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粉碎机-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军准备攻城!”
后面的郭子仪同样拔出刀吼道。
第465章 铁骑时代
灞桥。
杨丰还是低估了崔乾佑等人的反应速度,当他率军到达时候,叛军主力已经开始过河了。
崔乾佑可是很精明。
那五十台投石机一开始轰击长安城墙,他就知道这里已经不可能守得住,虽然长安不只外城,但就算退守皇城也没什么意义,无非就是早晚而已,在这种恐怖的巨砲轰击下皇城的城墙一样得塌,既然守不住当然得跑路,而跑路肯定越早越好,要不是还有大量这段时间抢的好东西得带着一起走,他早就跑路了,不过此时他的大军仍旧几乎和杨丰同时到达灞桥。
因为此时刚刚开春,灞河依旧是枯水期,虽然他的步兵和辎重车辆必须走灞桥,但骑兵却可以直接过河,此时数万向东而逃的叛军在开春的田园间几乎无边无际,而少数前锋已经到了东岸,空旷的河滩上一队队骑兵正在浅浅的河水中趟过。
“老白!”
杨丰大吼一声。
“节帅!”
白孝德立刻上前行礼说道。
“你带重骑冲西岸敌军,千万别下河滩,泥沙撑不住咱们的重骑!”
杨丰说道。
“遵令!”
白孝德答应一声策马直奔左翼的具装骑兵。
西域三镇行营下属的重骑包括河中军的重骑旅,旅长是河中兵马使杨献忠,河中军自己有一套编制,旅营哨队伙五级各有长,但他们额外也有朝廷的官职,另外还有安西和北庭的各十个骑兵团,一个团两百人,每团一个校尉统领,杨丰单独任命安西军的荔非元礼统帅安西骑兵,北庭将杨预统帅北庭骑兵。
就在白孝德冲向重骑时候,杨丰的中军旌纛下,信号兵挥动了他们手中的信号旗。
杨献忠三将立刻得到了信号旗的命令,他们暂时归属白孝德指挥,紧接着他们的目光转向直奔重骑旅的那面红底白字大旗,而红底白字大旗下面,另外的信号旗不断挥动,发出白孝德给各部的命令,蓝底白字的杨献忠旗,黑底白字的荔非元礼旗,黄底黑字的杨预旗下,信号旗同样挥动,正在驰骋中的各部骑兵迅速列阵。以河中铁骑居中,安西和北庭骑兵分列左右,当白孝德的大旗到达灞河岸边一处高地的时候,所有重骑兵完成部署,随着白孝德大旗下信号旗发出命令,前沿杨献忠,荔非元礼,杨预同时率领所部开始进攻。
他们对面还没进入河滩的叛军骑兵和步兵同样列阵。
后者也知道该拼命了。
这些撤出长安的叛军可不是他们手下那些炮灰,这全是安禄山的范阳和平卢军精锐,无论装备还是战术和唐军实际并无区别,而且包括了大量奚和契丹骑兵。
“那是何人?”
正在率领骑马步兵渡河准备横击敌军的杨丰,看着西岸一处高地上指挥的敌军将领说道。
“李归仁!”
他身旁的马璘举着望远镜说。
“替我指挥步兵渡河列阵,我先去擒拿此贼!”
杨丰说道。
“呃,遵令!”
马璘赶紧说道。
事实上真要论到这种冷兵器的排兵布阵,杨丰还真不如他,原本历史上的大唐扶风郡王,紧接着移到那面中军旌纛下,代表他的红底黑字大旗和旌纛并列,同时信号兵挥动旗帜通知步兵各将大帅将出击,中军由马璘代替指挥,随即各将的不同颜色旗帜下信号旗同时挥动接令。
这套旗语通讯作用巨大。
临战前每一个将领都有各自的颜色代表身份,而他们的信号兵都有旗语簿,当然,这些信号兵还得首先学会汉语拼音,因为杨丰的旗语是汉语拼音的,不过绝大多数常用命令都有固定短语,直接背下来就行,所以信号兵也是很宝贵的。
而每一个将领给手下的营长或者校尉们用旗语再发出第二级命令,那些最基本单位的营长和校尉只需要看自己将领身旁信号兵的旗语就行。
这套旗语指挥通行于西域三镇的所有各部,此时也是第一次在战场上玩大规模指挥。
显然效果很好。
无论骑兵还是步兵,无论河中军还是安西北庭军,都在那些不同底色和字色组合的旗帜下,那些信号兵挥动的旗语指挥下,分别开始结阵并且发起进攻,至于他们的大帅不管这些闲事了,杨大帅在战场上的最主要用途不是指挥,玩冷兵器的大兵团作战他甚至还不如马璘这些将领,他的作用就是带节奏,同时充当暴力破局或者闯阵杀将者。
比如就像他现在所做的。
连狼牙棒都没拿,一手举着他那面特制盾牌,一手拎着把加重款陌刀的杨大帅,就像异星战场上的卡特一样,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开始蛙跳。
他现在就喜欢这种突击方式。
快速,直接,而且更加震撼。
在下面那些叛军士兵瞠目结舌的注视下,他以不超过两秒一个起落而每一次跳跃距离超过三十米的速度急速向前,直扑正在西岸高地上指挥的李归仁,那一身银色盔甲和背后红色披风让半空中他恍如战神降临,下面那些叛军士兵都看傻了,他落到自己身旁都想不起攻击,一个个眼看着他紧接着再次弹起,甚至就连他的目标都傻了,李归仁在自己的中军旗帜下用三观崩塌的表情,看着那越来越近的银色反光。
而就在这时候,因为大帅神威而士气高涨到极点的具装骑兵,也开始冲击他们正面的叛军。
狂奔的战马上,那些端平马矟的骑兵,顶着对面密集射来的弓箭和弩箭,在铁面后发出疯狂的吼叫,所有雄健的大宛马和阿拉伯马全部加速到了它们的极限,带着它们身上的坚固的铁甲,硬生生撞向它们前方长矛和陌刀的丛林,尽管它们最后往往会畏缩,但惯性的驱使依然会让它们带着漫天沙尘撞击目标。然后在战马的嘶鸣长矛的折断盔甲的撞击声中,冷兵器时代最震撼的一幕上演,钢铁与血肉的搏杀中,具装骑兵完美演绎了他们的传奇,依靠着接近百里的时速还有人和战马那超过半吨的重量,再加上两毫米冷锻甲的防护,河中铁骑几乎在瞬间淹没了他们的对手。
钢铁的洪流席卷而前。
这是纯粹硬碰硬的实力较量。
尽管这些叛军同样是精锐,但实力的差距无法弥补,那些比他们习惯的蒙古马高出一大截的战马,让他们防御的长矛绝大多数都撞上了它们的胸前,而它们胸前是最厚的铁甲,那些长矛会直接擦向一旁,然后狂奔的战马瞬间撞在他们身上,撞飞他们之后紧接着踏在蹄下,而就在同时马背上的骑兵手中马矟会带着冲击的力量刺穿那些逃过一劫的身体。
尽管在这撞击中具装骑兵一样会遭受一定损失,但却无法阻挡他们那势如破竹的前进。
叛军防线瞬间崩溃。
就在同时两翼的具装骑兵也纷纷撞上了迎战的契丹和奚族骑兵,在这样的对冲中,唐军具装骑兵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更坚固的盔甲,更好的武器,更加职业化的训练,让这些纯粹的军人碾压半兵半民的游牧骑兵,那些四米多长的马矟瞬间穿透他们的身体把他们挑落马下,而这些骑兵手中长矛却都在他们抛光的重甲上直接擦过。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东方战场,具装骑兵就是主宰。
欧洲骑士时代那套都是这个时代东方战士们玩剩下的。
只不过咱大清遗毒让后世的人们逐渐忘记了人马具装,手持四米多长,光锋刃就超过半米长马矟,战场上几乎与七百年后英法百年战争初期那些骑士没有任何区别的隋唐铁骑。
此刻无论骑兵与步兵,西岸叛军的防线都在接战的瞬间被突破,然后……
就只能溃逃了。
没有被阻挡住的具装骑兵,基本上剩下就是纯粹的碾压,那些同样身经百战的叛军士兵很清楚在防线突破的一刻,他们最明智选择就是以最快速度逃跑,而他们的溃败让冲击的具装骑兵彻底变成扫荡一切的洪流,西岸的战场上所有叛军无论步兵还是骑兵还是那些运输劫掠财物的辅兵,在这洪流面前只有投降或者覆灭。
他们彻底失败了。
当然,李归仁没功夫看自己部下是如何被击败的了,因为那如战神般的银色身影正从天而降,带着飞溅的沙尘落在他面前。
李归仁木然地看着那恍如带着光芒的男人。
紧接着一道银色弧光划过。
手举盾牌的杨丰带着高傲笑容,保持着挥刀时身体的前倾,手中几乎没有沾一滴鲜血的陌刀平伸向右,在他和李归仁之间,四名士兵带着惊愕同时低下头,看着自己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突然分离,然后蓦然间发出凄厉的惨叫,紧接着倒在地上,用双手无助地爬行着,同时继续不停地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他们的鲜血和内脏随着他们的爬动不断涌出。
就在同时杨丰手中的盾牌随意一抬,两支床弩射出的巨箭同时撞在两厘米厚的锻铁板上弹开。
“降者免死!”
杨丰一脸威严地说道。
李归仁的腿一软,几乎是下意识地跪倒俯首在地。
第466章 你就是光
对于安禄山手下这些比较能打的将领,杨丰还是不介意收一下,李归仁是曳落河的指挥官,战斗力肯定是没问题的。
反正杨丰也不怕这些人反复再造他的反。
他手下还没有敢生异心的,只要跟了他的那肯定生是他的人,死是……
死是他的死人。
这一点早就已经是河中军的共识,谁都明白惹火杨大帅死路一条。
敢造他的反和自杀没什么区别,就连阁罗凤都被他逼死在自己的国都,那么这千军万马也好,坚固城墙也好,崇山峻岭也好,有什么能挡住杨大帅那凶残的大棒呢?敢造他反岂不是活腻了,他拎着狼牙棒上门的话谁能挡?这样的话对待这些敌军将领,杨丰完全可以敞开了收,李归仁,田乾真都可以,至于崔乾佑就算了,毕竟他还得给哥舒翰和封常清这两人报仇,其他只要不是那种罪大恶极的,或者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儿子和族人们的,那就都没必要杀了,完全可以收到自己手下。
毕竟这些人对他来说背景足够清白了。
这一点很重要,实际上他主动跑来承担最艰巨任务,就是为了招降这些范阳精锐。
“给你的人下令,降者免死!”
杨丰喝道。
李归仁老老实实地给身旁旗手使了个眼色,后者赶紧挥动旗帜,示意各军放下武器投降。
当然,这没什么用。
整个战场已经杀乱了,八千具装骑兵的洪流在灞河西岸不断冲击,被冲散的叛军被他们切割成一小片一小片各自为战,有投降的,有负隅顽抗血战到底的,还有拼命向灞河逃窜甚至踏着河滩上的同伴试图过河,还有一部分干脆向北逃亡渭河岸边的,至于接下来怎么逃估计他们已经顾不上考虑了,那些铁骑的冲击下他们已经完全破胆。
这种情况下李归仁的命令已经没多大用处。
不过附近的叛军还是全部投降。
毕竟在杨丰这样的敌人面前他们实在是没什么抵抗的勇气,凡人是无法对抗这种半仙之体的,以杨丰为中心,周围数以万计的范阳士兵全都默默放下武器,然后用畏惧的目光看着这个恍如神灵的男人,后者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不断扫过,一些胆小的开始跪倒,紧接着所有人纷纷跪倒俯首在地,向着他们的新主叩拜。
紧接着杨丰的目光转向东岸。
东岸战场。
“进!”
马璘挥手说道。
他身旁信号兵挥动信号旗。
“进!”
所有列阵的步兵中,那些将领纷纷发出命令,全身重甲的陌刀手整齐向前,恐怖的陌刀组成银色墙壁,反射着刺目的阳光,向着刚刚冲出河滩的叛军骑兵压了过去,而在他们的另一边,长矛的丛林保护下,那些神臂弓手不断重复射击动作,弩箭不停呼啸着划破空气,瞬间掠过一百五十多步的距离,击中那些冲锋的骑兵,击穿他们身上的铠甲穿透他们的身体。
冲锋的骑兵依旧在不断向前,为了能够逃出生天,这些胡人为主的骑兵别无选择。
他们在马背上吼叫着,不断射出一支支羽箭。
但这些箭几乎对唐军构不成任何威胁,别说是骑兵弓,就是步兵弓也无法穿透他们的铠甲,在羽箭撞击铁甲的响声中,那些分成三列的神臂弓手在长矛丛林后面有条不紊地双脚踩着弩臂,依靠腰部力量完成上弦装上弩箭然后瞄准扣动扳机,他们甚至都顾不上看自己的战果,只是在那里机械地一遍遍不停重复自己动作,用威力强大的弩箭不断将敌人射落马下。
几乎就在同时主动出击的陌刀手撞上了敌军的洪流。
四千重甲的陌刀手瞬间化作战场上的绞肉机。
这些全身冷锻甲,根本不需要再意敌军刀矛弓箭攻击的彪形大汉,吼叫着不断挥动他们手中那十五斤重的陌刀,带着反射的阳光,斩碎他们前方的一切,无论人还是战马,统统在这四千柄陌刀的挥动中支离破碎,鲜血的流淌战马的悲鸣中,死尸和折断的肢体随着他们的前进不断在他们脚下堆积起来,一颗颗头颅在他们的脚下滚动,他们带着杀戮与死亡的瘟疫淹没所有他们能看见的敌人。
叛军依然在奋力冲击。
他们别无选择,这些步兵完全堵死了他们后撤的道路。
而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声长啸,他们头顶的天空中一个银色身影骤然落下,就在落地瞬间一道弧光划了一个浑圆。
十几道鲜血的喷泉冲天而起。
紧接着那银色身影在这飞溅开的血雾中同样冲天而起,然后再一次落向地面,地面的叛军士兵惊恐尖叫着纷纷举起长矛,但那身影将手中盾牌向下,瞬间在一片长矛的折断声中撞入敌人中间,那银色弧光再一次环绕他急速划了个浑圆。
鲜血的喷泉再一次冲天而起。
然后他再一次同样冲天而起。
……
唐军的陌刀手们都疯了。
他们带着恍如宗教般狂热的吼叫,用膜拜的目光仰望他们的统帅,仰望那不断升起的主宰战场的神灵,然后同样像疯了般不顾一切地向前砍杀着,此刻的他们的血液在沸腾,他们的大脑中什么畏惧和顾虑都没有了。他们看不到敌人的长矛,他们看不到敌人射来的箭斩落的刀,甚至就连他们身上的伤口他们都看不到,他们的视野中只有那道神灵般的光,他们的大脑中只剩下了砍杀的欲望,一刻不停砍杀,在那神光的指引下,一刻不停向前,砍碎任何阻挡,让一切敢于阻挡他们的都化作他们脚下的烂泥。
这就是杨丰在战场上的最大作用。
带起己方士兵的节奏,让他们血液燃烧起来,让他们变成疯子,变成杀戮的猛兽。
甚至不仅仅陌刀手,就连那些长矛手和神臂弓手也呐喊着直接加入了进攻,后者同样有陌刀,只不过没有陌刀手的那样重,但必要时候他们是可以补充陌刀手的,整整八千唐军的重步兵,就这样以丝毫不输西岸那些具装骑兵的凶悍,牢牢把逃亡的敌军堵在灞桥两边的河滩上。
站在一棵参天大树上的杨丰,很满意地看着两处战场。
西岸的战斗快要接近尾声,绝大多数叛军都选择了投降,只有少数胡人骑兵还在溃逃或者顽抗,而部分赶到的炮灰们已经开始抓捕那些俘虏,甚至还有一部分炮灰干脆捡起地上的弓箭和弩,打落水狗一样加入对河滩敌军的射击,毕竟他们也是河中军的,一些英勇的干脆捡起长矛之类向河滩发起进攻。而东岸八千重步兵组成一道钢铁墙壁,不但阻挡住了敌军的逃亡还在逐渐把他们压回河滩,后续赶到的另外九千辅兵也加入了战斗,这些辅兵实际上和战兵差距不大,只是他们原本就是作为预备队在后面距离远,哪怕同样骑马也赶到的晚了些而已,但本身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依然都不输于那些内地的精锐们。
很显然大局已定。
实际上他的身影冲天而起的瞬间这场大战结果就已经没有悬念。
安禄山部下绝大多数也是之前的唐军士兵,杨丰的传奇这些年他们同样知道,以前只是传说,但真人在他们面前展现超人的能力后,最直接的视觉冲击瞬间瓦解了他们的斗志,当后退无路的时候,投降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他们只是纯粹的士兵,又不是什么狂信徒,很难有血战到底的勇气。
实际上绝大多数范阳军都是被安禄山裹挟,最初造反时候安禄山也是喊着清君侧诛杨国忠口号的,只不过打到洛阳后,这些士兵一来破罐子破摔了,二来被洗劫洛阳的丰硕收获刺激着,三来他们都是河北人,本来对大唐就没多少感情,就这样一直打到了长安,到这时候基本上也都没多少动力了,只是想着能保住性命而已,只要杨丰不杀他们,他们是不会在乎换个主人的。
不过仍旧有不少还在负隅顽抗。
杨丰骤然长啸一声。
他的声音恍如龙吟般响彻东西两处战场。
下一刻他纵身一跃,借助脚下大树的高度,在万众瞩目中,一下子出现在了近三十米高的天空,就在那些叛军士兵纷纷仰望的时候,他的左手猛然一甩,手中那面特制的圆形盾牌旋转飞出,紧接着化作一道寒光。两百多斤重的锻铁盾牌带着怪异的呼啸,瞬间就到了近五十米外,就像巨斧般将一面矗立的大旗斩断,然后没有丝毫阻滞地继续向前,距离大旗不足三丈外,一名中年将领茫然地看着旗帜倒下,几乎同时那盾牌带着喷射的鲜血掠过他的脖子,在喷泉般直冲天空的血色中他的头颅坠落。
和那面折断的旗帜同时落地。
那颗头颅在地上弹了一下,然后转向一旁旗帜,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盯着上面巨大的崔字。
这是崔乾佑。
“降者免死!”
杨丰在半空大吼一声。
第467章 内斗
随着崔乾佑的死,这场灞桥之战最终落幕,在得到了杨丰不杀他们的承诺后,田乾真率领剩余还在抵抗的叛军全都放下了武器。
杨丰的西域军获得完胜。
在这场收复长安之战中最大规模的决战中,两万五千西域三镇军斩首一万级,逼降三万五千敌军,安禄山在关中的三大主将一死两降,只有张通儒率领三千胡骑逃走,至于其他的收获就不用说了,虽然叛军战马的数量不像在大食一样,但也为杨丰增添了近万匹战马和驮马,而且叛军在长安洗劫并携带走的财物全便宜了杨丰,另外这些叛军的盔甲武器也全都便宜了杨丰的那些炮灰们。
后者其实根本没有武装。
杨丰抓他们就是当苦力的,又不是让他们上战场的,再说他也没有那么多武器,他的军械库在碎叶又不是在这里,而且这时候各军都在拼命扩充,包括李亨在内谁也没有多余的武器给他。
但现在他们不用赤手空拳了。
总计三万炮灰全部武装起来。
至于那些降军……
送西域去修镇妖塔!
杨大帅很干脆地发话。
好吧,这个没人和他争,他俘虏的就归他了,他愿意杀就杀愿意留就留,反正随便他处置。
至于那些俘虏……
他们没资格有意见!
四千三镇辅兵,一万河中新兵,就这样押着三万降军去河中。
除此之外还有近两万以各种方式抢到的女人。
杨丰承诺无论降军还是那些新兵,到河中后统统发地发女人,如果河中的女人不够那就让留守的李夫人安排人再出去抢点。
或者干脆找阿布·穆斯林收购点。
这家伙正在两河攻城略地,手中抢的女人肯定不少,一套链板甲两个大食少女,他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总之俘虏们就这样处置。
实际上不光他俘虏大批敌军,就在灞桥之战结束时,被崔乾佑留下或者说遗弃的近十万炮灰,同样在长安向郭子仪和王思礼投降,这些人都是叛军在长安附近甚至城内抓的壮丁,被李俶很仁慈地一声令下全部解散回家,那些附逆官员抓起来等候处置,皇宫重新清理干净,被轰塌的城墙组织人修理,城内被毁的建筑该清理就清理该修缮就修缮,这可是京城,话说皇帝陛下还得回来……
呃,这个问题暂时还有点麻烦。
真得有点麻烦。
至少目前李亨还不能回他的皇宫。
因为李隆基还在成都。
虽然他已经承认李亨继位,可李亨若回长安他却赖在成都不回来,那么这太上皇在成都继续发号施令的话,李亨这个皇帝做得有什么意思呢?
这长安是回到李家手中了,可问题是李家谁说了算还得斗一斗。
准确说还得看看南方的另一处战场。
李璘。
李璘谋反。
当然,李璘是肯定没谋反,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他只是被他爹当枪使而已。
李隆基在成都也不老实。
他虽然承认了李亨继位,却早就已经在布局,将还在世的几个儿子全部分出去,遥领的江陵都督李璘,广陵都督李琦,武威都督李珙,全部正式赴任,另外给他们加节度使,实际上就是想让他们牵制李亨,让他们趁机掌握兵权,到时候李隆基就可以借助这几个掌握兵权的儿子,逼迫李亨交出皇位。
但他的几个儿子也不傻,李琦和李珙不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