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75我来自未来(堂皇)-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姚梵立刻站起身,转身离开。李君激动地跟在姚梵后面道:“主席,您这话讲的真硬气!”
“我是实事求是,眼下解放军陆军的实力,可以说世界第一,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除非指挥员是个草包,否则不可能输给世界上任何一支陆军!唯独我们没有海军,这一点比较头疼,英国如果把远东舰队的那十几条破船拉过来,倒还真的能够封锁我们的海港。”
“那怎么办?现在青岛的出口量可是一天天的在扩大,真要是被英国人封锁了,可就一两银子都赚不着了!主席您的家族在海外的工厂,也就没法向国内运输物资了!”李君一想起被英国封锁的后果,立刻担心起来。
“远东虽然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他要是耽误了别人挣钱,人家也不会答应。外交并不是把外国视为一个整体,西方各国即使再过二百年也会不是铁板一块,何况是列强争霸的今天。”
“主席,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刚才和威妥玛闹的这么僵,英国人很有可能会出兵干涉!”
“巴兰德到了吗?我看是时候考验一下中德友谊了。”
第204章万里江山开新颜(八)
艰苦码字,求大家订阅支持。
204万里江山开新颜(八)
出了紫光阁,姚梵和随行人员赶到颐年堂会见德国公使巴兰德。
英国公使威妥玛被姚梵抛在紫光阁后,愤怒地对参赞斯威茨道:“这家伙是个疯子!要不就是个自大狂!总之都一样,只有当棍子敲在他们的脑袋上时,才能够清醒一点。”
斯威茨道:“至少他在您表现出不可动摇的立场之前,还是很圆滑的,只是他或许高估了自己的陆军。”
威妥玛看着斯威茨道:“他依仗的无非就是那种速射机枪,那玩意远远看上去确实极为轻巧,但我敢打赌,那是牺牲了可靠性的玩意,那细细的枪管和薄薄的枪身,一看就知道是是在偷工减料,中国人用它来打他们所谓的三板斧。
斯威茨,我在中国呆了34年,我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他们大多是一些懦弱温和的小生物,精明而又愚昧,一场突如其来的猛烈进攻就会让成百上千的士兵失去斗志进而崩溃逃窜。这叫做‘三板斧’,是中国人的传统,据说古代中国的勇士,只会三个动作,如果三个进攻动作无法战胜对手,他就会暴露出自己在技艺上的贫乏。”
威妥玛举步向紫光阁外走去,一路对他身边的斯威茨教育道:“但是他们这种武器的设计思想非常聪明,就是要力图在战斗刚打响的时候,用猛烈地扫射来取得优势。那玩意设计的如此简薄细弱,我怀疑只能打一轮或者两轮,否则就要炸膛。”
斯威茨听着威妥玛的臆测,将信将疑地道:“可是他们还有一种连发的步枪。”
威妥玛道:“这大概是亨利1860连发步枪的改进型,这枪很贵,而且保养复杂,那些愚蠢的农民会很快把膛线塞满火药残渣,这种步枪的精度不值一提。但是近距离射击的时候,很符合三板斧战术要求的那种猛烈火力。”
斯威茨现在已经被威妥玛一口一个的三板斧战术说服了,他和威妥玛上了同一辆马车,在返回大使馆的路上,他问道:“那一旦英**队和姚梵的军队交手,要如何避免这种三板斧的损失呢?”
威妥玛道:“我们有大炮。”
斯威茨一拍脑袋:“是的,我差点忘了。我们有大炮,比姚梵缴获的清国大炮好得多的大炮。”
威妥玛吩咐道:“回去之后立刻拟一份报告。派人送去天津,由海路送往上海,拍电报给香港,告诉我们的指挥官,一定要多带大炮,尽量避免近距离的冲锋。”
……
姚梵进入颐年堂时,看到巴兰德已经在等待,姚梵微笑着摊手示意,请巴兰德在颐年堂里的椅子上坐下。两人中间的小几上放着新沏的茶水。颐年堂四面的窗子大开着,一阵阵六月凉风舒爽的吹拂过堂。
“弗兰克,我是应该改口称呼你姚主席了吧?”巴兰德打趣地道。
“我们也是老朋友了,早在我党我军驻扎即墨时我们就认识了,我们现在又是私人性质的谈话,大可以叫的亲切一点。”
巴兰德微笑着点点头:“我要恭喜你,弗兰克。你成功的做到了!你的革命如此顺利,甚至已经拿下了北京,这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功绩。”
“有件事我要告诉你,我刚才和英国大使威妥玛进行了交涉,他很不高兴。”
说着,姚梵就把刚才的交涉内容告诉了巴兰德。
“弗兰克。你的态度实在是太强硬了,但我钦佩你这种为了国家尊严而勇敢反驳的态度。可事实是,英国人是一条毒蛇,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眼下因为德国垄断了青岛出口的自行车、保温瓶、缝纫机、折叠伞、钢笔、染料六大商品的出口额度,仅在上海给他们进行少量的分销,英国商人非常恼火。我估计他们马上就会向威妥玛抱怨了。”
“巴兰德先生,这段时间德国在这六大商品上的盈利非常可观吧?我知道美利士商行现在已经增资扩股,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德商都入股了,您想必也在其中占有股份。”
巴兰德毫不掩饰地道:“弗兰克,你对于德意志帝国的友好和慷慨,我要表示感谢,同样的,目前所有的德国人也都对你的政权怀有亲近的感情,威廉一世陛下和俾斯麦阁下已经批准了我们之前达成的密约,这就是我们友谊的明证。”
姚梵道:“听说美利士商行在扩股后一口气买了十九条二手商船,小的排水量二三百吨,大的足有两三千吨,这种手笔实在是惊人。我真挚的祝福你们能一直这样平安的发财。”
巴兰德感激地道:“我相信,我们之间用共同利益浇筑的友谊是坚不可摧的。尽管威廉一世陛下和俾斯麦阁下都对于你收容马克思不太满意,也大不赞同你使用社会主义这样激进的口号,但是我和所有德国商人都站在你的这一边,我们说服了陛下,让他相信,马克思呆在亚洲,总要比让他呆在伦敦,受英国人控制要好得多。”
“亲爱的巴兰德先生,对于你们的努力我感到十分高兴。但是眼前我们与英国人已经谈崩了,接下来英国人要武装干涉,甚至有可能对青岛港进行海上封锁的措施,无疑将损害我们的利益,到时候我将不得不把贸易重心改为刺激国内消费。”
巴兰德虎着脸思索着,这段时间以来,美利士商行的利润简直是在以恐怖的速度增长着,仅仅通过向欧洲和北美地区出口保温瓶,这一块的年利润预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七百万两。六大商品加起来,年总利润预期超过一千二百万两!这相当于三百万英镑!六千万德国马克!作为股东之一,巴兰德绝不愿意放弃这样的金娃娃,绝不!
“弗兰克,我相信你的步兵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而且这一时期的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你需要采购德国武器,无论是步枪和火炮,即便是德意志陆军的最新装备,我也可以帮你搞来。我还认识一些德国银行家,可以帮你向他们的银行贷款。”
“不,巴兰德,你搞错了方向,我对于我的陆军拥有充分的自信,但我担心的是你们,一旦英国海军封锁。你们的商船还能不能照常贸易。”
“所有美利士商行的轮船现在都挂着黑白红三色旗,上面配有德国海兵。对德国商船的进攻就是对于德意志帝国的进攻,英国人不敢这么干!”巴兰德郑重地道,可是他心里却没有底,清国作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虽说允许各国利益均沾,但从来没有允许各国在未得到英国的首肯下擅自派兵。
“这在英**舰的大炮面前太苍白了,你觉得有没有可能,由德国舰队出面保护你们的海上利益?”
巴兰德带着一丝无奈,坦率的道:“从欧洲到中国。这一路上的加煤加水补给港都在英国控制下,没有英国的许可,德意志没有一条蒸汽军舰能够到达青岛。”
姚梵假意恼火道:“德意志的海军居然这样羸弱吗?”
巴兰德没有反驳,只是严肃地道:“德国作为大陆国家,西面与欧洲最大的陆军国家法国对抗,东面和奥匈帝国共同抵御俄国的觊觎,我们的确在海军上投入不多。”
姚梵沉默以对。
巴兰德接下来语气激动地道:“但是德意志民族的尊严必须在海上得到保护。如果伟大的德意志民族不能在海上确保自己的利益,那将是最大的灾难和耻辱!弗兰克,我向你保证,我会尽一切努力促成威廉一世陛下对我们之间的贸易进行庇护!”
姚梵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但他希望能够挑起德国与英国的海上争霸。眼下德国的海军实在是弱小,甚至连李鸿章订购的蚊炮船这样不入眼的东西。德国人自己居然也采购了两条作为入海口防御的海上炮台使用,可谓是毫无远洋争霸的雄心。
“巴兰德先生,德国的海上力量是中国人民深为倚重的,希望德意志帝国的皇帝陛下能够作出让中国人民感到安全的决策。”
巴兰德默默点头,深知责任重大,要说服德皇加强海军的远洋实力,这其中不但要求资金上的巨大投入。还要有与英国发生海上军备竞赛的觉悟。
“弗兰克,眼下我会尽力帮你与威妥玛进行调停,今晚我就去英国大使馆。”
“亲爱的巴兰德,你对英国人说,尽管出兵,但不能干涉德国与我之间的海上贸易,这应该是你的底线。”
“是的,弗兰克,我就是这个意思,我知道你对自己的陆军非常有信心,而且德国目前并没有能力,也没有准备在远东和英国进行直接对抗,陆地上你只能靠自己,德国愿意向你敞开军购大门,但的确无法派兵干涉。”
“巴兰德,你不能仅仅和英国交涉,你还应该尽量劝说别国不要参与英国的远征计划,我并不在乎多些蠢货前来送死,但那样会给我们的同盟密约带来复杂的多边外交压力。”
“你说得对,我会尽力拉拢各国大使。”
会谈结束后巴兰德离开颐年堂,望着天边的晚霞,他感慨地想:“如果英国能够在中国栽个大跟斗,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这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该死的英国佬,希望他们在中国死的越多越好,如果他们能够把俄国和法国也拉进来一起死,那就更加美妙了!”
巴兰德敢于这样想是有底气的。
这段时间里,跟着美利士洋行在青岛开设贸易办事处的德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参股美利士洋行的同时,就拿到了出口份额,因此也在青岛投资设立属于自己的公司办事处。按照和姚梵的约定,德国来华商人必须遵守姚梵的法律,而这些来自21世纪的法律规定显然是非常文明的,这些印制精美的德文版中国法律条文细致而明确,除了不能享受在中国其他地区所享有的治外法权外,其他方面都非常完备。
正是因为青岛的德国人越来越多,姚梵的的陆军水准也逐渐被德国商人们察觉,巴兰德的眼线们发现,青岛驻军的训练非常刻苦,而且清廉的可怕,大清帝国遍地都是的贪污饷银的情况,在这支军队里完全无法找到,这些士兵的工资非常高,他们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由于受到纪律约束,他们不能嫖娼和吸大烟,但是他们那种和美国士兵一样高的月工资,令他们的生活水平处于青岛的最高等级。
随着姚梵狂暴的横扫华北,将巴兰德眼中中国最强大的军队——淮军打得落花流水,巴兰德就确信,这支名为解放军的陆军已经拥有了和欧洲陆军抗衡的实力。巴兰德脑子很清醒,他明白,这样强大的一支陆军,本土作战,有着数不清的兵员可以征用,不可能有任何一支欧洲军队能够在远渡重洋之后从他们手里讨得便宜。
因此巴兰德并不打算采用姚梵的全部建议,与威妥玛的谈判是必须的,但是俄国人、法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奥匈帝国……巴兰德觉得自己要区别对待,该挖坑的挖坑,该卖人情去点醒的就点醒,该坚决阻止的就坚决表态……总之,确保英法俄三国卷进这次失败可能性极大的远东出兵,让姚梵这个新兴的力量扮演一次绞肉机的角色,是最符合德意志帝国利益的!
第205章万里江山开新颜(九)
205万里江山开新颜(九)
英国公使馆中,威妥玛穿着马甲站在地球仪前面,雪白的衬衫小翻领边缘,装饰着一圈蕾丝滚边,他自言自语道:“如果议会不同意出兵,那我还是应该继续交涉,也许我应该拿出更加柔软的身段,看得出姚梵是个圆滑的家伙,但在某些敏感问题上极端强硬,这种人是地地道道的危险分子,或许真的如他所说,收下礼物,息事宁人才是最佳方案……德国人显然已经和他达成了某种密约,这大概是一种商业协定……”
威妥玛不知不觉中陷入沉思,忽地门被推开,斯威茨面带焦虑地拿着一个信封袋走进来:“公使先生,姚梵刚刚颁布了《华北临时安全法案》,目前所有国家的在华使馆都接到了通知。”
说着斯威茨就把手中套着信封袋的公文递给威妥玛,自从姚梵接管北京之后,所有公文便一律采用信封袋加火漆的模式。
封口火漆早就拆开了,里面是两张纸,一张宣纸是姚梵政府发的通知,另一张雪白的信纸是英国公使馆的翻译刚刚翻好的原文。威妥玛拿出文件袋里的那张宣纸,凭借着自己渊博的中文知识,很快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意思。
“这个暴徒!这个暴徒!这下好了,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了,是的,这就是大英帝国的愤怒!!!”
斯威茨显然已经在翻译官那里看过文件内容,他焦虑地道:“中国人提出的三点实在太过分了,第一要全面禁止所谓‘解放区’的鸦片贸易,所有瘾君子一概逮捕劳改,所有贩卖销售者一概处死抄家,这些人的家人一概发配劳改。这触犯了我们最大的利益!谁都知道,中国市场上九成的鸦片是英国提供的!
第二条声称立刻废除《滇案条约》,这简直是不可容忍的悔诺!这是对于大不列颠政府的侮辱和戏弄!
第三条居然声称他们的解放军要武装进驻天津英租界,进行所谓临时接管,保障地区安全。这是对于不列颠帝国海外领土彻头彻尾的侵略!”
威妥玛面部肌肉抽搐着,狰狞地道:“这个暴徒!流氓!既然他希望挑起战争,那他会得到的!只要大不列颠议会和女王陛下得到他的这三点狗屁声明,出兵将不可避免!”
同样,收到《华北临时安全法案》的其余各国驻华使节此刻也都各自心怀鬼胎,由于英国为了深化中国殖民地程度,而在列强中推行英国批准前提下的利益均沾,所以大家在中国或多或少都能够分到些殖民地利益,但是九成以上的大头都被英国控制。由于英国垄断了欧洲到东亚的所有海路补给港,这导致任何一个国家的商船,成本都要比英国本土商船的来得高,这种市场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
所有国家的驻华公使都看了出来,根据中国人颁布的条约内容,英国这次是非出兵不可了,大概这次战争会被命名为第三次鸦片战争。和以往一样,大多数国家认为英国将是胜利者,但英国八成会以瓜分战争红利的诱惑,来拉拢本国共同出兵,那么接下来与英国的谈判就很关键了,出兵人数和红利分割,都是值得好好讨价还价的。
但也有不为所动的,奥匈帝国公使得到了德国公使巴兰德的劝阻,意思是要坐山观虎斗,尽管奥匈帝国并不明白德国人的底气从何而来,但作为盟友,奥匈帝国还是决定卖个人情,更何况奥匈帝国此时根本抽不出兵力,并且他们也没有任何远东殖民地可供短距离输送兵力,同样情况的国家还有意大利、荷兰等国。
而对于利用战争教训中国,使得正处于内乱中的中国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策略最为积极的当属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还有些国家如秘鲁、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他们虽然希望参与,但英国却看他们不上,并不愿意与他们分享利益。
……
天津总督府,李鸿章又开始隔窗凝望院中的石榴树了,只是这一次他不是站在书房中,而是在书房偏厢的小厅中,此时将近七月,石榴花已经全谢了,青涩的小石榴在枝头上充满朝气的冒了出来。
“早帆要我去北京帮他组建全国政协,你们怎么看。”李鸿章问道。
周馥作为头号幕僚,负责李鸿章的所有文牍,开口道:“姚早帆的土地政策得罪天下士绅,大人若去为他说项,必遭天下士绅痛恨,不如暂且待在天津,静观其变。如今姚早帆和英国人撕破了脸,一旦英国人出兵,姚早帆败北,必然天下大乱。他起事不久,毫无根基,一旦受挫,其阵营恐怕要人心思变。”
原本历史上1876年在湖北陪同英国人勘探铁矿的盛宣怀,此刻却在天津幕府,他泰然自若道:“姚早帆不是一般人,他敢惹英国人,自然是打定了主意,要从英国手里割块肉下来。我虽不知他底气何来,但观此人文章,其逻辑缜密,心思深沉,读其诗词,豪气干云,胸括宇内,实乃三百年一出之人杰。”
李鸿章道:“这么说,杏荪是赞成我去北京的?”
“学生以为,晚去不如早去。说句不好听的,大人现在空居总督府却手无一兵一卒,姚早帆借重的无非是大人的名望和治国才干。我看姚早帆此人并不大看中名望,不然也不会得罪了天下有权有势的士绅也毫不在乎,而且北京遍地是官,姚早帆的刀悬在他们头顶上,他要拉拢哪个都很容易,可他却偏偏看重大人,可见其所求的还是大人治国理政的才干。
大人若有归意,可回合肥隐居,我估计以姚早帆的胸襟抱负,虽会挽留但绝不会阻拦。若是大人想要再展宏图,则必须融入姚梵的体系。
姚早帆现在得了华北,大搞土改收拢民心,士卒骁勇清廉前所未见,囊括天下只是时间早晚,他的土改政策虽然在士绅中臭不可闻,但正如他书中所言,枪杆子里出政权,这话精辟,吾不能驳。”
周馥严肃道:“那他将来去了常州,你老家的田地,难道也愿意白白交出?”
“天下大势如此,若果真到了那一步,我盛家也只好随波逐流,难道要螳臂挡车不成?姚早帆在书里说得明白,要打破封建王权建立共和,必须改变旧的土地所有制,破除中华文明兴衰的历史周期律。
我读他此言,苦思冥想三天三夜不能驳之。既然如此,我哪里有唱反调的资格,他说希望天下开明士绅从此大办工商,说工商乃是强国之本,土地匀配给天下穷人,乃是共和国永驻万年的基本国策,吾深信其也!我盛家愿意如他姚早帆所言,转型为企业家,为强国而办工厂,举商贸。”
李鸿章看了一眼说出自己心里话的盛宣怀,心中佩服,其实李鸿章也是这样想的。
“我去北京,诸位可愿意随我前往?”
“在下盛宣怀愿意追随。”
“学生薛福成愿意追随。”
“周馥愿意。”
……
华北地区的土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姚梵秉承的原则是,凡愿意执行开明士绅政策的一律立刻予以分散田地,把大家族一律分成一户户小家庭单位,保留原家主的房产和财产,但不许其进入农会担任任何职务。凡是顽抗的,那么就请品尝军管下血淋淋的复仇式土改。
姚梵的扩军基本没有选取旧的绿营,而是依靠土改后的农民,这些士兵的向心力最强。对整编淮军,姚梵也是采用完全打散了分配在各个部队的方式,完全没有保留原有建制。三十万大军在华北大地上日夜操练,各部队深推“郭兴福教学法”,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之间频繁的大比武,让战士们迅速的成长起来。
淄博铸币厂传来好消息,由于吃透了铸币生产工艺,现在铸币厂按照每小时6000枚银币的铸币速度,每天生产十万枚以上的银币,一个月就是三百多万枚,按照一元银币等同一两银子计算,一枚银币重26克,比原先32。5克一两的散银,要节约两成的白银。
令姚梵不快的是,由于部队扩军迅猛,出现了一些不遵守军机的现象,部分士兵有嫖娼甚至赌博现象,姚梵在严令各部队狠批歪风邪气的同时,颁布《解放区处理妓院、妓女办法(草案)》,在取缔烟馆赌场的同时取缔妓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对黄赌毒的宣战。
姚梵下令对所有老鸨和妓院掌柜实施快速审判、快速处决,速战速决的解决问题,军事上的内外压力和政治干部短缺的形势,让姚梵没工夫在这些小节上拖延。同期被大量抓捕、速审速绝的还有赌场老板,烟馆老板,黑社会帮派分子。一时间,华北地区为之一清。
考虑到这年头的妓女全都是被卖身进入妓院的,让她们从良,等于断了她们的口粮,姚梵命令将妓女改造作为重要工作,发动大量军队妇女干部,帮助妓女学习缝纫。姚梵有着现成的大量脚踏式缝纫机,于是以各地区城市为核心的成衣工厂被规划成立,主要是为部队加工制作内衣、内裤、棉袄等服装。
第206章万里江山开新颜(十)
206万里江山开新颜(十)
扩军带来的压力逐渐显现,姚梵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火炮的短缺。
由于之前总共只采购了200门87式82mm迫击炮和200门82式80mm无后坐力炮,而82无又被主要部署在港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