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晓磊,刚刚夸过你,怎么就又有犯迷糊了呢?还真是不经夸~”
  崇祯淡然一笑,如此打趣的言语,使得冷晓磊有一些不好意了,挠了挠头,刚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崇祯给打断了。
  “人世间,事无绝对,就算密折不显眼,但谁也无法保证,不会流落到德川家光的手中。若是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事情功亏一篑事小,朱舜水他们可就麻烦了,他们前往日本的任务也有可能随之白费。”
  “因此,为了以防万一,朱舜水的这一做法,乃是最好的选择,堪称明智之举,非常的稳妥。否则的话,所承担的后果也太大了。”
  “也是~皇上英明,是末将愚鲁了。”
  回话之时,冷晓磊面露惭愧之色,显得有一些难以为情,又有一丝迟疑,进而又补充道:“可是,皇上,以后,要是每每都有密折之时,情况都和朱大人相似,都这样做的话,是不是太麻烦了?”
  “猜对了,倒还好,但如果猜不到呢?毕竟,谁也无法保证,每次遇到这种密折之时,都能够像皇上这般,根据相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弄明白密折背后所代表的意思。”
  “而且,就算是没有这些难题,但还有是有一点,像这种密折,要想完全弄明白,势必会花费不少的时间,若是其中的事情不是亟待解决,问题还不大,但要是非常紧急之事,还采取这种方法,是不是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了?”
  听到冷晓磊的这番话,其中所蕴含的担忧之意,崇祯听得很认真,神色很平静,最大的反应也就是不时地轻轻点头,并没有一点感同身受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相比于冷晓磊的忧心忡忡,崇祯的心里却是想到了另一点,在后世之中,在近代的军事战争之中,为了保密而又不耽误情报快速传递,密码和密码本随之应运而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虽然也有相似的举措,比如藏头诗之类的,却并未规范化,并未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多是用人文人之间。
  密码和密码本,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是识字之人,就能掌握,并能为之应用。
  根据密码的标识,在密码本上寻找相应的文字,进行相应的组合与拆解,就能组成和分拆一段话,一封信,从而达到保密的目的,在传递的过程中,又不至于担心泄密的事情,走漏消息。
  因此,就算有人截获了信函,没有密码本,不知道其解法,也是形同于一张白纸。
  “皇上——皇上——皇上——”
  随着冷晓磊的轻声呼唤,崇祯思绪中清醒了过来,并未对他刚才的那番话语有任何的回应,而是转而说道:“嗯~晓磊,这样,立即派人告诉朱舜水,朕同意他的建议。最迟明年四月份,朝廷就会组织一个高僧代表团,前往日本,进行佛法交流。”
  “是,皇上!”
  显然,冷晓磊有一些心不在焉,回答的也是有气无力,不是很有精神,而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突然说道:“对了,还有,告诉朱舜水,让他想法设法救出那个前任荷兰在tái wān最高长官的儿子,彼得·奴易兹之子。”
  闻听此言,冷晓磊就是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没曾想到,崇祯居然真得就听从了郑芝龙的建议,将彼得·奴易兹收入麾下,为大明所用。
  “是,皇上,末将领旨。”
  尽管有一些愣神,但冷晓磊还是很快就调节到了正常,还是连忙做出了回应,即便是在这个时候,心中还是很不解,皇上为何这么作?为何非要作用一个洋人?


第五百七十九章 贸易的条件

  tái wān岛。。。。
  荷兰人原本的商馆,大厅之中,福建都司洪先春一身的戎装铠甲,端坐于上方,整个人好不威风,而郑芝龙使用荷兰语,正在与汉斯·普特曼斯交谈,进行着谈判,准确的来说,更像是最后的通牒。
  “汉斯先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中国的新年到来之前,连同西班牙人,都将会被释放,让你们离开tái wān岛,让你们返回各自的国家。”
  然而,汉斯·普特曼斯却是满脸的难以相信之色,眸子里闪烁着惊异的光芒,显然,他并不是很相信郑芝龙的这番话,而是语气低沉地问道:“放我们离开的条件是什么?”
  “不不,汉斯先生,看来你还是误会了,没有任何的条件,而是我皇的隆恩,对于你们的法外施恩,予以特设,准许你们离开,并没有其他的什么附加要求。”
  说话之间,郑芝龙连连的摆手,从而强调自己的话语,可是,看到对方还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郑芝龙也并未再解释什么,而是又抛出了消息。
  “不仅如此,对于你们荷兰东印度公司而言,还有一个好消息,只要按照我国的要求,制定的贸易基本规则,你们也可以像葡萄牙人、英国人那样,进行贸易往来,可以直接购买中国所盛产的商品。”
  闻听此言,尽管面色依旧平静如水,保持着置疑的态度,但汉斯·普特曼斯的心里还是一喜,泛起了波澜,暗暗激动了起来,但还是强装镇定地问道:“什么要求?什么规则?”
  “喏~大概的细则,都在这份儿小本本上,你一看便知!”
  郑芝龙也并未多做解释,回应之时,已经掏出了一个薄薄的小册子,径直递给了汉斯·普特曼斯,而后者接过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起来,动作之快,暴露了他的真正情绪,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平静。
  “汉斯先生,你可要知道,一直以来,能够与中国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能够通商,都是你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夙愿,迫切追求的一件事情,而现在,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拖延的越久,对于你而言,对于你们东印度公司而言,损失就越大,少赚许多钱。”
  “毕竟,在黑市中,虽然也能买到中国盛产的那些商品,但是,无论是在商品的数量,还是价格方面,亦或是在商品的品质上,与直接购买相比,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早年之时,郑某就与你们荷兰人打过交道,有过这方面的生意往来,可是知道,莫说是大明提出的这种关税,就算是在此基础之上,再翻一倍,你们依旧有着巨大的利润。”
  这个时候,汉斯·普特曼斯已经看完了小册子里面的内容,粗粗浏览了一遍,听着郑芝龙的话语,心里说不出的复杂,神情凝重不已,按耐不住心中的那股躁动之意,终于还是开口了。
  “郑将军,你们中国提出的关税要求,我们可以答应,也能够接受,但这些要求之中的一点,实在是强人所难,恐怕很难做到。”
  “莫说是我们荷兰人了,就算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等等,恐怕也难以接受这一点,这么苛刻的一个条件,居然让我们解除武装。”
  “就如你们中国的一句话,一旦被解除了武装,我们就等于砧板上的鱼肉,待宰的羔羊,根本就没有一点自我防卫的能力。在这海盗肆虐横行的东南海域,若是没有了这些枪炮,仅凭船上的那些人,又如何防卫海盗的进犯?”
  汉斯·普特曼斯的神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凝重不已,隐隐有着愤怒之意,直勾勾地看着郑芝龙,紧盯着他的双眼。
  “呵呵。。。。汉斯先生,看来还是时间过于短暂,你还是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具体细则,还是有所误会。而且,不妨告诉您,汉斯先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已经答应了喔,不相信的话,你日后自会知道,得到证实。”
  面对汉斯·普特曼斯的连连逼问,郑芝龙依旧是淡然一笑,不以为然的回应了一句,显得很是轻松,看到对方有着动怒的趋势,想要质问什么,他却再次开口了,解释的同时,不无安抚之意。
  “汉斯先生,关于解除武装这一条,你可要仔细看清楚了,将其吃透,我国的这一要求,进入大明的领海之后,并不是绝对地解除全部的武装,也不是一步就位,而是先到特定的地点,交出全部的炮弹。”
  “等到近海海域之时,临靠岸之前,才交出全部的qiāng zhī,由我国暂为保管,等到你们离岸之后,离开大明的海域,就会相继交还给你们的qiāng zhī与炮弹。”
  “至于安全问题,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是在大明的海域,大明的海军就能够保证你们的安全,不会被海盗骚扰与抢劫。就算是有海盗靠近你们的商船,只要放出求救信号,大明的战船很快就能够赶到。”
  说到这里,郑芝龙的话语顿了顿,脸上的笑意更浓,充满意味深长之意,看得汉斯·普特曼斯很是不舒服。
  “而且,汉斯先生,你也来了这么久,应该也知道,经过这一年多的军事行动,海陆同时行动,围剿山贼与海盗,东南沿海的海盗,已经被围剿的七七八八,根本就不敢靠近中国的海域。”
  “就算是残余的海盗势力,也都是零星的游兵散勇,不管是人数上,还是他们的船只与武器配备上,即便你们没有了大炮这样远程攻击的武器,凭着手中的qiāng zhī,也足以从容应对,他们应该也对你们造不成什么威胁吧?”
  “更何况,今时不同于往日,现在的大明帝国,极为重视海权,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战船,在一些海域,进行巡逻,保卫和维护大明的海上利益。”
  郑芝龙的这一番话,犹如连珠炮一般,声音虽然平静,语速虽然不急不缓,但有节奏的叙述,再加上话里的内容,自有一种气势,说得汉斯·普特曼斯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个条件

  “汉斯先生,不用这么着急嘛,也不用这么紧张,之所以有今天的谈话,将阁下叫到这里,并不是让你立即作出决定,给一个准话,而是想事先向你们荷兰人声明一下,确切的来讲,是让你代传一个话,要想和大明进行贸易往来,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
  就在这个时候,洪先春漫步走了下来,突然的插话,很显然,他听懂了两人的谈话内容,确切的来讲,是他身旁的那名随从,不时地耳语几句,就是在翻译两人的谈话。
  看着汉斯·普特曼斯面露茫然之色,又看了看迎面走来的洪先春,脸上始终都挂着淡淡的微笑,郑芝龙又望了望自己,当即就明白了,随之将洪先春的话语翻译给了他听。
  这一刻,汉斯·普特曼斯的神色缓和了许多,看向洪先春的同时,礼貌性的笑了笑,突然问道“这位将军,如果我们荷兰人答应了这些条件,你们大明能否答应在下一个请求呢?”
  “喔~你先说来看看。”
  这一次,洪先春身边的随从没有再说话,而是由郑芝龙充当了两人的翻译。
  “洪将军,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荷兰人全部答应了这些条件,贵国能否允许,我们的传教士zì yóu地在大明传教,不受任何的阻拦和政治性的区别对待?”
  说出这句话之后,汉斯·普特曼斯满脸的期待之色,心里又有一些不安,直直地看着洪先春,那副样子,就好像是在说,只要你们大明答应了这个条件,我们荷兰人也可以遵守这些贸易规则。
  此时,洪先春还未做出回应,听到汉斯·普特曼斯所谓的“请求”之时,郑芝龙的心里就是一惊,神色微微变了变,刚想要说些什么,洪先春却先开口了,在他愣神的这么一瞬间。
  “可以,当然可以,本将军现在就可以给你这个准话。”
  洪先春的回答,完全出乎郑芝龙的意料,似乎想到了什么,刚想要阻止,汉斯·普特曼斯却是兴奋不已,也想要说些什么,而就在这个时候,洪先春的话锋却是一转,听得后者的心里咯噔一下,那种不安的感觉愈发的强烈。
  “不过,本将军也有一个条件,当然,也是我们皇上的意思,只要你们荷兰人答应,我们大明就能答应你的请求,传教士可以在大明zì yóu传教。”
  郑芝龙将到嘴的话语给生生咽了回去,面露平静之色,听到洪先春的这一番话,心里就是微微一松,更有一丝期待之意,颇有坐看局势后续发展,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动作的意思。
  这个时候,听到那名洪先春随从的翻译,汉斯·普特曼斯的神色就是一僵,那种兴奋之色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紧张不已,心中更是有着不好的预感,底气有一些不足,艰难地问道“什么条件?”
  “条件很简单,只要你们的荷兰国王,允许大明的佛教和道教等宗教,也可以在贵国宣扬教义,发展教徒,做相同的事情。那么,自然而然地,同等的条件下,你们的传教士也就可以在大明传教。”
  “而且,你们的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也不是完全的zì yóu,还要遵守一定地基本原则,不可以干涉当地的风俗,更不能干涉大明的内政,如若你们的教皇口谕与大明的政令发生了冲突,就要以大明的政令优先。”
  “简而言之,传教士只能单纯地进行传教,同时,也要接受大明的法律约束,不能以你们西方人的观点,约束东方人,否则的话,若是惹起了民怨,嘿嘿”
  汉斯·普特曼斯傻眼了,心里再无一丝一毫的侥幸和期待,尤其是洪先春最后一阵的冷笑,使得他心寒,同时更是知道,这已经不是他所能做出的决定了,即便是荷兰国王,也不能,而是要请示教皇。
  就算不用请示,只是想想,用脚趾头去猜,汉斯·普特曼斯也知道最后的结果什么。
  此刻,与汉斯·普特曼斯的反应截然相反,平静的外表之下,郑芝龙长出了一口气,还真怕洪先春真得就这么答应了对方的条件,洋人传教士可以毫无顾忌地在大明传教。
  相比于大明的很多人,郑芝龙与洋人传教士接触的更多,深知jī dū jiào具有极为强烈的排他性,虽然在中国还未表现出他的强势一面,但从他的教义以及传教过程的宣扬,传颂教皇等人的地位,足可见一斑。
  教皇就是天,就是救世主,超越凡俗的一切,而大明的全体上下,尤其是皇帝,却是绝不吃这一套。
  何况,作为天主教徒,天主教也是jī dū jiào的分支之一,郑芝龙又有着一个清醒的认知,即便是jī dū jiào内部,各个分支之间,也是极为的不和,几乎到了相互倾轧的地步。
  因此,更不说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心里清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郑芝龙一直都在牢记着一点,之所以加入天主教,并不是出于一种信仰,心里寄托;并不是为其理念所打动,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一种投机取巧,好与洋人建立一个良性、友好而稳定的机会。
  否则的话,若是真心地信仰天主教,家族那么多人,又怎么会只有自己一个信奉天主教?
  汉斯·普特曼斯离去了,背影有一些落寞,神情是那么的复杂,怀着满肚子的不安与忐忑,和中国可以正常的贸易往来,可以直接购买到大量的中国商品,让他心情激动,澎湃不已。
  然而,大明对jī dū jiào的戒备之重,警惕之严,那样的要求,又是让汉斯·普特曼斯是那么的惴惴不安,心怀忐忑,让他思绪烦乱不已,又拿不定主意。
  一直以来,传教士都是他们的急先锋,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侵略,从思想与观念上征服那些殖民地之人,从而增加殖民地,以及奠定在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并巩固和稳定这种地位。
  因此,进行海外殖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他荷兰,就是其他国家,也是秉持着这一点,让传教士充当探路石,摸清对方的内部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便更有效率地殖民。
  。


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

  如今看来,显然,不管是日本,还是大明,都识破了这一点,传教士的另一个“重任”,另一个企图,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之策,这些国家并不是没有一定的准备,早就有了防范之心。
  汉斯·普特曼斯怀揣着纷杂的心思,刚刚走出大厅,彼得·奴易兹就从旁边的屋子里走了出来,顺着洪先春与郑芝龙的目光,也看向了汉斯·普特曼斯离去的方向。
  “两位将军,在我看来,贵国不应该安于现状,应该图谋下一步的发展,应该志在南洋,一举控制住马六甲海峡,放眼于全世界,开疆拓土,而不是局限在东方。”
  “只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等于遏制住了东西方的海上来往的要道,等于遏制住了海上商道的咽喉,单单是每年收取的过路费,就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之前,由于种种的原因,亚洲国家多实行海禁之策,贸易往来太少,但随着贵国开放海禁,可以直接购买到更多的中国奢侈品,西方国家的那些商人一定会蜂拥而至,越来越多。”
  “到时候,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明显,谁控制了他,就等于拥有了东西方贸易的话语权,占据了诸多主动。”
  。。。。。。
  彼得·奴易兹已经回过头来,在洪先春与郑芝龙的注视之下,尤其是在郑芝龙那饱含某种意味的目光,没有一点的怯场,侃侃而谈之间,显得是那么的情真意切,都是在为大明好,都是从大明的角度出发。
  洪先春的眉头微蹙,虽然明白了彼得·奴易兹的意思,就是在强调马六甲海军的重要性,但对马六甲的具tǐ wèi置,有如何的战略性,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只能看向了郑芝龙,报以询问的目光。
  “将军,是这样的,所谓的马六甲海峡,就是在南洋,也就是在南海的西侧,是通往印度洋的必经狭长海道,也是洋人到东南沿海的必经之路,也是朝廷称之为的爪哇岛。”
  “因此,一旦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等于控制了西方与东方贸易的咽喉,具体的位置,也就是在苏丹王国的西面,紧邻的海域。”
  “喔~原来是这样啊。”
  洪先春回应了一句的同时,也在轻轻点头,露出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更是问道:“那,郑将军,以你之见,朝廷有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必要吗?”
  显然,问出这句话之时,洪先春那副冷淡的态度,他对所谓的马六甲海峡并不感兴趣,之所以开口询问,更像是一种出于礼貌的寒暄,一种客套。
  然而,郑芝龙并未当作如此,回答的很是认真。
  “将军,在末将看开,从皇上在东南沿海的布局来看,尤其是,极为重视东南水师的建设,总是提起南洋的海上商道,朝廷还是有这个必要的,应该尽可能地控制住马六甲海峡这个狭长的商道。”
  霎时间,郑芝龙一张口,提起崇祯的那一刻,洪先春就是精神一振,不得不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摆出一副倾听之状,等待着郑芝龙的后面之语。
  “而且,从皇上鼓励商业来看,皇上是想让大明的水师走出去,面向世界,不仅仅是到南海,还要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时兼顾隶属于大明的商人利益。”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东南沿海的海盗,看似是闽南的流民在海上兴风作浪,肆意掠夺,却还有一个根源,其中有不少的海盗,就是来自于南洋,并有南洋各个岛国在背后支持,暗中操纵着这一切。”
  “同时,如果能够控制住马六甲海峡,就能更加及时得侦察到洋人的动向,有多少水师进入南海,预估会有多少兵力进犯东南沿海。”
  整个过程中,在洪先春的授意下,他的那名随从也在将两者的谈话内容,翻译给彼得·奴易兹听。
  就在这时,听到郑芝龙说到军事,彼得·奴易兹迫不及待地发言起来,一副表忠心的样子。
  “两位将军,你们可能还不太了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它的长度虽然足足有九百多公里,但它的宽度却是大小不一,最窄的地方,海面宽度只有十里左右,而这个位置,就是在一个叫‘波德申’海港附近。”
  “如果能够控制住这片最窄海域,在两侧的沿岸架有炮台,就等于占据了有利地形,就等于占据了制高点,要是没有朝廷的允许,西方国家的海军舰队,根本就不敢通航而过。”
  相比于彼得·奴易兹的言辞凿凿,说到动情之处,显得很是激动,在洪先春听得很是入神之时,郑芝龙却是出奇的冷静,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等到彼得·奴易兹带着几分卖弄的说完之后,郑芝龙不急不缓地再次开口,使得气氛为之一滞,变得有一些生硬了起来,使得彼得·奴易兹的神情有一些不自然,略微有一些尴尬。
  “彼得先生,据我所知,你们荷兰人在东方的立足点巴达维亚城,就是在爪哇的西北面,就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如果大明要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话,势必会与荷兰的海军发生冲突。”
  “而且,荷兰人建立巴达维亚城,作为东印度公司在东方商业殖民帝国的总部,细细算来,直到如今,也不过十余年,再加上远渡重洋,荷兰的人口本就少,恐怕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根基并不稳吧?”
  “何况,我也去过南洋,对于爪哇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先不说苏丹等国的威胁,单单是爪哇岛上的土著部落,对于荷兰人就有着极大的抵触情绪,巴不得荷兰人被赶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