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粉碎机-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她们的师尊……
她们的师尊不需要解释什么。
杨丰在台北停留五天,为他的雇员们确定了筑城的地点,建设港口的位置,而且还亲自领着一队雇员沿着一条支流划船到上游,在上游山溪间寻找到了一处黄金矿脉,这样未来这座城市就有了硫磺矿和金矿这两个经济上的支柱,而向南的平原则便于垦荒种田,甚至他还给了那些雇员一些神网……
呃,其实是大刺网。
毕竟他不可能让那些桨帆船玩拖网捕鱼,刺网是唯一符合标准的。
总之这八千名前海盗和他们的家人,其中包括他们在泉州抢的一大堆色目或者半色目女人,将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至于附近凯达格兰人……
需要管他们的想法吗?
他们有能力干涉一群全副盔甲甚至配备神臂弓的武装分子行动吗?
完成这些之后,杨丰驾驶他的黑船,带着他的三个徒弟离开,全速驶往蒲田,在蒲田他三徒弟家族毕恭毕敬地迎接下,赐给了陈家一袋仙种并亲自传授其仙种种植及育种之法,从此奠定了陈家未来富贵的基础,然后又带着他三徒弟返回临安,在临安拜访了一下三徒弟的父亲,因为他的特殊关系,还是太学生陈子龙立刻就被贾似道盯上,估计下一科进士及第甚至状元及第都是可以的……
实际上人家原本历史上就是宋度宗咸淳四年,也就是西历一二六八年的状元。
此时宋末那些阻碍民族融合的不识时务之徒都已经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比如文天祥正在宁海做节度判官,比如陆秀夫刚中进士,比如张世杰已经被杨丰弄到南宁去做知南宁军筑南宁城去了……
总之……
“大江东去浪千叠……”
杨丰站在船头高唱他的单刀会。
他脚下的黑船乘风破浪,狂飙在长江口的波涛中,在他背后的大喇叭里正在播放着牢不可破的联盟,就仿佛他的和声一般,这不搭调的诡异组合响彻在大海上,与海浪的声音激荡着。
而在他前方一艘大型商船正缓缓驶来,甲板上那些水手们瞠目结舌地看着这艘诡异的怪船,一些胆小的已经开始跪倒磕头,就在他们的惊慌中船舱内小玉转动舵轮,黑船拖着弧形航迹直冲过去,很快就靠近了这艘商船,正在唱单刀会的杨丰陡然间跃起落在其甲板上,用傲睨的目光扫视面前,而这艘船上所有人都忙不迭地向着他跪倒叩首。
“尔等来自何处?”
杨丰缓缓说道。
“回仙尊,小的是从唐岛而来。”
一名船主模样的毕恭毕敬说道。
“北人亦知本仙?”
杨丰说道。
“回仙尊,仙尊威名天下皆知,山东百姓皆传颂仙尊诛杀蒙哥,破忽必烈十万大军之事迹。”
那船主说道。
“既知本仙,何故依然事鞑虏?归语李璮,莫忘其血脉,昊天上帝令本仙下界,正是为扫清鞑虏,恢复华夏,待得日后本仙北伐,鞑虏授首之时,那些甘为汉奸者当代行天诛,若早日反正尚可得赦免,若能为恢复华夏建功,富贵依然可保,执迷不悟者就是自取灭亡了,那张柔父子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杨丰说道。
呃,这就是他下一步目标。
切割蒙古。
第一步就先从李璮这个原本历史上两年后起兵造反的军阀开始。
实际上这时候的李璮已经形同割据了,忽必烈正在远征漠北,准备和阿里不哥进行最后决战,北方的世侯们绝大多数都派兵跟随,但坐拥八万大军的李璮不但没有派兵,而且忽必烈登基后,他也从没去朝见过,相反却在不断扩建城池采购马匹,而前者是忽必烈明令禁止的,这时候自青州向东的整个山东半岛再加上向南到海州一带,都已经控制在了他的手中,另外和南宋贸易频繁,大量采购粮食北上,可以说一直在为最后的造反做准备。
至于他的目标肯定不是归宋,他不过是想真正独霸一方而已。
但杨丰不管他目的如何。
杨丰要的只是在北方出现一个可以由他操纵的棋子,虽然南宋和蒙古约定互不侵犯,但南宋皇帝又能不代表他,他做什么不需要管南宋和蒙古的约定,他搞海上霸业,目的就是为了搞蒙古,他要建立一个联盟,一个反蒙联盟。
李璮是一个。
高丽应该也是一个。
这时候高丽已经向蒙古臣服,甚至蒙古在高丽还驻有官员,后世棒子们自夸他们没被蒙古吞并完全是在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他们和那些汉军世侯没多大区别,蒙古驻扎官员,他们国王由蒙古任命,世子在蒙古当人质,蒙古向他们派遣驻扎的官员对他们进行监督,区别在于他们的级别高一些。
但高丽人也不是那么老实。
他们背地里也在搞小阴谋小花招。
那么完全可以引诱他们加入这个反蒙的联盟。
另外还有倭国。
当然,不是让倭国直接参加,实际上他们也没这个能力。
但却可以让他们做这个进攻的跳板,比如说以后南洋公司在他们那里建基地,然后以这个基地向西,最终在蒙古人的侧后方,在原渤海国的地盘上建立据点。杨丰的舰队从大陆沿海北上很麻烦,他必须得完全依赖风向才行,但如果是从台湾北上倭国然后再进日本海就很容易,因为黑潮可以推着他一路进日本海。
只要他在图们江口建一座据点就可以利用土豆移民,顺便把水达达灭了已绝后患。
虽然理论上可以利用他们。
但感情上国师绝对不容许野猪皮的祖先们在自己的手下出现,他对这个民族的感情可是很深,既然这样就索性追根溯源,把它从源头上直接掐灭,倒是那里如果有女真遗民可以利用起来,毕竟女真已经完了。
而这些都必须通过海路串联起来。
一旦布局完成,他就可以连同南宋一起,以一种全面推进的方式将蒙古人向西挤压,多花点时间不停把他们往西赶,玩驱虎吞狼,让蒙古铁骑的洪流淹没西方,最好连欧洲和印度一起淹没,利用他们来完成清洗,反正他们前面跑,国师的大军在后面赶就行,他这边时间还是和原本时空相差甚远,小倩告诉他可以和唐朝时空一样玩几百年也无所谓,这样国师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他最近也不是很着急。
“小的一定代国师转达!”
那船主战战兢兢地说。
实际上唐岛来的商船,绝大多数都是李璮的,包括这艘也是,李璮那里最急需的是粮食,原本历史上他被围济南一个月就没吃的了,这还是他持续做了多年准备的,由此可见北方都已经残破到何种地步了。
“你们可以走了,我已向天界诸神求得仙种,可解山东粮食之困,使山东再无饥荒,那李璮若想要就自己来求吧!”
杨丰说道。
“仙尊,您真能让山东无饥荒?”
那船主带着颤音说。
“本仙岂会骗你!”
杨丰背着手一脸高傲地说。
他准备把地瓜扔给李璮,这种东西最适合山东丘陵了,李璮目前的核心就是青州一带,主要就是这一带平原能够提供粮食,但登州及占据山东半岛主要部分的丘陵是无法提供足够粮食的,原因就是平原太少,这一带山区也不像南方一样,后者至少降雨充足可以修梯田,这一带的梯田干旱缺水产不了多少粮食。除非给他们把作物换成地瓜,这东西才是让山东半岛能够养活足够人口的依仗,后世农业时代,沂蒙山区和登州山区全靠这东西撑着,如果能够把地瓜在这一带大规模推广开,别的不说,光一个沂蒙山区就会令蒙古骑兵绝望的。
李璮完全有能力在青州一带撑不住的情况下退到沂蒙山区,或者退到登州一带。
当然,杨丰也就可以成神了。
至少山东半岛的老百姓会把他当真正的神灵膜拜,如果他用手下那些记名弟子搞个地瓜工作队,在山东半岛传播地瓜一边教老百姓种植顺便传播他的宗教的话,很快这片土地就会姓杨了,那时候李璮就算成功实现他独霸一方的梦想,也不过是仙尊神权下的一个世俗诸侯而已,杨丰想让他下台只需要一句话,老百姓自然就会让他下台的。
地瓜传教。
话说这个套路可以推广一下。
地瓜的威力是毋庸置疑,这种东西可以解决几乎所有北方山区的粮食问题,无论沂蒙山区还是太行山区甚至秦岭一带,那么他也完全可以用地瓜开道然后不断传教,将北方一片片收服,持续数十年战乱和蒙古人的屠杀让北方人口锐减,可以说地瓜只要种下就能解决吃饭问题,让那些贫苦农民的世世代代梦想实现。
说到底这才是真正的神迹,和这相比他手撕个鞑子完全不值一提。
第533章 仙种大爆炸
完成和李璮的联络后,杨丰就不再管剩下的事情了,他的黑船直接转入了长江,然后在沿岸膜拜的目光中逆流而上,四天后到达江陵,在江陵闭关了整整十天后,又推出了一艘五十吨级的川江专用游艇,继续载着他的大徒弟和二徒弟驶入三峡。
至于他三徒弟还在临安管账呢。
这个小萝莉已经完全代入了国师大管家角色,杨丰在临安的所有产业全都由她负责管理。
包括南洋公司的组建。
尤其是她和杨辉的组合,更是以令人惊叹的效率,将杨丰旗下的各处产业,完全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企业集团,数万记名弟子及其家人在这对组合的有效管理下,源源不断为国师创造着巨额财富,这些财富又投入到孤山的学校中源源不断培养更多人才。除了那些儒生依然顽固地在科举的道路上坚持向前以外,成为国师记名弟子正在成为临安下层百姓更有吸引力的选择,而国师记名弟子正在依靠着这个企业集团变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一个游离于传统之外的体系,他们甚至有了专门的律师来维护他们权利。
虽然杨丰不会纵容手下在他的庇护下作奸犯科,但也不会允许自己的人被贪官污吏陷害。
这样专门的律师就少不了。
而在这个时代,免于贪官污吏的陷害就已经是特权了。
甚至他不但有律师团,还有内部的纪律监察机构,他目前仅在临安的记名弟子就超过四万,这样内部必须有专门的组织体系,包括各级教长也都任命,而且已经开始利用那些道观改造为圣祠,这样内部的纪律也必须得抓起来,所以纪律监查也就诞生,这个机构的老大就是大徒弟,监督所有各类弟子,有违反圣谕书行为者也要受内部惩罚,至于机构的名称……
内务人民委员会。
就连徽章都是一模一样的。
杨丰的记名弟子都是平等的,不论之前贫富贵贱,成为他的记名弟子就都是兄弟姐妹,不过他的正式弟子依然代表着尊贵的身份,好在他至今就三个记名弟子而且还都是美少女。
这三个嫡传弟子里面三徒弟主持经济,大徒弟主持纪律,二徒弟……
二徒弟负责貌美如花。
话说二徒弟也就还有貌美如花这一个优势了,当然,还有就是在床上跟他已经如胶似漆,食髓知味的二徒弟如今几乎全部的热情都扑到了师尊那根大棒上,在她这样一个精力充沛的年龄,一旦被这种事情吸引就很难自拔,甚至都根本不避讳她大师姐,毕竟三人就在这样一艘小船上,只要她还每天晚上偷偷摸到师尊的床上,那就不可能瞒过隔壁的大师姐,可怜她大师姐这一路上,每晚都要在她那肆无忌惮地尖叫中煎熬着。
总之杨丰的三个女徒弟也算各司其职了。
他逆流而上到达重庆。
吕文德依然在重庆,杨丰到重庆后立刻拉着他前往泸州,作为中间人调解一下他和刘整的矛盾,也算彻底解决了这个隐患,这样贾似道和吕文德也就不会再整刘整,而刘整也算被纳入吕文德系统。
反正他也没条件投降元军了。
解决完刘整的事情,杨丰从泸州直接北上成都,这时候成都府的人口已经突破四十万,虽然仍旧是大宋领土,但知府和知县都是由杨丰提供名单,贾似道那里签字,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国中之国。依靠着都江堰的灌溉,再加上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当然,主要是不用向朝廷交税,同样也不用再养活那些地主老财,这里的完全达到了温饱,而且义务教育完成普及。预备役制度同样完善起来,尽管荡寇军依然保持一万五千人编制,但如果需要的话杨丰可以迅速扩充到五万,因为夜校和各地圣祠的修建,这里就算成年人也达到了很高的识字率。
毕竟他们得读圣谕书,不识字他们怎么读?仅仅要求他们学文化肯定不行,但如果是出于对神灵的崇拜就不一样了。
不仅仅是农业。
这里的工业也得到巨大的发展。
荡寇军自己有钢铁厂,虽然冶炼技术还是传统的,但已经可以利用水力机械锻造所有需要的盔甲武器和各种农具,自己的纺织厂,同样利用水力机械搞棉纺,就连棉花都在这里大规模种植,另外还自己种甘蔗制糖,甚至还大量种植油菜保证了食用油的供应,可以说老百姓有衣穿,有糖吃,就连炒菜都已经很普遍。
话说这种生活水平已经很好了。
这年头欧洲的小领主们绝对没有成都府的一个普通农民生活水平高。
甚至各县都有公立医院。
还有公立的农技站,畜牧站等等各种设施。
而这都是仙尊赐予的。
这都是留守的韩林和那些国师弟子们,严格根据国师教导,一丝不苟执行国师命令的成果,话说做官其实很简单,只要他们有虔诚信仰和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就行,在这片没有一个儒生的土地上,那些从没读过四书五经的普通士兵,一样带着四十万百姓走向幸福,甚至他们都无师自通地把村委会组建起来了。
呃,其实是教务会。
也就是村长里所有教友投票选出村长,治安员外加财务,以这三人共同管理村内事务。
而乡一级行政体系也已经建立。
同样仙尊的归来,也让这里的百姓立刻陷入狂热中,他所经过的地方,无不万民膜拜,甚至还有人跟在后面,哭着捧起他走过的泥土回家供奉起来的。
国师在成都进行了公开的讲道,整个成都府四十万百姓百分之八十都到场,讲道过程中光激动得昏过去的就好几百,好在现场就有医疗队待命,紧接着那些通过仙尊医书教导的大夫们就以最快速度抢救,所以除了一个年纪大的心肌梗塞带着幸福到天界以外并没再有死亡的,而国师亲自为那个心肌梗塞的主持了葬礼。
而国师给成都人民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场公开的布道,还有更加令人激动的东西。
仙种。
各种各样的仙种。
仙棉种子。
可以纺出更细更结实的线,可以织成更薄的布。
仙椒种子。
呃,这个必须得有!
仙果种子。
这个其实是西红柿。
总之数十种仙种,这都是仙尊从天界为成都百姓带来的,虽然这些种子都很少,短时间内还不可能普及,只能在府农技站专门的种子田内种植,等它们打出种子才逐步向老百姓低价出售,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这里面还有可以说最重要的一种,据说可以永久解决天下饥荒问题的,根据仙尊命令被重兵看管起来只在云顶城内种植的……
土豆。
“此物尤为重要,必须严密看管不能外泄,在此物一季产量增加到十万斤之前,只限于在这云顶城内种植,若有一颗土豆流出,尔等死后都得受那火狱之刑!”
杨丰严厉地说道。
说话间他亲手把第一块土豆芽种在了肥沃的山土。
呃,他就拿了一个土豆来,这个土豆总共发了四个芽,这四个土豆芽就是天下百姓的希望,旁边韩林和那些士兵都带着手汗战战兢兢地捧起土,小心翼翼地撒在土豆芽上仿佛这东西触之即碎一样。仙尊可是已经说了,这东西若能在人间推广开,这天下就永无饥荒,尤其是在这西南山区,所有山岭都能种植此物,哪怕就是北边秦岭大巴山区甚至西边雪山一带都能种植,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这些农民出身的可是非常清楚。
“仙尊,弟子觉得此物应当向那些山民广为宣传。”
韩林小心翼翼地说道。
“告诉他们,信我者兄弟!”
杨丰淡淡的说。
韩林立刻就明白了,的确,信我者兄弟,不信我者当然没资格获得这种好东西,想要得到土豆以后永无饥荒,那就来拜仙尊吧!
“西南山间蛮夷,实际上多为晋时汉人避乱入山,千百年远离华夏礼仪,变得形同野人一般,这些人与北方胡虏不同,我们还是要平等视之的,尤其是黔中,滇池这些地方的山民,大多都是如此,如那播州杨家世代忠贞,唐末入黔世代繁衍至今,岂能以异族视之?再如那大理虽是异国,但段氏也罢高氏也罢都是华夏之民,虽是异国但不是异族,这一点需使教众兄弟姐妹们明白,罗倮虽是蛮夷,但实际也有很多当年避难入山的汉民,这些已经很难分得清了,至于大巴山和秦岭所谓蛮夷其实都是华夏之民,这些也是要一视同仁的,只要他们肯重回正途,我们就要给他们机会。”
杨丰悲天悯人地说道。
“弟子谨遵仙尊教诲。”
韩林等人立刻躬身说道。
杨丰满意地点了点头。
呃,他这是在钓鱼,他要用土豆来钓周围山区的各族酋长,然后利用这些人当打手,带着他们去驱逐大理的蒙古驻军,把后者往缅甸或者安南驱赶,以达到他一石二鸟的阴险目的。
第534章 大宋人民志愿军
杨丰在成都待了整整半年。
在这半年时间里,他一边讲道巩固治下百姓的信仰,一边亲自带领他们种植,管理,一直到收获那些他带来的仙种,而每一样仙种的收获都会召集各县代表参观,包括那四颗土豆的收获,这些仙种就这样变成传奇在四川甚至四川周围蔓延开,尤其是那四棵土豆更是被神话,加上了无数渲染出来的光环,然后……
他得到了想要的。
就在他终于启程离开,并且乘船到达忠州皇华城的时候,黔中各部的老大,世袭播州安抚使杨文,带着数十名酋长迎候在码头。
当然,不是说直接来皈依到杨丰旗下。
还没到这种程度。
但他们却是来邀请国师到播州讲道的,既然这样国师也不好拒绝,紧接着他在忠州转向黔中,在山民们毕恭毕敬地迎接下一直到达播州,并且在播州对西南蛮的起源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还有西南蛮那些神话与道教神话体系的联系。话说这个他都是信手拈来的,这套神话体系他都玩了很多次,经过了事实上几百年完善,一代代专家学者补上了所有漏洞,甚至连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解决了,那完全就是一套无懈可击的理论,尤其是因为还有唐朝时空的经验,他对西南蛮的历史比西南蛮自己都清楚。
尤其是汉末以及晋末乱世中因为战乱而进入山中的各家族世系,那都可以说了若指掌。
黔中的历史并不复杂。
从唐朝时候算起,诸谢蛮是最早的老大,接着赵国珍家族,然后是罗荣这一系,再后来就是杨端一系,现在黔中就是杨罗两家为主,其中杨家势力稍大,罗家稍弱,但无论是谢家还是赵家还是杨罗,实际上全都是避乱南迁的汉人,谢家是汉末,赵家是晋末,罗家是中唐,杨家是晚唐,这些东西就算这时候这一带的各族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但这对杨丰来说完全就是有着详尽资料的史实。
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他结束在播州的传道之后,一座专门供奉他和昊天上帝的圣祠已经在播州建成。
就是这么简单。
而杨丰也从成都给他们要来了一批仙种,虽然土豆还不行,但辣椒绝对可以,贵州嘛,没辣子怎么行,话说他的仙椒已经开始征服四川,现在也该开始入侵贵州了。
最终一直到这一年冬天,他才离开播州返回忠州,然后登船出三峡,在江陵换到黑船上顺流而下返回临安。
而这时候他在明州船场建造的第一批十艘鸟船已经交货,并且在他三徒弟安排下,迅速替换下了十艘最旧的老式货船,在短时间内熟悉了这种新式商船使用后,第一支船队已经从明州启程驶往倭国,而且在明州,温州,泉州等地的船场中,还有三十艘同样的商船在全速建造,估计最多半年时间这些船就会全部交付,而杨丰计划的第一批是造一百艘,反正他有整整三百万两白银的资金可用。
另外台北城也建起来了,而且那些员工还给公司淘出了第一批黄金。
总之他的形势一片大好。
而就在杨丰返回临安半个月后,一个特殊的客人就迫不及待上门了。
“李璮为何不自己来?”
杨丰坐在辉煌的宫殿内,一脸威严地说道。
虽然此时是阴天,但在数十个节能灯泡照耀下,刚刚铺了大理石同时新刷了漆,而且还到处都是现代装饰品的昊天上帝宫大殿内,依然透着天界才有的辉煌。
话说国师都已经配上游艇了,当然要弄套柴油发电机组放在昊天上帝宫内,就连杨丰屁股下面的宝座,都换成了大号的老板椅,下一步他还要把这座宫殿完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