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6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耻。
  华夏封建王朝传承两千余年,各种英明神武的帝王不多,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辈,甚至还有宋徽宗和朱由校这些玩书法木工的帝王,简直堪称奇葩。
  因此华夏要长盛不衰,光靠教育帝王做明君是不行的,还需要另一种更好的制度,让君权、臣权、民权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然后通过一部宪法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世代遵守。
  这个方法在大秦之后的朝代可能都无法推行,但在大秦这个律法森严的时代,还是极有可能成功的。
  宪政,以前陈旭不过是偶尔有过几次些微的念头而已,但现在见证了子婴性情的变化,让他突然有了一种很迫切很冲动的感觉。


第1497章 斗志和希望
  ……
  “聿~~”
  在陈旭的胡思乱想之中,马车驶出皇宫,然而没走多远,就被当街一个人拦下。
  “何人胆敢阻挡太师车驾!”一群侍卫瞬间抽刀摘弩虎视眈眈。
  “某乃御史大夫府上管事,我家老爷请清河侯去一趟三味茶舍喝茶赏春!”来人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礼。
  陈旭探出头来瞅了一眼,的确是蒙毅府上的管事,询问几句,得知是去清河别院没找到才追到皇宫来的,于是吩咐驱车去三味茶舍。
  蒙毅不会轻易请客,莫说吃酒了,喝茶都很少,一是这个号称貔貅卿侯的老丈人的确吝啬,二是为了避嫌,两个实权上卿整日勾勾搭搭会让人想法太多,因此没有重要公务几乎所有的实权大臣没事都几乎不串门,串门也是同系统内来往,很少有跨部门密切交往的。
  看来是蒙毅的确有事要和自己商量。
  而陈旭也觉得最近要和蒙毅深入交流一下后续的安排了,毕竟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上巳节了。
  皇帝最后一次巡游,事关大秦的未来。
  顺东方道至洛阳,转道宛城走东方道到达南郡,乘船去洞庭湖巡视长沙、江西,再在鄱阳湖乘船顺大江而下去广陵,而后去巡视吴中、杭州、句章,乘坐新式大海船登舟山群岛之后去闽中和广东广西,再乘船回转径直去琅琊港,换车马经琅琊、齐郡、钜鹿、河间、广阳、渔阳等郡,最后沿长城巡视之后经雁门关回咸阳。
  这是始皇帝亲自指着大秦地图和陈旭喝茶时候说的巡游路线,几乎和陈旭上次巡视坦途工程的路线基本重合,而通过始皇帝的这个安排,也看得出来他内心的想法,绝对不是巧合。
  上次陈旭一路游山玩水的吃喝视察,经过报纸和民间大肆宣传之后导致始皇帝有些心里痒痒难耐,虽然明知道陈旭反对他巡游天下浪费民力,但还是忍不住要出门游玩一趟。
  作为帝王,巡视自己的领地本是旧例,何况征服岭南之后,始皇帝还从未巡视过,这次巡游在满朝文武和天下臣民看来,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始皇帝这次巡游陈旭也并没有反对和阻拦,历史虽然一直在不停的改变,但重要的事件还是无法阻挡,而且一旦强行阻挡也会造成更加无法推测和预料的后果。
  而始皇帝这一次巡游,也是历史上秦大大最后一次出巡,而且也是生命的结束,而宁静的大秦也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埋下垮塌崩溃的祸端。
  既然无法阻挡也无法预测,那么最好就是按照历史的走向去一步一步安排化解,至少这样还有一些心里准备。
  按照历史记载,这次始皇帝出巡的最大的变故或许就在钜鹿郡的沙丘。
  而沙丘陈旭早在数年前便已经安排人前去打探过了,乃是巨鹿县城外一处荒滩,这里依山背水地势开阔,东南方便是巨鹿县城,的确是一个驻扎行辕的好地方,按照历史记载,始皇帝就是巡游至沙丘之时暴病而亡,然后就出现了赵高李斯胡亥矫诏之事,然后大秦就开始完蛋了。
  既然早已知晓历史节点,陈旭自然要早做准备,不仅提前打探,更是早早便做了一些暗中安排,在巨鹿县留下了许多后手。
  而这次一旦陪同始皇帝出游,路上许多事便无法亲自去安排,更需要早早安排妥当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给虞无涯的信自然是经过陈旭推测的时间,让虞无涯提前带领两千陆战队少年乔装成为形形色色商队或者民夫等先去琅琊通往沙丘的沿途密布监控,等始皇帝到达沙丘之后,埋伏在行辕附近。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若到时候真的始皇崩驾,有人图谋不轨,只要点燃一枚炮仗就行了。
  两千杆步枪加上万枚手榴弹还有十门小型火炮,碾压数千随行的禁军绝对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更何况还有陈旭自己和蒙毅这些随行的上卿,即便是皇帝崩驾,禁军应该也能稳定下来,战争只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能不用就不用,不然会提前暴露陈旭暗中隐藏的力量,即便是成功,也会引起许多王侯公卿的质疑,也会引发民间的各种猜测和动荡不安。
  在这件事上,陈旭绝对是深谋远虑,几乎从穿越开始便在谋划,而如今将近十年过去,也终于到了即将揭幕的时刻。
  这一场演出,最后到底是什么结局,陈旭虽然忐忑,但也充满了斗志和希望。
  一举刚死胡亥集团,彻底扭转乾坤,为大秦续命,让华夏避免一次巨大的浩劫,一旦成功,则大秦将真正拉开统治全球的序幕,未来一片灿烂光明。
  ……
  三味茶舍,是咸阳最早的茶舍之一。
  幕后主人是依靠茶叶生意快速成长起来的南阳水氏。
  当初的水氏不过是宛城一个还算出名的商贾,暗中与六国贵族有过密切的来往,公孙北雁的家族与水氏渊源很深,不然水轻柔和公孙北雁也不会从小相识而且情同姐妹。
  但自从傍上陈旭之后,水氏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依靠独门茶叶生意,短短几年便垄断了大秦主要的茶叶渠道,茶铺开遍上百个郡县,而且还依托清河商店的人气和优势,占据了几乎大半的茶叶销售量,陆续推出了好几种不同产地的茶叶和品牌,再加上水氏还是当初华夏钱庄八个原始股东之一,虽然当初只投入了十万钱,眼下按照股份来计算,怕是身家也有上千万之巨了,百倍利润,也只有开银行才能有这样抢钱的功效。
  不过水氏本来本不是世代经商,生意头脑和能力自然不能跟范氏温氏这些商贾世家相提并论,如今在大秦虽然也能划入顶级富豪行列,但距离最顶级的一群体差距还比较大,而且因为水轻柔的屡屡告诫,水氏平日也一直比较低调。
  这间三味茶舍当初是陈旭指点水氏开设的,目的就是用来私下联络商谈一些事情。
  陈旭到达茶舍之后,很快就有早已等待的蒙府仆从带路,弯弯绕绕来到一处安静的小院子。
  “你等守在门外!”陈旭吩咐一群侍卫留下之后走进院子,就看见只有蒙毅一个人穿着简单的便服正坐在一棵梨树下喝茶等待。
  “小婿拜见岳丈!”虽然身份高一大截,但礼不可废,陈旭还是恭恭敬敬对着蒙毅拱手行礼。
  “坐吧,等你大半个时辰了,如何才来?”蒙毅也站起来胡乱拱了一下手,脸色明显十分不爽。
  “刚去了皇宫一趟,出门遇到岳丈府上的管事,马不停蹄就来了,岳丈何事如此着急寻我来商量?”
  陈旭一屁股坐在来,自来熟的给自己倒上一杯热茶。
  “陛下召见?”蒙毅微微点头询问。
  “非是,是去长公子府拜访,顺便考校一下子婴殿下的学问!”陈旭吹着茶水摇头解释。
  “哼,你这老师当的也挺勤奋,没见你这么巴结的往老夫府上跑?”蒙毅冷哼一声翻白眼儿。
  “蒙氏有人能当皇帝吗?”陈旭也翻白眼儿。
  蒙毅手一抖热茶浇了一腿,脸皮抽抽着一边抖水一边哼哼说:“别以为顶了少师的名头,就能掌控将来的储君,最近听闻陛下似乎在给子婴寻一门亲事,而且联姻的对象都是一些闲散勋贵,怕是未来变数还很大,所以你莫要得意的太早,而且老夫私下还听闻,子婴对你一肚子怨气,许久都没去府上拜访上课了,怕是你再不去,这个学生就要背叛师门了!”
  “岳丈想多了,子婴不过是因为我不同意他和虞姬的婚事有些芥蒂而已,未来大秦的储君岂能如此儿女情长,今日进宫就是提点他一番,若是不知悔改,小婿辞去少师又如何!”陈旭轻描淡写的开口。
  蒙毅愣了一下,放下茶杯直勾勾的看着陈旭:“你真的如此想?”
  “自然,子婴不过是陛下皇长孙,中间还有十多位公子未曾分封,长公子也一直都留在咸阳,因此陛下肯定不会跨代立下储君,这于理不合,但陛下心思素难捉摸,我这个少师当初本就封的有些莫名其妙,陛下也不一定就是想让我教一个储君出来,不过是为了堵住王侯公卿和满朝文武的嘴而已,毕竟不立储君也会惹人诟病!”
  “唔,你这个说法也有些道理……”蒙毅脸色慢慢认真下来,揪着胡须微微思忖片刻之后说:“也罢,此事暂且不提,今日老夫请贤婿前来,一是沟通一下赵亥最近的举动,二就是上巳节转眼及至,陛下马上就要出门巡游,而你当初所说的九年大劫也越来越近,需要妥善安排,千万不能到时乱了阵脚。”
  看见蒙毅说到正事,陈旭的态度也认真起来,两人针对各自打听到的消息交换了一下意见,发现除开王离因为摔伤不能率兵征讨安息之外,剩下的也没多少有价值的内容。


第1498章 纠结的人选
  “上次陛下说要复起王离领兵出战,我还以为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没想到他们竟然会想出这么一个苦肉计出来,王离死皮赖脸留在京师,打算已经非常明确,肯定是想某一个京师的禁军职务,岳父大人还是要多多留心!”
  “老夫自然知道,但有些事并非预料就能防备,禁军的地位太过敏感,实际上我们这些外臣很难插手,而且胡乱插手甚至还会让陛下起疑!”
  “那岳丈上次还信誓旦旦表示能够阻止王离?”陈旭瞬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诡异感觉。
  “老夫不如此说,你如何会自告奋勇去对付陆嚣!”蒙毅干笑。
  陈旭:……
  “不过你也别以为蒙氏没有使力,陛下决心复起王离担任征讨安息的统帅就是大兄进言的结果,可惜被他们化解了而已,有些事只能暗中去做,岂能明目张胆,不过眼下你已经策反陆嚣,除非王离能够担任卫尉禁军统帅,否则无法抗衡陆嚣的命令,更何况陛下马上就要巡游出京,朝堂政务会如同以前一样交与冯去疾,所有军政安排和官职升迁都将被拖延许久,更何况是禁军统领之职,所以短时间王离依旧还是闲职,等巡游回来再做安排吧,老夫感觉无需太过紧张!”蒙毅说的笃定而且轻描淡写。
  陈旭有些无语,但也不想将始皇帝或许就会在这次巡游途中暴毙的事情说出来,毕竟这件事很诡异,而且陈旭也不完全相信蒙毅的人品,这货对始皇帝一根筋的忠诚,难保他知道之后不出一些幺蛾子,导致所有的谋划都打了水漂。
  陈旭的目的是给大秦续命,救始皇帝是顺带,能救则救,不能救也就罢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死过一次的他对于死已经有了一种很奇怪的领悟。
  说不定始皇帝在这边挂了,也会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活蹦乱跳的送外卖。
  因此陈旭和蒙毅眼下有共同的利益,但绝对没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有些事还是自己能够掌控最好。
  “陛下巡游之事已成定局,一旦离开京师,所有的变故都可能发生在路途之上,如若陛下遭遇不测,但又没有立下储君,而赵亥胡亥又可能会谋朝篡位,这才是我们要面对的最大危机,因此京师一定要能够掌控在手,到时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上次给靖武侯送过一份密书,不知靖武侯可曾与岳丈说起过!”陈旭问起另外一个问题。
  “兄长已经说过,答应按照你的提议在暗中安排,不过那些玩意儿到时候真的有用?”蒙毅满脸疑惑的点头。
  “未雨绸缪而已,庙算多者胜,在没有到最后的关头,眼下我们和赵亥等人就是看谁的手段准备更加充足,至于有没有用我如何知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陈旭摇头。
  “哼,你不是算无遗策么,如果到时候没用你必须赔钱,你可知道光做这东西花了我蒙府多少钱财……”蒙毅说话之时胡须眉毛都在抖抖,看样子的确是花了不少钱财心疼的有些厉害。
  “岳丈又可知为了应付这件事,小婿我又花了多少钱财……”陈旭眼皮都不抬慢慢张开一只手。
  “五十万?”蒙毅放下茶杯。
  陈旭翻白眼儿。
  “五百万?”蒙毅脸皮轻轻抖了一下。
  “至少是五千万!”陈旭慢条斯理的开口,然后端起茶杯润润喉咙。
  “所以岳丈花的那点儿钱财完全不值得说出来,我早就说了,陛下这次大劫若是我们不能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一旦胡亥矫诏登基成功坐上皇帝宝座,大秦必然剧烈动荡,天书早有警示,我不得不全力以赴,但我也希望岳丈不要抱有任何侥幸之心,虽然赵高如今已死,李斯也已经作古,但胡亥依然还是胡亥,作为陛下最小的一位公子,无论身份地位都无法服众,登基之后为稳固权势必然会大开杀戒清除异己,你蒙氏就是第一目标,而我好不容易辅佐陛下才将大秦治理的如此繁荣兴盛,也将因为动乱而烟消云散……”
  “一朝天子一朝臣,所有眼下依附你我或者是许多卿侯重臣的商贾豪绅都会遭到清算,我掌控的华夏钱庄第一个就会被胡亥赵亥等强行霸占剥夺,民间由于恐慌会大量挤兑存款,华夏钱庄破产,投资十亿的坦途计划必然半途而废,那些投入全部身家或者购买国债的平民百姓,所有的财富瞬间便会化作废纸……”
  说到这里陈旭看着蒙毅。
  “岳丈能够想象那时整个大秦的景象吗,一场繁华盛世瞬间化作万民哀嚎,盗贼并起,百业凋零,辽代凉等国必然不满胡亥,会举兵以正朝纲,失去朝廷支持,则百越西域之地也会重新陷入混乱,而刚刚和平安宁不过十年的华夏,必然再次引来兵灾血火,万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到时候即便是岳丈有保全之策,但眼下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化作烟尘,你的江西瓷器在王侯公卿中眼红者甚众,必然也保不住……”
  “砰~”蒙毅重重一拳砸在茶桌上,脸色铁青的说:“谁敢抢老夫的家产,老夫必让其家破人亡!”
  “岳丈说的不错,眼下一切权势财富,都是你我辛苦赚来的,岂容他人染指,自古成王败寇,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因此我们便丝毫不能退让,除非……”陈旭停下话头。
  “除非什么?”蒙毅追问。
  “除非是你愿意投靠胡亥……”陈旭一字一句的说。
  “你什么意思?”蒙毅直勾勾看着陈旭。
  “嘿嘿,我只是私下给岳丈出一个主意而已,权势财富总是与身份地位相匹配的,若是不能匹配,那便会有人心中不满,岳丈如今位居上卿,家财万缗,这都是胡亥等人恐惧和嫉妒的地方,若是岳丈投靠胡亥,支持他篡位登基,将来必然还是得享荣华富贵,甚至还能更进一步,加爵国公,真正做到位极人臣荫蔽万世子孙……”
  “放屁,蒙氏世代忠君,岂能做乱臣贼子耶……”
  蒙毅怒视陈旭,愤怒的情绪竟然慢慢平息下来,揪着胡须思忖微微沉吟之后眼睛一瞪说,“不对,你一定是看老夫不顺眼,想把老夫从御史大夫位置上赶下去!”
  陈旭赶紧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岳丈岂能如此埋汰小婿,我不过是试探一下岳父对陛下的忠心而已!”
  “哼,若非是翁婿,老夫这瓷盏方才就砸在你的狗头上!”蒙毅冷哼一声,脸上的神情也慢慢放松下来,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说,“你方才那句话到底是何意?”
  “真没别的意思?”陈旭摇头。
  “哼,老夫非是三岁孩童,你勿要遮遮掩掩,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有何话不能讲?”蒙毅再次哼哼。
  “你保证不说出去?”陈旭定睛看着蒙毅。
  “老夫对天盟誓,今日任何言语,哪怕是大逆不道的言辞,老夫都会烂在肚子里,绝对不会透露出去半个字!”蒙毅脸色认真的点头。
  “既然岳丈如此保证,那小婿便问您一个问题,如若陛下此次真的无法逃脱大劫,而我们又完全破坏了胡亥的矫诏意图,那么我们推举哪位公子登基才能让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满意,当然,不可能人人满意,但至少要保证大部分人能够认同,不然大秦依旧还是会陷入动荡不安之中,甚至辽代凉宁等诸侯也会心生不满,导致大秦四周也无法平静,这好不容易创造的安宁生活照样会乱七八糟……”
  “这个……”蒙毅揪着胡须开始发呆,一脸纠结的表情。
  这个问题若是放在以前,必然许多人会推选扶苏。
  毕竟扶苏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于礼于法都是大秦皇帝最好的接班人,但随着陈旭改革推行的越来越多,大秦社会的认识也在最近几年快速的发生变化,在报纸和陈旭刻意的推动下,以荀子理念为基础的礼法治国现在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公卿官员还是士大夫阶层,大部分都已经接受和认同这个观念,对于治国的方略有了比较统一而清醒的认识。
  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无论是报纸还是百家论坛甚至是民间人士的交流,言必称礼法,百家门徒为了弘扬自己门派的理念,也纷纷都开始融会贯通,从别家理论中寻找观点来印证自己门派理论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以此推动各自门派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就连被视为显学第一流派的儒家,这些年也更加务实,开始弱化那些繁琐的礼乐传统,弱化上下尊卑和五伦价值,将以前秉持的君臣父子夫妻等伦常关系都开始向律法靠拢,将律法和仁德教化结合起来,推行新式的儒家理论,也就是说,眼下的儒家门徒,以荀子学派最为活跃,孟学已日渐颓废。
  但扶苏的老师,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孟子门徒,极其推崇人伦五常和尊卑礼仪,而蒙毅和许多朝廷重臣都或许隐隐约约知道一些始皇帝迟迟不愿意立扶苏为太子的原因,就是因为扶苏太过信奉儒学,虽有贤德之名,但他对法律比较排斥,这不符合大秦法术治国的传统,非常容易引起朝堂官员的争执,朝堂不宁则民间动荡,势必再次引起一轮法儒之间的较量,百家门徒必然也会卷入其中喧嚣争吵,则眼下大秦的宁静照样会陷入混乱之中。
  更何况推举扶苏,法家门徒必然不满。
  而眼前就坐了一个法家门徒的大BOSS。


第1499章 良心被狗吃了
  陈旭虽然被民间冠上了数十个开派祖师的头衔,但新法家学派却是陈旭自己亲口承认的名称,法术治国,也是陈旭一直秉持的理念,而陈旭改革最喜欢的就是改革和推行各种各样的法令。
  如今的大秦,法律数量要比李斯当政时期的法律多好几倍,不光是多,而且还更加仔细严格,力求让朝廷的每一道谕令,每一件工作,每一个官员,当然包括民间士农工商的行为皆都在各种新律法的框架之内。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是大秦都市报律法板块一直宣扬的一句话,自始至终这么多年都没消失过。
  而这句话的倡导者,就是陈旭。
  法,就是大秦一切政治生活的基础,除开皇帝外的任何人,都囊括其中无一例外。
  因此推荐扶苏上台,几乎在陈旭这里便通不过。
  至于如今咸阳剩下的十多为公子,其实在蒙毅看来都差不多,而在满朝文物看来,也没太大区别。
  主要是大秦经过上百年的法术治国之后,大量皇族都被排斥在朝堂之外,这既是为了限制皇族争权夺势,不让其他诸侯国有机可乘,也是为了避免皇族权势太大有篡位之心,过去诸侯国君防自己的族人都跟防贼似的,一旦某个王族有能力,会打仗有谋略,权势太大的时候,基本上就会发生争斗。
  信陵君魏无忌就是如此,因为太厉害了被魏王忌惮,直接夺了军权最后抑郁而终,而信陵君一死,魏国便再也没有了可以抵抗秦国的顶梁柱,很快便在秦国的攻击下不断败退,十多年之后曾经威震天下的大魏武卒也不能挽救魏国的颓势,被秦国彻底踩死。
  而这个故事若是说远一些,那就会让蒙毅都感觉到脸上无光,因为功勋卓著的蒙氏,第一次惨烈的败仗标签就是被信陵君一巴掌糊在脸上的。
  第一次五国合纵抗秦,信陵君便是最高统帅,在黄河边将蒙骜率领的秦军打的落花流水,随后更是一鼓作气追到函谷关,秦军最后还是凭借函谷关地利之险才最终挡住五国大军。
  而那一年,刚好秦庄襄王崩驾,年仅十三岁的太子政登基称秦王。
  而秦国为了摆脱五国合纵带来的巨大压力,摄政的吕不韦再次施展黄金诱惑,派人带万金去魏国离间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同时也派使者大摇大摆的去魏国恭贺魏无忌当上魏王,于是魏王对魏无忌的猜忌达到了顶峰,将其军权剥夺,魏无忌离开,五国合纵大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