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粉碎机-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样一座座道观也开始了建设。
毕竟对那些君主来说,这既是讨好李隆基的机会,也同样是讨好杨丰的机会,这时候的河中,想舒舒服服过日子就必须先得让这两人满意,尤其是战无不胜,所过之处白骨如山血流成河的杨丰,那就更是必须全心全意地伺候着了。
这时候大食的内战已经告一段落。
阿布·穆斯林击败了所有进攻的大食军,牢牢控制了巴比伦尼亚,正在向北部的摩苏尔和南部的巴士拉进军,战败的其他各地大食军退回各地观望,隐然已经开始割据,曾经强大到令整个河中为之战栗的大食就这样被毁了,国家分裂,都城血洗,国君被炮烙在自己的都城,人头已经装在匣子里送往长安,就连大食在这个河中经略使面前尚且是如此的结果,更何况他们这些小国,在他面前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低下头,别惹他不高兴,因为惹他不高兴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不就是修道观传教嘛!
又不是什么大事!
他要是真逼着,这些国君实际上就是全改信道教也无所谓,对他们来说什么有利信什么,现在明显信道教对他们有利。
“你是怎么把公主弄成这样的?”
李嗣业愕然地看着公主。
此时他们在宁远国都西鞬城,实际上就相当于现代的曼纳干,宁远实际上归李嗣业管,不过他们翁婿一家也就不必分那么清楚了,安西军现在根本没功夫管河中,他们的主要力量放在葱岭,放在保护丝绸之路南道并阻挡吐蕃的向外扩张。
虽然杨丰的洗劫生活很诱人,但他们也知道,这种事情除了杨丰谁也干不了。
安西军也干不了。
没有人能做到面对坚城时候到达即攻克,这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不能到达即攻克,别说杨丰这样十万级别的远征,更别说这种超过五千里的远征,就是一万人级别,五百里的远征也做不到,因为后勤无法解决,杨丰可以三千里奔袭敌国都城,是因为他不需要后勤,他的大军只要带着随身干粮和少量饲料就行,反正到达目的地直接攻克,干粮不用吃完就可以在别人的城里喝酒吃肉了。
这是杨丰南征的基础。
但别人没法复制他的成功,这一点安西军上下都明白。
好在杨丰从不吃独食。
比如这次南征回来,价值整整五十万缗的白银就直接送到了他老丈人的手中,用以分给安西军上下,北庭那边同样如此,杨丰还额外给北庭的赵崇玼五百匹阿拉伯马,毕竟赵崇玼负责给他看家,他敢无所顾忌地带着河中军一多半兵力南下,丝毫不考虑北边还有个和他有深仇大恨的葛罗禄,就是因为葛罗禄人南边还有北庭的两万一千唐军精锐,这才是杨丰从来不考虑后方安全的原因,葛罗禄人要是敢趁机抄他家,赵崇玼的两万一千北庭军立刻去葛罗禄人那里灭门了。
西域三镇这是一个集团。
“这个,这个就没法跟您说了,总之这是仙术,说了您也不懂。”
杨丰笑着说。
“两月前圣人下旨,解除了安禄山的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一职由杨国忠遥领,以前朔方节度副使蓟郡公李光弼为河东副使,另外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入朝,加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据说还要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嗣业淡淡地说道。
“这与我们何干?”
杨丰说道。
李隆基已经走第二步了,而且做好了应对安禄山造反的准备。
唐朝官制为三省六部制,理论上尚书令第一,但那是李二做过的,以后根本就不再任命,实际就只有俩仆射,所以剩下就是中书令第一了,也叫右相,也就是杨国忠现在的官,剩下门下省老大侍中称左相,这时候是陈希烈,深谙为官之道的老油条,从李林甫时候就已经是左相了,以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居然都没干掉他,可想而知油滑到什么程度。而唐朝宰相并不是说有这个官职,而是一种习惯性的称呼,实际上就是指组成政事堂的几个大佬,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但尚书左右仆射因为理论上不是正职,所以额外还得加上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就是和中书门下的大佬一块商议处理政事。
但不一定非得是左右仆射,别的官职,只要加了这个,那么也就等于可称宰相了。
当然,这是中唐以后了。
现在构成大唐政府最高决策机构的就这些,右相中书令,左相门下侍中,分左右不是因为谁高谁低,而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位置一个在右一个在左,再加尚书左右仆射,这就是大唐的宰相们,而哥舒翰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等于成为了宰相之一,李隆基和杨国忠此举就是要用他来对付安禄山了。
“哼,你敢说与你无关?”
李嗣业冷笑道。
“那个,长痛不如短痛,我还是那句话,安禄山要是真忠心,那么他就肯定不会造反,他要是不忠心,那么没人搞他早晚也会造反,那样的话越晚危害越大,还不如给他来个干脆的。”
杨丰说道。
“只怕你们玩火真玩成大火啊!”
李嗣业说道。
“那又何惧,大不了咱们安西北庭河中三镇来个万马救中原,再说那洛阳,崤函道,潼关三重铁壁挡着,难不成安胖子还真能打进关中?”
杨丰说道。
李嗣业叹了口气,对此很显然并不乐观。
当然,这就不关杨丰的事了,他紧接着便和虫娘离开宁远,向北沿着一条穿过山区的道路返回碎叶,这时候已经是初秋了,返回碎叶的杨大帅紧接着收到李隆基对他攻破大食,并且斩杀大食国君,重新建立波斯王国的奖励,他如愿以偿地被晋爵为南阳郡公。他原本是冠军侯,而冠军县属南阳郡,也就由县侯升郡公了,并且由冠军大将军晋升辅国大将军,正二品仅次于他老丈人了,并加勋官上柱国,当然,这些都是没用的,唯一实实在在的就是实食三百户了。
另外还有对他家人,包括他死了的便宜爹,他便宜妈,他的哥哥统统都有封赏,就连他刚成亲的老婆李秀都得了个郡夫人,也算一门荣宠。
当然,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紧接着杨大帅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根据大帅府的下人流传出来的说法,大帅修仙到了紧要关头,已经离开帅府前往天山深处,准备寻找一处清静洞府闭关,至于闭到什么时候这个不好说,反正这种修仙的事情谁也没个准,河中军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副使白孝德负责,财务由杨夫人来负责,总之杨大帅这个冬天是肯定要在山上冬眠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修仙嘛!
不都得找个神仙洞府,然后不问外事清心寡欲,一闭多少年,杨大帅此举实属正常。
但也有小道消息在民间流传。
说是杨大帅其实是在南征过程中受了点内伤,毕竟那大食也是西方大国,大食皇帝身边肯定也少不了个奇人异士什么的,要知道人家那也是有宗教的,作为西方大国,又是大食教的教主,说不定大食皇帝本身也有点法力,杨大帅虽说获胜并且把人家给炮烙了,但应该也付出了点代价,之前护卫公主巡视就是强撑住,故意安定人心的,一回来那就得立刻找个地方养伤去了。
总之就是流言纷起,甚至这流言还在向河中以外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走样,传到长安时候居然都有说他重伤不起的,还有他是如何与大食皇帝兼教主大战三百合,互相斗法的经过都加上了,虽说他最终拿下大食教主,但却被大食教主以妖术重创,就连回碎叶都是被抬回的。
谣言嘛,都是这个样子。
流传一万里的谣言没更夸张一些就很不错了。
然后这谣言继续传播,一直传播到了遥远的范阳……
第454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
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二月。
唐玄宗下旨加安禄山太尉,并免去卢龙节度使一职,以卢龙镇抚契丹原有兵力不足,由新任卢龙节度使程千里从关中率军两万赴营州。
但不是走陆路。
而是走海路自登州渡海。
同时诏嗣曹王皋率新建两百艘大型战船,及安南,岭南两镇水师精锐北上,以李皋兼登莱守捉使,于登州等候程千里所部到达并待辽东湾解冻,然后率领舰队护送其渡海,另外以卢龙兵马使史思明素有战功,诏其进京受封,诏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蓟郡公李光弼率河东军,耀兵于代北以威慑诸胡。
同月,太尉,范阳节度使,东平郡王安禄山起兵清君侧,并以卢龙兵马使史思明留守范阳,阻居庸等关抵挡河东军,亲帅范阳军主力及同罗,奚等部骑兵直扑洛阳。
李隆基大怒,下旨斩安庆宗于市,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居中调度,以哥舒翰为副元帅,坐镇洛阳讨伐叛军,调长安飞骑彍骑五万赴洛阳,设河南节度使于陈留,以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并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陇右节度使王思礼,河西节度使封常清,剑南留后李宓各帅所部赴河南接受哥舒翰统帅共讨叛军,以李皋为水师节度使兼登莱守捉使,并率安南及岭南水师于登州随时准备攻范阳,另诏安西,北庭,河中三镇各抽精锐组建三镇行营,以河中经略使杨丰为三镇行营节度使赴关中勤王。
天宝十五年一月,安禄山率军于滑县以长索连破船浮木,并于上游弃浮草于黄河,一夜制成冰桥渡黄河至陈留。
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所部承平日久根本不习战事,闻叛军鼓角皆腿软战栗,安禄山一战破陈留,并斩张介然尽屠被俘一万唐军,仅三天后安禄山大军至荥阳,荥阳守军见千军万马汹涌而至,竟有站立不稳从城墙上坠落者,安禄山同样一战破荥阳,斩荥阳太守崔无诐传首河北,并进逼虎牢关。哥舒翰以飞骑等军及洛阳新募之军十二万出战,虎牢关前各军一触即溃,哥舒翰无奈弃虎牢关退保葵园,安禄山大军追击而至葵园各军再溃,哥舒翰无奈退回洛阳固守待援,安禄山大军猛攻洛阳,守军再次崩溃,洛阳城破,哥舒翰拼死反击五战五败,不得不弃洛阳逃亡陕郡保崤山。
河南尹达奚珣降敌,东都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被杀。
因为各军溃散,哥舒翰在陕郡无兵可守,不得不焚毁太原仓,并弃陕郡保潼关,崔乾佑追击而至,这一次唐军终于没有溃败,毕竟哪怕失败也是一种锻炼,依靠潼关天险和坚固的城墙……
当然,主要是王思礼率领部分陇右军骑兵赶到。
唐军终于在潼关击退了崔乾佑的进攻。
而就在这时候,原本率领主力已经杀出洛阳,准备一举攻破潼关直捣长安的安禄山却退了回去,因为就在这时候,他的后院起火,颜真卿兄弟二人在河北起兵,同时李光弼的河东军也在猛攻居庸关,紫荆关及倒马关,一旦颜氏兄弟做大,安禄山后方将被切断,尤其是颜杲卿位置特殊,他控制常山郡不但阻南北通道,而且控制井陉东口,一旦唐军出井陉就进河北腹地,那时候安禄山也就没得玩了,毕竟河北是他的根据地。
依靠着颜氏兄弟这份纯属意外的惊喜,哥舒翰和王思礼终于可以在潼关喘口气等待后续援军了。
双方战线暂时稳定在潼关。
长安。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暮色里混乱的街道上杨丰感慨着,紧接着扣上头顶的兜帽低下头匆匆前行,两旁不断有抓壮丁的士兵如狼似虎般走过,抓住看上去没什么背景的青壮年就直接捆起来,至于杨丰这样身穿锦袍,腰悬玉佩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那些士兵是不会来找他麻烦的。
前线的损失太大只能抓壮丁。
尤其是原本作为京城防御主力的彍骑,羽林卫精锐的飞骑更是几乎损失殆尽。
前者实际上就是在府兵制度废了以后,为了确保京城防御,采取类似于节度使的募兵制,从关中各地招募的,总兵力十二万,这是长安防御的最主要力量,装备精良,实力看似强大,但可惜从没上过战场,全是些花架子,遇上安禄山手下那帮如狼似虎的范阳军可以说一触即溃。而飞骑是羽林卫的核心,实际上在飞骑之上还有万骑,那是真正的皇帝亲兵,除非皇帝御驾亲征否则不会出动,但这些理论上的大唐最精锐部队实际上却和清末的八旗一样,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全是那些勋贵子弟熬资历还有富户花钱买进去装逼的。这种御林军可是有很多特权的,这样的军队连彍骑都不如,彍骑好歹还能训练一下,飞骑和万骑根本不训练,就当值时候穿上盔甲当摆设,结果上了战场除了溃逃什么不会干。
可怜这就是李隆基和杨国忠当初收拾安禄山的信心保证。
他们只知道长安有近二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近二十万大军不堪一击啊,结果河南从滑台到陈留到荥阳再到被他们视为坚不可摧的洛阳,人家安禄山几乎一天攻破一处,他们的大军几乎连面对人家的勇气都没有,安禄山的大军一冲锋这边立刻崩溃,虽说有哥舒翰这样的顶级名将指挥,可他指挥再好有个屁用啊!
他又不是……
“他又不是我!”
杨丰颇为矜持地说。
紧接着他向两旁看了一眼,纵身跳进了前面的院墙,他落地之处是一片雅致的花园,开春的暖阳下一个年轻女人正趴在栏杆上看书,杨丰悄无声息地到了她背后,突然间伸出手捂住了她的嘴,同时搂住她的腰,那女人惊恐地转过头,立刻换上了一脸的惊喜。
“郎君!”
她掰开杨丰的手眉开眼笑地说。
“嘘,不要惊动别人!”
杨丰低声说。
好吧,这其实是他自己的冠军侯府,这是他留守长安的女奴阿紫。
这女人也是极聪明的,立刻拉着杨丰进了自己房间,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解杨丰腰带,但却被杨丰给拦住了,只能一脸幽怨地看着他。
“这里有份名单,从明天开始随便你用什么手段,把他们劝着全部离开长安前往剑南,咱们的所有财产也同样向剑南转移,包括房产之类也统统能卖则卖,尤其是那些工厂,全都向剑南转移,你们留在长安的这些人还有李嗣业家,咱们家,都必须在两个月之内全部撤往剑南。另外想办法劝虢国夫人,把银行在长安的钱全都送到剑南,最好让她把自己的财产也向剑南转移,而且不要放在别处,要放在咱们的庄子上,必要时候可以跟她说是我从河中送信回来的交待。”
杨丰说道。
“郎君,您的意思是叛军会攻破长安?可要是您去潼关,那叛军如何能攻破潼关?”
阿紫疑惑地说。
她完成这些任务并不难,虽然她是杨丰的女奴,连妾都不算,但实际上是杨丰在长安的大管家,杨家所有产业都归她管,甚至就连李嗣业家和虢国夫人那里,很多事情也都由她来管,尤其是虢国夫人那里,她要说是杨丰的意思,这个女人肯定听的。
更何况这时候长安的勋贵们本来就已经开始往剑南铺后路了。
“呃,这个你不懂,总之不要告诉任何人我来过,另外要尽量完成这个名单上所有人的撤离,你们只有两个月时间,注意点朝廷的动向,一旦圣人下旨命令哥舒翰出战,那么无论财产处理没处理完,所有人必须立刻撤往剑南。”
杨丰说道。
“婢子遵命!”
阿紫说道。
这就可以了!
把所有财产和自己的人都撤到剑南,这样就可以把损失减到最小,而虢国夫人的财产全放自己那里,等以后抄杨家产业时候也就不会受到影响了。
同样,银行的所有存款全都转移到剑南的总库,也就最大限度避免了银行损失,等安禄山攻破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以后,那些死了的王公贵族财产也就成银行的了。杨国忠这个大股东肯定被抄家,皇帝也就成了银行的大股东,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银行的股权认股票不认人,最终皇帝获得多少股权,得看他从杨国忠那里抄出多少股票,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手中的股票同样得损失一部分,他们损失的不会成为皇帝的,但却会成为杨丰的……
呃,股票是杨丰印刷的。
他大不了再印刷一些就是了。
说到底安禄山攻破长安是对他最有利的,既然如此,杨大帅当然不会阻止了。
“呃,你这是干什么?”
杨丰低下头看着两手抓着自己腰带不放的阿紫。
“郎君……”
后者拖长嗓音娇柔地说。
同时她还用手拉了拉杨丰的腰带,用充满渴望的目光望着他。
“看把你饿得,晚上清理干净房间里的人,然后等着我来喂你!”
杨丰无语地说。
第455章 马嵬坡
杨丰就这样像个幽灵般游荡在关中,坐视大唐的盛世就这样一步步糜烂下去。
他没阻止任何一场悲剧。
哥舒翰继续坚守潼关,而且随着陇右军部分精锐的到达,潼关逐渐真正转危为安,另外封常清率领的河西军也到达潼关,虽然因为还要防御吐蕃趁机进攻,无论陇右还是河西,都只是部分兵力入关,但有这数万精锐固守潼关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更何况他们还有十几万炮灰,这些炮灰在城墙上扔个石头还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安禄山也有点退缩。
虽然他以极快速度解决了颜杲卿并重新夺回常山周围各郡,但这时候进攻潼关的最好机会已经失去,而且因为崔乾佑被阻潼关,颜真卿还卡在平原一带,郭子仪和李光弼合朔方河东两镇主力依然在攻居庸关,他自己内部也有点人心不稳。实际上他内部也是叛乱不断,尤其是平卢军大将刘客奴即刘正臣,董秦即李忠臣,田神功等人的倒戈,对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们不但让榆关以北事实上归了朝廷,而且刘,秦二人甚至南下攻破了渔阳,差一点就直捣范阳城下,如果不是留守范阳的史思明的确能打,这一下子就能端了他老巢,这一连串打击,让安禄山的胆子也没那么大了。
实际上这时候大唐最危险的情况已经看似过去。
就连长安的人心都稳定下来。
造反这种事情必须快,必须势如破竹直捣京城,一旦变成这种僵持局面,几乎就没有成功的,安禄山只要打不进关中,随着时间推移唐军各地节度使大军逐渐到达,他就更没机会了,而他内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倒戈。
然后他的覆灭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可惜,就在这时候,潼关前线的王思礼开始撺掇哥舒翰趁此机会弄死杨国忠了。
无论他是究竟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此举的确很脑残,大敌当前自己制造内部矛盾,把原本将相一心硬生生变成将相互斗,这纯粹是自掘坟墓,他这个很冒失的建议,迅速摧毁了原本杨国忠与哥舒翰的同盟。必须得承认杨国忠没有对不起哥舒翰过,也没有对不起陇右军过,实际上陇右军一直是他全力拉拢的,包括王思礼也颇受他礼遇,可这种时候王思礼却突然劝哥舒翰捅他刀子,杨国忠又岂能容忍,哪怕哥舒翰没答应这样干也不行。
你们已经有了这个想法,那么就难保有一天不这么干。
尤其是王思礼还想劫持他。
这就更得小心了。
杨国忠立刻派亲信杜乾运率军驻屯灞上,防止哥舒翰带兵回来先清君侧,并追究哥舒翰之前一连串失败的责任,尤其是当初撤离陕郡时候烧毁太原仓,私吞太原仓内大量绸缎的问题,甚至撺掇李隆基调回哥舒翰,以封常清代替其守卫潼关。而实际上对杨国忠已经不满的哥舒翰,当然立刻做出反应,他以副元帅身份毫不客气地抓了个把柄斩杜乾运,两人矛盾因之进一步激化。杨国忠立刻意识到危机,一旦哥舒翰击败安禄山,恐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了,这样一来弄死哥舒翰成了他必然的选择。
而弄死哥舒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再败一次,对于杨国忠来说安禄山是否打进潼关并不重要,因为他的后路早就铺好了,纵然长安不保无非去成都,只要能保住杨家的权势一切损失终究都会补回来的。
但哥舒翰真要击退安禄山,潼关的危险彻底解除,二十万大军转头回来清君侧,他杨家可真就得灭门了。
这可是关乎杨氏一门生死的大问题啊!
紧接着他就开始撺掇李隆基逼迫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有二十万大军。
而且有五万真正精锐的陇右军和河西军及陇右部落的蕃军,他对面的崔乾佑据说只有几千人,安禄山因为北方郭子仪李光弼对居庸关的进攻,还有平卢军的倒戈,颜真卿固守平原卡在他侧翼,南线淮北各地纷纷进入战争状态,始终打不开潼关的他已经失去了进攻关中的勇气,正在从崤函道撤离,一旦哥舒翰出兵追击,肯定能够趁势夺回洛阳,哥舒翰却始终在潼关按兵不动,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要知道他也是胡人,这胡人安禄山能造反,那同样胡人的哥舒翰……
总之就是这些东西。
然后因为安禄山造反,本来就疑神疑鬼的李隆基,立刻给哥舒翰下了出击的圣旨……
“九重城阙烟尘升,千乘万骑西南行!”
坐在潼关附近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