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粉碎机-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朔还在,老夫受先帝知遇,当全力保护其孤儿寡妇。老夫对人间的富贵没什么兴趣,但就算为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也要让他的儿子得到属于他的东西!”
杨丰冷笑着说道。
就在同时朱琏母子从城下走来。
因为走城墙上太危险,在进入交战区之后,这对母子就在一队六甲神兵和大批六甲正兵保护下,通过城内到达这里,路上的障碍清理耽误了些时间,所以直到现在才到。看到她们娘俩到来,张叔夜等人赶紧相迎,并且正式拜见新的太后和皇帝,就这样杨丰完成对城墙上宋军的控制,至于抵御金军进攻这个不值一提。
双方都已经打了半年,他们要是有那本事早就打进汴梁了。
而杨丰要做的是清理城内。
“太后,官家,该做正事了!”
他一脸狞笑地说。
州桥。
这座杨志卖刀的著名古桥正卡在内城的御街上,南望朱雀门,北达宣德门,只不过这时候朱雀门已经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炬,因为苗傅……
主要是原知信德府梁扬祖。
苗傅这支宋军是原本上党一带的禁军,后来撤退到信德府也就是邢台和张俊一帮全都归梁扬祖节制,他率领这些将领和上万宋军南下跟了赵构并成为赵构亲信,苗傅这种脑子一根筋的被他和赵构忽悠住,原本历史上搞苗刘兵变逼得赵构退位的家伙居然成了赵构最忠心手下,而不是像张俊等人一样作壁上观,而他在朱雀门的坚守让姚友仲和李彦仙颇为头疼,干脆去搬了一堆火箭来。
一枚接一枚扎进朱雀门城楼炸开的火箭终于击败了苗傅,但也让这座内城正门变成了火炬。
但新的主战场变成了州桥。
苗傅残部和撤退到内城的王渊还有内城忠义组成的义勇,此刻就在汴河北岸,以州桥为核心布置防线,而姚友仲和李彦仙两部再加上大批国师信徒组成的民兵队,则在州桥南岸和两边另外几座桥头向北进攻。
“进!”
姚友仲喝道。
这样的战场对骑兵反而不利,对面宋军也是精锐,无数神臂弓正在重甲步兵和盾牌后面。
所以他也使用重步兵。
身穿重甲,排着密集队形的长矛手举着两丈长矛,在盾牌掩护下缓慢向前,神臂弓射出的弩箭不断落在他们中间,虽然绝大多数都被盾牌挡住,但仍旧造成一定伤亡,而那些御营司的士兵无视伤亡继续列阵而前,他们身后的神臂弓手同样不断射击,对面的守军也不时有人倒下。
就在他们开始踏上州桥时候,对面盾墙和矛林后,一根根三眼铳突然伸出,紧接着密密麻麻火焰喷射。
姚友仲的心猛然一跳。
那些首当其冲的御营司士兵同样一片惊叫,但对国师的信仰却让他们没有掉头逃走,而是纷纷下意识地低头看自己身上……
呃,好像没什么!
他们看着步人甲上中弹的痕迹面面相觑。
“杀才,吓死爹了!”
一名士兵长出一口气骂道。
“进!”
他身旁的营长吼道。
彻底放心了的御营司士兵们继续向前,对面三眼铳手知道这样距离没用后退回盾墙,但就在同时南岸的御营司军中,一架架刚刚架好的弩炮上石弹纷纷射出,夹州桥而射的石弹不断撞击在北岸横亘的盾墙上,用它们那数十斤的恐怖重量把盾墙打得支离破碎。
本来就没什么底气的北岸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掉头逃跑。
都这时候了谁还不明白局势啊!
“大局已定,太后,官家,请随老臣入宫!”
杨丰满意地说道。
“有劳国师了!”
朱琏语气温柔地说道。
然而就在这时候,对面直通皇宫的御街上,一队全身重甲的骑兵汹涌而来,踏着雷鸣般的马蹄声径直撞向刚刚通过州桥的御营军,杨丰的目光一下子诡异起来,因为他在这支骑兵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气质。
第702章 衮衮诸公们的末日
“稳住!”
刚刚通过州桥的士兵中,御营司左军第一旅第一营营长,大宋开国元勋呼延赞之后,原本历史上被韩世忠逼死的呼延通大吼道。
汹涌的甲骑呼啸而至。
紧接着南岸弩炮射出的石弹同样呼啸而过,五枚数十斤重石弹一下子撞进具装骑兵中,立刻打出一片血肉飞溅,但却无法阻挡这支恐怖的洪流沿着宽阔的御街汹涌向前,射速缓慢的弩炮也不可能再为这支只有几百人的步兵提供支援,而南岸那些等待过桥的步兵神臂弓手不断射出密集的弩箭,但跨越宽阔的汴河后这些迎头撞上具装骑兵的弩箭纷纷弹开。
“稳住!”
呼延通再一次吼道。
就在同时他和普通步兵一样直接举起一支长柄斧枪向前。
下一刻具装骑兵就到了面前。
最前面的长矛手和刀牌手同时发出疯狂的尖叫,而那些具装骑兵则纷纷带住战马,但巨大的惯性仍旧让他们那些全身铁甲的战马不断撞击着如林的长矛,在矛杆折断声中这些战马的身体不断被穿透。但即便如此很多依旧撞在了盾墙上,撞得那些盾牌一片混乱,甚至不少骑兵直接撞进阵型将刀牌手撞飞然后践踏在马蹄下,不过他们终究还是没有撞穿这道绵密坚韧的防线,紧接着就被那些长矛和后面斧枪的锋刃刺死。
然后是更多的具装骑兵。
这些全身重甲的铁罐头在马背上将长矛不断刺出,和那些依旧没有溃逃的长矛手互刺,但后者手中长矛的长度却让这些骑兵颇为无奈。
他们很难够到后者。
他们的长矛长度最多也就对手的三分之二,后者的长矛可以轻松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外刺向他们。
一支长矛不可怕。
密密麻麻长矛的丛林却很可怕。
好在他们还有重甲。
然而就在这时候,长矛手后面的呼延通和斧枪手同时向前,在无数怒吼声中,无数长柄斧枪凶猛地从半空劈落,轻松砍开他们的重甲砍断他们的肢体,同样在长矛手中间,那些从骑兵撞击中反应过来的刀斧手拎着短柄战斧挤出,凶悍地照着他们的战马劈落。
盔甲挡不住战斧。
别说他们的鱼鳞甲,就是两百多年后欧洲才开始使用的板甲也根本挡不住这种武器,转眼间具装骑兵们就被砍得血肉横飞,就算没有被砍死的也被那重击的战斧砸断骨头了,而且不仅仅是战斧,还有后面紧接着赶到的步兵弓箭手,就在战线后的他们距离那些骑兵最近的不足两丈,这样的距离上几乎箭无虚发,而且这些弓箭手根本不射别的地方,所有箭全部奔着骑兵的脸,虽然他们杀死的实际上不如战斧,但他们带来的恐慌远远超过了战斧。
一想到两丈外有人用弓箭指着自己的脸,谁还能保持镇定?
骑兵开始后撤。
“快,上啊!”
一个刚刚赶到的文官焦急地催促王渊。
后者和苗傅都没有动。
他们俩和他们两人部下的那些步兵都没有动,全都在汴河岸边眼看着那些骑兵和御营军激战,即便是骑兵开始溃败了他们也没动,他俩手下还有上万精锐,真要打的话与那些骑兵合作将御营军压回南岸还是可以的。
“张相公,那是何人的兵马?”
王渊叉着手说道。
那文官愣了一下。
“你们管这些干什么?”
他有些心虚地喝道。
“那是郭药师的人吧,末将的眼还没瞎!”
苗傅冷笑道。
“某等自河北千里勤王,道君皇帝于某等素有厚恩,纵然为之战死亦所甘心,然金人为大宋仇敌,某等岂能与之并肩,康王欲为太子非某等所能宜言,左右是赵家家事,为臣者尽忠职守而已,然康王引外敌何为?康王引金人入京,纵然得太子之位又何颜面对河北千万至今不屈之义民,何以面对数十万战死的将士?归语康王,好自为之!”
王渊阴沉着脸说。
紧接着他俩向部下一挥手。
“缴械,待罪!”
王渊说道。
说完他把手中的刀扔在地上。
苗傅同样扔了自己的武器,然后他们各自部下士兵全部扔掉武器在汴河岸边坐下,解下盔甲等待对岸那些正在过河的御营军处置,那文官傻了一样看着这一幕,而此刻那些具装骑兵已经彻底溃败并逃往宣德门,至于那些所谓忠义之士,同样也正在作鸟兽散。
“此乃何人?”
杨丰看着他说道。
他身旁的朱琏接过他的望远镜好奇地看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已经同样逃往宣德门的目标。
“张邦昌,他不是在金营吗?”
这位只有二十五岁的妙龄太后疑惑地说。
“看来赵构的准备很充足啊!”
杨丰冷笑道。
张邦昌肯定是粘罕送回的,他是金军的老朋友,也算赵构老朋友,非常适合做这个中间人,赵构既然能出钱买粘罕让路,当然也能再出钱买一队打手以备万一,反正金军里面有的是旧辽的汉军,战斗力比正牌金军差点也有限,这些人换上宋军旗号以某支河北溃兵的名义,在赵构的配合下也就混入勤王大军跟着进汴梁,这支雇佣军未必是为赵桓准备,说不定是用来对付赵佶的。
话说赵九妹也是聪明人,当然不会不给他爹也准备一杯毒酒在适当时候好灌下去。
宋军肯定不能用。
这种雇佣军是最好的选择。
“立刻带领骑兵绕到拱宸门,没有堵到就跟着追!”
杨丰对李彦仙说道。
后者立刻领命带着部下骑兵走了。
“给张叔夜送信,让他小心这些金军突袭北壁各门,另外给各区尤其是城北各区教长传令,所有民兵队做好堵截准备,绝对不能让这些金军靠近城门。”
杨丰随后对身旁一名弟子说道。
那弟子同样离开。
“太后,官家,请!”
紧接着杨丰将手一摆做了个请的动作对朱琏母子说道。
朱琏向他嫣然一笑迈步向前。
“输得莫名其妙啊!”
此时皇宫大庆殿内,赵佶正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面前那些惊慌逃窜的宗室和文臣们,后者此刻已经完全崩溃了,甚至有几个还在匆忙往下脱着觐见他的官袍,然后抓着那些太监乃至宫女抢他们身上衣服。御史中丞秦桧已经完成换装,正拿着一个小刀在割脸上胡子,此刻他穿的是一件宫女的衣服,没了胡子的话,就秦中丞的玉树临风倒也有几分姿色,可怜那被扒了衣服的小宫女还在他脚下抱着胸哭呢!
而燕王则完全崩溃了,正坐在地上哭着喊着状如疯癫……
很显然他也有几分急智。
倒是越王还算镇定……
呃,他有赵檀香的!
总之此刻大庆殿里的衮衮诸公们都可谓丑态百出,他们其实之前充满信心,要不然也不会一个个听到太上皇复位的消息,立刻就穿着朝服过来见驾,在他们看来赵桓一死,杨丰就失去了依仗,然后赵构控制住勤王各军,赵佶以积威控制御营司军,衮衮诸公们同样凭借积威震慑住那些被杨丰蛊惑的乱民,基本上就一下子力挽狂澜了。
说到底谁当皇帝还不都一样,对于军队和那些普通老百姓来说,赵佶和赵桓有什么区别?
至于那妖人……
这天下是赵家的不是那妖人的。
敢跟着那妖人一起反抗那就是造反要诛九族的,那是大逆不道的,难不成他们还想把那妖人推上皇位,那会遭到天下共击之的。
然而他们一没想到蒋宣和那些忠于赵桓的侍卫还有那些六甲神兵居然不受收买,结果原本计划中几个官职和几箱金银解决的问题,变成了计划外的激战,而且还让部分突围出去最终引起了全城混战。二来他们没想到杨丰速度那么快,这个妖人是未卜先知怎么着,还没等他们赶去控制住朱琏母子,就抢先进宫把她们给弄走了。
她们一走就麻烦了。
奉太子继位这个大旗立刻就竖起来了,原本他们可以说杨丰是妖孽作乱,但现在就变成爷孙争皇位了。
而且大义还在杨丰那里。
自古以来可没太上皇继位的,谁都知道太上皇就是养老的,皇帝死了太子继位,大宋的太子早就封好,你太上皇出来复位算什么?尤其是皇帝还是你弄死的,大家都是聪明人,这种事情不用说也都清楚,无论如何首先那些中立派大臣们看来你就很令人不齿。
当然,这不重要。
只要能够打赢什么都好说。
可谁也没想到,衮衮诸公们居然打不过老百姓,一群过去被他们视如草芥的老百姓就轻轻松松摧毁了他们的完美计划,真得轻轻松松,就像拿水桶浇灭蜡烛般,瞬间就把他们的美梦拍碎成了泡影,紧接着就让那妖人实现了逆袭,而他们只能在这里像丧家犬般狼狈地寻找逃生之路。
“都慌什么,天还没塌下来呢!”
赵佶突然喝道。
离他最近,正按着一个小太监扒人家身上衣服的徐秉哲茫然地抬起头,那小太监奋力一脚把他踢开,衣衫不整地仓皇而逃,几乎就在同时,骑着马的赵构突然冲进了大殿,在他身后数百名骑兵汹涌而至……
第703章 又死一个皇帝
“唉,这是何苦呢!”
杨丰看着面前御座上那死不瞑目的尸体感慨道。
呃,大画家死了。
而且死状凄惨,是被人一刀捅死在御座上,这时候血都快流干,脸色看上去就跟僵尸一样白惨惨的。
不但是他,整个大庆殿内一个活人没剩下。
包括越王赵偲,宰相何栗,孙傅在内十几名宗室和大臣,就连那些宫女和太监都没剩,全都乱七八糟地倒在血泊中,为避免有人没死还都被在脖子上额外拉了一刀,但原本应该在这里的绝大多数大臣和宗室都没了,这些人不用说肯定都跑了,跟着赵构和他的那帮金国雇佣军一起跑了,至于目的地肯定是出城投奔粘罕,然后在外面竖起讨逆大旗,号召四方忠义勤王……
勤赵构这个王。
然后讨他这个杀害太上皇,杀害皇帝囚禁太后和太子的妖孽,紧接着赵构就可以众望所归在江山无主的情况下登基。
至于金军……
那自然是要帮大宋这个侄子。
话说之前第一次汴梁之战后赵桓可是承诺以完颜吴乞买为伯父,虽然之前金军二次进攻汴梁,但那只是一点小矛盾而已,现在大宋出了妖孽正所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完颜吴乞买身为赵桓伯父,赵佶兄长,当然要帮助同样也是他侄子的赵构清理杨丰这种乱臣贼子。然后作为对他这种正义举动的感谢,赵构肯定要把河北作为礼物献上,顺便承诺金军攻破汴梁后城内子女玉帛任尔取之,不就是点钱和女人吗,皇军来为咱们剿匪,吃你们点东西玩你们点女人算什么,至于以后大宋向金国称臣,给犒军费,以每年进贡些钱财这也就不值一提了!
这都是顺理成章的。
反正粘罕之前打了半年死了几万人没得到的就统统都可以得到了。
什么?
人是赵构杀的?
谁说的?
国师说的。
你一个祸乱天下的妖孽有什么发言权?
康王和那一大堆宗室还有衮衮诸公哪个不比你有发言权,肯定就是国师杀的,皇帝是国师杀的,太上皇也是国师杀的,不是国师杀的也是国师杀的,太后和太子是被那妖孽控制了心智的,城内都是妖孽党羽,不论御营司军还是那些勤王军,统统都被那妖孽用妖术控制了,统统都是死不足惜的。
天祸大宋,生此妖孽啊!
四方忠义共诛此妖啊!
呃,四方忠义们肯定会响应的。
第一,这样就等于战争结束金军暂时不会进攻了,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并肩作战了,当然也就不可能再其他地方还打了,第二,所谓四方忠义无非就是那些地方官和士绅,普通老百姓闲得蛋疼了也不会管什么皇位争夺的,而只要赵构把国师的斑斑劣迹对外一广播,尤其王政复古,均田制这些叛经离道的东西再往外一抛,四方忠义会毫不犹豫地站在赵构一边,然后赵佶父子是谁杀的就完全不重要了,这已经不仅仅是大宋皇位的问题,而是原则性的了,所以那些地方官员和士绅不但会支持赵构,而且哪怕借兵剿寇他们也必须得把杨丰这个妖孽掐死。
话说这是真妖孽啊!
连均田制这种大逆不道的东西都敢喊出来不是妖孽是什么?难道士绅们不去相信一个不抑兼并的圣主明君,反而去信一个均田制的,这完全没道理嘛,哪怕赵佶父子真是赵构杀的,他们也会咬死了就是国师杀的,然后四方忠义共诛此妖!
总之就是这个样子。
杨丰看着赵佶这具死不瞑目的尸体瞬间就完成后续的脑补,不得不说赵九妹也是心狠手辣,行事干脆利落得很啊!
杀他哥杀他爹都不带手软的!
实际上这是赵构目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反正他不可能投降。
他爹是不会有事的。
哪怕杨丰抓住赵佶也不可能杀太上皇,这是一个禁忌,而且张叔夜等人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干,最多以后把赵佶圈养起来,就算灌毒酒也不能这时候灌,至少得过两年看看情况稳定了,赵佶的名字都快被忘记了,然后这才在某个时候给他暗中灌上。但赵构这样的就无所谓了,一个亲王,一个谋反弑君,一个谋害亲兄的亲王,不杀都对不起他哥,对不起天理,而太子继位替父报仇哪怕杀的是他叔也天经地义,但杀他爷爷就是不孝了。所以这时候赵构就算绑了赵佶献给杨丰也没用,他换不来宽大处理,他必须得承担所有罪名,包括他爹的,他落到杨丰哪怕朝廷其他官员手中,结局也只有一死,哪怕张叔夜抓住他也得杀。
杀了他可以给赵佶脱罪。
杀了他可以把赵佶摘出来,让老赵家由父子相残爷孙争位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变成单纯一个野心家亲王的造反,一个没资格坐上皇帝宝座的亲王的丧心病狂恶行,只能说赵佶对儿子们太爱护赵桓对弟弟太好,所以才让赵构得到可乘之机。
话说这样皇室的面子就好多了。
所以赵构只有背水一战这个选项,拼个鱼死网破还有一线生机,否则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国,国师!”
二十五岁美少妇太后战战兢兢说道。
说话间她还下意识地拉着杨丰袖子,很显然面前这种死尸遍地,鲜血流淌的场面还是太恐怖,这个年轻的太后还没意识到这场面背后隐藏那么多阴谋,实际上在杨丰看来她并不是什么很聪明的人,或许在宫里养尊处优惯了,多少有点蠢萌的味道。她并不是后宫厮杀出来的皇后,实际上她是在赵桓被立为太子时候直接娶的,而且也算是青梅竹马,因为她是大画家他妈的侄子的女儿,算起来跟赵桓是表兄妹,已经跟了赵桓十几年,她当皇后不是因为善于宫斗,而是因为其他人都没资格跟她争。
“放心,有我在!”
杨丰拍着她肩膀说道。
太后颤抖着下意识地又往他身边靠了靠。
赵构跑不了。
景龙门。
“陛下放心,只要打开咸丰门这汴梁城和大宋江山就是你的了!”
原黄药师……
呃,郭药师部将萧庆看着前方正在缓缓推开的城门,一边催动战马一边安慰他身旁并马而行的赵构,他的任务就是做内应,想办法从城内攻破汴梁,不过这只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毕竟他就五百骑兵,在汴梁这时候近二十万大军中很难完成这个任务。
最好是选择是帮助赵构夺位。
而赵构夺位成功后,自然会履行对他们的承诺,这样本来就损失惨重的金军也就不需要再打了。
话说他们也不想打了。
半年的进攻连战死再加病死,他们损失了两万多人,几乎已经达到了整个金军的七分之一,如果能够通过扶赵构上位得到他们想要,当然比他们用命还强得多,更何况这时候城里宋军的数量比他们还多,这也是粘罕故意通知杨丰挑起他们内斗的原因,他必须得想办法让宋军自相残杀死一部分,这样以后才可以保证赵构不食言。
应该说粘罕的目的部分达到了。
城里的确打起来了,但可惜是一边倒的碾压。
这种情况下萧庆这支奇兵就不得不上场,按照赵构要求进攻御营军,只要把御营军打出内城,就可以继续让城内的战火持续,时间久了说不定会出现意外的惊喜。而曾经跟着郭药师和宋军打过多年交道的萧庆,原以为这样的战斗也就是摧枯拉朽的,毕竟战场上他见过太多宋军的一触击溃,而且他当初也跟着郭药师在汴梁驻扎过,很清楚这里的大宋禁军纯粹是个笑话。然而他却没想到这一次的对手完全堪称脱胎换骨,居然不但能硬顶甲骑而且还相当凶悍,转眼间就让他死伤了三分之一,甚至不得不选择撤退,然后王渊和苗傅的投降让他们失去最后的希望。
既然这样只能改B计划了。
B计划就是强攻咸丰门也就是酸枣门,打开城门放外面的金军进来,但必须和守城的宋军血战,好在此时金军对陈桥门的进攻,已经将宋军主力吸引到了东北角,咸丰门一带肯定不会有六甲神兵的。
就在这时候他们后面突然一阵混乱。
萧庆急忙转头,就看见一支汹涌的骑兵洪流正沿内城墙狂奔而来,这些骑兵手中那些长得夸张的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