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往南方的稻米麻布瓷器等要运送去西北等地,都是只能通过陆运,用车马商队慢慢往西北运送,但眼下有了大船,直接一船就运送到琅琊甚至更加北方的齐、渔阳和辽东等郡,连过长江黄河都不用等,而附加值高的瓷器、茶叶、红酒、丝绸等物品更是快速,大部分都是客商直接用货柜装好,专门安排人沿途押送转运,商船只收运费。
  至于零零散散的一些货物,则按照客商的要求上下放在码头的临时仓库之中,当地都有一些负责照看或者转包的物流商人负责转运车马或者另外的商船。
  都说商人最善于发现商机。
  如今随着海港建设的大规模进行,海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在陈旭推行的各种商业法令和股份公司等新兴商业模式下,各地很快便诞生了许多转包物流商行,专门在大型海港河港等大大小小的枢纽节点承接各种货物运输和中转,目前虽然这些物流商都还是一盘散沙,但发展的势头良好,慢慢已经构建起来了一个比较通畅的物流网络体系,有效衔接了陆路、河运和海三种运输方式。
  而有了这种较为完备的物流体系之后,各地商业来往的更加密切,货物运输也更加流畅快捷。
  就比如姑苏商行的航线,从最开始一个多月一趟,变成了如今二十天一趟,而二十天几乎是从姑苏海港到番禺海港来回的最短时间,而且路上停靠休息上下货还不能时间太长,若是遇上风暴停航,则会造成货物积压,因此在旺盛的货运需求下,东南沿海的商船数量也在慢慢增多,姑苏商行已经投入了两条商船,一条从姑苏往北去琅琊,而这一条则是走姑苏到广东线,至于北方更远的渔阳辽东等地,南方的广西,则相对来说要冷落一些,航船也少,一个多月一趟,但也有看准商机的货船在走,但并不十分固定。
  除开姑苏商行这种实力比较强大有自己商船的公司之外,还有一些胆大的商人开始从清河租赁公司租船搞海洋运输,十天半个月跑一趟,从来都没有放空的机会,因为货太多了,根本就忙不过来,只要有船过就有货上,只看你装不装得下。
  而有货自然有钱,只要跑一趟,除开租船和船工船员的工钱之外,躺赚数万钱。
  因此眼下要说整个东南沿海谁的生意最好,那便是清河租赁公司,只要有新船出来,瞬间便会被无数擦拳磨掌等待的眼冒绿光的商人抢走。
  虽然租赁公司当初投入巨大,但眼下已经到了开始回本的时候,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钱财回笼。因此每次看到涂有清河租赁字样的商船回琅琊,租赁公司的主管都会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
  而根据毛主管的推算,光是来往熟悉的商船就有七八条,而北方不熟悉的更多,眼下整个东南沿海,北到辽东湾,东到朝鲜瀛洲,南到广西,少说也有三十四条海船在跑。
  始皇帝和一群公子卿侯自然不知道眼下大秦对于海运已经迫切需求到这个地步,一个个听的咂嘴不已,有些心存发财梦想的卿侯更是抓耳挠腮恨不得马上变几条大船出来跑物流。
  按照毛主管对于自己姑苏商行的了解,这条船每二十天到一个月跑一趟来回,这来回一趟运费收入大概在五万钱左右,但还能在东南等地收购到很多西北奇缺而且很高档奢侈的物品,比如犀角、犀皮、象牙、珍珠、虎熊蟒皮、鸟羽药材等,这些在广西广东从越族人手中收购很便宜,但运送到中原洛阳大梁,京师咸阳还有北方的邯郸临淄等地,就能翻数倍挣钱,每一个月一趟来回,纯利几乎都在二十万以上。
  而眼下这种最小的二十丈海船的成本不过五十万钱,两三个月就能回本,跑一年赚回来好几条船。
  当然,任何赚钱的生意都无法持久,眼看姑苏商行这种抢钱似的发财营生之后,如今姑苏造船厂已经又接到了七八条商船订单,其中五条已经快要完工了,一旦等到这批船也投入进来,这种赚钱的速度就会减慢,然后在市场竞争之下物流成本也会下降,这样东南越人手中的土特产因为购买的人多了会慢慢涨价,当地人获益,而物流成本降低,也会让货商收益,慢慢形成一个比较正常的市场格局。
  眼前这个姑苏商行的股东其实就是五湖园的几个商人,陈旭通过商骐也入股了一部分,持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不过外人不知道而已,而今年最为火热的制糖行业,也是以他们这一群人为核心,组建了姑苏食品公司。
  陈旭的打算就是打算利用姑苏商行来作为一个龙头企业,从制糖、海产、茶叶、糖酒、酒店、物流、海运等所有新型产业来带动东南诸郡的发展,用强大的赚钱效应来刺激市场,刺激大量富豪商贾投入到这些行业当中,跟着一起尽快把这些新兴产业做大。
  这是助力大秦经济腾飞的第三产业,后世称为服务业。
  第一产业自然是农业,包括粮食、纺织、畜牧、油盐酱醋等保障民生吃穿住用的最基础产业。
  第二产业自然是工商业,包括厂矿、冶炼、水泥、建筑、造船等行业,这是支撑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越强大越好。
  第三产业就是的服务业,包括物流、航运、酒店、曲园等等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工商业发展的行业。
  而这些行业几乎都是新兴行业,以前所谓的商业,在陈旭看来将就是买卖加搬运,根本就没有商业开发和增值这些说法。
  以前商品稀缺,只有粮食、皮货、布帛、陶器、竹木器等非常少的货物品种,而且商人地位低下,受到的盘剥和管理非常严格,基本上都是简单的买卖,从一个地方将商品运到需要的地方卖掉,低买高卖赚差价,没有中间商,所有商人吃的都是辛苦饭。
  但后世的商业告诉陈旭,其实商业的本质更多的还是在于创造和流通。
  创造商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商品目前已经发展的不错,后世有的瓷器玻璃钢铁烟……没有之外,茶酒糖都已经出现,而且也都在市面上流通,这些商品的出现极大丰富了百姓的需求。
  但流通领域在陈旭看来才是阻挡商业继续繁荣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火车飞机汽车等没有发明出来之前,如何加快物流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才是当务之急。
  而坦途计划就是眼下加快物流运输的唯一方法。
  同时这个庞大的计划也会将岭南的越族快速纳入大秦的商业体系当中,随着商业来往的密切,有利可图之下,朝廷也才能更好的施展管辖权。
  商业和政治,历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好基友。
  尤其是在陈旭这种见多了商业发展模式的历史搅屎棍来说,更是如此。
  站在句章的海港码头上,始皇帝问东问西大半天,毛管事也小心翼翼知无不言,大半个时辰过去,才将东南沿海目前的航海运输说了个七七八八,始皇帝和一群公子卿侯听完之后,也终于第一次对于大秦东南沿海的海运和商业有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了解。
  听完报告之后,始皇帝亲自登上这艘名叫越女号的商船进行了视察,甚至还饶有兴趣的去舰长室和瞭望台参观,并且还亲自转动舵轮感受了一下这种新式帆船的简捷操控。
  而舰长则全程陪同介绍大船各部位的结构名称以及操作方法,始皇帝和随行人员自然全都听的认真仔细,但很多听完之后仍旧一脸懵逼。
  操作实在是太复杂了,光是旗语和号角声音都有十多种不同的意思,而升帆转舵导航观察这些操作更加复杂,这艘大船上大小船帆共计七面,除开一主两副三面大帆之外,还有侧帆,什么时候升降都有非常复杂的讲究和严格的操作规章制度,不然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
  特别是在起航和靠岸停航的时候最容易出事故,海事学院光是在训练之中就先后有七八艘船受损,其中更有两艘在登岛训练的时候触礁沉没。
  商船上的舰长经验丰富,是海事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因此对于行船非常严格认真,也讲的非常仔细,而船上观察员、导航员、舵手以及主要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从海师学院聘请而来的专业水手,这些人都系统的学习航海理论和驾乘这种大海船的经验,因此这艘商船在东南沿海航行了六七个月还未出现过任何事故,这也奠定了姑苏商行在所有货商眼中的牢固地位。
  眼下虽然来往闽中广东的商船不止这一艘,但许多货商都点名要求走这趟商船,以保证自己货物的安全。
  这个时代还没有物流保险这一说,华夏保险公司也只是针对货船和船上的工作人员进行投保,保费不便宜,许多船主根本就舍不得花钱,因此只要不是租赁公司强制要求货船保险,许多商行和商人根本就懒得投保,翻船触礁、人挂了、货没了都只能自认倒霉,告到官府也没什么人管,这是一个听天由命的操蛋时代。
  参观完甲板上的设施,始皇帝还饶有兴趣的下船舱去看看货仓和船工水手起居生活的地方,但下去不到一刻钟便捂着鼻子脸色发白的出来了,然后也不说话直接下船,吩咐禁军对商船和远处不断汇聚而来的货车马车放行。
  一群公子和一群卿侯自然也同样脸色不好看,一个个下船之后脸皮还在抽抽,有捂鼻子的,有捂嘴巴的,还有捏喉咙和捶胸捶肺的。
  这商船外面看着挺新挺干净,高大上的一逼,但船舱里面简直乱七八糟,各种货物混杂的味道令人作呕,而船员和水手居住的舱室更是气味难闻,加上正是盛夏酷暑,太阳一晒,海水一蒸,那味道完全不摆了。
  陈旭则云淡风轻的捏着一枚紫光灿灿的太极通宝最后下船,因为他根本就没下去,站在甲板上和舰长唠了五十钱的嗑。
  陈旭打赌始皇帝下去坚持不了一刻钟。
  而舰长认为陈旭肯定猜错了。
  当然,结局令陈旭满意,舰长输了他五十钱,始皇帝下去果然不到一刻时间就上来了,而且几乎是捂着鼻子冲出来的。
  始皇帝带着一大票手下走了,驻守码头的数千禁军也旌旗招展逐渐远去,安宁严肃的码头很快也恢复了平日的热闹,数十辆马车争先恐后而来,一群皮肤黝黑赤胳膊的民工也如同潮水般涌来,很快便把商船包围的水泄不通。
  “没啥味道啊,哪里臭了?”
  商船上,毛管事和制服笔挺的舰长从船舱出来,二人脸上皆都露出不解的神色,看着始皇帝旌旗招展离去的方向嘀咕。
  “是有那么点儿味道,但也不至于说臭吧,只不过三五……七八天没洗澡而已,难道贵人的鼻子和我们这些粗人不同……”舰长也很郁闷的开口。
  而在离去的巡游队伍当中,蒙毅还在使劲儿对着陈旭翻白眼儿,鄙视这个鸡贼的女婿方才没有提醒自己不要下船舱去。
  他从未想过外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船舱里面竟然是那种味道。
  当打开舱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咸骚甚至还有体臭屎尿的浓郁味道扑面而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屏住呼吸用袖子捂住了口鼻,而正在说笑的蒙毅直接差点儿被冲了一个跟斗。
  而这一口恶气到现在还没顺过来,还感觉肺腑之中还有一股臭气萦绕不绝。


第1535章 祸从口出
  ……
  依旧还是在距离舟山群岛最近的句章海岸边的那个海湾之中,临时搭建的木质码头上停靠着十艘巨大的崭新海船。
  这些船都是始皇帝出发之后谕令海事学院调集过来的海师舰队的训练舰,其中大部分都是清河租赁公司的船,根据舷号来看,要比去年陈旭乘坐的那批船要新的多,舷号最小的都是五十多号。
  其中最大的旗舰长达四十丈,舷号01,船名泰山号,是目前琅琊造船厂新造的最大的海船,大小七面主副巨帆,加上侧帆,还有密密麻麻的桅杆,整艘船看起来狰狞霸气极具视觉冲击力,旁边停靠的几艘二十丈大小的海船此时看起来就像野猪与大象的区别。
  这里距离琅琊海港有七八里远,又是隐藏在海湾之中,因此只有走近了才看得见。
  而等始皇帝和一群还没顺过气来的公子卿侯看到这十艘海事学院的大船的时候,瞬间再次激动起来。
  “老天,这才是真正的大船!”
  “啧啧,老夫总算开眼界了,没想到我大秦竟然还能造出如此大的海船来!”
  “原以为方才那艘商船已经很大了,眼下一比较,有若孩童与壮汉一般……”
  “如此巨舰,怕是造价不菲?”
  “自然,上次听宰工部提过一嘴,这种四十丈大船用料超过万石,一次可以运载粮食十万石,满载人员可达一千五百人,乃是我大秦最大的舰船,造价超过三百万钱……”
  “嘶~~”
  正站在船下仰望船头甲板讨论赞叹的一群公子卿侯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
  “那岂不是相当于六艘普通三桅海船的造价,如此高昂的代价实在不划算!”
  “谁说不划算!”陈旭笑着转头看着质疑的一个卿侯,“船越大,抵抗风浪的能力就越强,在大海上行驶就越平稳,数年前诸位有许多都陪同陛下巡视东南,听闻被颠吐的不少,而这艘巨舰即便是有丈余高的风浪,也能如履平地一般,几乎感觉不到太过明显的颠簸,这是本侯特意为陛下此次巡游打造的,仅此一艘,后面没有需要暂时不会再进行建造,但这种巨舰的好处不仅限于此,而是在其强大的货运能力,只需要普通海船两倍的人手,便能运送普通货船至少五倍的货物,这些二十丈大小的海船看似巨大,实则只能用于近海航行,不适合远洋航行,一旦遇到大些的风浪便很危险,尤其是夏季风高浪急,更是容易倾覆……”
  “清河侯言之有理,船体越大越平稳,而且航行所需的人力物力并不会增加很多,从货运和掌控来说,大船的优势非常明显!”一个懂行的工部官员赶紧顶帖。
  “如此说来还是造这种大舰划算,但为何不多造一些?”一群公子当中来有人质疑,陈旭一瞅正是胡亥这货,明显又在其中挑拨离间想搞事。
  “对啊对啊,既然造大舰更划算,为何不把钱省下来全部造这种大舰,既安全又划算,一艘顶五艘……”有几位公子和一些随行的卿侯开始附和胡亥。
  “大船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一是工艺复杂,二是对木料要求非常高,光是为了寻找打造这艘大船的龙骨,造船厂便先后寻访无数名川大山,费时年余才找到,砍伐运送到琅琊又耗时足足半年,先后动用人手数万,因此建造这种巨舰花钱还在其次,而是代价太大,有些得不偿失……”
  “还有就是船越大,操控起来也就越发困难,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也会被放大数倍,一艘小船倾覆,累及不过数十上百人,但这样一艘大船倾覆,可能瞬间上千人便葬身大海,而这种大船一旦损毁,代价更是承受不起,所以并非好处多便可以多造,而是要看需求,眼下需要的是更多近海航行的海船,二十丈的也已经勉强够用……”
  “原来如此,我等受教了!”一群公子和随行的卿侯一起拱手。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并非如此,而是钱……”陈旭笑着指着这艘巍峨如山一般漂浮在海湾之中的巨舰,“因为是第一艘四十丈巨舰,从设计到新建船坞再到建造成功,泰山号前后总耗时两年有余,共耗资三百八十余万钱,而海事学院今年一年的预算也才三百万钱,若是全部打造这种大船,怕是一艘都弄不出来,各种训练也都只能全部停止,而朝廷这些年虽然税收年年增长迅速,但需要开销的地方也如同流水一般出去,不知道又从哪里能够挤出来钱来多打造几艘这样的巨舰!”
  “左相说的是,如今财政署的确挤不出来多余的钱款建造巨舰,工部和海事学院呈报的新造舰计划冯相也只同意了三艘二十丈训练舰,这种耗资巨大的巨舰莫说冯相不会同意,即便同意怕是其他署衙都会上奏阻止……”财政署随行的一个官员站出来为陈旭的说法站台。
  “难道不可以让中央钱庄多发行一些债券和兑票么?”一个很有想法的公子弱弱的说。
  “嘁~~”
  虽然没有人站出来反驳,但人群的集体反应表示了对这个说法的不屑和反击。
  “公子,发债债券朝廷需要支付大额利息,坦途计划的五亿债券眼下每年都要多付近千万的利息,负担不小,兑票也不是说发就能发,需要有等同价值的金银铜钱作抵押才行,钱庄有多少钱财才能发多少兑票,发多了兑票就不值钱了!”有对金融比较了解的官员小声解释。
  “不会啊,我们平日有兑票不都是按数字兑取的吗,怎么会不值钱呢,是一万就能取一万,是十万就能取十万……”
  “哼,朕给你一张十亿的兑票,你去给朕取出来!”
  面对自己这个金融白痴的儿子,一直没有说话的始皇帝终于忍不住冷哼。
  这个公子还准备开口,但瞬间似乎想通了一点儿什么,额头上的虚汗滚滚而落,赶紧低着头满脸通红的拱手:“儿臣思虑不周,说错了!”
  “知之为知之自,不知为不知,眼下如此多的卿侯重臣,还有太师当面,不懂便问,怎能胡言乱语,此次回去之后到京师大学好好学习,若是毕业答辩不能合格,就留在京师吧!”始皇帝拂袖往大船的跳板走去。
  “陛下息怒,不知者不罪,九公子也不过是心有疑惑罢了!”陈旭和一群大臣赶紧都跟上去劝说。
  一群公子有的紧张,有的后怕,有的怜悯,还有的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闹哄哄一起尾随而去,只留下脸红耳赤的九公子一个人站在原地发呆。
  一句多嘴的话,几乎一下将他在始皇帝心目中积累起来的好感和信任摧毁的干干净净。
  本来这次能够有幸被始皇帝点名跟着一起出来巡游,观看大秦壮丽山河美景的同时学习各种治国理政的方略,只要不犯错误,这一趟回去之后必然会有很大的收获,至少将来封一个郡王没问题,但不料这一路玩的实在太开心了,有些得意忘形过头了。
  而九公子的遭遇在所有随行的公子和卿侯来看,只能算他倒霉,所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便是胡乱多嘴的下场,因此也没有人来管他,只等始皇帝和一群人都顺着码头的跳板开始上船之后,才有一些熟悉的宫人内侍上来劝解安慰追上去。
  十艘舰船,七艘长二十丈,两艘长三十丈,一艘长四十丈。
  除开始皇帝乘坐的最大旗舰配备火炮之外,其他的舰船火炮全部拆除。
  而且整支舰队没有一个火枪兵,所有舰船都只配备了海事学院精选出来的舰长、大副、各级管事和船工水手,其余多余的人员一个都不许有。
  陈旭蒙毅等随行的公子卿侯等数十人全部跟随始皇帝上了最大的旗舰,五百玄武卫和五百精选的卫尉禁军也都上船守护,剩下的禁军和随行的宫人内侍宫女御厨御医等大部分都分散登上另外九艘大船,还有一部分则护送车马等从陆路提前去琅琊海港等待。
  等随行人员和物资全部登船,得到始皇帝的许可之后,率领这支舰队的海事学院院长曹参下达了起航命令。
  随着一面红底金星的旗帜顺着主桅杆升起,在悠长的号角声中,十艘舰船全部开始收起跳板和舷梯,升帆起锚一艘接一艘的离开码头,排列成一个巨大尖锐的楔形往海湾的出海口而去。
  迎面,就是只相隔十里左右的舟山群岛中距离大陆最近的鹰山岛。
  舰队驶出海湾,站在楼舱顶上通过肉眼就已经能够看到海岛上的建筑和海岸边的渔船,而通过望远镜,已经在海滩上迎接等待的人都能看清楚,甚至还能看到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旌旗和手持长戈刀剑列队维持秩序的警卒尉卒。


第1536章 尿不到一壶
  去年九月,陈旭路过舟山群岛,拜访了桃花岛主兼方仙道首领安期生,然后一通好酒好茶加抢夺地产房屋的威胁,安期生不得不妥协,将项氏反叛势力背后的首席智库居巢公范增勾引出来,然后范增也很没骨气的就妥协了,答应帮忙将盘踞舟山群岛上的项氏余孽等不轨之徒一网打尽。
  舟山群岛大大小小数百个岛屿,而且在这个船舶和海运不发达的年代,互相有来往,但要想大规模的调集军队进行围剿比登天还难,陆地上的匪徒往荒山野岭中一钻都找不到,更别说这种大海上了,若是没有周密的策划和出其不意的计策,基本上只能任凭其逍遥自在,偶尔还会三五成群的划船跑陆地上偷鸡摸狗干点儿贼寇勾当。
  不过有了范增这个反贼集团的军事智囊当叛徒,实际上盘踞在舟山群岛上的匪徒基本上也就在脑门上画了句号。
  这件事当初陈旭与范增说好之后也就没有怎么操心了,写了一封信让他自己去找当时的会稽郡守江珩。
  江珩虽然是个文官,但这种瓮中捉鳖已经策划好的计划还是能够完成,加上郡尉和警署的配合,而且还有陈旭特意留下来让商骐掌控的三艘大船,要将这片海岛肃清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
  果然,陈旭离开之后不久,范增便让周殷携带陈旭书信来吴中找到江珩沟通此事,而江珩也已经得到过陈旭的提醒,自然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