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豫西)-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钱、装备、壮丁,阎锡山马上脑子转开了,3o个团,能不能争取为1oo个团呢?要是有1oo个团,那力量就大了,可以恢复到晋绥军全盛时的情景。
阎锡山脑子转了半天,出了一声长叹,这日本人、蒋介石、哪个都不好惹。这事不能匆忙下决断,还得从长计议。要是日本人没有侵入山西多好,那样子自己就可以坚持三个鸡蛋上跳舞的主张,哪个鸡蛋都不踩破。
大矢中佐看着阎锡山,心里想,老狐狸,这么大的诱饵不怕你不上钩
不料阎锡山沉思一会儿后,摇摇头,闷声说道:“你的提议很诱人,但兹事体大,需要研究研究再说。老汉老了,可不想让人指着脊梁骂汉奸。你去吧,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大矢中佐不明白阎锡山为什么不动心,气得吹胡子瞪眼儿,差一点张口骂娘。但还是不得不在卫兵冲锋枪的威逼下,乖乖地离开了阎锡山的办公室。
其实这也不奇怪,历史上日军和阎锡山联系,是4o年春上的事情。当时阎锡山因为动晋西事变和八路军撕破了脸,新军基本全部转向八路军,旧军也被痛击,损失很大。那时,他不但要同时与日军、八路军两面作战,还得提防中央军的渗透,内外交困,才提出了存在就是真理的主张。他真正和日军正式谈判勾搭,是太平洋战争爆后,日军为了抽调在华兵力加入太平洋战场,才积极主动诱降他。阎锡山最后之所以没有真正投敌当汉奸,一个是、蒋介石都从抗战大举角度拉他,让他心存顾忌。另一个是阎锡山本性喜欢投机,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日军许诺的条件由于太平洋战争爆而很难落实,阎锡山见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不会真正与重庆政府决裂去公开当汉奸了。
此时,虽然八路军在山西展过快,危急阎锡山的统治,而且日军也攻占了武汉,但汪精卫还没有公开投敌,曲线救国政策也没有出台,八路军、各部队又打得很好,战绩比历史上不知道放大了多少倍,山西战局稳定,日军被限制在交通线上动弹不得。阎锡山那么精明,他才不会当出头鸟去公开投敌当汉奸呢
大矢中佐走后,阎锡山叫来了战区长官部副参谋长楚溪春,让他想法把大矢中佐送走或者看起来,千万不能让刘一民遇到。要知道刘一民和日军是死对头,他们遇到一起,无论谁死了都交代不了。
楚溪春是第二战区长官部的智多星,也是阎锡山可以培养的骨干干部,对阎锡山很忠诚。但他对小鬼子来诱降阎锡山本身就很反感,直接说还不如让刘一民遇到大矢呢,那样子可以借刘一民的手除掉大矢。反正刘一民杀的日本人多了去了,也不多这一个。就是日军日后知道了,也会把帐记在刘一民身上,与晋绥军没关系。
阎锡山一听,就严厉批评楚溪春没有政治头脑,不理解二的哲学和三个鸡蛋跳舞的精义,得好好检查。
楚溪春反驳说,小鬼子都把山西名城占完了,和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一个字打,两个字大打。
就在这时,副官进来报告,八路军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将军前来拜会阎司令长官,人已经进村了。
阎锡山慌忙出门前去迎接。
第六00章又见阎老西
第六oo章又见阎老西
阎锡山出得门来,只见村头驰来一队八路军骑兵,当先一人,正是刘一民。
到阎锡山跟前时,刘一民跳下马来,将马缰绳撂给身后的李红军,整整军装,“啪”地一个敬礼:“报告阎司令长官:第十八集团军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向你报告,请指示”
阎锡山眼睛、眉毛、鼻子都是笑的:“啊哟,老弟啊,憨娃啊,你可想死老汉了快别敬礼了,来来来,让老汉看看,这转眼间都一年多没见了,快让我看看,长的更壮实了啊”
说着,阎锡山就走上前去,伸手拉住了刘一民。
刘一民见阎锡山一身长袍短褂,心里好笑。这老先生唱的是哪一出啊?怎么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幅土财主的摸样?不过,也行这老汉本来就肥头大耳、两目有神,这样一打扮,还真有点和蔼老者的样。
阎锡山拉着刘一民打量,刘一民也打量着阎锡山,两个人好像老朋友一样,貌似久别重逢。
在民阀中,阎锡山是最注意安全保卫的。就这小小的古贤村,就有阎锡山的内勤部队、侍卫队、警卫队、宪兵司令部等多个部队驻防。还是那句老话,人的名树的影,刘一民的名气让他生了许多麻烦,加上阎锡山有命令,那些警卫部队自然是一路绿灯,带路、护送,让他顺利到了阎锡山住处的门前。要是换换人,想到阎锡山住处门前,恐怕得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行。
寒暄过后,阎锡山拉着刘一民的手到了他的司令部。
阎锡山的办公室是一孔大窑,窗户上贴有白纸。这个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窑洞里点上了几盏马灯,看上去倒也一片光明。
阎锡山先让长官部副官处长律焕得亲自给刘一民端来洗脸水,拿来粗布手巾,让刘一民洗脸,交待律焕得亲自去安排刘一民卫队洗脸、喝茶,准备吃饭。又交待侍从长张逢吉负责为刘一民安排住处,搞好安全保卫,殷勤的真象游子归家时遇到的长辈一样。
等刘一民洗好脸,回头一看,阎锡山已经盘腿坐在炕桌前,还戴上了托里可眼镜,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刘一民脱掉鞋子,也上炕坐定。
这个时候,第二战区长官部秘书长吴绍之、秘书徐崇厚和副参谋长楚溪春也都到了阎锡山办公室。阎锡山略微思索了一下,拿起炕桌上的毛笔,在印有“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用笺”字样的信纸上写下“口缄”二字,一连写了三张,交给吴绍之、楚溪春、徐崇厚。
刘一民想了半天才想明白,这口缄二字八成是从三缄其口中化来的,意思是要这三个人对他和阎锡山的谈话保密。
穿越前刘一民喜爱军事,对民国奇人轶事多有涉猎。阎锡山是民国奇人中的奇人,对他的事迹刘一民自然有所了解。穿越后和阎锡山打了几次交道,自觉着对他有一定了解。不料,还没有开始交谈,阎锡山的做派就让刘一民暗暗讶异。这老汉,水深着呢
阎锡山先问了刘一民跳伞的经过。听完就一口咬定,这一定是日本特务现了飞机起飞时间,小鬼子才提前调集机群伏击。小鬼子最擅长的就是干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勾当,原来他身边就有日本奸细,还差点害死他,让他抓住枪毙了。
接着,阎锡山拿出了第二战区长官部抄录的日军两次重大新闻广播稿让刘一民过目。刘一民看后嘿嘿一笑,就告诉阎锡山,当时他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为了不让小鬼子的军犬闻到血腥气而紧追不舍,干脆就换上了日军军装,大摇大摆地到大路上叫了一辆小鬼子的摩托车,顺公路去了霍县城,在城里吃饭、洗澡,顺路宰了洗澡的鬼子,又摸进第一o九师团司令部,把小鬼子师团长山冈重厚给击毙了。然后才消消停停离开了霍县。
刚刚说完,就听一声娇呼。刘一民回头一看,两个女人倚靠在门框边,正瞪着大眼惊叫呢。其中一个是上次在太原见过的五妹子五鲜儿,另一个不知道是谁。
阎锡山一见是如夫人徐兰森和五妹子,笑吟吟地向刘一民介绍到:“老弟,五妹子旁边的是你二嫂,你也认识一下。”
阎锡山这个人,一生都想在“立功、立德、立言”上做到“三不朽”,待人、律己、御下、家教都很严格,有一套权术。按照他的做派,那是绝对不会允许如夫人在生人面前露面的。他的办公室又是军机重地,没有他的同意,别说是人了,就是个猫啊、鼠啊也进不到里面去。如夫人徐兰森和五妹子能到这里,那一定是阎锡山安排的,目的就是营造一种非常亲切的气氛。换言之,就是没拿刘一民当外人。
刘一民知道阎锡山原配没有孩子,他的五个孩子都是眼前的姨太太徐兰森所生。这一听阎锡山说是二嫂,刘一民赶紧从炕上下来,走到徐兰森跟前,恭恭敬敬地敬礼,说了声嫂子好。
这一下把徐兰森激动的满脸通红,不住声地说:“今儿是甚日子,这么大的抗日英雄给我敬礼,这一定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五鲜儿在一旁娇笑到:“二嫂说的不错,今儿真的是个好日子,一大早喜鹊都在叫呢。我还琢磨着是哪里的贵客到了,没有想到是大英雄刘将军来了。这可真是太巧了。”
阎锡山挥挥手:“行了,行了,女人家就是话多。你们去招呼酒席,安排好了来叫我。我们有事呢”
徐兰森和五鲜儿这才朝刘一民福了一福,告辞了。
刘一民重新上炕坐定后,阎锡山就说到:“古有荆轲刺秦,今有刘师长夜刺山冈重厚,不让古人专美于前啊不过,老弟,憨娃啊,这事可不能长干,要是让小鬼子摸着了你的脾气,说不定就会专门设套诱你上钩,那就太危险了。”
刘一民哈哈一笑:“谢谢阎司令长官关心,没关系,我这人啊,别的本事没有,天生就喜欢杀小鬼子。他们遇到我,那是倒了八辈子霉这可不怪我,谁让他们来中国烧杀抢掠呢?”
接下来,就主要是阎锡山说、刘一民听了。
刘一民记得穿越前看的网上的一个资料说,阎锡山迹前,只读过三年私塾,考武备学堂都是找代县的赵廉佑替考的。刘一民不知道这个说法有何依据,但他面前的阎锡山绝对不是个只上过三年私塾的水平。谈话中,典籍掌故顺手拈来。他的五台口音又重,不留心听的话,有时候还真的听不懂。
阎锡山也是一个擅长向别人灌输自己思想的人,竟然从山西抗战前的部署给刘一民讲开了。讲到死守原平时,竟然用五台口音背诵开了他写的《原平战役》诗:“全区原平战最烈,三团只剩五百人,据守三院十一日,玉贞旅长兼成仁。”背完,两眼珠光晶莹,听的刘一民也心里难受。
见刘一民听进去了,阎锡山又背了他的《忻口役》诗:“忻口布防得从容,全凭原平抗敌功,假使娘关不失败,岂能念三任敌攻?”背完,就给刘一民详细讲述他自己总结的忻口会战得失,落脚却是日军的炮火太强大,训练水平高,这种仗再也不能打了,晋绥军也打不起了。
刘一民知道眼前的老汉虽然善于投机,但是有一套他自己的理论体系,想劝他必须得找准突破点,不然的话,你说什么他都能对付,不会有效果的。既来之则安之,不慌,等阎老西说完、泄完再说。
对于主席让他顺路来做阎锡山的工作一事,刘一民心里有数,主席这是想用他和教导师抗战以来的战绩给阎锡山打气,同时也是想用强大的教导师来压阎锡山、警告阎锡山,让他明白和作对没好处。这个道理自己明白,恐怕阎锡山稍微琢磨一下也会明白。这事啊,只能尽人事。不要说阎锡山一肚子歪理论,过去也一直坚持,就是目前的局势,也是在联合抗日的大旗下矛盾重重,我党我军要在抗战中大展,必然会引起蒋介石的警觉。阎锡山更不用说了,他原来是山西的土皇帝,把山西的一草一木都看成是自己的。现在八路军主力齐聚山西,边打鬼子边建设根据地,不和阎锡山生冲突才怪呢这种根本利益的冲突,岂是说道说道就能化解的?
心里有准备的刘一民,成了阎锡山最好的听众。
阎锡山好不容易说完了,刘一民的肚子也咕咕叫了,阎锡山这才不好意思地一笑:“哈哈,老弟,光顾着说话了,酒席的菜恐怕都凉了。走,老汉陪你喝两杯”
刘一民早就饿了,巴不得阎锡山这样说呢闻言就下炕穿鞋,笑着说:“我还以为阎司令长官准备给我说一夜呢,想不到这么快就让我吃饭了。谢谢啊”
阎锡山嘿嘿直笑。
酒席就安排在院子里的另一孔窑洞里。阎锡山和刘一民进来时,山西省政府主席、第二战区政治部主任赵戴文领着杨爱源、孙楚、王靖国、赵承绶、梁化之已经在等候了。这个时候,阎锡山虽然成立了新组织“民族同志会”,还没有搞什么烘炉训练,因而也让刘一民失去了一次观赏晋绥军将领、十三高干高呼会长万岁情景的机会。
阎锡山殷勤地给刘一民一一介绍,然后请刘一民入席。
酒桌是大方桌,总共能坐八个人。刘一民见阎锡山请他做上席,忙推辞到:“有阎司令长官和赵主席在,哪里能轮到我坐上席。今晚能够见到各位,我已经很高兴了。我就挨着阎司令长官左手坐,给阎司令长官和赵主席斟酒。”
赵戴文字次陇,据说是仰慕清朝著名知事6陇其而起的。在山西,赵戴文是和阎锡山齐名的人物,两个人是同乡,也是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赵戴文不仅是阎锡山政治上的坚定盟友,两个人的私交也很好。不过,赵戴文与阎锡山不同,他一生尊崇孔孟,也精研易经和佛学,是个人品方正的饱学之士。现在他已经7o多岁了,以山西省政府主席之尊,却穿着一身肥大褪色的粗灰土布士兵军衣。
听威名赫赫的刘一民言辞竟然如此谦逊,赵戴文忍不住深深地看了刘一民一眼,又扫了杨爱源、孙楚、王靖国、赵承绶、梁化之等人一眼,心里暗叹一声,说到:“司令长官,难得遇见刘师长这样的青年才俊,你我痴长几岁,就依刘师长吧”
众人这才依次坐定。
酒是陈年老白汾,开瓶就散出浓浓的香气。
阎锡山端起酒碗,站起来大声说道:“上次在太原,我老汉曾经和刘一民将军喝过一次酒,当时说的是祝刘一民将军多杀日寇,为我们民族争光太原一别后,刘一民将军率领八路军教导师袭占天津、攻占青岛,夺下连云港,收复济南,消灭了猖狂的日军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第二十一师团、第三十三师团、第三十四师团、第一o八师团和一连串的独立混成旅团、守备队,死在他刀下的小鬼子数都数不清。就在前两天,刘一民将军在返回陕西途中,还摸进霍县城,一枪干掉了第一o九师团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又以不足三十人的兵力,打退了6oo多名小鬼子的追击。我老汉听了后都热血沸腾,当真是英雄出少年来,我们共同干一碗,为刘将军接风压惊。干”
说完,阎锡山用酒碗和刘一民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除了赵戴文老先生外,其他人都把酒碗碰的直响,咕咕嘟嘟喝了下去。
喝完酒,刘一民把嘴一抹,嘿嘿一笑,说道:“真是好酒啊喝了让人血脉喷张,恨不得拍马冲入日军阵中,取日酋级以壮酒兴阎司令长官、赵主席,诸位,谢谢各位抬爱”
赵戴文看刘一民说话时神采飞扬,英雄气概喷薄而出,内心好生喜欢,亲自给刘一民布菜,还慢悠悠地说道:“刘师长,来,坐下吃饭,不要见外。长途行军,怕是饿了,赶紧垫垫饥。”
阎锡山也说:“对,对,别光顾说话了,赶紧吃一口,尝尝山西名吃。”
刘一民也确实饿了,不客气了,拣了块过油肉送进嘴里,略一品味,就忍不住叫好。
杨爱源自从率领十万晋绥军渡河偷袭西安不成后,刘一民三个字就牢牢地烙在了心上。初次见面,两眼忍不住在刘一民脸上逡巡。惹得刘一民笑道:“杨司令,我的脸上有花么?别看了,再看我都不好意思吃菜喝酒了”
刘一民是八路军名将,这些晋绥军将领本来和他心理上有一定隔阂。特别是他曾经从阎锡山这里拿走了5oo万元,还派小部队大闹平遥城,收复太原后又搬空了太原,让晋绥军多少年的心血毁之一旦。说实话,要不是团结抗战,晋绥军里想杀他的人大有人在。
见刘一民人物儒雅风流,说话又如此幽默,几个晋绥军主将都是哈哈大笑。
杨爱源站起来说道:“我刚才是在想,不知道多少人心里都认为刘一民必定是个豹头环眼、声如奔雷的厮杀汉,哪里会想到刘师长竟然长的如此儒雅,一幅江南才子模样。来,我敬你一碗”
刘一民知道,这杨爱源是阎锡山实际上的军事副手,其长期得到阎锡山信任的诀窍是:“跟会长共事,一不要动他的权,二不要动他的钱。他让你干甚就干甚,不让你干甚就不要干甚”
见杨爱源敬酒,刘一民也不推辞,站起来朗声说道:“晋绥军在阎司令长官统帅下,一直处于抗日最前线,忻口会战曾让小鬼子胆寒不已。抗战一年多来,晋绥军和中央军、八路军以及各地援军密切配合,打得小鬼子龟缩于交通线上,不得不采取守势。山西,堪称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模范地区,晋绥军也是八路军坚持山西抗战的坚强臂助。杨司令,来,我和你喝碗酒,祝愿贵我两军团结合作,早日把日寇驱除出山西”
说完,刘一民举起酒碗和杨爱源一碰,仰起头就喝。
在座的无一不是阎锡山嫡系中的嫡系,对阎锡山内心的想法心知肚明,对八路军在山西建根据地也极为抵制。虽然和刘一民坐到一个桌上喝酒,彼此也笑语晏晏,但他们心里明白的很,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虽说只是个师长,恐怕他那个师的兵力比晋绥军全部人马都多的多。要不然,一个小小的师长怎么敢这么张狂,和阎司令长官称兄道弟。
孙楚和杨爱源是保定军官学校一起同学,两个人一个是第六集团军司令官,一个是副司令。工作上是同事,生活中是密友。在晋绥军将领中,孙楚以聪颖机警、才思敏捷、擅长谋略闻名,平型关会战就是他直接指挥的。不过他也是晋绥军中的先锋。
孙楚站起来敬酒了。
第六0一章训导
第六o一章训导
孙楚其实也一直在打量刘一民。
看刘一民大碗喝酒那种神采飞扬的架势,孙楚心里就琢磨开了,这刘一民为什么能如此豪放地和晋绥军一众高级将领在一起喝酒呢?他不会不知道到了这里等于进入了龙潭虎穴,如果阎司令长官一翻脸,大罗金仙都救不了他。而且,他之所以这个时候来拜访阎司令长官,那绝对是有由头的,要不然他哪里会有时间来古贤一游。
孙楚想想晋绥军内部旧军、新军的冲突,想想八路军在山西的展,再想想影影绰绰听说日本人通过苏体仁派来了一个联络军官,心里就明白了,刘一民之所以大难不死之后直接来见阎司令长官,可不是来叙旧的,他是受领导人的指派,来做晋绥军高层的思想工作的。
想起八路军在山西每到一地就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孙楚心里就有火,忍不住就想向刘一民难。但是看满桌子都是欢声笑语,孙楚不知道敢不敢破坏这种酒桌上的气氛。毕竟刘一民在山西消灭了日军的察哈尔派遣兵团、消灭了二十一旅团,曾经夺回过太原。那战绩,山西老百姓至今还津津乐道。山西抗战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与当初刘一民一战消灭日军精锐部队有直接关系。要是他和他的教导师不离开山西的话,太原会不会再次沦陷都很难说。
就在孙楚心里面反复思量的时候,杨爱源和刘一民喝上了。
孙楚心里打了个突,眼前的这个八路军师长,可是当年想一口吞下晋绥军十万主力的红七军团长,那个时候晋绥军主力比现在力量强大的多。现在,经过一年多的抗战,晋绥军实力大损后恢复缓慢,而红七军团改编的教导师可是实力大涨。不说别的,光算算他们消灭的鬼子部队数量和占领过的城市,就知道他有多少枪、多少钱粮了。有枪、有钱、有粮,在现今的中国,要想扩军,那只是一句话的问题。今非昔比啊,当年的红匪头目成了今日举国瞩目的抗日无敌名将,阎长官之所以与他把酒言欢、亲的象骨肉兄弟一样,怕是也清楚他的实力和地位。而刘一民之所以百无禁忌地在这里喝酒叙旧,那绝对不单单是把晋绥军看成值得信赖的友军,不担心个人安全,恐怕更多的是他把晋绥军根本就没有看到眼里,说不定他还巴不得晋绥军和八路军闹翻,好让他们能独霸山西呢
孙楚太爱动脑子了,想着想着就想到死胡同里了,竟然把刘一民的来访往不怀好意方向想了。
想到这里,孙楚站了起来,端起酒碗,张口就说:“刘师长,你们八路军会不会想把晋绥军吞并了啊?”
一言既出,满桌皆惊。
稍停片刻,有点恼怒的阎锡山,指着孙楚说道:“萃崖,你胡说个甚?快坐下”
刘一民刻意营造酒桌上的欢乐气氛,目的就是和晋绥军高层联络感情,为说服阎锡山坚持团结抗战打基础。
孙楚这一问,看似无礼,但也是晋绥军许多将领的心里话。
刘一民一路上心里已经反复琢磨过了,历史上阎锡山之所以敢动晋西事变,本质上讲是因为阎锡山是个土皇帝,考虑问题的出点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他看来,无论抗战与否,都要服务于巩固他的政权,也就是为了存在。没有了他的政权存在,还谈什么抗日不抗日?也是为了他的政权存在,他才与合作,请求蒋介石派中央军入晋抗战。眼见抗战短期内看不到胜利前途,而日军又成功偷袭珍珠港,他就转而与日伪妥协。客观上讲,历史上1939年底的时候,八路军虽然经过北上抗日两年的展,实力壮大很快,但多处分兵,主力地方化,让阎锡山产生了错觉,以为他的晋绥军还是山西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八路军不是他的对手,因而敢于向下黑手。
现在和历史上大不相同,八路军进入山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