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豫西)-第7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机场返回临潼驻地后,中央举行了欢迎晚宴。主席亲自致辞,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苏联人民的真挚情谊,对苏联无私援助中国抗战表达了最真诚的谢意!
现在是艰苦的抗战时期,所谓欢迎晚宴,也不过是领导致辞加上一桌有机关食堂做的简单的饭菜。
米高扬介绍了苏联西线战场局势,重点介绍了苏联在遭到德国闪击后再后方组织动员的情况,表达了联共中央要求中共积极配合苏联红军作战的意图。
欢迎晚宴结束,主席请米高扬到住处,详细长谈。
据米高扬介绍,开战后短短的一个月,苏军西部战线损失惨重,除了飞机等装备损失外,集结在西部的红军主力遭受重创,形势极为严峻,德军有可能打到莫斯科城下。但是,米高扬信心百倍地说,今日的社会主义苏联早已不是当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联合干涉时候的苏联了·国力强盛,只要度过眼前难关,苏联必定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
主席和老总想起刘一民原先的电报,就向米高扬提出·应该以莫斯科、列宁格勒为西线防御作战支点,坚决组织莫斯科、列宁格勒保卫战,消耗德军,扭转苏德战争局势。
此时,联共中央在德军闪电般的打击下一片忙乱,抓不住要害,还没有组织莫斯科会战的意图和决心。主席和老总这一说·米高扬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请主席和老总详细谈谈组织莫斯科会战的想法。
说句实在话,中国战场的事情还考虑不完、研究不透呢,主席和老总他们哪里有时间和精力精心研究苏德战场的事情。山东局报来的电报主席和老总看后,一眼盯住的是奇袭上海的计划,脑子里想的是如果奇袭上海得手,就可以用从上海缴获的武器弹药和资金就近装备新四军,使新四军的战斗力上一个台阶·向山东我军主力看齐。那样的话,北有山东主力,南有新四军主力·两支大军纵横江淮河汉之间,抗战形势马上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米高扬这一问,还真把主席和老总问住了。主席救没有出过国,老总出国时候和现在情况早已经大大不同,他们对苏军的装备到底是个什么状况脑子里没有概念,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苏军凭什么能守住莫斯科。要知道,大上海比莫斯科一点都不差,蒋介石集中那么多主力守卫大上海,最后还是不得不含恨撤退。而德军的装备水平、战斗力据说要比日军高的部署一个层次。难道苏军真的象刘一民设想的那样,能守住莫斯科么?
这事·事关苏联存亡,谁也不敢打包票!
主席和老总只好说这只是一种想法,是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刘一民同志提出的,回头可以让他发个电报,详细报告一下。
刘一民的名字和他所取得的战绩全世界都知道,更何况关心、支持中国抗战的苏联领导人呢?
西线战事势如危卵、急如星火·米高扬又是一个极为务实的人,这一听说中共同志们建议以莫斯科、列宁格勒为防御支点,就来了兴致,非要看看刘一民的电报。
刘一民的电报是发给中央的密电,里面牵涉的事情多了,有些东西不适合给米高扬看。就这,主席还是亲自去取电报稿,在电报稿上划出涉及苏德战争的内容,要俄文翻译师哲快速抄录翻译后,拿着回来给米高扬看。
米高扬看到刘一民说只要在莫斯科坚持到冬季,让德军顿兵于寒冷的莫斯科城下,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就到了,激动的两眼放光,不再和主席他们长谈了,匆匆离去,回住处给斯大林发报去了。
朱老总登时就笑着说:“润之,米高扬同志也是个急性子啊!”
谁知第二天就风云突变,日军不宣而战,在远东突然动手了!
米高扬出发的时候日军还没有发动对远东的攻击呢!他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么大的事情,而且他又肩负着督促中共出兵攻击日军的重任,苏联自然是要立即向他通报的。
米高扬连日奔波操劳,发完给斯大林的电报后,放下了心怀,一夜好睡,起床较晚。结果一起床就接到了这样的消息,登时就lll了方寸,直接去找主席,要求中共立即执行斯大林同志的指示,集中力量北进向日军发动攻击,牵制日军。
主席是大战略家,对战场形势看的透亮透亮的,此时要他集中八路军主力离开根据地去直接攻击关东军,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因此,主席耐心地给米高扬分析情况,说明八路军不能北上攻击关东军的理
这下惹恼了随米高扬一起来见主席的弗拉基米洛夫,他马上质问主席中共为什么不执行斯大林同志的指示、为什么不积极向日军发动进
毕竟米高扬是苏共政治局委员,当着他的面主席不好发火,只得再次耐心解释,说明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力状况、部队装备状况、敌后根据地分布状况。最后,主席无奈地说,蒋介石的大军在陕西周围虎视眈眈,日军又在山西的黄河一线窥视,八路军不得不抽调主力固守陕西。山西战场现在异常困难,日军发动中条山之战后·挟大胜之威,加紧了对山西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山西各部队在日军打压下处境异常艰难,每条枪大概只有几十发子弹。山东我军被日军铁路封锁线分割在几个地区首尾不能呼应。特别是山东军区指挥机关所在的鲁中南地区,被日军三面合围。我军无论朝哪个方向突破,都会冒根据地被日军侵占的风险。从实际情况看,八路军向北进攻确实是困难
弗拉基米洛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到西安有几个月了,经过观察,发觉从莫斯科回来的王明靠边站了心里存了芥蒂,主观地认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现在已经不是坚持统一战线、集中力量抗日了,而是只想扩大根据地、拉队伍、为夺取全国政权作准备。因此,他说话就特别不客气,当时就指责主席让八路军各部队不对日军开展大的战役性作战行动,导致日军有多余的力量北进攻击苏联。
可能是弗拉基米洛夫的话说的太不客气了,主席的脾气也上来了就说弗拉基米洛夫说话不顾事实,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八路军不是不'。cc书包网'开展大的战役行动,而是坚持敌后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我军力量强的地区如山东军区,每年至少都要消灭日军两个师团,北上抗战以来的歼敌数量比整个国民党军队加到一起都多。再如八路军的115师,曾经取得过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和歼灭日军驻蒙军一个旅团的战绩;八路军129师、独立师、120师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战绩。但是,日军目前实力强大,八路军打的越好,导致日军对我根据地疯狂扫荡。比如去年进行的百团大战,声势浩大,战绩突出,但是日军的报复扫荡也很猛烈导致山西八路军几个主力师都损失很大、很大。现在,苏联同志要让八路军主力北进去与关东军硬拼,那是把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往绝路上送!
这下,就叮叮当当吵开了。一边是俄语,一边是中文,双方的情绪都很激动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只不过语言不通,吵来吵去,谁也听不懂吵架的内容,倒是把翻译累的额头上直冒汗。
争吵不解决问题,都是共产党,又都是为了反抗侵略,目标一致,火气发完了还得坐下来研究解决的办法。
主席告诉米高扬,我党已经着手制定牵制日军的作战计划,不过不是北进去与日军硬拼,而是在华北、华中发动大的攻势,力争迫使日军从东北分兵增援,减轻苏联远东方面军的压力。
米高扬确实是心急如火,因为每分每秒远东红军都在遭受损失,这一听中共正在制定作战计划,就要求参与制定作战计划,尽快实施。
这样一来,中央就开始给各主力部队发电报了,包括远在山东的刘、罗。
历史上,百团大战后,由于八路军主力在百团大战后期反扫荡作战中损失过大,兵力锐减,我军确实是采取了坚决执行游击战术的的办法来与鬼子对抗,很少发动大的成规模的战役行动。直到1943年以后,八路军才逐步恢复实力,再一次发展壮大。到日军投降前,我军已经开始局部反攻了。
同样,历史上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我军北进攻击日军,主席没有同意。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当时的八路军经过百团大战后实力大损、每条步枪平均不到20发子弹,连一门山炮、野炮都没有,去攻击关东军纯粹是拿鸡蛋碰石头;二是后来得到了准确情报,日军不会攻击苏联,很可能是以关特演来掩护其南下作战意图。
现在不同了,日军不但北进了,而且摆的架势分明是要在极短时间内消灭远东红军。我军的指导思想、部署都要发生相应变化。
这个时候,真正有大的战役准备的只有山东部队,山西我军都处于反扫荡作战和休整阶段。
刘一民的回电到后,主席、老总看后,为了严格保密,拉掉了准备南下攻击上海的内容,让师哲翻译给米高扬看。
米高扬不是军事家,但这个年代的领导人都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一看刘一民的电报,也意识到远东方面军处境十分危险,得不到强有力的增援,很可能会向西部军区一样,遭受重大损失。因此,米高扬告诉主席和老总,他马上把刘一民同志的建议转报苏共中央,请中国同志务必克服一切困难,给日军以致命打击,支援远东红军。
主席再次给刘、罗去电,催促采取有效行动,务必震动日军,减轻远东战场压力。
事发突然,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有效行动才能震慑日军呢?
中央对此没有明确指示。原因是现在山东的日军已经稳住了阵脚,防线稳定,工事坚固,而且修复了铁路线,可以利用铁路快速调兵增援。特别是连云港驻有日军的战略机动部队第五师团,随时可以通过铁路或船运增援山东任何一处战场。我军强行攻击日军坚固设防防线,那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百团大战的关家垴之战就是明证!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主席、老总那么伟大的战略家,也没有随意给刘、罗下达攻击哪一部分日军的命令,只是催促采取有效行动。
中央一连发了六封急电,都是催促刘一民采取果断行动。
正在石臼所的刘一民,一连接到这么多封急电,也坐不住了,开始考虑怎么样才能拖住日军的脚步,掩护苏联远东方面军主力收缩防线、退向乌拉尔一线。
至于斯大林会不会命令远东方面军收缩防线、转移主力,刘一民不担心。他知道,斯大林虽然犯了那么多令人极端痛心的错误,但他确实是一个有权威的领袖。战争时期,一个有权威的领袖、一个稳定的权力核心,太重要了。不需要斯大林多么英明,只要他能够冷静应对,苏联那些幸存的元帅、大将会看清形势的,也会给他提出中肯的建议的。
思来想去,刘一民下定了决心。
在西安的主席和老总收到了刘一民的急电:“3日内空袭东京!”
发完电报的刘一民,立即驱车返回大店。
月票拼刺刀了!赶紧增援啊!
第一一六九章八幡制铁所的大火
日期:09月19日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第一文学网。
感谢书友aixshang、谁说我不恨你、电狐、书友43、家乡明月、逆天军帅、angeltong79、果冻不叮、飃靇、chengxijian投票支持!感谢书友1999存在打赏100币!谢谢你们,我的朋友!
从石臼所到大店也就八、九十公里路程,刘一民竟然跑了三个多小时。
到大店时,已经是夜里11点了。刘一民不敢耽误时间,拉上罗荣桓直接驱车去了朱家庄子机场。
八路军第一航空大队、第二航空大队自从掩护新四军突围渡江后,一直留在朱家庄子机场隐蔽休整。
刘一民去石臼所之前,还来看过两个航空大队的同志们。走了20多天,一见面,冯达飞和常乾坤、戴维、薛俊敏几个喜不自禁,敬礼后,就簇拥着刘一民往指挥部的窑洞走。
到指挥部坐定后,刘一民制止了几个人的寒暄,让冯达飞把缴获日军的航空图拿出来,然后就开始部署任务。
这么晚,司令员和政委突然光临,冯达飞心里有数,一定是有紧急任务。
果然,刘一民开口了:“同志们,今天清晨,日军陆海军大举出动,向远东红军发起了突然袭击。其中,日军海军出动大批舰载机,袭击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及海参威、苏维埃港等港口城市,关东军、朝鲜军的陆军航空兵空袭远东方面军各机场。现在我们还不清楚苏联远东红军损失程度,但是可以初步判断,太平洋舰队、远东方面军航空兵飞机必然损失惨重。小鬼子这一招特别凶险,等于是和德寇东西夹击苏联。如果让日军得逞,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将会出现空前危急!因此。必须给日军致命一击,迫使其不能肆无忌惮地向远东红军攻击!我决定。空袭东京!”
刘一民说完后。半天都没有人说话。片刻之后,戴维才一把抱住了刘一民:“亲爱的刘,你的决定太他妈的过瘾了!”
戴维这几年把汉语学得差不多了,竟然会说脏话了!
屋子里总算是响起了欢呼声。
欢呼过后。几个人全部扑到了航空图上,开始计算了。
这一计算。几个人就傻眼了。从朱家庄子机场到东京,直线距离将近1900公里,不要说是轻型轰炸机和战斗机了。八路军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的续航距离也满足不了这个要求。
八路军最早在太原机场缴获了六架三菱公司制造的九三式重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续航距离小,不用考虑。后来缴获的主要都是九七式重型轰炸机,而且缴获的时间不同,改进型号也不同,绝大多数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续航距离只有2500公里。其中只有改进型号2型甲ki21…2甲因为主翼改造后增加了携油量,续航距离勉强能够达到4000公里。另外一种续航距离能达到4000公里的重型轰炸机是缴获的九五式重型轰炸机。这种飞机是迄今为止日军续航距离最远的轰炸机。这还都是理论数据,实际作战中很难达到。就算是能达到也不行。这是去作战,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遇上日机拦截缠斗的话,必然耗油量大,也就不可能返回来了,最后的结局一定很悲惨,不被日机击落也会葬身大海。
飞机飞不回来可以不要,飞行员可是八路军的宝贝疙瘩、刘一民的命根子,那是必须得安全返回。保证不了安全返回,刘一民宁可放弃这个计划。
这事本来是难不住刘一民的,办法很简单,把炸弹舱改成油箱就行了。但是,时间这么紧迫,改油箱来不及。而且,刘一民可不想向中国空军第一次空袭日本那样,只是扔点传单就算了,那样还不如不去呢!他要让飞机装满炸弹,结结实实地给日本人送上一份大礼。
刘一民忍不住破口大骂小鬼子真他妈的抠门,制造个重型轰炸机也不舍得把主油箱、副油箱弄大一点,多装点汽油,让飞机续航距离远一点。这多麻烦,想轰炸东京都轰炸不成!
罗荣桓说:“小鬼子可能知道你要去轰炸他们的东京,故意不生产远距离轰炸机。”
常乾坤遗憾地说:“要是能飞到东京去,把炸弹投到日本皇宫和首相官邸,搞不好就能把裕仁天皇和近卫文磨炸死。那样的话,小鬼子可能很快就投降了。”
罗荣桓就又说到:“小鬼子搞侵略靠的是法西斯主义思想武装,就算裕仁天皇和近卫文磨死了,也不一定能挡住日军扩大侵略的步伐。”
刘一民马上就想到得从美国人、苏联人哪里搞点远程轰炸机,特别是美国人的远程轰炸机,这个时候要是定购的话,美国人应该会毫不犹豫的出售的。
轰炸不成东京,那就只好轰炸九州的工业区和佐世保基地了。这两个目标虽然比不上轰炸东京的影响大,但是实际效果绝对不差。因为此时的佐世保基地和横须贺基地一样,都是日军的重要军事基地,有舰船、有飞机,还储藏着大量的弹药和油料。当然,刘一民知道佐世保基地的弹药、油料一定是在地下军火库储存,不容易炸到。但是,此时正是日军发动大战的时候,佐世保基地一定非常繁忙,说不定就有整船整船的弹药正在起运呢!九州工业区更不用说了,那是日本的工业基础。
刘一民看来看去,将轰炸目标确定在北九州。重点目标是佐世保基地、八幡制铁所和长崎港。
确定了轰炸目标后,刘一民命令冯达飞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务必于29日黄昏前进行轰炸,乘夜色掩护返回朱家庄子机场。
冯达飞明白刘一民的心思,那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下午飞往日本,可以将飞机拉高到5000米高空,不容易被日军巡逻飞机发现。轰炸完,趁夜色返航,日机不容易追击。
八路军航空队的拿手好戏就是偷袭作战。想想吧,当初戴维他们用在太原机场缴获的六架九三式重型轰炸机偷袭日军华北机场,引爆机场上堆放的汽油桶和航空炸弹,导致华北方面军临时航空集团司令剖腹谢罪。还有,冯达飞率领八路军航空一大队偷袭日军的龙骧号航母编队,都是非常经典的空袭战例。
冯达飞、常乾坤、戴维、薛俊敏都是我军的空战专家,又有多次战斗缴获的日军的飞行资料,作战计划很快就拿出来了。
按照冯达飞的计划,将现有的两个大队的重型轰炸机编成三个中队,分别由冯达飞、常乾坤、戴维率领,将飞机涂上日机标志,伪装日机,于7月29日下午5点从朱家庄子起飞,拉升至5500米高空,向东南方向水平飞行,直扑北九州。其中,冯达飞编队轰炸佐世保基地,戴维编队轰炸长崎港,常乾坤编队轰炸福冈县的八幡制铁所。每架飞机携带500攻击高爆炸弹、500攻击白磷燃烧弹,先用燃烧弹进行大面积攻击,再用高爆炸弹实施重点攻击。完成任务迅速拉升返航。
由于返回时是在夜间,不需要战斗机编队接应。但是,出发时需要战斗机编队进行护航,护送轰炸机编队安全抵达离开海岸线100公里上空即可。
作战计划拿出来后,朱家庄子机场热闹开了,机械师们忙着检修飞机,安装无线电定向仪,涂改飞机标志。
八幡原来只是福冈县的一个村,由于临近大海,便于从中国获得煤炭和铁矿石,甲午海战后的1897年,日本从德国引进全套的钢铁冶炼设备和技术,利用中国赔款1920万日元,在八幡村建立官营的海军炼钢厂,1901年开工生产,称八幡制铁所。但是,小鬼子的技术不过关,熔铁炉的炉门打不开,熔融的铁不能流出,导致试产失败。一直到了1904年7月,经过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野吕景义技术攻关,改造后的第一号高炉重新点火才获得成功。
煤炭是从中国运来的,铁砂是从中国湖北省的大冶铁矿运来的,建厂的钱是中国人赔偿的,小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想不兴旺发达都不行。这不,到1934年的时候,八幡制铁所年生产生铁高达40万吨,钢锭168万吨。
八幡制铁所不仅为日本侵略战争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也为整个日本军工和重工业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日本政府曾明令其以军火生产为主,并指定其同吴造具工厂(日本军火企业配套生产。吴造具厂生产大炮、水雷、枪炮弹等,八幡制铁所生产炮架、造船材料和速射炮弹坯料等。
此时,由于日本在1934年实行钢铁业大合并,八幡制铁所与轮西制铁、釜石矿山、富士制铁、东洋制铁、三菱制铁、九州制铁等6家钢铁企业一起合并移交日本制铁公司管理。
八幡村由于钢铁业发展的关系,于1917年3月1日变成了八幡市。
9月29日这天,八幡市陷入了狂欢之中,街道上沿街拉起了横幅,贴满了标语,内容都是庆祝大日本陆海军北进作战取得大捷的。广播里也是播音员们鼓吹侵略战争的声音。
到了傍晚的时候,那些上街游行的人们终于累了,回家吃饭、休息了,喧嚣了一天的八幡市也安静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八路军第二飞行大队大队长常乾坤率领的重型轰炸机编队飞临了八幡市上空。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第一文学网。
第一一七0章八幡制铁所的大火(续)
p:奇了怪了,到下旬了,朋友们手里都有月票了,为什么红星的月票就不见张呢?百思不得其解!
黄昏的八幡市,烟囱里的浓烟依旧滚滚向上,把天空熏得象小孩的尿布不出的恶心。
由于由无线电定向仪,有缴获自日军的航空图,常乾坤他们总算是找到了八幡市。
钻出云层后,看着黄昏时分的八幡市,一条条街道、一栋栋建筑星罗棋布,一座座烟囱傲然挺立,猖狂的喷吐着浓烟,常乾坤就心里大喜,知道找对了,那烟囱密集的地方必定是八幡制铁所的核心工厂。
小鬼子啊,真的是骄横无比,恐怕就没想过极弱已久的中队会来轰炸他们的本土,这么重要的工业城市,竟然没有飞机巡逻搜索,简直就像是一个的羔羊,等着八路军飞行英雄们来宰割呢!
常乾坤豪气顿生,在机载无线电送话器里大声吼道:“我是常乾坤,全体都有,保持队形,下降高度,投燃烧弹!重复一遍,我是常乾坤,全体都有,下降高度,投燃烧弹!”
喊完,常乾坤率先下降高度。0米,5600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