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轰然宛若惊雷炸响,整个宛城都在剧烈摇晃,此事定然确信无疑也,而且那太乙神碑我也进去观看过,上面还有雷火留下的痕迹,如此恐怖的情形无人可以作假!”旁边一个术士接话说。
“你说的都已经是几个月前了,宛城之事早已传遍天下,如今无数道徒都汇聚南阳宛城,那神雷降临处已经修建成为一座太乙神殿,专门供奉神碑,南来北往之人经过宛城必前去祭拜,香火气息缭绕整个宛城,远远看去云雾缭绕就有一派仙家气象!”另外还有人接着补充。
数百个被秦始皇冷落的方家术士呆在琅琊台之下低声切切私语,忐忑的等待了近半个时辰之后传出皇帝谕令,所有术士暂且离开琅琊山等候宣召。
然而这一等就是三天。
秦始皇每天站在琅琊台上眺望大海,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但三天之后,突然一群禁军冲入术士聚集的之地,将韩终、候公和卢生三个献上奏书的方士抓走,剩下的数百位方家术士顿时吓的如同鸟兽散去,躲入山野之中再也不敢冒头。
“说,你等蛊惑与朕,到底是何居心?”行辕之中,秦始皇看着战战兢兢跪在面前的三个术士厉声喝问。
“我等实不敢欺瞒和蛊惑陛下也,海外神山之事传说已久,非我等平白杜撰,山海经自有记载,许多先贤也都著书说明神山的确存在,我都很常年居于东海,时常看见神山蜃景,那虚无缥缈之中隐有仙乐奏响,上面还有仙人舞蹈饮宴……”
三个术士趴在地上赶紧连声解释。
“一派胡言,朕在琅琊山顶观看三日,何曾见到你们所说神山蜃景?”秦始皇大怒。
“陛下饶命,那神山蜃景也并不是常有,但天气晴好风和日丽之时才有可能会出现,如若陛下耐心等待半月,肯定能够看到!”
为了活命,三个术士只能如此解释,因为东海附近的海市蜃楼一般就是在夏日五六月间出现,眼下虽然到了六月底,但只要时间和天气合适,也并不是见不到。
蜃景这种传说中和神仙有联系的东西,在古籍中有许多记载,秦始皇自然也听说过,为了验证候公等人说的真实性,他干脆就在琅琊暂住下来,每天守候在山顶等待,果然在七天之后,风和日丽的大海之上,隐隐看到一座葱茏翠绿的陡峭大山在蔚蓝的波涛之间若隐若现。
“陛下,神山蜃景出现,我等没有撒谎也!”韩终、候公和卢生三人激动的眼泪哗哗的,一起跪在秦始皇面前喜极而泣。
海中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数分钟之后消失,平静的大海依旧蔚蓝。
“陛下,蜃景出现,可见候公等人没有说错,海外的确可能有神山!”太仆赵高上前进言。
“陛下,神仙之说来向来无稽,这大海茫茫无边无际,蜃景传说是一种生活在大海中的妖兽吐气凝聚而成,而并非什么神仙法术,只为迷惑愚夫而已,一旦有人驾船追寻进入深海之中,必然为风浪倾覆落入海中成为妖兽口食也!”中车府令江珩站出来反驳。
历史上,秦始皇巡游东南是没有江珩这个人物存在的。
所有随行的大臣比如李斯赵高蒙毅王贲等人都与史料相符,甚至连没有敬献奏书的徐福都随行而至,但唯有江珩是个意外,他的出现,是因为陈旭出现之后被硬生生插进来的一个变数。
而且在历史上,秦始皇巡游东海之时,所有大臣都知道秦始皇是为寻找神仙而来,因此决然不会开口劝说秦始皇海外没有神山的事情,这不是表忠心的时候,一旦让秦始皇震怒,罢职估计是最轻的。
但江珩不一样,他信奉儒家学说,而儒家则是子不语乱神怪力的提出者。
春秋时期诸侯崛起王权旁落,诸侯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望和霸业,经常借助鬼神的名义搞出来很多怪异之事,当孔子的学生问他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的时候,孔子对这些礼崩乐坏瓦釜雷鸣之事嗤之以鼻,也不让学生谈论和参与这些鬼怪之事,因此儒家的徒子徒孙也都对鬼神敬而远之。
李斯当然也深受儒家影响,对于皇帝寻仙求取长生仙药之事充满了郁闷和无奈,但他却不会如同江珩一样直接开口劝说皇帝。
如果是另一个时空江珩说出来这句话,估计秦始皇会非常的不高兴,海市蜃楼刚才出现是他亲眼所见,方家术士也都言之凿凿,加上海外神山之事古籍也都有记载,在长生不老的狂热诱惑下,他绝对不会听进去。
但眼下不一样,有仙家弟子陈旭在前,一路脑海中萦绕的都是陈旭那不卑不亢的话语,而且一路亲身经历狂风恶浪,与陈旭所说都能一一对应,所谓先入为主,陈旭利用历史知识提前预测到了这一切将会发生,而现在也一一应验,因此秦始皇不得不甚重对待。
而更重要的是陈旭的身份,太乙仙尊传授天书,虽然陈旭自称也是凡夫俗子,但仙家弟子这个身份却是被他肯定了,当初宛城之中那一道太乙神雷和凭空而现的太乙神碑,足以让秦始皇感受到仙家手段的威力。
秦始皇站在琅琊台上沉默许久,但却心中一丝期望并未彻底熄灭,吩咐琅琊郡官员安排匠工打造大船,征集五百童男童女,准备三年的粮食药材和衣物,筹备船队让候公等人率领出海。
“朕给你们三年时间,如若寻不到神山,则必斩之!”秦始皇冷冷的看着卢生三人。
“陛下,我等一定竭尽全力寻到神山找到不死仙草!”卢生三人吓的脸色煞白拜伏在地。
历史记载,秦始皇在琅琊整整呆了三个月,征集三万刑徒和民夫绕琅琊山顶修筑周长二十里的琅琊台,遍布庙宇殿祠,并且还在台顶立碑勒石宣扬自己征服六国统一华夏的丰功伟绩和文治武功。
但这一次,他仅仅在琅琊停留不到半个月,什么都没做便率领随行官员在禁军的保护下乘车马去泰山,召集齐鲁两地七十多位儒生博士商议封禅泰山之事,准备效仿三皇五帝之法,在泰山顶上祭天勒石,以表彰和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同时向天下之人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的正统帝王。
但齐鲁两地的儒生却不鸟他这一套。
如今之大秦尊法而弃礼,崇刑而无德,因此这群孔夫子的徒子徒孙都不同意秦始皇这种缺礼失德的帝王与三皇五帝并列,争吵不休之下,秦始皇再次震怒,直接将一群儒生赶下泰山,然后征召民夫在山顶修筑祭坛,强行按照秦国祭祀上帝的礼仪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扬自己和大秦的功德。
巡游之初想的很美,但实际上从出发之后样样不顺。
这就是秦始皇此次巡游的结果。
其结果就是一肚子的怨气无法发泄,但却又不敢发泄。
因为按照陈旭的说法,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凡间帝王奢求长生乃是本末倒置,乃是逆天之举,他一路经历的坎坷风雨都是上天对他自己的惩罚。
而且经历泰山封禅之后,他也感觉到非常的无助和颓废。
自己贵为大秦帝王,但这些当地有名望的儒生名士竟然都没有起码的尊重,许多人直言皇上要尊周礼、废苛法、施仁德,这样才有资格效仿三皇五帝封禅泰山,这样大秦才能得到天地的承认,不然天下儒生都不会支持皇帝封禅泰山,自然也不会写歌功颂德的好话来拍皇帝马屁。
儒生,都是有节操的,绝不背叛自己的信仰,而且要脸。
于是,秦始皇对一群儒生恨的牙痒痒,但又无可奈何。
第312章 博浪沙
七月中旬,秦始皇终于离开泰山行宫,正式启程沿东方道准备返回咸阳。
此时已经进入秋季,夏日常见的暴风骤雨已经几乎结束,江河之水也日渐平息,加上地处中原繁华之地,因此返回的途中天气晴朗,几乎再无风波水恶的情形出现,即便是沿途经常出现的匪患也少了很多,只是路过魏地之时遭遇过一次数十人的匪徒袭击,但也只是留下了数十具尸体而已。
这一日顺驰道进入三川郡之后,天色已近申时,秦始皇感觉有些饥饿便问及随行的地理官:“前方将于何地驻扎?朕有些饿乏了!”
“回陛下,即将到达阳武县,不过前方有一段难行之路唤作博浪沙,通过之后即可寻找平坦之处驻扎歇息,还请陛下稍微忍耐一些。”地理官赶紧回答。
“博浪沙~”秦始皇霍然从颠簸行驶的马车上站了起来,然后赶紧去衣袋之中翻找陈旭写给他的那封信,结果只拿出来一个锦囊,他这才想起那封信已经在路过洞庭湖的时候被风卷走了。
看着手中的锦囊,秦始皇沉默片刻便吩咐队伍停下来,犹豫许久之后打开锦囊,里面有一张白纸,但展开之后上面却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陛下此去东南,旭有一锦囊奉上,内有警示一册,如若路过一处名曰博浪沙之地,切莫大意,请提前焚香净手之后近火观看,但如若不过此地,则万万不可打开!”
秦始皇呆呆的看着这张白纸,然后脑海里慢慢回忆起信上的内容。
“唤尚沐令,速速服侍朕洗漱!”
秦始皇命令一下,所有随行的官吏和禁军都一头雾水,马上就可以在前方驻扎行辕,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突然停下洗漱,但却又都不敢有任何疑问,于是尚沐令带着一群内侍和宫女迅速准备清水让皇帝洗脸洗手。
“准备香案焚香!”洗完之后皇帝再次吩咐。
于是在太卜的指挥下,随行人员又赶紧从捆扎好的马车上取下香案和香料,摆好点燃。
秦始皇走到香案前面的软垫之上跪坐下来,等香料完全点燃烟雾缭绕升起之后,这才又让人取来炭盆生火,然后再次取出锦囊中的白纸慢慢靠近火盆。
片刻之后,在秦始皇惊恐的眼神中,本来完全空白的白纸上竟然慢慢现出一行淡黄色的字迹。
“置副车三,主副皆不乘,此乃天机,勿要外传!”
看着白纸上的字迹,秦始皇惊恐之余手指不断轻轻颤抖,忽然白纸中央一股紫烟冒起,随即呼啦一声,白纸瞬间从中央烧出一大大洞,等两边的侍卫惊呼着将秦始皇手里燃烧的白纸打落,一张白纸已经几乎烧成了灰烬,被河风呼啦一声卷走。
“陛下,臣记得这锦囊是陈旭送来的,莫非他想害您!”赵高赶紧表示自己的怀疑。
“太仆勿要乱语!”秦始皇此时仍旧心头惴惴,盯着自己的手呆了许久之后转身吩咐:“就此驻扎行辕,置天子副车三,晚间仔细守卫,明早再行!”
“喏~”
……
昔韩都新郑,北郊外的黄河边上,有一栋破破烂烂的渔民家的小院子,木杆上挂着几张破烂的渔网,里面的一栋茅草屋歪歪斜斜,看起来随时都会倾塌。
一艘小渔船在落日的余晖之中荡着橹从黄河对岸的芦苇从中吱吱呀呀的摇过来,从船上跳下一老一少两个渔民装束的人很快就走进院子当中,而破旧的茅草屋内,一个身穿蓝色衣服年轻男子走出来,正是去年在咸阳策划要刺杀秦始皇的张良。
“张郎君,我们已经打探清楚,皇帝的车马已经快到博浪沙,但不知为何却突然扎下行辕,似乎准备明早才会启程!”年纪大的渔民拱手说。
“真的?”张良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
“我们躲在附近河滩上观察近半个时辰,和前几日观察的情况一模一样,应该不会有错!”渔民说。
“好,哈哈,好,实乃天助我也!”张良握拳大笑,英俊的脸上略微显得有些狰狞和扭曲,“赵政,既然你自投罗网,此次活该取你性命!”
“张郎君切莫大意,如今皇帝的哨探都已经遍布河岸十多里,如若要夜袭的话恐怕不太容易!”年轻渔民忍不住提醒说。
“袭营乃是下策,既然他明日启程,刚好留给我筹谋之机,你们两个准备一番,吃饱喝足之后送我和大力士渡河,我要找个地方隐蔽埋伏明日偷袭赵政的车队,这大河两岸皆都遍布芦苇,地形也都颠簸起伏不平,车轮极易陷入黄沙之中,只等车队缓慢而过,就是我取赵政狗命之时!”张良激动的脸色都开始涨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酉时。
此时落日已经只余一抹残红,天色渐暗,河风渐起,大河两岸密密层层丈余高的芦苇呼啸摇摆,远远近近的野狼嚎叫之声此起彼伏,白日看起来祥和宁静的大河似乎突然间变成了一副荒凉的原始禁区。
阴暗的暮色下,一艘渔船吱呀吱呀的划到河对岸,然后隐藏在芦苇丛中慢慢顺流而下,快到博浪沙的时候,船舱中走出来两个人。
一个身穿劲装,正是张良。
另一个相貌极其丑陋古怪,体型魁梧,身高足有九尺有余,上身赤裸长满黄褐色的毛发,下身一条短裤,赤脚,杂乱的红色头发如同野人,大嘴高鼻蓝眼宽额,浑身肌肉虬结,胳膊比普通人大腿还粗,肩上扛着一个乌黑的巨大铁锥,铁锥的尾端还用锁链连接在怪人的手腕上的铁箍之上。
两人下船之后在两个渔民的带领下钻进河滩上密密层层的芦苇丛中。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无比,呼啸的夜风之中还能听到不断有踢踢踏踏来回奔驰的马蹄声。
几头觅食的野狼突然出现在四人前方,走在前方的两个渔民抽出腰间的匕首,张良也拔出腰间的长剑,扛着大铁锥的怪人突然冲了出去,手中舞动铁链将大铁锥砸了出去。
“砰~嗷呜~~”
伴随着一声巨响和野狼的惨嚎,一头野狼直接就被大铁锥拦腰砸烂,剩下几头吓的掉头四散,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就在张良和两个渔民吓的魂不附体的时候,怪人直接丢下铁锤扑到狼尸身上撕下一条后腿就大口撕咬起来,鲜血淋漓看得人毛骨悚然。
“刚才是何声音?”骑马巡逻而过的两个禁军哨探停下来侧耳细听。
“想来是野狼争斗,此处距离行辕足有十里,无妨,走吧!”
两个禁军稍作停留之后便策马离开,四周再次恢复了宁静,入耳的都是呼呼啦啦的风声,四周皆是高低摇摆起伏的芦苇丛,河滩更显荒凉孤寂。
芦苇丛中,趴在地上听着马蹄声远去,张良这才脸色苍白的爬起来,对着魁梧的怪人低声呵斥了几声,大怪人依依不舍的丢下手中的狼腿,乖乖的跟着张良和两个渔民往芦苇深处钻去。
一夜忽忽而过,转眼已是第二天卯时末。
七月天气,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黄河沿岸大片大片的芦苇绵延千里,草绿花白,雪白的芦花如雪,在河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如同一片洁白的云雾翻腾。
河岸边的沙丘起起伏伏,站在一些高高的沙丘上,还能看三两艘渔舟,在晨曦的光芒下压过波光粼粼的河水顺流而下。
船头站立着一个两个黝黑干瘦的渔民,惊讶的忘记操舟,目瞪口呆的看着河岸边密密麻麻的禁军策马而过,遮天蔽日的旌旗迎风招展,队伍绵延数里,低沉的牛角号在天幕下长久的回荡。
驰道在平坦处本应宽五十步,上铺木轨,每隔三丈植一棵树。
但黄河沿岸具是松软的沙土,加上芦苇重生,去年秋冬时节修好的驰道,经春历夏眼下又到了秋季,驰道之上被砍掉的芦苇荒草早已重生如旧,而且经历夏日的暴雨和河水暴涨冲刷之后,驰道早已大范围崩溃,木轨掩埋到泥沙之下,而且地面沙丘高低起伏,加上沙子松软,巡游队伍只能沿着南来北往的商旅驱马行车留下的小道前行,骑马都不能走的太快,马车更是犹如在泥泞中行走一般,车轮深陷如沙土之中深达半尺,加上芦苇丛生道路狭窄,数千禁军只能前后护送着马车慢慢前行。
此地名曰博浪沙,地名既是由此而来。
巡游队伍中,四驾六马拉乘的天子马车最为显眼,前后左右都有禁军护卫,每乘之间相隔十丈,在车夫的鞭笞下,六匹骏马拉扯着豪华的马车在沙丘之中艰难的前行。
而在巡游队伍后方随行大臣的马车之中,有一辆看起来不起眼的双马拉乘的车上,秦始皇脸色平静的坐在上面,目视前方气势威严,四周跟随的都是化装成仆从的玄武卫。
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帝昨天为何要突然提前驻扎行辕。
所有人也不知道为何皇帝会突然要求添置三幅天子车驾。
所有人都不知道为何皇帝会舍弃玉辇坐一辆普通拉货的马车。
所有人也都在想陈旭给皇帝的锦囊之中那张白纸之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但皇帝想做的事,谁都不敢太过质疑,皇帝不说,谁都不会去问。
随行的大臣不是齐鲁两地的儒生博士,也不是民间的方家术士,可以自由自在的随意批评皇帝,因为皇帝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就是他们赖以秉权伺位的靠山,因此在所有大臣心中,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始皇帝威临天下,谁都不敢置喙他的决定。
车马在沙浪和芦苇丛中慢慢前行,马鞭的声音噼噼啪啪不绝于耳,地形越来越松软难行,许多禁军都干脆下马帮忙推车,因此队伍也越拉越长,前后绵延近十里。
在两座数丈高的低矮沙丘之间,驰道从夹缝中穿行而过,两边芦苇密密麻麻,车队行经此处,必然会被沙丘阻挡,因此速度更加缓慢,许多禁军都下马帮忙推车。
左侧的沙丘之上,芦苇从中趴着两个人,身上盖着野草。
张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陆续而过的禁军和车马,当他看到六马拉乘的天子车驾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一辆……二辆……三辆……四辆……
短短不过数十丈的驰道上,竟然接连驶来四辆天子乘坐的马车。
看到这个情形,张良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满脸的懵逼,同时心里一股乌云笼罩,感觉到事情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测和掌控。
直到第一辆天子车驾快要通过夹缝之时,张良才清醒过来仔细观察,片刻之后,他的眼睛落在第三辆车上,这辆车最为豪华,马匹也格外神骏。
张良在心里纠结许久之后,看着第一辆天子车已经快要通过了,于是咬咬牙拍拍旁边正在打瞌睡的怪人,用手指着第三辆马车低声说:“打烂……吃肉……饱……”
怪人顿时精神一振,然后哇呀怪叫一声跳起来,提着大铁锥就直接冲了出去,奔跑之中手中的大铁锥舞动起来,只见一股黑光对着正在推车的禁军横扫过去,顿时噗噗之声不绝于耳,根本就来不及反应过来的数十个禁军直接就被铁锥击飞出去,一个个如同破烂的布娃娃一般凌空血肉散开飞溅,顿时一股浓郁的血腥气息弥漫出来。
“有刺客~~”
伴随着无数惊恐的怒吼和咆哮,前后左右的禁军都乱作一团,有的抽出大剑扑向怪人,有的寻找自己的战马,有的后退保护马车,但慌乱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章法,怪人如同一头野兽,大吼着舞动锁链,大铁锥四面八方横扫出去,狭窄的驰道上顿时人仰马翻。
“轰~”
怪人手中的大铁锥重重砸在第三辆豪华的马车上,如同一颗陨石从天而降直接将马车砸成稀烂,拉车的几匹骏马也被砸翻一地。
“吃肉……吃肉……”看见自己已经完成任务,怪人激动的转身对着沙丘顶上大声呼喊。
“噗噗噗噗~~”
就在怪人停止攻击的时候,混乱的禁军也已经回过神来手持弓弩开始攻击,数十支弩箭如同飞蝗一般射向怪人。
“肉……肉……”怪人瞬间浑身被射的如同刺猬,但却仍旧直直的站着双眼盯着山顶,嘴巴里面鲜血滚滚而出但却还喃喃的喊着一个字。
一个禁军都尉手持大剑扑上来,大吼之中一道金光从怪人脖子上掠过,好大一颗红发凌乱的头颅腾空而起,一腔血水如同喷泉喷出,在初晨的阳光下闪耀着血色光芒。
“丘顶有刺客,出~~”
另一个禁军都尉手中大剑往沙丘顶上一挥,顿时无数禁军都向两侧沙丘蜂拥而上,但等他们冲上去之后才发现,芦苇丛中空空如也,张良早已不知去向。
“追击,勿要放脱刺客!”随后而来的禁军首领嘶吼,同时牛角号和警笛响起,顿时绵延十里的巡游队伍一片兵荒马乱。
而此时,一个身穿蓝色劲装的青年正披头散发的在芦苇丛中往大河边狂奔。
从濊国大力士冲出去的刹那,张良瞬间就感觉到自己这次刺杀必然失败,因此毫不犹豫的转身逃走,他根本就不需要看见大力士砸烂马车,因为他已经确信秦始皇肯定不在那辆最豪华的马车之中。
“出~”一处隐蔽的河湾处,张良终于冲到河边,跳上早已等候多时的渔船之上。
一老一少两个渔民也不答话,抄桨摇橹,小船很快驶出河湾顺水而下,而此时,无数禁军冲到河边对着小渔船弓弩齐射,小船上抄橹的老者身中数箭栽入水中,少年惊起也连中三箭倒在船舱之中,失去操控的小船在湍急的滔滔河水之中开始摇晃旋转,看着沿岸禁军越来越多,张良咬咬牙翻身跳入水中。
第313章 身在局中
“六国余孽越来越放肆,传朕谕令,大索天下,必要找到匪首!”
当看到自己平日乘坐的玉辇已经变成了稀巴烂,地上还躺着一个身高近丈身首异处的异国怪人和连在手腕上的大铁锥的时候,秦始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