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国贼(巨火)-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门那边的三千士卒和万余辅兵,属下交给了程骥将军指挥,此时估计已完成壕沟修筑……”
“北门有属下副将刘辟率领的三千骑兵和两千步卒列阵以待,渡口已在我第八旅一部和八千新兵的控制之下,一百八十驾弩车和两万八千支专用火箭分布渡口两侧高地,另有五千辅兵正在环绕渡口修筑阻击工事,哪怕北岸之敌增援而来也无法逾越一步。”
“再有半个时辰,此地和南门、西门的围城工事就能修好,三万辅兵便会开往北门和渡口,最迟会在三个时辰之内,完成最后的工事修筑,届时,就算韩暹率领数万兵马倾巢而来,咱们也能轻松地战而胜之。”
刘存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围住了城中的李乐,构筑好渡口阻击阵地,此战咱们就赢了一半。”
得到夸奖的管亥灿烂一笑,摘下银盔,一把擦去满头汗珠,颇有感触地低声说道:
“从前打仗都是直来直去硬桥硬马地干,哪怕战前有详细计议,也万万比不上我青州军如今的详尽规范,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打赢了也会失去众多兄弟,打输了轰然而逃十不存一,从未想到要建立什么军中规范,从未想到要对战阵战法进行总结,也没有那么多的战法,更不敢奢望拥有如今的各种新式装备了。”
“说句实诚话主公不要见怪,刚开始弟兄们不是谁都愿意成为青州军的,都担心一旦大战来临就被推到阵前去送死,为此属下等人颇为担忧,可经过一年的训练和实战,弟兄们都明白过来了,如今弟兄们都说,能追随主公征战天下,就是此生最大的幸运,哪怕战死沙场也不枉此生!”
管亥一番话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投奔刘存之前,所有黄巾军将领包括管亥在内,都没想到过军队建设和战争竟然包含着如此广博的知识,涉及到那么多从未想到过的领域。
直到率部进入青州军大本营展开训练并有幸参加一个月的将校研讨学习之后,管亥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自负是多么的浅薄,自己的军事知识是多么的苍白。
且不提所学到的战略、战术等高深知识,仅是青州军的新式训练方式、指挥与参谋系统的高效运作、先进武器的装备与运用与协同等方面,就让管亥震撼之余,眼界大开,进而收获巨大受用终身。
第一八七章步步紧逼(下)
刘存听了管亥的一番感慨,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抬手拍拍管亥的手臂,笑着鼓励道:
“一开始我就坚信,由百战余生的黄巾士卒组成的青州军,经过严格规范的军事训练,拥有严明的纪律和先进的装备,早晚会成为勇冠天下的铁血强军,成为我青州数百万父老乡亲乃至大汉天下的中流砥柱!”
“对你管亥,我从来都是放心的,今天听了你这话,再看到你麾下将士的优异表现,我深感满意,只是你别骄傲,继续努力,你们第四师虽然成型了,但距离真正的强军还有不少距离,一步步走踏实了。”
“明白!”
管亥重重点头,眼中满是恭敬之色。
细细俯瞰整个军阵的杨彪很快靠了过来,遥指高台前方整齐坐下歇息的士卒和辅兵,询问刘存:
“子鉴这是打算长期围城,迫使失去外援的李乐投降?”
崔琰等人闻声望了过来,刘存如实回答:“自古以来,战争中最为惨烈、损失最大的唯有攻城战。”
“别看眼前的陕县只是个周长五里左右的小城,没有完整的护城河,可三丈多高的城墙都是巨石筑基,而且两面贴砖颇为坚固,加上城中之敌不下于五千之众,均是白波军中的精锐,若是这股野蛮彪悍的敌军拆毁城中民居,裹挟城中八千平民搬运砖石巨木,登城死战,我军一时半会儿还是难以攻取……”
“哪怕最后勉强打下来,至少也要付出死伤数千将士的代价。城中民众恐怕也要死伤无数了。”
众人频频点头。细细品味刘存心中的真实想法。有所疑问的看到刘存还有话说,立刻闭上嘴竖耳仔细倾听,管亥和身边数名校尉也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纷纷移动脚步围拢上来。
刘存继续解释道:“得益于我军周密的策划和行动的迅速,毫无防备的城中之敌已失去锐气,一开始就紧闭城门,固守待援,李乐及其麾下五千余骑兵也因此失去了全身而退的机会。”
“若李乐在我军骑兵突袭渡口之时。果断率部出城迎战,哪怕最后打不过也完全可以向西逃走,突破西面杨奉所部的阻拦,渡河北去,估计不会太困难,最差也能领着大半兵马逃出生天,我军殚心竭力制定的一系列计划也会因此而失效。”
“确实如此啊!”杨彪等人频频点头,不少人心里甚至做出了判断,李乐如果及时弃城西逃,西面的杨奉恐怕拦不住。或者为了保存实力或者惦念旧情,干脆让开一条生路也有可能。
刘存也不点破。平静地说出如今的敌我态势:“如今我军修筑的工事已成,李乐再想出城一战已不可能,战场主动权已牢牢地掌握在我军之手,他唯一的希望只能是河北的韩暹数万主力渡河来援。”
“可是,我军占据了城北数里的渡口并修筑阻击工事,兼之渡口码头长不过两里,哪怕白波军数万大军倾巢而来,也无法群起而攻抢占码头,最多只能一次出动十余艘运兵船载着三千余士卒强行冲向码头,但是在我上万名依托有利工事的将士打击下,敌军数千士卒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若是敌军一意孤行,强行发起一轮轮登陆冲锋,那就成了愚蠢的添油战术,只能让装备大量强弩和大型弩车的我军将士一轮又一轮地从容射杀。因此,诸位大可不必担心城中之敌逃掉,更不用担心隔着条大河的白波军主力成功登陆。”
众人频频点头,管亥麾下年轻老成的骑都尉禁不住问道:“主公,要是白波军主力选择在上游十余里外的渡口登陆,咱们应该如何应对?”
刘存微微一笑,杨彪等人也笑了,负责此战对外联络的崔琰上前半步含笑告知:“上游渡口距离函谷关仅数里之遥,此前一直控制在杨奉将军手里,杨奉将军已与我方达成同盟,派出近万将士扼守渡口,所以,不管杨奉将军之前怎么想,如今都不会允许渡河而来充满敌意的白波军登岸,所以你就放心吧。”
年轻的骑都尉连忙致谢,红着脸退到管亥身后,略微权衡便彻底放下心来,他知道这上下游数十里河段之间地形复杂,特别是南岸,山峦延绵,丛林密布,根本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登陆,唯有此间的城北渡口可供敌军选择,如此一来,本部数万严阵以待的弟兄就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
将台上的众人商议片刻,在管亥的引领下走下高台,前往城北渡口主阵地,上马前刘存拉过管亥,低声询问刚才那位谨慎的骑都尉的姓名,得知此人竟然是死去的黄巾首领张梁的义子张迁,刘存非常惊讶,没多想便吩咐管亥予以重用,这份沉甸甸的信任顿时让管亥心里暖洋洋的。
一刻钟后,刘存一行在管亥的陪同下来到已建起两道阻击工事的城北渡口,巡视一遍之后,刘存转向前来汇报后一直跟在身边的副将刘辟高声赞扬:“干得不错,此战首功非你莫属。”
刘辟大为兴奋,双眼炯炯发光,腰板挺得笔直:“谢主公!属下及所有将士绝不会让一名敌军援兵登岸!”
刘存含笑点头,刚要提醒刘辟一些备战细节,就听到不远处一名士卒的高声惊呼:“快看,城中冒起了狼烟!”
众人齐齐转头看去,只见三股黑漆漆的浓烟在城中方位摇曳升起,立刻意识到这是城中之敌与大河北岸的白波军主力进行联系,刘存望了一眼之后立即转向宽广平静的河面。
参军崔琰很快走到刘存身边:“主公,恐怕北岸敌军应在正午时分才能增援而来,只是不知道会开过来多少。”
“根据情报,北岸之敌拥有大大小小船只约为两百二十艘,其中能一次运送超过三百名士卒渡河的大船只仅为三十艘,其余都是些不到五丈长的快速斗战小船和小型货船,参军部计算后判定,敌军一次最多能运送一万二千士卒渡河而来,每次来回耗时近一个时辰,因此咱们的压力不大,完全可以将敌军援兵击退。”刘存自信地笑道。
崔琰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低声说道:“可不能把来援之敌打得太惨了,步步紧逼牵制敌人目光才是最佳方法,否则属下担心他们害怕了不敢继续过来,弄得徐盛将军他们不好打。”
刘存想了想,问道:“会不会是咱们太过谨慎,太过高估了韩暹和他的几万人马?”
崔琰哈哈大笑,周边将校也都笑了。
这一情形落在杨彪等人眼里顿觉惊讶,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在杨彪等人的记忆中,刘存的琅琊军和青州可是从未打过败仗的,唯一担心的是,此时此刻秘密集结于孟津渡口的青州军两万余精锐,是否已经开始渡河北上,会不会遇到敌军的哨卡或斥候而发生异变?
第一八八章诱敌(上)
大河北岸的陕津渡口,一片忙碌。
数以万计的白波军士卒匆匆忙忙进入码头之后,队形立即变得混乱不堪,喧天的叫喊声、怒骂声、盔甲武器相互碰撞的铿锵声、凌乱的脚步声和皮鞭飞舞发出的清脆响声,一时间不绝于耳,天地间几乎全都笼罩在大战来临的紧张气氛中。
陕津渡是大河中上游著名的三大渡口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连通大河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素有“地当晋豫通衢,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之孔道”之说,历来是三晋出入河南及南方诸省的门户,又是“三晋屏藩”之地,河东郡乃至半个并州的盐、铁、粮食需要从这个渡口运抵洛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当年秦穆公伐郑,晋出奇兵就是从茅津渡过大河,最终败秦军于崤山,另一个著名典故“假途灭虢”也发生在这一地段。
此刻,码头左侧的矮丘上,年近四旬的白波军主帅韩暹按剑而立,浓密的半尺长须,随风飘荡。伫立在他身边和后侧的十余名将校,也都双唇紧闭,目视前方,眼眸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深切担忧。
韩暹一直遥遥凝望大河南岸仍在不断腾起青烟的码头,由于距离较远,兼之阳光太烈,南岸所有一切均是朦朦胧胧的蒸腾影像,除数面青州军的火红战旗之外,根本看不清敌军在渡口纵深和码头上下的部署。
不知是司空见惯还是没有留意,韩暹由始至终没有看一眼码头上黑压压被各级官长挥舞皮鞭冲上两百余艘大小渡船的士卒,似乎整个心思已经飞到南岸去了。
早在天色大亮之时。韩暹就已接到南岸渡口遭到袭击、陕县被数万青州军突然包围的急报。这一情况令许多白波军将校深感突然。惶惶然不知所措,唯独韩暹在短暂的惊愕过后立即沉静下来:
早在接受袁绍的封官许愿和装备以及大量钱财之时,就已经预料到可能会有这么一天,如今最担心的事情既然来了,就得想办法去应对。
做出派遣三万精锐士卒渡河救援的决定前,白波军将校们意见不一,争论异常激烈,但随着源源不断的情报和南岸溃兵的返回。逐渐弄清楚南岸情况的众将校心情各异。
不过,不管是幸灾乐祸还是唇亡齿寒,都知道被数万青州军合围的李乐所部此次很可能要伤筋动骨了,彼此间关于“是否援救和如何救援”的争论也随之戛然而止,全都望向神色凝重的主帅韩暹。
韩暹反复权衡利弊,做出了令多数将校大为意外却又暗自欣慰的决定:“发兵四万,全力救援!”
此令一下,全军皆动。
临时任命的水军校尉,飞也似地返回渡口,驱赶麾下士卒靠泊船只。准备运兵渡河,一队队马军冲向大河上游的沿岸。极力搜刮船只,三万五千精锐步卒很快离开中军大营,直奔码头。
两名老资历的白波军校尉在韩暹的殷殷叮嘱下,带着信物和千两黄金,骑马直奔大河上游二十里的小渡口,争取时间渡过南岸向曾经的老伙计杨奉进行游说。
纵横大河南北的白波军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数年来几乎没打过败仗,历经战阵的白波军官兵坚韧彪悍,进退迅速,自从占领天下最富裕、拥有整个大汉三分之一盐铁资源的河东郡和并州后,获得巨量钱财和武器装备的白波军更是如虎添翼,就连素来凶悍狡诈不择手段的内附匈奴于夫罗部两万余精骑,也不敢触碰分毫。
因此,白波军上下心气很高,哪怕传言中的青州军如何强大,也不能让桀骜彪悍的白波军将士高看几分,他们之前从没有与青州军交过手,也从不怯近年来名声鹊起的所谓天下第一强军青州军,眼下唯一令白波军上下头疼的是滔滔大河的阻隔。
正是因为宽达两里的大河横亘于前,船只数量严重不足,拥有六万精锐战兵和五万余辅兵的白波军无法一次出动所有主力与青州军决战,这才造成白波军将校之间的意见分歧,可一旦主帅韩暹做出决断,白波军上下就会绝对服从,全力以赴。
可三万五千步卒与五千马军要渡过宽达两里的滔滔大河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下达命令到登船,足足耗费了一个半时辰。
为避免抵达南岸码头后兵力不足遭到歼灭的危险,两百余艘满载万余精锐士卒的船只必须一同出发,渡河后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冲进码头,然后船上精锐强行登陆展开厮杀,全力突破南岸渡口的青州军防线,迅速建立阵地,掩护后续主力源源不断登陆。
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时间集结数万兵力,用信号通知被围城中的李乐所部三千余骑兵及三千辅兵来个里应外合,在陕县城下与青州军决一死战,否则不但无法救出被围城中的李乐所部,重兵强行登陆后能否全身而退都无法预知。
站立在韩暹左侧的副帅胡才,身材高大,双目深幽,作为最受韩暹信任的大将,胡才不但勇力过人,而且性格沉稳不急不躁,数年来无论是独当一面,还是辅佐主帅韩暹,从没有令韩暹和白波军上下失望过。
可是,今天胡才的感觉很不好,青州军自从与白波军接触之后所展现出来的一切,令胡才深感震动,而且极为顾忌,特别是青州军主帅刘存传奇般的崛起过程和剿灭张举及青州黄巾军的一个个辉煌战例,此刻如同不断堆积的厚重阴云,压得素来从容自信的胡才心慌意乱。
良久,感觉到身边人呼吸紊乱的韩暹,有些惊讶地转过头来,待看到胡才脸色阴晴不定后,有些不悦地皱起眉宇,低声询问:“在想什么呢?”
胡才浓密的粗眉微微一振,暗自深吸了一口气,如实回答:“属下担心眼前这万余弟兄遭到青州军阻击,无法成功抢占对岸的码头,后续也就更加困难了……我还担心上游云集重兵于函谷关和西王渡的杨奉将军,不愿出手相助。”
韩暹微微一笑:“本来我就不奢望杨奉那厮相助,估计他也不敢得罪青州军,只需他按兵不动坐山观虎,就算是给我面子了。”
胡才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略微沉吟,终于明白过来,心头的压力随之锐减:“原来如此,属下知道了!”
“真的知道了吗?”韩暹笑眯眯地问道。
胡才点了点头,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只要眼前这第一波万余弟兄突破青州军的阻击,在南岸成功立足,咱们就能源源不断将四万精锐投到南岸去,加上城中李乐贤弟里应外合,我近五万大军就能放下所有顾虑,与青州军决战于陕县之下。”
“届时,哪怕打不过兵力相当的青州军,咱们也能向西退入杨奉将军的地盘,而不用担心背水一战毫无退路……有了之前的交涉,杨奉将军恐怕只能无可奈何地退避两侧,放开一条道路任由我军从容而去。”
韩暹欣慰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若不是深知杨奉的性情与为人,恐怕我还不敢做这个决断……”
“眼下这些弟兄中,只要能有五千以上精锐成功登陆南岸码头并坚守之,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实在不行,还可徐徐退回再行计较嘛,哈哈!”
“之前我一直听说,青州军英勇善战,刘存刘子鉴天纵奇才,我倒想看看,他这个名将是否名副其实,哈哈!”
随着韩暹一声高呼,两名校尉冲下土丘,很快赶到码头西侧的岸边,点燃了五堆浓烈的狼烟。
笔直升起的五股浓烟扶摇而上,大汉南北二十里范围内都能清晰看见。
第一八九章诱敌(下)
陕县城北两里地,青州军主将临时营帐。
接到急报的刘存,略一思索,便与身边文武匆匆而出,站在一座几米高的缓丘上,遥望大河北岸笔直升上半空的五股浓烟,再看看被重兵合围却不断传来阵阵欢呼的敌军城池,随即展开紧张讨论。
一炷香过去,刘存当着十余文武的面做出决断:“真没想到,这个韩暹竟然如此的强横,如此的毫无顾忌,也好!既然敌军要投入四万人马强行登陆,与我军决一死战,咱们也不能不给面子,刘辟将军……”
“属下在!”
刘辟急忙出列致礼,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多大将主公一个不叫就叫自己,因此脸上的神色颇为忐忑,也颇为激动。
在众文武惊愕的注视下,刘存一脸郑重地问道:“刘辟将军,若是我让你率领五千新练士卒,抵挡近万登陆敌军半个时辰左右,待到敌军第二批援军渡河而来时,立即退到第二道防线,你能做到吗?”
刘辟一听大为惊讶,呆滞片刻,很快明白过来:“这这……主公的意思是……诈败诱敌?”
刘存满意地笑了,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听起来似乎谁都会打败仗,但实际上这样的仗不好打,抵抗凶猛了敌人会知难而退,火候不到的话,敌人又会怀疑这中间会不会有陷阱,因此你得多想法子,千万别露馅儿!”
“以码头的宽度计算,敌军哪怕再快。两百多艘船只也无法一次冲上靠岸,能靠岸一半就算是不错了……”
“我估计,敌军船只靠岸前后。会有两千左右的弓箭手从船上不断发射箭镞,以掩护第一波数千步卒拼死冲上码头,我要求你指挥麾下五千新兵展开阻击,既不能让登陆敌军损失惨重,又要让敌军无法攻入你的第一道阻击阵地!”
“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必须等到敌军第二波增援到来,你才可以率领麾下弟兄撤离第一道阵地……能办到吗?”
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要好好打一仗表现一下的刘辟这下子感到为难了。有些不甘地望向自己的主将管亥,得到管亥的暗示之后立刻答应下来:“主公请尽管放心,属下能办到。只是……此前已经在渡口两侧布置了车弩阵地,是否……”
“这样啊……那就先把弩车撤下来,全部安置到第二道阵地侧后方。”
下定决心痛歼白波军主力的刘存不想听他多做解释,不过为了保持刘辟的锐气。他想了想最后还是鼓励道:
“刘辟将军。只要你能圆满完成任务,待敌军第二波援军到来之后退下来,守护第二道阵地的上万士卒就会接着迎战,我就允许你略作休息之后,率领麾下将士发起最后的反击,届时,你部六千骑兵和程骥将军的五千骑兵我都交与你指挥,怎么样?”
刘辟大喜过望。单腿跪下深施一礼,随即跳起来匆匆而去变更防务。
众文武见状非常吃惊。怎么也想不通刘存竟然把如此重任交给了不算优秀的副将刘辟,管亥也颇为踌躇地问道:“主公,这合适吗?”
刘存收起笑容,一脸认真地回答:“除了刘辟外,你觉得还有谁对打败仗更加熟悉?”
管亥一下子愣住了,周围的崔琰等人听得有趣哈哈大笑起来,唯独谨慎的杨彪不无担忧地问道:
“子鉴切莫弄险啊,你真要把韩暹五万精锐放到岸上来打?”
刘存郑重地点了点头:“我对麾下将士有信心,也绝不会因此而耽误围困城中的李乐所部……”
“这其中还有个重要原因,徐盛、魏延和翟趋等将校率领的近两万骑军,此时已在下游悄悄渡河,入夜时分就会奔袭河北的敌军大营……”
“咱们这边能多吸引一点儿敌军,徐盛他们到时候就少一点儿阻力,对于整个战事也更为有利。”
杨彪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是……你这儿兵力够用吗?万一城中李乐数千铁骑冒死出城一战,与登陆敌军里应外合,相互呼应,这场战事恐怕就不好打了!莫要把一场有把握的战事,演变为一场溃败啊!”
众将校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兵力不足的顾虑。
刘存看到杨彪还是迷迷糊糊的样子,只好靠过去,凑到他耳边低声解释:“别忘了,咱们还有万余新兵和数万辅兵呢……他们全都经过三五个月的严格训练,拥有精锐的装备和武器,又占据了有利地形,我就不相信,这五万人在一万骑兵的协助下,打不过韩暹渡河而来的五万叛逆。”
杨彪大为惊讶:“你真打算用新兵和辅兵来打这场硬仗啊?就不怕死伤惨重?”
刘存低声叹道:“这五万新兵辅兵只要能活下来,以后就是毫无畏惧的精锐老兵了……放心吧,这些人我还打算将来留给皇上呢。”
刘存说完骑上马就走,与管亥、程骥等人赶赴渡口阵地巡视,丝毫不管身后目瞪口呆的杨彪。
######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
从北岸陕津渡口匆匆出发的二百余艘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