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豫西)-第7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在这一点上怕是提鞋都不配呢!
杉杉元这家伙最大的特点就是遇到麻烦的时候装糊涂,明明他听到杉杉元夫人的话了,却装着没听见,而是领着爱女云子走到上野公园最有名的樱花名品“染井吉野”跟前,端详开了。
杉杉元夫人自然是了解杉杉元的性子的,恨不得上去拉着他吵一架。问题是在公园里,身后跟着一溜警卫,得维护杉杉元大将的形象。再说了,杉杉元夫人就是再出身名门,那也没有杉杉元现在的地位高,杉杉元就是她的依靠!再说,杉杉元除了在北平荒唐以外,还真的是没有别的女人,不象其它日本权贵,妻妾无数、情人无数,老的是老色鬼,小的是小浪荡公子。
杉杉元夫人脑子里转了许多念头,还是迈着小碎步跟上了杉杉元。
杉杉元此时心情很好,领着女儿在樱花树下流连。
山山云子长的随母亲,高挑修长,穿着华丽的和服,站在樱花树下,真的是比花娇、比花美、比花羞。看得来给杉杉元大将一家照相的照相师心里一荡,手一哆嗦,差点把照相机给摔了。
杉杉元心里好笑,接着就想女儿大了,得找一个门当户对、有才学、有前途的小伙子做女婿。想着想着,杉杉元就突发奇想,要是让云子去勾引刘一民,恐怕刘一民想不上当都难!
杉杉元有这想法很正常,这个时候的日本人都是一群疯子,还有人自愿送女儿去当慰安妇,慰安战功赫赫的大日本勇士呢!
杉杉元使劲摇了摇头,想把自己的邪恶想法赶出脑海去。他才舍不得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勾引刘一民呢!他是大军阀,参谋总长,可不是那些被他们忽悠的无知小民。这种想法也只是一闪念而已。
杉杉元走向女儿,让女儿挽着他的左臂,又身处右手,拉着夫人,向樱花大道走去。那里现在已经是一条樱花长廊了,花香袭人。这一刻,不知道内情的人如果看见身穿和服的杉杉元大将,还以为这是一个幸福安详的日本富家翁呢!
让杉杉元想不到的是,短短一上午的休闲时光都不能持续下去,他的警卫参谋匆匆的赶来报告说,关东州发生紧急情况,请大将阁下立即回参谋本部去。
杉杉元有点遗憾地看了眼芬芳的樱花,交待夫人和女儿早点回家,自己随着警卫参谋朝汽车走去。
返回参谋本部后,杉杉元看到了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次郎发来的电报。
东条英机上台后,没有辞去陆相职务,而是以首相身份兼任陆军大臣。这样以来,原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平级的关系就变得有点微妙了,杉杉元再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东条英机讨论了,他得向首相阁下报告了。好在参谋总长等于是天皇的幕僚长,杉杉元可以吧自己的意见报告给天皇陛下,由天皇陛下下旨给东条英机。杉杉元也就避免了参谋总长向陆相报告的尴尬。
看完电报后,杉杉元先是命令次长给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发报,命令华北方面军的第三飞行集团迅速派出足够的飞机到辽东半岛搜索侦查,迅速查清辽东半岛的八路军行动情况并立即报告大本营、通报关东军司令官。接着杉杉元又给已经将总司令部迁到新加坡的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发报,要他立即考虑是否能将飞行第五集团、飞行第四集团划归关东军建制。
此时,日军南方军继续保持凌厉攻势,在彻底控制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后,正集中力量进行缅甸战役,而且已经于3月9日占领了仰光,并向同古追击,企图彻底消灭英军缅甸部队。
为了保护滇缅公路、协助一路溃败、尿不成股的英缅军作战,中国远征军誓师出征。但是由于英国人不信任中队作战能力,英国的政治家们更不愿意缅甸落入中队控制之中,配合不力,导致远东军主力迟迟不能进入缅甸,只有第6军的第49、93师进入了缅北的景通一带,其余主力不得不在滇缅公路待命。蒋介石无奈,只好命令运送第5军先头部队第200师进入战略要点同古布防。
200师3月7日到达同古,3月16日日军就开始轰炸同古,3月19日200师与日军先头部队接触,此时已经坚守同古多日,正在与日军激战。
杉杉元心里有数,英缅军已经溃不成军,中队进入缅甸的部队缺乏后援,孤军难支。倒是可以从南方军抽调飞行集团和部分兵力加强关东军。
历史上,到1942年5月1日日军南方军攻陷缅甸曼德勒后,日军大本营和南方军就放松了警惕,到6月份的时候,认为东南亚方向的作战已经基本结束,其余的主要依靠海军力量就可以对付。因此,日军大本营就确定南方军采取守势,除配备确保安全和用于外围作战的兵力外;抽出余部转用于中国大陆;并同时与国内部队的改编;复员等革新军容措施相结合;以保证战略上的机动性。
现在,由于八路军登陆辽东半岛,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把目光盯住了战绩辉煌的南方军,参谋总长杉杉元也提前打开了从南方军抽调兵力的主意。
寺内寿一的回电很快就到,称只有等到攻占曼德勒、消灭英缅军之后,南方军才可以暂时转入休整,抽调部队回国或增援关东军。
日军内部派系林立,寺内寿一就是一个巨头,他的意见杉杉元是要认真对待的。
关东军还在等待回电,杉杉元只好先进宫“奏上”。
所谓“奏上”,就是向天皇报告。按照《大日本帝国宪法》,参谋总长是天皇的幕僚长,得时不时地向天皇报告情况,以备天皇咨询。太平洋战争前,闲院宫载仁亲王担任参谋总长的时候,每周只需要向天皇报告两三次。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杉杉元总长每天都得进宫报告战况,回答天皇提出来的问题。
这是个很令杉杉元心烦的事情,因为天皇的消息灵通的很,而且是想到哪问到哪,没法准备,还不能骗,不能回答不上来。
昨日三更,书友们支持很给力。今日同样三更,请书友们继续大力支持!
第一二五九章弯弯绕
杉杉元进宫“奏上”带的跟班不是参谋次长,也不是作战部长、情报部长,而是带的作战部作战科的参谋濑岛龙三。
这个濑岛龙三是1938年以首席毕业生的身份从陆军大学毕业的,因此得到了“御前讲演”的陆军最高荣誉,也就是在天皇面前发表演说。遗憾的是,天皇本人那天没有来,由侍从武官长“代听”。就这,濑岛龙三也足以自傲了。
按照日军惯例,陆大毕业后必须下基层锻炼一年。濑岛龙三去了当时在佳木斯的第四师团,后来又到第五军实习,一年后就被调回参谋本部第一部(作战部)作战科了,并且一直呆到了现在。
濑岛龙三之所以能够进入作战科,就是因为他的毕业论文和御前讲演符合了日军统帅部的口味。
濑岛龙三陆大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关于日本武将的统帅》,他的御前讲演就是这篇论文的摘要。这家伙,在讲演中列举了楠木正成、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川上操六和大山严等五位日本武将的例子,得出的结论是“统帅的根本是断然的意志并将其迅速贯彻于军队以及捕捉战机”。最后结语说的更好,是什么“信奉圣旨,身心一体在皇军统帅的道路上前进。”
这个结论和结语都符合日军统帅部“稳定陆军”和“统帅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所以,这个一次作战计划都没有制定过的陆大首席毕业生就在参谋本部堂而皇之地发号施令了。
杉杉元之所以喜欢带濑岛龙三“奏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家伙特别善于揣摩人的心思,能猜出天皇大概关心什么、会提些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才既不算“欺君”还又能鬼混过关。这是闲院宫载仁亲王被免去参谋总长的时候特意留给杉杉元说的遗产。
这个时候的裕仁天皇,可能是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了。
想想吧,日军现在是高歌猛进,继日苏战争胜利后,现在又在东南亚得手。兵锋之盛,简直是无敌了!裕仁天皇可以说实现了日本立国以来历任天皇的梦想。
心情愉悦的裕仁天皇,见到杉杉元的时候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隐隐约约的笑意。
杉杉元心里打了个突,这个时候向天皇陛下报告刘一民部袭占金州和大连、旅顺火车站的事情。是不是有点扫兴呢?
杉杉元真想隐瞒不报,但是他又不敢,因为梅津美治郎要求从山东调回第一师团、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和从南方军调回第四、第五飞行集团,这事情不是他能够做主的,必须得天皇拍板才行。
结果,当杉杉元硬着头皮把梅津美治郎的电报呈上去后,裕仁天皇脸上的笑容就不见了。脸色霎时间变得青白青白,阴森森的象鬼一样。
裕仁天皇看完电报,半天才说:“让首相阁下和外相、海相、军令部长一起来吧!”
近卫内阁是因为不敢最后表态发动太平洋战争而倒台的,东条英机上台组阁后,阁员大换血。陆相不用说了,东条英机自己兼着,海相由及川古志郎换成了岛田繁太郎,外相由丰田贞次郎换成了东乡茂德。参谋总长杉杉元和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因为都不属于内阁成员、直属天皇,才没有被撤换。
天皇陛下紧急召见,东条英机等人自然是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的。等到了松之阁。远远地看见御座上的裕仁天皇脸色不善,再一看杉杉元额头上直冒汗,东条英机就知道一定是出大麻烦了。
裕仁天皇把梅津美治郎的电报摔到了东条英机面前。
东条英机看后,东乡茂德、岛田繁太郎、永野修身也都传阅了。
裕仁天皇冷冷地说到:“北支那方面军正在围剿刘一民部呢,怎么关东军就报告刘一民部到了关东州呢?首相阁下,此事怎么解释?”
石原莞尔给东条英机起了个“上等兵东条”的绰号,还说东条英机的才能只能指挥八挺机枪,多一挺都指挥不了。
石原莞尔这话说的偏激,东条英机可不是只能当上等兵和指挥八挺机枪,他厉害着呢!近卫文磨那么牛。都不敢承担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责任,撂挑子不干了,东条英机就敢干,敢打美国佬、英国佬,东条英机进来后,习惯性地拿出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天皇的旨意呢,裕仁天皇这一问,让东条英机有点措手不及。
愣怔了一会儿,东条英机奏到:“陛下,关东州不能丢,必须消灭蹿入关东州的刘一民部。”
这话简直是废话,那关东州是日军通过日俄战争、死了许多军人才抢夺过来的,不用东条英机说,在坐的几位哪个不知道关东州不能丢?
说起来,东条英机被世人称为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并肩的三西斯魔头,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权柄,只不过是裕仁天皇豢养的一条狗而已。真正能和希特勒、墨索里尼相提并论的法西斯头子是裕仁天皇!不要说东条英机了,包括近卫文磨等几个抗战爆发后的日本首相,统统都是傀儡!在天皇面前,他们也仅仅是一群恶狗而已!裕仁天皇想让他们当首相,他们才能当。裕仁天皇不想让他们当,他们马上就得宣布内阁总辞职,卷铺盖走人!
裕仁天皇有点吃惊,想不到东条英机会这样回答。要知道这可是决策军国大事啊,哪里用得着说这些废话么!
裕仁天皇转向了永野修身,要他谈谈看法。
永野修身是日本海军大将,现在是负责海军作战具体指挥的军令部长,相当于陆军的参谋总长。
永野修身奏报的很干脆,那就是必须抽调舰队回援旅顺军港,封锁山东和胶东半岛沿海,断绝刘一民部退回山东的通道,支援关东军作战。不过,海军联合舰队主力现在在太平洋战场,很难迅速返回旅顺港,恐怕来不及。因为刘一民袭占上海采取的就是快打快撤,等增援部队赶到,刘一民部就无影无踪了。从这点看,还必须关东军调集部队,在辽东半岛消灭刘一民部。海军最多只能抽调一支由一个航母战斗群组成的编队,前往旅顺。
裕仁天皇的语气依旧是冷冷的:“永野大将,一个航母战斗群的话,会不会再发生龙骧号航母编队的悲剧呢!”
永野修身也坐不住了,慌忙跪倒连连磕头,说是海军暂时间只能抽调这点兵力了,要想让联合舰队全部赶到旅顺去,需要时间,没有十几天时间赶不到。
裕仁天皇冷哼了一声,不再理会永野修身,要杉杉元谈谈自己的看法。
杉杉元接到报告最早,此时已经胸有成竹了,就奏到:“陛下,臣已经命令北支那方面军派出飞行第三集团派出尽可能多的飞机到辽东半岛侦查,务必弄清楚刘一民部在辽东半岛的准确动向,便于判明刘一民的真实意图。臣以为,现在应该采取四条措施:一、在关东州紧急动员,武装在乡军人、学校学生,归属驻军指挥,加强守备力量,坚决抗击刘一民部的袭击作战;二、关东军各军紧急动员,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更危险的局面。臣担心刘一民此次野心膨胀,会抓住关东军兵力分散的机会,在满洲腹地兴风作浪。如果真是这样,刘一民的主力就会大举北犯,正好可以让关东军将其一举歼灭。三、加强关东军航空集团力量,立即抽调飞行第五集团紧急归建,同时命令关东军航空集团迅速补充第二飞行集团。四、海军的第五舰队配属关东军作战,立即调往旅顺港,拦截刘一民的运兵船队,封锁辽东半岛沿岸。至于关东军支援山东战场的第一、第七、第九师团是否归建,臣以为要命令他们立即停止在山东的作战任务,紧急集中,并命令北支那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抽调三到四个师团,准备增援关东军。如果情报证明蹿入关东州的刘一民部只是其一小部分兵力,目的是为了调动增援山东的关东军三个精锐师团回援,或者是为了掠夺大连的资产,在山东的三个师团就不用返回满洲,北支那派遣军也不用增援关东军,仅仅是关东军的兵力就可以消灭刘一民部。如果是刘一民主力离开山东北上,企图乘虚抢占满洲腹地,就按上述部署执行。”
杉杉元说的和梅津美治郎的要求基本相符,只不过他更狡猾一点,作了完全准备。
裕仁天皇一听,杉杉元说的还中规中矩,就点头了。
几个人都以为有人天皇要下旨了,不料裕仁天皇话锋一转,又对东条英机说到:“首相,朕担心美国人、蒋介石军队会利用西藏攻击进攻缅甸的大日本陆军部队,是不是应该加快西藏工作的进度呢?”
东条英机一下就又愣住了,正在讨论关东州战事呢,天皇陛下怎么转到西藏工作上来了?这不是支那人玩心计最厉害的弯弯绕么?
第一二六0章西藏工作
所谓西藏工作,说白了,就是日本人想染指西藏、侵略西藏。
此时的西藏,由于交通不便,在世人眼里还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日本人就把西藏称为神秘国。
其实,从清末开始,西藏就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主要原因是侵华急先锋英国殖民者一直觊觎西藏。当时,英队控制了印度、锡金,随即两次入侵西藏,西藏人民奋起反抗,先后爆发了两次抗英战争。其中第二次抗英战争时英军攻占拉萨,十三世喇嘛在英军攻占拉萨前逃离西藏,经青海去了蒙古,原计划逃去俄国,经清政府驻外蒙古大臣和钦差劝阻,才辗转到北京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十三世喇嘛辞别光绪皇帝、与1909年10月返回西藏后,又与清廷驻藏大臣联豫发生尖锐矛盾,导火索是联豫出于保卫边防考虑,奏请清廷批准,抽调2000名川军入藏,结果川军军纪不好,在拉萨打死了一个巡警,又在琉璃桥畔杀了济仲大喇嘛,还向布达拉宫开枪乱击。十三世喇嘛惧怕危急个人安全,率领左右逃向印度。实际上矛盾的核心是十三世喇嘛内心里就不愿中央政府派军队入藏。另一个隐藏的因素是十三世喇嘛第一次逃离西藏后,遭到了当时的驻藏大臣有泰的弹劾,曾经被清廷短期革除名号,十三世喇嘛因此对驻藏大臣一直记恨。
十三世喇嘛出逃印度后,清廷再次革去其名号,并命令驻藏大臣寻找灵童代替。此举引起藏族群众不满,清廷不愿收回成命,只是命令驻藏大臣赴印度劝说十三世喇嘛回归西藏。
辛亥革命爆发后,十三世喇嘛于1912年藏历5月初五从印度启程回国。此时。由于在印度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欢迎和款待,十三世喇嘛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十三世喇嘛还是主动给袁世凯设立的蒙藏事务局总裁科尔沁王爷贡桑诺布写了一封信,派蒙古族喇嘛罗布桑东珠尔为代表。前往北京。袁世凯接信后,下达了恢复十三世喇嘛名号的命令。
这个时候,驻拉萨川军发生兵变,包围色拉寺不成反被藏军包围,袁世凯急令四川总督尹昌衡、云南总督蔡锷两路齐出援藏。
十三世喇嘛接到袁世凯恢复名号的命令后,通过护理驻藏办事长官陆兴祺给袁世凯转去电,要求北洋政府派人到印度大吉岭进行谈判。
狡猾的英国鬼子一看川、滇两路援军进展顺利。马上出面干预,要求北洋政府派代表到印度大吉岭召开西藏会议,并主张西藏方面也要派代表参加,裸的干涉中国内政。结果,袁世凯不但下令尹昌衡、蔡锷停止向西藏进军,还派陈贻范和王海平作为中国政府代表赴会。这样,就在印度的西姆拉召开了由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印度外务大臣)、西藏代表伦青霞札等人、北洋政府代表陈贻范和王海平参加的希拉姆会议。
这个西姆拉会议影响恶劣而深远。
会议是以英国提出的“折衷”方案为基础谈判的。“折衷”方案换文中虽然承认“西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但主要内容是把藏族居住的所有地区划为“内外藏”两部分。“内藏”包括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居住地区,由中国政府直接管辖;“外藏”包括西藏与西康地区,中国政府“承认外藏自治”。“不干涉其内政,而让诸藏人自理”,“但中国仍派大臣驻拉萨,护卫部队限三百人”。
就这样的狗屁文件,北洋政府代表陈贻范在英国人威逼下竟然在草约上签了字。这一来,引起全国各界人士强烈反对,北洋政府鉴于国内压力,命令陈贻范拒绝在正约上签字。
本来,中国政府在正约上不签字,此事到此也就结束了。英国的图谋也就破产了。但是,英国侵略者不死心,竟然宣布说英藏两方签字,中国未签字,不得享受条约上的权利。更为可恶的是,英帝侵略者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勾结。秘密篡改中印边界地图,提出了所谓“麦克马洪线”的非法边界线,妄图将历来属于我国西藏地方的九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印度版图。
历史上,就是因为这个该死的“麦克马洪线”导致中印之间发生边界冲突,曾发生了局势未明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西藏会议后,十三世喇嘛和西藏噶厦政府转向亲英。但好景不长,十三世喇嘛就发现英国人包藏祸心,干涉西藏内政,又开始与中央政府联系。1919年的时候,北洋政府派人通过青海抵达西藏,受到西藏各界热烈欢迎,十三世喇嘛在会谈中表示盼望北洋政府派遣全权代表到西藏商谈悬案,包括希拉姆会议草约也可以修改。
这中间,掌握了西藏军政大权的喇嘛又和九世班禅发生了矛盾,迫使九世班禅逃离西藏、流亡内地。
等到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十三世喇嘛又派人到南京晋见蒋介石,开始和国民政府联系。国民政府也派人到西藏去,面见喇嘛。喇嘛表示西藏是中国领土,康藏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拥护祖国统一。对国民政府的要求是支援西藏织布机、制革机和各类工人。
但总的说,这个时候国民政府和西藏的联系尚不巩固,喇嘛采取的是骑墙政策,就是在英国和中央政府之间跳舞。
第十三世喇嘛于1933年圆寂。紧接着,爱国护教的九世班禅于1937年的12月1日,在玉树大寺甲拉颇章宫内圆寂。西藏噶厦政府暂有支持国家统一的五世热振活佛摄政。
直到1938年嘎厦政府才把1935年7月出生于青海湟中?县祁家川的拉木登珠遴选为十三世喇嘛的唯一转世灵童,并报请国民政府,请求免予金瓶掣签,批准灵童拉木登珠继位为十四世喇嘛。结果。由于西藏上层势力中亲英分子的作梗,在国民政府回复前,嘎厦政府竟然自行于1939年10月13日由摄政五世热振活佛主持,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前举行大典。为灵童拉木登珠剃度,授居士戒,并上法号为“杰尊强白?阿旺洛桑?益西丹增嘉措?斯松旺秋?宗巴米巴?德白桑布”,简称为“丹增嘉措”,并按惯例由五世热振活佛亲自担任灵童的正经师,十三世的参厦达扎?阿旺松绕为副经师。到了1939年12月,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抵达拉萨。受到隆重欢迎,并于1940年2月22日为十四世喇嘛在布达拉宫日光大殿举行了隆重的做床典礼。
日本人的西藏工作是由关东军发起、外务省主办的。采取的办法无非是接近和拉拢西藏上次宗教人物、利用藏人搜集情报、派遣特务潜入西藏活动。主持这项工作的最早是关东军的特务机关,后来外务省专门派了精通藏语的青木文教负责西藏工作。
早在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