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木子)-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炀拥哪芰Γ罡垂馊词鞘凳翟谠谀芘诺降谝坏摹

这位一直担任着天下兵马都监军使的太监,确实不简单。

据李璟所掌握的最新情报,如今不但忠武节度使周岌拜在他的门下,而且忠武镇分出来的另外两镇,奉国镇秦宗权,忠国镇鹿宴弘都投在他的门下。周岌拔了五千兵马给杨复光统领,秦宗权拔了八千,鹿宴弘也拔了六千人马,加上杨复光自己招募的五千,杨复光这个监军使,不光有个都监军的官职,他还实际掌握着一支两万四千人的兵马。

杨复光将这两万四千兵马重建了当年崔安潜的忠武八都,每都增加为三千人,原忠武八都将的王建和韩建,如今正是在这支军队中,成为杨复光的重要大将,担任一都指挥使之职。

杨复光有背景,有能力,现在身居要职,手握一支精兵,这确实是一个了不得的太监。

在邠州,通塞镇将朱玫发动了兵变,杀掉了黄巢派去的节度使王玫。朱玫名望过浅,便推戴别将李重古为邠宁节度使,自己为副使掌握实权。

除此之外,受龙尾陂之战的影响,原本一度向伪齐臣服称臣的所有藩镇,已经全部叛齐,重新宣布效忠唐朝。而这其中,又有大半藩镇,同时又向李璟这位秦王,天下兵马大元帅上表听令。

“天子刚刚下诏赐封杨复恭为河内郡王,金吾卫上将军,神策左军中尉,枢密院使,赐封杨复光为弘农郡王,十军十六卫观军容副使,天下兵马都监军使,宣微北院使。”张承安向李璟转达了张泰让他带的口信。“义父说,天子好像暗中不满田令孜兄弟,并且似乎也对秦王心有顾忌。如今他十分信任杨复恭兄弟。”

李璟点点头,天子年纪渐大,肯定会越来越不满做一个被太监**控的傀儡。可是他手上又没有兵权,能信任的人并不多。最后只能是走李唐诸位皇帝们的老路,重用太监,以太监制太监,以太监来代天子掌兵权。

李儇的想法很好猜测,他既不满田令孜兄弟**控,又害怕李璟的藩镇势大,最后便选了杨复恭这对兄弟,希望借杨复光之手掌握兵权,增加话语权。不得不说,李儇虽然年青,但眼光还是不错的。

杨复光两兄弟,一在内,一在外,最是适合他的计划了。

“天子有什么具体计划吗?”李璟问,杨复光虽然手上有两万四千兵马,又取得忠武三镇的支持,但这还远远不够。

“义父亲打听到一点消息,杨复光已经拉拢了忠武三镇,另外还有河中镇和雁门镇。据说还有一些更详细的计划,但是无法得知。”

听到河中镇和雁门镇的名字,李璟有些惊讶。河中镇如今是王重荣掌控,一个靠着兵变上台,先投黄巢,后反正的军头。他投靠杨复光很正常,毕竟他这个河中节帅得来不正,需要杨复光兄弟这样的人物帮忙稳固地位。可雁门镇,这就有些奇怪了。

“李嗣源什么时候和杨氏兄弟搭上线了?”

“不是李嗣源。”

“雁门镇现在由李嗣源掌控,不是李嗣源,难道是李嗣昭?”李璟这下更疑惑了。

张承安摇了摇头,“雁门镇的沙陀军当然是由李克用掌控的。”

“李克用?这不可能!”盖寓惊声道。“李克用的骨头都早捞回来了,怎么现在又死而复活了?这个结果他最难接受,李克用曾经是他的主上,这几年一直和李克用做战,他夹在中间并不好受。李克用的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面对对于盖寓来说,眼下参谋院正在紧张的制订着针对沙陀人的计划,核心就是利用李克用之死,让李嗣源率领的雁门镇和李嗣昭率领的大同镇内讧,最后秦藩坐收渔翁之利。若是李克用还活着,且还与杨氏兄弟暗中在搞什么计划,那这个庞大的计划可能就没有半分价值了。”

反倒是李璟,听到李克用还活着的消息时,并不惊讶。毕竟上次只是见到一具腐烂的尸体,靠的只是那尸体与李克用的身材相似,而且有一只眼瞎了。不过他总是觉得李克用这家伙不会这么容易就死掉,毕竟是一个十二岁就上战场,十四岁就当上了守捉使的家伙,哪会这么容易死掉。

而且说李克用与杨复恭暗中谋划什么计划,也很正常。因为当初沙陀兵败,李国昌差点被斩首之时,就是最后投靠了当年剿灭徐州之乱时相识的杨复恭,最后才保得一命。

现在李克用又和他们搞在一起,一点也不稀奇。

若是李克用真的还活着,这对于李璟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这,他不得不承认。

杨复恭擅宫中权谋,杨复光擅游说联合,李克用勇战能拼,王重荣、秦宗权、王建、韩建这些人历史上,无一不是硬角色。现在这些人开始合流,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而且他马上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刘芸娘。

刘芸娘如今跟他在一起,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以为李克用已经死了。而且就算她跟了自己,从她今早提出的要单独别居,并不打算嫁给李璟来看,她对李克用还是有感情的。若是她知道李克用还活着,他们刚刚突破的关系会不会又有什么改变?

说实在的,虽然昨晚才和刘芸娘真正突破了那层关系。可李璟确实很喜欢这个女人!

这份喜欢也许并非爱,不见得有多少真爱。可对于李璟来说,谈论真爱什么的,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而且又奢侈的。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对方也喜欢自己,且两个人那么合拍,确实相互吸引的人,并不容易。

李克用!李璟在心里冷笑,你怎么就不能老实的死了算了,何必还要再出来折腾呢?

“知道李克用现在在哪吗?”他将目光望向张承安。

“听说李克用现在就在河东,但具体在哪个位置就不知道了。”

盖寓望向李璟,“殿下有什么计划?”

“计划?我的计划就是最好让李克用就这样永远不要再出现,你们有没有办法做到?”李璟道。

“或许我们可以召公孙中丞前来商议一个斩首计划,监察厅有专业的刺客和杀手,都是顶级人物。若是做好周密布置,也许我们能找到李克用藏身的老鼠洞,然后直接将他灭掉。”一旁的敬翔提出了一个建议。

若是以前,李璟不一定会考虑这样的计划。但是现在,他却没有过多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监察厅去办,一定要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我不希望再见到李克用。另外,此事你们最好保密,不要走漏半点风声,我不希望芸娘听到什么风言风语,知道半点关于李克用的消息。”李璟说完,起身离去。

第818章火烧长安

(第三更送上,求推荐票、月票!)

关中,长安。

太阳还在地平线的下方徘徊,天边映出一抹绯红的霞光,对长安城上刚结束一夜值班巡守的齐军来说,这又是一个疲惫的早晨。

皇城承天门大街一旁,一个刚下值准备回家休息的士兵,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一扇高大雄伟的大门,发现有一丝不同寻常的异样。

这是尚书省的大门,位于长安三城中的皇城之内。

大齐的中枢机构几乎完全是照搬唐朝,因此,连长安城中的衙门也都是原来的衙门。做为三省六部中最为重要的尚书省衙门,尚书省位于皇城之中,是一个机关重地,闲人免进。

平时那扇朱漆大门总是擦的油光锃亮,可以当镜子照。可是今天,这座庄严却又神圣的大门上,却莫名其妙的贴上了一张大纸。上面还写了不少字,严重的破坏了这座重衙的威严形像。

那个下值的小军官原来就是唐朝的士兵,黄巢来了后,来不及走,就干脆给黄巢扛枪吃粮。不过在皇城中吃粮,自然比普通小兵要强一些,起码他还是认得一此字的。看看左右无人,好奇心大作的他走上前两步,仔细的观看起来。

近了发现,那门上是一首诗,或者说是一篇有些像诗的东西。毕竟,在诗天下的大唐,这篇东西除了字数分行算上去有些算诗,实在是当不得诗字的。

“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出泥;

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

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辱却吃齑;

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

这可以说是一首打油诗,因为哪怕是随便一个读书人也不会认为这是首诗。不过好在通俗易懂,就连这个小兵头也差不多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张三看的真高兴的时候,突然身后一大群白衣白甲的齐军禁卫涌了过来,将他团团包围在门前。吓的他面无人色,还来不及辩解,尚书省的主人,刚刚领兵在岐州大败狼狈逃回来的太尉、尚书令尚让已经杀气腾腾,怒气冲冲的策马而至。

尚让以前是盐贩子,但他也好歹做过草军副统帅的,如今又是太尉兼尚书令,至少一首打油诗还是能理解的。这首诗,完全就是冲着他尚让来的,写的就是他兵败之事,极尽嘲讽之能事。

龙尾岥之战,简直就是尚让之耻。

五万精兵出长安,结果回来的不到三千。甚至就连他自己,都中了一支流矢,胳膊吊了好些天才好。一回到长安,又被黄巢大帝痛骂半天,还受到诸多朝廷官员的**,末了回到家,却意外的发现前不久刚娶的那个美貌夫人,竟然趁他领兵在外时,与黄巢的外甥林言勾搭成歼。虽然没有当场抓歼,可却铁证如山。

谁知他还刚开两句口,那个**居然干脆直接承认了,然后直接就出府坐车去了郊外的别庄了。

一想到自己在岐州被郑畋追的如狗一样狼狈,自己新娶的这位**无比的刘夫人,却在林言的面前**横陈,任君品偿之时,他真是气的七窍生烟。可偏偏他新败而回,还不敢去找黄巢大帝最信任的外甥,功臣军使林言的麻烦。甚至,就连教训这个**荡出轨的刘氏都不行。

在朝上挨皇帝的训,受官员的**,回到家还要受那对****妇的气。

这一刚来上衙,却又看到这样一首诗,这让尚让还如何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尚让气极败坏,当即下令,将那个因好奇心而惹祸的家伙抓起来,然后又将附近打更的,扫地的,看门的,以及在尚书省内的吏员,统统的抓真情为,挨着审讯。

可等一群侍卫忙着审讯了一个早上,连午饭都没来的及吃上一口,最后的结果,居然是所有人一问三不知,根本不知道这首诗是谁贴上去的。

这样的结果,让尚让更加暴跳如雷,躁狂不已。

“既然他们长的眼睛都是没用的,那他们就不必留着这对招子了。将他们全部挖去双眼,倒吊起来,任凭他们哀嚎至死。”

不过残酷的杀掉这些人,并没有让他心情稍好,因为那个罪魁祸首并还没有抓到。

他下达了第三道命令,命令在全长安城捉拿所有会写诗,以及识字的人!

尚让的侍卫头领有些愣住,结结巴巴道:“太尉,长安城中识字的人很多啊,全抓起来吗?”

“抓,全抓起来,一个不留!这些读书人,没几个好东西。”尚让恨声道。

这道命令一下,顿时本来就已经十分混乱的长安,更加的鸡飞狗跳起来。做为大唐的都城,长安城中能写上两句诗词的人不少,尚让派出去的侍卫办事很得力,天黑之前,已经斩获极丰。

光是能写诗的读书人就抓到了三千多人,至于那些水平差些,只能读诗不会写的识字者,由于人数实在太多,最后连黄巢都惊动了,特意跑来寻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尚让最后才下令放掉其它不会写诗的人,只扣押了那三千余会写诗的人。

疑犯抓到了很多,足足三千多人。

可在这么多人中,谁才是那个攻击尚太尉的人?

没有目击者,没有证人,也没有人检举。京兆府的官吏们一连审讯了数天,丝毫没有头绪。

“现在如何处置?是否放掉他们?”京兆尹询问。

尚让咬了咬牙,“这些读书人不是骨头很硬吗?先前请他们出来做官办事,却都躲在家中装病装疯。现在怎么却还能出来写反诗?他娘的,既然如此,那也不必跟他们客气了。”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

京兆尹大惊,“全杀光?”

“杀光,一个不留!”

第二天,尚让直接派自己的牙军从牢中押出三千‘长安诗人’,然后在当年他大哥被唐朝处死的城郊狗脊岭通通处死。

尚让的疯狂,其实也是此时长安城中许多齐国文武的心态。

龙尾陂兵败之后,受此激励,郑畋率领的关中八镇联军已经趁势挺进,其中甚至有几支已经开始不把黄巢放在眼中,一直逼近了长安外围。

朔方节度使唐弘夫率兵直接屯驻滑北,就在长安正北的渭河对岸。党项人夏緩节度使李思恭,党项人鄜延节度使李孝昌这对远亲联兵一处,驻扎于扶风武功。刚被加封为义武军节度使的原神策军大将王处存,原义武军节度使,如今的河北特遣军团先锋、河北行营副帅李全忠也率兵到达沙苑。另外泾原军节度使程宗楚,邠宁节度副使朱玫的军队也到达长安西北面距城池很近的地方。

关中联军主帅,凤翔军节度使兼京西诸道行营都统郑畋,驻军于盩厔。

黄巢的形势十分不妙了。

长安城中,大明宫太极殿中。

一张巨幅羊皮地图摆在殿中地板上,黄巢与诸将站在这副关中地图上仔细观看。

十几名太监不停的按军情,将一些旗帜和士兵模型放在上面,代表着如今关中的形势。

从这地图上看,讨伐齐国长安的关中各镇联军,至少已经从东、西、北三面实现了对长安的半包围,使得长安中的大齐朝廷,和他在华州、同州等地盘联系时断时续。特别是河东联军正在南下,他们一旦南下,直接插入陕虢,就会把长安与洛阳的联系主通道切断。

现在失去那些先前臣服的诸镇后,黄巢的齐国领地瞬间缩水大半,只剩下了关中东面和河南西部地区,加上小半个山南。

整个齐国分成了两大板块,关中东部,河南西部。

若河东联军南下,经潼关到洛阳的这条路就要断掉了。到时唯一能联系洛阳长安的通道,也就只有长安南面的武关这一路了。

要被围殴了,怎么办?

墙倒众人推!

龙尾陂这一仗的失败,使的诸镇纷纷落井下石,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狼群一样扑来。

齐朝的战略态势,全面恶化了。

“诸位爱卿,还请群力群策,共渡此难关。”黄巢眉头紧急,皇帝还没有当多久,不久前他还沉浸在横行天下,席卷大唐,攻下大唐两京,势不可挡的高兴之中。今天,满殿文武,却已经惶惶不安,无人敢言战守了。

“陛下,唐军来势汹汹,我军又新败,此时士气正低,实不宜与唐军硬碰。而且长安如今粮草不继,难以打长期防守战。臣以为,不如我们干脆发挥我们的所长,暂时撤离长安这块是非之地。按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旦关中联军收复了长安,他们也就失去了外冲的强大压力。那个时候,再想要让关中各个藩镇密切配合,有效的协同作战,特别是让他们出关中做战,那比让母猪上树还要困难。只要我们抛出长安这条对我们已经没有作用的美味饵,不怕他们不上钩。”吏部尚书张居言见无人出声,便第一个奏道。

诸文武都在等着有人作出头鸟,放这第一炮。一见张居言开头了,纷纷附和称是。殿中大多身披紫绯官袍的文武,实际上几年前还只是一些盐贩、山贼,小吏。他们哪懂得这些什么战略布局,他们知道的只是眼下长安成了是非之地,不能久呆了。至于其它的,管他呢。

黄巢心中有几分不舍,这可是长安,是大齐的国都。如今还没呆多久,这长安城的宫殿,城恒,如此美丽,却要舍弃。

不过,黄巢可不只是一个盐贩子这么简单,这些年纵横大唐,横行天下,一次次的从官军的围剿中突围而出,凭的就是关键之时他的那份决断气魄。一番仔细的权衡利弊之后,黄巢最终还是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暂时离开长安这个太招人眼睛的是非之地。

不过,这次走了,也许一时半分也不会回来了。既然这长安城,大明宫自己住不了了,那别人也休想享用。

“三曰后撤离长安,撤离之前,烧掉长安!”黄巢冷声决定道。

第819章搅局

(特别感谢掌门大风包子的一万打赏,努力赶出一章奉上,谢谢支持!)

天津城的夜色铁一样的坚硬。

集燕京卫城和河北出海大港口于一身的新建天津城,有着非同一般的波浪式高大突出城墙段,那一片片起伏的城墙,最终组成了一座巨大的棱形王冠。这座北方明珠的黑影矗立在渤海湾的港口,城中心的大钟楼顶尖直刺夜空,像是港口驻扎的秦军水师陆战队员们竖起密集如林的棱刺战枪。

天津,一座,崭新的城池。

一年前,这里还只是漳水的入河口,一个小渔村,户不过百。

不过随着秦藩的不断扩张,曾经一望无际的渤海湾,如今成了秦藩的内湖。从山东半岛的登州,到辽东半岛的大连、旅顺,以及辽河口的盘锦、营口,以及辽西走廊上的锦州,宁远,一直到更名为秦王岛的原秦皇岛,还有如今的要塞山海关,再到秦藩的中心燕京。

在秦藩省阁府院联席会议上,环渤海防御与经济核心一体化进程计划,已经正式报由李璟通过立项。未来,秦藩就将环渤海组建战略防御计划,同时,也经打造环渤海经济区。未来,不但要继续加强,青岛、登州、烟台、大连、旅顺、营口、盘锦、锦州等山东和辽东半岛诸重镇。并且还要在河北、北平二省的沿海地带,打造起一批新的核心重镇。

在这个新规划中,将由北自南,新建扩建起唐山、天津、沧州、棣州、济南、青州这六大沿海大城。把秦藩的核心区域,由东向西辐射扩张。

而在这六个城池中,唐山、天津这两座城池尤其重要。他们将是燕京城东面的屏障,以及未来燕京城的补充运输中转站。

诸城之中,由于天津城既是燕京东南面屏障,同时也还将是海岸屏障,并且未来这里还将是商贸口岸,物资中转中心,水师总部,水师陆战队驻军大营等等,秦藩全力推动这个项目,在如今充足的劳力下,天津新城和港口建设速度极快,转眼间,规则整齐,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崭新城池已经出现。商业区、仓库区、行政区、驻军区、住宅区等都已经规划整齐,唯一欠缺的,只是还少了些人气。但可以预计,顶多两三年,天津将成为超过五十万人口的巨大城市。

夜色下,地面震动,如狂雷滚动着推进。四匹大马拉着辆黑色的四轮马车,喷着白色的雾气,驰入天津内城的正门。这些都是纯色的黑马,笼着黑铁的面罩,眼睛血红,如同是一群幻化而成的猛兽。四匹大马铁面罩的额心位置用红铜镶嵌出一只飞翔的海东青纹饰。

“监察厅中情局!”的标记,这是一辆拥有特别权利的马车。

监察厅中情局,又称为监察厅第二局,专门负责对外情报与刺杀等任务。他们对外不对内,对内没有执法权,但就算在秦藩内,这只白色的海东青标志,也是让人畏惧无比。一切只因为,他们拥有秦藩,甚至是整个当今天下最强的一批刺客和杀手,还有间谍。他们不但拥有极强的收集情报能力,他们更强的还是他们的敌后刺杀本事。

轻易情况下这些人不会出动,可一旦收到任务,完成任务度都能达到九成九,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们也能保成高效的任务完成率。

马车停在内城广场,一身黑色劲装的男人缓步走下马车,冷冷的四顾。

他大约只有三十岁,坚硬的脸上已经有了细细的皱纹,黑色微卷的络腮胡须摭住了大半部脸。左掖夹着一张今天早上刚发行的天津商报,右手提着一只黑色的木箱,格外显眼的是他插在背上的那把巨大的阔剑,另外他的两条小腿上也各绑着一把短剑,腰上还挂着一把短弩。而且他穿着的那件黑色劲装也似乎不同寻常,虽然看似普通,可细看之下,那衣服却有些特别的厚重感,那是一支掺着细钢丝的宝甲。

看外表这个男人介乎杀手、刺客或者是卖艺的和军人之间。

也许都是。

风掀起他头上的那顶幞头的软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死寂的味道。这个奇特装束的男子目光穿越巨大的广场,眺望着那座半隐藏在黑暗中的雄伟钟楼。

加上钟楼顶上的那个尖顶,整个钟楼高达六十六丈六尺六寸,也许它是这个时代,全天下最高的建筑了。哪怕武后当年在洛阳建造的明堂,也不及如此。仅凭着这座钟楼,这座天津新城就注定将成为天下名城。

那是一座黑色大理石建成的大钟楼,坐落在层层的石阶上,形如尖塔。浓浓的西方风格,从上至下却又雕琢着无数的秦藩将士们训练、战斗、撕杀时的场面。在这个死寂的夜晚,在灯笼的照耀下,那肃穆的黑色大理石上的浮雕,还有那上面的碑文,总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惨烈的战斗景象,还有战后无数的层层尸体,以及血流成河。

在高大的钟楼四面,安装着四面高达十余丈的巨大钟盘,圆形的钟盘上,均匀的分布着十二个数字,上面还有两根巨大的时针。

不过在此时,这座神奇而又充满着威严的大钟楼下,却有着上千名全副武装的军人环绕着它。军人们一排排的站在台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