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6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教授什么的当然是徐锐随口瞎编出来,但是关于延长油田的储量他并没有胡说,这可是未来中国的十大油田之一,探明储量超过二十亿吨!当然了,这并不是可开采储量,但是这也足以证明延长油田的石油蕴藏有多丰富。
  延长油田现在的生产规模之所以那么小,是因为钻探设备太浅了。
  一旦钻探深度超过百米,延长油田的庞大储量立刻就会显露出来。
  看到徐锐一副信誓旦旦,不像是在撒谎,毛主席脸上也罕见的流露出了凝重之色。
  “小徐,你说的是真的?”毛主席问道,“真有这么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延长县油田的石油储量至少数以亿吨计?”
  “主席,我以党性担保!”徐锐肃然说道。
  “好的,我相信你。”毛主席又道,“那个老教授还健在么?”
  徐锐立刻摇头说道:“已经不在了,在鬼子的一次轰炸中遇难了。”
  “可惜了。”周副主席丝毫没有怀疑徐锐这话的真实性,十分惋惜的说道,“这样富有学识的专家教授,乃是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他们要是活着,要是能够活到抗战胜利之后,是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大贡献的呀。”
  “这全都是小鬼子造的孽。”朱老总恨声道,“所以要赶走鬼子。”
  徐锐又道:“主席,老总还有周副主席,我是这样想的,除了油料之外,我们甚至可以建肉食加品厂,被服厂,向苏军提供他们所需的全部的给养,这样,苏军远东方面军就再也不会受到西伯利亚铁路的束缚,就可以放开手脚跟鬼子干了。”
  “所以你会才拿归绥跟傅作义换了包头?”毛主席笑道,“原来你早就算计好了,准备在包头建被服厂、食品厂?不过你的这个想法非常好,因为包头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所以尽管放手去干,中央全力支持!”
  朱老总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争取建兵工厂!”
  “这个恐怕非常困难。”徐锐道,“但是我会全力争取。”
  徐锐也想把包头建成重工业基地,发电厂、炼钢厂、兵工厂什么的全都建,并且争取向苏军远东方面军提供全部的武器装备,甚至给苏军坦克、飞机提供修缮的服务,这样的话八路军很快也会有装甲集群,甚至于航空集群了。
  但是,这个难度极大,徐锐也不敢打包票。
  因为苏联真要这么做,不仅意味着共产党将获得初步的重工业能力,更意味着共产党跟国民党之间的力量将失衡,因为此时的国民党,重工业制造能力很薄弱,那么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国民党肯定会提出严正的抗议。
  换句话说,苏联真要是帮助共产党在陕北建立起重工业基地,国民政府就极有可能会跟苏联政府断交,眼下苏联政府在国际上的处境并不怎么好,不仅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势力对红色苏联采取敌对的政策,甚至连德国也对苏联暗中觊觎。
  这还不算,关键苏联正跟日本在远东大战,最近跟芬兰的关系也闹得很僵。
  这种时候,苏联政府绝对不会再冒着与国民政府断交的风险,帮助中共在陕北建立工业基地,徐锐的能力再超卓,也是不可能改变国际上的大势,更不可能逆天改命,所以关于兵工厂,他也只能尽力争取,而不敢说一定能成。
  当然了,毛主席和朱老总对此也是能够理解。
  周副主席又道:“小徐同志,这次北上库伦,与朱可夫同志的沟通很重要,所以你最好还是带个俄语翻译。”
  “正要说这事。”徐锐笑道,“我是需要个俄语翻译。”
  作为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特战兵王,徐锐精通多国的语言,但是,俄语他却始终没学会,因为俄语发音对他来说实在太别扭了,既便是在大冬天里卷起舌头对着冰水吹泡泡也是没能学会俄语发音的技巧。
  周副主席扭头吩咐警卫员道:“你去宣传部把托娅同志叫过来。”
  警卫员答应一声,转身去了,周副主席又对徐锐说:“等会过来的女同志叫乌兰托娅,蒙古族人,刚刚从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归来,精通俄语,人也是非常活泼热情。”
  周副主席正说呢,外面忽然响起脚步声,遂即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兵大步进来。
  这个女八路有着白皙的脸庞,弯弯的柳叶眉,更有一双修长健美的大长腿,既便是充满土气的灰布军装也是没法遮掩住,从男性的角度,这无疑是个很吸引人的美人,不过徐锐却连眼睛都没有斜一下,赛红拂跟小桃红牺牲之后,他就转了性子了。
  女八路一走进来,便立正道:“报告首长,宣传部干事乌兰托娅前来报到。”
  “托娅同志,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周副主席笑着说道,“这位便是你们一直嚷嚷着想要见一面的战斗英雄,察哈尔独立团的团长,徐锐同志。”
  “您就是徐团长?”女八路脸上立刻露出无比热烈之色,然后冲上来一把就握住了徐锐的右手,兴奋的说道,“可算是见着你真人了,徐团长你不知道,我们宣传部的姐妹们都在议论你,都说你三头六臂、身高一丈二尺三寸,眼睛比铜铃还大,一对胳膊力大无穷,能生裂虎豹,杀鬼子就跟杀鸡仔似的。”
  “那都是以讹传讹。”徐锐不着痕迹的抽回右手。
  “嗯呐,原来徐团长也是个正常人。”乌兰托娅笑道。
  徐锐淡淡一笑,说:“真不好意思,让托娅姑娘失望了。”
  “不失望,不失望。”乌兰托娅双手连摇,热烈的说道,“徐团长比我想象之中要英俊多了,你要真长得像传说中那样凶神恶煞,我才真的会失望呢。”
  看着乌兰托娅在那里吱吱喳喳说话,毛主席三人相视莞尔。
  这种天真烂漫的女大学生遇到心目当中的战斗英雄的故事,每天都在延安上演,其中的不少女大学生还跟战斗英雄结成了连理,不过,乌兰托娅同志跟徐锐却是注定无缘,因为徐锐已经结婚了,而且夫妻之间感情极好。
  徐锐并没有在延安过多逗留,在跟毛主席、朱老总还有周副主席面谈完了之后,便又马不停蹄去了趟延长县,粗略的看了下延安油田,然后就跟乌兰托娅汇合,动身北返,因为有了乌兰托娅这女同志,这次北返的速度就慢了。
  足足一星期之后,徐锐才终于带着乌兰托娅回到了包头城。
  这个时候,冷铁锋主抓的征兵工作已经在包头全面铺开了,由于宣传足够到位,前来应征的蒙族牧民非常多,冷铁锋从中挑选了一千多个骑术过硬的补充进察哈尔独立团,这一来察哈尔独立团的兵力便扩充到两千余人。
  再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冬季大练兵。
  十月下旬,包头局面已经进入正轨,徐锐终于带着钻山豹的狙击小组动身北上,准备前往库伦跟朱可夫见面,动身之前,延安方面以中共的名义给共产国际发了一封密电,将徐锐北上库伦的意图简单的说了一下。
  本章完


第1670章 苏军的困境
  一秒记住 。bookben。,!
  在苏蒙边境,恰克图车站。
  一列专列顺着铁轨从南方的库伦今乌兰巴托方向吭噗吭噗的爬过来,然后在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中慢慢的停了下来,接着,一队队身披棉大衣、头戴剪绒帽的苏军士兵背着水连珠步枪跳下车厢,开始对整个恰克图车站实施警戒。
  苏军士兵之所以如临大敌,是因为有朱可夫在。
  “哦,。”朱可夫从专列的车窗里探出头,看了一眼头顶黑沉沉的天空,便立刻又缩了回去,他非常的讨厌西伯利亚的极端恶劣天气,眼下才刚刚进入十月的下旬,这里的天气就已经这么冷,真不知道进入严冬之后会冷到什么程度?
  不过,让朱可夫更加心情恶劣的还是远东战场的局势。
  朱可夫肩负着斯大林同志的期许,踌躇满志的来到了远东战场,他原本以为,凭借苏联红军的强大的装甲集群以及航空兵团,必定可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扫平盘踞在赤塔附近的关东军北上集群,迅速打通西伯利亚铁路,然后转入反攻。
  朱可夫甚至已经设想好了,这次反攻,定要一鼓作气占领东北,将日本人的势力彻底的赶出中国,如果局势允许的话,直接反攻进入朝鲜也是可以考虑的。
  然而,等朱可夫赶到远东,残酷的现实立刻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远东战场的复杂性、艰巨性远远超过了朱可夫的想象,苏军统帅部虽然在伊尔库茨克附近集结了五十万的大军,光是坦克师就有六个之多,坦克超过两千辆,此外还有一千多架的作战飞机,这样的实力,已经足可以碾压整个侵华日军了。
  何况,这还只是集结在伊尔库茨克的西部集群,在远东地区还有个东部集群,东部集群的坦克及飞机数量虽然不如西部集群,但是步兵数量更多,足足拥有一百万大军!这也就是说,在整个远东战场上,苏军集结了超过一百五十万大军!
  反观对面的关东军,总共也不过七十多万军队,坦克、飞机数量就更没法比。
  单纯比拼兵力兵器,日本关东军完全就不是苏军对手,实力对比是碾压性的。
  然而,在实战当中,苏军却完全体现不出兵力以及兵器上的优势,反而被日本关东军打得很凄惨,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苏军被日军掐住了赤塔这个七寸!
  赤塔被关东军截断后,不仅远东方面军被拦腰截为东西两段,无法形成合力,更加糟糕的是,西伯利亚铁路这条生命线也被切断,苏军纸面上的军事实力确实非常强大,但这必须建立在后勤保障充沛的基础上,一旦后勤保障跟不上,战斗力就会几何级数锐减,这个绝不是凭借指挥能力就能够改变的。
  坦克数量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油料,有什么用?
  飞机数量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航弹,有什么用?
  士兵数量再多,如果连过冬的棉军装都供应不上,怎么打仗?
  由于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能力太低下,再加上日军航空兵又时时出运轰炸机群对赤塔以西的铁路实施轰炸,导致苏军从欧洲运输过来的给养没办法跟上,集结在伊尔库茨克的西部集群很快陷入困境,现在已经攻击乏力了。
  面对如此困境,朱可夫当然不能坐视。
  这次南下库伦,就是朱可夫希望能在库伦打建一个工业基地,不说向远东方面军提供急需的油料、航弹以及机械零部件,好歹也要将苏军的棉衣、军靴还有口粮难题给解决,要不然伊尔库茨克的五十万大军就没办法越冬!
  然而,考察结果却让朱可夫大失所望。
  并不是蒙古政府不愿意合作,事实上,蒙古政府还是很乐意合作的,也不是因为运输不通畅,库伦跟伊尔库茨克之间的铁路虽然被日军给炸毁了,但是蒙古拥有大量的驼队,利用驼队一样可以大批量的运输给养。
  最大的问题是,蒙古缺乏足够的人口。
  尽管缺乏统计,但是以朱可夫的估计,现在蒙古国的总人口最多也就三五十万人,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口都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聚居在库伦的人口只有不到三万人,所以,既便将这三万人全部转化为工业人口,也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考察完库伦回来之后,朱可夫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恶劣,到达恰克图车站时,正好天气变差,眼看着就是一场暴雪,这就使得朱可夫的心情更恶劣,于是开始大爆粗口,要知道平时他可一向都是风度翩翩的。
  朱可夫缩回到沙发上,吩咐卫兵将晚餐送车上。
  很快,一份简单的晚餐便送到了朱可夫的面前,两片黑面包,一小块黄油,还有一杯热腾腾的罗宋汤,尽管身为总司令,但是朱可夫并不喜欢搞特殊化,他更愿意跟手下的普通士兵们同甘共苦,这样也有助于他了解军队的战斗力。
  晚餐上来,朱可夫又从书架上面找了本,高尔基的母亲。
  翻开,再喝了口罗宋汤,朱可夫的心情终于平息了一些,然后一边阅读,一边又将黄油涂到黑面包上面,然后津津有味的啃起来,吃了没两口,副官忽然推门进来,将一份苏军最高统帅部签发的绝密电令摆在了他的面前。
  朱可夫便立刻放下手中面包,拿起了这份密电。
  在看完密电之后,朱可夫又立刻吩咐专列掉头再次南下库伦。
  这份密电,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发来的,要求朱可夫立刻南下库伦,与中共的同志商量在包头建一个轻工业基地,并且向苏联远东方面军提供军需的具体事宜,显然,斯大林同志也在关心伊尔库茨克五十万苏军的吃穿问题。
  不过真正引起朱可夫兴趣的,却还是这次被派来库伦与他谈判的中国同志,徐锐,切列夫在信中多次提到过的那个家伙,那个在中国战场表现出卓越指挥才能的家伙?据说他在中国战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还从来没有败过。
  朱可夫跟苏联前驻华公使切列夫是亲密的朋友,切列夫在给朱可夫的信中,多次提到过徐锐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并且对徐锐百般的推崇,这让朱可夫感到十分好奇,这个徐锐究竟何德何能,能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切列夫如此推崇?
  徐锐么?朱可夫摩挲着下巴,开始陷入到沉思。
  赤塔市,日本关东军第七军司令部。
  不久前,石原莞尔统帅的北上集群,正式改编为关东军辖下第七军,不过部队构成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下辖第二师团、第四师团,以及第二十七师团,此外,还有战车第一师团以及战车第二师团,航空兵团第一飞行集团。
  兵力上,第七军总共只有不到二十万人,却顶住了苏联远东方面军一百五十万大军从东西两个方向的夹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必须得要说明的是,远东方面军的东部集群受到关东军主力部队的牵制,并没有全力出击。
  但既便是这样,石原莞尔也已经创造了奇迹了。
  如果具体分析,就可以发现,第七军之所以能够跟钉子似的钉死在赤塔,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石原莞尔在夺取赤塔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构筑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第二就是关东军直属航空兵团的第一飞行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飞行集团的鬼子飞行员,全都是从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谴军抽调的,刚经历了跟中国空军的反复绞杀,无论是技术、经验还是心理素质都已经达到了鼎盛状态,所以在面对没什么空战经验的苏军飞员时,就形成了碾压的态势。
  此外,几个月鏖战下来,石原莞尔这老鬼子的指挥也是越发的炉火纯青。
  而且,石原莞尔这老鬼子还有越战越勇的迹象,时间进入十月之后,由于大雪封路,导致苏军的大兵团无法展开,攻势就严重受阻,相反,日军的小部队反击,却逐渐开始展现出了破坏力,打得苏军连连的后退,疲于应付。
  第七军参谋长矢野音三郎急匆匆走进来,向石原莞尔报告:“司令官阁下,这是特务机关刚刚转发来的消息,请您过目。”
  石原莞尔哦一声,伸手接过电报。
  看完之后,石原莞尔的一对浓眉立刻便蹙紧了。
  特务机关的电报上只说了一件事,说是中共以徐锐为贸易谈判代表,准备北上库伦跟苏联代表洽谈重启包头茶路,这个时候,中共居然跟苏联谈什么茶叶贸易?
  而且派出的谈判代表居然是徐锐,这就不能不让人对此浮想联翩了。
  徐锐是什么人?这家伙可是中国最能打的猛将,居然派他去搞贸易?
  “矢野君,我有种很不好的预感。”石原莞尔划着火柴,将密电点燃,一边看着密电化为灰烬一边又说道,“徐锐的这次北上,很可能跟远东会战有关系,所以,请求特务机关的人务必要全力追踪,务必弄清楚这件事。”
  “哈依!”矢野音三郎猛然顿首。


第1671章 傲慢与偏见三更求月票
  徐锐北上库伦跟苏联人洽谈重开包头茶路的事,由于蒋委员长的推波助澜,现在在整个中国早已经是尽人皆知了,所以日军的特务机关能够知道此事并不奇怪,但是,日军特务机关要想掌握其中详情,却是绝无可能了。
  因为这次跟随徐锐北上库伦的人手,除了乌兰托娅这个延安派的俄语翻译,就只有钻山豹所率领的十八名狙击手,这种情形下,不要说小鬼子没办法往里边安插眼线,就连傅作义和蒋委员长也只能干瞪眼。
  别说,无论傅作义还是蒋委员长,都想过往徐锐身边安插眼线。
  傅作义虽然不相信徐锐真能谈成,但也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子,心想着万一要是让徐锐给谈成了,就必定是一笔巨大的利益,这么一笔巨大的利益当然不能够让徐锐独吞,他们三十五军必须得从中分一杯羹。
  于是,傅作义就提出来,这次谈判必须有他这个省主席的代表。
  傅作义的观点看起来挺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绥远省的省主席,包头作为绥远省的第二大城市,理论上也是归他管,现在包头商界要跟苏联洽谈重开茶路,他这个绥远省主席怎么可以不参与进来呢
  但是很遗憾,徐锐压根不按套路出牌。
  徐锐一句话,就把傅作义给顶回去了。
  徐锐对傅作义派去包头的代表这么说:“傅长官要是觉得自己能行,尽可以直接找苏联人谈判去,要是觉得不行呢,那就别捣乱”
  傅作义派来代表只能灰溜溜的跑回归绥。
  傅作义知道之后,也是拿徐锐无可奈何。
  毕竟接触得久了,傅作义对徐锐的性格也已经有所了解。
  相比傅作义,蒋委员长倒是没有想过要从包头茶路中谋求什么好处,因为他压根不认为徐锐真能够谈成,但是他老人家还是通过戴老板给裙带花下了一道指令,指示她尽可能争取跟徐锐一道北上,一来借机亲近徐锐,二来掌握徐锐跟苏联谈判的内容。
  蒋委员长不相信,徐锐或者,只会跟苏联人洽谈包头茶路的事。
  向影心在接到戴老板的指示之后,也的确争取了,然而并没有卵用。
  回过头再说徐锐,一路风餐露宿,在经过半个月的长途急行军之后,终于赶在十一月的第二场大雪下来之前,赶到库伦附近,运气还算不错,几乎是徐锐一行刚刚赶到库伦,大雪就纷纷扬扬的降下来,而且很快就积起来有半米多深。
  地瓜从小生活在上海,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惊叹不已的说道:“我的个天,这雪怎么这么大再下人都快要被埋住了。”
  “这雪算什么呀。”从小在蒙古草原长大的乌兰托娅摇摇头说,“白毛雪才厉害呢,积起来足足有一间屋子那么高,草原上的蒙古包都被掩埋,记得在我九岁那年,大草原上就下了一场白毛雪,那雪才叫大呢。”
  “一间屋子高的大雪”地瓜听了顿时咋舌不已,“那还怎么出门呀”
  “根本就没办法出门。”乌兰托娅摇摇头,脸上的表情忽然黯淡下来,“那年冬天,草原上几乎所有牛羊都冻死了,还饿死了许多牧民。”
  乌兰托娅伤心掉眼泪,整个队伍的气氛也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半个月时间接触下来,活泼开朗的乌兰托娅迅速博得了狼牙们的好感,不少狼牙队员在明里暗里向乌兰托娅示爱,可惜的是,乌兰托娅对此却无动于衷,只不过,狼牙大队的小伙子们并未困此就轻易放弃。
  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邹超说道:“托娅,我给你唱支歌吧”
  “好呀,好呀。”乌兰托娅立刻转悲为喜,“不过不能再唱陆军军歌了。”
  邹超脸上便立刻赧然之色,因为这半个月,他反反复复就是唱陆军军歌,乌兰托娅耳朵听出茧子来,他也快要唱吐了,不过,除了这陆军军歌,他再不会别的歌曲,邹超忽然有些恨自己,当年在中央军校上学时为什么就不多学几首歌
  地瓜便立刻不失时机的说:“托娅姐,我给你唱首夜上海吧”
  “好呀。”乌兰托娅便立刻从马背上回过头,期待的看着地瓜。
  地瓜便清了一下嗓子,开始哼唱起来:“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
  地瓜从小在灯红酒绿之中长大,这些靡靡之音不要太熟悉。
  乌兰托娅虽然是个进步女青年,但这并不妨碍她喜欢音乐。
  地瓜唱得起劲,乌兰托娅听得入神,看着乌兰托娅一对美目的注意力全在地瓜身上,邹超跟那些喜欢她的狼牙别提有多失落了,失落之余,一个个又在心里安慰自己,地瓜就是个小屁孩子,毛都没长齐呢,所以自己仍然还有机会。
  冷铁锋却听不下去了,出声训斥道:“你这唱的什么玩意”
  地瓜便不敢再往下唱,乌兰托娅也冲地瓜扮了个可爱的鬼脸。
  冷铁锋扫了众人一圈,黑着脸说道:“今天教你们一首真正的好歌,歌名有一个道理不用讲,现在先听我唱一遍。”
  这首歌其实徐锐早就教过,最早的那批狼牙队员也大多会唱,不过,狼牙大队重组之后徐锐就没有再教过,所以后来加入的队员基本不会,而现在的这批队员,大多都是后来才加入的,所以基本上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