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将军有什么话想单独对旭言?”陈旭有些莫名其妙,但也有无尽的伤感。
  “多谢清河侯当日留下的那一瓶药剂,才让老夫能够坚持到贲儿得胜归来,老夫一生征战无数,杀人无数,阅人也无数,但从未见过清河侯这般神奇人物,就当是给老夫最后一个答案吧,你如此神秘莫测的出现,又如此费尽心机的改革,到底目的何在?”
  “旭只为一件事来,那就是让华夏繁荣昌盛,勿要复蹈前辙!”陈旭轻声回答。
  “前辙……何来前辙,是大周灭亡么?”王翦苍老的脸上露出无尽的迷惑,轻声的念叨中双眼中的光华也开始慢慢消隐下去。
  “前辙并非在前,后辙也并非在后,老将军虽然不会明白,但旭希望老将军此去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王翦浑浊阴暗的双眸中突然闪现一抹明亮的光华。
  “命运无常,谁能说的清楚,老将军想要的答案旭已经答复,您是否还有其他需要旭做的事情?”陈旭不置可否的摇头。
  “唉……也罢……虽然老夫不懂清河侯所言为何,但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夫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临死也只有一念,离儿年少轻狂,清河侯日后还请……手下留情!”王翦声音含糊沙哑,枯槁的脸上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悲凉。
  “老将军知道些什么?”陈旭忍不住心头一动。
  “老夫能够有如今之尊荣地位……非是依靠兵法和征战,而是老夫知道取舍……陛下虽然雄才伟略,用人也极尽信任……但军队却和朝堂不同,一个不慎便会尸骨无存,我王氏功勋太盛大秦无出其右,然如今之大秦,军队已经积弊日显,老夫猜想清河侯下一步,就是要对军队下手改革……”王翦的声音越来越含糊低沉,呼吸越来越短促沉重。
  陈旭瞬间满脸惊讶,短暂的愕然之后微微点头:“不错,老将军目光透彻深远,旭佩服之至!”
  “哈哈……咳咳咳咳……”王翦似乎就像听到了莫大的笑话一般,大笑之中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然后身体一怔伸手一把紧紧抓住陈旭的手腕,一双眼睛死死瞪着陈旭,“雁门关之事……还请……请看在袖……袖儿的情分上……手下……留……情……”
  “啪嗒~”
  王翦用尽全部的力气说出最后一句话,手臂跌落在床榻上,双目之中最后一丝光华敛去慢慢闭上。
  “上将军~~”陈旭赶紧抓住王翦的手呼喊。
  “哐当~”卧室的房门被撞开,王贲冲入房间扑到床榻边上。
  “爹~爹~~”
  任凭王贲如何摇晃呼喊,王翦再也没有了丝毫的声息,而在陈旭的感受中,王翦的手也慢慢变得冰凉起来。
  陈旭没来由的感觉到一股伤楚和悲凉,眼角不知不觉趟下两行眼泪,一代帝国军神终于是熬不过命运的安排撒手人寰,从相识到现在,无数和王翦交往的记忆画面从脑海中泛起,但和眼前躺在榻上已经气息全无的枯槁老者怎么都无法对应起来。
  而想起王翦最后的一句话,一个清秀绝美的女子仿佛突然浮现在眼前一般,一身青色长裙,手持宝剑柳眉倒竖,星眸之中闪烁着孤独而凄凉的光芒。
  陈旭甚至有些后悔,如果时间来得及,要是把王青袖还没死的消息告诉王翦,会不会让这个老者最后能够走的高兴一些。
  上将军病重不治去世,噩耗瞬间传遍美原镇,半个时辰之后,消息传到咸阳,顿时满城内外哭嚎之声四起,许多平民头缠白布为上将军服孝。
  始皇帝哀恸至极,返回咸阳之后宣布罢朝十日,谕令民间百日内禁绝婚嫁,同时任命长公子扶苏代替自己再次率领文武百官前去美原镇吊唁。
  王翦逝世两天之后,大秦都市报最新一期出版,头版漆黑,用凹版印刷一篇祭文,标题用镂空的巨大字体写着:军神陨落,永垂不朽!
  而且用整整两个版面详细记述了王翦戎马一生的辉煌事迹,最后还写道王翦临死前请求皇帝节俭安葬之事。
  在大秦都市报祭文的感召和推动下,民间百姓也进行了规模浩大的祭奠活动,无数庙宇神祠都有百姓前去焚香祭拜,忠烈祠更是人流如潮,无数人披麻戴孝前去叩拜,而诸多民间人士也纷纷驱车骑马去美原镇参拜王翦的灵堂,瞻仰这位帝国军神最后的遗容。
  满朝文武官员和王侯公卿自然不能例外,成千上万的车马从四面八方涌往频阳县,平日颇为冷清安宁的美原镇一下喧闹无比,而随着报纸的和商旅的传播,大秦军神逝世的消息必然很快会传遍天下。
  王翦去世后第三日,陈旭带着水轻柔再赴美原吊唁,王贲也带着一家人陪坐感谢,虽然他很想知道自己老爹临死前到底和陈旭说了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询问,无论如何,眼下治丧才是唯一要做的事,其他的只能等以后慢慢从陈旭嘴里打听。
  就在同日,王翦在美原镇东南十里外的一处墓穴下葬,应王翦要求,王贲也没敢奢制豪华陵寝,只是礼部官员进行勘察吉壤之后开穴下葬,公子扶苏带着数百官员,在王氏家族百余人的陪同下看着王翦下棺封土,随后坟冢就被四面八方涌来的民众包围了,燃放的香火浓烟滚滚冲上百丈高的天空,经幡插遍方圆数里的区域,哀恸哭嚎之声响彻十余里。
  “天色已晚,走吧!”
  繁琐的葬礼完毕,天色已近黄昏,陈旭与王贲告辞返回咸阳,马车一路默然行出十余里,回头仍旧能够看到天空飘荡的浓烟和隐隐传来的哭号声,而大路上,仍旧有无数头缠白缟的民众成群结队往美原而去。
  “唉~~”陈旭默然长叹一口气。
  短短数年,大秦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目睹项氏的败亡,黄石公的死,李斯的死,王翦的死,季布的死,甚至还有赵高的死,而如今,皇帝也似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虽然都说生老病死谁都逃不掉,但这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个从眼前烟消云散,还是让他忍不住感慨叹息。
  王翦去世,预示着七国争雄留下的痕迹正在如同潮水一般被时光淹没,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这四大军神相互争斗的波澜壮阔的征战时代终于彻底结束。
  而如今甚至以后的大秦,再也没有了军神的影子,一切都只能活在记忆和缅怀之中。
  犹还记得和他第一次相遇杀虎的威武霸气。
  犹还记得他喝酒吃肉拔剑高歌的英雄豪迈。
  犹还记得他在清河镇所有的工坊仔细观察的模样。
  犹还记得王青袖杀死赵柘之后王翦上朝指正赵高时的情形。
  特别记得的应该是筹资新建蹴鞠广场时候那几箱房产田地的地契还有十余车钱财珠宝。
  美原镇距离咸阳一百余里,陈旭虽然知道王翦病重,但也只是在春天的时候踏青之际顺便去探望过一次,那一次王翦似乎精神还不错,听闻陈旭前来拜访,非常高兴的让家人服侍起床,陪着陈旭一家人在院子里喝茶赏花聊天,甚至还专门设下酒宴陪陈旭饮宴畅谈,那一次,看得出来王翦很开心。
  再到八月间,听闻王翦已经卧床不起,王翦的家仆甚至还专门去咸阳禀报始皇帝,希望能够早些召回通武侯,但皇帝没有同意,安排太医御医到美原替王翦仔细治疗,陈旭也听徐福说起过王翦的病情,但终究还是没有抽出空闲来看望拜访一下。
  然而这一次次的等待和错过,终究是再没有机会和这位大秦帝国的军神再次把酒言欢,最后一次见面,已经是病榻弥留之际。
  “雁门关之事……”
  陈旭低头沉吟,看来王翦还是知道王离的事情,而且也很清楚其中发生的一切,不然不会用最后一口气请他手下留情,甚至还不惜抬出他以为已经去世多年的王青袖。
  “夫君莫要太过悲伤,王老将军今年已经六十九岁,常言七十者古稀,如今这已经算是高寿了,更何况老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与他同辈的七国名将一个个早已作古,如今能够病死家中,其实算是福运深厚了!”水轻柔坐在旁边轻轻握着陈旭的手说。
  “娘子说的是,我只是心有感触而已!”陈旭把水轻柔搂在怀里,“生死无人可以逃避,有人看透,有人看不透,却不知这生和死到底是什么,死去的人会不会灵魂去了另外的世界,而新生的婴儿是不是又是从另一个时空而来……”
  水轻柔一下从陈旭怀里挣脱出来,一双美目直勾勾看着陈旭的脸,似乎想看出一些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来,许久之后她才双手捧着陈旭的脸柔声说:“夫君今日的想法很奇怪呢?列公曾言:万物自天成,盗者本无心,光阴若逆旅,生死不及情。生死本就虚无缥缈无可追寻,一切都如同万物一般天生注定,生也好,死也好,人一生光阴短暂,都不过是时光之中的匆匆过客罢了,因此师尊教导我们要心无羁绊自在逍遥,可惜……”
  “可惜什么?”陈旭伸手抚摸着水轻柔脸颊上那两道淡淡的疤痕说,“是可惜被赤松子前辈赶下山么?”
  水轻柔将陈旭的手轻轻握住摩挲着自己的脸颊,眼神明亮的看着陈旭,“可惜的是轻柔根本就没有那份道心,第一次下山遇到夫君就无法自拔,白费了师尊数年教诲!”
  “你这样说是怪我咯!”陈旭笑着开口。
  “就是怪夫君,本来轻柔还有些道缘的,当初只是年龄还小罢了……”水轻柔瞬间露出难得一见的小女儿模样拱在陈旭怀里。
  “的确怪我,如果不是我,你现在一定和无涯大哥一般像闲云野鹤一般畅游天地自在逍遥,就不需要苦苦守候在侯府之中每日煎熬……”
  “夫君不要如此说,这一切都是轻柔心甘情愿的,无论看淡生死也好,还是自在逍遥也好,只有夫君在的地方,就是轻柔最安宁最自在的地方……”
  “那就好,等再过几年,等大秦的发展全都走上正轨,我们也不用天天待在咸阳了,到时候和无涯大哥与夏姑娘一起乘船出海,去遨游山川大海,寻找上古传说,总之我们这一生,一定不要老死在咸阳这个小地方……”
  “真的,那太好了,轻柔还一直都想去看看您说的那狮身人面的妖神雕像和巨大的金字塔陵墓……但是婉娘和五公主……还有采盈和采薇她们怎么办?”
  “唉~”
  婆娘娶多了果然不是好事。
  陈旭突然羡慕起虞无涯这个钢铁直男癌来,看来一夫一妻果然还是最好的,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没有羁绊没有太多责任。


第1101章 图书馆奠基
  王翦突然去世,咸阳平日的欢声笑语一下安静了不少,大街上头缠白布的民众不少,都是王翦的信徒。
  朝堂停摆十日,咸阳城禁绝百日婚嫁,各项娱乐活动也被暂时禁止,大街上禁军日夜巡逻,在这个皇帝痛失大将心情难受的时候,所有人都得夹着尾巴小心谨慎。
  但无论发生了什么,只要天没塌下来,生活还得继续,该做的事还的照常进行。
  随着大秦都市报的不断发行传播,民间人士投票选举百位先贤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大,每天都有驿卒把整理好的选票从四面八方送入报馆进行封存。
  图书馆的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城南那片空地也已经完全清理干净,由胡宽作为总指挥的图书馆综合项目开发署已经筹备完成,在十月底上书皇帝请求征调民夫刑徒和奴隶开始修建。
  十一月初八,清河侯陈旭亲自挑选的黄道吉日。
  从伤痛中已经恢复过来的始皇帝带领一群公子,三省六部和少府的主要官员,五大学院以及民间数万人士齐聚城南,共同见证图书馆的奠基仪式。
  两根高高的木杆之间挂着一条长长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读诗书经义,品千秋文章。聚华夏经典,传万古文明。庆贺大秦国立图书馆与京师大学开工奠基仪式!”
  因为这是一个典藏图书和学习知识的地方,无论是在皇帝还是在官员百姓眼中,这个地方注定会是一个高雅而严肃场所,因此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仪式上都要比当初修建蹴鞠广场隆重的多。
  礼部令亲自设下香案备下三牲,奉常指挥太祝、太乐、太卜、太史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祭祀活动,写下祭词祷告天地神仙保佑工程顺利完工,在一群带着面具的巫卜敲着锣鼓围着空地跳完大神舞之后,在清河侯陈旭的引领下,始皇帝亲自拿起铁锹在选定的图书馆中心位置挖开第一锹土,然后三位上卿带领文武百官还有邀请而来参加奠基仪式的数百位百家门徒代表以及各界名流也都在四周挖下一锹土。
  奠基仪式结束之后,足足五千响的鞭炮被点燃,炸响的鞭炮和滚滚的浓烟之中,工程总指挥胡宽一声令下,上万的民夫刑徒奴隶都在各自的管事带领下开始进入工地,瞬息之间人吼马嘶喧哗震天,挖土的锄头和铁锹此起彼伏,运渣的牛车吱吱呀呀,打造吊塔的木工锯木砍树的声音,抬木挑筐来回奔忙的人如同蚂蚁一般川流不息,虽然看起来忙乱但却井井有条,所有人都在各自负责的项目范围内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在工地侧面的一排巨大的工棚之中,这里是工程指挥部所在,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木牌,上面写着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规范,上到项目主管,下到刑徒奴隶,所有人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凡是违反规定者都会被惩戒甚至被驱逐。
  因为图书馆和京师大学工程筹集了足够的钱款,因此在各项安全和后勤保障方几乎面面俱到,而且鉴于这项工程的严肃性和未来的安全性,陈旭没有像东方道一样向民间建筑队进行招商,而是全部由科学院从设计规划到建设施工,以保证这个项目不出问题。
  虽然是朝廷立项皇家科学院承建,但在用人和财务管理上,陈旭还是采用了独立核算的公司管理方式,民夫每天两斤粮食外加四钱工钱,每月结算一次,刑徒和奴隶每天两斤粮食基本上管饱,而且户部和刑部还会根据工程完成的质量和进度最后予以减刑甚至解除奴籍,因此所有征召而来的人都非常的卖力。
  最大的一间挂着工程总指挥的工棚里面,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施工图表,上面仔细的罗列了策划的工程进度,什么时候基坑完成,什么时候渣土清理完毕,什么时候地下室完成等等,而在工棚的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精细的制作出来一副整个工程完成之后的效果图。
  整个工程规划为一副八卦太极图形,阴阳鱼的两只眼睛位置就是图书馆和大礼堂,一条阴阳双鱼线为中轴,将京师大学分成东西两个校区,分别将图书馆和大礼堂包括在其中,整个规划呈开放格局,四周有亭台楼阁和曲院回廊交织相连,根据八卦方位分别设置了假山、池塘、树林、溪流,充分体现天地人和之势。
  图书馆仿照天坛设计,整个建筑呈现圆形格局,但却不是一栋房子,而是仿照蹴鞠广场修建成为一个巨大的环形单体建筑,地基长宽各一百丈,分五层共计抬高十丈,里面连同地下室一起修成五层,最底下两层用来用来存放各种古老而珍贵的孤本古籍,基本不对外开放,只针对特殊研究群体,其余三层同样用来存放金石竹木龟甲骨片等古籍,因为处在抬高的地基之中,所以四周像碉楼一样设计了许多窗户增强采光和通风,这三层的典籍虽然对外开放,但针对的是五大学院还有朝廷署衙等部门,民间人士也可以进入查阅资料,但是需要申请获得许可,地上建筑部分直径六十丈修建成为三层,布置成为开放式的图书馆,用来存放并不算珍贵的竹木简牍和出版社印刷出来的书籍和报纸等等。
  整个图书馆占地三十亩组左右,独立天井格局,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框架,地基用石砖水泥构建,地上部分采用木石结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总体来说就像是一个圆形城堡和传统样式融为一体的奇特建筑,但根据一群手工精巧的木工仔细雕琢出来的模型看来,还是非常美观和大气,具有很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此时的工棚之中,胡宽戴着藤编安全帽正在给始皇帝和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介绍这个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案以及最后的效果。
  而面对图书馆这个奇特的建筑效果,始皇帝和冯去疾蒙毅等一群掌控大秦中枢的大小BOSS都表示了强烈的兴趣,听胡宽介绍完之后都很认同这个形状,而且也充满了期待。
  除开图书馆之外,大礼堂是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建筑,但外观就要简单多了,就是一个巨大的宫殿式建筑,照样全部采用钢筋水泥浇筑框架,辅以传统木石结构,内部采用后世常见的阶梯礼堂的模式,前方设置主席台,下面是扇形的座椅,一共两层,就像一个议会大厅,台上提供辩论和演讲,下面都是观众,二楼不对外开放,专门是留给皇帝用来观摩的。
  剩下就是京师大学的各种建筑,基本上没有太复杂的结构,全都是一层两层三层的木石结构建筑,除开读书学习吃饭睡觉的楼堂馆舍之外,还有娱乐室、游泳池、演武场、蹴鞠场、羽毛球场、单杠双杠等文娱体育设施,总体来说陈旭是几乎完全照搬了后世大大学的格局,然后又融合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君子六艺需要的项目。
  整体来说,这个占地规模比蹴鞠商业广场还大数倍的建筑群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其实建筑体量要小的多,而且也都是因地制宜,挖出来的土石就地堆砌成为假山,构成一个按照震泽山川形式的巨大园林式结构。
  看着沙盘,听着胡宽用竹竿指着挨着讲述所有建筑的结构和作用,始皇帝和一群官员都听的意乱神迷,因为从来就没有人想到过陈旭的计划会是如此庞大和精细,大到每一栋建筑,小到每一条小路,几乎都规划的面面俱到,甚至哪些地方要栽什么花草都有标志,一块一块的小木牌插在沙土上,上面写着桂树、松柏、竹林等等等等。
  而经过近两个月策划的这幅沙盘规划图,也彻底征服了秦始皇和所有前来观摩听讲的官员。
  奠基开工仪式完成半个时辰过之后,秦始皇听完胡宽的规划讲解之后摆驾回宫,文武百官也都四散而去,上差的上差回家的回家。
  陈旭最后视察了一遍工地,又叮嘱胡宽和一群工程负责人几句之后才爬上马车离开。
  “真特么累,老子才二十一好吧,怎么就会腰酸背疼?”陈旭捶捶自己的腰杆吩咐马夫去开业还没多久的济善堂国医馆。
  济善堂已经开业一个多月了,同样仿照卫生院设置了急诊室、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产科、针灸科、理疗科等等科室,临街还有一间专门的药铺。
  医院开业之后,在方晟的四处奔走和徐福明里暗里的帮助下,先后从民间和卫生院太医院挖来了十多位医术高明的医士和熟练的护士,然后又招募了一些学徒和帮工,陈旭大把的钱砸下去,很快就将医院的架子搭建起来开门营业,为了尽快打出名气,陈旭不仅让人在咸阳都市报上专门打了一条广告,还在几条比较热门的公家车上喷涂医院的广告,就像后世治疗不孕不育的骗子医院一样到处宣传,很快整个咸阳内外的民众都知道在城东多了一家大型的医馆,而且里面的医士许多都是太医,医术高明,而且还听说医院看病吃药都便宜,于是很多病人都慕名而来,因此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济善堂的名声已经传的咸阳家喻户晓。


第1102章 不正经的按摩室
  普通病人来济善堂主要是治病,但还有很多人来不是看病,是来体验神奇的按摩、刮痧和拔火罐。
  理疗科是济善堂最为特殊的一个科室,以前从未听说过,里面不看病不吃药,而是用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通过推拿刮摩经络穴位或者在身上吸一个竹筒或者玻璃罐来治病,而且还别说,许多腰酸背疼浑身不舒服的病人经过治疗之后都觉得浑身轻松无比,连失眠多梦的人都感觉睡觉安稳香甜了许多,因此随着不断的口口相传,济善堂理疗科已经成为了一张特色名片,许多王侯公卿都慕名而来体验。
  陈旭来到济善堂的时候,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各个科室已经人满为患,每个病人前来看病,都需要先在服务台咨询领取一张挂号单,然后到对应的科室诊断治疗,挂号不收钱,但看病抓药都要收钱,不过收的也不贵,能够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就行。
  至于发财,那是不可能的,陈旭没想发财,就连所有的医士也没有觉得要通过看病来敛财致富,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秉承着治病救人的理念钻研医术,希望能够解除人类的疾患。
  华夏传承数千年,历代中医大家们身上无不闪烁着人性和道德的光辉。
  而医者父母心,就是清河侯提出的又一个让所有医道方士都崇尚的理念。
  医馆的模式还是陈旭照搬的后世医院的方法。
  总之,穿越过来之后,陈旭就是不断的在将后世的各种东西复制到大秦,然后与之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只不过医生不是后世的医生,从人格上来说,这个贫瘠而蛮荒的时代,人格和道德的高度远远高于后世,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