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轿车显然又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当本身就定位在豪华轿车上的335型轿车出厂后,立即以精美的设计、强劲的马力赢得了这些人尤其是地方官员和高级军官的追捧,以至于这种车有一个外号叫 “督军车”或 “师长车”。
此时停在街上的这辆335型轿车,看车牌上 “晋1028”字样,太原老百姓都知道这辆车头有面五色旗的黑色轿车是阎督军的座车,1028是六年前太原革命起义的日期,阎锡山选择这个车牌可谓用心良苦,一是彰显共和革命,二是告诫民众不要忘记自己造山西共和之功。
“难啊!现在省议会里的一帮子议员,成天嚷嚷要晋省加入西北联合议会,外忧内患啊!这个狗屁西北待遇,根本就是狼子野心,还有那帮子议员,他们白拿了晋省百姓的俸禄,成日里想着把咱们山西卖给西北。”车上的阎锡山并没有因为座车等红灯而烦燥,刘笃敬的太原电力公司新电厂剪彩还有将近一个小时才开始,所以阎锡山并不焦急,阎锡山心中想得更多的是那些他眼中的叛徒。
昨天十几名议员呈文,让阎锡山在无力之余感觉有些气恼,现在阎锡山远没有过去在对付袁世凯和段祺瑞时那般自信,对于西北的种种阎锡山根本没有应对之力,更别说还手之力了,此时阎锡山不禁庆幸自从山西省议会复会以来,自己把议会搁在那里当摆设,要是真给了他们权力,那还了得。
西北和中央政府不同,他们对其它省份从来不打不压,而且还提供贷款、技术帮你发展实业,可是他偏还在那自己做样子引诱地方上的士绅,以至于现在山西地方士绅不少都倾向于山西并入西北,准确的说是像黑龙江、新疆、蒙古五区一样并入西北联合议会,以便他们享受到西北待遇。所谓西北待遇实际上就是由银行按市价收购士绅多余土地,随后由政府担保银行再把土地出售给无地和少地农民,而农民则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
“百川,除非咱们像西北一样通过银行收地,否则士绅们还会再提下去,种一亩地一年收租只能收两、三块钱,可是投资实业,投资一块钱半年就能见回报,一亩地卖二十块钱,投资几万元的实业,一年挣个几万甚至更多都没问题。人性自来逐利,他们要并入西北就不足为奇了,可行里根本没钱买地,晋票早在半年前就没人认了,行里要不然用西储券,要不然就得用现银元,可不管是西储券还是现银都是现钱,难啊!”
同车的徐一清如此说道。作为山西银行行长,对于银行的现状徐一清比任何人都了解,年前人们拿着晋票到银行挤兑,要不是从金城银行和西储银行借了三千多万,现在山西银行早关门了,结果就是山西和西北一样,西储券是市场上的流通币,信用都超过银元。
千百年以来,中国人的土地情节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做官或经商发财了就置地置产,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在中国大多数士绅的财富是土地而不是现金银。随着两年来实业盛行,各地有眼光的士绅、地主将一部分土地出售后获取投资实业的资金,完成了从地主向实业家的转变,而投资实业获得的丰厚回报绝不是土地所能给予的。
投资实业获得超过人们想象的巨额利润吸引各地士绅,大部分士绅想卖地以投资实业,但却没有人愿意买地,大多数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买地,银行不愿意用土地担保贷款,他们更愿意贷款给企业,卖不掉手中多余土地的地主,只能坐守土地,眼看别人投资实业获取丰厚的回报。
西北实行的银行收购、政府担保、农民分期偿还的购地方式,让卖不掉地没有足够资金投资实业的士绅、地主看到了希望,但是试图向西北各家银行申请享受这一方案时,却被拒绝了,因为他们所在的地区不属西北,西北政府没有义务为当地农民提供担保。当他们绝望的时候,一些人为他们指明了一条道路,并入西北联合议会,然后在联合议会中提出申请,加入联合议会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并入西北。
“哎!……”阎锡山重重叹了口气,过去各地士绅都支持本乡本土地自己,而现在他们为了钱,想得是把山西卖给西北,他们提案时自己还只能笑着接受,然后还要装模作样的和他们细谈,生怕一个不留神,给西北留下什么把柄,然后让他们打着解救民众的名义出兵山西。甚至都不需要出兵,光是山西三十多个西北矿近三万护路队还有十几万所谓的 “武装工人”就能占领全山西,这些矿的存在一直被阎锡山视为眼中钉、心头刺,但却根本拔不掉,外忧内患是什么?作为中国政坛不倒翁的阎锡山算是深有体会。
“百川,我听人说高洪在背后策划推动这些!听说他还拿了西北提供的资金在到处活动,要是你再这样由着他,指不定山西真给这帮子小人卖了!”对于高洪这个刺头徐一清可没有一丝好感,当初百川推荐自己为国会参议员时,就是他这个副议长反对从中做梗才最终做罢,现在有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当然会添油加醋一番。
“高洪,高容斋!”阎锡山在口中喃喃念着高洪的名和字,心中举棋不定的犹豫着,对于高洪这几个月的策划阎锡山自然知道,在阎锡山看来西北在等待一个介入山西政务的理由,自己对高洪或议会下手的话,很可能会引起西北的反应,毕竟西北联合议会甚至于在春节前督促各省恢复省议会的权力,还弄了个什么各省议会权责报告听证会。
创办于1907年的太原电灯公司,是山西第一座政府公用发电厂,共和三年,太原电灯公司在城内晋生路附近设机器面粉厂,使电灯和面粉工业结合在一起,开了山西工业动力用电的先河。这一切全部是人称 “刘百万”的刘笃敬出资创建,因为西北的存在,现在电灯公司和面粉厂的效益远非历史上所能相比,其生产的红蓝 “电灯牌”面粉在西北同样畅销,而太原的实业发展,同样刺激了电灯公司的高速发展。
因西北生产的机器皆用电力,为了满足太原实业发展,早在共和六年年初,刘笃敬便从西北购进多部六千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以扩建电灯公司,并在去年将电灯公司改组为太原电力公司,同时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十万千瓦发电厂,今天是电厂剪彩运行的日子。在距离太原城北20公里处汾河边的太原电力公司发电厂,记者们则用相机、纸笔记录眼前的盛事,太原电力公司大电厂投入使用,将会缓解太原实业发展电力不足的瓶颈,从此太原和山西实业也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年过六十身穿马褂的刘笃敬面带笑容不停的和来贺的政商嘉宾拱手客套,随后在十几名知交好友邀和下进入电厂办公室。 “缉臣兄,省议会已经有六十名正式议员、九十二名候补议员同意山西参加西北联合议会,并在提案中签名,这份提案现在就剩你一个人了,只要您一签字,这事自然水道渠成。”高洪目光期待的看着眼前的刘笃敬,同时把一份提案推到刘笃敬面前。高洪手中的提案已经取得大多数省议会议员的同意,现在只要刘笃敬签上名,这份提案便可以呈交西北联合议会以及国会,到时身为督军的阎百川挡都挡不住。
“容斋,此事是不是暂时先缓一缓,西北那边是什么意思,到现在咱们也没得到准信,要是万一咱们这边动起来,西北那边若是不愿意,咱们到时该怎么办?”对于山西加入联合议会之事,刘笃敬个人举双手赞成,但是想到西北联合议会原晋籍议员和主管官员们模棱两可的回应,家大业大的刘笃敬不得不犹豫再三,毕竟事败山西将再无容他刘辑臣之地,在刘笃敬看来,西北之所以接纳黑龙江、新疆、蒙古六区,根本原因是为了巩固边防。
“缉臣兄,晋省加入联合议会,一可促晋省经济发展,二民众可免杂税、杂捐,三可享教育、医疗之权,我等百二人蒙千百余晋省父老信任选为晋省议员,自应为晋省民众福祉着想,岂为一已之虑,弃民众福祉于不顾!”作为山西省议会副议长的高洪一直竭力促成晋省加入西北联合议会,相比于大多数议员目的是为了换得西北银行构地套现投资实业而言,高洪目的非常简单,为了晋省民众的福祉。
如果说私心就是将山西省议会变成像西北议会一样,可以依法行使权责,在兴利除弊、弹劾贪官污吏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只是一个摆设。自共和四年阎锡山奉袁世凯之命,将省议会武力解散,在袁死后,山西省议会于五年复会。但是复会后,因阎百川欲贿赂议员选其岳叔丈徐一清为国会参议员,因事情败露未达目的,干脆置省议会于不顾,对省议会的议案移文概不执行,应提交省议会审议的议案也不提交,一切独断专行,省议会落得形同虚设。
在这种情势之下,高洪身为议会副议长而无所作为,思想上极端苦闷,曾给友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相赠: “尊前时复中清圣,灯下还能读汉书。”这副联语,是他个人心迹的表述,也是山西政局的写照。现在西北让高洪看到一线希望,尤其是西北推行联合议会后,让高洪看到山西纳入西北管辖区域的可能,尽管西北一直没能给出准确的答复,不过看到希望就要努力,在诱之以利的鼓动劝解下,高洪成功取得大多数议员的同意,在高洪看来西北只需要一个合适顺应民意的理由。
“诸位,容我再考虑考虑,再考虑考虑!”看着目光中带着期待之色的朋友、知交,刘笃敬仍然面带犹豫为难之色应道,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并入西北带来的好处刘笃敬当然明白,但是好处和其所担负的风险是相等的。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敲开了,进来的是电力公司经理刘继臣。
“董事长,阎督军座车再有十分钟就到电厂了!” “诸位,不若我们先去迎接阎督军吧!千万别失了礼数!”被刘继臣解围的刘笃敬连忙站起身来说道,随后作势朝会议室外走去,这件事刘笃敬还需要好好斟酌一二。高洪等人见有外人在场,也只得就此作罢。随即众人仍然像之前一样说笑着朝会议室外走去以迎接那位阎百川,似乎之前他们的谈话根本就不存在一般。在临出门地时候,高洪朝身边太原铁厂经理梁勋看了一眼,轻叹了口气,而梁勋则意味深长的回了高洪一个微笑,接着和众人一样若无其事的到厂外迎接阎督军的到来。
“告诉太原再加把劲,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山西这个熟透的桃子是时候摘下来了,等主任休假回来,咱们调查部要给主任一个惊喜。”看到来自太原的报告石磊向三处处长王以林交待道。作为调查部主管,石磊当然知道山西对于西北的重要性,山西是西北的煤仓、铝库,离开山西的煤矿、铝矿,西北的煤化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都会陷入瘫痪,把西北的命脉放到其它人手中,显然需要承担额外风险。自从西北与保晋公司合办煤矿以来,西北在山西累计直接投资超过七千万元,开发三十余处煤、铁、铝矿,同时还向山西境内超过六千家企业提供了两千余万贷款,包括山西修建同蒲铁路的资金同样大部来自西储银行贷款。
无论是为了商业或是为了安全,山西都必须要纳入西北的安全范围,这一点在西北政经界早都达成共识。半年来,调查部一直在山西策划,主任不愿意擅挑内战,但是石磊知道主任绝不介意扩大地盘,作为下属石磊必须为主任解决这些问题。 “是,老板!”王以林当然知道必要的行动是什么,调查部的信条从来都是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老板是让太原那边创造一个机会。
“记住,告诉太原那边,西北这里需要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否则西北绝对不可能出兵山西。”临了石磊再次强调道。创造机会是创造机会,但是一定要让这个机会和理由无懈可击,西北需要永远站在道义制高点上,这是主任一再强调的事情,也是西北赢得国内外国民尊重和信任的根本原因。司马带领西北高喊和平建国、实业救国的同时,从未停止过扩军,但是却没有任何人会说西北野心勃勃想要打内战,宣传从来都是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显然没有人能够比司马领导下的西北更认识到其中包含的威力。
此时在办公室的司马显然并不知道石磊正在为自己准备一个 “惊喜”,现在司马完全谈不上什么惊喜,甚至于可以说连笑都笑不起来了,整个人都沉浸在一个过去从未意识到问题之中。 “财团的私有财产与政府公有财产之间产权界限模糊,导致财团资本无节制扩大。”
“是家?是国?是政府?是私人?” “企业?国家?”拿着手中这份司马以推论假定的名义交给后世经济专家针对西北作出的报告,司马不敢相信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以西北公司为龙头带动西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模式,竟然成了未来西北甚至于整个中国不稳定的根源,原因在于西北公司过于庞大,庞大到甚至威胁到政府的权威。
司马的发展模式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带来种种问题,最明显的问题是一个超级托拉斯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而且这个超级托拉斯和政府之间紧密相连,甚至于一定程度上他就是政府,而且它并不仅仅只是利用其财力影响政府决策,甚至公司决策都可以影响到政府决策,在后世经济专家们看来,这无疑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充满官方色彩的 “私人”资本或者充满私人企业色彩的政府”这是专家们对西北公司和西北政府的评定,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极为危险的,尤其是当企业介入政府的时候,意味着市场竞争法则的失衡,受到西北公司影响的政府在做出任何决策时,自然会优先考虑西北公司的利益,而不是政府所代表的民众利益。
“西储银行、金城银行,实际上一定程度上是西北政府的出纳,按照惯例,西北政府发行债券时,两行都会认购其中部分债券。” “公司拥有西北70%的财富,西北企业工人之中有一半是为西北公司工作!” “西北公司西北省政府?”司马脑中浮现起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评论,这些评论关注焦点就是随着西北影响力而规模越来越大的西北公司,或许应该用财团来形容更为准确,西北公司不仅仅拥有普通企业、还拥有军工企业,银行甚至于还拥有货币发行权,西北公司经理穆藕初,还有西北农商署署长的身份。
“自己到底是西北公司董事长,还是西北省省长和边防公署主任?”司马知道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混淆了西北公司和西北政府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很难弄清自己的身份,一旦西北碰到财政问题,一直以来司马首先想到的就是从西北公司解决,而政府项目上同样偏向于西北公司,而西北公司一直以来都没有让司马失望过,而且垄断资本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威胁会有这么严重吗?对此司马不禁有些疑惑。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世间最残酷
“西北公司对政府作出的贡献,使西北公司有足够理由获得大部分政府定单,而且西北公司取得政府定单都是通过公开招标,其间绝对没有任何舞弊行为,而一直以来西北公司从没有将自己看成一家赢利公司,而是西北政府的伙伴以及西北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之一。”面对司马提出的疑问,穆藕初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回答道。
穆藕初不太清楚司马受到了什么影响,竟然忘记西北公司的根本性质。对于拥有双重身份的穆藕初而言,一直都小心谨慎的处理西北公司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尽管在一些项目上,穆藕初承认自己的确存在偏向西北公司的心理,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西北公司对于西北政府作出的贡献同样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于一定程度上穆藕初几乎都不把西北公司视为私有财产,尽管穆藕初同时尽可能维护公司股东的利益,但是过去一年半之中,西北公司为了支持政府作出太多的牺牲。
为了支持政府实现土地改革的目标,西北公司下属西储银行和金城银行按照司马指示提供了一亿五千万元贷款给没有资产担保的农民以供他们购买土地,这虽然看似银行从中得到超过千万的利息,但却占用了银行大量资金,尤其是在贷款或投资给企业获利更丰的时候。再诸如农业安置规划中心在蒙古、唐努乌梁海、新疆以及现在的西伯利亚建立的武装移民农场,同样占用公司大量资金,而这一切并不为了商业利益,而是为了执行政府的移民控制计划。
“司马,我在接任公司经理的时候,高经理和您都特意交待,西北公司虽然在表面上是一个 “民营公司性的组织”但绝非是自由企业,它是一个要严格按照国家特殊要求和规定予以运做的强有力公司,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西北公司充当的是引导中国发展的先锋公司!”穆藕初接任西北公司经理时司马曾经如此交待道。而一直以来穆藕初也正是这么做的,西北公司过去和现在都不是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在穆藕初看来司马象外人一样质疑西北公司的同时,实际上是在质疑司马自己建立这家公司的初衷。
“未来西北公司,就像关东的满铁公司一样,只不过在满铁组织内每一个细胞中都体现出它是代表日本政府意志的国家垄断资本企业,是日本推行 “大陆政策”先头兵,只不过西北公司所代表的则是民族意志的垄断资本,它的骨子里都是为了推行国家工业振兴而存在”听着穆藕初的话,司马才算记忆起自己创造西北公司的初衷,西北公司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民营企业,他的性质从建立起来的那天起,就已经决定了这一切。当时自己建立西北公司时不正是以满铁公司为范本吗?自己就像满铁的后藤新平一样以一个 “工业振兴经营家”的角色,制定了西北公司基本发展方向,自己竟然忘记了建立公司的初衷。
“呵呵!藕初,是我自己偏颇了,竟然忘记咱们公司的本质了!西北公司过去和现在以及将来永远都是咱们中国工业建设的先头兵和领路人。不过藕初,你是否觉得西北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超级托拉斯?这样是否有利于国家未来实业发展?”想到垄断资本在后世的弊端,司马不无担心的问道。在司马建立西北公司伊始就逐步开始对整个西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渗透,现在西北公司逐步控制了西北、华北南部的交通、水运、电气、矿山等重要工业部门。
在西北公司成为全国工业发展先头基地的同时,一个空前庞大的超级托拉斯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数千年前孟子就曾说过 “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而正是司马所担心的,也是后世经济专家警告的地方。
“司马,你离开商届时间太长了。在美国,美国经济基本上为摩根、库恩。洛布、洛克菲勒、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顿和克利夫兰等八大财团控制,八大财团垄断并控制美国的经济,但是从来不会有人说八大财团的存在不利于美国发展,不要忘记,在中国除了你个人拥有大多数股份的西北财团之外,还有依托于北方政府的华北财团、在华东有以银行资本集团以其金融实力为核心江浙财团、在广东有以华侨及侨商为主的华南财团。
而在武汉等地随着当地实业区域的形成,一个新的华中财团也正在形成,虽然其实力无法于西北财团相比,但这五大财团则形成中国的五大实业区,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五大财团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财团都不可能垄断国内资本,五大财团和五大实业区一样,都是相辅相成的。
西北公司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扩展都是建立在和当地财团合作基础上的,虽然看似西北公司发展了,但西北公司在各地扩展的同时,当地财团实力同样得到增强。美国是八大财团主导美国经济,而在中国则是五大财团主导中国经济,如此而已。”
听出司马有担心,穆藕初会心的笑了笑。西北公司虽然是一个垄断财团一个超级托拉斯,但是西北公司还没有强大到象主任说的那种地步。西北财团从来都是其它四大财团的合作者而已,距离领导者还有很长一段路,不过大财团制定游戏规则这一点是永远都不可能改变的。
“五大财团主导经济?”穆藕初的话使司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自己淡出商界太久了,尽管自己拥有西北财团绝大多数股份,但是实际上自己从来没有把太多精力用在公司上,现在西北公司的发展实际上大都得益于眼前这个中年人。
“藕初你辛苦了!” “司马,辛苦谈不上,全世界除了你谁会把这么一个大财团交给其它人打理?应该是我谢谢你才是,不过你放心,我们一直在出售大量的附属企业,西北财团是中国实业的拓荒者,发展还是交给有意投身实业的各地实业家们去做,西北财团在壮大的同时,国内实业家们同样在壮大,未来西北公司会完成自己的使命,现在咱们专心做好自己的本份就行,实业拓荒者才是西北公司的意义,这或许是西北财团赢得实业界尊敬的根本原因。”穆藕初笑着回答道,一直以穆藕初都非常感激司马对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