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由,得之以国利,许其以税利,大秦平添遍布天下的坦途大道,与国与民皆都有利,岂非两全其美乎?而朝廷所付出者,只不过废止一条法令耳,孰轻孰重一看便知,如若诸位还紧抱迂腐之法令置国家社稷于不顾,岂非若那掩耳盗铃之辈,自欺欺人耶!”
“于国,陈某没有半分私心,于商,陈某只求问心无愧!”
陈旭说完之后负手而立,眼神扫视整个大殿。
今天这番话,陈旭虽然早有打算,但却没想到今日会说出来,他本来想的是等到公交公司完全走上正轨,等东门外的渭河大桥修好之后,让这两件咸阳民众皆都每日谈论的热门话题都完全成功,让所有人都看到成果之后,他才会写一份详细的奏章正式在朝堂之上提出来,但没想到公交车刚刚出现,皇帝便有如此大的兴趣喊他来朝堂解释。
而这个机会陈旭自然也不愿意放过,何况这种事情越早解决越好,早早的捅破这层纸,即便是今天解决不了,也会在满朝文武的心中提前种下一颗种子,其中必然会有人认同这个观念,而且朝堂的事必然很快也会传播出去,然后咸阳的商贾绝对不会没有丝毫表示。
有清河侯为他们撑腰,如果还不行动的话,商贾就真的没有翻身解放的机会了。
满朝文武大臣皆都脸色凝重没有任何声音。
陈旭在这番话听起来异常犀利,而且丝毫不留情面。
但的确字字句句皆都没有半分私心。
而且这条路投资达到千万石钱粮,给所有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户部和内史府这两个替皇帝掌控钱财的署衙。
东方大道这条水泥路皇帝必须修筑,这个事情上次在南门外就已经说过了,但皇帝一道谕令下来,承受这个压力的还是六部官员,筹措钱粮、征召役夫、还要调集大量的刑徒和奴隶,每一样都是巨大的压力,而且还不能出错,粮食供应不上,最后必然会酿出祸端,一千万石粮食啊,六国之战没有哪一场战争有如此大的消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压力,而是要命的差事。
然而,陈旭期待的事情并没有解决。
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一样沉默许久之后脸色平静的说:“清河候言之有理,但法术乃是国策,需慎而决之。”
皇帝发话,而且明显还有犹豫,因此也没有大臣站出来继续为陈旭顶贴,因为眼下顶了也没用。
散朝之后,陈旭去了科学院,召集农工匠吏和文吏开始整理资料编撰一本齐民要术,他准备把他所有的发明都整理成册印刷出来,从三角板量角器到石磨耧车,从炒茶造纸到轴承四轮马车,从板凳桌椅到马镫马鞍,他这两年发明出来的东西都要尽可能的通行天下。
既然皇帝还在犹豫,但种子已经挖坑种下,只等后续事情的继续发酵。
咸阳城内,公交车的出现引起的咸阳民众的热情还在继续高涨,乘坐体验的人越来越多,十条公交线路每日热闹喧嚣。
而女子学院的十辆校车也成为了咸阳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早晚女子学院放学的时候,一车一车花枝招展的小娘子乘坐校车在大街上奔驰,无数小手小脸对着窗外招手嬉笑的场景,令无数民众侧目并且久久无法忘怀。
而且最近咸阳民众突然发现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很多地方都突然多出来一些公交站牌,有好事者打听之下,这批站牌又增加了十条公交线路,覆盖了更多繁华区域,有些甚至就在自己的家门口,顿时咸阳城又开始热闹起来。
果然,几天之后,又有一批和女子学院的校车同样款式的加长四轮马车投入运营,马车上写的却是咸阳公交公司,除此以外就是车厢内饰更加简单,拆除了大部分座椅,将中间的过道加宽增加了站立的位置,同时车厢中还多了一个醒目的木牌,上面写着:尊礼守法,尊老爱幼,请给妇孺老幼让座。
而最新一期的报纸上也登载了许多关于公交公司的介绍和关于乘车的须知事项以及新开设的新公交线路图和停靠站点的名称。
随着这些公交车的投入运行,的确大大缓解了民众的出行,许多有条件的人出门都不再乘车马,而是选择了坐公交,而对公交车最为喜欢的是那些经常出门跑腿办事的文吏和商贾。
而公交车站台附近,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推着独轮小车和挑担摆摊设点的小商贩,售卖一些包子馒头或者茶水小吃等,使得咸阳城因为这些公交车和公交站点的出现,似乎一下子热闹的数倍不止。
咸阳城的这些变化,文武百官自然感同身受,每天上朝下朝都能看到大街上的喧嚣和繁华,人来人往到处都是喜笑颜开的民众,而因为这些售卖饮食的商贩出现,还解决了许多大臣和官吏吃饭的问题,许多官员早上特别喜欢就在家门口附近的公交站牌附近买上倆包子和一碗豆浆边吃边喝,同时还能听到附近食客的交流,天南海北都有,实在是一桩乐事,就连李斯蒙毅这些上卿,到午时散朝耐不住饥饿,有时候也会在路边的摊点买一份煎饼果子或者春卷充饥。
因此朝堂之上,因为最近这些变化官员们争吵的比较厉害。
有人非常认同内需论的说法,认为松解商律可以刺激商业的投资和发展,以消费带动经济,这样下去咸阳就会越来越繁华,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大街上都是死气沉沉的状态。
因为这半年来,从清河园开业起,咸阳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变化,在清河侯的建议下不仅延缓了半个时辰的宵禁时间,而且还提议允许平民摆摊经营,这些小政策皇帝看在清河侯的面子上丝毫没有犹豫的就答应下来,但自从实施之后,咸阳的大街小巷便越来越热闹,而且在清河园的模式影响下,大量的商贾开始装修比较宽敞的商铺和杂舍,售卖的物品也开始变得琳琅满目起来,不仅有牙膏牙刷、茶叶瓷器、美酒果醋这种高端的消费品,油盐酱醋、成衣鞋帽、折扇雨伞、竹木家具等也都比以前多了许多,所有人也都感觉到了巨大的方便。
这些变化有目共睹,谁都无法抹杀清河侯带来的功劳。
但也还是有许多官员对于这种变化越来越警惕,认为允许平民经营会让许多人不再专心务工和种植庄稼养殖牲畜,对大秦的农业稳定不利。
但无论如何吵嚷,皇帝都没有发表任何表态。
李斯和冯去疾蒙毅这些位居顶端的官员也基本不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
因为这些事已经既成事实,如果再次严令取消这些经营,必然会造成生活中的许多不便,也会引起咸阳民众的不满,而且还会得罪清河侯,殊为不智。
而咸阳城这种近乎于润物细无声的变化,一切都瞧在皇帝的眼中,因为几乎每日都会有大量消息通报到宫中,皇帝也从其中慢慢体味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
只是废除压制商贾的律法是祖宗传下来的国策,从商鞅开始一直到现在,虽然其中有过一些松解,但却并未触及根本。
一旦完全废除这些律法,带来的后果皇帝还无法估量,因此在反复犹豫之中时常会召集三省六部的官员和一些王侯公卿、士族大夫进宫商讨此事,但结局依然是吵嚷不休,立场各自不同。
第627章 水车磨坊
咸阳城内公交公司带来的变化虽然很大,但远不如城外的变化大,上到皇帝下到贩夫走卒,最让人关心和每天都要讨论的都是渭河大桥的进展速度。
半个月过去,大河两边的引桥已经初具规模,挖开的河堤用青石砌出来宽大的石墙,这些石头都用水泥砂浆粘合在一起,干透之后宛若钢铁一般坚固。
两岸堆放的建桥用的水泥砂石钢筋宛若小山一样。
河中心的沙洲已经成为了工地的中心位置,照样堆砌着大量的木竹石料,两座桥墩已经浇筑即将完工,河水之中用粗木和竹子搭建的脚手架已经即将连成一体,看起来密密麻麻如同一座竹木搭建的墙壁一样将渭河两岸连接在一起,看起来非常壮观。
下方七八里外的水坝已经早已修好,磨坊也已经修好,今天是安放大铁磨的日子,因此陈旭一大早便乘车到了大水车的位置。
这个消息前几天就已经被好事的围观者透露出去,因此一大早水坝附近便围堵了上万民众,骑马的,乘车,骑驴的,推车挑担的,上到王侯公卿,下到贩夫走卒,熙熙攘攘把水坝附近围的水泄不通,喧嚣之声沸反盈天,吵嚷喧哗之声咸阳城都听的见。
“快,让开让开,侯爷来了!”人群吵嚷喧哗之中让开一条路。
陈旭的马车在一群护卫的护送下从人群散开的通道中行驶到河边。
“参见侯爷!”陈旭下车之后,赵擎胡宽史禄麻杆公输胜等人带着一大群管事和匠工一起拱手迎接。
“免礼!”陈旭摆手下车,看着已经运送到河边的一副巨大铁磨,走上去挨着转了一圈观看了一遍。
这幅大铁磨的直径和工厂的那副大铁磨直径差不多,重量五千余斤,底下的一扇稍薄一些,上面一扇稍厚一些,而且扇体四周还有一圈均匀分布二十根圆形铁齿。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的大铁磨浇筑非常顺利,从制模到浇筑完成只用了六天时间,中间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然后动用了一辆特制的铁轮铁轴的四轮马车,用五头犍牛和上百刑徒才将这副大铁磨运送到河边。
而此时铁磨四周围聚了许多身穿锦袍和官服的人,其中有闲职的王侯,也有工部和科学院的官员。
一群人乱七八糟打过招呼之后,张苍迫不及待的拉着陈旭的袖子激动的说:“侯爷赶紧安排人放置铁磨,苍很好奇这大水车是如何驱动铁磨运转的!”
“不错不错,清河侯赶紧安排吊装!”几个身穿锦袍平日无所事事的侯爷也都迫不及待的催促。
“不着急,待本侯去磨坊仔细查看一下安装位置再说!”陈旭面带微笑的走进还没封顶的磨坊之中。
磨坊中央挖出来的一个大坑已经被修成了需要的样式,中间一个比铁磨还大一圈的圆形水泥墩子,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凹坑,大小刚好和铁磨直径一样,凹坑中央还有一圈胳膊粗细的钢筋,露出来大约五寸,这些钢筋嵌入水泥墩子里面足有一米,而且每一根的位置刚好对应铁磨下扇底部的一圈孔洞,这些都是经过精细测量之后安装的。
水泥墩子四周是用水泥修建的一个圆形倾斜的出料斗,铁磨转动之后磨碎的石料和水泥便会落入料斗之中顺着流下去,落入到下方一个倾斜的通道之中,下方同样有一个储料池,帮工将储料池中的石料装入斗车,然后有人在通道上方转动绞盘就能将斗车拉扯上去,当然用人力推送也可以。
总体来说,这个设计是一个带有后世半机械化性质的工厂,如果能够设计出传送带的话,那么无论是投料还是出料都将变得快捷轻松无比。
可惜没有动力,任何好的想法都无法实现。
陈旭把磨坊内外仔细检查了一遍,并且还用铁锤使劲儿锤了固定铁磨的钢筋几下,发现如同在和一座大山较劲,砸的铁锤弹起老高火星四溅,却是半分动静都没有。
“好了,准备吊装铁磨!”陈旭丢下铁锤点头。
“各单位注意,准备吊装!”作为这次铁磨吊装总指挥的胡宽兴奋的大吼。
一群兵卒将四周围观的人都呵斥着往后退,而早已擦拳磨掌准备好的麻杆和公输胜立刻大声指挥一群身高体壮的刑徒用绳索将铁磨的下半扇用粗大的木杠抬起来,嘿呦嘿呦的喊着号子将半扇铁磨抬进磨坊之中,几个负责安放的工匠赶紧站在水泥墩子四周开始观察铁磨下方的孔洞和钢筋的位置。
“左~左移半尺~”
“转动三寸~”
“好,慢慢下落……慢,停……再往右半寸……”
随着几个匠工的指挥,一群衣衫褴褛的刑徒抬着铁磨慢慢调整,前后也不过十分钟,铁磨下方的孔和所有的钢筋全部对准位置落了下去。
“方木,铁锤~”随着胡宽大吼,几个帮工拿来几块厚实的木头放在铁磨上面,然后对着木头挨着使劲儿敲打一遍之后,半扇铁磨完全落入凹陷的圆坑之中,彻底和水泥墩子严丝合缝的固定在一起。
胡宽和公输胜陪着陈旭检查一番之后认为已经完全安装到位,这才开始吊装上面一扇铁磨。
上面一扇就比较简单了,先安放中央的一根小腿粗细的转轴,装好之后同样让一群刑徒将上半扇铁磨抬进来很快就放了上去,两扇铁磨就稳稳的放在了磨坊中央。
看着这副安装好的铁磨,陈旭也感觉颇有些激动,小心脏噗通噗通跳的有些猛烈,反复观看了铁磨上的齿轮和水车中轴上的巨大木轮,对比之后让人推动铁磨调节了一下两个巨大齿轮的位置之后吩咐去人工转动大水车进行最后的齿轮校正调试。
“通知转动水车~”胡宽对着一个站在磨坊顶上的匠吏吩咐。
“嘀~嘀~”匠吏吹动一个竹哨,然后不断挥动手里的令旗,水坝下面,在史禄的指挥下,上百个帮工一起搬动水车的叶轮,大水车缓缓的开始转动起来。
而随着水车的转动,主轴上的木轮也开始转动,一尺多长的铁齿转动起来,咔嚓一声就撞在了铁磨的一根齿上。
“哗~”在水车转动的巨大惯性带动下,半扇足有三千余斤重的大铁磨没有丝毫的阻力便被推动开始转动起来。
“转了转了~”
瞬间磨坊之中一群匠工匠吏包括张苍胡宽公输胜在内同时忍不住激动的大吼起来,守候在磨坊外面的无数参与了水车和磨坊修建的帮工和匠工也都跟着喧闹起来。
“快,往前推一下铁磨!”
陈旭对于磨坊内外的激动喧闹充耳不闻,脸色严肃认真的死死盯着转动的铁磨和木轮的齿轮交合的位置,当铁磨转动了半圈之后两个齿轮开始有些不太合拍了,明显开始出现错位现象,于是陈旭赶紧吩咐守候在铁磨四周的几个匠工一起用力顺着转动方向往前推了一下,这才避免两根铁齿硬怼在一起。
又转了三圈之后,铁磨和木轮之间的齿再次发生了错位,陈旭吩咐工匠再次推动石磨进行校准。
很快二十分钟过去,经过七八次的微调校准之后,大铁磨和木轮终于完美的咬合在一起,转动的非常顺畅再没有出现错位的迹象,陈旭这才吩咐停止水车的转动。
“方才校准齿轮的过程看明白没有?”陈旭擦了一下满头的汗水转头问胡宽和公输胜等人。
“看清楚了!”一群人都赶紧点头。
方才铁磨开始转动之时磨坊之中热闹欢呼一阵之后,所有人都发现陈旭严肃认真的开始调教齿轮,于是大家也都很快安静下来观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丝过程。
“看清楚就好,这铁磨和木轮之间依靠这些铁齿咬合转动,眼下我们并没有经过仔细认真的计算齿轮的数量和位置,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肯定会积累到一个可能出错的时机,因此平日要安排人随时查看齿轮的运转情况,若是出现了错位现象必须进行调整,不然可能会造成齿轮损坏,切莫太过大意!”
“侯爷放心,我会每天安排人盯着,绝对不会出错!”胡宽赶紧拍着胸脯保证。
“嗯,特别是最开始几天,一定要时刻监控,总结出其中的错位规律,找到规律之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安排人定时调校就行了~”陈旭点头。
“这么大一副铁磨,估计磨面粉肯定会很快当!”
一个身穿锦袍的侯爷方才看完了铁磨的安装和调试过程,对齿轮固然感到神奇无比,但更感兴趣的是这副超级巨大的铁磨的工作效率。
“哈哈,文季侯说的是,普通石磨直径只有不到两尺,重量不过两百来斤,而这副铁磨直径达到八尺,重达五千余斤,莫说是磨面,青石都能磨成细粉,磨面粉肯定那是相当的快当!”
“侯爷,苍很好奇到底有多快当,要不今日测算一下如何?”张苍今日听说安装水车磨坊,迫不及待的舍弃了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的位置专门跑过来观看,这种齿轮的传送对他来说远比修桥更加有吸引力。
第628章 强大的机器
“公输胜,工厂的那副铁磨一个时辰能够磨制多少石料?”陈旭转头问公输胜。
“大概在四十斛左右!”
“嗯,换成粟米大概就是六千斤的样子,这副大水磨的速度要快一倍不止,而且中途还不用休息,怎么着算下来一个时辰应该磨两万斤粮食……”
“那岂不是就是近两百石~”
四周顿时一阵惊呼,许多人直接嘴巴都合不上了。
“两百石而已,这么大一副铁磨,一两石粮食倒进去磨齿都填不平,来人,把上面的磨斗装上,去工厂粮库拉五十石粮食过来试磨……”陈旭大手一挥。
“快去快去~”一群人都迫不及待的催促起来,公输胜赶紧跑到磨坊外面吩咐几句,就有管事带着一群人直奔几里外的工厂而去。
在胡宽的指挥下,几个工匠抬进来一个木制的磨斗,拿着铁锤丁零咣当一阵忙碌之后,一个圆形的大木斗被安装在大铁磨的顶上,有了这个类似于打米机的进料斗,投料喂磨要比小石磨可方便多了,不然的话还赶不上铁磨的磨料速度。
半个时辰之后,七八辆牛车嘚嘚而来,车上拉着鼓鼓囊囊的大麻袋,里面装的都是小麦。
“侯爷,粮食运到,一共五十石小麦!”负责带队的管事禀报。
“好,人员到位,开始投料,胡宽,吩咐水坝开闸放水!”
“是,侯爷!”胡宽激动的大声呵斥磨坊顶上的匠吏,随着竹笛的声音和令旗连续挥动,站在水坝顶上的史禄得到命令,指挥帮工将一个水闸慢慢打开,随着一股清澈的河水从水坝上一个大孔中喷涌而出冲击在巨大水车之上,静止的水车开始慢慢旋转起来,而几乎同时,磨坊之中大木轮开始旋转,带动大铁磨一起转动。
“哗哗~”随着铁磨缓缓转动,几圈之后就有带着麸皮的褐色面粉如同瀑布一般从铁磨四周流淌出来。
“快投料~”一个工匠大吼。
因为果然如同陈旭所说,几石粮食倒进料斗,随着铁磨的旋转就如同一个旋涡一般瞬间便落到底部,几个工奴只能扛着一袋一袋的粮食不断往磨斗里面倾倒。
“注意安全!”看见一个工奴差点儿失足掉进进料斗之中,陈旭忍不住大声提醒。
这大水车一旦在水流的冲击下开始转动,出现事故根本就没有办法马上停下来,连带着大铁磨也会不停的旋转,而铁磨的磨眼足有一尺粗细,掉进去腿都能给绞进去磨成肉酱。
水坝下面的水车越转越快,最后慢慢稳定下来,而这个有史以来第一个为水力驱动的大水车,也彻底点燃了河岸上观众的热情,上万人激动的欢呼雀跃,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奇迹。
磨坊里面聚集着上百人,和外面看热闹的观众不一样,除开一些真的是来看热闹的王侯公卿之外,还有工部和科学院的官员,还有工厂的匠工匠吏,包括张苍房宽这些科学家在内,他们更多的是围着大铁磨见证这个齿轮传动的机械奇迹,看到大铁磨疯狂的吞噬粮食,铁磨四周的面粉如同瀑布一般哗哗落下来,然后顺着倾斜的出料斗流淌下去,然后被人装入斗车之中顺着斜坡拉出去。
“哈哈哈,成功了,侯爷!我们成功了!”房宽兴奋激动的热泪盈眶,在磨坊内边跳边吼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
一袋接一代的麦子被倒入磨斗,面粉源源不断流淌,五十石小麦,如果用普通家用石磨,一天不吃不喝三个人照顾,估计能够磨五十公斤的面粉,也就是说一天一家人磨不了两石,但用这个水力齿轮驱动的大铁磨,磨完一石面粉根本就不需要半分钟,这就是机器和人力最大的不同,不光吞吐量大而且快速稳定不知疲倦。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随着最后一袋麦子倒入铁磨之中,然后磨斗中发出如同老牛喝水一般的声音,只听呼啦啦一阵之后,一袋麦子瞬间无影无踪,很快就化作褐色的面粉从铁磨四周流淌下来,大铁磨再次转动数圈之后面粉不再出现,表示这五十石麦子已经全部都磨成了面粉。
“关闭水闸通道,去检查水车的状况!”陈旭摆手。
“是,侯爷!”房宽抹着眼泪花儿冲出磨坊,房顶上的匠吏再次挥动令旗,水坝上的史禄指挥帮工把水闸合上,大水车转动半圈之后缓缓停了下来,水坝中旁边的泄水通道水量瞬间加大,河水如同一条水龙一般顺着层层坝石轰鸣着落到水坝下面,翻腾起剧烈的泡沫和浪花。
“五十石粮食,一刻多时间,侯爷果不欺我也!”张苍脸色呆滞的看着正在通道下面运送面粉的帮工喃喃自语。
“竟然会如此快速!”几个锦袍的王侯公卿同样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感觉不托着嘴巴完全合不拢。
“侯爷奇思妙想,奇思妙用,此非仙人指点决然无可能成功……”
“侯爷,请受我等一拜!”一些匠工匠吏直接就跪在地上对着陈旭磕头。
“好了好了,赶紧起来检查石磨和木轮的齿轮,把石磨吊起来把里面的粮食清理赶紧,估计还能扫一石没有完全磨碎的粮食出来!”陈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