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冠绝新汉朝-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当面碰上郑管,只要对方以礼相待,那杨永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如果他代表着朱将军,那给陈止拜贺,完全说不通啊,一个是实权将军,一个是略有起色的世家子!”
  但有了前面几家的经验、青州左家的到来,再算起日子,两相结合,杨永觉得这个可能并非没有。
  考虑到陈止与吴郡朱家八竿子都扯不到一起,未必就是如此,可转念一想,有琅琊王氏的先例摆在那,不得不郑重一些。
  “对了!琅琊王氏!”
  想到之前公堂上的一幕,杨永的心猛然揪起。
  “琅琊王氏,总不至于也给陈止拜贺吧?”他自己就摇摇头。
  王氏高高在上,若派人来给一个地方世家的子弟拜贺?无异于天方夜谭。
  可杨永却不敢听之任之了。
  “万一王氏也来人了,就该郡守头疼了,话说回来,眼下牵扯了那朱守,不知道那位郡守还能不能坐得住。”
  不管郡守能不能坐住,至少他杨永是坐不住了,分析了一番后,立刻就吩咐起来:“带足人手,去丰阳街盯着,一旦确认朱家幕僚是奔着书林斋去的,立刻过来回报。”
  那家仆领命离开后,杨永也没闲着,他看了一眼打翻在桌上的茶杯,苦笑起来。
  “这个陈止还真是灾星,我不去招惹他,却还是躲不过,今夜说不定还得见他一次,头疼啊真是头疼,希望能早日离开这彭城县,相信只要一走,以后也不用为此烦恼了。”
  想着想着,他又叫来人。
  “将我的衣衫备好。”
  “老爷,这么晚了,您还要出门?”
  杨永苦笑道:“总要有备无患才行。”
  另一边,书林斋,门外已经停了几辆牛车,引得过往之人频频侧目。
  屋中,陈罗和王希已被挤到房间一角,崔石更惨,作为地位最低的一人,他找了个地站着,小心的看着满屋子人,这一个个对他来说,都是大人物。
  不说崔石,就是王希、陈罗,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没法插话。
  大堂中间,刘纲、彭棋和张家一个后辈,正围在一名白衫青年身边,连同陈止在内,几人寒暄交谈,从刘纲他们的脸上,还能看出一丝惊讶痕迹。
  便是陈止,也很意外,原因就是这位突然上门的白衫青年。
  此人穿着得体,谈吐高雅,名为左荆,乃是青州左家子弟,这次是奉了叔父的命令,过来与陈止拜贺,同时还有其他目的。
  他的叔父,正是张家姑爷左渊,但他这次过来,连张家事先都没听到风声,这点从左荆抵达时,那位张家子弟张杰脸上的意外之色,就能看出来。
  他来的突然,但对书林斋而言,也和刘家、彭家的到来相似,是陈止亲自迎进来的。
  “我叔父对陈兄的书法,那是推崇备至,遣我过来拜贺,也是为了送来请帖,希望今年年中,陈兄能赏光前往青州,参加左家文馆的文会。”
  “文馆文会?”陈止闻言有些意外,但这事前身也有记忆,“我对青州左氏闻名已久,能得邀请,荣幸之至。”他想了想,觉得在新的一年外出一番也不是坏事,可以顺势了解周围局势,好过困在徐州一隅。
  左荆又道:“到时还要请陈兄赏脸,留下一二墨宝,或者成就一篇文章,我青州文馆必然感激不尽,相信对陈兄你也有助益。”说话之时,这左荆流露出一点优越之意,显然真正让他看重的,是陈止的字,至于陈止的人,其实左荆了解不多。
  左家文馆的文会已经举行多次,不是吟诗作对,而是邀请著名的玄学大家、高僧和道长等齐聚一堂,共同论道。
  在青州,很多家族都有类似聚会,实际上是受孔家杏坛讲学的影响,模仿以扬名。也有不少人在这样的文会上一鸣惊人,一跃成为天下敬仰的名士,声名远扬。
  如此盛会,陈止作为书法家参与,于左家而言,于陈家而言,都是有利无害的,左家挑在岁旦之时,用拜贺的方法送来请帖,也给足了面子,于情于理,陈止都不会拒绝。
  说过这事,这几位青年俊杰又攀谈起来,谈笑风生。
  看得角落里的王希一阵叹息:“没想到陈七哥的字,连青州人士都惊动,可笑我还以为占了先机,想提前结交,没想到短短时间里,七哥已经声名鹊起了。”趁着间隙,他从陈罗口中,得知了彭城近况,不由咂舌,才知道自己一走一回错过了什么,隐隐后悔。
  如果他当初一意识到陈止奇货可居,就不耽搁,努力交善,那如今借着与陈止的关系,不也能结交刘纲、左荆等人了么?
  陈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也不怪你,世事难料啊,就是我陈老八也没想到,七哥能风光至此,好在贤弟你还有机会,七哥固然扬名了,但今年只是彭城之人过来拜访,就算左家也是缘于张家,换成明年岁旦,那可就不好说了。”说着,他还给了王希一个鼓励的眼神。
  王希一听,再一想,不由点头,觉得这话一点都没错,又重新振奋起来,盘算着等会如何奉承陈止,加深一下印象。
  但这个念头还没落下,门外就传来一个声音——
  “权理青州兵事、掌军中郎将朱大将军麾下,侍从官郑管拜见陈止陈先生!”
  这一串名头传入了屋里众人耳中,无论是感慨着的陈罗、王希,还是交谈中的左荆、刘纲,都猛然一怔,下意识的循声朝门外看去。
  等见了那门外一队劲装人马,全部瞪大了眼睛。
  这一队人各个孔武有力,一看就是出自行伍,分列两旁,占了好大一片地儿,像是操练后等待检阅一般,站得笔直,散发出肃杀之气。
  唯独最前面的一人,身着儒服,面带笑容,散发儒雅气息,正朝着店肆门中拱手。
  “这是那位朱将军帐下的幕僚,郑管吧?”
  屋中,左荆看到了郑管,浑身一震,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朱将军,说的就是朱守了,他的真正官位是掌军中郎将,为五品军官,比两千石,论位格堪比一郡太守!
  这样的人物,无论放到哪里,都举足轻重。
  而且,这位朱将军还出身大族,虽不是嫡系,但背景深厚,更领有实兵,他名头前面的“权理青州兵事”,在新汉的体系中,就是有着决断青州范围军事问题的临时职权,真正的实权!
  左荆身为青州之人,自然知道这个职位的实权之大!而那朱将军本人,也有好大名头!
  更不要说,这位朱将军的顶头上司,人称屠伯的东平侯苟晞,更是新汉有数的名将,南征北战,战无不胜!
  “郑管先生亲自过来。”
  据左荆所知,这位郑管,更是朱守身前红人、心腹。
  “这……难道这陈止,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背景?”
  顿时,他心中的一点优越感荡然无存。


第115章 原本事泄,陈家众喜【第一更】
  震惊、疑惑、不解的不止左荆一人,但其他人不像左荆这么清楚青州之事,一听是个中郎将派人来的,还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刘纲也好、彭棋也罢,还有那张杰都是既惊且疑。
  尤其是彭棋等人,立刻就想到之前有传闻,说是公堂判案的时候,那琅琊王氏特地派人过来相助陈止,因此就说陈止与王氏有旧,以讹传讹之下,已经有了多个版本。
  琅琊王氏就在青州,而这个中郎将的幕僚,也是来自青州,两者之间是否存有联系?
  普通的些许传闻,世家之人自是不屑一顾的,可见了这般阵势,几人也不得不震动起来。
  “陈兄,你还与领军的将军有交情?”刘纲忍不住询问起来,他和陈止关系最近,顾忌较少。
  他这么一问,边上的人顿时就竖起耳朵,留神听了起来。
  可惜,陈止也是一头雾水,因此只是摇头,然后就迎了上去,拱手作礼,冲着郑管问了起来:“不知先生为何而来,陈某也有自知之明,这一点薄名,自问不足以让中郎将这等人物折节下交。”
  询问时候,陈止还在心里将认识的人、做过的事一一罗列出来,推算哪一个有可能接触到中郎将这样的人物,最后锁定在王皿身上。
  莫非与此人有关?
  “陈先生,您过谦了。”郑管已经迎了上来,“先生之才,我家将军早有耳闻,时常称赞,您写过的几幅字,将军也都知道,如藏于武原王家的《明月赋》,归于贵府的《华源阁论》,以及藏于刘家的《戒赌诗》原本,这都是可以作为临帖的书法佳作,余者更有几封家书,也都远超寻常,更不要说在贵静筛选之日,您与江东陆映论道,丝毫也不落下风……”
  郑管一开口,竟是将陈止写过的字如数家珍的一一报出,又言及那书院之事,让人一听就知道下了功夫,也证明他绝不是随意过来,或是弄错了要拜贺的人,是真真切切来拜会陈止的。
  只是,一位掌握实权的领兵将军,派自己的心腹幕僚,来到隔壁州郡,给一个地方世家的一房子弟拜贺,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有何缘故?哪怕这个子弟最近声名鹊起,名声在外,渐渐充盈郡县,但总不至于冲出徐州,传扬到青州去吧?
  不过,这在场众人在震惊的同时,也注意到郑管话中细节。
  “戒赌诗原本?这幅字不是说被烧得半毁,藏于官府府库么?”彭棋在震惊过后,立刻抓住了话中细节,“我那祖父最近时常念叨,说着传闻中,这幅字乃是草书,别有神韵,还是陈止彰显于世的第一份草书,可惜半毁,甚是哀叹,怎么现在郑先生却说,这诗的原本被刘家收藏了。”
  这些时日以来,戒赌诗在县城流传,隐隐有冲出县城,走向大郡的迹象,但和百姓的关注点不同,士族之人更在意的,是这首诗最初书写的原本——经白家一案,城里的人也都知道,这首诗最初是写成一幅字,可又有传闻说,那幅字的原本被烧毁了部分,放置于官府库藏中。
  但是按着郑管的说法,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以他的身份,根本没有说谎的必要。
  刘纲神色尴尬,那戒赌诗的原本,是他那四叔刘仰以权谋私,从府库顺出来,送给了老祖父,让祖父老怀大慰,当初张府晚宴,张太公得书信,彭太公得一幅法家字,唯独刘太公两手空空,有了这原本,总算得偿所愿。
  不过,考虑到影响,刘家暂时秘而不宣,却在这里北意外公开了。
  另一方面,这样隐秘的事,郑管都清楚的知道,也让陈止意识到,这人对自己进行了一番调查。
  他也对这个时代军队方面的情报网络有了兴趣,连带着对这郑管和他背后的那位中郎将,也有了兴趣。
  一念至此,陈止也不客气了,笑道:“既然郑先生连这些都知道了,我也不矫情了,屋里请……”
  郑管却有些意外,他正盘算着,按一般名士的作风,陈止肯定要客气一番,所以他也留着话没说,比如白家案之事,就等着陈止谦虚时,拿出来夸赞一番,没想到陈止这么干脆,倒是让他错愕了起来,跟着哈哈一笑,说道:“陈先生果非常人,叨扰了。”
  郑管一进来,左荆、刘纲、彭棋等人不得不让出地方,没办法,他们固然是世家子,在彭城县内地位不凡,可郑管此来,代表的是掌握实权的将军,功成名就,就不是世家子能比的了。
  现在郑管登堂入室,左荆等人问候后,就让出主导权,让郑管去与陈止交谈,他们则来到大堂一角,装作在看字画的样子,一边盘算此事意义,一边和先一步占据这里的王希、陈罗等人问好。
  另一方面,郑管到来的消息,又以惊人的速度,在整个彭城县内疯狂传递!
  “什么?青州的中郎将,派人来给陈止拜贺?”
  接到消息的陈家各房,一个个都蒙了,完全搞不清情况了。
  “朱守朱将军?”陈迟听到这个名字,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脸色阴晴不定,“这不对啊,朱将军乃朱家子弟,统领一军,与东平侯、琅琊王关系密切,这样的人,我陈家就算是想要结交都不容易,他怎么会派人来拜访我陈家?”
  “是给七少爷拜贺。”报信的人赫然就是陈意,他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干脆亲自过来禀报,一听老爷之言,忍不住提醒,“老爷,咱们现在怎么办?把那位郑管先生请来府上?”
  “不妥,不妥。”陈迟虽然遇事不决,但也分得出轻重,“郑管是来给我侄儿拜贺的,请他来陈府,万一人家不从,脸可就丢大了。”
  “那怎么办?”陈意焦急起来,“老爷,那可是中郎将的幕僚!何等身份!如果能来咱府上拜贺,该是多大的荣耀,多高的名望,岂能放过?”
  陈迟也是连连点头,说道:“肯定不能放过,这样,你赶紧准备一份年礼,先送过去,总不能让朱将军觉得咱们陈家没规矩。”
  陈意赶紧应了,可走了两步,立刻觉得不对,回来说道:“这老爷,把年礼送去书林斋?用什么名义?”
  他一问,陈迟也犯难起来了。
  原因很简单,书林斋是陈家自己的产业,住里面的是他陈迟的晚辈,哪有长辈给晚辈拜贺的道理?你这送过去,知道的是给郑管,顺便巴结郑管背后的朱将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大伯给侄子拜贺,有悖人伦!
  退一步来说,就算旁人不议论,可人家一方大将的手下,代表着将军过来拜访,他陈迟身为陈家之主,只派出一个仆从送礼,这也说不过去。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法子了。
  “还能怎么办?”陈迟叹了一口气,“备车、备礼,我亲自去吧。”
  大过年的,他以陈家之主之尊,不得不去小辈那边,说出去也够无奈的,但是有朱将军这条线,也算是值了。
  只是,他想起来,两天前自己还计划着让陈止来自家府上,结果两天之后,却变成了他巴巴的赶去陈止家里,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同一时间,陈边也在听陈恰叙述消息,连犹豫都没犹豫,就是一脸喜色的笑道:“我这个侄子真是厉害,不声不响的,又和朱将军有了关系,太好了!赶紧给我备车,现在就得赶过去,这可是和朱家拉关系的绝好时机,岂能耽搁!”他却是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
  而陈五爷陈迅听了消息,本来还在吃饭,听完消息,这饭也不吃,直接就把碗筷一扔。
  “好个陈止!不得了了,被他这么一闹,我看这彭城谁还敢小瞧我陈家,惦记我那矿场!还吃什么啊,走走走,赶紧赶过去,陈罗这傻小子,也真是有福了啊!和他七哥关系莫逆,是我的好儿子!哈哈哈!”话一说完,他就急忙招呼着老婆孩子,直接就上路了。
  也就陈六爷陈迂听了之后,先问了一下中郎将是多大的官职,等知道是实权将领,朱守又有背景后,便沉默起来,随后就吩咐两个儿子陈感、陈玄带着年礼,去书林斋。
  “父亲,这个时候过去,有些不合适吧?”大儿子陈感倒有乃父之风,到了这个时候,想着的还是礼仪上的问题,可他父亲接下来的一句话,登时让他满脸错愕,瞪大了眼睛。
  “要懂得变通,”陈迂一脸告诫的模样,“朱守既是实权将领,又是近在咫尺的青州领兵,他的话对徐州地方上的影响也不小,他让人来拜会陈止,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用得拜贺的名义,就能为我陈家所用,为父不方便过去,你们兄弟代劳也是应该的,行了,别耽误时间了,赶紧上路吧。”
  陈感想到半个时辰前,自己的父亲还说什么长幼秩序,转脸就又强调变通了,到底该听哪个?
  “是,孩儿这就过去。”陈玄拉了陈感一下,后者顿时了然,兄弟二人赶紧上路了。
  另一边,陈远也接到了消息,这位不苟言笑的汉子愣了愣,忽然仰天大笑起来,最后来到院中,看着天上一轮明月,叹息起来。
  “七哥啊七哥,有子如此,你当瞑目了,今后无须我来照看他了,倒是我们陈家,要沾着他的光了。”
  叹息过后,他叫上仆人,一主一仆,悠然出门。


第116章 当时我就料到了【第二更】
  “老爷,已经确认了,郑管确实去了书林斋,闹出了不小的阵仗,仿佛生怕旁人不知道。”
  县衙后宅,杨永的房间灯火通明,这位县令一身便装,听着汇报,长叹一口气,然后摇摇头。
  “陈家,还真出了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啊。”
  感叹之后,他站起身来:“本以为不去招惹他,总行了吧,没想到这也不行,以今日之势而观之,我一日不离彭城,就一日不能绕开此人,也罢,去瞧瞧吧。”
  另一边,郑管拜访的消息,也第一时间送到了郡守徐辉面前。
  “陈止?”
  听着手下的讲述,徐辉抚了抚胡须。
  “可是留诗挑白虎的陈守一?”
  “正是此人。”报信人略感诧异,这段时间以来,陈止的名声不断流传,自家老爷知道也不奇怪,可听这个口气,好像格外熟悉。
  徐辉闻言一笑,道:“还不是我家老幺,时常提起这个陈止,满口称赞,我就跟着记住了,不过陈止一个世家子,纵有名声,做出了些许事情,总不至于连朱守都惊动,论官品,朱守与我相当,我都没被陈止惊动,更遑论其他?”
  报信人听出一点意思了,就道:“老爷您的意思,是不打算过问此事?也不去给那个陈止一点指示么?”
  “我去凑什么热闹嘛,我又不是杨永,朱守亲自过来,我还敬他三分,一个幕僚而已,有何凭借?”徐辉摇头笑了起来,“本来我想知道郑管为何而来,以为他要给我拜贺,结果倒好,拜访小辈去了,不说了,不说了,心里不快啊。”
  报信人一听,就明智的闭嘴不言。
  徐辉则道:“行了,都准备准备,开春之后,刺史北巡,到时有高僧同行,宣扬佛法,这才是正事,小辈争名,到底不比教化之功。”
  ………………
  “少爷!安排在陈府的探子,有消息传来,说是陈家各房突然出门,朝咱们这个方向来了。”
  同一时间,离丰阳街不远的客栈中,陈华听着属下汇报,微微点头。
  这下邳陈氏的一行人,想着以暗观明,谋定而动,陈家各房有了动作,他们也就第一时间得知了。
  “镇定点,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陈华觉得很正常,还摇摇头,“你不说,刚才书林斋那边,也有人来人往么?当时我就料到了,知道陈府八成是发现了我们的踪迹,因为书林斋距离近,所以刻意造势,只为给我等提前通报一下,不至于拜访的时候,显得突兀。”
  他之前为了不被误会,特地吩咐不可让人接触陈止,所以搞不请出局面。
  “彭城陈家来还是有点能耐的,”仆人赶紧就道,“我们遵照少爷您的指示深居简出,还是被他们发现了。”
  “这么久才发现,也算能耐?”陈华却失望的摇摇头,“彭城陈家是真没能人了,也罢,让人去门口等着吧,等人来了,按着我在建邺时候的规矩,把曾祖的家族三问拿出来,能答出来的,我当亲自相迎,只答出两题的,可以进来一谈,若是只有一题答上来的,就在门外等候,其他的就都回去吧!”
  “这不太合适吧。”仆人犹豫了一下,劝了起来,“按着辈分,有些人是您的长辈,要是传回去,怕是族里会不高兴。”
  “放心,我这不是败坏长幼之序,家族三问出自曾祖,涵盖家风、家学、家族之意,以此三问问之,传出去只会成为佳话,陈迟他们有口难言,这不是我在问,而是先人之问。”
  陈华神色如常,还倒了一杯茶,请饮一口。
  “再者说来,就算真给他们难堪,家族里也有人会支持我的,说白了,彭城陈氏除了姓陈,和我等还有多大联系?倒是他们的言行,让我下邳陈氏吃了几次亏!”
  陈华冷笑起来,眼底闪过一点寒芒:“我是要让他们知道厉害,否则还借着我下邳陈氏的名头,在外面败坏呢!我乃七品乡品,声频有望,彭城陈家除了陈迟,哪个比我品高?要先打压他们的气焰,否则教授他们道理,他们也不会服气。”
  实际上,陈华之所以急切,是因为他如今二十有五,养望将成,准备出仕,想在出仕前再提升个乡品,谋个不错的起家官,那就得有惊人之举,找个地方刷声望,正好彭城陈家的事和诸葛言撞在一起,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另一方面,因为分家久远,又曾跟随两主,两边的陈家除了有限几支,彼此间早已生疏,陈华和陈迁还不同,严格算起来,和彭城陈家的血脉联系真没多少。
  加上陈华在江左也有不羁名士的称呼,自是没有多少顾忌,你出格一次,别人或许会斥责,可如果你既有名声,又经常出格,那情况又不同了。
  那仆人也看出自家少爷心意已决,不再劝了,转为一副服气的模样。
  “按我说的去做吧,等他们上门!”说完这些,陈华对身边两名丫鬟道,“给我更衣!”
  他现在穿的还较为低调,是为了隐藏身份,但要震慑彭城陈氏,就不能拿出威严,人靠衣装这话并非随便说的,表现出的是一个人的身份和气度。
  这边,陈华正在更衣,楼下,那仆人已经安排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