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暮焐饷⑹头懦隼础
“这是?”白衣青年一眼看见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只感觉就像灵魂掉入了冰窟一般。
“这是那濊人首领沧海君赠予我的信物,听闻是一枚来自极北之地的冰龙牙髓,平日佩带在身上不仅能驱逐蚊虫蛇蚁,夏日还能驱除暑气遍体清凉,是极其难得一见的宝物,只要你拿着这枚龙牙前去,沧海君必然满足你的任何要求!”
“如此宝物价值连城,乙先生何惜舍得与良?”
“金玉珠宝皆身外之物,在我眼中还不如粗茶淡饭耳,虽然你灭秦之心坚如金铁,乙某还是要再次叮嘱一句,此去艰难坎坷困难重重,如若实在遇到不可抵抗之时还请放弃回返,乙某身负师命下山就遇到你,此乃命数也,他日你必是灭秦一大助力,所以还请保重,信物你拿去吧,某不日也将离开咸阳去别处云游,时机一到时候自然会去找你!”
“多谢乙先生!”白衣青年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兽牙,感受着上面散发如同寒冰一样的气息,神情更加恭敬。
“告辞!”披发男子说完之后一步从二楼窗口跨出,白衣青年还没来得及看仔细,便只听呼啦一阵清风之后,披发男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乙先生真乃神人也!”白衣青年看着空荡荡的窗外呆了许久,喃喃自语着转身下楼。
半日之后,一支商队七八辆马车数十护卫从咸阳城东门而出,然后马不停蹄的往东北而去。
第243章 扰乱宫闱
……
“今日寒衣节,太庙祭祀也一切顺利,午朝就简短一些,诸位如若没有奏报之事就散朝吧!”
咸阳宫朝议大殿之上,秦始皇端坐在九层台阶之上,不过以前跪坐的龙榻换成了一把通体漆黑的宽大的高椅,椅子上还垫着一块黑熊皮。
而大殿上原来跪坐奏对的一众大臣,此时也都分列两边坐在高椅之上,虽然椅子因为制作赶的急,样式和大小有些不太统一,但所有的大臣都感觉很幸福,一个个坐的四平八稳,坐着说话和跪着说话肯定不一样,至少膝盖不疼,腿脚也不会发麻,站起来的时候再也不需要捂着额头眼冒金星摇半天才能看清方向走出去了。
就在秦始皇站起来准备退朝之时,少府令常度站起来:“陛下,臣还有一事奏报!”
所有正准备起身的大臣都略微有些诧异的重新坐了回去。
秦始皇也愣了一下,大袖一摆重新落座,脸色平静的说:“常府令说吧!”
“陛下,臣之本分,就是统筹管理皇族产业和皇宫内外诸多事务和署衙,尤其是皇宫之内,皇妃皇子公主各府和诸多令署人员庞杂,宦者众多,内官、内史、内侍等统属各异,但内宫之地男女有别,事关皇室脸面,不可如此杂乱无章,因此臣建议内宫除开陛下禁卫之外,所有宦者都由女子来代替,禁止任何男子进入后宫,免得扰乱宫闱!”
满朝公卿大臣瞬间哗然,一个个如同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常度。
而坐在龙椅上的秦始皇也脸色铁青。
扰乱宫闱之说,几乎所有人瞬间能够想到的就是他的母后赵姬和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之间的混乱关系,而这件事几乎就是秦始皇心头一根拔不出来的大刺,从他毒死吕不韦和车裂嫪毐之后,这件事就从来没有人敢提,更别说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面和数十位公卿大臣的面如此明目张胆的说出来。
秦始皇的手紧紧的抓住龙椅扶手,坚硬的木头都被他捏的嘎吱作响,足足半分钟过去,他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脸色和眼神都慢慢恢复如常。
那件事毕竟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而且他如今年岁已高,对那件事也不再如同年轻时候一样愤怒,如今的大秦,就是他的大秦,任何事都可以一言而决,不像那个时候他只能依靠别人的力量,看别人的眼色,吕不韦、嫪毐、母后赵姬也早就化作灰土,放眼天下,除开长生不老,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让他心动的东西,即便是时常惦记的百越和匈奴,只要他想要拿到手,不惜大秦兵将流血牺牲,一切都不是问题。
因此冷静下来之后,秦始皇竟然真的开始思忖常度的话。
因为天下安定,六国一统,如今的皇宫之中也充斥着上百位从六国掳掠而来的公主、佳丽和王妃,这些美丽的女子就被养在皇宫内院之中,每日无所事事,就是等着他去临幸一下,如若能够诞下子女,身份也能高贵许多,但秦始皇却对这些女人没有太大的兴趣,加上如今已经年逾四旬气力渐失,散朝之后平日更多的时间在跟着一些医道方士研究丹药和练气打坐,对仙道越来越向往。
而皇宫之中也并非只有秦始皇一个男人,相反,后宫之中男人还很多,宦官内侍足有数百人,都是为了照顾各府皇妃、皇子、公主的生活起居,自然一天到晚都混迹在各府之中,有没有偷偷摸摸的和皇妃侍女们干点儿啥谁也不知道,而且按照正常的情形来分析的话,这种事情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深宫之中连秦始皇自己有时候都会感到空虚寂寞冷,更别说那些正年轻妖娆的女人了。
因此少府令常度的话让秦始皇瞬间很愤怒,但愤怒之后也开始时思考常度所说的可行性,于是秦始皇冷静下来之后,脸色平静的看着下方一群大臣,“诸位爱卿,常府令所说之事你们意下如何?”
现在的大秦,实际上还是秉承春秋战国的国家理念,王就是国,王事就是国事,国和王是一体的,因此眼下的大秦帝国其实和皇帝也是一体的,因此这件事虽然说出来有些难以启齿和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但所有的大臣去不得不去谨慎对待,如果秦始皇的后宫都管不好,这个国家肯定要乱,就和当初长信候嫪毐和文信侯吕不韦在皇宫各自领着几百人大打出手一样,那个时候的皇宫之内简直就是一团糟,附带着秦国那个时候从朝堂到民间也都是一团糟,混乱的一塌糊涂,直到秦始皇把两个人都弄死之后大秦才慢慢稳固,也才开始征服六国的步伐。
但这种事所有的大臣都感觉难以开口,一不小心就会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但皇帝的话又不得不接招,身为重臣,就是给皇帝出谋划策擦屁股的,因此一群大臣互相左看右看之后,左丞相李斯站了起来。
“陛下,臣以为常府令说的虽有道理,但今时早已不同往日,少府条例法度森严,内宫各令各署具有统一的调度和监督,十多年从未有任何扰乱宫闱的事情发生,如若突然之间全部换成女子,首先不说从何处去找这些完全令人放心身家清白的良家女子,就只是如此多人员突然调换产生的混乱就数月无法平息,加上如今并非天下太平,六国余孽蠢蠢欲动,选拔之时焉能确定没有奸细?如若有,常府令,此责你可担待的起?”
“这个……”常度一时有些语塞。
“还有,就算是选拔出来的女子皆都安全可靠,但皇宫之内诸多禁制和门户,全部都是厚重的门锁,女子身体柔弱,如何搬得动那百十斤的门栓,一旦遇到紧急情形耽误时机如何处置,除此之外,宫内光每日所需的吃穿用度之物都车马不断,如若都用女子,内宫之中所需人手翻倍不止……”
李斯的话引起绝大部分大臣的认同,许多人都点头称是,并且马上就有大臣直接站出来顶贴。
“左相言之有理,内宫如今尚好,无需大动干戈!”内史齐宕站起来说。
“李相和齐内史所说不错,臣附议!”又一个中年大臣站起来。
“臣也附议,尽用女官只会更加添乱!”
而另外有一些人不动如山,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似乎殿上讨论的一切与他们无干,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御史和大夫,一般不参与朝堂讨论,当它们要讨论的时候,大部分就是有人要倒霉了。
李斯回座之后,秦始皇的眼神再次扫过所有大臣,“朕也觉得左相言之有理,内宫如今一切井井有条,可见少府令统领和监督有方,赏千金以示嘉奖!”
“是~”一直站在旁边的江珩赶紧记下来,这笔赏钱等散朝之后需要派人给少府令送家里去。
“谢陛下赏,这只是臣分内之事!”常度也赶紧行礼。
“此事就先如此议定,今日祭祀大家都累了,早些回家休息!”秦始皇袖袍一摆准备站起来。
“陛下,臣还有奏!”一个须发皆白满脸皱纹的白胡子老头儿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朝堂上顿时稀里哗啦一阵乱响,因为许多站起来一半的大臣腿一软差点儿跪地上去了,于是都赶紧扶椅子重新坐下,同时也是满脸郁闷的看着这个快要进棺材的白胡子老头儿。
秦始皇微胖的脸颊微微跳了一下,坐直身体声音波澜不惊,“高太仆所奏何事?”
“老臣所奏还是刚才常府令所说之事,为了宫闱安稳计,老臣突然想到一个两全其美之法!”
“何法?”秦始皇淡淡的问。
“宫内男子尽椓也!”老头儿拱手说。
老头话未落音,朝议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比之开始常度提出来的时候更加混乱,许多大臣直接就跳起来,其中右相冯去疾更是用手里一尺多长的笏板指着老头儿脸色激愤的怒喝:“内宫宦者、内侍、内官、仆从数百,皆都是身家清白之人,既非罪人又非刑徒,在内宫兢兢业业未曾犯错,如何就要施以椓刑,此事若是传出去,民间定是如潮水汹汹,何况无罪而刑,莫非高太仆不知法度耶?”
“右相言之有理,椓刑之与大辟,未有高下也,施之椓刑者,非谋逆而不可为之,高太仆此言恕某不能苟同!”内史齐宕脸色严肃的摇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发肤都不能损,高太仆却欲损他人身体,此欲绝天下之人孝道乎?高太仆已经老朽矣,有何脸面据九卿之高位,某今日要弹劾你!”一个御史大呼。
“高太仆今日所言,自毁声誉也,吾等看你收场!”
“陛下,高太仆老迈昏庸,臣建议罢其太仆之职!”
几乎同时,还有几位平日不爱发言的大夫也都长身而起,手中的竹木笏板舞的如同大刀一般都指向高太仆,恨不得将他当场斩成几段。
吵闹喧哗声中,朝堂之上瞬间乱成一锅粥。
第244章 赵高复职
秦始皇脸色平静无波,端坐龙椅不怒自威,看着下面似有群殴白胡子老头儿迹象的大臣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陛下,冯相所说有理,无罪而刑,大忌也,法之所畅,惟有理,刑之所惧,惟有度,有理有度,才能令行禁止,椓全宫之男子,臣不敢答应,亦不敢发号施令,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身为百官之首的李斯沉默许久之后很少见的顶了右相冯去疾的帖子。
李斯虽然行的是法家理念,但出生却是儒家,所行之事虽然与儒家提倡教化、仁政、轻徭薄赋的治国理念不同,但还是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这种极刑非常的谨慎,因此李斯推行的所有法令之中,很少有杀人的重罪。
椓刑,即是宫刑,也称腐刑,就是切掉男子的蛋蛋或者那话儿(抱歉,非正规称呼,因为不让写出来),最早记录起源于商朝,而到了周朝,宫刑已经有了详实的记载,主要施用的对象是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甚至有时候用宫刑来代替大辟(也就是砍头),可见宫刑是一种和杀头差不多的极刑。
而其实最古老的椓刑,实际上比后来的宫刑要残酷血腥的多,从椓这个字就可以看出,不是用刀割去蛋蛋和小几几,而是用木棍使劲儿砸烂。
脑补一下那个场景,几个人七手八脚将受刑者四肢拉开按在一块大石头上,然后一个大汉手持一根木棍狠狠的对着裤裆砸下去……那血肉飞溅的酸爽,老客都不敢去想。
因为椓刑太过血腥而且死亡离超高,因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椓刑已经变成了一种很正规的宫刑,用刀,而且还要在温暖的房间里保暖,谓之蚕室。
如今的大秦,自然也有宫刑,但绝对不是针对皇宫内院的宦官,就是一种刑罚而已,但此时竟然被高太仆拿来要用作稳定皇家宫闱的手段,而如今诸子百家的理论都非常成熟,朝堂之上代表显学的儒法门徒都有,自然不会同意老头儿这个简直荒唐透顶的提案。
而现在看两位丞相都否决了老头儿的建议,满朝堂的人几乎都同时松了一口气,然后一起看着龙椅上的皇帝。
“高太仆所言的确不妥,椓乃是极刑,朕不能施也,此时就此作罢!”秦始皇脸色异常平静的点头。
“陛下,臣弹劾太仆高墧(què,牢固)老迈昏庸,已不堪大用,建议罢去太仆之职!”虽然皇帝已经明确不会采纳高太仆的意见,但其所言已经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愤怒,从开始到结束从未发言的御史大夫蒙毅突然站起来说。
“臣等附议~”刚才跳的最凶的几个大夫几乎同时站出来。
大夫,谏议官,无实权,也无定员,主要是参政议政,给皇帝和大臣们提供治国方略的参考,如今的中车府令江珩以前就是太中大夫,但这些大夫可都不能小看,每一个拿出去都是显学流派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人不给他们官职的话就整天在民间上蹿下跳的到处开馆授徒和宣传演讲,于是秦始皇也弄了一些名望大的入朝做官参与朝堂议政,虽然他们说的平时一般都不怎么采纳,但也不能完全忽视。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是最大的学派,孔夫子那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浩浩荡荡游走于中国大地到处传教,加上孟子荀子等人将理论不断的发扬光大,几百年下来,如今的儒家堪称江湖第一大门派,除开墨家之外,无论道法杂农都受其影响,当初韩非子就曾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就是直接针对儒墨两家最大的门派,原因就是这两个学派已经大到无法用法令来控制的地步,只能强势要求秦王下令打压。
众所周知,儒家培养弟子很出名,尊周礼,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君子六艺,而且收弟子要收学费,因此专门和王侯贵族打交道,走的是上层精英路线。
而墨家起源于贫苦农民,走底层路线,专门在民间发展,理念是人人平等,王侯将相谁都可以当的理念,为解放劳动人民而四处奔走,因此获得大量底层农民的支持。
在这两个学派的挤压之下,韩非子感觉到空有一身以法治国的抱负却无法展开,因此此话说出来之后,秦始皇便开始打压墨家,墨家也很快就销声匿迹,但儒家却无法向墨家一样对付,因为这个学派特么的不造反也不宣扬造反,更不讲究人人平等这一套,儒家崇尚君子之风,而且特别讲究上尊下卑的等级观念和平日的行为礼仪,非常符合贵族的口味,唯一的缺点就是要求德治和仁政,整天在民间逼逼叨叨,打不得又杀不得,秦始皇也只能听之任之,而且时不时还得好好安抚一下宣进宫听听他们的理论。
此时朝堂之上几位崇尚儒学的大夫一起进言要求罢太仆高墧,加上御史大夫蒙毅也第一个出面,顿时呼呼啦啦几乎有一大半的大臣站出来,一起要求罢去高墧的太仆之职。
秦始皇把眼神落在一言不发的李斯身上,看到李斯并无动作,略微沉思之后点头说:“高太仆今日之言的确太过惊世骇俗,江府令拟旨,罢太仆墧之职,补高氏一子或一孙入郎候补,此事由李相处置!”
“是,陛下!”江珩和李斯同时躬身行礼。
而太仆高墧雪白的眉毛胡须抖了一阵之后,苍老的面容露出颓废之色,颤巍巍的四肢伏地以头抢地曰:“老臣谢陛下宽宥!”
秦始皇脸上露出一丝动容说:“高太仆为国操劳数十载,一直兢兢业业从未出错,如今年老体衰,还请安心,赐万金归家修养,去吧!”
“陛下仁义也!”几个大夫目的达到,一个个喜不自胜的躬身行礼。
一场差点儿掀翻朝堂的闹剧收场,九卿之一的太仆被罢官,看着颤颤巍巍的高墧被几个谒者搀扶着送出大殿,所有大臣都尽皆默然。
“诸位爱卿还有无参奏?”秦始皇这次没急着散朝,而是端坐在龙椅上再次俯视朝堂之下。
“陛下,臣有奏!”一个中年大臣手持笏板站起来。
“奏来!”
“太仆府衙负责掌管陛下和内宫诸府出行车马,其职一日不可或缺,还请陛下重新委任太仆之职,不然恐引起混乱也!”
“臣附议!”少府令常度站起来,“太仆乃九卿之一,一日不可或缺也,请陛下早作决断!”
“请陛下早作决断!”一堆大臣呼呼啦啦都站起来附议。
“两位丞相可有合适的人选?”秦始皇把目光落在李斯和冯去疾身上。
冯去疾低头沉思,而李斯揪着一把漂亮的胡子脸皮轻轻抖了几下,头上冒出无数的MMP。
高墧这个老头儿今天不知道发了什么羊角风,突然提出来这么一条匪夷所思建议,这下可好,把官也弄丢了,虽然高墧平日并不怎么待见李斯,但做事的确勤恳认真,皇宫出行车马具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从未出过错,因此也让李斯省了不少心,但眼下突然去哪儿寻一个做事可靠的人来代替他,要老成持重,要做事认真,要不辞辛苦,还要那个……听话……
李斯在脑海中把满朝公卿大臣挨着过滤,朝堂之上也一片安宁。
“陛下,左中郎将申公兖可为太仆!”片刻之后,右相冯去疾打破沉默。
郎就是候补官员,都是公卿官僚的子孙或者推荐来的优秀人才,隶属于郎中令,无实权,而中郎和侍郎平日陪伴皇帝车驾同时出行,中郎的头领便是左右中郎将和五官中郎将,官秩一千石,地位仅次于郎中令。
“申公兖老成持重,在臣府中担任左中郎将数年,并且日常随陛下车马出入,的确是太仆最佳人选,老臣附议!”郎中令杨桐站出来为自己的手下加一把力,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事非常难得,一旦申公兖当了太仆,级别就变成了和郎中令一样的九卿,以后两府交流起来会更加方便,在很多事上都能够共同进退。
“臣推荐前中车府令赵高!”李斯瞬间计议一定,推荐了另外一个人。
“唔,赵高似乎更加合适,而且以前还担任过此职,操持起来应该更加得心应手!”
“言之有理!赵高的确是最佳人选。”
“附议!赵高上次遇刺之后一直闲赋在家,听说已经康复,授予此职正当合适也!”
平日跟李斯亲近的一帮大臣立刻都站起来附议,于是朝堂之上又开始隐隐有吵闹之声。
支持冯去疾的顶申公兖,支持李斯的顶赵高。
秦始皇略微沉吟一下之后点头:“两位丞相推荐之人朕都很满意,的确都是太仆之职的最好人选,不过赵高在任中车府令之前就担任过太仆之职,既然他如今身体康复,就还是让他先任太仆吧,江府令拟旨通报赵高府上,明日早朝宣赵高入朝听封,散朝~”
秦始皇说完之后大袖一挥走进后殿。
半个时辰之后,一个谒者出宫,手持皇帝谕令来到赵高府上宣布新的任命。
“哈哈哈哈……”
送走宣旨的谒者之后,缺了半只耳朵的赵高握着诏书脸色扭曲的仰天大笑:“江珩,你霸占老夫之位,上次逼迫之下老夫不得不隐忍,等老夫腾出手来,一定要把你江氏一族统统扳下来,还有那宛城大大小小一众官吏,老夫也一定会一个一个把你们都碾死,柘儿,伤你这口恶气爹一定会帮你出的干干净净……”
一直站在旁边的赵柘脸色苍白,双眼中透出一股阴毒:“爹,我只想把那陈旭弄死,您就派几个武卒去把他抓住,我要把他四肢砍下来,剜去肾丸,然后丢进蛇虫蚁穴之中活活咬死……”
“几个武卒恐怕还对付不了他,不过你放心,他一定会死的,害我赵高的儿子,他死一百遍老夫也不会解恨,更何况如你所说,那当街刺杀我的可能就是他的那个黑衣随从,也是伤你之人,呵呵,害我丢掉中车府令的位置,与我赵氏如此深仇大恨,他一个小小的里典,老夫一定会将其抽筋扒皮挫骨扬灰!”
赵高咬牙切齿的说完之后拍拍儿子的肩膀,“老夫费尽心思花费巨大代价,才有今日朝堂之变,齐宕和高墧在朝堂之上的一番言论虽然看似平息下去,但他们哪里知道陛下的心思,后宫男女混杂让他早已心生厌恶,过几日爹便入宫为你某一个好位置,说不定整个皇宫内院将来皆都会落入你的掌控之中,到那时满朝文武公卿谁也不敢小瞧你。”
“爹您放心,柘儿这次再也不会鲁莽了!”
“好,这才是我赵家儿郎,阉人如何,阉人也可以权倾天下!未来之事,为未可知也,嘿嘿……”
父子两个脸上皆都露出狰狞之色。
第245章 无名怒火
……
宛城,傍晚,落日西斜。
在郡守府接受完郡守马伯渊的宴请之后,陈旭打着饱嗝走出来,王五王七两个护卫赶紧牵着马匹迎上来。
“你们吃过饭食没有?”陈旭上马之后问。
“刚才已经在脚舍吃过了,眼下天色将晚,是不是要回脚舍歇息?”王五策马跟在旁边问。
“现在就休息?”陈旭看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