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在乾清宫的书房之中,崇祯正在秉烛夜读,看着一个又一个密报,神色变幻不定,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开来,洛养性和曹化淳恭敬地站在对面,侍手而立,静静地等待着。
  似乎感觉到了崇祯胸中的怒意滔滔,两人忐忑不已,紧张地站在那里,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第二百四十一章 货币战争(六)

  “好——好——好——果然是朝廷的‘好官员’,是朕的‘好亲戚’,在钱财面前,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骨肉亲情,什么君臣之谊,什么江山社稷,对他们而言,都是狗屁,都没有那些黄白之物来得重要。”
  崇祯随手将一个密报丢在书案之上,双眼微眯,眼角微微扯动了一下,转瞬又恢复了正常,眸光闪烁,冰冷无比,又自语道:“原本之时,朕还只是想让你们出一点血,给你们一点教训,让你们收敛一些,既然如此,朕这次就下手狠一点,让你们肉痛,至少赔上一半的家产!你们要玩,那朕就陪你们好好玩,玩的你们过瘾不可?”
  一语落罢,崇祯看向曹化淳与洛养性,眼中的冷芒闪烁,幽幽说道:“立即向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工部尚书李长庚传达朕的密旨,告诉他们,无论是谁向他们打听关于宝钞的消息,一律的回答都是,新年之前,朝廷没有印制新宝钞的计划!”
  “是,皇上,内臣领旨!”
  “是,皇上,末将遵命!”
  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一想到历史上的朱由检,多次筹钱,向百官募捐,几乎是放下了帝王的面子与尊严,央求般的去要钱,那些臣子依旧是无动于衷,“崇祯”也就释然了,心里舒服了许多。
  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可不是那个笨拙的朱由检,可不会和你们好商好量,既然你们不给,虽不至于强制掠夺,那我就发动一场现代的“货币战争”,将你们这些人掏空不可。
  不久之后,毕自严木然的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虽然是在看着外面漆黑黑的夜晚,但双眼却是那么空洞无神,目光呆滞,崇祯派来的锦衣卫,话音犹在耳畔回荡,始终萦绕于脑海之间。
  从皇上暗中授意自己和工部尚书李长庚,征调一些能工巧匠,秘密印刷新的大明宝钞,再加上这几天了解到的消息,联想之下,毕自严就有了觉悟,也就知道了崇祯想干什么?
  所以,毕自严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皇上让人知会自己,密切配合他的行动、
  然而,令毕自严此时如此的模样,震惊与骇然,是皇上对于京城形势的把握和消息的了解程度,让人心惊,让人震撼,让人后怕的脊背发凉,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敬畏非常。
  细思极恐,让人由不得不深思。
  国丈与成国公所谋之事,绝对是机密中的机密,旁人很难察觉,然而,就是这样隐秘的事情,皇上却是了解的一清二楚,就好像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一般。
  刹那间,毕自严的脑海里闪过一抹灵光,不禁想到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存在,忍不住地喃喃自语道:“看来,和历代先皇一样,皇上再次重用了那两个特务机构,赋予他们莫大的权力,在百官的身边安插了这样的密探,也不知道这是朝廷之福,还是最大的不幸。”
  次日,上午。。。。
  国丈府,客厅之中,周绎搀扶着周奎刚一走进,兴奋的神情之中,极为期待的连连问道:“父亲,怎么样了?打听到了消息没有?毕尚书和李尚书,有没有透露消息,朝廷会不会发行新的大明宝钞?”
  周奎稳稳地落座在客厅之中,摆起了谱,先是端起丫鬟刚刚送上的茶水,略微品茗了一些,润了润喉咙,这才面带几分笑意,缓缓说道:“绎儿,可以通知那些山西商人了,计划照常进行,行动依旧,还继续收购宝钞。”
  虽然回答,但其意自明。
  “父亲,这样说来,事情已经确定了,新年之前,朝廷不会印制新的宝钞?”问出这句话之时,周绎满脸的喜意。
  “不错,已经确定了。。。。”
  似乎是觉得茶水不错,周奎又喝了一口,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凝重了起来,转而说道:“不过,事情也没有预料的那般顺利,朝廷虽然没有印制新的大明宝钞计划,但是,以征收赋税的方式,朝廷回收的那些宝钞,已经不可能了,要想获得,必须付出一大笔的银子购买。”
  “父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难道,以您国丈的身份,毕尚书还不给几分面子,不答应将那些宝钞优先兑换给咱们家吗?”
  “哎。。。也不全是。。。。”
  周奎颇为无奈地叹息了一句,兴趣缺缺的将手中的茶杯放置到一旁,进而继续说道:“为父晚了一步,皇上已经将那些宝钞分为两份,一大半作为卢象升的天雄军的军饷,另一部分将要运到了陕西,作为赈灾之资。”
  “以卢象升那臭烘烘的秉性,莫要说平价兑换他手中的宝钞,就是高出两三成,也很难买到,只能以现今的市价购买。”
  “而且,即便如此,就算是以现在的市价购买,也很难从他的手中弄到那笔宝钞。据可靠的消息,卢象升将那笔宝钞分为大小的两份,小份的宝钞作为军饷,直接发给那些无家无亲的士兵;大份的宝钞,直接从驸马巩永固那里购买大量的牛马羊等牲畜,作为军饷,发给另一部分士兵的家人。”
  “父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非常麻烦和棘手了。。。。”
  周绎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神色很是难看,进而又补充道:“如此一来,卢象升手里的那一大笔宝钞,将会非常的分散,流通于京城的市面之上,咱们再想将其全部收购,先不说非常的繁琐,也是困难重重,几乎不太可能,能够收购到一半就不错了。”
  “毕竟,如今这个时候,宝钞非常的火热,市值还在不断往上攀升,不止咱们几家盯着,还有许多人在暗中盯着,一旦有宝钞涌入京城,其他几方势必蜂拥而来,进行哄抢,不管是财力,还是身份地位,咱们家都不占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绎儿,快通知那些人,让他们来一趟,商谈一下以后行动的具体事宜。”
  “是,父亲!”
  与此同时,紫禁城的乾清宫之中,崇祯没有再处理朝政,而是颇为慵懒的倚坐在那里,不时地享受美味的糕点,静静地倾听着冷晓磊的汇报。


第二百四十二章 货币战争(七)

  “皇上,正如您所料,毕尚书与李尚书刚一松口,原本有一些回落的宝钞行情,不仅稳定了下来,还有上涨的趋势,属下等人这几天投入的大量宝钞,给市面带来的震荡,已经平静了下来,恢复如初。”
  崇祯的眸子里忽然闪过几缕毫光,双眼微眯了一下,想起自己这几天的所作所为,不到五天的时间,就投入了将近四百万的宝钞,使得宝钞的市面引起极大的震荡。
  “小磊,那些恶意哄抬、炒作宝钞的势力,他们现在是什么情况?”
  很显然,冷晓磊早就料到了崇祯会有如此一问,脱口就予以了回答,显得很是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启禀皇上,根据锦衣卫密探汇报上来的消息,那些人虽然分为多股势力,联合哄抬宝钞的价格,但是,事实却是,个个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打着各自的小算盘,暗地里吸收新流入的宝钞,并未汇总各自收购的宝钞,都想闷声发大财。”
  “呵呵。。。好好。。。好一个闷声发大财,真是天助我也!”
  崇祯放声一笑,忍不住地连连赞叹一句,脸上满是阴谋得逞的那种得意之色,进而朗声继续说道:“如果不是这样,计划又怎么可能这么顺利?”
  “要是他们的联盟真得那么牢靠,稍稍一对账,朕的计划就会不攻自破。否则的话,短短数日之内,察觉到那么多的宝钞流入市面,那些人早就该感觉到宝钞行情的不对劲,宝钞的市场也就不会仅仅是震荡那么简单了,恐怕早已崩盘了。”
  尽管兴奋非常,但崇祯还是按耐住心中那澎湃的情绪,不至于兴奋过头,而因此造成的丧失理性,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对于局势发展的把控,随时都能够了解。
  语气一顿,崇祯略微收敛了一下神情,面露凝重之色,看向冷晓磊,沉声说道:“小磊,虽然事情十分的顺利,但也要时刻保持着警惕,留意京城的局势,尤其是宝钞在黑上的行情走向,以及那些背后操作此事之人的动向,密切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
  “是,皇上,属下明白,这就着手准备,加强京城的密探。。。。”
  “对了,朕怎么了忘了,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
  原本准备出去的冷晓磊,听到崇祯的这句话,身形为之一顿,随之停了下来,迎向崇祯那恍然的目光,静静地等待后面的话语。
  “小磊,你去通知一下卢象升、驸马巩永固和吴邦宰等人,让他们放缓投入市场的宝钞数量,他们每天兑换成现银的宝钞总额,不要超过五十万。”
  冷晓磊迟疑了一下,并未立即回应崇祯的话语,而是转而说道:“可是,皇上,如此一来,随着一天天的过去,咱们的手中将会积压两百万左右的宝钞,一旦到了宝钞崩盘的临界点,这些余下的宝钞该怎么办呢?”
  “嘿嘿。。。不错嘛,小磊,你终于知道动脑子了,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为朕办事。”
  崇祯爽朗地一笑,颇为打趣了冷晓磊一句,其中又不乏敲打之意,进而继续说道:“放心吧,既然印制这么多的宝钞,乃是朕示意,那么,朕就一定会发挥它们的最大妙用,不会闲置在那里。”
  说话之间,崇祯的神情变得颇为神秘起来,嘴角更是微微上扬,勾勒出一道诡异的弧度。
  “是,皇上,那属下先行告退了。”
  “去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第十天。。。。
  乾清宫之中,崇祯依旧端坐在那里,心情非常的不错,就连眉眼都在泛着丝丝笑意,再无丝毫的遮掩,不再掩饰他那阴谋得逞之后的那股得意之色,几乎都快笑出声来。
  然而,大殿里的气氛却是那么的诡异,站在那里的毕自严、李长庚、洛养性和曹化淳等人是那么的胸怀忐忑,神情隐隐有一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莫名的期待与兴奋。
  这场关于大明宝钞的没有硝烟的战争,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但却早已经分出了胜负,只是其他人不自知而已。
  因此,令众人兴奋和期待的是,皇上这一次的斩获几何?那些恶意炒作宝钞之人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毕竟,这一次的行动,就是皇上一个人在幕后操盘,目前为止,究竟赚取多少银子,究竟投入多少大明宝钞,他们这些人都不得而知。
  毕竟,执行皇上计划的人有好几波,更不能私下相聚,对一下账。
  就在这时,冷晓磊自外面快步走了进来,抱拳施礼过后,有一些喘息的说道:“启禀皇上,眼看着宝钞的大幅度上涨,都快翻倍了,那些炒作宝钞的多方势力都快抢红了眼,只要一有宝钞流入市面之上,立马就会被他们以市面上的最高价收购,哄抢一空。”
  “相对于宝钞的面额,面对巨大的差价,那些手中攥有少量宝钞的小商小贩和平常老百姓,再也保持不住了,纷纷出手,抛出手里的宝钞,委实狠狠赚了一小笔。”
  “这段时间里,随着宝钞的价格不断攀升,手握有宝钞的寻常之人越来越少,因此,今天那些最能稳得住的小老板,他们抛出的那些宝钞,在市面上,连一点浪花都没有引起,全都被那几大联合势力给吸取了。”
  听到这里,曹化淳顿时着急了起来,面有担忧之色,忍不住的提醒道:“皇上,照这样下去,恐怕那些势力就会收手,不会再继续哄抬宝钞,炒作宝钞的价格。毕竟,若是价格太高,普罗大众都不再持有,他们又能将其倒手给谁呢?又怎么赚取利润呢?”
  然而,户部尚书毕自严却是一脸的轻松之色,一点也不担心,更不着急,摇了摇头,紧接着,予以了反驳。
  “厂公,你切莫忘了一点,明年开春之时,朝廷就会开放东南沿海的一些码头,允许商人们在陆地上与那些洋人进行贸易往来,如此一来,对于奔赴天下各地的商旅,尤其是生意重点在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商人,对于他们而言,为了赶上开春时的生意,对于宝钞有很大的需求。”


第二百四十三章 货币战争(八)

  “毕尚书,这是何意?那些商人真的会购买翻番的宝钞?还望大人为咱家解惑一二?”
  “呵呵。。。厂公,你要明白一点,那些商人最是擅长趋利避害,越是巨大的获利空间,他们就是愈发地狂热,对他们就有莫大的诱惑力。”
  说到这里,毕自严忽然话语一顿,看向了崇祯一眼,眸子里是满满的佩服之意,转瞬就恢复了正常,继续上面的话题。
  “远赴东南等地,有着千里之遥,中间的路途,有着许多的危险因素,不确定的风险,道路曲折难行,更有那盗匪横行,如此一来,要想做更大的买卖,他们就要携带更多的现银,如此一来,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他们经商的许多风险,还有诸多的成本。”
  “如果是携带宝钞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将会省去他们许多事情,一来一回的保镖费用,以及做更大买卖所带来的利润,不仅能够抵消他们购买宝钞的巨大差价,还能大赚一笔,与往年相比。”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曹化淳更是如此,露出恍然之色,轻轻点头的同时,但还是试探性的问道:“也就是说,那些大肆哄抬宝钞价格之人,他们赚取银子的对象不是在京城,而是天下各地的那些大富商、做大买卖之人?”
  “是的,厂公,正是如此。。。。”
  “好了,毕尚书,现在还不是说些事情的时候,先说到这里吧。”
  毕自严还未说完,就被崇祯颇为粗鲁的给打断了,颇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转而看向冷晓磊、曹化淳和洛养性三人,目光在他们之间来回不定,神色郑重无比,片刻之后,下达了一系列的指令。
  “冷晓磊,立即通知你的那些手下,还有卢象升、巩驸马和吴邦宰那些人,在天黑之前,一定要将手里的宝钞全部兑现,清理出去。”
  “曹化淳,你们东厂的那些番子也可以行动了,全都要换上便衣,将朕给你们的那些宝钞兑现,最好是到那些恶意炒作宝钞势力的店铺、酒楼、当铺、钱庄等地。”
  “洛养性,锦衣卫的密探也可以行动了,一样,将手里的宝钞全部兑现!”
  一时间,大殿里一片哗然,鸦雀无声,众人震惊非常,有一些木然的看着颁布命令的崇祯,而后者却是换了另一副模样,更是笑吟吟地说道:“嘿嘿。。。。将近三百万的宝钞,兑换成现银,少说也有五百万两白银,绝对够那些人喝一壶的,想想都让人兴奋!”
  此刻,在众人的眼里,崇祯就像是一个披着人皮的恶魔,笑容是那么的邪恶,让人心里直起毛,又有几分猥琐。
  尤其是听到那三百万的宝钞,这几个字在众人的耳边炸响,使得脑袋一片轰鸣,嗡嗡直响!
  由此及彼,不难想象,这十天的时间里,皇上投入京城市面的宝钞总面额,少说也得有八百万,以宝钞这些日子的市值表现来看,平均下来,一两的宝钞面额,将值一两五。
  也就是说,换而言之,在这十天之内,皇上将会掘取一千两百万的现银,恐怕将那些势力的积蓄掏的差不多了。
  不难想象,一旦宝钞的价格回归正常,那些蓄意哄抬、炒作宝钞的势力,家产将会缩水一半左右,赔的差不忍赌,只是想想,就是让人胆寒。
  当然,隐隐还有一丝莫名的兴奋。
  尤其是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工部尚书李长庚,更是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那些几近破产的诸多势力和个人,将会抱负他们二人,作为宣泄的对象。
  冷晓磊走了,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神色依旧如常。
  很显然,洛养性与曹化淳想到了这一些,心中波澜起伏、震动与后怕的同时,面有同情之色,深深看了一眼毕自严与李长庚一眼,并未多言,相继离去。
  这个时候,毕自严与李长庚简直就是欲哭无泪,彼此对视一眼,唯有苦涩般的一笑,也无可奈何,相比于得罪皇上,他们甘愿硬着头皮,得罪那些恶意炒作宝钞之人。
  因此,他们两人的心里并不后悔,就算是早就知道了会是这种结果,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毕竟,得罪那些人,遭殃的只会是自己,要是得罪了皇上,遭殃的将是全家老小,虽不至于丢掉性命,但以后的生活将会格外艰难,很不好过。
  尽管如此,两人的心里还是有一丝幻想,对于那些人的疯狂报复,能避则避,忍不住地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崇祯。
  似乎洞察到了他们的心中所想,毕自严和李长庚才一望过来,崇祯淡淡一笑,不等他们开口,爽朗地说道:“呵呵。。。两位爱卿,不用担心,既然你们是为朝廷办事,朕又怎么可能让你们独立承担后面的风险?”
  崇祯脸上的笑意更浓,那种腹黑与邪恶之意再现,不等两人说话,进而又补充道:“天黑之前,朕会颁发一道圣旨,张贴于京城各处,斥责那些恶意哄抬宝钞价格之人。”
  “同时,朕还会对外宣称,将会强制户部与工部印刷新的大明宝钞,投入京城之内,以便大明的百姓换取。”
  这个时候,听到崇祯的这番话,毕自严与李长庚那是满满的感动,心里很清楚,一旦皇上颁发这道圣旨,等于将所有的后续压力揽在自己身上。
  这样想的时候,两人心里也是一阵腹诽,皇上果然够狠,下手够黑够辣,简直就是不给那些蓄意炒作宝钞之人活路。
  这么一道旨意发下去,还是张贴到京城四周,不消片刻,全京城的人都将知道这个消息,到时候,大明宝钞的价格将会是断崖式的跌落,回归到它的面额市值。
  也就是说,那些势力将会亏得血本无归,自杀都有可能!
  最为阴险的是,皇上下手的时机,颁发圣旨,乃是选在天黑之前,绝大多数的店铺都已经关门,尤其是那些当铺和钱庄,更是如此。
  这道圣旨的杀伤力,将会无限地放大。
  若是放在白天,一些店铺和酒楼还在营业,那些恶意炒作宝钞之人,还能趁着消息还未蔓延之时,还未人尽皆知之际,尽可能地出手宝钞,让他人接盘,从而达到止损的目的。
  然而,皇上却是偏偏将时机选在了天黑之前,等同于绝了那些人的后路,只能被动地接受难以相信的损失。


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战争(九)

  事情远未结束,才是刚刚开始。。。。
  毕自严和李长庚还未消化完这个消息之时,随着曹化淳与洛养性的回来,崇祯再次漫不经心的下达了新的指令,让他们肝胆一颤,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委实被崇祯这股阴狠劲的招数吓到了。
  崇祯先是将那道圣旨的事情重述了一遍,在曹化淳与洛养性还未反应过来之际,在他们如毕自严和李长庚反应那般,沉浸于巨大的震惊之中的时候,缓缓说了那道新指令。
  “洛养性,曹化淳,在朕的旨意颁布之时,张贴于京城四周的过程中,立马发动厂卫的所有暗哨,到京城各个热闹的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讨论这件事情,将圣旨的内容捅出去,在最短的时间里,搞得人尽皆知,一定要将那些场所搞得沸沸扬扬。”
  “总之,就是一句话,圣旨张贴的同时,就将关于宝钞的事情,弄得人尽皆知,传遍京城内的各个场所。”
  “是,皇上,末将领旨!”
  “是,皇上,内臣领命!”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话之时,连同毕自严与李长庚,再次被震撼到了,心里同时浮现一个声音,皇上这是想杀人啊,这样做的话,宝钞将会直线跌落到面值的价格水平线,中间那巨大的损失,已经超出了一些人的承受范围。
  “还有,在圣旨颁发之时,在城门关闭之前,还要派出一些人马,以告示的形势,将圣旨的内容张贴到京城四周,让北直隶的所有人都能知道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里。”
  “是,皇上,末将(内臣)遵旨。”
  四人已经麻木了,不是对崇祯的这种做法已经免疫,而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只是那么的倾听着,满脸的木然之色。
  洛养性与曹化淳相继离去了,进行各自的安排,留下的毕自严与李长庚却是心里空落落的,毛毛的,十分的不踏实,根本就不敢直视崇祯的目光,就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一般。
  这一刻,两人有一种错觉,他们与崇祯的年龄就好像调换了一般,自己更像是十几岁的少年,心智还不全,皇上就像活了几百年的老狐狸,手段着实老练而毒辣,行事不留痕迹,狡猾无比。
  明明知道各种阴谋,就是不阻止,也不点破,任由那些搞阴谋的人行事,皇上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节奏,运筹帷幄之下,不漏声色地就将那些人收拾了。
  魏党如此,两王也是这样,现在亦如此!
  皇上虽是在明处,行事却在暗处,根本就让对手防不胜防,摸不着他的思路,就像躲在暗处的一条毒蛇,在猎物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