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8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转移到五家山要塞的这五千人,有一大半是伤员,好在五家山要塞里有完善的医疗设施,进入到要塞之后,这些伤员或者病号立刻得到了有效治疗,如说团政委王沪生,到达五家山要塞之前都已经连续数日高烧,眼看着人都已经不行了,但是在进入要塞之后,几瓶盐水挂下为,病情便立刻得到很大的缓解。
王沪生醒来,一眼看到了坐在床头的徐锐,便想要坐起来。
“老王别动。”徐锐便赶紧制止,关切的说道,“安心躺着罢。”
王沪生便躺回到了床,抬头看看头顶的吊灯,问道:“老徐,这是哪?”
“五家山要塞。”徐锐道,“你现在躺在五家山要塞内部的野战病房内。”
“已经到五家山要塞了么?”王沪生松了口气,又道,“部队都撤出来了吗?”
“都撤出来了。”徐锐点点头,又道,“各单位,没有一个落下,全撤出来了。”
“撤出来好,撤出来好。”王沪生不无庆幸的点点头,然后脸的神情便又黯淡了下来,又接着问道,“部队的伤亡情况呢?有没有进行过统计?”
徐锐叹息一声,道:“已经统计过了,全团还剩下将近五千人,其战斗人员差不多三千人。”
“只剩下三千多战斗人员了?”王沪生脸的神情越发的黯淡。
“好在我们的专家、工程师基本都在。”徐锐不无庆幸的说道。
“嗯,这些个专家、工程师是最为宝贵的财富!”王沪生点点头,又问道,“对了,河套还有华北那边怎么样了?”
徐锐轻叹一声说道:“河套暂时守住了,但是华北、之前光复的大城市以及绝大部分县城都再度失守了,局面又回到了我们发动闪电战之前,甚至从某种程度讲,发动闪电战之前还要更糟糕。”
王沪生皱眉道:“为什么这么讲?”
徐锐叹息一声,道:“因为从西伯利亚战场南下的那几十万鬼子,已经被编进了华北方面军,这也是说,华北方面军不仅补充了二十多万经历过远东会战的鬼子兵,还额外增加了十多个装甲师团,实力相之前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
王沪生凛然道:“也是说,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面临的压力更加的大了?”
“是啊,压力之前更大了!”徐锐点点头,又说道,“好在,相之前,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也更加强大了,不然还真支撑不下去。”
王沪生长长的叹息一声,说:“老徐,也是说,我们忙碌了这几个月,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落下?”
徐锐道:“从表面来看,我们这几个月的转战,确实没有落下什么好,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实质,经过这几个月的转战,我们还是给日本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奉天的重工业,已经基本被我们摧毁殆尽了。”
抗战,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可是发挥了很大作用。
尤其是张家父子留给日本人的完好的奉天军械厂,更是替侵华日军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各型枪械弹药,为日军的整个侵华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现在,奉天军械厂却已经被新一团炸为废墟,不仅是工厂没了,万台设备也全毁了。
但王沪生接下来的一席话,却立刻让徐锐沉默了。
王沪生道:“我们虽然摧毁了奉天的重工业基地,但日本政府却得到了伯力以及共青城的重工业基地,所以严格来讲,日本人其实还是赚了。”
沉默半晌,徐锐又道:“但是日军在远东会战以及我们的两次闪电战损失了超过二十万人,这确是实实在在的,这使得他们的兵源变得更加的枯竭!”
王沪生叹息一声后道:“忙碌几个月,恐怕也这点收获了。”
2119。第2119章 恶性循环
“这点收获?”徐锐道,“老王,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在论持久战所提到的国的优势,除了幅员辽阔外,最大的优势是人品众多,我们人口多,拥有近乎永不枯竭的兵源补充,但是小日本没有。品書網 ”
停顿了一下,徐锐又道:“如果一直这样消耗下去,不仅小日本的适龄兵源会枯竭,国内的工农业生产也会因为劳动力的大量丧失而遭受影响,所以到最后,日本的国民经济会全面崩溃,那时候距离战败投降也不远了。”
在历史学界,一直存在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二战打败日本的是美国,而非国,但是实际,打败日本的决定性力量是国!在一九四一年美国人参战之前,日本事实已经被国拖得兵源枯竭了,既便是没有美国人的参战,国也一样可以独立打败日本,美国的参战,仅仅只是加速了这一个过程而已。
所以,国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宣称,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而国军队,则是盟军的决定性的武装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作为四大主要战胜国之一,成为安理会常胜理事国之一可说是实至名归。
先言归正传。
徐锐是穿越者,知道这个事实,但是王沪生不知道。
王沪生怀疑道:“兵源枯竭?不至于此吧,日本可是足足有七千万人口呢,若按照这个人口基数,适龄兵源怎么也该有千万人,咱们算往多了计算,算是在国战场损失一两百万人,也不至于让日本的兵源枯竭吧?”
“没有那么多。”徐锐说道,“一个国家,正常情况下的适龄兵源应该在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小日本人口七千万,适龄兵源将近七百万人,但是老王你必须明白,这七百万适龄兵源,只有七十万左右是随时可以征发的常备兵源,剩下的都是工人、或者说农民,承担着同样不可或缺的生产活动,等到小日本政府迫于战线越拉越长的压力,开始征召工人或农民入伍,会陷入恶性循环。”
王沪生道:“什么样的恶性循环?”
徐锐说道:“战线拉得越长,所需的兵力越庞大,日本政府必须从国内征发更多的劳动人口,而征发的兵源越多,劳动力的减少越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越大,产出越少,战争资源越匮乏!”
停顿了下,徐锐接着说道:“战争资源越匮乏,越是逼得日本政府扩大侵略范围,从更多国家、更大区域掠夺资源,然后随着侵略范围扩大,战线更加的长,战线更长了,所需兵源更多,然后只能征发更多的兵源,然后国内的生产更加疲弱,不停的重复,不断的恶化,事实在这个时候,日本的兵源已经枯竭!”
王沪生道:“老徐,你是说,日本的兵源已经枯竭了?”
“这是显而易见的。”徐锐笃定的说道,“武汉会战后,小日本的兵源已经枯竭了,而小日本之所以悍然发动远东会战,是因为兵源已经枯竭,日本政府大量征召工人以及农民入伍影响到国内生产的直接后果。”
王沪生道:“你是说,因为日本政府征召了大量的兵源,导致国内产出的严重减少,日本政府入不敷出所以才扩大侵略范围,从苏联掠夺战争资源?可我怎么听说,日本政府之所以要发动远东会战,是为了掠夺石油?”
“这只是表象。”徐锐笃定的说道,“远东会战的实质是,日本国内的经济产出已经不足以维持庞大的消耗,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扩大侵略范围,从更大区域攥取更多的战争资源,老王我把话摞在这里,要不了多久,小日本还会出兵东南亚的!”
“出兵东南亚?”王沪生道,“东南亚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东南亚也有利益,日本出兵东南亚是与美英为敌,那不是找死吗?”
徐锐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我前面说了,小日本现在已经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现在是想停也已经无法停下来了,要不了多久,日本政府会发现,国内的经济产出根本不足以弥补巨大的消耗,这个时候,只能够出兵去更大的范围掠夺!”
王沪生皱眉道:“算掠夺,小日本也不一定非得掠夺东南亚吧?”
徐锐摇摇头道:“国最富饶的沿海地区早已经沦陷,剩下的西南、西北不但贫瘠而且难啃,苏联的远东也已经沦陷,剩下的半个西伯利亚同样贫瘠而且难啃,亚更加贫瘠而且太远,所以,日本唯一能抢的只剩下东南亚。”
停顿了下,徐锐又道:“而且相国以及远东地区,侵略东南亚要容易得多,鉴于以这几点原因,日本政府既便是明知道侵略东南亚会触怒美英两国,最后也还是会悍然出兵的!因为它已经别无选择,这便是所谓饮鸩止渴!”
王沪生道:“真要这样,我们新一团这一次的闪电战,也不算毫无收获!别的不说,至少通过对华北、东北的闪击,我们总共消灭了将近二十万鬼子军队!这使得鬼子的兵源变得更加的枯竭,也一定程度加速了日本的崩溃!”
徐锐笑道:“不仅是之前的两次闪击战加速了鬼子兵源的消耗,加速了日本的崩溃,接下来在珲春县,我们还要继续给小鬼子施加压力,通过不断的战斗,尽可能的拉长战线,尽可能多的杀伤鬼子,尽可能的消耗小鬼子的兵源,加速日本的崩溃!”
王沪生道:“老徐,我忽然间又充满了信心!”
徐锐笑道:“这是必须的!”
……
事实,意识到日本已经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并不只徐锐一人。
意识到这一点的还有日本内政大臣近卫麿,这已经是近卫麿第二次担任首相了,在近卫麿卸任首相后,短短不到两年间走马灯似的更换了数任首相,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解决经济产出衰减的问题,所以皇室又把希望寄托在了近卫麿身。
相之前走马灯似的轮换的几任首相,近卫麿明显更懂经济。
正好今天闲院宫载仁假借裕仁的名义,又一次召开了御前会议,近卫麿便在御前会议提出对策:“帝国的经济衰退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劳动人口大量减少所导致,所以唯一对策,是收缩战线,缩减前线的驻军,让缩减下来的士兵复员回到劳动岗位,这样一来,不仅消耗变得更少,产出也变得更多,不出两年,帝国的经济形势必定会改善,再有五天,能完全走正轨!”
很不幸,近卫麿的这一对策立刻招至了陆军的反对。
“收缩战线?缩减驻军?近卫君,你是在跟我说笑么?”新任陆军次长梅津美治郎,哂然说道,“帝国跟苏联之间虽然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斯拉夫人贪婪成性,根本不值得信任,所以西伯利亚以及阿穆尔半岛附近必须驻扎重兵!”
近卫麿道:“如果仅只是驻防西件利亚及阿穆尔半岛,似乎用不着远东方面军这么个庞大的重兵集团,我以为削减一半的兵力也是可以胜任的。”
“削减一半的兵力?这绝不可能!”梅津美治郎厉声道,“远东会战虽然赢了,但是远东方面军足足损失了一半兵力,三天前,原属远东方面军的十个步兵师团及八个装甲师团又被编入华北方面军,现在远东方面军的兵力已经削减到了只剩二十个师团及十个装甲师团,总兵力不足五十万,用来驻防西伯利亚及阿穆尔半岛已嫌不足,又怎么还能削减?我认为,远东方面军兵力非但不能削减,反而应该继续加强!”
近卫麿道:“远东方面军有五十万人,还要继续加强?”
梅津美治郎道:“近卫君,你只看到远东方面军有五十万人,可你又知不知道,苏联又在西伯利亚驻扎了多少军队?还有海参崴,徐锐的新一团刚刚已经从远东方面军十几个师团的围追堵截下逃出生天,并且夺取了五家山要塞,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五十万兵力真的是不能再削减了,要不然,远东战局有崩溃之虑!”
“远东战局会崩溃?”近卫麿皱眉不信道,“梅津君,危言耸听了吧?”
梅津美治郎不再理会近卫麿,转而对闲院宫载仁说道:“亲王殿下,我们陆军部的意见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远东方面军的兵力是削减还是加强,全凭您决断。”
闲院宫载仁轻咳了一声,对近卫麿道:“近卫君,远东方面军既担负着警备苏联的重任,又要围剿徐锐的新一团,兵力规模确实不宜再削减,不过,考虑到实际困难,也不宜再加强兵力规模,暂时维持当下的兵力规模吧。”
近卫麿便轻叹了一声,果然还是这样。
2120。第2120章 战后总结
在远东会战结束之后,日军陆军部对本土及海外的陆军进行了重新编成,总共编成了三个总军,分别是本土防卫军、远东军以及国派谴军,原本历史的关东军,却被这个时空的远东方面军取代了,不过,远东方面军的辖区却要关东军广阔了许多倍。请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在原本的那个历史,关东军的防区仅仅只有东三省,但是在现在这个时空,远东方面军的防区却涵盖了东三省、蒙古、远东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在这次的御前会议,日本陆军部甚至将朝鲜也划为了远东方面军的防区。
所以,近卫麿要求削减远东军的兵力规模,肯定会遭到陆军部强烈反对,因为单纯从军事角度,远东方面军以五十万的兵力,不仅需要担负这么广阔的地区的治安,更需要提防苏联红军,还需要全力围剿徐锐新一团,确实捉襟见肘。
近卫麿原本还想说收缩战线的事,但是看到陆军部连削减远东方面军兵力规模的条件都不答应,干脆不再提收缩战线的事,因为相之下,收缩战线更让陆军部的这些将领难以接受,这是要他们吐出嘴里的肉啊!
近卫麿再次担任首相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御前会议,这样结束了,近卫麿在开会之前提出的收缩战线、缩减兵力的目标,一个都没有实现,这也为两年之后的近卫新政失败埋下了伏笔,再然后日军入侵东南亚。
不过现在,日军才刚打赢远东会战,从苏联红军手抢到的战略资源暂时还够日本政府维持一段时间,所以危机还没那么严重,直到两年之后,随着日军在国战场以及远东战场深陷泥绰之,战略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危险才会凸现。
也是因为这个,日本陆军部才会断然拒绝近卫麿开源节流的提议。
日军陆军拒绝了近卫麿的建议后,迅速对远东军进行了重新整编,整编之后的远东方面军下辖三个军团,分别是第三军、第五军以及第七军,其第三军驻防库伦,担负警戒苏联的重伤,第三军的兵力最为庞大,足足占到了远东方面军一半的兵力,以及百分之八十的装甲兵以及航空兵,称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兵集团。
第五军驻伯力,担负远东地区及东三省的治安肃正,第五军的兵力,是远东方面军下属三个军团最少的,仅仅只有两个师团加四个混成旅团,一句话,第五军名义是一支野战部队,但是其实质是一支治安部队。
第七军驻延吉,唯一的使命是围剿徐锐的新一团。
徐锐的新一团此时已经只剩下区区五千人,其战斗部队更是只剩三千人,这点日本陆军部及远东方面军司令部是清楚的,既便这样,日本陆军部也还是在远东方面军的建制表单独组建了一个军,专门用来围剿徐锐新一团。
由此足以证明,日本陆军有多么重视徐锐。
或者说,由此足以证明,日本陆军部有多么畏惧徐锐!
事实,不仅日本陆军部重视徐锐的新一团,远东军司令山下奉也极度重视对徐锐新一团的围剿,因为他特意致电日本陆军部,要求兼任第七军司令官,还让远东军参谋次长小林浅三郎兼任第七军参谋长。
山下奉不仅亲自兼任了第七军司令,而且几乎将远东军司令部的事务全盘委托给了参谋长木村兵太郎,也是说,作为远东方面军的总司令官,山下奉现在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围剿新一团的作战之。
除此之外,德国军事顾问隆美尔,也被山下奉留在了第七军。
此时此刻,山下奉在延吉的第七军司令部亲自主持总结会,总结在围剿新一团的作战的得与失,在会议之,参与了围剿的几个主力师团的师团长,第三飞行团的团长值贺忠治以及山下奉都进行了自我批评。
说实在的,在刚刚结束的针对新一团的围剿行动之,至方面军司令山下奉,下到每一个师团长,表现都不好,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么有利的条件下,却还是让徐锐的新一团主力逃出生天,甚至还成功夺取了五家山要塞作为落脚点。
等到每一个人都进行了自我批评,山下奉点了点头,总结道:“哟西,看来诸位对于自己在这次围剿行动所犯下的错误,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对此我感到欣慰,接下来,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本次围剿行动的得,是做得好的方面!”
“我先说。”小林浅三郎率先举手,征得山下奉的同意之后又接着说道,“在本次围剿行动之,皇军表现最优异的方面是从情报层面对新一团的封锁,在战前,皇军通过外交渠道,迫使苏联方面对新一团封锁了皇军重兵集团的调动,以至于新一团对皇军的调动一无所知,这在围剿行动开始前,给新一团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索得嘎。”山下奉欣然点头道,“在情报层面确实做的不错。”
小林浅三郎道:“所以,在接下来的对新一团的封锁及围剿作战,必须继续发挥情报层面的优势,使新一团对皇军的动向一无所知,从而达成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达成了这点,皇军至少有了一半的胜机!”
“哟西。”山下奉道,“小林君说的对,要想剿灭徐锐的新一团,情报层面的助力不可或缺,所以,我决定在延吉县城组建林机关,专事负责对新一团的情报作战,这个林机关由小林君你亲自兼任机关长。”
“哈依!”小林浅三郎重重顿首,又道,“司令官阁下,卑职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山下奉微微一笑,挥手示意小林浅三郎落座,又把目光转向其余的几个师团长,然后微笑着问道:“诸位还有什么补充的?”
“司令官阁下,卑职也略有所得。”第五十七师团的师团长三浦贵之忽然举手道。
山下奉说道:“三浦君,你请说。”
“哈依!”三浦贵之一顿首又说道,“司令官阁下,在这次围剿新一团的行动之,包括我们第五十七师团在内,所有部队都被新一团耍得团团转,许多时候只是在徒劳行军,既便是有机会与新一团正面交锋,也是无一例外全部遭到败绩。”
听到这,在座的几个师团长便立刻羞愧的耷拉下脑袋,同时心里微微有些不高兴,好你个三浦贵之,我们刚刚已经做过自我批评了的好吧?所以,犯不着再一次羞辱我们吧?难道羞辱我们很好玩么?或者说,这能凸现出你们五十七师团?不能够吧,你们五十七师团的表现也一样***我们又能好到哪里去?
三浦贵之却又接着说道:“但是,有一支部队却是例外。”
“是吗?”山下奉道,“还有这样一支部队?哪支部队?”
三浦贵之沉声道:“司令官阁下,这一支部队,是井大队!”
“纳尼?井大队?”山下奉微微一皱眉,不以为然的道,“三浦君,你是不是搞错了?据我所知,井大队在这次围剿行动表现一样糟糕,甚至参与围剿的各个主力师团还要更加糟糕,因为井大队包括大队长井千代子在内,近两百人集体玉碎,没有一人生还,这个伤亡率却是别的部队高多了,这也能算得优秀?”
三浦贵之摇头道:“司令官阁下这么说未免有些不公平。”
停顿了下,三浦贵之又道:“因为别的主力师团的对手,只是新一团主力,而井大队的对手却是狼牙部队,新一团主力的战斗力跟狼牙部队的战斗力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假如整个新一团的战斗力都跟狼牙部队强大,那么参与围剿的各个主力师团会是什么结局?真不是卑职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要是整个新一团主力的战斗力有狼牙部队那么强大,那么这次参与围剿的所有的主力师团,绝没有一个能幸免于难!”
小林浅三郎说道:“三浦君这话未免有些强司夺理,狼牙部队乃是特种部队,新一团主力再怎么训练,也绝不可能拥有狼牙部队那样的战斗力!”
三浦贵之摆手说:“我并不是说新一团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狼牙部队的战斗力,我只是想要陈述一个事实而已,是井大队在这次针对新一团的围剿行动之,表现所有的主力师团都要优秀,至少,在细鳞河谷的追杀,井大队给新一团造成了沉重杀伤,如果没有狼牙部队赶到,新一团主力必定会被消灭!”
山下奉点头道:“如果只是单纯的较在围剿新一团主力的行动的表现,井大队的表现的确要其余的各个主力师团更优秀。”
2121。第2121章 特战师团
小林浅三郎皱眉说道:“三浦君,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三浦贵之微微一笑说:“小林君,我想要说的非常简单,既然井大队在围剿新一团的战斗表现别的所有的主力师团优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试着训练更多的井大队?或者为什么不干脆编成一个特种兵师团呢?”
“纳尼?”小林浅三郎瞠目结舌道,“训练一个特种兵师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