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遥且膊皇悄愕脑鹑巍!
  “莫说是你,即便是换了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之下,购买回来的那些火器,也是如此,问题多多,大明不可能真心实意地帮助咱们满清,就那么顺顺利利的恢复实力,抵御外敌。”
  “说白一点,交出那么多的人,又花费了那么银子,更是同意大明宝钞在建州流通,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一个相对和平,在与林丹汗交战之时,南蛮子不插手,你不用因此而自责什么,你做得已经很好了,甚至于出乎本王的预期。”
  “是啊,英俄尔岱,不用再为那件事情自责,大王说得不错!”
  代善先是附和了一句,进而不无安抚地补充道:“南蛮子巴不得咱们满清亡国灭族,从此不复存在,自然也不会胸怀什么好心,肯定也不会卖给咱们什么好的火器,出问题实属必然。”
  显然,英俄尔岱介怀的确实是这件事情,满清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以交出那么多的人为前提,又赔偿了那么多的银子,最终却换来了那么多的破铜烂铁,让他愧对皇太极的重视。
  “可是——皇上,臣——”
  英俄尔岱有一些哽咽,声音都在发颤,脸上的惭愧之色愈发的浓郁,根本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此,也使得英俄尔岱的说话都是断断续续的,而皇太极适时地转移了话题。
  “好了,英俄尔岱,就不要再挂怀这些了,还是谈谈你的个人看法,对于从大明购买药方之事。”
  这一刻,众人终于意识到,对于那件事情,火器出了问题,已经成了英俄尔岱的一个心结,始终困扰着他这个人,无法走出这种心理阴影。
  渐渐地,英俄尔岱的一颗心平复了下来,越来越冷静,表现地也就愈发的沉稳,不再纠结于之前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收拾好心绪的英俄尔岱,略微沉吟了一下,整理好思绪之后,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准备好之后,这才做出了回应。
  “大王,从这段时间的种种迹象来看,不管是对天花的预防措施,对百姓进行种痘,还是配置好的成药,大明对两者的管理都极其严格,几乎没有泄露的可能。”
  不得不说,放松下来的英俄尔岱,已经完全恢复了理性,更是看出了许多人的心思,想要使用其他办法,弄到药方,而非是光明正大地进行购买。
  因此,也就有了英俄尔岱的这番话。
  英俄尔岱顿了顿,目光从以莽古尔泰为首的一干人等的身上移开,再次看向了皇太极,继续说道:“所以,大王,以微臣之见,为了避免横生枝节,途生意外,咱们只能光明正大地从南蛮子的手里购买。否则的话,很容易多生事端,使得形势对咱们愈发的不利。”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南蛮子使用天花这一瘟疫,妄图灭绝女真族,对于咱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最起码也让咱们稳住了阵脚。。。。。。”
  “你说什么?”
  莽古尔泰跳了出来,大声喝问了一句,打断了英俄尔岱的讲话,满脸的愤愤之色,更是不满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英俄尔岱,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因为天花的出现,整个建州都快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人心惶惶,如果可以的话,恨不得立即逃离,你居然在这里大放厥词,说这是什么好事儿。。。。。。”
  这一刻,莽古尔泰就像被踩了尾巴的小猫,那副嘶吼的面容,甭提是多么的狰狞,而皇太极也是微微蹙眉,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缕莫名的情绪,随之打断了莽古尔泰。
  “三贝勒,先不要动怒,让英俄尔岱把话说完再讲,本王相信英俄尔岱的为人,绝非是那种妄言之人,既然这样说,一定有着他的原因和根据。”
  经过辽东之败,被明军打得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得不灰溜溜的离开沈阳等地,实力早就大损,此时的莽古尔泰,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傲慢和底气,更不敢轻易与皇太极对着干。
  因此,皇太极的这一番话,尽管还有满腹的话语,莽古尔泰也不得不全都咽了回去,只能瞪着一双犹如铜铃的眼睛,喘着粗气,瞪着英俄尔岱。
  这副模样,就好像是无声地述说,如果你英俄尔岱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莽古尔泰和你没完。
  显然,对于莽古尔泰的这种性格,深为了解的同时,也早就习以为然了,英俄尔岱并未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有一些灿灿然的报以微笑,就没有对莽古尔泰有太多的表示,也就随之解释了起来。
  “大王,不管天花有多大的危害,甚至于,很有可能会使得满族一蹶不振,从此不复存在,但却无法否认一点,如果没有天花的突然爆发,恐怕林丹汗不会那么容易退去,现在这个时候,恐怕建州还处于无休止的战乱之中,不得消停。”


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团

  尽管很想反驳英俄尔岱的这一个观点,然而,却是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摆在眼前,谁也无法硬气地站出,信誓旦旦地讲,没有突然爆发的天花,一样也能渡过难关,一样也能提前结束建州的战乱。
  谁也无法硬气地说出这番言辞,毕竟,在场之人都曾经经历过,去年的那场辽东之战,都是明眼人,有着强大的火器配备,再加上军纪得到了极大地整饬,明军的实力强悍的一塌糊涂,骑兵根本就没有发挥的空间。
  最为关键的是,就在这种惨败之后,损失了那么多的兵力,又相继遭到了朝鲜王国和林丹汗的大肆入侵,再加上三大女真部落的相继背叛,使得后金的处境愈发的不妙,等同于雪上加霜。
  正如英俄尔岱所讲的那般,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天花的突然爆发,迅速蔓延开来,就等同于一场及时雨,使得后金以最小的代价,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退掉了两大来犯之敌。
  毫无争议,不管是林丹汗的骑兵,还是李倧的朝鲜军,都对天花畏惧如虎,避之唯恐不及,深怕自己的军队被感染到天花,刚一出现天花,立马全都撤军了,比兔子跑的还快。
  否则的话,一旦被感染到,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毕竟,不同于后金一方,他们两方势力的人马更加的集中,更加的密集,一旦出现天花,那就等同于全军覆没,那可就真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无独有偶,就在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内,在文华殿之中,也在商谈着一个相类似的事情,也是关于出使的事情,不过,气氛要融洽的多。
  “圆悟禅师,此次的出使日本,你们虽然是从事交流佛法的事宜,弘扬佛法,与政治无关,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你们却也是代表着我大明的形象,因此,不管是发生任何的情况,也不能有损我大明的国威,行事不可有任何的怯懦表现。”
  “阿弥陀佛,尽请皇上放心,老衲一定会注意的,还明白这个道理,佛法虽无国界,但僧人却有着国籍的不同,出门在外,尤其是行走在别的国家,却也代表本国的形象,万万不可受辱。”
  “呵呵。。。。有禅师的这一番话,朕就放心了。”
  崇祯爽朗地一笑,赞叹了一句之后,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面前的高僧,进而补充道:“对了,圆悟禅师,如果在日本遇到了什么困难,亦或是什么麻烦,可以直接到江户,寻找大明使团的正使朱舜水,他自会为你们解决麻烦。”
  “如果是幕府,或者是日本的一些官员之类的,干涉或者阻挠你们的佛法交流,也可以寻找大明的使团寻求帮助,由他们向德川家族提出交涉,表达相应的不满。”
  “毕竟,若是只靠你们自己的力量,在日本行走,进行佛法交流,弘扬佛法,虽不至于寸步难行,但也是艰难险阻,若无大明在背后支持,恐怕你们也会举步维艰,倍受排挤。”
  文华殿里聚集着好几个得道高僧,颇有名望的禅师,而在他们之中为首之人,正是密云有名的得道高僧,俗称密云圆悟禅师。
  此刻,听到崇祯的这一番带着几分慷慨激昂的话语,已经年逾六旬的圆悟法师,他那爬满岁月沧桑的脸上,时而眉头微蹙,时而舒展开来,虽然不明白崇祯话里的一些词语,但还是听懂了大致意思。
  “谢皇上隆恩,老衲感激不尽,定当铭记在心!”
  这个时候,表达感谢的过程中,圆悟禅师双手合十,深深施了一礼,连同左右身后的几名高僧,也是相同的表现,口念佛号,似乎是默念着什么,表达感激之情。
  东渡日本,进行佛法的弘扬,对于这些高僧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功德,而和日本的佛教有着一定的联系,自然也就知道,东渡日本的这个过程,不仅危险重重,还需要极大的成本。
  若是只靠他们,靠那些积攒的香油钱,想要成行,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因此,对于这次的东渡日本之行,由朝廷出资,他们本就怀着感激之情,却未曾想到,朝廷支持的力度如此之大?几乎是方方面面都为他们想到了,感激之情也就愈发的强烈。
  这些德道高僧,其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是出生在江南,就是东南等地,早年倭寇肆虐之时,伴随着的也有日本僧人西渡,对于那些日本僧人的倨傲与强势,他们至今还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倨傲也好,强势也罢,即便他们这些僧人不问世事,不理尘俗,但也明白着一点,那些日本僧人之所以这样的表现,还不是在于他们背靠着日本,有着国家的暗中支持。
  不同于盛唐,在大明的整个历史之上,一直以来,得势的一直都是道教,而非是佛教,自然而然地,一旦牵涉到外交纠纷,他们这些本地僧人就算是占理,也会有着诸多的麻烦,被朝廷所问责。
  因此,一时间,面对崇祯的这种重视,这种荣宠,他们反而有一些不适应,有一些受宠若惊了。
  密云圆悟禅师几人离去了,就在这个时候,在冷晓磊的引领之下,又有几个僧人走了进来,分别是隐元隆琦的几个徒弟,也是要跟着密云圆悟禅师、隐元隆琦禅师和超远一起东渡日本的和尚。
  “阿弥陀佛,小僧拜见皇上!”
  在冷晓磊的指引之下,十一人口念佛号,双手合十,异口同声地山呼了一句话,更是深施一礼,满脸的紧张之色,隐隐间,有一些手足无措。
  “免礼,都起来吧~”
  崇祯大手一挥,面带几分得意之色,心里有一些享受这种感觉,这种被所谓的得道高僧所顶礼膜拜的感觉,进而朗声地直接说道:“朕非常满意,你们这些出家人还胸怀大义,心怀家国天下,能够加入锦衣卫。”
  崇祯的话语顿了顿,目光缓缓转移的同时,最后落在了十以人中间的一人,更是说道:“到了日本之后,你们都要听从破山禅师的指令,他就是你们的顶头上司,也是锦衣卫在日本总负责人。”
  “是,皇上,小僧遵旨!”
  作为隐元隆琦禅师的十大弟子,良静、良健、独痴、大眉、独言、良演、唯一、无上、南源、独吼立马做出了回应,一副以破山禅师马首是瞻的样子。
  天才本站地址:。。


第六百三十八章 无限渲染

  看着眼前的十一名僧人,尤其是破山禅师,根据历史记载,后者虽未东渡过日本,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抗清义士,最为关键的是,这位破山禅师还是忠良之后。
  仅此一点,相比于其他十人,崇祯就更加信赖破山禅师!
  这一番的会见,短暂的安排,犹如处理政务前的一个开胃小菜,似乎是在酝酿着一波大招,等到破空禅师等十一名僧人离去之后,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周道登连同几个内阁成员,缓缓走了进来。
  “臣等拜见皇上!”
  “平身吧~”
  说话之间,尽管看到周道登等人已经站了起来,崇祯还是伸出了右手,示意众人起来,头微偏,更是看向了旁边的冷晓磊,吩咐道:“给几位大人赐座!”
  “谢皇上隆恩!”
  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看到这种情形,崇祯的话音刚落,以周道登为首的几位内阁,还是不厌其烦地再施一礼,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表达感激之情。
  纷纷落座之后,崇祯这才再次开口:“各位爱卿,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以吴有性为首的御医,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辛苦钻研之下,不辞日夜忙碌之苦,不仅研究出了预防天花的方法,提出了种痘,还研制出了相应的治疗药方,可谓是于民有大功,于朝廷有大功,是大明的大功臣。”
  “是是——皇上所言甚是!”
  然而,出乎崇祯的意料,对面那些人的反应很是平静,甚至是有一些冷淡,除了口头的连连称是之外,并没有多少的动作表示,更没有太大的澎湃情绪流露,更像是一种例行公事的寒暄与客套。
  此刻,听到崇祯的这一番话,作为太医院的直属领导,刘鸿训很想反驳,先不说别得,单单是所谓的种痘,让人体对天花产生免疫力,怎么可以算作吴有性等人的功劳呢?
  这种对天花的预防措施,在南方早就出现几十年了,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或是敝帚自珍,或是想要谋求更大私利,亦或是技术不够成熟,等等,才使得这个预防措施无法推广,局限于部分地区,鲜有人知。
  就算吴有性等人有功劳,却也没有那么大,只不过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稍加改良而已。
  “各位爱卿,若不是吴有性他们及时研制出药方,可以医治天花,如今之时,恐怕关内早就是天花肆虐,弥漫开来,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于其中,无数人因其而家破人亡,从此绝户,朕以为,仅此一点,研制出达原饮,可以医治瘟疫的药方,就算朝廷予以吴有性等人再大的奖赏,也并不为过。。。。。。”
  听着崇祯的这一番话,众人暗暗直撇嘴,深深地不以为然,很想鄙视,所谓的爆发天花,根本就不是天灾,而是**,根本就是皇上你在幕后操纵,推动着这一切。
  虽未得到证实,但已经有一些小道消息传出,进入这些人的耳朵里,皇上又成立了一个类似于万岁山火器研究基地的地方,专门用于研究天花这些瘟疫,从而制造相应的非传统武器,用于对敌!
  而吴有性,就是基地的负责人,负责研究这些非常不人道、灭绝人性的武器。
  最为关键的是,那个不知名、不知具tǐ wèi置的新基地,在研究医学的时候,全都是采用的**,而所谓的**来源,正是与汉人有着莫大宿仇的女真人,以及外国人。
  可以说,不管是改良后的种痘方式,还是瘟疫解药达原饮,亦或是治疗火器所带来的的各种创伤,都是建立在无数的生命基础之上,总结而来。
  尤其是礼部尚书刘鸿训,听着崇祯对太医院的盛赞,尽管心里很不是味儿,尽管有着各种腹诽,达原饮的研制成功,那是建立在无数鲜活的生命至上,但也无法否认一点,吴有性等人的功劳确实很大!
  虽然残害了许多女真人,坑害了大量的外国人,但仅就大明的百姓而言,他们是不容置疑的大功臣。
  以往之时,在面对天花的肆意横行,大面积传播,只要村子里有一个人身染天花,整个村子都将被隔离,整个村子的人都将被无情地抛弃。
  可以说,面对天花,人们根本就是束手无策,只能坐着等死!
  因此,此时此刻,无论崇祯将吴有性等人的功劳说到怎样的高度,无论将太医院的重要性推到怎样的高度,无论怎样的渲染和夸大,于情于理,都不过分。
  否则的话,若是站出来反驳,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一旦事情传出去,很有可能会被百姓的唾沫星子给淹死,遭到口诛笔伐。
  太医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在朝中最高的品阶也不过是正五品,但是,大夫的这一行业,却是极为受世人的尊重,在达官显贵里面或许尚不能彰显,但若是放到世俗,却极为受寻常人的尊重。
  渐渐地,随着崇祯的滔滔不绝,无限的渲染,一个人在描述吴有性等人的功绩,讲述大夫对人类的重要性,周道登等人微微蹙眉,敏锐地察觉到,嗅到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崇祯的这番不吝溢美之词,大加赞赏,还是不厌其烦的那种,持续了这么久,就算反应再如何的迟钝,也该意识到,崇祯的意图并没有那么简单,不应该只是为吴有性等人请功,师出有名那么简单。
  显然,这一切的一切,崇祯的反常举动,无一不是在向众人暗示,皇上又将有大动作,又要有大手笔了,又将提出新的构思,而这个大手笔,就是关乎到太医院,或者说,从太医院开始。
  不过,任凭他们如何的猜测,怎样的揣度,都无法察觉到崇祯的真实意图,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究竟是想干什么?
  越想越好奇,越想越疑惑,愈发地想要知道,崇祯的这一番大费周折,不断地铺垫,无限的进行大肆渲染,给吴有性,乃至于整个太医院,甚至是整个医学行业,又能带来怎样的改变?


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

  毕竟,大夫的社会地位本就不高,就摆在那里,说破大天,在朝中的品阶也就只是正五品,除非,除非皇上赐爵位,亦或是吴有性等人转职,否则的话,很难再更进一步!
  众人心惊,想到这里,就好像早就商量好的一般,周道登等人极为默契的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难以相信的意味。
  然而,不等众人继续深想下去,暗自猜测,崇祯却已经再次开口了,话风更是突变,接下来的话语内容,让他们心惊。
  “各位爱卿,朕准备对太医院进行改革,对他的品秩进行提升,由原来的正五品,直接提升到正二品!”
  虽然崇祯的这一番话说得很随和,看似是在商量,但更像是一种命令,一种没有任何招呼的直接下达命令,他们这些内阁成员只有服从和执行的份儿。
  众人默然了,谁也没有言语,脸上却满是复杂之色。
  话说,形势发展如今的份儿上,皇上掌控了京城的所有卫戍军队,又控制了大明的绝大多数军权,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反对的资本。
  简而言之,如果皇上愿意,不管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直接拍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如若遇到阻力,完全可以使用武力推动,将其付诸于实际!
  不过,即便心里那是满满的无力感,但周道登等人还是暗暗庆幸,不管怎么说,太医院的改革,都是一件好事儿,并不会危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
  毕竟,从之前的种种经历来看,皇上每每有所谓的“大手笔”,伴随着的必有人倒霉。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太医院的改革,提升相应的品秩,毫无疑问,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儿,不会有人因此而倒霉,恰恰相反,还会有许多人跟着沾光,莫名其妙的就升官了。
  尤其是太医院,不管是谁做到院使的这个位置,改革之后,将会成为正二品的大员,甚至于还有可能进入内阁,但无疑,他们御医都是大大风光了一会,绝对是倍有面子。
  毕竟,一直以来,太医院虽然负责着皇家与王孙贵族的身体健康,却也是其他衙门附属的存在,时刻都要看他人的眼色,见人就会矮三分。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御医的地位将会直线上升,可以挺起腰杆,最起码不用受其他衙门的鸟气!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除了崇祯以外,周道登等人的目光缓缓转移,最终汇聚到了一处,齐刷刷地全都在盯着刘鸿训。
  刹那间,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刘鸿训的心间闪过一丝疑惑,转瞬即逝,瞬间就读懂了众人那饱含深意的目光。
  毫无疑问,一旦太医院进行改革,虽然还不知道皇上的具体方案,其中的内容,究竟怎样改革,但有一点却可以确认,太医院院使的品秩提升到正二品的话,也就和他这个礼部尚书同阶,自然而然地,改革之后的太医院,也就意味着,将不再隶属于礼部,在形式至上,等同于第八部!
  因此,确切的来讲,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没有什么利益损失,他这个礼部尚书,相当于被削权了。
  这一番的语句看似很长,却不过是众人脑海里的一个念头,各自的想法,又是同时发生,只是发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并未过去多长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的话音刚落,毫无疑问,刘鸿训第一个开口了。
  “皇上,这样做的话,改革的跨度是不是太大了啊?”
  刘鸿训努力的控制心里的那种莫名情绪,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更加平和,不等崇祯作出回应,忍不住地进而补充道:“毕竟,若是将太医院的品秩提升到正二品,一下子升格这么多,里面的院使、院判、御医等官阶,就等同于全都连胜了六级,这是不是升的有一些太快了?”
  “呵呵。。。。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的话,又如何叫作改革呢?”
  崇祯的淡淡一笑,不答反问,就好像没有听出刘鸿训的弦外之音,变相地表达不满,等同于将太医院剥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尤其是那不以为然的样子,使得刘鸿训的心神就是一滞,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而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