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粉碎机-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在稻草位置升起。紧接着下面十几堆稻草全部被挪开,而杨丰在水泥槽周围那些铁管上不停地拧开阀门,喷泉也在一刻不停地喷出,很快十几道喷泉就在那片荒地上升起,阳光下的水雾中立刻出现了绚丽的彩虹,从天而降的水滴如大雨般浇灌着地面。
  “陛下,臣斗胆,此物虽好,但那些百姓用不起啊!”
  一名皇庄主任用颤抖的语气说。
  他们当然里面就明白,有这样一套灌溉系统,对于那些农田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永远都不用再担心干旱了,可问题是这套东西别说普通老百姓,恐怕就是富豪之家都用不起,置办一台蒸汽抽水机,置办那些管路,以后烧的煤炭,恐怕无论哪一样对普通农民来说都遥不可及的,如果皇上真要推行这个,那可就真走到劳民伤财地道路上了。
  “呃,你们误会了,朕不是说这个,朕说的是那个!”
  杨丰笑着指了指另一边。
  在那里一名小太监正在奋力地提压着一根细细的铁棍,在他前面是一节被固定住的粗铁管,而他手中细铁棍的前端有穿一根小铁棍,把它和粗铁管旁边的耳孔连接在一起。而细铁棍最前端弯曲,坠着下面一个东西,随着他提压的动作不断上下,细小的水流断续着从粗铁管前端的管口流出,流入下面接水的木桶,还有很多木桶正摆在那里等待。
  而就在皇上指向自己时候,那小太监擦一把脸上累出的热汗,冲着这边露出憨厚的笑容。
  “呃?!”
  那主任仿佛听到节操碎了一地的声音。


第140章 李自成,想不到你这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
  压水井虽然简陋,但却是最简单实用的,对于那些需要用辘轳提水的农民来说,它已经算是黑科技了。
  呃,它本身就是黑科技。
  那橡胶片可是三百年后出的。
  随说这东西抽水能力差,但却足够用了,实际上这东西原本历史上整个中国农村,到最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不仅如此,甚至就连北方干旱的草原上都用,包括山区它都随处可见,就像蟑螂一样适应几乎一切环境,哪怕水泵已经泛滥成灾后,很多地方都照样可以看见它默默守候着停电的时刻。
  更重要是它成本低啊!
  当然,这东西成本其实也不是赤贫的农民能买起。
  对于那些一把锄头都算巨额投资的农民来说,手动压水机绝对属昂贵的奢侈品,更别说还得专门打井,而且目前杨丰也不可能给他们配塑料管,所以只能使用专门烧制的陶管,这就更加让它的成本剧增。要知道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哪怕一个碗都是很昂贵的,家里能做到一人一个碗的家庭可不是很多,这可不是那些小清新们意淫出来的古代,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家,就连给自己家庭成员的衣服都不可能配齐。
  饥寒交迫可不是一个单纯的形容词,冬天里冻死的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因为太冷了,而是他们真得没衣服穿。
  所以只能皇上赠送。
  “一个村子一套,分完地的就送水井和压水机。”
  杨丰说道。
  “谢陛下!”
  那些皇庄主任们激动地说。
  “陛下,唐王的急奏。”
  正在这时候,梁诚拿着一份奏折双手送到杨丰面前说。
  “唐王,江南又怎么了?”
  杨丰意外地说。
  因为他的占领区已经扩大到了山东,所以过去那种一到冬天南北消息隔绝的情况不会出现,虽然冬季逆风而上的船只航行速度缓慢,但从福建把信送到山东沿海还是没什么问题。在杭州陷落后,紧接着宁波陷落,目前唐王已经撤退到福州,实际上江南在大明旗帜下的地盘依然还有很大一块,战线的最前沿在温州,浙南,福建,两广,云贵都还是大明所属的,连湖南部分地方也在不愿意投降李自成的何腾蛟控制下。
  而且因为吴三桂大军越过黄河,李自成也不得不停止了向南的继续进攻,就连他本人都回到南京,包括刘芳亮在内,大批顺军精锐和左良玉部下主力,也都在向北方调动,一旦吴三桂大军夺取河南,或者说哪怕仅仅占领洛阳和襄阳,对李自成来说也是巨大的麻烦,因为那样的话他和关中老家的联系将被切断。
  李自成和张献忠关系恶劣,双方实际上已经处于战争之中了,所以他和关中的联系,只于依赖崤函道和武关道。
  明军只要过了南阳,他就是第二个多尔衮。
  明军就会像当初夺取锦州广宁把多尔衮挡在关内,然后开开心心欺负辽东清军的老弱病残一样,把他的数十万大军阻挡在江淮之间,开开心心去揍留守关中的刘宗敏,顺便去抄他从北京抄来但却没用的七千万两白银。而刘宗敏手下虽有五万大军,但却同样都是些老弱病残,真正论起实力甚至还不如李过,之前他实际上被李自成迁怒,然后赶回老家留守的,为了防止他造反,李自成当然不可能给他真正的主力。
  明军一旦解决了李过,那么关中必然不保。
  所以此时的李自成,是绝对不可能再继续向南进攻了,他必须得把明军阻挡在河南。
  “难道李自成也发疯了?”
  说话间杨丰打开奏折。
  然后仅仅看了一眼他就扔给了黎玉田,就在黎首辅看奏折时候,皇帝陛下说了句谁都不懂的话。
  “李自成,想不到你这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
  前礼部尚书钱谦益投降李自成,而且被任命为天佑殿大学士。
  东林党和李自成合流。
  实际上细想一下,杨丰也就明白了一切,首先李自成已经抢够了,他把能抢的都抢了,北京被他洗劫一空,扬州被他洗劫一空,南京被他洗劫一空,苏杭被他洗劫一空,大明财富之地只剩泉州和广州,但这两地未必被内陆出身的李自成看在眼里,他知道两京扬州苏杭有钱,但未必相信在他理解范围之外的泉州和广州也有钱,所以在李自成看来他能抢的应该都抢过了。
  那么接下来他需要的就是稳定政权了。
  毕竟杨丰已经开始南下。
  就连多尔衮都被击败,他当然明白这个敌人的可怕,他需要一片稳定的后方来迎战杨丰,而以他的头脑,想要稳定政权肯定不可能想出什么真正的好东西,无论怎么美化,他也只是一个有巨大局限的流寇,他的思想不可能有多么先进,所以他能想到的稳定政权方法,肯定还逃不出古代帝王与士绅共治天下那一套,这样他就需要东林党,他要向圣主明君转变,他需要江南的士绅支持他与杨丰对抗。
  而东林党,或者其所代表的江南士绅呢?
  他们也需要一个新保护者。
  大明皇帝已经没指望了,他在北方倒行逆施恶贯满盈,已经快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了,这狗皇帝受的精神刺激太大,导致精神失常道德丧尽人性尽失已经沦为桀纣了,正人君子都不能再与他同流合污,而且他也失去了挽救的价值,连衍圣公都敢抓去当奴隶,这样的皇上那简直就是死不足惜。至于士绅们最喜欢的多尔衮完了,姜家孤悬一隅没什么价值,张献忠被锁在四川出不来,剩下他们唯一能选择的只有李自成。
  虽然李自成刚抢过他们。
  可李自成只要钱,皇上却不只要钱还要地啊!
  那地才是士绅的命根子!
  钱没了可以再赚,那地没了可就真没了,如今两害相权取其轻吧,李自成好歹还是个能改造的,不是那狗皇帝般无可救药,只要能保住自己土地,保住自己的特权,再重新聚敛起财富也不过是花点时间而已,这一点江南士绅们还是看得很明白的。
  于是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
  在左良玉的牵针引线下,钱谦益受到李自成召见,然后钱大诗人和李自成促膝长谈,终于用高尚的人格和杰出才华,驯服了李自成心中的野兽,从此幡然醒悟颇悔前过,不但任命钱谦益为天佑殿大学士,而且下旨征召前朝贤达准备委以重任,同时下令江南各军严肃军纪,再有侵犯民间者定斩不饶,而且还真就斩了好几个,总之主圣臣贤的曙光就这样在江南大地冉冉升起,准备以光明的力量对抗从北方扩散的那片黑暗。
  说到底,这都是那狗皇帝自己造的孽,他把多少大明忠臣逼得不得不投降来投降去,他为什么就不能像过去一样,继续做个圣主明君呢?
  “哼,一群乱臣贼子!”
  杨丰恶狠狠地说。
  “传旨给堵胤锡,让他赶紧把多尔衮押来,朕要让那些乱臣贼子都看看,敢对抗朕的都是什么下场。”
  他紧接着说道。
  当然,对于这种事情他还是很开心的,这也就意味着他干掉李自成后,又可以有一大堆债等着收了,最近这段时间,那些官员们已经陆陆续续给他交了五百多万两,在李自成搜刮过一遍另外还有为抵抗他花了不少后,这些家伙居然还能凑到这么多,也着实让皇帝陛下对那些士绅们隐藏财富的能力惊叹不已。
  再加上郑芝龙给他送来的,还有卢九德逃离时候顺手刮来的,杨丰为他的人民银行已经凑出了一千万两白银和黄金的储备。
  这些白银和黄金保障了纸币的发行。
  因为他本人的信誉,纸币在民间发行几乎没什么阻力,这种红色带他头像的钞票,被民间习惯性地称之为皇钞,面值分一贯,一百,五十,二十,十,五,二,一文,一贯就可兑换一枚银元,也就是铸造的一两银币,同样上面是皇上的头像,一文就可兑换一枚最小的铜币。目前政府采购,给官员和士兵发薪全是纸币,可以自由去银行兑换,也可以用它向政府交税,一元钞都是用现代纸张所印刷出来的,其他钞票虽然使用这个时代的纸张,但也是由皇家造纸厂专门制造,而且使用现代油墨印刷出来的,根本不需要担心会有人造假。图像都很简单,但那些造假的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制造出现代纸张的,同样他们也调不出现代油墨的颜色。
  不过因为准备金不足,他的纸币发行还是不多,毕竟才八百万两银子,在一个纸币化的初级阶段,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真正放开手的。
  他需要大量黄金和白银。
  江南那帮士绅如果不投降李自成反而继续跟着大明,那他还真就不好拉下脸,但现在所有问题解决了,等他的大军光复南京的时候……
  “再传旨,所有胆敢与闯逆合作者,一概依北方例处置!”
  皇帝陛下阴森森地说。


第141章 横扫天下的时刻到了
  北京,西市。
  临街的一处酒楼上,便服的杨丰端坐在包间窗前,端着酒杯悠闲地看着窗外。
  窗外的街道上此时已经人山人海,而在人群正中间,是一座被士兵守卫的木制高台,台下两辆囚车正缓缓驶来,车上的囚犯身后各插着标注身份的木牌,随着马车的行驶,只露出两个脑袋在外的犯人不断晃动,在晃动中伴着周围的骂声,各种污物也不断落在他们头上,不过两人都没有任何反应,就像两具行尸走肉般木然地望着前方高台,那里将是他们生命的终点。
  这是多尔衮和范文程。
  其他被俘清军无论将领还是士兵,包括之前俘虏的,统统都被阉了修皇陵,只有他们俩因为不属于主动投降的,所以直接凌迟处死。
  另外小福临也同样被阉了,只不过看在他妈伺候皇上比较尽心的份上,得到优待留在皇宫当小太监,主要任务是给他原本的小媳妇当奴才,这是孟古青自己向杨丰撒娇要的,原本杨丰是想把他给老王的,总之大清皇帝陛下如今的日子也算过得还不错吧,经常可以看到他被孟古青和朱薇按在地上暴打。
  当然,小孩子间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随着一阵欢呼声,那两辆囚车终于到了台前,紧接着多尔衮和范文程一起被拖出来,拖上台在各自的木架上固定好,然后行刑官员上前验明正身,宣读了两人各自的判决书,就像欢迎明星般在一片叫好声中,两名刽子手带着各自的徒弟上场了,经过了一些必要的仪式后,拎着特制的小刀走向各种目标。
  “主子,奴才来了,奴才下辈子还伺候您!”
  范文程突然仰天悲号一声。
  “呃,这不是没疯吗?”
  杨丰笑着说。
  可怜范文程原想着装疯说不定逃过一劫,谁成想狗皇帝就连疯子都不放过。
  就在这时候,杨丰的视线突然落在了对面,那里同样的一间酒楼二楼窗口,一个白衣蒙着面纱的身影正默默看着下面,在她身旁两个小萝莉和一个小正太一人扛一根鸡腿,说笑着趴在栏杆上看着下面,其中一个小萝莉还拿鸡骨头砸下面行人,在这些人的背后,隐约可以看见一个小少妇坐着桌前,一手鸡腿一手酒杯很是豪迈地吃喝着。
  “这个娘们儿,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看着自己的秀贵人此时这副形象,皇帝陛下无语道。
  就在同时,对面秀贵人站起身,脸上带着醉意,晃晃悠悠地趴到桌子上,伸手从最中间的大盘里抱起一头烤乳猪来,就像得了一件宝贝似得,眉开眼笑地就往脸上糊。不过也就在同时,她心有灵犀般向这边看了一眼,紧接着就和杨丰对上了眼,在杨丰似笑非笑的目光中,可怜的秀贵人抱着烤乳猪,带着脸上糊满的油迹,目瞪口呆地一下子傻在了那里……
  一声惨叫蓦然响起。
  下面的凌迟开始了。
  多尔衮最终走得很安详,尽管他实际上被割了整整一天之后才咽气。
  不得不说这时候刽子手的手艺的确是好,这些前几年刚割了圆嘟嘟的家伙,在伺候睿王爷时候也毫不含糊,不过睿王爷也的确是条汉子,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咽气,至于范文程因为体质原因,刚割不到仨小时,就去见他念念不忘的主子了。
  而割完这俩之后,大明百姓也迎来了一个喜讯,他们的秀贵人怀孕了。
  在三位皇子都被李自成囚禁在南京生死难料的情况下,大明很有可能会迎来一位皇位继承人,这的确算得上大喜了,然后剩下就是一些必要的庆典,另外还有两位妃子的册封,当然尤其是还有歼灭建奴还都北京所必须的,包括祭天和各处皇陵在内的一些拜祭,总之这一年冬天皇帝陛下主要工作就是一些各种庆典。
  至于政务上当然就是各地官员的选拔和皇庄的设立了。
  另外还有就是重工业的建设。
  回到北京后杨丰同时又开建了三座钢铁厂,一座设在开平也就是唐山,依然利用临近的煤炭和铁矿石,虽然这些铁矿石品位低,但通过发动群众式的选矿也勉强堪用了。反正他现在也不是真正炼钢,无非就是高炉炼生铁普德林炉炼熟铁石墨坩埚连精钢而已,对铁矿石的要求没那么严格,在这个时代他只要能把这套玩好,玩到百十万吨的产量,就已经足够横扫世界了。
  一鸦时候的英国也不过就是靠着这些东西。
  另外还有宣化一座。
  也是利用附近的铁矿和下花园的煤炭。
  呃,前者就是刚刚因为清军覆灭而出名的锁阳关,在那片流干八旗健儿血泪的山林下,是首钢前身,北洋时代筹建的石景山钢铁厂的矿石来源,大名鼎鼎的龙烟铁矿,前面那个龙字就是龙关,也就是锁阳关,这片铁矿的品位远超冀东,甚至可以达到接近百分之五十,应该算是杨丰能找到的少有好矿石了。
  而最后一座设在北京。
  至于鞍山那边,暂时还不在计划当中,主要是豪格还没解决了。
  这些说是钢铁厂,实际上也都是大一些的作坊而已,哪怕四座都加起来估计一年也就能产三四万吨钢铁,当然,在目前来讲这样的数字也已经很恐怖了,毕竟之前大明最高峰时候,全国一年产量也达不到这个数字。这些钢铁作坊统一归属皇上新开的威远钢铁公司,不再隶属于工部,不过同时杨丰也放开了钢铁垄断,允许民间投资钢铁,毕竟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产量,再说他也不怕有人拿钢铁资敌,等民间资本造出钢铁了,估计他们也就找不到可资的敌人了。
  而兵工厂同样脱离工部。
  新的名字叫震宇公司,这家兵工厂倒是依然设在山海关,主要是那里的基础设施都已经齐全了,搬迁会很麻烦的,尤其是那些水力机械一旦搬迁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杨丰只是另外在北京又开建了一座新厂。另外再加上锦州的那一座,这家公司已经有了三座工厂,锦州那座未来将向山东搬迁,毕竟在锦州使用水力机械严重受限制。目前三座工厂加起来,他的火炮产能可以达到每个月五十门,而荡寇铳的产能也增加到了每个月三千支以上,依靠着这些兵工厂,他的荡寇旅已经正式升级为荡寇军。
  到年底的时候,依靠着原本的荡寇一,二两旅为骨干,又从原明军中挑选精锐,尤其是经验丰富的铳手,他迅速武装起了三个新的步兵旅,另外还有一个骑兵旅,由原本逃亡山东后来返回的辽民为主,又吸纳了不少投降的前八旗包衣军士兵,这些家伙身份上是他的奴隶,甚至比普通士兵忠诚度还高。
  照这个速度,到明年春天的时候,他将拥有至少八个步兵旅和两个骑兵旅,这样荡寇军就可以编成两个镇了。
  两个镇。
  每个镇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一个炮兵旅,总兵力接近三万。
  而军部直属还得有一个重炮旅,一个重骑兵旅,也就是胸甲骑兵旅。
  杨丰正在以他的锦衣卫重骑为核心,扩编一个新的重骑兵旅,配上胸甲和丈八也就是接近六米的大长矛,以后专门用于战场上的冲阵,这样荡寇军的总兵力将接近七万,这样一个军就足以横扫天下,这时候还没有什么军队能挡住这样一个军,别说是李自成了,就是鼎盛时期的八旗撞上这支军队也得跪。
  至于旧军……
  这个可以逐步淘汰了。
  实际上他现在就已经在淘汰之中了,那些绿营很多就遣散回家,反正他们也都是当初那些士绅们突击武装起来,甚至绝大多数都没打过一仗,这些人是上不了战场的,干脆每人发一部分遣散费,回去每人分到自己的土地,他们也都满心欢喜,他们并不想当兵,他们更喜欢回家守着亲人种田,这段时间杨丰遣散了近二十万绿营呢!
  至于原来的禁军,这个倒都还没动,而且还吸纳绿营中的精锐进行了一下扩编。
  杨丰的目标就是到春播之后开始真正向南进攻。
  那时候他将亲自率领荡寇军,而吴三桂继续率领右翼禁军,这部分由一个骑兵镇和八个步兵镇组成。
  这是用于进攻的。
  而唐钰则继续率领左翼禁军镇守辽东,这部分由一个骑兵镇和两个步兵镇组成,而冷允登则率领左翼禁军的另外两个镇镇守宣府,左翼剩余四个镇守卫京畿,由兵部直辖,但实际指挥权归属留守北京的大太监王承恩。
  禁军的战斗力早已经今非昔比。
  他们全面实现了西班牙方阵化,大长矛加火绳枪的组合,再加上无数次胜利带来的旺盛斗志,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高昂士气,对皇上近乎宗教式的狂热忠诚度,让这支军队同样足有横扫天下,可以说此时杨丰的手中已经有了两支真正强大的军队,接下来就该他扫平一切敌人,恢复这个帝国的和平了。


第142章 镇妖塔
  就在这个冬天里,辽阳的清军也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投降。
  反正他们已经没希望了。
  在一些被俘的清军,进入辽阳城告诉他们,多尔衮的大军早已经全军覆没后,辽阳城内被困的旗人一切幻想都破灭,在得到杨丰只要割蛋蛋并且去修皇陵就不杀死的承诺后,辽阳城内总计三万八旗老弱病残男人,四万女人黯然地打开城门,选择了向明军缴械投降,然后男人被押到关内的集中营,女人……
  女人被周围百姓瓜分一空。
  那些前奴隶们可眼巴巴等着这些过去高高在上的主子们呢,这是皇上当初承诺过他们的,打下辽阳给他们的赏赐,实际上皇帝陛下还承诺,所有辽东各地的百姓,都可以自由进山去抓捕旗人当奴隶,不但抓到的都算自己的,而且官府还额外赠送武器呢,比如说火绳枪什么的。
  就这样关外的战事算是彻底的告一段落了,大明喊了几十年的复辽大业终于圆满完成了。
  包括辽宁承宣布政使司也正式设立。
  至于省会当然是设在辽阳了。
  而且皇上还下旨,鼓励百姓继续向北移民,毕竟这时候汉人的控制区才刚到开原一带,怎么着也得到松花江才行,不过,这就不是那么很容易了,尤其是关内分田之后,向辽宁的移民热潮已经大幅降温,要想让老百姓继续向北移民那就得另外想办法了。好在这个也不急,这两年连移民再加上解放奴隶,辽宁的人口已经超过六十万,有这些人作为基础,哪怕正常的繁衍,也足以推动着人口向北扩散,说到底这片土地的富饶,只有那些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人才明白。
  辽宁的事情就暂时先这样了。
  紧接着杨丰也把他的皇陵位置确定了下来。
  “就修在北京!”
  杨丰拍着地图说道。
  “就修在永定门外!”
  然后他又说了一个更加令人惊悚的位置。
  “陛下,您不再考虑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