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贲必然会有所反应,但我观察王贲却没有丝毫的动静,按照我对王贲的了解,他如果知道必然会及早处置这件事,绝对不会继续拖延下去……王贲和王翦不一样,王翦善用谋略,但王贲却喜欢堂堂正正用兵,要比王翦的心思简单通透的多!”
“那您说如果通武侯不知道这件事,他最后会如何应对?”水轻柔仍旧还有许多疑惑。
“我猜想他会要求皇帝将王离和诸多参与此事的将卒捉拿回京问罪!”陈旭想了一下说。
“朝堂之事轻柔不懂,但此事让我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师尊曾言:坐而忘言,心潮起伏皆法念。世间万物皆都因果纠缠息息相关,夫君这件事恐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水轻柔满脸担忧的看着陈旭说。
“灾难?!”陈旭愣了一下,然后脸色也慢慢变得的极其严肃认真,思虑许久之后微微摇头,“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这件事我也放任听之任之,则改革大秦之事将会异常艰难,你知我心思,因此此事我必须去做,即便是得罪王氏,得罪皇帝也在所不惜,华夏好不容易有了如今欣欣向荣之势,我必然不会退缩,夜深了,你先去安睡,我需要把奏书整理完毕!”
“我去帮夫君泡一壶热茶来!”水轻柔从陈旭怀中站起来,提着灯笼出门去泡茶,很快端着茶水进来,又关切叮嘱几句之后才离去。
一夜无话,第二天陈旭上朝归来,发现马腾已经带着一群仆从回到清河别院,与之同行的还有一个身穿精美裘服,身高约一米七五,鼻直口阔略有些英武之气的青年,约莫二十五六岁,不过神情疲惫同样有仆仆风尘之色。
“拜见侯爷!”
“太原杨真拜见侯爷!”
等到陈旭马车停稳之后,李归、马腾和青年赶紧上前迎接,特别是杨真,虽然满脸的疲倦和劳累,脸上还顶着俩黑眼圈,但看得出来已经激动的快站不稳了。
如果不是认识马腾,他这一辈子都没机会和名满天下的清河侯有如此亲近的机会。
“免礼,平安回来就好,随我去书房!”陈旭微笑点头,带着马腾、杨重和李归三人径直去后院书房,侍女泡茶之后退去关上房门。
“侯爷,此次幸不辱命,制作砚台的河泥我们已经找到几种,经过工匠筛选制作的砚台样品带回来几个,您看一下!”马腾不及喝茶就从一个随身的牛皮挎包之中接二连三拿出来四五个或圆或方的陶制砚台放在茶几上,颜色有黄有黑都不一样。
陈旭挨着拿起几块砚台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和石质的砚台差别非常大,并没有好砚台那种细腻润滑的感觉,不过沉重异常,轻轻碰撞有金玉撞击的清脆声音,和石头有几分相似。
后世流传有四大名砚,澄泥砚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澄泥砚也是唯一用制陶方法烧制出来的砚台,其余的砚台都是用石头慢慢琢磨雕刻而成的。
如今笔墨纸砚已经开始大规模流行,砚台也成为了文化人写字不可缺少的物件儿,但对于笔墨纸砚的要求却都不是太高,也高不了,毕竟各种书法美术都才隐隐有兴起的苗头而已,远不如发展到唐宋明清时期那么繁华多样,因此对于砚台陈旭也并没有打算做的多精致多好,能用就行,一块上好的石质砚台如今也才卖几十数百钱,而此次去寻找制作澄泥砚,也不过是陈旭用于掩人耳目的借口而已。
“嗯,这些砚台都制作的不错,但还不够精细,烧制的火候和方法估计也不太对,开春之后你安排人再去一趟,多多试验,要把这泥沙砚台烧制的和石质砚台差不多那就算成功了!”陈旭把最后一块砚台放下之后说。
“是是,侯爷放心,开春之后腾带人再去汾水寻找好的泥沙,安排好的工匠进行试验!”马腾赶紧点头。
“在寻找泥沙制作砚台的过程中可曾遇到过困难!”陈旭点点头问。
“回侯爷,此次还算顺利,特别是遇到杨兄之后,有他带路引荐当地熟知地理的官吏和匠工,很快就找到了好几处细腻的河泥,经过淘洗沉淀之后烧制出来砚台都还合用,当地不少名士使用之后都大为赞赏,有人得知是侯爷制作的砚台,还想花大价钱购买……”
马腾把寻找制作砚台的事大致讲述了一遍,陈旭听完之后这才转头看着忐忑激动的杨真,“我听闻你和前郎中令杨桐杨公是族亲?”
杨真激动的赶紧站起来行礼说:“是,杨公与我祖父是族兄,还未出五服!”
“呵呵,看来真的还是熟人了,我与杨公曾同殿上朝两年,算是非常熟识,既然是杨公之后,你以后见我也勿用拘束,论年岁你和马腾还长我几岁,平日尽可以平辈相交!”陈旭笑着说。
“不敢不敢,侯爷与族祖杨公才是平辈,真岂敢平辈论处……以后……以后……”
“瞎扯八道,本侯才二十来岁,杨公都七老八十了,本侯如何就和杨公是平辈了!”陈旭哭笑不得的打断杨真的话,一边喝茶一边说,“自从杨公辞归之后已经数年不见,不知杨公近况如何?”
“回侯爷,族祖身体尚好,只是年迈不能远行,不然这次会随真一起来咸阳拜见侯爷!”
“那就好,路途遥远还是不要折腾了,等有空本侯去太原,自当前去拜访杨公,这次本侯寻找河泥制作砚台之事还要多谢杨兄帮忙,此次来咸阳可暂住在本侯府上,勿要太过拘束,吃喝用度皆都不用操心!”
“岂敢打扰侯爷,真来的路上已经和腾兄约好,此次来咸阳吃喝玩耍皆都由他开销,嘿嘿!”
“侯爷,招待杨兄之事就交给我吧,免得打搅侯爷和诸位侯妃的生活!”马腾笑着拱手。
“如此也好,马腾和蒙云等人混的熟,吃喝嫖赌也适合你们这些人的心性,听闻你家开了许多煤矿……”
东扯西拉一番交谈,杨真作为一个富二代和标准的纨绔,在熟悉了陈旭的性格和风格之后很快就放开了紧张拘束的心情和陈旭谈笑起来,十多分钟之后陈旭让马腾提前离开去安排随行的匠工仆从,然后留下杨真和李归两人。
第1118章 清河侯的目的
“杨真,本侯问你,去岁三月中旬发生在雁门关的事你清不清楚,又知道多少?”陈旭的脸色慢慢变的严肃起来。
“杨真,此事你要好好回答,某这次就是奉侯爷之命前去打探雁门关之事,其中许多事我都已经打探清楚,马腾烧制砚台只是遮人耳目而已,你上次在曲园喝醉之后言说赵地许多豪强商贾等暗中筹资打造兵刃准备起兵谋反,是否属实?”李归坐在旁边低声呵斥。
“啊?!”杨真轻松的心情瞬间感觉被一桶冰水当头浇下,一股恐惧一下子从头顶凉透到脚底板,连菊花一下子都收紧了。
陈旭问过之后就不再开口,李归也带着面具如同一尊杀神坐在旁边,杨真感觉如同坠入了冰窖一般,那次喝醉之后的事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李归询问的事他还真的知道一些,因为这些事在赵地一些豪强当中并非秘密,只是外人和民间不知道而已,但此时被当面揭穿,杨真感觉一下有大祸临头的绝望感。
“侯……侯爷,我们……我们并未参与谋反之事,只是一次酒宴上听几位前辈暗中说起,真听的只言片语,当不得真也!”
杨真在呆滞许久之后噗通一声就跪在了陈旭面前伏地求饶,脸色苍白浑身虚汗如浆,瞬间就浸透了后背。
“起来说话,既然杨公还健在,即便是赵地有人想聚众谋反想来你们杨氏也定然不会参加,本侯也不想管这些事,而是听闻武城侯王离指使兵卒捣毁靖边寺之后惹起雁门诸地民众的愤怒,如今已经有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本侯身为大秦左相,对此事不能不管不问,因此才安排马腾等人乔装前去雁门附近打探,既然你知晓其中内幕,也勿要隐瞒,将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详细道来,本侯自然会判断处置,你杨氏没有参加叛乱,也勿用紧张!”
陈旭一番话说出来,杨真这才感觉灵魂慢慢归窍,浑身哆嗦手软脚软用力几次才爬起来,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使劲儿喘息,许久之后才颤抖着开始讲述说知道的关于雁门关事件的一切消息。
半个小时之后,杨真终于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说完。
“侯爷,真说的句句属实,绝对不敢有半分欺瞒,此事在太原和雁门两郡早已闹的沸沸扬扬,武城侯纵容兵卒捣毁靖边寺,坏李牧将军神像,和当地官员相互勾结打压百姓,被抓住杀头的大部分都是当地豪强名士,我杨氏身为当地望族,也深陷其中逃不脱清白,要不是家中还有钱财来往通融,不然有两位族叔都要被杀头……侯爷,您身为大秦左相,又是仙家弟子,您可否为我赵国百姓做主……”
既然已经全部说完,杨重此时的心情竟然安宁下来,虽然他不知道陈旭为什么要暗中调查这件事,但听语气并非是要找麻烦的样子,因此说话的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
“如今大秦一统天下,何来赵国?”陈旭眉头微微一拧,而杨真则惊恐的差点儿崩溃,哆嗦着开口说:“侯爷恕罪,是真口不择言,但我等雁门诸地的百姓真的没想起兵造反,皆都是武城侯所逼也!”
“嗯,此事武城侯的确犯下大错,本侯既然知晓也不能不管,但要为你赵地百姓做主,光靠我不行,此事我已经私下询问过许多当朝大臣,无人愿意得罪通武侯和武城侯,听闻燕赵之地男儿皆都是英雄豪杰,杨真,本侯问你,你可敢与本侯上朝面见皇帝,把此事原原本本讲出来……”
“啊?!”杨真一个大大的哆嗦差点儿从椅子上滑落到地上。
“你可知道本侯为何要暗中派人前去调查雁门之事?那是因为如今来往于雁门的书信都被当地官员严密把持监控,关于雁门之事根本就无法通传到咸阳,民间对此事几乎一无所知,而武城侯的家世你也知道,一门三位武侯,横扫天下的功勋无人能及,要想动他,就必须准备充足,逼迫陛下不得不出手……”
“逼迫皇……皇帝……”杨真牙齿磕的停不下来。
“不错,只有这样此事才能最终大白于天下,没有足够的压力,陛下不可能惩罚武城侯,那些死伤的百姓也无法伸冤昭雪,如若继续拖延下去,你口中的那些豪强商贾最终忍不住起兵反叛,引来的必然是陛下的雷霆怒火,数十万大军碾压之下,你们赵地好不容易恢复的一丝元气必然会被碾成灰烬,数十上百万人遭受刀兵之灾家破人亡,因此想要挽救赵地同胞,你就要勇敢的站出来,不然本侯也想帮你们也无能为力,本侯虽然是仙家弟子,但毕竟在朝中也独木难支……”
“侯爷,您真的愿意帮助我们对抗武城侯?”杨真哆嗦着站起来。
“赵国已经没有了,任何反抗都只是徒劳无功而已,最终只是多添许多死人罢了,本侯不忍看到赵地生灵涂炭,你应该清楚武城侯的实力,他不光掌控西北四万精锐马卒,还深得始皇帝信任,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理由是无法撼动他的,本侯想帮你们,但也需要你们自己努力,一旦起兵反叛,那便是死路一条,本侯到时候也救不得你们!”
“大丈夫死则死尔,侯……侯爷,您说我该怎么做?”杨真犹豫许久之后咬咬牙点头。
“明日本侯会上朝提及此事,到时候宣你入朝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全部讲出来,记住,你要说此事是前郎中令杨桐特意让你到咸阳来找我的……”
陈旭仔细叮嘱杨真一番,知道杨真全部记住之后,这才让李归把杨真带出去洗漱休息。
杨桐虽然如今已经不在朝堂,但毕竟是三朝老臣,而且还是当初的九卿之列,身份地位非同小可,如果用他的名义将此事挑拨出来,在朝堂之上必然还会得到许多支持。
王氏固然势大,而且得皇帝的信任,但这个时代的人也并非都是惧怕权势之辈,特别是那些大夫,逼急了连皇帝都敢骂,王离做的这件天怒人怨的事许多人绝对会跳出来要求惩办,有些一根筋的愤官才不会在乎权势呢,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信仰和名声,和蒙毅冯去疾这些官痞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倏忽之间又是一天过去,呼啸一夜的寒风之后,一场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开始飘落。
天亮时分,随着寅时中的钟声敲响,咸阳城四门大开,无数等待排队的民众如同往常一样接受兵卒的检验进出城门。
而路边的许多食舍和早点食摊也都开始忙碌,公交马车也已经在叮叮当当的铃声中在大街小巷穿梭,买报的报童也背着挎包在呼喊着卖报卖报,诸多官吏也都洗漱吃喝完毕乘坐车马去上朝和上差。
整个咸阳的一切,与往日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多了一场冬雪而已。
一辆四辔的马车在车夫的呵斥下嘚嘚从城西门而入,数十个虎背熊腰身穿皮甲的侍卫前呼后拥,守门的禁军没有任何检查便赶紧行礼放行,马车顺着落满寸余厚积雪的西门大街直奔咸阳宫朝议大殿而去。
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朝议大殿门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一如往日陆续乘车而来,各种各样的马车在划线的停车区停下,互相拱手问好之后三三两两结伴低声交谈着走进朝议大殿。
陈旭从马车上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略带英武气质但却脸色苍白的青年,许多官员都惊奇不已,拱手问好的同时不停上下打量这个相貌陌生而且微微打着摆子的年轻人。
“勿用紧张!”陈旭微笑着拍了拍杨真的肩膀,对着四周围观的一群官员说:“今日给诸位介绍一位九卿之后!”
“九卿之后……”一群官员皆都愣了一下,许多人看杨真的态度也瞬间柔和了许多。
“这位相貌堂堂的郎君乃是前郎中令杨桐杨公的嫡亲后辈,名叫杨真。”
一群官员恍然大悟,有些官员还对着杨真拱手施礼:“原来是杨公后人,失敬失敬!”
“不敢不敢,杨真见过诸位大人和前辈!”杨真赶紧挨着还礼,心情更加的忐忑和无助,感觉眼前这群人就像一群猛虎一般环伺四周,要把他撕成粉碎一般。
今日一切已经被陈旭安排好了,无论以后结果如何,他们杨氏都已经和陈旭绑在了一起,而陈旭,就是要借他之口,用杨桐九卿和三朝元老的身份,将雁门关之事彻底从阴暗之中亮出来,让天下人了解这场冲突,以此推动自己改革大秦军队的目的。
未来如何杨真不知道,但他胆敢不配合,估计陈旭第一个就会拿杨氏开刀,以陈旭如今的江湖和朝堂地位,要弄一个已经辞职回家养老的九卿,简直易如反掌,杨真兴冲冲跑了上千里来咸阳巴结陈旭,没想到见面就给他一个大彩蛋,一桶冷水将他浇入了地狱之中。
雁门关事件积怨成怒,如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果不能将军队的架构和管理更加细化,将士依旧如同帝王私兵一般没有太多国家观念,当兵只为官爵和封赏等目标,那么这种军队迟早是要出问题的,何况有王离这种基本上空学一身兵法却依靠祖上荫庇上位的纨绔子弟掌控军队,以后军心只会更加涣散,而雁门关这种事皇帝又置之不理的话,民众和朝廷的对抗也只会越来越强烈,积怨也会越来越深。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山都是积累到了无法掩盖的地步才爆发出来的。
杨真跟在陈旭身后,身边围着一大群官员一边走一边询问回乡养老的杨桐的境况,而杨真一边回答,看着一步一步越来越近威严无比的朝议大殿的大门,心里越发发憷,仿佛这就是一道鬼门关,一旦踏进去就将万劫不复。
因为只要他开口,得罪的就是大秦最顶级的贵族王氏。
杨真一步一步,迈着如同魔鬼的步伐,战战兢兢看着前面的谈笑风声的青年的背影,苦涩的心竟然慢慢平静下来。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得罪清河侯,估计比得罪王氏更加可怕,眼下已经走到这一步,除开义无反顾之外,再也找不到另一条路可走。
杨氏,或者说自家那个已经老的快入土的族祖父杨桐,已经成为了清河侯对抗王氏的第一张挡箭牌。
挡不挡得住无所谓,主要是必须有这样一件东西拿在手上,这场战斗才显得比较正规。
文物百官脱履上殿,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杨真被留在朝议大殿门口,陈旭也没脱鞋施然走进威严肃穆的大殿之中,已经坐好的官员全都在暗自琢磨或者低头窃窃私语,猜测今天清河侯把杨桐的孙子带来上朝的目的。
第1119章 撕开幕布
“当~~~”卯时初刻钟声响起。
“陛下上朝~~”随着谒者一声长喝,秦始皇如同往日一般在宫人和内侍的陪同下准时从后殿而出。
“恭迎陛下~”文武百官齐声拱手弯腰。
“诸位爱卿免礼,请坐!”秦始皇走到自己的龙椅前面,眼神扫过整个大殿之后大袖一摆坐下。
“谢陛下~”一阵椅子玉佩碰撞的声音之后,文武百官坐好,朝堂之上迅速安静下来。
“今日天降大雪,诸位爱卿有事早奏,处置完毕回家烤火取暖,免得冻坏了身体!”秦始皇脸色平静的开口。
朝堂议政,一般都是处置全国各地一些很重大的事务和朝堂政令,而日常奏书三省六部个各府衙官员都会根据中书省和皇帝的批复按照程序处置,一般不会像以前一样事无巨细都要拿到朝堂上来讨论处理,因此现在的早朝和午朝时间要比以前短了很多,只要没有重大事务,一般个把小时也就搞定散朝,文武百官各自会自己的署衙该干啥干啥去,而像陈旭这种大部分时间就会翘班回家陪老婆或者干别的事,反正整个大秦除开皇帝之外,谁都没办法管他。
不过整个朝廷如此上差的也只有陈旭一个人而已,别的官员身份还没强大到他的地位,没有太乙仙尊做后盾,只能老老实实上差,包括冯去疾和蒙毅,一般散朝之后都窝在自己的府衙办公。
往日朝堂议政,都是六部官员奏事,中书省配合讨论,皇帝最后一锤定音解决方案,但今天,六部官员皆都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全都齐刷刷转头看着陈旭,而冯去疾和蒙毅两位上卿则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如同老僧入定没有任何动作。
满朝文武的眼神有若指明灯一般,皇帝自然而然的也把眼神落在了陈旭身上。
“少师今日可有要事奏报?”秦始皇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
“陛下,臣的确有要事奏报!”陈旭站起来对着皇帝拱手行礼。
“少师请讲!”秦始皇微微点头。
“昨日有前郎中令杨桐族孙杨真从太原郡而来,给臣带来一个重大消息,言说太原雁门两郡有民众和豪强勾结意图起兵谋反!”
“哗~~”
陈旭话音未落,朝堂之上瞬间响起一阵骚动和喧哗,就连蒙毅和冯去疾都一起抬头看着陈旭,脸上充满了愕然。
“谋反?”皇帝也愣了一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少师可有证据?”
“陛下,兹事体大,臣也不敢擅自做主,因此今日上朝将杨真已经带来,此时就在大殿之外等候,陛下可宣杨真上殿询问详细始末!”陈旭再次拱手。
“宣杨真!”秦始皇声音威严的开口。
“宣杨真上殿~”
“宣~杨真~上殿~~”
随着几声谒者通传,很快杨真就跟着两个守在门口的禁军进入大殿。
大殿长达二十余丈,虽然是白天,但卯时刚刚天亮不久,大殿之上还挂着点亮的玻璃灯笼,地面铺着黑色地砖,几根盘绕着张牙舞爪的苍龙巨柱,四周遮挡寒风的布幔,整个朝议大殿之上尽皆玄色,威严中透露着无比的压抑,直叫人感受到一股无法呼吸的沉重感。
杨真脸色苍白浑身虚汗,慢慢走到距离始皇帝十丈距离跪下伏拜,“草民杨真拜见始皇帝!”
“免礼,请起来说话!”秦始皇微微抬手,杨真哆哆嗦嗦从地上站起来。
“方才少师言说杨令公让你来咸阳通报,太原雁门两郡有平民豪强意图起兵谋反,此事可否属实?”
秦始皇低沉的声音带着一股萧杀之意,整个朝议大殿之上文武百官都情不自禁的微微打了一个哆嗦,杨真更是不堪,双腿一软差点儿就坐地上去了。
“杨真,陛下问你,无需害怕,将你昨日告诉本侯之事原原本本讲出来便好,杨公乃是大秦三朝老臣,让你来京师通报此事,无论结果如何陛下都不会怪罪!”陈旭转身看着杨重安慰说。
“少师说的不错,杨真,你把杨令公所说之事一五一十细细道来,朕要看看是何人胆敢谋反乱我大秦江山社稷,项氏下场近在眼前,朕会让他们知道,犯上作乱只有死路一条……”秦始皇脸色冷峻的开口。
“是,陛下,事情是如此这般,去岁三月上巳节之后,赵地数千民众聚集在雁门关附近踏青扫墓,祭拜李牧将军……”
杨真把昨日陈旭对他仔细叮咛的一番话慢慢讲述出来,从雁门关之事开始,一直讲到目前雁门关附近民众因怒生怨开始暗中纠集准备起兵反抗,而随着杨真的讲述,整个朝堂之上越来越安静,文武百官几乎都屏声静气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安静之中除开杨真说话的声音,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