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7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最终事实也证明,徐锐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当徐锐表现出足够的强硬,两个苏联专家立刻软了。
徐锐一松手,那个叫达柳米的家伙便立刻忙不迭退下几步,离得徐锐远远的,却是一句废话也不敢说了。
王沪生想前致歉,却让徐锐制止了。
他们根本没有错,为什么向人道歉?
最后反而是另外一个苏联专家道歉了,说道:“亲爱的国同志,刚刚确实是达柳米做的不对,他不应该冲动,回去我会教育他,现在,我想请问国同志,你们这么晚找我们两个过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问?”
听完了学生的转译,王沪生不由得也产生了扬眉吐气的暗爽感觉。
徐锐则说道:“是这,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火电厂绝对不能建在地表,而必须建在地底下,而且还必须得做好伪装。”
苏联专家道:“这个,只怕是很难办到。”
“很难办到,不等于根本没办法做到。”徐锐再次强调道,“我刚才说了,不管采用什么办法,也不用顾忌会增加成本,我的要求一个,火电厂必须建在地表以下,而且必须保证日本人的轰炸机确定不了目标。”
苏联专家道:“好吧,我们尽量想办法。”
徐锐沉声道:“我最后纠正一遍,不是尽量,而是必须,必须!”
“好的必须。”苏联专家本能的挺直了胸膛,严肃的道,“我们向国同志保证,一定将火电厂建在地下,并确保日军轰炸机找不到目标。”
“很好。”徐锐挥手说道,“可以回去休息了。”
两个苏联专家转身走了,那个达柳米跑的尤其快,跟背后有魔鬼在追他似的,不过在他眼里,徐锐跟魔鬼也是差不太多了。
目送两个苏联专家远去,王沪生说:“老徐,我们这样粗暴对待苏联专家,好吗?”
“什么叫粗暴对待?”徐锐哼声说,“我们自己吃黑面馍,却紧着他们吃白面馍,我们自己人睡地窝子,却紧着他们睡大房子,这招待已经很周到了,他们还能挑我们的刺?要不然你真给他们找几个窑姐来?”
“去你的。”王沪生笑骂道,“我能干那事?”
“这不结了。”徐锐说道,“对苏联专家,基本的尊重要,但也不要太惯着他们,尤其是在工作方面,我们必须大胆提出我们的要求,绝对不能由着他们来,要不然他们肯定是怎么省事怎么来,但是到最后吃大亏的却是我们。”
“倒也是。”王沪生点头道,“今后我一定注意。”
视察完火电厂的工地,两人接着又视察子弹厂、炼化厂、被服厂以及肉制品罐装厂的建设工地,负责筹建这几家工厂的苏联专家倒是没有出幺蛾子,其负责筹建子弹厂的两位苏联专家,甚至还拿出做样品的子弹给警卫官兵打靶。
徐锐和王沪生过来时,负责警卫的十几个官兵、正聚集在那两个苏联专家的身边,看其一个专家演示高射机枪,只不过,这个所谓的苏联专家明显是个不务正业的家伙,他并没有对天射击,而是将高射机枪压下来搞平射打靶。
高射机枪的口径是半英寸,破坏力是很惊人的。
看过视频的人都能够知道,半英寸口径的重机枪弹,能够把人类的躯体生生撕碎!所以一旦被大口径重机枪打躯干,绝对是神仙也救不活了!这两个苏联专家明显也是想要在警卫官兵面前炫耀高射机枪的破坏力。
准备妥当,一个苏联专家握着握把便扣下发射按钮。
“哒哒哒!”一串火光便立刻从高射机枪的枪口喷射出来,瞬间照亮整个夜空,然后竖在前方五十米外的一块人形木板便立刻碎裂开来,足有三寸来厚的木板竟然被打碎,瞬间瓦解成为漫天四溅的碎木块。
看到这幕,警卫官兵便立刻惊呼起来。
尼妹,这要是打在人身,那还得了?
“干什么,你们在干什么?”王沪生刚好过来,看到有人在打靶,立刻生气了,弹药这么紧张,居然还偷偷的拿子弹出来打靶,这已经属于严重的犯错了,必须严加处分,当下便怒冲冲的分开人群走了进来。
反倒是徐锐显得不紧不慢。
看到徐锐和王沪生走进来,在场的十几个警卫官兵赶紧挺身立正:“团长,政委!”
好笑的是,那俩苏联专家居然也跟着立正敬礼,还用俄语嘟嚷了一句什么,不过徐锐和王沪生没听懂,但估计应该也是见过长官之类来着。
果不其然,随行的学生转译道:“两位专家在说,见过国的长官。”
王沪生皱了下眉头,哼声说道:“刚才怎么回事,谁允许你们在这打靶的?还有,你们的子弹哪来的?”
十几个警卫官兵面面相觑。
看到警卫官兵挨训,那两个苏联专家立刻急了,赶紧问学生翻译。
等学生翻译把王沪生的话翻译过去,两个苏联专家赶紧连连摇头,其一个还用俄语对王沪生连划带说道:“长官不要怪他们,子弹是我们从苏联带过来的,多的很,我们只是想向他们演示一下高射机枪平射的杀伤力。”
生怕王沪生不信,说完之后,两个苏联专家又从底下的一个临时充当仓库的地窝子里搬出一口木板箱,打开,里边却是大半箱黄澄澄的子弹,而且是半英寸口径的子弹,子弹长度足有十公分多,看着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听完转译,王沪生便愣在那,既然是苏联人干的,他倒不好多说了。
徐锐却道:“算是你们从苏联带过来的子弹样品,也是不能够浪费。”
停顿了下,徐锐又问道:“你们这次总共从苏联带了多少重机枪子弹?”
“有很多。”刚才说话的苏联专家连忙回答道,“足足有十几箱子弹,所以打几次靶完全没有什么问题,样品仍是足够的。”
徐锐的目光又落在那挺已经平放的高射机枪,又道:“高射机枪呢?”
“机枪?”苏联专家回答道,“机枪只带了两挺,不过国长官放心,我们的子弹工艺已经很成熟,只要生产线建起来,所生产出来的子弹保证不会有质量问题,所以,有两挺机枪进行试射,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徐锐摩挲着下巴,忽然说道:“既然你们的子弹生产工艺已经很成熟,我看,留下一挺高射机枪进行试射也差不多了,另外一挺送给我们吧,还有这些子弹,样品根本用不着这么多子弹,留半箱差不多了,多余的也都送给我们吧。”
“你要拿走我们的样品子弹,还有试弹用的高射机枪?”苏联专家道。
“这怎么能是我们拿,是送。”徐锐笑道,“是你们送给我们的,是吧?”
“送的?”苏联专家嘀咕了几句,忽然眼珠一转说道,“送你们可以,但是我还有个条件,我要到你们团来当兵!而且得由我操作这挺高射机枪。”
“什么,你来我们团,由你操作这挺高射机枪?”徐锐闻言不由得一愣。
王沪生也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本能的要拒绝,却让徐锐制止了。
很显然,眼前的这个苏联专家不但是一个枪控,而且多半还是个杀人控,而且看他年龄也是不小了,少说四十多,这个年龄要在苏联参军实现这个梦想是不可能了,所以,他才会退而求其次,提出来到独立团来当兵。
这个对于独立团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眼前的这个苏联专家虽然年龄稍微偏大了一些,但是体型壮硕,跟大兵、东北虎他们两个差不太多,徐锐很怀疑,眼前这挺百多公斤重的dshk高射机枪,这家伙极可能一个人能扛起行军,这种机枪手,多多益善。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必须得明确。
当下徐锐说道:“你愿意来我们独立团当兵,我们当然是举双手欢迎,但是有一点我必须首先说明,是我们独立团是不会支付薪水的。”
苏联专家失望的问道:“雇佣兵怎么会没薪水?”
“你这不属于雇佣兵,是志愿兵。”徐锐说完,脑子里却忽然间一亮,是啊,怎么把雇佣兵这个茬给忘了?可以雇飞行员啊!
1720。第1720章 飞虎队
两个小时后,已经是早六点多。请大家搜索(六零文学)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在工地吃过早餐,王沪生和徐锐一起回团部。
一路,王沪生边策马往前走边对徐锐说:“行啊老徐,你不仅是打仗变厉害了,忽悠人的本事也是见长啊。”
徐锐道:“这怎么能是忽悠?”
“这怎么不是忽悠?”王沪生没好气道,“机枪白给、子弹白送,到最后连人也白给你当机枪手,这还不能算忽悠啊?”
徐锐笑:“这叫志愿兵,懂不?”
“狗屁志愿兵。”王沪生哼哼了两声,又道,“对了,之前那个伊万诺夫答应到我们团来当机枪手时,我看你小子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是不是想到别的好事了?”
徐锐便笑着打趣道:“老王你可以呀,这么隐秘的事都被你看出来了?”
“废话。”王沪生笑道,“你小子只要一撅屁股,我知道你是想拉屎还是撒尿。”
“没错。”徐锐嘿然道,“还真有好事,老王哪,之前你不是担心,战斗机有了,但是没有飞行员么?”
“是啊。”王沪生说道,“你有办法了?”
“不错。”徐锐点头说,“我们察哈尔独立团找不出足够的飞行员,现在开培训,先不说能不能赶明年的绥远大战,既便能赶,由于飞行经验不足,也未必能派用场,所以还不如索性到国外去招募有经验的老飞行员。”
“招有经验的老飞行员?”王沪生瞠目结舌道,“这能行么?”
王沪生是老革命老红军,早已经过惯了苦日子,整个思维也受到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说雇佣外籍飞行员这样的事情,他是连想都不敢去想。
但在徐锐这穿越者看来,招募外籍飞行员却是再正常不过。
因为在原本的那个时空,蒋委员长这么干了,陈纳德的飞虎队,是国民政府出钱雇佣的外籍雇佣兵,不过间较坑爹的是,飞虎队的所有军饷明明是国民政府给的,战斗机也是国民政府用借款购买的,却不受国民政府指挥。
没有史迪威的许可,国民军一架飞机都调不动。
但如果徐锐招募雇佣兵,肯定不会出现这种事。
见徐锐自信满满的样子,王沪生才确实这不是在说笑,当下也开始认真的考虑。
在考虑之后王沪生说道:“既便是在西方各国,飞行员应该也是稀缺的存在,西方政府会答应放人?算政府允许,这些飞行员却不可能像伊万诺夫这样听你的忽悠了,他们肯定是要薪水的,我们支付得起这高额的薪水么?”
“飞行员稀缺?”徐锐摇头道,“并不是。”
徐锐并未说错,培养一名螺旋桨飞行员的成本,要远低于培养喷气式飞行员,所以进入喷气式飞机时代后,几乎很少出现民间爱好者了,但在螺旋桨飞机时代,民间却拥有大量飞行爱好者,甚至还有公开举行的飞行表演锦标赛。
所以说,从西方招募有经验的飞行员并不困难。
陈纳德很轻松的从美国招募到了百名退役飞行员。
“好吧。”王沪生点点头,又道,“那么薪水呢?我们付不起高额薪水。”
“其实,并不需要太高的薪水。”徐锐摇摇头说,“此时的美国,仍然没有从经济危机完全走出来,国内的失率业仍很高,一般的工作月薪也五十美元,所以,只要我们开出两百美元月薪,一定会大量的美军退役飞行员来应聘。”
顿了顿,徐锐又道:“我们只招二十个,没准会有两百人来应聘!”
“这怎么行,这绝对不可以的。”王沪生连忙说,“你把人家从美国忽悠过来,远洋过海一万多里呢,结果到最后却不录用,这也太过分了。”
“那只能拜托大卫了。”徐锐摊手说,“让他帮我们招人选人了。”
王沪生轻嗯了一声,接着说道:“可既便月薪两百美元,这也是一笔大开支,二十名飞行员那是四千美元,一年是四万八千美元,换算成大洋是将近二十万大洋!二十万大洋哪,能办多少事哪,结果只养了区区二十人。”
“账不能这么算。”徐锐道,“如果不支出这笔钱,组建不了空军,没空军保护不了领空,包头工业区会遭到鬼子轰炸机的轰炸,最后损失的远不止二十万大洋,两百万甚至两千万大洋都未必能够打得住。”
“倒也是。”王沪生深以为然。
徐锐笑道:“可不是这个理?”
王沪生道:“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根本没钱!”
停顿了下,王沪生又道:“现在不要说每个月支出四千美元去招募飞行员了,甚至连工业区的建设都快维持不下去了,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独立团两千多号人马,人吃马嚼的每天得消耗多少钱粮以及草料?还有民主政府的办公费,还有战俘也要吃饭吧?还有加固厂房的木料要从甘肃的木料商人那里购入,这些全都要钱……”
“打住,打住。”徐锐连忙打断王沪生,说道,“我这不正想办法呢么。”
“但愿你的办法能管用。”王沪生摇摇头说道,“老徐,真不是我说泄气的话,你的法子要是不好使,要是舆论压服不了蒋委员长,这工业区的建设只能暂停了,不然,咱们全团的弟兄都得饿肚子,所有战马也都得饿死。”
“放心。”徐锐笃定的道,“肯定能行。”
……
两天后。
在重庆,蒋委员长官邸。
“哈啾,哈啾哈啾。”蒋委员长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蒋夫人便关切的道:“达令,你该不会是受凉了吧?”
“没事,没得事体。”蒋委员长摆了摆手,又说道,“夫人不用担心。”
“你呀,还是得多注意身体。”蒋夫人无奈的说道,“不要一忙起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毕竟你也不年轻了。”说到这停顿了一下,蒋夫人又叮属王世和道,“还有你,也要帮我多看着一些,千万不要让你们委员长熬得太晚。”
“是是,卑职一定注意。”王世和连连点头。
蒋夫人这才端起了粥碗,款款的离开了书房。
目送蒋夫人的身影离去,蒋委员长忽然叹了口气。
王世和立刻关切的问道:“委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卑职给你捏捏?”
“不用,我没有哪里不舒服,只是有感而发。”蒋委员长摇了摇头,又说道,“我是在感叹自己没用,一转眼夫人跟随我都已经十多年了,我却未能给夫人一天安定生活,想起来实在痛彻心肺,实在是痛彻心肺哪。”
王世和便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
因为王世和知道,蒋夫人的生活其实很安逸,既便大片国土沦陷,整个宋家乃至蒋夫人的生活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还是一样过着以前的奢华又精致的生活,蒋委员长真正感叹的是这么多年却始终未能完全掌控国的政治局面。
这样的国家大事,王世和是发表不了意见的。
当然了,蒋委员长也是有感而发,因为他已经嗅到了不祥的气息。
得承认,蒋委员长的政治敏感性还是很强的,从史沫特莱乘坐的道格拉斯三型运输机降落在重庆白市驿机场,蒋委员长预感到了有不好的事情即将要发生,果不其然,那个史沫特莱刚一下飞机住进了孙公馆。
再然后,有包括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在内的诸多媒体人士,纷纷应邀前往孙公馆参加晚餐会,而让人更不安的是,晚餐会只邀请西方媒体人士,包括央通讯社、央日报社在内的国媒体记者,却一概不在邀请之列。
为这事,这两天蒋委员长都急得快火了。
而刚才,蒋夫人是送莲子红枣羹过来给蒋委员长降火的。
不过莲子红枣羹显然消解不了蒋委员长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消除他的疑虑的,恐怕也只有戴局长了。
蒋委员长从书架翻出一本书,打开来想认真的阅读一段。
可是把书打开之后,蒋委员长却发现连一行字都看不进。
当下蒋委员长把书合,问道:“世和,你再找电话催催,怎么还不来?”
王世和答应了一声,刚要转身去给罗家湾十九号打电话时,门外的走廊忽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一听这急促的脚步声,两人便知道定是戴笠到了,因为只有戴笠可以不经通报直入蒋委员长的书房。
来的果然是戴笠。
戴笠才刚走进书房,蒋委员长问道:“雨农,查清楚了?”
“报告委座,已经查清楚了。”戴笠敬过军礼,喘息着说,“孙夫人在孙公馆里连续两天举办晚餐会,并邀请诸多西方媒体人参加,只为了一件事:制造国际舆论,给国民政府和委座您施压,迫使你放行徐锐公开竞拍包头茶贸公司的股份。”
“我知道,我知道准没好事!”蒋委员长一听怒了,“娘希匹,我知道这个史沫特来这次来重庆,肯定没什么好事情!”
1721。第1721章 幕僚会议
然而,蒋委员长发火已经没什么卵用了。请大家搜索(六零文学)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因为,西方媒体在国是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是享有超国民待遇的!
这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在战争年代,这些西方媒体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出于制衡日本这个强者的心理,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国,一旦时移势易,国强大了,这些西方媒体立刻会反过来成为国的阻碍以及威胁力量。
如说,在徐锐穿越过来的那个年代,西方媒体不遗余力的抹黑攻击国。
事实,甚至连新闻自由也很难界定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新闻自由有时候会撕裂族群、拖国家后腿,所以既便是在号称西方民主灯塔国的美国,也不存在真正的新闻自由,如,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敢公开批判华盛顿。
有人会说了,华盛顿在担任两届总统之后激流勇退,近乎完人,为什么要批判?
然而,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事实华盛顿是大庄园主兼大奴隶主,道德存在极大的污点!不只是黑奴,华盛顿对印第安土著的蔑视和残忍,更是令人发指,他曾经对手下说:印第安人皮可以做出优质长筒靴!
还有杰弗逊,是的,没错,是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那个美国总统,却居然公然宣称,印第安人应该灭绝!
但是在美国,几乎没有人敢提这件事。
所以,真正的新闻自由其实是不存在的。
不要以为新闻从业人员有多崇高多伟大,在资本财团的铁蹄下,西方的新闻从业人员跟****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无非是价高价低之别,只要资本财团开得起价格,这世根本不存在操控不了的舆论。
如说占领华尔街的运动,规模那么大,可在资本控制的舆论界却根本连一丁点的小浪花都没能掀起来,这难道是真正的新闻自由?显然不是!所以才说,只有政治正确,才会有新闻自由,如果政治不正确,绝对不会有新闻自由!
言归正传,蒋委员长其实也知道,舆论必须操控在自己的手里。
遗憾的是,蒋委员长从来没有真正的将舆论控制在自己手里,他的央党部,不要说控制在国的西方媒体,甚至连那些民主党派的舆论都控制不了,要不是因为这,他也不至于气急败坏的使出暗杀这样的下三滥招数。
发了好半天的脾气,蒋委员长才终于冷静下来。
从目前看,舆论的扩散已经是不可避免,现在,他唯一能做的,是先发制人。
不过具体该怎么做,他脑子里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当下便让侍卫长王世和挨个的给他的心腹幕僚打电话,想了想,又把外交部长王宠惠、实业部长孔祥熙还有财政部长宋子三个大员也给捎带,让一并前来他的官邸参加工作会议。
……
接到王世和电话时,孔令侃正在书房里,跟孔祥熙争论。
本来,若按照行程,此时孔令侃早应该登前往美国的客轮,这时说不定都已经过了檀香山了,但是自从发现了包头茶叶贸易公司这块肥肉之后,孔大少爷自作主张、果断改变了行程,用他的话讲,是必须做完这票,才能够去美国。
“爸,你给句话!”孔令侃说了好几天,见孔祥熙始终不肯答应,大少爷的性子便立刻发作了,有些不耐了,哼声说,“你去还是不去找我小姨夫?你若去,那尽快,不要再拖下去了,夜长梦多这个道理你不会不知道吧?”稍稍停顿了一下,孔令侃又说道:“你若是不去呢,我自己去找小姨了。”
“嗳,你可别乱来。”孔祥熙连忙制止道,“你可千万别在这个时候给你小姨添乱。”
“爸,你这个话我不爱听。”孔令侃道,“什么叫做添乱?我能够给小姨添乱吗?我接手包头茶贸公司的管理,那是为小姨夫分忧,更是为政府办事,你想想,事情办成了,小姨在小姨夫那不也有面子?”
孔祥熙也有些火了,生气道:“茶贸公司,茶贸公司,你知道茶贸公司,我说,你能不能说点别的?能不能别提这个什么茶贸公司?”
孔令侃毕竟是年轻,想问题终究还是简单了。
但是孔祥熙在商场、政界摸爬滚打半辈子了,所以很清楚,包头茶叶贸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