赵国,比当初的匈奴国,还是要强上很多的,至少在地盘和人口上,是前者的几倍。
结果,前后也不过就是半个月的时间,一切便就有了结局。
这般动静下来,其他势力对比自身,便都惊恐的发现,自己比起那赵国,更是大有不如,那赵国好歹还有几州之地,经厮杀历练出来的兵马,而他们各自之间,地盘狭小,兵卒还没怎么经受战阵的考验,这要是玄甲军打了一家还不过瘾,再朝着其他方向进攻,他们如何能够抵挡?
在这里面,最为担惊受怕的,就是那关中两王了。
如今的两王,因为这些年的操持,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本来年岁就不小了,现在更是老态龙钟。
不久之前,关中的兵马还和汉中的颍川王打了一仗,算是互有胜负,最后双方妥协,更因为江左朝廷的压力,以及关中内部羌人、氐人势力的膨胀,让他们不得不引入颍川王的兵马。
而今,这关中还未曾先前的动荡中恢复过来,元气未复,内部还有诸多隐患和掣肘,如果对上了玄甲军的攻势,那结果如何,是真不好说的。
“本来还想着,趁着这段时间,尽快整合了关中势力,稳定之后,看能否趁着他石虎立足未稳,又妄图剃发易服之际,夺回司州土地,没想到咱们还没动手,幽州先把石虎给灭了,如今那陈氏几乎一统北方,这可如何是好?”
楚王没了几年前的意气风发,脸上满是暮气和疲惫,显得苍老了许多。
而淮南王也是一般模样,听得此言,他叹息道:“如今那陈氏已经是势大难制了,便是我等联络江左,联合蜀地,恐怕也不是他一人的对手了,为今之计,还是先稳住他!”
楚王点点头,跟着就道:“那使节团已经派出去了,这次还是给他加官进爵,就是不知道这次对方又提出什么要求了,只是这样下去,着实不是个头,今日进两步,明日给一城,有如当年六国事秦,乃是抱薪救火之举啊。”
淮南王叹息一声,说道:“那你可有灭秦策?若是没有,你我这占着秦地的朝廷,也只能恭顺侍奉之,否则何以度过难关?”
这边两个人说着,外面忽然就有人过来禀报,说是颍川王过来拜访,正在进来。
“便让人来吧。”
听到这话,两王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无奈之色。
当前在这关中,他们确实是要依仗颍川王了,否则根本治不住那些势力逐渐膨胀的胡人兵卒势力。
但这些变化实在是太过突然,不久之前,他们才与那颍川王对垒沙场,结果转眼之间,便又用着同族的名头,将人给请来了。
而随着这位年富力强的年轻宗室来到关中,这个朝廷的局面便有了变化,原本涣散的人心,略有收拢的迹象,以至于两王的权柄迅速缩水。
但他们却无可奈何。
其实严格算起来,他们这些年要维持关中这么一个摊子,确实是劳心劳累,自从那次科举前的一场叛乱过后,整个关中果然如陈止所言一般,大小叛乱不断,想要安稳下来都十分艰难,更不要说发展了。
二王为此伤透了脑筋,偏偏因为权力欲与求生欲又不能放手,如今权柄流失了一些,倒是不知道是好是坏了。
不说二王这复杂的心情,却说那颍川王走进来之后,也不啰嗦,直接就说起来意:“今日来此,乃是因得了消息,据说那幽州陈氏有心要取关中之地,两位可有对策?”
几年下来,这位年轻的宗室已是沉稳许多,看着格外英武稳重,此人如今很有城府,之前甚至传出假死消息,诱敌深入,大败蜀军,这才站稳了汉中地盘,逐步发展壮大。
但他的话一出口却将那两王吓了一跳。
“消息可靠吗?”
这边楚王问着,那边淮南王则是怔怔不语。
“称不上可靠,只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次玄甲军再动,必然不会只灭一国就会满意!”颍川王神色严肃,“当初灭匈奴一战,玄甲军虽然震惊天下,但现在回想当时的局面,其实看得出来,当时的幽州并未准备完毕,是因为皇兄驾崩,才临时征伐的,但这次却不同了,幽州一切准备完备,轻而易举的就灭了赵国,还不见颓势,更无什么后勤压力,所以继续征伐是极有可能的。”
他没说一句话,两王的脸色就难看几分。
但到了最后,楚王却还是强调道:“但是皇上可是坐镇关中啊,难道他陈氏真要犯上作乱?”
颍川王冷笑道:“最近江左可是准备举行登基仪式了,他们几年不换年号,所图为何,莫非两位不知?”然后,他话锋一转,“而且那陈氏自诩为我皇兄的知己、忠臣,当初一怒而性兵,在祭龙大典上,杀了刘聪等人,便能看出此人目的,你们可不要忘了,那个老阉货可是一直都说,我等三人也是害死先皇的元凶!”
一听他提到了那个“老阉货”,两王顿时露出了痛恨之色。
淮南王痛骂道:“那老家伙还不死,整日在陈氏面前进谗言,若是听我的,早就该派人将那老货宰了,也就没有今日的烦恼了!”
楚王却没好气的说道:“又不是没派人去过,结果一入幽州就被发现了,最后还不是要割地赔款,这等事,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可在做!”
“两位,如今还是商讨那应对之策吧!”颍川王眉头皱起。
两王点点头,正要再说,忽然就有人过来禀报——
“不好了,三位王上,那蒲洪带人造反了,如今已经带兵马朝着长安而来了!”
“什么?”
三王一听,都是神色大变。
第1180章 汝不主杀,便被彼伐
“蒲洪这个贼子,枉费本王那般信任于他,居然敢在这个时候作乱!”
听到了这个军情消息,三王哪里还有心思理会那可能存在的玄甲军威胁,若是不讲那蒲洪的乱局镇压下去,恐怕这关中的朝廷根基,顷刻间就要崩塌,也不用玄甲军来攻伐了。
说起蒲洪,也是有些来历的,其人自幼便生活在西北,那是氐人的一支首领,其父颇有将才,打下了一片土地。
蒲洪继承了首领之位后,便积极对外扩张,利用战争和联姻,将诸多氐人部族联合在一起。
随后,这蒲洪又带人投奔了朝廷,暗中联络匈奴汉国,左右逢源,发展壮大。
等天下大乱,三王入关中后,此人立刻投诚,表示臣服,并且带着自己的族人兵马,为三王平定了诸多羌人部族的叛乱,慢慢积蓄实力,同时得到了两王的信任,以为此人的兵马,是目前唯一可以控制的武装力量。
基于这个判断,这两王居然让蒲洪带着兵马,守备在关中北部,看守门户。
如今,这人作乱,带着大军南下,直扑长安,顷刻之间三王都难以调动足够的兵马来防守。
“蒲洪多受皇恩,不该有这般作为,何以此时作乱?说不定消息有假,又或者有人在中间挑拨离间,还是先派人过去探查清楚才行。”淮南王提出了一个建议,他明显不愿意相信这个战况。
若是真的如此,那局面真是太糟了,所以三王本心里,都希望事情不要这么发展。
可惜,当派出去的使者,被蒲洪直接斩了首级送回来后,三王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了。
“那蒲洪是怎么回答的?他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这般犯上作乱,以为能得好处?”
看着使者收集,淮南王气急败坏,接连痛骂,污言秽语不绝,听得其他两王都不由脸红,却也不好多说,知道是此王情绪崩溃了,毕竟是年岁不小了。
果然,大骂过后,淮南王便直接病倒,被人送回府中修养。
只是他到时一病了之,但其他两王还要面对这个问题,于是分工合作,那楚王在朝中稳定人心,控制局面,而颍川王则是召集了自家人马,准备抵挡一番。
两天之后,长安被蒲洪的氐人兵马团团围住。
期间,颍川王派出两支兵马想要突围,更是事先埋伏了一支人马,想要效仿当年的棘城之战,却都未能如愿,不仅接连大败,更是损兵折将,将自家的一点底牌,都输了一半,以至于产生了畏惧,不敢再派兵出去了。
毕竟颍川王如今能在汉中、关中站稳,就是靠着手中兵马,如果都葬送在此,那他这个人也就毫无价值可言了。
但如今被蒲洪重兵围困,却必须想个办法。
城中更是人心惶惶,连朝中大臣,都个个忐忑,难以心安。
楚王好不容易安顿了人心,却还是一筹莫展,总不能对城外的胡人投降吧?
“还是要等那边送来条件,”颍川王倒还不至于慌乱,“蒲洪不会无故起兵,必有所求,只要能让他先退兵,解决当前的危难,不妨都允了,事后再计较。”
楚王无奈叹息:“只可惜我等根本没有援军可以求助,那凉州张氏,如今也和幽州暗通曲款,靠着那个北宫纯,颇有收获,只要幽州不点头,他们绝对无法出兵,只是希望那位征北都督,还能顾念朝廷香火之情,愿意出兵!”
“这样最好,只可惜,就怕是引狼入室……”颍川王摇摇头,没有深入探讨。
很快,城外就传来消息,说是那蒲洪要与城中宗室对话。
“总算是等来了,”颍川王闻言精神大振,“先前斩杀使者,无非是表明态度,借机施压,他还是有所求的!不怕他有求,就怕他无欲!若是无所求,就是欲壑难填,怕是轻易不会退去的。”
“还是你看得清楚,”楚王点点头,“那这事还是要你去处理才行,其他人怕是难以掌控。”
颍川王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没有推脱的意思,在他看来,此时能够力挽狂澜的,可能真的只有自己了。
只是等他登上城头,看着下面那些叫嚣的氐人兵卒,还是不由心神动摇,尤其是听到下面的一阵叫喊声,被那血煞之气一冲,差点没有站住。
靠着旁边亲兵的搀扶,颍川王勉强恢复镇定,然后就问左右:“哪个是蒲洪?”
就有人朝着下面的人群指了过去。
颍川王定睛一看,就人群中有一人坐于马上,虎背熊腰。
“果是猛将,奈何心有贼念!”
颍川王说着,便吩咐左右道:“此人若是再前进几步,就让弓手准备,瞅准机会将这人射杀!”
旁人听着,记在心里,便都成诺。
随后,颍川王便让一大嗓门的兵卒过来,朝着下面喊话:“蒲洪,你受朝廷之恩,不思报答,今日反而作乱,是何道理?莫非不知礼义廉耻?若是如此,与禽兽何异?”
这一开场,就先是一顿指责和叫骂,算是今日的规矩了,也好激发了蒲洪心中怒火,让他靠近几步。
果然,蒲洪一扬马鞭,抽打之下,靠近了几分,然后直接高声呵斥:“少言此语,我效忠先皇,而先皇被尔等害死,今日攻破长安,捉拿尔等,送去幽州,为先皇报仇!”
这话却将颍川王吓了一跳,不由问左右:“这蒲洪莫非投靠了幽州陈氏?”
左右连连摇头,皆言不知虚实。
但有了这般言语,颍川王却是不得不多了些顾虑,本来想好的一些话,就都无法提起了。
正当他这边犹豫不决的时候,城下的蒲洪却是忽然拍马加速,径直冲了过来!
他这个突然举动,自是逃不过城墙上的一众兵卒,当即就有人喊道:“王上,此人已入射程,是否射杀?”
颍川王却是犹豫不决,担心蒲洪真的投靠了幽州陈氏,若将之射杀,就等于落人口实,说不定玄甲军马上就杀来了!
只是他这边由于,下面的蒲洪却是干脆利索,拉弓搭箭,然后直接射出来。
那箭矢划过长空,在一阵惊呼中,刺入了颍川王的胸口!
第1181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
颍川王惨叫一声,仰头便倒。
他这一倒下去,可着实是让周围的人惊恐万分,一个个什么都顾不上了,赶紧就过来探查情况,生怕有个好歹,自己担着责任不说,这城里更要进一步的大乱了。
下面,那蒲洪却是哈哈大笑,然后迅速拨转马头,在城头上的箭矢射下来之前,就回到了本阵,然后指挥着兵马,便继续攻城!
那城头上,因为颍川王倒下,已然是乱成一团,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直接射中,想要隐瞒都做不到,而那位领头的宗室倒下来了,其他人也根本无法发号施令,于是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守军就都知道了,顿时人心惶惶。
这人心一乱,就算建制尚在,但人心一动荡,这命令也就不好使了,若不是家人亲眷还在城中,恐怕这守城的兵卒,已经散了去了。
就算如此,依旧是守卫艰难,那氐人的兵马一度攻占了几个城头,眼看着就要占据优势,但关键时刻,或许是想到了胡人破城后的悲惨景象,这守城的兵卒又爆发出了一阵精神,生生顶住,又给打回去了。
这一场攻城仗,从早上打到了晚上,双方都是死伤惨重,当那氐人退去的时候,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反观长安的小朝廷,更是凄惨,守城的兵卒几乎个个带伤,死者更是不计其数,而且一个个心中煌煌,不知明日如何,大部分人的心思,还在那位宗室的生死之上
颍川王中箭之后,就被人送到城中医治,据说是转危为安,保住了性命,只是却未曾再次露面,估计是受伤不轻,而且这种时刻,也有不少人担心这种说法,无非是为了安定人心,说不定颍川王已经重伤不治。
而且即便没死,但如今重伤,也无力维持军政,再加上之前便病倒了的淮南王,关中宗室三去其二,已是残缺,那楚王如今维持朝政都十分勉强,若是再一肩挑事,怕是更为艰难。
更不要说,之前还可以用守城兵卒的兵力作为理由,安抚人心,但现在一天打下来,损兵折将,连主持兵事的颍川王都倒下了,谁人还能再有信心?
是以这城里城外的气氛,都是越发凝重起来,甚至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逃兵,至于那想要潜逃出城的百姓,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不过,这关中朝廷面对城外围困的大军,或许一筹莫展,但要对付这些想要逃跑的兵民,还是得心应手的,这也是得益于长期以来,关中叛乱不断,这三王的人手,早就知道该怎么逼迫民力、截断他们的逃路。
一晚上下来,就有近百人被关进大牢。
这城里随后又有诸多谣言兴起,一时之间,当真是四处漏风,那朝堂上更是兴起了诸多派别,这个说要向凉州求援,可以给予张氏高官厚禄为代价;那个说要去请幽州救兵,说只要幽州动兵的消息一来,蒲洪保准第一时间就夹着尾巴跑了;还有说要去联络江左朝廷的,说是两边本是一家,应该相互扶持。
甚至还有说去蜀地借兵了,那蜀地李氏早就坐实了反贼之名,只是经营几年,已经是根深蒂固了,颍川王坐镇汉中,几次南征,都是无果,现在说要借兵,等于是给予对方一个名分了,这问题就有些大了,是以这个提议,很多人都不会附和。
只是讨论来讨论去,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是难以执行,每一个提议都有人反对,也都能说出一二三四个不利来。
闹到最后,还是白白耗费时间,以至于那楚王都有些心灰意冷。
但这位宗室心里清楚,留给自己和长安的时间不多了。
如今的长安城,和几年前可不同了,为了增加人口,引进了不少胡人,这些人平时就有许多异动,但靠着朝廷威名还能镇压,如今城池被围困,各种不利因素汇聚在一起,眼看着城池难守,这些人就成了隐患。
好在楚王到底还有些理智,没有弄出将这些人抓出来砍杀的举动,而是加紧了巡查力度,同时让人在城池之中宣扬,说是长安粮足,而且城池坚固,那氐人更是不擅长攻城,即便现在被人围困,但足以支撑上一年!
这个消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心,到底是让守城继续了下去。
不过,围城持续了半个月之后,随着几大粮仓的粮食不多,以及诸多关中世家、勋贵开始收敛粮草,平民开始有了饿毙之人,诸多流言再次在城中蔓延。
更关键是,一些胡人开始集结起来,在私底下聚会,虽然其中几个聚会,当场就被巡查的兵卒发现,并且将人抓了起来,随着这样的聚会越来越多,终究还是有漏网之鱼,慢慢的,一场暗流在城中积蓄,就连朝中都有人察觉到了,只是如今四处漏风,根本就顾不过来。
终于,在一天夜里,城中的胡人猛然爆发,拿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兵器,在城中闹起骚乱,甚至有几支队伍跑过去想要打开城门。
这些开门的人虽然被镇压下去了,可是城里的骚乱还是蔓延开来,那些寻常的民众,早就饥饿不堪,积蓄了不满,终于在惊恐中释放出来,于是城中大乱,连兵卒都被冲击的好恶战意。
城外的氐人大军见状,马上便抓住机会,再次攻城,而这一次,城门终于洞开,诸多兵卒冲入其中。
“告诉儿郎,抢东西可以,不许杀百姓!”蒲洪却是下达了命令,“某家可不想如那石虎一般,惹怒了冠军侯,今日占领城池,也算有了跟脚,将那三王捆绑,送去幽州,又是大功一件,想来冠军侯或许能看在这个面子上,让某家坐镇一方!”
这下面却有人不解,说道:“怎么好不容易打下了长安,难道不趁机割据?为何还要怕那冠军侯?”
蒲洪马上骂道:“你懂个屁,就算老子再占十座长安,亦不是冠军侯的对手!”
第1182章 囚王传信,北地归一
训斥之后,蒲洪倒是没有进一步的追究,而是带着兵马,亲自杀入城中,挥动长刀,砍杀敌人。
这一场冲杀,从夜里杀到了早上,终于让长安城安稳下来,那些兵卒投降的投降,死去的死去,逃跑的逃跑,因为朝廷已经被攻破,再也没有指挥体系作为制约,因而兵卒的溃散,再也不受控制,宛如瘟疫一样,让长安成为了一座不设防的城池。
那氐人毕竟还有野蛮习性,虽然有蒲洪的命令在,但过去这么多年的“传统”,也不是说扔就能扔的,于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有人杀戮了不少的平民百姓,并且隐隐要带来风潮!
蒲洪知道后,立刻放下了手上的工作,连那皇宫都顾不上进去了,第一时间就让人把那动手的一队人叫了过来。
“当时我等要拿些金银,没想到那户人家不知好歹,阻拦不说,还试图反抗,于是我等只好将之斩杀!”
那为首的队主倒是毫不畏惧,说着这些话来,听得蒲洪直皱眉头,于是他不等对方说完,就摆摆手:“我之前已经吩咐过来,不许擅自杀百姓!为何不听?你因为被人阻挡,便将之斩杀,那日后那幽州陈氏知道了消息,也过来将我宰了,是不是也是理所当然?”
听得此言,那队主终于知道害怕了,连连告罪。
“我记得你,也算是族中老人了,只是今日若是不惩戒了你,其他人便觉得只要是某家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